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0644U - 实心轮胎 - Google Patents

实心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0644U
CN210390644U CN201921232878.2U CN201921232878U CN210390644U CN 210390644 U CN210390644 U CN 210390644U CN 201921232878 U CN201921232878 U CN 201921232878U CN 210390644 U CN210390644 U CN 210390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layer
tire
tread
fixed side
in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28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标
邱晨
黄齐学
黄亮
陈文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328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0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0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0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实心轮胎,涉及轮胎加工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婴儿车轮胎抓地力弱、易颠簸的技术问题。该实心轮胎包括内胆和外层,其中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内胆外周侧,从而使所述轮胎形成一双层结构,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层为一体式设置且所述外层的硬度小于所述内胆的硬度;所述外层包括接地面、胎侧和固定侧,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相对设置,所述胎侧位于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之间并连接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所述接地面设置有能够增大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胎纹,所述胎纹相对于所述接地面的外表面向内凹陷。本实用新型用于婴儿车,能够提高婴儿车抓地力,减轻颠簸。

Description

实心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心轮胎。
背景技术
带有车轮的婴儿车已经被广泛使用。在现有的较多婴儿车用车轮中,车轮采用硬质橡胶制成。在婴儿车被推动的时候,如果是光滑平整的路面,则坐在车内的婴儿感受较为舒适,当路面不够理想,存在小石子或者橡胶颗粒(如运动跑道等)时,过硬的轮胎由于无法吸收路面给轮胎带来的冲击和震动,抓地力较弱,会导致婴儿车颠簸。婴儿由于身体尚未发育完全,骨骼强度不够,因此当婴儿车经过上述路面时,不仅仅会影响婴儿车中婴儿的乘坐舒适度,甚至还可能会对婴儿的身体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婴儿车轮胎抓地力弱、易颠簸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心轮胎,包括内胆和外层,其中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内胆外周侧,从而使所述轮胎形成一双层结构,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层为一体式设置且所述外层的硬度小于所述内胆的硬度;所述外层包括接地面、胎侧和固定侧,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相对设置,所述胎侧位于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之间并连接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所述接地面设置有能够增大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胎纹,所述胎纹相对于所述接地面的外表面向内凹陷。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该实心轮胎是一种轻便且胎体较柔软的实心轮胎。由于该实心轮胎为双层结构且外层结构的硬度小于内层结构的硬度,因此能够在不影响轮胎强度的条件下提高轮胎的减震能力和抓地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侧与所述接地面相交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固定侧延伸从而构成一首位相连的曲线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层和所述内胆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环形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层之间,所述中间层的硬度也介于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层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胎纹包括横纹和纵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胎纹为曲线结构,且所述胎纹两端的深度小于所述胎纹中部的深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接地面上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布在所述胎纹周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胎纹对称分布在所述接地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胎侧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分别连接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层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内胆直径的三分之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内胆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层内设置有补强材料,所述补强材料沿所述外层的长度方向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补强材料沿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延伸。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心轮胎,该实心轮胎为多层结构制成,至少有内胆和外层,其中内胆的硬度大于外层的硬度,因此能够在维持实心轮胎应有的支撑力的条件下显著提高轮胎的抓地力,避免轮胎颠簸,提高乘坐时的舒适度;另外还在外层的接地面上设置能够增大轮胎抓地力和摩擦力的胎纹和凸起,从而保证轮胎在正常使用时不会打滑;除此以外,轮胎上还设置有补强材料,该补强材料能够避免轮胎表面开裂,提高轮胎的耐用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心轮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实心轮胎接地面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心轮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心轮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胆;2、外层;21、接地面;211、胎纹;212、凸起;22、胎侧;221、条形槽;23、固定侧;24、凹槽;3、中间层;4、补强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心轮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实心轮胎接地面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心轮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心轮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心轮胎,如图1所示,该实心轮胎为双层结构,包括内胆1以及包裹内胆1的外层2,作为一种实心轮胎,内胆1和外层2为一体式设置(通过成型机一体发泡成型)且外层2的硬度小于内胆1的硬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外层2的厚度不大于内胆1直径的三分之一。
当轮胎外部较软时,能够有效提高轮胎的抓地力,同时也能避免轮胎过于沉重,使轮胎具有轻便、免充气、抓地力好的效果。
轮胎的外层2包括接地面21、胎侧22和固定侧23,接地面21和固定侧23相对设置,胎侧22位于接地面21和固定侧23之间并连接接地面21和固定侧23;为了进一步提高轮胎的抓地力,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接地面21设置有能够增大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胎纹211,胎纹211相对于接地面2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其结构如图2所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胎纹211包括横纹和纵纹。
横纹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自动甩出卡在胎纹211里的石子,因此在轮胎上设置横纹能够显著提高轮胎对砂石路面的适应能力;纵纹能够减少轮胎在滚动时受到的阻力,可以有效避免轮胎侧22滑。
出于美观角度考虑,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胎纹211为曲线结构,且胎纹211两端的深度小于胎纹211中部的深度,另外,胎纹211对称分布在接地面21上。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轮胎的防滑能力,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接地面21上还设置有凸起212,凸起212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布在胎纹211周侧。该凸起212既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随机分布。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胎侧22设置有条形槽221,条形槽221分别连接接地面21和固定侧23。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固定侧23与接地面21相交处设置有凹槽24,凹槽24沿固定侧23延伸从而构成一首位相连的曲线结构。轮辋通过该凹槽24与轮胎固定连接。
该轮胎的横截面结构如图3所示。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层2和内胆1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层3,中间层3为环形结构固定设置在内胆1和外层2之间,中间层3的硬度也介于内胆1和外层2之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间层3的厚度不小于内胆1的直径。
由于外层2相对较软,在长期使用时可能会出现轮胎破裂的情况,因此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设置外层2内有补强材料4,补强材料4沿外层2的长度方向分布,即绕外层2呈环状分布。
由于轮胎破裂时多为纵纹,因此设置补强材料4沿轮胎的宽度方向延伸。
具体的,补强材料4可以是补强剂,也可以是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和外层,其中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内胆外周侧,从而使所述轮胎形成一双层结构,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层为一体式设置且所述外层的硬度小于所述内胆的硬度;所述外层包括接地面、胎侧和固定侧,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相对设置,所述胎侧位于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之间并连接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所述接地面设置有能够增大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胎纹,所述胎纹相对于所述接地面的外表面向内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与所述接地面相交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固定侧延伸从而构成一首位相连的曲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和所述内胆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环形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层之间,所述中间层的硬度也介于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纹包括横纹和纵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纹为曲线结构,且所述胎纹两端的深度小于所述胎纹中部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面上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布在所述胎纹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纹对称分布在所述接地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分别连接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内胆直径的三分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内胆的直径。
CN201921232878.2U 2019-07-31 2019-07-31 实心轮胎 Active CN210390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2878.2U CN210390644U (zh) 2019-07-31 2019-07-31 实心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2878.2U CN210390644U (zh) 2019-07-31 2019-07-31 实心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0644U true CN210390644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7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2878.2U Active CN210390644U (zh) 2019-07-31 2019-07-31 实心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06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870A (zh) * 2019-07-31 2019-10-29 黄标 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及由该方法加工出的实心轮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870A (zh) * 2019-07-31 2019-10-29 黄标 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及由该方法加工出的实心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40893B2 (ja) スクーター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およびスクーター
CN103144501A (zh)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210390644U (zh) 实心轮胎
CN109649090A (zh) 高性能的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
CN208774430U (zh) 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JPS60240506A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CN212765523U (zh) 一种排水性能好的耐磨轮胎
CN102582369B (zh) 四季用自行车充气轮胎花纹结构
CN206086191U (zh) 一种无辐条电动自行车轮毂
CN206086222U (zh) 全路况越野轮胎
CN203511612U (zh) 一种车辆脱困板
CN211138930U (zh) 免充气轮胎结构
CN206106821U (zh) 一种子午线轮胎结构
CN214688877U (zh) 一种自行车用防滑免充气轮胎
CN209505353U (zh) 一种防侧滑的全路况越野车辆轮胎
CN207059626U (zh) 一种防滑的汽车轮胎
CN207173193U (zh) 全地形充气轮胎
CN206086225U (zh) 舒适性轿车轮胎
CN205736680U (zh) 全地形充气轮胎
CN101479118A (zh) 跑气保用轮胎
CN214492405U (zh) 高承载力胎体编织橡胶轮胎
CN214647370U (zh) 一种新型耐磨防滑手推车轮胎
CN203293823U (zh) 恶路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胎面结构
CN206106819U (zh) 一种轮胎胎面结构
CN217227520U (zh) 一种移动式轮胎阻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