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6750U - 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6750U
CN210366750U CN201921300184.8U CN201921300184U CN210366750U CN 210366750 U CN210366750 U CN 210366750U CN 201921300184 U CN201921300184 U CN 201921300184U CN 210366750 U CN210366750 U CN 210366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ain
transportation
track
winch
vertic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01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海京
齐玉顺
白雪良
辛文韬
王春红
于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on Group Hua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on Group Hua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on Group Hua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01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6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6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6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包含设置在山脚的山底平台、设置在山顶的山顶平台、连接于山顶平台和山底平台间的运输轨道、连接于运输轨道和山体间的支撑桩以及连接于山顶平台上的牵引系统;牵引系统包含卷扬机、连接于卷扬机临近运输轨道一侧的立架、连接于立架上的一组滑轮以及连接卷扬机、立架、滑轮和运输车的钢丝绳;运输轨道包含轨道、垂直连接于两轨道间并间隔设置的传动轴以及连接于传动轴上的传送带。本实用新型中运输轨道根据山体的倾斜度并利用支撑桩进行运输时轨道倾斜度的设定,利于保证斜向运输的安全;且通过在轨道上设置传动轴和传送带,便于运输条状或块状的整体性建筑材料,进而节省施工时间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设计多样化的发展,为体现建筑的美观性和居住的适宜性,除在传统的地面上设计和建设房屋外,有一些建筑选择在山顶或山腰上建设。在山体上建设的房屋建筑可更好的体现设计感,让人感到返璞归真的感觉;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建筑材料运至施工地点,而施工地点所在的山体顶部或山腰,对于采用塔吊运输建筑材料不经济,而且山区施工机械用电负荷小,无法带动塔吊运行;采用汽车运输建筑材料,因道路狭窄或多弯道不便运输条状或板状型材(如预制内外墙板,ALC墙板等);此外,传统的斜向运输装置,也未考虑山体的陡峭和运输型材的多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用以解决山体上斜向运输、多种建筑材料的分类运送以及运输装置的便捷安装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包含设置在山脚的山底平台、设置在山顶的山顶平台、连接于山顶平台和山底平台间的运输轨道、连接于运输轨道和山体间的支撑桩以及连接于山顶平台上的牵引系统;
所述牵引系统包含卷扬机、连接于卷扬机临近运输轨道一侧的立架、连接于立架上的一组滑轮以及连接卷扬机、立架、滑轮和运输车的钢丝绳;
所述运输轨道包含两平行设置的轨道、垂直连接于两轨道间并间隔设置的传动轴以及连接于传动轴上的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分段拼接而成,轨道长向倾斜度适应运输车设计爬坡倾斜度;两轨道间距离适应运输车上车轮间距离;所述运输车前部设置有牵引扣,牵引扣中穿接钢丝绳。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桩底部与山体通过现浇混凝土基础预埋连接,支撑桩侧向设置有斜撑;支撑桩顶部高度适应轨道设计爬坡高度和倾斜度。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两端连接于轨道内侧,且传动轴端部与轨道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外侧面设置有防滑刻痕或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山底平台和山顶平台顶面均水平设置,山底平台和山顶平台顶面分别与运输轨道连接处斜向和弧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架包含斜向杆和连接于斜向杆与山顶平台间的立柱,所述斜向杆倾斜度适应运输车设计爬坡倾斜度。
进一步的,一组滑轮至少包含连接于立架临近卷扬机一侧的定滑轮和立架临近运输轨道一侧的动滑轮;所述定滑轮设置在立柱上,所述动滑轮设置在斜向杆临近运输轨道一侧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自卷扬机依次连接定滑轮、动滑轮和运输车;或钢丝绳自卷扬机依次连接定滑轮、动滑轮和传送带上的运输材料;所述运输材料为条状型材或块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输轨道和牵引系统的设置,将山底平台上的建筑材料运至山顶平台上,以供施工建设使用;其中运输轨道根据山体的倾斜度并利用支撑桩进行运输时轨道倾斜度的设定,利于保证斜向运输的安全,且牵引系统中立架根据运输轨道的倾斜度进行支设,保证了运输时施工牵引效率,进而节省了运输时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轨道上设置传动轴和传送带,便于运输条状或块状的整体性建筑材料,且在传送带上设置有防滑刻痕或防滑槽,便于在运输时材料的固定和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轨道采用拼装,一方面便于根据适应现场山体情况,另一方便便于批量化生产和运输;在山顶和山脚设置平台则利于建筑材料的暂时存放和运输前后的接引,且在山顶平台上还可固定安装牵引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组合运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可调节牵引时的角度和节省牵引力;运输装置分别在山顶平台和山底平台设置有过渡缓接段,利于运输时的流畅性和减少设备磨损,进而节省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施工使用示意图;
图2是牵引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运输轨道示意图;
图4是轨道和传动轴连接示意图;
图5是轨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山体、2-山底平台、3-山顶平台、4-运输轨道、41-轨道、42-传动轴、43-传送带、5-支撑桩、6-牵引系统、61-卷扬机、62-立架、63-定滑轮、64-动滑轮、65-钢丝绳、7-运输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某山体1为例,山体1边坡呈现不同角度的变化,且在陡峭处山体1边坡角度可达到76°;如图1所示,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包含设置在山脚的山底平台2、设置在山顶的山顶平台3、连接于山顶平台3和山底平台2间的运输轨道4、连接于运输轨道4和山体1间的支撑桩5以及连接于山顶平台3上的牵引系统6;山底平台2和山顶平台3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顶面为水平面;山底平台2和山顶平台3顶面分别与运输轨道4连接处斜向和弧状连接,便于运输车7的驶入和驶出。
本实施例中支撑桩5为钢制柱桩,在支设支撑桩5处,预先浇筑混凝土基础并预埋钢板或直接将支撑桩5进行预埋;在使用中为确保支撑桩5的支撑效果和约束侧向变形还可在支撑桩5侧向支设斜撑,斜撑为同样材质的柱状杆件。支撑桩5顶部高度适应轨道41设计爬坡高度和倾斜度,在施工使用时,先进行支撑桩5高度复核后方可铺设运输装置。
如图2所示,牵引系统6包含卷扬机61、连接于卷扬机61临近运输轨道4一侧的立架62、连接于立架62上的一组滑轮以及连接卷扬机61、立架62、滑轮和运输车7的钢丝绳65;其中卷扬机61根据建筑材料所需最大牵引力选取,卷扬机61与山顶平台3通过地脚螺栓连接;立架62为钢制杆件,立架62包含斜向杆和连接于斜向杆与山顶平台3间的立柱,立柱与山顶平台3通过预埋或预埋钢板螺栓连接。立架62中斜向杆支设高度和倾斜度适应运输车7设计爬坡倾斜度。
本实施例中,立柱支设了两根,两根立柱一高一低并排设置,较低的立柱在卷扬机61一侧,较高的立柱在临近运输轨道4一侧,定滑轮63安装在较低的立柱上,动滑轮64安装在较高的立柱上;其中,动滑轮64可根据施工时,运输轨道4上运输车7或建筑材料调整高度,从而节省牵引力和便于牵引。
如图3至图5所示,运输轨道4包含两平行设置的轨道41、垂直连接于两轨道41间并间隔设置的传动轴42以及连接于传动轴42上的传送带43。轨道41为工字形钢件,轨道41分段拼接而成,相邻轨道41间焊接或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处需保证运输车7运行中的流畅性;轨道41长向倾斜度适应运输车7设计爬坡倾斜度,轨道41与支撑桩5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在施工中验证轨道41连接的稳定性,合格后方可施工;两轨道41间距离适应运输车7上车轮间距离;所述运输车7由2mm镀锌铁皮焊接而成,运输车7前部设置有牵引扣,牵引扣中穿接钢丝绳65;运输车7两侧有反边,或加设有保护盖,防止建筑材料脱落。
本实施例中,传动轴42为钢轴,两端连接于轨道41内侧,且传动轴42端部与轨道41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传动轴42上安装有传送带43,在传送带43外侧面设置有防滑刻痕或防滑槽。
在牵引建筑建材时,钢丝绳65自卷扬机61依次连接定滑轮63、动滑轮64和运输车7;或钢丝绳65自卷扬机61依次连接定滑轮63、动滑轮64和传送带43上的运输材料;在传送带43上的材料为条状型材或块状材料,并在条状型材或块状材料前端打孔连接或安装牵引扣;牵引时还需在运输车7上设置紧急刹车装置或连接保险绳;此外,若在牵引时,小车底部与传送带43间高度差大于传送带43上建筑材料高度,可两种方式同时使用,此时需增设牵引系统6或钢丝绳65,从而利于节省整体运料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在山脚的山底平台(2)、设置在山顶的山顶平台(3)、连接于山顶平台(3)和山底平台(2)间的运输轨道(4)、连接于运输轨道(4)和山体(1)间的支撑桩(5)以及连接于山顶平台(3)上的牵引系统(6);
所述牵引系统(6)包含卷扬机(61)、连接于卷扬机(61)临近运输轨道(4)一侧的立架(62)、连接于立架(62)上的一组滑轮以及连接卷扬机(61)、立架(62)、滑轮和运输车(7)的钢丝绳(65);
所述运输轨道(4)包含两平行设置的轨道(41)、垂直连接于两轨道(41)间并间隔设置的传动轴(42)以及连接于传动轴(42)上的传送带(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41)分段拼接而成,轨道(41)长向倾斜度适应钢丝绳(65)连接和牵引运输车(7);两轨道(41)间距离适应运输车(7)上车轮间距离;所述运输车(7)前部设置有牵引扣,牵引扣中穿接钢丝绳(6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桩(5)底部与山体(1)通过现浇混凝土基础预埋连接,支撑桩(5)侧向设置有斜撑;支撑桩(5)顶部高度适应轨道(41)设计爬坡高度和倾斜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42)两端连接于轨道(41)内侧,且传动轴(42)端部与轨道(41)间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3)外侧面设置有防滑刻痕或防滑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底平台(2)和山顶平台(3)顶面均水平设置,山底平台(2)和山顶平台(3)顶面分别与运输轨道(4)连接处斜向和弧状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62)包含斜向杆和连接于斜向杆与山顶平台(3)间的立柱,所述斜向杆倾斜度适应钢丝绳(65)连接和牵引运输车(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滑轮至少包含连接于立架(62)临近卷扬机(61)一侧的定滑轮(63)和立架(62)临近运输轨道(4)一侧的动滑轮(64);所述定滑轮(63)设置在立柱上,所述动滑轮(64)设置在斜向杆临近运输轨道(4)一侧的端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65)自卷扬机(61)依次连接定滑轮(63)、动滑轮(64)和运输车(7);或钢丝绳(65)自卷扬机(61)依次连接定滑轮(63)、动滑轮(64)和传送带(43)上的运输材料;所述运输材料为条状型材或块状材料。
CN201921300184.8U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 Active CN210366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0184.8U CN210366750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0184.8U CN210366750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6750U true CN210366750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1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0184.8U Active CN210366750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6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0927B (zh) 一种钢骨柱的吊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727134B (zh) 一种改扩建既有高架运营地铁车站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3269274U (zh) 斜坡地段轨道式运输装置
CN112727132B (zh) 一种高架运营地铁车站既有雨棚的拆除方法
CN213205004U (zh) 建筑用导轨式行走接料平台
CN111038940A (zh) 一种轨道式用于吊装运输的牵引系统
CN210288140U (zh) 一种简易的预制桥面板吊装台车
JP3150572B2 (ja) 橋梁架設装置
CN210366750U (zh) 一种山体爬坡式斜向运输装置
CN201172921Y (zh) 斜屋面滑道及滑车系统
CN203977424U (zh) 一种爬坡式多向移动布料机
CN106351431B (zh) 用于轨道交通隧道的可连续施工移动工作平台
CN203581022U (zh) Gis设备运输装置
CN215591798U (zh) 用于塔楼塔吊拆除部位的幕墙板块牵引转运装置
CN214573175U (zh) 用于市政道路工程路缘石的布料装置
CN207175246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工防倾加固装置
CN205976546U (zh) 一种用于倾斜作业面的轨道运输装置
JP2004107972A (ja) 橋梁の送出し工法及び手延機
CN210263847U (zh) 一种跨设在地铁u型槽上的移动式施工平台
CN210049105U (zh) 一种自行式桥梁模板作业台车
CN216764103U (zh) 一种用于滚轴式组合索鞍吊装门架
CN107986176B (zh) 高边坡砌体石料运输机
CN217323268U (zh) 一种适用于边坡支护作业的物料转运提升系统
CN214329834U (zh) 一种采光顶施工台车系统
CN219710905U (zh) 一种隧道移动式脚手架施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