CN210485238U - 自动加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加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5238U
CN210485238U CN201920920727.XU CN201920920727U CN210485238U CN 210485238 U CN210485238 U CN 210485238U CN 201920920727 U CN201920920727 U CN 201920920727U CN 210485238 U CN210485238 U CN 210485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alve
liquid level
oil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07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鄢运德
陈绍云
常记佳
王子辉
郭宗轲
范玉涛
赵帮稳
赵超
马晓曦
杨成章
于跃云
闫建业
顾嘉默
熊金凤
殷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207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5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5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5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油系统,属于供油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自动加油系统包括:与储油罐通过第一阀门连通的高位油箱、与储油罐通过第二阀门连通的加压装置及控制系统;高位油箱内设置有液位下限开关及液位上限开关,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液位下限开关及液位上限开关电连接;当液位下限开关检测的液位达到预设的第一限位值时,控制系统将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开启;以及当液位上限开关检测的液位达到预设的第二限位值时,控制系统将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加油系统,能够及时对油箱进行补油,提升了补油的便捷性,避免采用人工补油而造成的抛洒现象以及降低了作业风险。

Description

自动加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加油系统。
背景技术
润滑油的正常供给对大型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若设备摩擦运动副润滑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设备严重的磨损,需要给润滑系统配置专用的高位油箱,高位油箱一般设置在高于基础地面1.5米至2米高度位置,使高位油箱内的润滑油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待润滑设备与高位油箱连接的管路中。
高位油箱在供给润滑油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高位油箱进行补油,目前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其进行补油,然而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补油,存在以下缺陷:
1)油箱液位需要依靠人工巡检观察,易发生工作人员未能及时补充润滑油的情况;
2)油箱设置位置较高,人工补油操作不便,容易造成润滑油抛洒而污染地面以及增加了作业人员跌落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油系统,能够及时对油箱进行补油,提升了补油的便捷性,避免采用人工补油而造成的抛洒现象以及降低了作业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油系统,包括高位油箱、储油罐、加压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高位油箱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储油罐连接,且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加压装置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储油罐连接,且所述第二管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高位油箱内设置有液位下限开关及液位上限开关,所述液位下限开关对应第一限位值,所述液位上限开关对应第二限位值;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液位下限开关及所述液位上限开关电连接;当所述液位下限开关检测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一限位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二阀门开启;以及当所述液位上限开关检测的液位达到第二限位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二阀门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高位油箱内布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高位油箱连接有第三管路,且所述第三管路并联有第一压力调节阀和第二压力调节阀;所述高位油箱通过第一压力调节阀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高位油箱通过第二压力调节阀与压缩空气连通,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及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为常闭状态;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及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预设有第一压力值及第二压力值,且所述第一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二压力值;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开启;以及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门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加油系统还包括加油泵;所述加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储油罐通过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油泵与所述储油罐之间的管路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设置有液位变送器,所述加油泵为电动加油泵;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液位变送器及所述电动加油泵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有储油罐的第三限位值及第四限位值,且所述第三限位值小于所述第四限位值;当所述液位变送器检测的液位小于所述第三限位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动加油泵启动;以及当所述液位变送器检测的液位大于所述第四限位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动加油泵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设置有安全阀组。
进一步的,靠近所述储油罐一端的所述第二管路设置有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且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有所述储油罐的上限压力值及下限压力值;当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检测的所述储油罐的压力值大于所述上限压力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以及当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检测的所述储油罐的压力值小于所述下限压力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检测的所述储油罐的压力值均大于所述上限压力值,且两者检测的压力值相同或误差符合预设范围内,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以及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检测的所述储油罐的压力值均小于所述下限压力值,且两者检测的压力值相同或误差符合预设范围内,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还设置有压力表及液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加油系统还包括手动阀门;所述手动阀门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上,且所述手动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相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加油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加油系统,当高位油箱内的液位达到预设的第一限位值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开启,加压装置提升储油罐的压力,使储油罐的润滑油压入高位油箱内,当高位油箱的液位达到预设的第二限位值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关闭,停止向高位油箱进行补油;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巡检及补油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加油系统,实现了对高位油箱实时进行检测并能够自动对高位油箱进行补油,提升了补油的便捷性,避免采用人工补油而造成的抛洒现象以及降低了作业风险。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加油系统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加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压力调节阀及第二压力调节阀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阀组及液位变送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压力变送器及第二压力变送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动阀门、液位计及压力表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高位油箱;
11-液位下限开关;
12-液位上限开关;
13-压力传感器;
14-第一压力调节阀;
15-第二压力调节阀;
20-储油罐;
21-液位计;
22-液位变送器;
23-安全阀组;
24-压力表;
25-第二压力变送器;
30-加压装置;
31-手动阀门;
32-第一压力变送器;
40-加油泵;
41-过滤器;
50-第一阀门;
60-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加油系统,包括高位油箱10、储油罐20、加压装置30及控制系统;高位油箱10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油罐20连接,且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0,加压装置30通过第二管路与储油罐20连接,且第二管路设置有第二阀门60;高位油箱10内设置有液位下限开关11及液位上限开关12,液位下限开关11对应第一限位值,液位上限开关12对应第二限位值;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阀门50、第二阀门60、液位下限开关11及液位上限开关12电连接;当液位下限开关11检测的液位达到第一限位值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阀门50及第二阀门60开启;以及当液位上限开关12检测的液位达到第二限位值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阀门50及第二阀门60关闭。
具体的,高位油箱10及储油罐20可以为采用具有抗腐蚀的钢板制作而成的箱体,或者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塑性材料制作,高位油箱10及储油罐20的形状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优选将高位油箱10及储油罐20设计成密封的矩形油箱。
高位油箱10的进油口与储油罐20的出油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且在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0,第一阀门50可采用电磁阀,位于第一阀门50的两端的第一管路可分别设置有截止阀,当第一阀门50需要检修及更换时,可通过截止阀关闭第一管路,便于对第一阀门50进行检修及更换。
加压装置30通过第二管路与储油罐20连通,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0,同样的,第二阀门60采用电磁阀或者其他自动控制阀,位于第二阀门60的两端的第二管路可分别设置有截止阀,当第二阀门60需要检修及更换时,可通过截止阀关闭第二管路,便于对第二阀门60进行检修及更换。加压装置30可以为氮气储存装置,常见的氮气存储装置为氮气瓶;氮气存储装置内充满高中压氮气,压力在1MPa至15MPa之间,氮气储存装置的出口处装有压力调节阀,可将高中压氮气调为低压氮气后输出,可使输出的低压氮气的压力在0.4MPa以下。当需要对高位油箱10进行补油时,打开第二阀门60,加压装置30可为储油罐20输入驱动压力,以使储油罐20内的润滑油压入高位油箱10内。
本实施例中的,高位油箱10内设置有液位下限开关11、液位上限开关12,且液位上限开关12位于液位下限开关11的上方,液位下限开关11所安装的位置与高位油箱10内预设的最低液位相对应,液位上限开关12所安装的位置与高位油箱10内预设的最高液位相对应;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可将液位下限开关11对应的液位称为第一限位值,液位上限开关12对应的液位称为第二限位值;当高位油箱10内的液位达到第一限位值时,液位下限开关11将检测到的第一液位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液位信号控制第一阀门50及第二阀门60开启,以对高位油箱10进行补油;当高位油箱10内的液位达到第二限位值时,液位上限开关12将检测的第二液位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第二液位信号将第一阀门50及第二阀门60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系统可设置在远端,或者设置成位于高位油箱10附近的电控柜,控制系统通过线缆分别与液位下限开关11、液位上限开关12、第一阀门50及第二阀门60电连接,其可接受来自液位下限开关11检测的第一液位信号以及液位上限开关12检测的第二液位信号,并根据第一液位信号启动第一阀门50和第二阀门60、根据第二液位信号将第一阀门50及第二阀门60关闭。
本实施例针对高位油箱10需要进行补油的情况进行说明:当高位油箱10内的液位达到预设的第一限位值时,例如,预设的第一限位值为高位油箱10内的1/3高度处,此时液位下限开关11会给控制系统发送第一液位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液位信号后自动将第一阀门50及第二阀门60打开并及时对高位油箱10进行补油;其过程如下:补油操作为控制第一开关使高位油箱10与储油罐20连通,以及控制第二开关使加压装置30与储油罐20连通,加压装置30对储油罐20内输入驱动压力,以将储油罐20内的润滑油压入高位油箱10内,完成补油操作。
当高位油箱10内的液位达到预设的第二限位值时,例如,预设的第二限位值为高位油箱10内的2/3高度处,此时液位上限开关12会给控制系统发送第二液位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二液位信号后自动将第一阀门50及第二阀门60关闭并及时对高位油箱10停止补油,控制操作过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加油系统,通过液位下限开关11检测高位油箱10内的液位,控制系统根据液位下限开关11发出的第一液位信号自动地将第一阀门50及第二阀门60打开,并能够及时向高位油箱10内补油;以及,通过液位上限开关12检测高位油箱10内的液位,控制系统根据液位上限开关12发出的第二液位信号自动地将第一阀门50及第二阀门60关闭;实现了对高位油箱10实时进行检测并能够自动对高位油箱10进行补油,提升了补油的便捷性,避免采用人工补油而造成的抛洒现象以及降低了作业风险。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保证高位油箱10的压力恒定,便于将储油罐20的润滑油压入高位油箱10内,可在高位油箱10内布置有压力传感器13;具体如下:高位油箱10的顶部连接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远离高位油箱10的一端分成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布置有第一压力调节阀14,第二支路上布置有第二压力调节阀15,且第三管路通过第一压力调节阀14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三管路通过第二压力调节阀15通过第二压力调节阀15与压缩空气连通。
当高位油箱10内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时,可打开第一压力调节阀14,使外部空气进入高位油箱10内,以降低高位油箱10内的压力,防止高位油箱10内的压力过高;当高位油箱10内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可打开第二压力调节阀15,使压缩空气进入高位油箱10内,为高位油箱10提供微正压,可避免高位油箱10内的压力过低。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压力调节阀14及第二压力调节阀15均为自动调节阀门,且第一压力调节阀14及第二压力调节阀15常态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压力调节阀14及第二压力调节阀15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预设有第一压力值及第二压力值,第一压力值对应高位油箱10预设的压力上限值,第二压力值对应高位油箱10预设的压力下限值。
另外,压力传感器13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且压力传感器13用于采集高位油箱10内的压力值,并将采集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当压力传感器13采集的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值时,控制系统可控制第一压力调节阀14开启,高位油箱10通过第三管路引入空气,以降低高位油箱10内的压力;当压力传感器13采集的压力值小于第二压力值时,控制系统将第二压力调节阀15打开,高位油箱10通过第三管路引入压缩空气,以增大高位油箱10内的压力,使高位油箱10内压力保持恒定或者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便于储油罐20将润滑油注入高位油箱10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自动加油系统还包括加油泵40,加油泵40的出油口与储油罐20通过管路连通;具体的,储油罐20的润滑油需要不断进行补充,才能保证其能够对高位油箱10进行补油,储油罐20的进油口与供油管路连通,润滑油可通过供油管路流入储油罐20内,为加快对储油罐20的注油效率,可在供油管路中设置有加油泵40,供油泵可提升供油管路内润滑油的流动速度,从而提升储油罐20的注油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可在加油泵40与储油罐20之间的管路设置有过滤器41,过滤器41用于对注入储油罐20内的润滑油进行过滤,可提升润滑油的纯度,提升设备的润滑效果;以及,防止润滑油的杂质对供油管路及第一管路等造成堵塞,可提升供油系统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储油罐20还设置有液位变送器22,液位变送器22可对储油罐20的液位进行检测并形成检测信号,且液位变送器22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为实现对储油罐20进行自动检测及补油,可将加油泵40设置为电动加油泵40,且电动加油泵40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当液位变送器22检测的液位小于或者大于预设限位值时,控制系统控制电动加油泵40开启或者关闭,以实现对储油罐20进行自动补油。
具体的,储油罐20设置有最低液位值及最高液位值,相应的,控制系统内预设有与储油罐20的最低液位值对应的第三限位值,以及预设有与储油罐20的最高液位值对应的第四限位值。当液位变送器22检测的第三液位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时,第三液位信号所对应的液位值小于第三限位值,控制系统控制电动加油泵40启动,对储油罐20进行补油。当液位变送器22检测的第四液位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第四液位信号所对应的液位值大于第四限位值,控制系统将电动加油泵40关闭,停止对储油罐20进行供油;本实施例通过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液位变送器22及电动加油泵40,可自动对储油罐20的液位进行自动检测以及根据储油罐20的液位对储油罐20进行自动补油。
可以理解的是,为防止储油罐20的压力过大,可在储油罐20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组23,安全阀组23用于当储油罐20内的压力超过预设上限压力值时与外部空气连通以泄压,从而保护储油罐20。例如,当储油罐20内的压力超过上限0.58MPa时,安全阀组23自动放空泄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管路还设置有第一压力变送器32,且第一压力变送器32位于第二管路靠近储油罐20的一端,第二管路与储油罐20连通;第一压力变送器32相当于用于检测储油罐20内的压力,且第一压力变送器32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可将第一压力变送器32的压力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
储油罐20设置有压力上限值及压力下限值,可知,控制系统预设有与储油罐20的压力上限值对应的第三压力值,以及预设有与储油罐20的压力下限值对应的第四压力值。第一压力变送器25检测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上述压力信号所对应的压力值与预设的第三压力值及第四压力值相比较,进而生成控制第二阀门60关闭或者开启。
具体的,当第一压力变送器32检测的储油罐20的压力值大于第三压力值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阀门60关闭,使加压装置30停止向储油罐20提供高压气体,防止储油罐20内的压力过高;当第一压力变送器32检测的储油罐20的压力值小于或者等于第四压力值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阀门60开启,使加压装置30向储油罐20提供高压气体,防止储油罐20内的压力过低,而影响储油罐20对高位油箱10进行补油。本实施例通过在储油罐20内设置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第一压力变送器32,可实现对储油罐20的压力进行自动检测及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储油罐20还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二压力变送器25,第二压力变送器25设置在储油罐20的顶部,用于检测储油罐20的压力,并可将检测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
从上述描述可知,控制系统还与第一压力变送器32电连接,防止第一压力变送器32出现故障将错误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使控制系统根据上述错误信号而发出错误的指令,而导致控制系统不能有效地对储油罐20的压力进行调整的现象发生。因此,本实施例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压力变送器32及第二压力变送器25电连接,控制系统同时接收第一压力变送器32检测的压力信号及第二压力变送器25检测的压力信号,当第一压力变送器32检测的压力值与第二压力变送器25检测的压力值均大于或者等于控制系统预设的第三压力值时,且第一压力变送器32检测的压力值与第二压力变送器25检测的压力值相等或者两者差值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控制系统可控制第二阀门60关闭,停止向储油罐20输送高压气体。
当第一压力变送器32检测的压力值与第二压力变送器25检测的压力值均小于或者等于控制系统预设的第四压力值时,且第一压力变送器32检测的压力值与第二压力变送器25检测的压力值相等或者两者差值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控制系统可控制第二阀门60开启,并向储油罐20输送高压气体,防止储油罐20的压力过低。本实施例通过在控制系统内设定多重判断条件,控制系统才能关闭或者开启第二阀门60,降低了控制系统的误判风险;提升自动加油系统的可靠性。
如图5所示,储油罐20还设置有压力表24及液位计21,通过观察压力表24及液位计21相的状态,获得此时储油罐20的压力值及相应的液位高度;再通过获取第一压力变送器32和\或第二压力变送器25的压力值以及液位变送器22的的液位高度,对上述数据进行对比,判断第一压力变送器32、第二压力变送器25及液位变送器22是否出现故障,可进一步提升自动加油系统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自动加油系统还包括手动阀门31,手动阀门31连接至第二管路上,且手动阀门31与第二阀门60相并联。具体的,第二管路上还设置有手动阀门31,手动阀门31位于一支路上,且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阀门60的左右两端,即第二阀门60与手动阀门31形成并联,当第二阀门60出现故障时而无法对储油罐20进行加压时,可将手动阀门31打开,使加压装置30的压缩空气经支路绕过第二阀门60并传输至储油罐20,已完成对储油罐20的增压,使储油罐20内的润滑油顺利压入高位油箱10,提升了自动加油系统的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位油箱、储油罐、加压装置及控制系统;
所述高位油箱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储油罐连接,且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加压装置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储油罐连接,且所述第二管路设置有第二阀门;
所述高位油箱内设置有液位下限开关及液位上限开关,所述液位下限开关对应第一限位值,所述液位上限开关对应第二限位值;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液位下限开关及所述液位上限开关电连接;
当所述液位下限开关检测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一限位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二阀门开启;以及
当所述液位上限开关检测的液位达到第二限位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二阀门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油箱内布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高位油箱连接有第三管路,且所述第三管路并联有第一压力调节阀和第二压力调节阀;
所述高位油箱通过第一压力调节阀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高位油箱通过第二压力调节阀与压缩空气连通,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及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为常闭状态;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及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预设有第一压力值及第二压力值,且所述第一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二压力值;
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开启;以及
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门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油系统还包括加油泵;
所述加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储油罐通过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泵与所述储油罐之间的管路设置有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设置有液位变送器,所述加油泵为电动加油泵;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液位变送器及所述电动加油泵电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有储油罐的第三限位值及第四限位值,且所述第三限位值小于所述第四限位值;
当所述液位变送器检测的液位小于所述第三限位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动加油泵启动;以及
当所述液位变送器检测的液位大于所述第四限位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动加油泵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设置有安全阀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储油罐一端的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变送器;
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且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有所述储油罐的上限压力值及下限压力值;
当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检测的所述储油罐的压力值大于所述上限压力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以及
当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检测的所述储油罐的压力值小于所述下限压力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二压力变送器;
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检测的所述储油罐的压力值均大于所述上限压力值,且两者检测的压力值相同或误差符合预设范围内,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以及
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检测的所述储油罐的压力值均小于所述下限压力值,且两者检测的压力值相同或误差符合预设范围内,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还设置有压力表及液位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油系统还包括手动阀门;
所述手动阀门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上,且所述手动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相并联。
CN201920920727.XU 2019-06-19 2019-06-19 自动加油系统 Active CN210485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0727.XU CN210485238U (zh) 2019-06-19 2019-06-19 自动加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0727.XU CN210485238U (zh) 2019-06-19 2019-06-19 自动加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5238U true CN210485238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29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0727.XU Active CN210485238U (zh) 2019-06-19 2019-06-19 自动加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523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1299A (zh) * 2020-08-18 2020-11-24 苏州工业园区耐斯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高低液位检测的自动补液装置
CN112113127A (zh) * 2019-06-19 2020-12-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加油系统
CN112460463A (zh) * 2020-10-20 2021-03-09 苏州贸贝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压缩机润滑油储油罐监控检测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3127A (zh) * 2019-06-19 2020-12-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加油系统
CN111981299A (zh) * 2020-08-18 2020-11-24 苏州工业园区耐斯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高低液位检测的自动补液装置
CN112460463A (zh) * 2020-10-20 2021-03-09 苏州贸贝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压缩机润滑油储油罐监控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85238U (zh) 自动加油系统
CN210219262U (zh) 集中智能润滑与轴承监测系统
CN204829238U (zh) 一种集中润滑油自动补给装置
CN204755435U (zh) 水下生产系统的液压动力装置
CN102489650B (zh) 充液罐自动补液和排液系统
CN111174075A (zh) 一种集中润滑控制系统、方法及工程车辆
CN112113127A (zh) 自动加油系统
CN105485166A (zh) 一种用于磨机动静压轴承的补油系统
CN108716610B (zh) 一种单线式具有堵塞报警显示的集中润滑系统
CN203731064U (zh) 润滑系统
CN218954579U (zh) 固井压裂泵柱塞润滑装置
CN208168939U (zh) 一种小机润滑油供油系统
CN215065816U (zh)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电站煤粉锅炉的水压试验系统
CN103591058B (zh) 一种中心液压传动液压提耙浓缩机的应急液压系统
CN202371410U (zh) 高速精密压力机的润滑系统
CN212840627U (zh) 一种ps转炉拖轮智能润滑装置
CN201381973Y (zh) 自控节能型乳化液泵站
CN204922494U (zh) 加气站及其动力装置
CN207298343U (zh) 一种适用于旋转给料机的自动注油系统
CN204352834U (zh) 双泵可调比例乳化液自动配比系统
CN212080831U (zh) 轮胎硫化机集中智能润滑装置
CN207729219U (zh) 油田用抽油机集中润滑装置
CN214535615U (zh) 一种集成电动泵站
CN216667224U (zh) 一种八嘴回转包装机轴承箱润滑油供油系统
CN219222037U (zh) 一种立磨系统甘油自动润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