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5059U - 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5059U
CN210435059U CN201921386890.9U CN201921386890U CN210435059U CN 210435059 U CN210435059 U CN 210435059U CN 201921386890 U CN201921386890 U CN 201921386890U CN 210435059 U CN210435059 U CN 210435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special
shaped aluminum
clamping
aluminum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68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二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Lif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Lif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Lif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Lif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68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5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5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5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拔丝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拔丝模设置在滑道的一端,所述滑道上设置有第一冷拔车,第一冷拔车滑动配合在滑道上,所述第一冷拔车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冷拔车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开设在第一冷拔车上的第一锥形槽,第一锥形槽内滑动配合有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与第一锥形槽侧壁相配合的边与第一锥形槽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有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沿直的滑道移动的冷拔车上设置夹持装置,从而具有能够直接对直的异形铝棒进行冷拔加工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形金属材料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棒在常温下在拉力的作用下通过特制的直径逐渐减小的拔丝模孔,使金属棒产生塑性变形以改变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工艺方法称为冷拔,冷拔时需要采用专用的冷拔设备进行加工。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808309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钢筋冷拔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进料端的除锈装置、设于机架中部的冷拔块和设于机架出料端的收卷装置,所述除锈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内的除锈齿轮、带动除锈齿轮转动的驱动组件和设于除锈齿轮内的除锈板,所述除锈齿轮的中部开设有供钢筋通过的除锈孔,所述除锈板设于除锈孔内。
上述一种钢筋冷拔机以收卷装置为动力拉动钢筋进行冷拔,钢筋冷拔后直接被缠绕在收卷装置上,从而发生折弯,若使用上述的一种钢筋冷拔机生产异形铝棒,则如果生产中需要直的异形铝棒,必须再用拉直设备将收卷的异形铝棒进行校直处理,增加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其通过在沿直的滑道移动的冷拔车上设置夹持装置,从而具有能够直接对直的异形铝棒进行冷拔加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拔丝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拔丝模设置在滑道的一端,所述滑道上设置有第一冷拔车,第一冷拔车滑动配合在滑道上,所述第一冷拔车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冷拔车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开设在第一冷拔车上的第一锥形槽,第一锥形槽内滑动配合有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与第一锥形槽侧壁相配合的边与第一锥形槽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有动力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异形铝棒进行冷拔加工时,将异形铝棒从两个第一夹持板之间穿过,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两个第一夹持板向第一锥形槽的小端移动,第一锥形槽的侧壁将迫使两个第一夹持板相互贴近,从而能够将异形铝棒夹紧,异形铝棒被夹紧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冷拔车在滑道上移动即可以对异形铝棒进行牵拉,实现了直接对直的异形铝棒进行冷拔加工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冷拔车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杠杆,第一杠杆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冷拔车上,第一杠杆的中部铰接有第一推动块,第一推动块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持板的上方,第一夹持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多个阻挡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缩入第一气缸内部时,第一杠杆将绕其在第一冷拔车上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推动块推动阻挡钉,进而推动两个第一夹持板向第一锥形槽的小端移动,两个第一夹持板相互贴近使异形铝棒被夹紧;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第一杠杆将绕其在第一冷拔车上的铰接点反方向转动,从而能够第一推动块将离开阻挡钉,使异形铝棒不再被夹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道上设置有第二冷拔车,第二冷拔车滑动配合在滑道上,第二冷拔车上设置有与第一冷拔车相同的夹持装置,第二冷拔车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冷拔车靠近拔丝模设置,所述第二冷拔车设置在第一冷拔车与拔丝模相对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道上设置两个冷拔车,两个冷拔车上设置有相同的夹持装置,通过交替的驱动两个冷拔车及冷拔车上的夹持装置,能够对异形铝棒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冷拔加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冷拔车靠近拔丝模的一侧设置有增力模块,增力模块包括固定在第一冷拔车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有梯形槽,梯形槽内滑动配合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夹持块,夹持块与梯形槽内侧壁相配合的面与梯形槽相平行,夹持块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夹持板相连接,所述夹持块连接有复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异形铝棒从拔丝模内伸出时会夹带拔丝模内的润滑脂,随着异形铝棒的移动润滑脂会逐渐滴落或者粘在夹具上,从而异形铝棒表面的润滑脂会随着异形铝棒的移动逐渐减少,因此相对于第二冷拔车,靠近拔丝模的第一冷拔车对异形铝棒的夹持力可能会不足,针对此种情况,将异形铝棒从增力模块中的两个夹持块之间穿过后,使第一夹持板夹紧异形铝棒,同时第一夹持板通过传动装置将使两个夹持块向梯形槽的小端移动,从而梯形槽的内侧壁将迫使两个夹持块相贴合,进而能够使两个夹持块将异形铝棒夹紧,增大了将异形铝棒从拔丝模内拉出时的拉力,复位装置将在两个第一夹持板松开钢绳后使两个夹持块松开钢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开设在固定座上的连通槽,连通槽将梯形槽与第一锥形槽连通,连通槽内滑动配合有两个推铁,推铁的一端贴在第一夹持板上,另一端贴在夹持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夹持板夹紧异形铝棒时将推动两个推铁沿连通槽向梯形槽移动,从而推动两个夹持块向梯形槽的小端移动,进一步的能够将异形铝棒夹紧,实现了第一夹持板对夹持块的传动功能,增加了夹持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开设在固定座上的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配合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滑动块上,另一端铰接在夹持块上,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块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夹持块向梯形槽的小端方向移动从而将异形铝棒夹紧时,夹持块将通过两个连接杆推动滑动块沿滑动槽向梯形槽的小端方向移动,使弹簧张紧,弹簧有拉动滑动块复位的趋势,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两个第一夹持板不再夹紧异形铝棒时,弹簧将拉动滑动块复位,进而滑动块能够通过连接杆推动两个夹持块复位,异形铝棒被放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夹持块相互配合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有波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槽增加了异形铝棒与两个夹持块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使两块夹持块将异形铝棒夹得更紧,并有利于避免冷拔时异形铝棒与夹持块之间发生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第一夹持板相互配合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波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波纹槽增加了异形铝棒与两个第一夹持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使两个第一夹持板将异形铝棒夹得更紧,并有利于避免冷拔时异形铝棒与第一夹持板之间发生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竖直校直板,竖直校直板设置在拔丝模远离滑道的一侧,竖直校直板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挤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形铝棒进行冷拔加工前,先从多个竖直挤压轮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在竖直挤压轮的作用下,异形铝棒在竖直方向将被校直,有利于提高生产的异形铝棒的平直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校直板,水平校直板设置在竖直校直板远离拔丝模的一侧,水平校直板上设置有多个水平挤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形铝棒进行竖直校直之前,先从多个水平挤压轮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在水平挤压轮的作用下,异形铝棒在水平方向将被校直,有利于提高生产的异形铝棒的平直程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 在对异形铝棒进行冷拔加工时,将异形铝棒从两个第一夹持板之间穿过,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两个第一夹持板向第一锥形槽的小端移动,第一锥形槽的侧壁将迫使两个第一夹持板相互贴近,从而能够将异形铝棒夹紧,异形铝棒被夹紧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冷拔车在滑道上移动即可以对异形铝棒进行牵拉,实现了直接对直的异形铝棒进行冷拔加工的功能;
2. 通过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能够为两个第一夹持板提供动力,使两个第一夹持板夹紧或者放开异形铝棒;通过交替的驱动两个冷拔车及冷拔车上的夹持装置,能够对异形铝棒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冷拔加工;设置增力模块增加了第一冷拔车对异形铝棒的夹持力;连通槽和推铁实现了第一夹持板对夹持块的传动;第一夹持板不再夹紧异形铝棒时,复位装置实现了对夹持块的复位功能;
3. 波纹槽增加了异形铝棒与两个夹持块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使两块夹持块将异形铝棒夹得更紧;第一波纹槽增加了异形铝棒与两个第一夹持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使两个第一夹持板将异形铝棒夹得更紧;水平校直板和竖直校直板能够对待加工的异形铝棒进行校直,有利于提高生产的异形铝棒的平直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拔车和圆柱凸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冷拔车和第一夹持板的爆炸图;
图5是第一冷拔车和增力模块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第二冷拔车和第二夹持板的爆炸图;
图8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滑道;12、拔丝模;2、第一冷拔车;21、第一圆柱凸轮;22、第一锥形槽;23、第一夹持板;231、第一波纹槽;24、第一气缸;25、第一杠杆;26、第一推动块;27、连通槽;28、推铁;31、环形凸缘;32、支撑轴;33、滚子;34、飞轮;35、阻挡钉;4、第二冷拔车;41、第二圆柱凸轮;42、第二锥形槽;43、第二夹持板;431、第二波纹槽;44、第二气缸;45、第二杠杆;46、第二推动块;5、电动机;51、皮带轮;6、增力模块;61、固定座;62、梯形槽;63、夹持块;631、波纹槽;64、滑动槽;65、滑动块;66、连接杆;67、弹簧;7、竖直校直板;71、竖直挤压轮;8、水平校直板;81、水平挤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异型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支撑在地面上,机架1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水平滑道11,滑道11的一端设置有拔丝模12,拔丝模12固定在机架1上,滑道11上设置有第一冷拔车2和第二冷拔车4,第一冷拔车2靠近拔丝模12设置,第二冷拔车4设置在第一冷拔车2与拔丝模12相对的一侧,第一冷拔车2和第二冷拔车4均滑动配合在滑道11上,在生产时,待加工的异形铝棒从拔丝模12内穿过,再分别穿过第一冷拔车2和第二冷拔车4,在第一冷拔车2和第二冷拔车4的拔拉作用下不断从拔丝模12内通过从而完成冷拔加工。
参考图1和图2,为了对异形铝棒进行不间断持续冷拔加工,在机架1上设置有第一圆柱凸轮21和第二圆柱凸轮41,第一圆柱凸轮21设置在第一冷拔车2的下方,第二圆柱凸轮41设置在第二冷拔车4的下方,第一圆柱凸轮21和第二圆柱凸轮41同轴固定,第一圆柱凸轮21和第二圆柱凸轮41的轴线平行于滑道11的长度方向,且第一圆柱凸轮21和第二圆柱凸轮41均回转支撑在机架1上。
参考图2和图3,第一圆柱凸轮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缘31,环形凸缘31在第一圆柱凸轮21的外侧壁上盘绕一周形成闭合轨道,第一冷拔车2的下方固定有两个支撑轴32,支撑轴32竖直设置,支撑轴32与环形凸缘31的侧壁相配合,两个支撑轴32分置在环形凸缘31的两侧,支撑轴32上回转支撑有两个滚子33,滚子33与环形凸缘31的侧壁相贴合,当第一圆柱凸轮21转动时,环形凸缘31将迫使滚子33沿环形凸缘31移动,从而使滚子33带动第一冷拔车2沿滑道11移动,滚子33同时能够绕支撑轴32转动,有利于减小摩擦力。
参考图2和图3,第二圆柱凸轮41上设置有与第一圆柱凸轮21相同的环形凸缘31,第二冷拔车4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冷拔车2相同的两个支撑轴32,支撑轴32上回转支撑有与第一冷拔车2相同的两个滚子33,结合图1,第二圆柱凸轮41转动能够带动第二冷拔车4沿滑道11移动,第一圆柱凸轮21和第二圆柱凸轮41关于二者的轴线扭转一百八十度同轴固定设置,当第一圆柱凸轮21带动第一冷拔车2沿滑道11向靠近拔丝模12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圆柱凸轮41将带动第二冷拔车4沿滑道11向远离拔丝模12的方向移动,当第一冷拔车2沿滑道11向远离拔丝模12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冷拔车4将沿滑道11向靠近拔丝模12的方向移动。
参考图1,为了给两个圆柱凸轮提供动力,在机架1上设置有电动机5,电动机5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皮带轮51,第一圆柱凸轮21和第二圆柱凸轮41的中轴上同轴固定有飞轮34,皮带轮51和飞轮34之间通过皮带连接,驱动电动机5,电动机5将通过皮带带动飞轮34转动,飞轮34转动即能够带动第一圆柱凸轮21和第二圆柱凸轮41转动,飞轮34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有利于使第一圆柱凸轮21和第二圆柱凸轮41转动时速度保持稳定。
参考图1和图4,为了使第一冷拔车2能够夹住异形铝棒从而拉动异形铝棒进行冷拔加工,在第一冷拔车2上开设有第一锥形槽22,第一锥形槽22的小端靠近拔丝模12设置,第一锥形槽22的大端在第一冷拔车2的侧面形成开口,第一锥形槽22内滑动配合有两个第一夹持板23,异形铝棒从两个第一夹持板23之间穿过,两个第一夹持板23关于异形铝棒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第一夹持板23与第一锥形槽22侧壁相配合的边与第一锥形槽22侧壁相平行,两个第一夹持板23相互配合的面均平行于异形铝棒,当两个第一夹持板23向靠近拔丝模12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锥形槽22的侧壁将迫使两个第一夹持板23相互贴近,从而能够将异形铝棒夹紧,异形铝棒被夹紧后,通过第一冷拔车2在滑道11上移动,异形铝棒将被第一冷拔车2从拔丝模12内拔出从而完成冷拔加工。
参考图1和图4,两个第一夹持板23相互配合的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波纹槽231,有利于增加异形铝棒与两个第一夹持板23之间的摩擦力,冷拔异形铝棒时,异形铝棒能够通过反作用的摩擦力拉动两个第一夹持板23向靠近拔丝模12的方向移动,使两个第一夹持板23将异形铝棒夹的更紧,异形铝棒通过摩擦力拉动两个第一夹持板23的拉力越大,两个第一夹持板23对异形铝棒的夹紧力相应越大。
参考图1和图5,为了给两个第一夹持板23提供夹紧异形铝棒的动力,在第一冷拔车2上设置有第一气缸24,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的伸出方向背离拔丝模12,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杠杆25,第一杠杆25跨设在第一锥形槽22大端开口的上方,第一杠杆25的一端与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冷拔车2上,第一杠杆25的中部铰接有第一推动块26,第一推动块26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持板23的上方,第一夹持板2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多个阻挡钉35,阻挡钉35靠近第一锥形槽22的大端开口设置,阻挡钉35设置在第一推动块26靠近拔丝模12的一侧,当第一气缸24收缩时,第一杠杆25将绕其在第一冷拔车2上的铰接点向靠近拔丝模12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推动块26推动阻挡钉35,进而推动两个第一夹持板23向靠近拔丝模12的方向移动,使异形铝棒被夹紧;当第一气缸24伸长时,第一杠杆25将绕其在第一冷拔车2上的铰接点向远离拔丝模12的方向转动,从而第一推动块26将离开阻挡钉35,使异形铝棒不再被夹紧。
参考图7,第二冷拔车4上开设有与第一锥形槽22相同的第二锥形槽42,第二锥形槽42内设置有两个与第一夹持板23相同的第二夹持板43,异形铝棒从两块第二夹持板43之间穿过,第二夹持板43上设置有与第一波纹槽231相同的第二波纹槽431,第二冷拔车4上设置有与第一气缸24相同的第二气缸44,第二气缸44连接有与第一杠杆25相同的第二杠杆45,第二杠杆45上铰接有与第一推动块26相同的第二推动块46,第二夹持板43上设置有与第一夹持板23上相同的阻挡钉35,通过第二气缸44活塞杆的动作能够使两块第二夹持板43将异形铝棒夹紧或者放松。
参考图1和图5,异形铝棒从拔丝模12内伸出时会夹带拔丝模12内的润滑脂,随着异形铝棒的移动润滑脂会逐渐滴落或者粘在夹具上,从而异形铝棒表面的润滑脂会随着异形铝棒的移动逐渐减少,因此相对于第二冷拔车4,靠近拔丝模12的第一冷拔车2对异形铝棒的夹持力可能会不足,为了增大将异形铝棒从拔丝模12内拉出时的拉力,结合图6,在第一冷拔车2靠近拔丝模12的一侧设置有增力模块6,增力模块6包括固定在第一冷拔车2上的固定座61,固定座61上开设有梯形槽62,梯形槽62沿异形铝棒长度方向贯穿固定座61,梯形槽62靠近拔丝模12的一端为小端,梯形槽62内滑动配合有两块夹持块63,异形铝棒从两块夹持块63之间穿过,两块夹持块63关于异形铝棒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夹持块63与梯形槽62内侧壁相配合的面与梯形槽62相平行,两个夹持块63互相配合的面均与平行于异形铝棒,两个夹持块63相配合的面上均设置有波纹槽631,有利于增加夹持块63与异形铝棒之间的摩擦力。
参考图4和图5,第一冷拔车2靠近固定座61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槽27,结合图6,连通槽27将梯形槽62与第一锥形槽22的小端连通,连通槽27内滑动配合有两个推铁28,两个推铁28分置于异形铝棒两侧,推铁28的一端贴在第一夹持板23上,另一端贴在夹持块63上,当两个第一夹持板23在第一锥形槽22内向拔丝模12方向运动时,第一夹持板23将推动夹持块63向梯形槽62的小端移动,从而梯形槽62的内侧壁将迫使两个夹持块63相贴合,进而能够使两个夹持块63将异形铝棒夹紧,增大了将异形铝棒从拔丝模12内拉出时的拉力,同时异形铝棒对两块夹持块63提供反作用的摩擦力,反作用的摩擦力拉动夹持块63向梯形槽62的小端移动,使夹持块63将异形铝棒夹的更紧,因此夹持块63与异形铝棒之间的摩擦力越大,夹持块63对异形铝棒的夹紧力越大。
参考图5和图6,为了使两个夹持块63能够复位,在固定座61的上方开设有滑动槽64,滑动槽64沿异形铝棒的长度方向开设,滑动槽64内滑动配合有滑动块65,滑动块65上设置有两个连接杆66,连接杆66的一端铰接在滑动块65上,另一端铰接在夹持块63上,两个连接杆66分置于异形铝棒的两侧且分别对应一个夹持块63,滑动块65上设置有弹簧67,弹簧67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块65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座61上,结合图1,当两个夹持块63向梯形槽62的小端方向移动时,夹持块63将通过两个连接杆66推动滑动块65沿滑动槽64向靠近拔丝模1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弹簧67张紧,弹簧67有拉动滑动块65复位的趋势,当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伸出使两个第一夹持板23不再夹紧异形铝棒时,弹簧67将拉动滑动块65复位,进而滑动块65能够通过连接杆66推动两个夹持块63复位,进一步的,两个夹持块63将推动两个推铁28推动两个第一夹持板23向远离拔丝模12的方向移动,使两个第一夹持板23复位,异形铝棒不再被夹紧。
参考图1和图8,为了将待加工的异形铝棒进行校直,在拔丝模12远离滑道11的一侧设置有竖直校直板7,竖直校直板7固定在机架1上,竖直校直板7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挤压轮71,竖直挤压轮71分置在待加工的异形铝棒的上下两侧,异形铝棒从多个竖直挤压轮71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每个竖直挤压轮71的中轴上均连接有调校螺栓,通过调校螺栓能够改变竖直挤压轮71的水平位置,从而便于对异形铝棒进行竖直方向的校直。
参考图1和图8,竖直校直板7远离拔丝模12的一侧设置有水平校直板8,水平校直板8固定在机架1上,水平校直板8上设置有多个水平挤压轮81,多个水平挤压轮81分置在待加工的异形铝棒的两侧,异形铝棒从多个水平挤压轮81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每个水平挤压轮81的中轴上均连接有调校螺栓,通过调校螺栓能够改变水平挤压轮8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从而便于对异形铝棒进行水平方向的校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待加工的异形铝棒经过水平校直板8和竖直校直板7的校直后穿过拔丝模12,在第一圆柱凸轮21和第二圆柱凸轮41的驱动下,第一冷拔车2和第二冷拔车4交替将异形铝棒从拔丝模12内拉出,从而实现了异形铝棒的不间断冷拔操作,第一冷拔车2拉动异形铝棒时,第二冷拔车4复位,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缩回使两块第一夹持板23夹紧异形铝棒,第二气缸44的活塞杆伸出使第二冷拔车4松开异形铝棒;第一冷拔车2复位时,第二冷拔车4拉动异形铝棒,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伸出使第一冷拔车2松开异形铝棒,第二气缸44的活塞杆缩回使两块第二夹持板43夹紧异形铝棒。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拔丝模(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滑道(11),所述拔丝模(12)设置在滑道(11)的一端,所述滑道(11)上设置有第一冷拔车(2),第一冷拔车(2)滑动配合在滑道(11)上,所述第一冷拔车(2)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冷拔车(2)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开设在第一冷拔车(2)上的第一锥形槽(22),第一锥形槽(22)内滑动配合有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夹持板(23),第一夹持板(23)与第一锥形槽(22)侧壁相配合的边与第一锥形槽(22)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一夹持板(23)连接有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冷拔车(2)上的第一气缸(24),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杠杆(25),第一杠杆(25)的一端与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冷拔车(2)上,第一杠杆(25)的中部铰接有第一推动块(26),第一推动块(26)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持板(23)的上方,第一夹持板(2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多个阻挡钉(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1)上设置有第二冷拔车(4),第二冷拔车(4)滑动配合在滑道(11)上,第二冷拔车(4)上设置有与第一冷拔车(2)相同的夹持装置,第二冷拔车(4)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冷拔车(2)靠近拔丝模(12)设置,所述第二冷拔车(4)设置在第一冷拔车(2)与拔丝模(12)相对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拔车(2)靠近拔丝模(12)的一侧设置有增力模块(6),增力模块(6)包括固定在第一冷拔车(2)上的固定座(61),固定座(61)上开设有梯形槽(62),梯形槽(62)内滑动配合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夹持块(63),夹持块(63)与梯形槽(62)内侧壁相配合的面与梯形槽(62)相平行,夹持块(63)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夹持板(23)相连接,所述夹持块(63)连接有复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开设在固定座(61)上的连通槽(27),连通槽(27)将梯形槽(62)与第一锥形槽(22)连通,连通槽(27)内滑动配合有两个推铁(28),推铁(28)的一端贴在第一夹持板(23)上,另一端贴在夹持块(6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开设在固定座(61)上的滑动槽(64),滑动槽(64)内滑动配合有滑动块(65),滑动块(65)上设置有连接杆(66),连接杆(66)的一端铰接在滑动块(65)上,另一端铰接在夹持块(63)上,所述滑动块(65)上设置有弹簧(67),弹簧(67)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块(65)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座(61)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块(63)相互配合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有波纹槽(631)。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夹持板(23)相互配合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波纹槽(231)。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竖直校直板(7),竖直校直板(7)设置在拔丝模(12)远离滑道(11)的一侧,竖直校直板(7)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挤压轮(71)。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水平校直板(8),水平校直板(8)设置在竖直校直板(7)远离拔丝模(12)的一侧,水平校直板(8)上设置有多个水平挤压轮(81)。
CN201921386890.9U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 Active CN210435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6890.9U CN210435059U (zh)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6890.9U CN210435059U (zh)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5059U true CN210435059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9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6890.9U Active CN210435059U (zh)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5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0632B (zh) 异型线材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08296292B (zh) 一种铁道车辆车轴的三辊斜轧成形方法
CN210435057U (zh) 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机
CN210435059U (zh) 一种异形铝棒联合拉拔设备
CN210435058U (zh) 一种异形铝棒冷拔拉丝设备
CN210966405U (zh) 一种拉丝机
CN109332507A (zh) 一种链条模套螺旋风管机
CN108747713A (zh) 铝材表面抛光机
CN219163079U (zh) 一种线束加工用定型装置
CN217315183U (zh) 一种高适用性铝型材牵引小车
CN216359283U (zh) 柔性复合管管口撑径器
CN208004514U (zh) 一种钢管拉拔机
CN213613363U (zh) 一种新型半自动盘拉机
CN113617903B (zh)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矩形管的热弯成形装置
CN202137221U (zh) 卷取机传动装置
CN210944235U (zh) 一种尼龙管用盘卷器的牵引滑轮机构
CN202045213U (zh) 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棒坯的七辊矫直设备
CN211638101U (zh) 一种螺旋筋卷制装置
CN201500685U (zh) 超长管材冷拔机
CN111633056B (zh) 可自动更换多种辊盒的矫直机
CN112453077A (zh) 一种特种钢软管丝拉丝设备
CN220311352U (zh) 一种钢丝绕卷用机构
CN219924359U (zh) 一种大型折弯机成型板料侧出料机构
CN217493839U (zh) 一种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表面抛光装置
CN218503222U (zh) 一种金属线材预矫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