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6164U - 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76164U CN210476164U CN201921318585.6U CN201921318585U CN210476164U CN 210476164 U CN210476164 U CN 210476164U CN 201921318585 U CN201921318585 U CN 201921318585U CN 210476164 U CN210476164 U CN 2104761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guide rail
- assembly
- base
-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00048052 MUC15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打孔打磨一体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打孔设备操作效率低的问题。工作台,其上设置有用于切割整棒的切割机构;若干电动滑块单元,设于工作台下方,电动滑块单元上设有用于对整棒进行打孔的钻孔组件,所述钻孔组件的一侧设有滑台组件一且滑台组件一的底部设有滑台组件二,所述滑台组件一通过丝杠机构驱动钻孔组件在纵向上移动,所述滑台组件二通过丝杠机构驱动钻孔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竖直往复移动的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导轨夹持机构;倒角打磨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打孔切割及打磨效果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
背景技术
整棒制品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对整棒制品进行加工时,可能面临对整棒制品进行打孔、开槽、切割等,无论是打孔还是开槽和切割,都需要将整棒制品稳固在工作台上,然后进行后续操作。目前,现有技术中对整棒制品进行加工时,具备下述缺陷:1、打孔、切割以及打磨不能在同一个设备上实现,对于整棒制品需要分工位操作;2、铣孔机对整棒制品进行打孔时,打孔的深度无法控制,现有打孔和切割在不同的设备上操作,效率底,而且仅能对特定的整棒制品进行铣孔,存在使用局限性;3、对于整棒制品的打磨不能实现不对称打磨的效果。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热熔胶切粒成型结构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结构合理、加工效果好的打孔打磨一体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加工效果好的打孔打磨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包括:
工作台,其上设置有用于切割整棒的切割机构,切割机构设于工作台的两端,切割机构的底部设有丝杠机构,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切割机构沿着工作台的纵向滑动并对整棒进行切割;
若干电动滑块单元,设于工作台下方,电动滑块单元上设有用于对整棒进行打孔的钻孔组件,所述钻孔组件的一侧设有滑台组件一且滑台组件一的底部设有滑台组件二,所述滑台组件一通过丝杠机构驱动钻孔组件在纵向上移动,所述滑台组件二通过丝杠机构驱动钻孔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竖直往复移动的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固设有水平往复运动的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固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至少两组夹持组件;在机架上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下方并排布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借助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使夹持组件同步在第一工位上方、第二工位上方和第二工位上方、第三工位上方相互切换,所述夹持组件切换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上方后附随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工作向下移动夹取导轨,所述夹持组件切换到第二工位上方、第三工位上方后附随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动作向下移动释放轨道;
导轨夹持机构,具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固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围合出用于容置导轨的导轨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由横向和纵向对导轨进行夹持限位;
倒角打磨机构,具有两个且分别设于导轨的两侧,每个所述倒角打磨机构具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的工作部对导轨的棱边进行打磨形成具有设定角度的倒角;
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打磨组件固设于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打磨组件由导轨的一端向另一端往复移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具有至少两个夹头,所述夹头沿导轨长度方向排布,且两个所述夹头同步动作。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导轨纵向的两端,第二夹持部的输出端与导轨的一端相抵,使导轨的另一端抵紧在第一夹持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盘、驱动杆和固定杆,切割盘连接电机,驱动杆的一端与切割盘的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切割盘的底座固定,另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底座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台组件一设于底座一上方且通过滑块与底座一滑动配合,所述滑块成对设于底座一的两侧且滑块的上表面与底座一固定,通过驱动装置一驱动滑块沿着导轨滑动;
滑台组件二,设于底座二一侧且通过滑块与底座二滑动配合,所述底座二垂直设于底座一上,所述滑块成对设于底座二的两侧且滑块的一侧与底座二固定,通过驱动装置二驱动滑块沿着导轨滑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底座二上背离转孔钻孔组件的一侧设有支撑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支撑板包括部件一和部件二,部件一和部件二垂直设置,且部件一抵靠底座二上,部件二抵靠滑台组件一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钻孔组件包括驱动机构三和钻杆,所述驱动机构三为高速电机,高速电机的输出轴与钻杆相连,钻杆的自由端向远离底座一的方向延伸且钻杆与底座二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
1、通过切割盘对整棒进行切割,同时采用电动滑块单元上的钻孔组件对整棒进行整体的打孔,便于孔的形成,有效避免了孔之间的深浅不一,孔的深度可以保持一致,并实现了打孔和切割在同一个设备上,效率提升,生产效果好;
2、夹持机构借助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以及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实现导轨的夹持以及工位切换,实现了导轨由第一工位切换至第二工位进行倒角加工,与此同时上一放入到第二工位进行倒角加工的导轨被搬运至第三工位,其结构简单,搬运效率高;
3、通过设置导轨两侧的打磨组件同时对导轨进行倒角加工,一次成型,加工效率高。
4、通过调节支架的设置实现不同倒角角度和倒角尺寸的调节。
5、导轨夹持组件可以可靠稳定的对导轨进行夹持,从而保证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孔打磨一体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机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块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块单元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块单元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块单元的支撑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导轨搬运夹取装置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导轨搬运夹取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10是A-A剖视图;
图11是夹持机构位置切换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夹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夹头正视图;
图14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导轨倒角打磨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导轨倒角打磨装置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导轨倒角打磨装置的第一夹持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打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导轨稳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中,310-工作台,320-切割机构,321-切割盘,322-驱动杆,323-固定杆,324-电机,325-支撑杆,326-底座三,330-电动滑块单元,340-钻孔组件, 350-滑台组件一,351-滑块,360-滑台组件二,361-底座二,370-支撑板,371- 部件一,372-部件二,380-底座一,381-导轨,382-驱动装置一,390-整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21所示,本打孔打磨一体机包括:
工作台310,其上设置有用于切割整棒的切割机构320,切割机构320设于工作台310的两端,切割机构20的底部设有丝杠机构,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切割机构320沿着工作台310的纵向滑动并对整棒进行切割;
若干电动滑块单元330,设于工作台310下方,电动滑块单元330上设有用于对整棒进行打孔的钻孔组件340,所述钻孔组件340的一侧设有滑台组件一 350且滑台组件一350的底部设有滑台组件二360,所述滑台组件一350通过丝杠机构驱动钻孔组件340在纵向上移动,所述滑台组件二360通过丝杠机构驱动钻孔组件34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竖直往复移动的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固设有水平往复运动的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固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至少两组夹持组件;在机架上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下方并排布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借助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使夹持组件同步在第一工位上方、第二工位上方和第二工位上方、第三工位上方相互切换,所述夹持组件切换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上方后附随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工作向下移动夹取导轨,所述夹持组件切换到第二工位上方、第三工位上方后附随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动作向下移动释放轨道;
导轨夹持机构,具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固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围合出用于容置导轨的导轨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由横向和纵向对导轨进行夹持限位;
倒角打磨机构,具有两个且分别设于导轨的两侧,每个所述倒角打磨机构具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的工作部对导轨的棱边进行打磨形成具有设定角度的倒角;
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打磨组件固设于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打磨组件由导轨的一端向另一端往复移动。
导轨搬运夹取装置,包括机架110以及夹持机构120,每个夹持机构120具有至少两组夹持组件121,本实施方式中具体为第一夹持组件121和第二夹持组件122,其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夹持组件121和两个第二夹持组件 122分别靠近导轨的两端;在机架110上设置有竖直往复移动的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30,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30的输出端固设有竖直往复运动的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40,夹持机构120固设于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40的输出端;本实施方式中,在机架110上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30下方并排布设有第一工位150、第二工位160以及第三工位170,且优选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30 以及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40对称设置有两个,此外,两个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和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同步动作,每个相同侧的第一夹持组件121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固设于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固设于与其相应的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这样借助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30的输出端使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同步在第一工位150上方、第二工位160上方和第二工位160上方、第三工位170上方相互切换。并且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切换到第一工位150、第二工位160上方后附随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40的输出端工作向下移动夹取导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切换到第二工位160上方、第三工位170上方后附随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40的输出端动作向下移动释放导轨。
具体的,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30具有下压气缸131、固设于下压气缸输出端132的第一安装板133以及稳定组件134,下压气缸131带动第一安装板 133竖直往复移动,稳定组件134在第一安装板133竖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向其提供导向以保持其稳定,稳定组件134具有位于下压气缸两侧的导向杆1341以及与导向杆1341相适配的导套1342,导套1342固设于支撑臂111上,导向杆 1341下端固设于第一安装板133,上端穿入导套1342内,下压气缸131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便可实现带动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竖直上下移动。
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40具有伺服电机141、丝杆螺母副142、滑板组件 143以及第一安装板144,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固设于第二安装板144 的下端面,伺服电机141固设于第一安装板133,沿丝杆螺母副142沿水平且垂直导轨轴线方向布设,滑板组件143具有固设于第一安装板下端面的导轨一1431 以及滑块1432,第二安装板144固设于滑块1432上,丝杆螺母副的丝杆固设于伺服电机141的输出轴,其螺母固设于第二安装板144,那么在伺服电机141正反转动的过程中便可实现带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水平移动。
夹持组件具有至少两个夹头121,夹头121沿导轨长度方向排布,且两个夹头121同步动作。具体的,夹头121具有对称设置的夹爪1211以及夹爪驱动气缸1212,夹爪1211固设于夹爪驱动气缸1212的输出端12121,夹爪驱动气缸 1212可以迫使两夹爪1211相向移动。每个夹头121具有至少两组对置的夹爪 1211,优选夹爪驱动气缸1212为双作用双活塞气缸,每组对置的夹爪1211分别固设于双作用双活塞气缸的两输出端,那么两夹爪1211就可同步相向移动,那么即使在更换不同规格的导轨后仍然能够实现夹持后的导轨与加工工位的轴线对中。夹爪1211具有连接部12111和夹紧部12112,连接部12111与双作用双活塞气缸的输出端12121固定连接,夹紧部12112与导轨侧边接触。
优选的,夹紧部12112具有一内凹的夹紧面12113,夹紧面12113在夹持过程中与导轨侧面贴合,内凹的夹紧面12113与连接部12111之间形成一台阶 112114,这样在夹持的过程中该台阶12114与导轨的上端面接触,从而进一步限制导轨摆动,提高导轨夹持的稳定性。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夹紧面12113的下边缘与夹紧部12112的下端面平齐,这样便能够保证夹紧面12113和导轨侧面尽可能大的贴合面积,增加夹紧面和导轨侧面的摩擦力,从而使夹爪与导轨稳定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工位150、第二工位160上方和第二工位160分别为导轨钻孔工位、导轨倒角工位以及成品存放工位,由于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为同步动作,即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跟随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同步水平移动或跟随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者竖直移动。
第一工位150放置有待钻孔的导轨,第二工位160放置有待倒角的导轨,那么在导轨钻孔和倒角结束后,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带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水平移动到第一工位150和第二工位160上方后下压气缸131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一安装板连同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下移到能够对导轨充分夹持的高度后,每个夹爪驱动气缸的两个输出端动作向内缩回,从而将导轨夹紧在两夹爪之间;随后下压气缸31的活塞杆缩回带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上移从而带动导轨上移到最高位置后,伺服电机转动,通过丝杆螺母副带动第二安装板以及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水平移动到第二工位160、第三工位170,此时被钻孔的导轨位于第二工位160 上方,被倒角加工的导轨位于第三工位170上方,而后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连同导轨放入至第二工位160、第三工位170;最后下压气缸收回,带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移动至第二工位160、第三工位170上方,随后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其水平返回至第一工位150 和第二工位160上方,等待下移次搬运,实现导轨的搬运和工位切换。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夹爪1211的夹紧面12113由于是平面,那么在夹持过程中就需要夹爪驱动气缸1212向夹爪1211施加足够大的驱动力才能够使得夹紧面12113与导轨侧面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才能够克服导轨的重力从而将导轨夹持上提,但是这样就会导致夹爪驱动气缸1212的尺寸较大,从而增加夹头的尺寸和成本,基于降低成本以及夹头尺寸的考虑,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夹紧面12113具有一凸起12115,凸起12115靠近夹紧面的下边缘,凸起12115为弧形凸起。由于现有的常规导轨为了和滑块稳定配合和装配,在导轨的侧面开设有弧形的凹槽,那么在夹持过程中凸起12115会嵌入到弧形凹槽内,从而将导轨稳定夹持,同时由于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大大降低了对夹爪驱动气缸1212的要求。
导轨倒角打磨装置,包括
工作平台211;其为水平设置且固设于机架210。
导轨夹持机构220,具有第一夹持组件221和第二夹持组件222,第一夹持组件221和第二夹持组件222固设于工作平台211上,且第一夹持组件221和第二夹持组件222围合出用于容置导轨的导轨容置空间,第一夹持组件221和第二夹持组件222分别由横向和纵向对导轨270进行夹持限位;
具体的,第一夹持组件221包括第一夹持部2211和第二夹持部2212,第一夹持部2211和第二夹持部2212分别位于导轨纵向两端,第二夹持部2212的输出端与导轨270的一端相抵,使导轨的另一端抵紧在第一夹持部2211上。
优选第一夹持部2211具有第一夹持块22111,第一夹持块22111通过螺栓固设于工作平台211的上端面;第二夹持部2212具有第二夹持块22122和夹持块往复移动机构22121,第二夹持块22122固设于夹持块往复移动机构22121的输出端,第一夹持块22111与第二夹持块22122相对设置,这样在夹持块往复移动机构22121的输出端带动第二夹持块22212向第一夹持块22111移动的时候便可以将导轨夹紧在第一夹持块22111和第二夹持块22122之间,实现导轨的横向定位。
第二夹持组件222包括至少两组对称设置的横向夹持部,横向夹持部具有横向夹块2222以及横向夹持往复运动机构2221,横向夹块2222固设于横向夹持往复运动机构2221的输出端。
倒角打磨机构230,具有两个且分别设于导轨270的两侧,每个倒角打磨机构具有打磨组件231,打磨组件231的工作部对导轨270的棱边271/272进行打磨形成具有设定角度的倒角;
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240,打磨组件231固设于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 240的输出端,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240带动打磨组件231由导轨的一端向另一端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导轨整个长度上的倒角加工。
具体的,打磨组件231包括打磨头2311以及打磨电机2312,打磨头2311 固设于打磨电机2312的主轴,从而实现打磨电机2312驱动打磨头2311高速转动,高速转动的打磨头与导轨的棱边接触便可将棱边进行磨削,从而得到倒角。
考虑到打磨过程还包括对导轨的装夹以及调整,如果打磨头始终保持的打磨的位置,就非常容易影响导轨的装夹,甚至会与导轨发生碰撞导致设备损坏,那么在装夹以及调整的时候就需要将打磨头远离导轨,由此本实施方式优选还包括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250,打磨组件231固设于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 250的输出端,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250固设于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30的输出端。
具体的,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240包括伺服电机241、齿轮242以及齿条 243,伺服电机241固设于第一支撑板245上,齿轮242固设于伺服电机241的主轴上,齿条243固设于机架210,齿轮242与齿条243相啮合,那么在伺服电机241正反转动的时候便可驱动齿轮沿齿条往复直线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板245直线往复移动;为了减小第一支撑板245与机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运动更加灵活,本实施方式优选在第一支撑板245的下端面与机架之间对称设置有滑轨组件244,其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轨道2441以及滑块2442,滑块2442固设于第一支撑板245的下端面且沿轨道2441滑动配合。
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250包括下压气缸251、第二支撑板252以及增稳组件253,下压气缸251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245上,且其输出端2511与第二支撑板252固定连接,增稳组件253包括固设于第一支撑板的导杆以及固设于第二支撑板的导套,导杆插入导套内,在下压气缸251带动第二支撑板相对第一支撑板运动的时候增强第二支撑板的稳定性。
由于不同的导轨其倒角要求不同,那么就需要一台倒角的设备能够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倒角角度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打磨组件231通过一调节支架260固设于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50的输出端。
具体的,调节支架260包括立杆261、横杆262、调节块263以及连接块266,调节块263开设有第一贯穿孔2631以及第二贯穿孔2632,第一贯穿孔2631以及第二贯穿孔2632的轴线互相垂直,立杆261的一端固设于第二支撑板252,另一端穿入第一贯穿孔2631,横杆262的一端与连接块266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入第二贯穿孔2632,连接块266与打磨电机232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264和第二锁紧组件265,在第一贯穿孔2631和第二贯穿孔2632的径向开设有涨紧槽,涨紧槽分别将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与外部连通,优选第一锁紧组件264和第二锁紧组件265为螺栓,第一锁紧组件264和第二锁紧组件265 分别垂直沿两个涨紧槽旋入调节块263,那么在将第一锁紧组件264和第二锁紧组件265旋松的时候立杆和横杆便可在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内灵活转动,将第一锁紧组件264和第二锁紧组件265旋紧的时候便可讲立杆和横杆锁紧在第一贯穿孔以及第二贯穿孔内,保持其当前位置和角度。
在打磨头对导轨打磨倒角的过程中,由于打磨头会和导轨棱边271/272产生冲击载荷,那么就会导致导轨振动,从而导致打磨的倒角具有毛边,考虑到这一问题本实施方式中优选还包括导轨稳定组件280,导轨稳定组件280固设于第二支撑板252,导轨稳定组件280的工作端与导轨270的上端面接触,从而在打磨过程中向导轨提供一个垂直导轨的压力,从而减小打磨导致导轨产生的振动。
优选导轨稳定组件280包括架体281以及滚轮组282,滚轮组282具有至少两个滚轮2821,每个滚轮2821活动连接于架体281,滚轮2821的轮面与导轨的上端面273接触。
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导轨,还包括架体高度调节机构,其输出端固设于架体281,附随架体调节机构的输出端运动改变滚轮2821与工作平台上端面的相对高度。
具体的,架体高度调节机构具有固设于开设于第二支撑板上的螺纹孔2521 以及调节螺杆283,螺纹孔2521与调节螺杆283相适配,调节螺杆283的一端 2832穿过螺纹孔后与架体281固定连接,另一端2831固设有旋动部,旋动部便于操作人员施力旋转调节螺杆283,由此,在旋动调节螺杆283的时候便可以带动架体281上移移动,从而带动滚轮2821改变与工作平台211的相对高度。
还包括一锁止螺母284,锁止螺母284旋入调节螺杆283,锁止螺母284的端面可与螺纹孔的上端面接触,继续旋紧锁止螺母284可使锁止螺母的下端面挤压螺纹孔的上端面从而使调节螺杆283锁止防松。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两个打磨组件如果对称设置,导轨的宽度较小,那么打磨过程中两个打磨组件231容易发生干涉,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两个打磨组件相错开设置,且每个打磨组件231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调节支架以及导轨稳定组件,从而很好的避免了较小尺寸的导轨倒角加工时,两打磨组件231发生干涉。
具体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步,通过调节支架调节好打磨组件的角度,调节导轨稳定组件使其滚轮与导轨的上端面到合适高度;
第二步,将导轨放置到导轨容置空间内,控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动作,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对导轨进行夹持,夹持后导轨的下端面73贴近在工作平台上;
第三步,启动打磨电机带动打磨头高速转动,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打磨组件下移,打磨头与导轨棱边接触开始打磨;
第四步,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工作,带动打磨组件沿导轨长度方向移动到另一端并返回到初始点;
第五步,打磨电机停转,同时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动作带动打磨组件上移远离导轨;
第六步,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动作,解除对导轨的夹持状态,倒角加工完毕。
整棒制品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对整棒制品进行加工时,可能面临对整棒制品进行打孔、开槽、切割等,无论是打孔还是开槽和切割,都需要将整棒制品稳固在工作台上,然后进行后续操作。目前,现有技术中对整棒制品进行加工时,具备下述缺陷:1、打孔和切割不能在同一个设备上实现,对于整棒制品需要分工位操作;2、铣孔机对整棒制品进行打孔时,打孔的深度无法控制,现有打孔和切割在不同的设备上操作,效率底,而且仅能对特定的整棒制品进行铣孔,存在使用局限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通过切割机构320对整棒进行规定尺寸的切割,电动滑块单元330上设置的钻孔组件340对整棒390进行打孔,从而实现了在一个设备中打孔和切割皆可实现。
具体的,整棒被固定于工作台310上,同时设于工作台310下方的若干电动滑块单元330对整棒进行打孔,通过滑台组件一350和滑台组件二360调整钻孔组件340在纵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置,再对整棒390进行打孔操作,在打孔完成后,通过切割机构320对整棒进行切割,操作效率高,不存在使用的局限性,而且打孔的深度可调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切割机构320包括切割盘321、驱动杆322 和固定杆323,切割盘321连接电机324,驱动杆的一端与切割盘的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杆325铰接,所述固定杆323的一端与切割盘的底座固定,另一端与支撑杆325铰接,所述支撑杆325的底部设有底座三326。
具体的,驱动杆322为气缸,在工作时,气缸的驱动切割盘321对整棒进行切割,能够有效实现整棒的切割工作,效率提升。切割机构320的底部设有丝杠机构,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切割机构320沿着工作台310的纵向滑动并对整棒进行切割。底座三326的下表面的两侧成对设有滑块,工作台上设有滑轨,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丝杠机构及滑块和滑轨的配合,切割机构320沿着滑轨的方向移动,并对整棒实现切割。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滑台组件一350设于底座一380上方且通过滑块351与底座一380滑动配合,所述滑块351成对设于底座一380的两侧且滑块351的上表面与底座一380固定,通过驱动装置一382驱动滑块351沿着导轨381滑动;
滑台组件二360,设于底座二361一侧且通过滑块351与底座二361滑动配合,所述底座二361垂直设于底座一380上,所述滑块351成对设于底座二361 的两侧且滑块351的一侧与底座二361固定,通过驱动装置二363驱动滑块351 沿着导轨362滑动。
通过滑台组件一350和滑台组件二360以及丝杆机构的配合设置,将转孔组件设于底座二361上,由于底座二361垂直设于底座二361上,在丝杆机构的驱动下,滑台组件一350可沿着导轨381的轴向进行滑动,进而可以调整转孔组件对整棒390表面铣孔的位置,滑台组件二360在丝杆机构的驱动下可以进行竖直方向的滑动,进而带动转孔组件沿底座二361的轴向进行滑动,从而控制对整棒上铣孔时,孔深度的调整。
综上,电动滑块单元,通过滑台组件一350和滑台组件二360的设置,在丝杆机构的驱动下,使得在加工整棒390的过程中,钻孔组件对整棒390上孔的深度以及孔的位置能够控制,对比现有技术中,整棒390制品的孔位置单一,无法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块单元在加工整棒过程中,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底座二361上背离转孔钻孔组件的一侧设有支撑板70。
具体工作时,由于钻孔组件,设于底座二361上,用于对整棒390进行打孔。在打孔时,产生剧烈的振动,如若不设置支撑板370,容易由于剧烈的振动产生误差,对孔的精度有影响,不利于铣孔的顺利进行。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支撑板370包括部件一371和部件二372,部件一371和部件二372垂直设置,且部件一371抵靠底座二361上,部件二372 抵靠滑台组件一350上。
支撑板370通过部件一371和部件二372分别与底座二361和滑台组件一 350固定,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抵消转孔产生的转动,使得铣孔能够顺利进行,利于待打孔的精度控制。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支撑板370上还设有加强筋373,该加强筋 373的侧边与部件一371和部件二372的中线贴合。
加强筋的设置,使得在铣孔的工作过程中,整个电动滑块单元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寿命也提升。更加,利于铣孔的顺利进行,电动滑块单元能够长期使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钻孔组件340包括驱动机构三和钻杆341,所述驱动机构三为高速电机342,高速电机342的输出轴与钻杆341相连,钻杆 341的自由端向远离底座一380的方向延伸且钻杆341与底座二361平行设置。
本电动滑块单元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通过可移动的钻孔组件350方便随时随地对整棒390上进行铣孔操作,对孔的深度以及位置可控,而且精度高;并通加强筋的设置,使得在铣孔的工作过程中,整个电动滑块单元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寿命也提升,实用性好。
为了保证整棒在工作台上的固定,通过在工作台上设有固定块,该固定块上设有固定槽,通过在固定槽内设有电磁吸盘,通过电磁吸盘实现整棒的固定,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固定效果好。利于打孔和切割的顺利进行。
本打孔打磨一体机结构设置合理,通过切割盘321对整棒进行切割,同时采用电动滑块单元330上的钻孔组件340对整棒进行整体的打孔,便于孔的形成,有效避免了孔之间的深浅不一,孔的深度可以保持一致,并实现了打孔和切割在同一个设备上,效率提升,生产效果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换,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310),其上设置有用于切割整棒的切割机构(320),切割机构(320)设于工作台(310)的两端,切割机构(320)的底部设有丝杠机构,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切割机构(320)沿着工作台(310)的纵向滑动并对整棒进行切割;
若干电动滑块单元(330),设于工作台(310)下方,电动滑块单元(330)上设有用于对整棒进行打孔的钻孔组件(340),所述钻孔组件(340)的一侧设有滑台组件一(350)且滑台组件一(350)的底部设有滑台组件二(360),所述滑台组件一(350)通过丝杠机构驱动钻孔组件(340)在纵向上移动,所述滑台组件二(360)通过丝杠机构驱动钻孔组件(34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竖直往复移动的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固设有水平往复运动的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固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至少两组夹持组件;在机架上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下方并排布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借助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使夹持组件同步在第一工位上方、第二工位上方和第二工位上方、第三工位上方相互切换,所述夹持组件切换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上方后附随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工作向下移动夹取导轨,所述夹持组件切换到第二工位上方、第三工位上方后附随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动作向下移动释放轨道;
导轨夹持机构,具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固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围合出用于容置导轨的导轨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由横向和纵向对导轨进行夹持限位;
倒角打磨机构,具有两个且分别设于导轨的两侧,每个所述倒角打磨机构具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的工作部对导轨的棱边进行打磨形成具有设定角度的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具有至少两个夹头,所述夹头沿导轨长度方向排布,且两个所述夹头同步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导轨纵向的两端,第二夹持部的输出端与导轨的一端相抵,使导轨的另一端抵紧在第一夹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320)包括切割盘(321)、驱动杆(322)和固定杆(323),切割盘(321)连接电机(324),驱动杆的一端与切割盘的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杆(325)铰接,所述固定杆(323)的一端与切割盘的底座固定,另一端与支撑杆(325)铰接,所述支撑杆(325)的底部设有底座三(3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组件一(350)设于底座一(380)上方且通过滑块(351)与底座一(380)滑动配合,所述滑块(351)成对设于底座一(380)的两侧且滑块(351)的上表面与底座一(380)固定,通过驱动装置一(382)驱动滑块(351)沿着导轨(381)滑动;
滑台组件二(360),设于底座二(361)一侧且通过滑块(351)与底座二(361)滑动配合,所述底座二(361)垂直设于底座一(380)上,所述滑块(351)成对设于底座二(361)的两侧且滑块(351)的一侧与底座二(361)固定,通过驱动装置二(363)驱动滑块(351)沿着导轨(381)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底座二(361)上背离转孔钻孔组件的一侧设有支撑板(37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支撑板(370)包括部件一(371)和部件二(372),部件一(371)和部件二(372)垂直设置,且部件一(371)抵靠底座二(361)上,部件二(372)抵靠滑台组件一(35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组件(340)包括驱动机构三和钻杆(341),所述驱动机构三为高速电机(324),高速电机(324)的输出轴与钻杆(341)相连,钻杆(341)的自由端向远离底座一(380)的方向延伸且钻杆(341)与底座二(361)平行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18585.6U CN210476164U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18585.6U CN210476164U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76164U true CN210476164U (zh) | 2020-05-08 |
Family
ID=7053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1858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76164U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761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75422A (zh) * | 2021-02-22 | 2021-06-18 | 宁波跨马卡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卡车发动机活塞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
2019
- 2019-08-14 CN CN201921318585.6U patent/CN2104761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75422A (zh) * | 2021-02-22 | 2021-06-18 | 宁波跨马卡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卡车发动机活塞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61836B (zh) | 数控龙门立卧复合机床 | |
US9381607B2 (en) | Feeding device and machine tool using the same | |
CN104070904A (zh) | 一种高效雕铣机 | |
JP6403944B2 (ja) | 曲面の旋削方法 | |
CN210476164U (zh) | 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 | |
CN204657587U (zh) | 一种铣边机 | |
CN112589539A (zh) | 一种数控立卧复合机 | |
CN101537574B (zh) | 自动铣槽机的工件夹持装置 | |
JP2014018949A (ja) | 旋盤 | |
CN109719329A (zh) | 一种用于细长轴铣通槽的铣槽机 | |
CN213560098U (zh) | 一种金属加工用一体式数控车床 | |
CN212857908U (zh) | 一种电梯t型导轨专用立卧铣组合机床 | |
CN206966684U (zh) | 双刀台车削加工设备 | |
CN111230191A (zh) | 一种高效的双头倒角机 | |
CN216228416U (zh) | 一种工件双端面加工用磨床 | |
CN210476155U (zh) | 一种打孔切割机构 | |
CN216371011U (zh) | 一种立式钻床 | |
CN218255663U (zh) | 一种木材45°斜面铣自动定位机构 | |
CN215658986U (zh) | 一种直线电机立式加工中心 | |
CN216730697U (zh) |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机床 | |
CN215431712U (zh) | 一种铣槽专用机床 | |
CN212470547U (zh) | 一种钻铣床工作台结构及一种钻铣床 | |
CN212552807U (zh) | 一种卧铣复合机 | |
CN217492956U (zh) | 一种双端可调式自动倒角机 | |
CN210476582U (zh) | 一种导轨打磨夹持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