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3452U - 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 - Google Patents

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3452U
CN210393452U CN201920971805.9U CN201920971805U CN210393452U CN 210393452 U CN210393452 U CN 210393452U CN 201920971805 U CN201920971805 U CN 201920971805U CN 210393452 U CN210393452 U CN 210393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m
rail
trolley
track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18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宝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rchants Heavy Industr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rchants Heavy Industr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rchants Heavy Industr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rchants Heavy Industry Jiangs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3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3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起重机械的主梁的上表面边缘的上轨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起重机械的主梁的侧面的下缘的下轨道;上述的轨道分别设置有倾斜角度,利用该倾斜角度对主梁所连接的上小车提供向内或倾斜向上的力矩,以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如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上小车独立设置在起重机械的主梁外侧,对上小车的行走提供导向和支撑,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的防脱装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机械,由于上小车能够独立维持稳定,因此,各个上小车之间无物理连接,且能够降低其中机械的整体高度,降低其所在车间的屋顶高度以降低车间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船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
背景技术
随着豪华邮轮建造的新起,一些船厂为了追求建造环境和工程进度已开始建造用于豪华邮轮建造的室内船坞。室内船坞内需要双梁造船龙门吊。该造船龙门吊的吊高需要满足建造邮轮高度上的要求。同时,由于增加室内船坞车间高度会增加其建造成本,因而又需要对吊机的总高度进行一定的限制。
由于整体式上小车在翻身工艺的要求下需要穿过下小车,因此,整体式上小车的总高度在下小车之上。然而由于上述建造邮轮所用的室内船坞对于吊机总高度的限制,用于建造邮轮的吊机不能采用室外龙门吊的整体式上小车方案。
此外,考虑到豪华邮轮建造过程中有大量的薄板分段、异型分段以及特殊分段,这些分段在制定吊装工艺时对吊钩布置的灵活性要求更高。因而,现有吊车也很难满足该灵活度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利用轨道的倾斜角度为起重机械中的上小车提供向内或倾斜向上的力矩,能够与上小车作用而防止其倾覆。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包括:上轨道,设置在所述起重机械的主梁的上表面边缘;下轨道,设置在所述起重机械的主梁的侧面的下缘;所述上轨道和/或下轨道设置有倾斜角度,用于对主梁所连接的上小车提供向内或倾斜向上的力矩,以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
可选的,上述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中,所述起重机械的主梁包括有相对设置、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上轨道沿所述主梁的上表面的外缘铺设,并设置有向所述主梁内侧的倾斜角度;所述下轨道沿所述主梁的外侧面的下缘铺设,具有与所述主梁的外侧面相同的倾斜角度;所述上轨道以及下轨道的倾斜角度共同将所述上小车维持在所述主梁的外侧。
可选的,上述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中,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形,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平台以及连接在所述两平台之间的轨腰,所述工字形的一侧平台安装并固定于所述主梁的表面,所述工字形的另一侧平台抵接所述上小车,对所述上小车提供向内或倾斜向上的力矩。
可选的,上述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中,所述上轨道的上侧平台以及该侧平台的内侧壁同时抵接所述上小车;其中的上侧平台用于承载所述上小车及其吊重沿所述上轨道运行;其中的内侧壁用于对抗所述上小车向外倾覆翻转的力矩,引导所述上小车沿所述上轨道运行。
可选的,上述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中,所述上轨道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梁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下表面沿所述主梁的外缘铺设固定,所述垫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向所述主梁内侧倾斜的角度,垫片外侧高度高于内侧,所述上轨道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垫片的上表面,保持所述上轨道向所述主梁的内侧倾斜。
可选的,上述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中,所述上轨道的下侧平台的下表面抵接所述垫片的上表面,所述下侧平台的上表面还抵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以及所述垫片由螺栓贯穿以固定连接至所述主梁的上表面,将所述上轨道的下侧平台向内倾斜的压紧在所述主梁之上。
可选的,上述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中,所述下轨道的外侧平台向外抵接于所述上小车的下部,保持所述上小车的下部与所述主梁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上述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中,所述下轨道的内侧平台的外表面还抵接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由螺栓贯穿以固定连接至所述主梁的外侧面,将所述下轨道的内侧平台向内倾斜的压紧在所述主梁的外侧面。
可选的,上述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中,所述上轨道或所述下轨道与所述上小车之间均分别通过不同轮子的滚动实现抵接,并提供力矩。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械,其通过设置在所述起重机械的主梁的上表面边缘的上轨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起重机械的主梁的侧面的下缘的下轨道;上述的轨道分别设置有倾斜角度,利用该倾斜角度对主梁所连接的上小车提供向内或倾斜向上的力矩,以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如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上小车独立设置在起重机械的主梁外侧,对上小车的行走提供导向和支撑,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的防脱装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机械,由于上小车能够独立维持稳定,因此,各个上小车之间无物理连接,且能够降低其中机械的整体高度,降低其所在车间的屋顶高度以降低车间的制造成本。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小车分别采用独立的连接结构连接至主梁,因而可以在受力和力矩范围内根据特殊分段的吊装工艺需要,对各个上小车和下小车在主梁上的位置分别进行调整。由于能够对上小车实现单独的控制,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豪华邮轮搭载过程中,更为精细的操作,适用于不同安装位置所需要的对吊装的分段进行的姿态微调。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的独立的上小车布置为这种微调提供了可能性,其灵活性优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式上小车的室内双梁造船龙门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述双梁造船龙门吊中上小车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I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双梁造船龙门吊中上小车/下小车平面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上述双梁造船龙门吊中两主梁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表示主梁;2表示第二主梁;3表示下小车;4表示上小车;5表示第二上小车;6表示第二柔性铰;7表示第一柔性铰;8表示柔性腿;9表示上轨道;11表示上靠轮;12表示行走轮;13表示下靠轮;14表示下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起重机械本身而言,指向其主梁内部或多个主梁的中间位置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起重机械本身而言,该视角下起重机械的主梁的一端为左,另一端为右,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起重机械本身而言,由地面指向主梁的方向即为上,反之即为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可分别独立设置在起重机械的主梁1两侧,还可根据吊装需求确定其具体数量以及设置位置。每一个所述上小车分别独立的设置有:
行走轮12,设置在所述上小车接近主梁1边缘的一侧,用于驱动该上小车独立的沿所述主梁1边缘的轨道运行;
防脱装置,抵接所述主梁1边缘的轨道,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
上述的独立式上小车,其所能够应用的起重机械包括但不限于龙门吊、梁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或者行车等。以图1所示的双梁造船龙门吊为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独立式上小车可安装在其主梁外侧。
在双梁造船龙门吊中,其双梁结构的主梁1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两根,一般为实现受力的均衡,可以在所述每一根主梁1的上表面的外缘和外侧面的下缘分别设置有上轨道9和下轨道14,将上述的上小车的行走轮12和防脱装置分别抵接所述上轨道9和下轨道14,使得所述上小车维持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并保持两根主梁受力情况基本对称。
双梁造船龙门吊与上小车之间的连接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具体可设计为包括:
上小车上轨道9,其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上表面,即所述主梁的翼板表面,接近所述主梁的外侧边缘;
上小车行走轮12,其设置在所述上小车的上部接近所述主梁的一侧,所述上小车行走轮12的下表面抵接在所述上小车上轨道9的上端面,用于承载所述上小车及其吊重,驱动所述上小车沿所述上小车上轨道9行走;
上小车下轨道14,其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梁的外侧面,即所述主梁的腹板表面,接近所述主梁的下侧边缘;
以及,防脱装置,其连接所述上小车与所述主梁,用于保持所述上小车与所述主梁连接不倾覆。
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两个以上的独立上小车分别安装在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主梁1和第二主梁2两个主梁上,使得两个上小车之间相互独立而不必通过物理结构连接成一整体。这样,每个上小车可分别由其所连接的防脱装置、行走轮12 形成与其自重以及上小车的吊重形之间的力矩平衡,由安装上小车的主梁承担其外侧所连接的上小车维持稳定所需的扭转力矩。
具体而言,在一种实现方式下,上述维持上小车稳定所需的扭转力矩能够通过图3所示的上靠轮11所构成的防脱装置实现。其设置在所述行走轮12的下侧边缘,所述上靠轮11的安装方向与所述行走轮12垂直,以抵接在所述上轨道9的内侧,实现向所述上小车提供向内的力矩,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
进一步,参考图4,上述的防脱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有下靠轮13,其设置在所述上小车的下部接近所述主梁的一侧,所述下靠轮13沿其径向抵接在所述上小车下轨道14的外侧端面,用于保持所述上小车的下部与所述主梁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向所述上小车提供向外或倾斜向上的力矩以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
该独立上小车的防脱装置布置方案虽对各自的主梁1、2 会产生一定的扭转力矩,需要校核和变更龙门吊的结构设计,但由于龙门吊总体高度的下降,能够大大降低室内船坞的建造成本。
进一步,上述的双梁造船龙门吊中,为实现对于上小车的单独控制,还可以将所述第一上小车4和第二上小车5分别连接至行走编码器和电控系统。其中,所述行走编码器用于将其所连接的第一上小车4和/或第二上小车5相对所述第一主梁1和/或第二主梁2的位置转换为编码;所述电控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行走编码器对所述第一上小车4和/或第二上小车5的编码控制对所述第一上小车4和/或第二上小车5所连接的上小车行走轮12的驱动,以保持所述第一上小车4与所述第二上小车5同步运行。
上小车4、5 还可同下小车3 一道根据分段吊装工艺要求和吊钩的受力分布对上下小车的位置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调整,以满足异性分段和特殊分段的吊装要求。在船舶分段搭载时,还可对上小车和下小车的位置进行有限的微调,以方便准确对位,提高分段搭载效率。具体而言,独立的上小车4、5 可独立的布置在两侧的主梁1、2 上,下小车通过两条轨道布置在两侧的主梁上,上、下小车的运行互不干扰,并且能够保证主梁上的上下小车机构高度低满足室内船坞车间对龙门吊高度的要求。
参考图5,上述的上小车连接结构可以根据吊装工艺需要在起重机方案设计时可在不同的主梁1、2 上布置多个上小车。由于上小车独立布置,给主梁1、2 增添了一定的扭转力矩。因此,参考图6所示,还可以在柔性腿8上布置第一柔性铰7、第二柔性铰6。
更为具体的,参考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的局部示意图。在一种实现方式下,可以对上小车上轨道9 采用向所述主梁的内侧倾斜的布置方式,以减少上靠轮对上小车上轨道9的作用力。该结构在所述上小车上轨道9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梁的上表面之间设置垫片,所述垫片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主梁的外侧边缘,所述垫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向所述主梁内侧倾斜的角度,垫片外侧高度高于内侧,所述上小车上轨道9的下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垫片的上表面,保持所述上小车上轨道9向所述主梁的内侧倾斜。此时,可进一步在所述行走轮12的内侧或内外两侧固定护板,在所述护板的下端设置向内弯折的耳板,设置所述耳板的下表面不超过所述行走轮12的下侧边缘,将上靠轮11的轮轴穿过所述耳板以将所述上靠轮11固定在所述行走轮12的内缘的下侧。由此,上靠轮11能够抵接在向内倾斜的上轨道9的内侧上部,在需要时实现更大的扭转力矩,进一步维持上小车结构的稳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所述上小车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可通过图2所示的倒三角支架连接,所述上小车行走轮12、下靠轮13和/或防脱装置设置在所述倒三角支架的同一侧,用于提供支撑所述上小车不倾覆的力矩,所述倒三角支架的另一侧用于支撑所述上小车的吊重。
该倒三角支架上,还进一步在所述上小车行走轮12下侧的上靠轮11以作为防脱装置。所述上靠轮11沿其径向抵接在所述上小车上轨道9的内侧端面,用于向所述上小车提供向内的力矩以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
也就是说,上述的倒三角支架连接在所述上小车的上部和下部之间,所述行走轮12固定于所述倒三角支架的上端接近主梁1边缘的一侧,提供行走的驱动力;所述下靠轮13固定于所述倒三角支架的下端接近所述主梁的一侧,沿其径向抵接在所述下轨道14的外侧端面;所述上靠轮11抵接上轨道9的内侧,抵抗小车向主梁外侧的倾斜,向所述上小车提供向外或倾斜向上的力矩以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
上述结构中,可以将所述上小车上轨道9和/或所述上小车下轨道14的截面为工字形,所述工字形的下部两侧分别由螺栓配合压块等结构的抵接作用以将所述工字形的下部固定在所述主梁的表面。
具体而言,所述工字形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平台以及连接在所述两平台之间的轨腰,所述工字形的一侧平台安装并固定于所述主梁的表面,所述工字形的另一侧平台抵接所述上小车,对所述上小车提供向内或倾斜向上的力矩。
尤其,对于上轨道9而言,该工字形结构的上侧平台以及该侧平台的内侧壁同时抵接所述上小车:其中的上侧平台用于承载所述上小车及其吊重沿所述上轨道9运行;内侧壁用于对抗所述上小车向外倾覆翻转的力矩,引导所述上小车沿所述上轨道9运行。该工字形结构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梁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下表面沿所述主梁的外缘铺设固定,所述垫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向所述主梁内侧倾斜的角度,垫片外侧高度高于内侧,所述上轨道9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垫片的上表面,保持所述上轨道9向所述主梁的内侧倾斜。
在一种更为具体的方式下,所述上轨道9的下侧平台的下表面抵接所述垫片的上表面,所述下侧平台的上表面还抵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以及所述垫片由螺栓贯穿以固定连接至所述主梁的上表面,将所述上轨道9的下侧平台向内倾斜的压紧在所述主梁之上。
而针对所述的下轨道14,其工字形结构中的外侧平台向外抵接于所述上小车的下部,保持所述上小车的下部与所述主梁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其工字形结构中的内侧平台的外表面还抵接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由螺栓贯穿以固定连接至所述主梁的外侧面,将所述下轨道14的内侧平台向内倾斜的压紧在所述主梁的外侧面。
由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造船龙门吊主梁以上小车结构高度过高而设计了一种室内双梁造船龙门吊两个独立上小车的布置方案。采用上小车在两侧的主梁上独立布置。通过上小车上的上靠轮11、下靠轮13 和上小车行走轮12 实现上小车的固定和行走。其可以单独的在吊机上布置两个以上独立上小车,通过在一侧的主梁的翼板和腹板上分别各布置一条轨道,将上小车结构通过上靠轮、行走、下靠轮悬挂在一侧的主梁上,上靠轮和下靠轮提供防小车倾覆的力矩,通过行走轮驱动小车承担上小车和吊重的整个重量。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小车采用独立的布置方式,为吊运异性分段和特殊分段提供方便,能够实现对上下小车在主梁上位置的调整。在船舶分段搭载时本实用新型也可对上下小车进行微调以提高分段对位的精度,提高搭载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轨道(9),设置在所述起重机械的主梁(1)的上表面边缘;
下轨道(14),设置在所述起重机械的主梁(1)的侧面的下缘;
所述上轨道(9)和/或下轨道(14)设置有倾斜角度,用于对主梁(1)所连接的上小车提供向内或倾斜向上的力矩,以防止所述上小车倾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械的主梁(1)包括有相对设置、相互平行的两根;
所述上轨道(9)沿所述主梁(1)的上表面的外缘铺设,并设置有向所述主梁(1)内侧的倾斜角度;
所述下轨道(14)沿所述主梁(1)的外侧面的下缘铺设,具有与所述主梁(1)的外侧面相同的倾斜角度;
所述上轨道(9)以及下轨道(14)的倾斜角度共同将所述上小车维持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9)和下轨道(14)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形,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平台以及连接在所述两平台之间的轨腰,所述工字形的一侧平台安装并固定于所述主梁的表面,所述工字形的另一侧平台抵接所述上小车,对所述上小车提供向内或倾斜向上的力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9)的上侧平台以及该侧平台的内侧壁同时抵接所述上小车;
其中的上侧平台用于承载所述上小车及其吊重沿所述上轨道(9)运行;
其中的内侧壁用于对抗所述上小车向外倾覆翻转的力矩,引导所述上小车沿所述上轨道(9)运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9)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梁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下表面沿所述主梁的外缘铺设固定,所述垫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向所述主梁内侧倾斜的角度,垫片外侧高度高于内侧,所述上轨道(9)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垫片的上表面,保持所述上轨道(9)向所述主梁的内侧倾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9)的下侧平台的下表面抵接所述垫片的上表面,所述下侧平台的上表面还抵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以及所述垫片由螺栓贯穿以固定连接至所述主梁的上表面,将所述上轨道(9)的下侧平台向内倾斜的压紧在所述主梁之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14)的外侧平台向外抵接于所述上小车的下部,保持所述上小车的下部与所述主梁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14)的内侧平台的外表面还抵接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由螺栓贯穿以固定连接至所述主梁的外侧面,将所述下轨道(14)的内侧平台向内倾斜的压紧在所述主梁的外侧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9)或所述下轨道(14)与所述上小车之间均分别通过不同轮子的滚动实现抵接,并提供力矩。
CN201920971805.9U 2019-05-25 2019-06-26 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 Active CN21039345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3276 2019-05-25
CN2019207632763 2019-05-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3452U true CN210393452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081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1211.8U Active CN210393455U (zh) 2019-05-25 2019-06-26 用于起重机械的独立式上小车
CN201920971805.9U Active CN210393452U (zh) 2019-05-25 2019-06-26 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
CN201920971188.2U Active CN211141346U (zh) 2019-05-25 2019-06-26 造船用起重机械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1211.8U Active CN210393455U (zh) 2019-05-25 2019-06-26 用于起重机械的独立式上小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1188.2U Active CN211141346U (zh) 2019-05-25 2019-06-26 造船用起重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039345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1346U (zh) 2020-07-31
CN210393455U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1362B2 (ja) Stsマルチトロリーポータルガントリー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CN201932836U (zh) 双梁上行式悬挂桥式起重机
CN111945580A (zh) 一种大弧度曲线型钢箱梁桥面架设方法
CN113152294A (zh) 一种可三维调节的大型构件运送平台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1634332U (zh) 重型门式提梁机
CN202880701U (zh) 无轨门式起重机
CN210393452U (zh) 用于起重机械的轨道
CN201786011U (zh) 提升式变尺寸施工操作平台
CN111547625B (zh) 一种轨道吊运输转向台车
CN211006367U (zh) 一种架桥机悬臂式承重结构
CN103274318B (zh) 一种平台结构及工程机械设备
CN110593132B (zh) 一种架桥机悬臂式承重结构
CN202785365U (zh) 桥式过轨起重机
CN208603601U (zh) 悬挂回转式桥式起重机
CN201458585U (zh) 大型电力设备安装用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
CN205555908U (zh) 一种起重机
CN2388169Y (zh) 环形无轨起重机
CN201660377U (zh) 超长大吨位专用龙门吊车
CN221235103U (zh) 一种双类轨电动单梁起重机
CN220283356U (zh) 一种支架可拆卸式反滚轮装置
CN219449091U (zh) 一种外挂式起重小车
CN217127998U (zh) 一种间断轨道变形履带式桥梁检查车
CN203373036U (zh) 一种平台结构及工程机械设备
CN219009739U (zh) 一种横移小车及其起重机
CN106320525A (zh) 采光井顶棚大跨度圆钢管桁架旋转滑移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