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8715U -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 Google Patents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8715U
CN210368715U CN201921010691.8U CN201921010691U CN210368715U CN 210368715 U CN210368715 U CN 210368715U CN 201921010691 U CN201921010691 U CN 201921010691U CN 210368715 U CN210368715 U CN 210368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spud pile
spud
activity
activity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06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卓
潘文隽
郭嘉亮
翟嘉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0106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8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8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8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包括上活动桩和带有底座的下固定桩,所述下固定桩和所述上活动桩均为具有一个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下固定桩的开口与所述上活动桩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上活动桩的内顶面固定设有竖直向下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伸至所述下固定桩内并与所述下固定桩的内底面抵接,所述活动柱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固定桩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缓冲间隙,所述活动柱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固定桩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复位件。当汽车轻微触碰到上活动桩时,所述上活动桩能够带动所述活动柱在所述缓冲间隙内进行活动,此时上活动桩与下固定桩错位设置,在活动柱的有效活动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汽车的触碰进行缓冲,避免汽车受损。

Description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背景技术
路桩是一种可对恶意冲关、冲卡进行有效阻拦的道路基础设施,路桩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学校、政府建筑、停车场等场所。现有的路桩一般为固定在地面上的一根金属杆,即使汽车轻微触碰到该路桩,无论是汽车还是路桩都会因此而受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路桩进行改造,使其不但具备阻拦功能,还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路桩,该路桩在汽车轻微触碰时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包括上活动桩和带有底座的下固定桩,所述下固定桩和所述上活动桩均为具有一个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下固定桩的开口与所述上活动桩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上活动桩的内顶面固定设有竖直向下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伸至所述下固定桩内并与所述下固定桩的内底面抵接,所述活动柱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固定桩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缓冲间隙,所述活动柱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固定桩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复位件。所述下固定桩通过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上活动桩位于所述下固定桩的上方,两者组合形成路桩。
由于所述活动柱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固定桩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缓冲间隙,当汽车轻微触碰到所述上活动桩时,所述上活动桩能够带动所述活动柱在所述缓冲间隙内进行活动,此时所述上活动桩与所述下固定桩错位设置,在活动柱的有效活动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汽车的触碰进行缓冲,避免汽车受损。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停车场。
进一步,所述活动柱的下底面和所述下固定桩的内底面均为光滑的平面。由于所述活动柱在所述下固定桩的内底面上进行滑动,因此为了降低两者的滑动摩擦系数,所述活动柱的下底面和所述下固定桩的内底面均为光滑的平面。
进一步,所述下固定桩与所述上活动桩间隔设置。若所述下固定桩与所述上活动桩相互抵接,两者在错位设置时容易发生干涉。
另外,所述下固定桩与所述上活动桩之间连接有软连接件。为了防止杂物从下固定桩的开口处进入到所述下固定桩的内部,所述下固定桩与所述上活动桩之间应密封连接,同时由于所述上活动桩与所述下固定桩可错位设置,两者的连接处应采用软连接件进行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固定桩的高度为20cm~25cm。由于汽车的触碰点(如前后保险杠)一般高于25cm,所以绝大多数的汽车并不会与所述下固定桩进行直接触碰。
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当汽车轻微触碰到所述上活动桩时,此时所述活动柱在所述缓冲间隙内活动,当所述上活动桩受到的外力被撤销时,所述弹性复位件提供弹力使得所述活动柱被复位。
进一步,所述上活动桩、下固定桩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反光贴纸,所述反光贴纸对驾驶员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沿B-B剖面线的剖视图。
附图中:100-上活动桩、210-底座、200-下固定桩、110-活动柱、201-缓冲间隙、400-弹性复位件、300-软连接件、500-反光贴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则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则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包括上活动桩100和带有底座210的下固定桩200,所述底座210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底座210通过地脚螺丝固定在地面上,从而固定所述下固定桩200的位置。所述下固定桩200和所述上活动桩100均为具有一个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开口与所述上活动桩100的开口相对设置,即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上活动桩100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上活动桩100的内顶面固定设有竖直向下的活动柱110,所述活动柱110具体为实心的圆柱,所述活动柱110伸至所述下固定桩200内并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底面抵接,所述活动柱110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径,所述活动柱110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缓冲间隙201,所述上活动桩100位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上方,两者组合形成路桩。本实用新型并没有对所述活动柱110和所述上活动桩100的尺寸关系进行进一步地限定,若所述活动柱110的外径与所述上活动桩100的内径一致时,此时所述上活动桩100与所述活动柱110为整体实心件,但出于制造成本的考虑,优选地,所述活动柱110的外径小于所述上活动桩100的内径。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活动柱110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复位件400,所述弹性复位件4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柱110的外侧面上,所述弹性复位件400的另外一端连接在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侧面上;当汽车轻微触碰到所述上活动桩100时,此时所述活动柱110在所述缓冲间隙201内活动,当所述上活动桩100受到的外力被撤销时,所述弹性复位件400提供弹力使得所述活动柱110被复位,所述弹性复位件400优选为弹簧。由于所述上活动桩100可能会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因此多个所述弹性复位件400环形布设在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侧面上;为了提高所述活动柱110的复位效果,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侧面从下往上分层设有环形布设的多个所述弹性复位件400。由于所述活动柱110在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底面上进行滑动,因此为了降低两者的滑动摩擦系数,所述活动柱110的下底面和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底面均为光滑的平面。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于所述活动柱110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底面抵接,因此所述上活动桩100被放置所述下固定桩200的上方,若所述上活动桩100与所述下固定桩200相互抵接,两者在错位设置时容易发生干涉,造成所述活动柱110无法正常复位,所以所述上活动桩100与所述下固定桩200间隔设置。为了防止杂物从下固定桩200的开口处进入到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部,影响所述活动柱110的滑动,所述下固定桩200与所述上活动桩100之间应密封连接,同时由于所述上活动桩100与所述下固定桩200可错位设置,两者的连接处应采用软连接件300进行密封连接。所述软连接件300包括但不限于橡胶圈、波纹管、塑料拉伸膜等软连接件300,使得所述上活动桩100与所述下固定桩200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停车场内,停车场内路桩的高度一般为50cm、60cm或者70cm。所述下固定桩200的高度为20cm~25cm,由于汽车的触碰点(如前后保险杠)一般高于25cm,所以绝大多数的汽车并不会与所述下固定桩200进行直接触碰,但对于一些底盘较低的汽车(如超级跑车)或者改装过外包围的汽车,本实用新型无法对此类汽车进行适配。由于本实用新型对所述下固定桩200的高度进行了限定,在满足正常路桩高度的前提下,所述上活动桩100的长度长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长度,若路桩的高度为50cm,那么所述下固定桩200的高度为20cm,其余高度为所述上活动桩100的有效长度,若路桩的高度为60cm或者70cm,那么所述下固定桩200的高度为25cm,其余高度为所述上活动桩100的有效长度。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阻拦功能,所述下固定桩200的高度不宜低于20cm,这是因为当所述活动柱110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侧面抵接时,此时本实用新型不再具有缓冲功能,如果汽车继续前行,汽车将会被本实用新型所阻拦,造成汽车受损。若所述下固定桩200的高度过低,当汽车过度触碰到所述上活动桩100时,此时所述活动柱110成为了以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开口为支点的杠杆,该杠杆的上力臂较长,下力臂较短,造成所述上活动桩100容易被汽车撞飞,使得本实用新型难以对汽车进行阻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所述上活动桩100、下固定桩200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反光贴纸500,所述反光贴纸500对驾驶员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多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活动桩(100)和带有底座(210)的下固定桩(200),所述下固定桩(200)和所述上活动桩(100)均为具有一个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开口与所述上活动桩(100)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上活动桩(100)的内顶面固定设有竖直向下的活动柱(110),所述活动柱(110)伸至所述下固定桩(200)内并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底面抵接,所述活动柱(110)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缓冲间隙(201),所述活动柱(110)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复位件(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110)的下底面和所述下固定桩(200)的内底面均为光滑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桩(200)与所述上活动桩(100)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桩(200)与所述上活动桩(100)之间连接有软连接件(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桩(200)的高度为20cm~2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400)为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桩(100)、下固定桩(200)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反光贴纸(500)。
CN201921010691.8U 2019-06-28 2019-06-28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Active CN210368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0691.8U CN210368715U (zh) 2019-06-28 2019-06-28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0691.8U CN210368715U (zh) 2019-06-28 2019-06-28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8715U true CN210368715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0691.8U Active CN210368715U (zh) 2019-06-28 2019-06-28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87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9262A (zh) * 2019-06-28 2019-09-1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9262A (zh) * 2019-06-28 2019-09-1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07784B2 (ja) 歩行者衝突検知センサを備えた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CN210368715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KR20090009012U (ko) 도로 교통 표지판
KR101507481B1 (ko) 충격흡수용 도로 방호대
JP4652209B2 (ja) 防護柵
JP2006348561A (ja) 道路標識具
CN210396305U (zh) 一种停车场用防撞装置
KR200473308Y1 (ko) 교통표지판
US7703819B2 (en) Pedestrian protection
KR101463069B1 (ko) 충격흡수용 갈매기 표지판
CN208995956U (zh) 一种柔性隔离桩
CN110219262A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路桩
JP2003301425A (ja) 視線誘導標識柱と反射体部材
JP5417125B2 (ja) 防護柵、防護柵用視線誘導標
JP2005207158A (ja) 進入規制柵など用緩衝標示体
JP3067839U (ja) 道路標識等の支柱における衝撃緩和装置
KR200347915Y1 (ko) 탄성 자동차 진입 금지봉
JP3189929U (ja) 境界ブロックカバー
CN217517409U (zh)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交通信号灯
KR20050075239A (ko) 탄성 자동차 진입 금지봉
EP1580087A2 (en) Pedestrian protection
CN211773120U (zh) 停车限位器
KR200196486Y1 (ko) 주차 및 도로 경계 표시장치
KR20070057065A (ko) 교통안전 표시판
JP3056293U (ja) 道路標識等の支柱における衝撃緩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