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5230U - 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5230U
CN210335230U CN201921099576.2U CN201921099576U CN210335230U CN 210335230 U CN210335230 U CN 210335230U CN 201921099576 U CN201921099576 U CN 201921099576U CN 210335230 U CN210335230 U CN 210335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acuum
communicated
groove
vacuum ch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95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子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unx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nx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nx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nx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95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5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5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5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包括具有吸附面的吸盘面板,吸盘面板上开设有气管口、排气口、至少一个吸气孔及多条相互连通的气流槽,各吸气孔位于吸盘面板的吸附面,且与气管口、排气口连通形成对应的气流通道,各吸气孔与其周围的气流槽相通;气流槽位于吸盘面板的吸附面上,各吸气孔处设置有过滤组件。工装夹具的真空保压装置通过气管与真空吸盘连接。由于真空吸盘内部仅开设气流通道,能够保证真空吸盘的强度,避免真空吸盘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变形。而且,气流槽能够增加工件在吸气孔以外的受力点,使工件受力更加均匀。此外,过滤组件能够过滤进入至气流通道内的空气,防止残渣被吸入气流通道。

Description

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主流利用真空吸盘的工装夹具是通过空气压缩机工作的超强力吸盘,对工件进行吸附定位。它打破了传统吸盘对材质的要求,只需要材料长宽高尺寸达到一定的数值即可,并且在没有通孔的情况下可强力吸附任何无磁性带平面的工件。现有的真空吸盘,其内部设有空腔,以容纳各种元器件。然而,真空吸盘内部的空腔会减弱真空吸盘的强度,使得真空吸盘与工件接触的表面容易变形。而且,元器件设置在真空吸盘的空腔内不便于维修,且空腔内的元器件接有多处气管接头,容易存在漏气现象。此外,现有的真空吸盘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容易将工件加工后的残渣吸入,从而造成堵塞致使清理不便等情况。同时,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保压时间较短、积水难清理、漏气较快等问题,难以保证工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且现有真空吸盘的工装夹具还存在需要达到工作状态的时间过长及保压时间过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吸盘,用于解决现有真空吸盘吸附工件时存在进入工作状态时间过长、保压时间较短、漏气快以及容易吸入残渣等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真空吸盘,用于安装待加工件,所述真空吸盘包括具有吸附面的吸盘面板,所述吸盘面板上开设有气管口、排气口、至少一个吸气孔及多条相互连通的气流槽,各所述吸气孔位于所述吸盘面板的吸附面,且与所述气管口、排气口连通形成对应的气流通道,各所述吸气孔与其周围的所述气流槽相通;所述气流槽位于所述吸盘面板的吸附面上,各所述吸气孔处设置有过滤组件。
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头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过滤头可拆卸插设于所述吸气孔内所述吸气孔对应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过滤头的一端面的中间部分和周边部分上分别开设有消音槽和一字槽,所述消音槽的槽底上设有多个消音颗粒,所述消音颗粒相互之间存在与所述吸气孔相通的间隙,所述一字槽与所述消音槽相通。
优选地,所述吸盘面板的所述吸附面上形成有由多条纵横交错相通的所述气流槽分割出的多个平台,各所述平台的放置所述待加工件的一面开设有凹槽,各所述凹槽与对应的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吸盘面板的所述吸附面的四周开设有多条排水槽,各所述排水槽与对应的所述气流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真空吸盘还包括与所述吸盘面板的底部连接的底盘,所述底盘为由钢材料制成的板件,所述吸盘面板为由铝材料制成的板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包括真空吸盘,所述工装夹具还包括密封件和独立于所述真空吸盘的真空保压装置,所述密封件围绕对应的所述吸气孔嵌设于所述气流槽内以形成封闭环,所述封闭环高出所述吸盘面板的所述吸附面,所述待加工件置于形成所述封闭环的所述密封件上;所述真空保压装置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真空吸盘的所述气管口连通,用于使所述封闭环与所述待加工件及所述吸盘面板之间围成的空间自动形成真空并能保持在气压封闭状态上。
优选地,所述真空保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真空发生器、交流接触器、电控系统和电磁阀组件,所述真空保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真空发生器经所述电磁阀组件的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一管接头与所述真空吸盘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经所述电磁阀组件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二管接头外接空压机气源;
所述交流接触器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并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系统和所述电磁阀组件。
优选地,所述真空保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固定板,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相盖合的壳体,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固定板具有连接面,所述真空发生器、所述电磁阀组件及所述交流接触器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面上。
优选地,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所述第二管接头连通外部的所述空压机气源,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所述第一管接头连通所述真空吸盘;所述电控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压力表和控制开关,所述压力表与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由所述控制开关控制工作。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真空吸盘内部仅开设气流通道,能够保证真空吸盘的强度,避免真空吸盘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变形,并能够避免在真空吸盘的内部设置各种元器件时,各元器件的连接处漏气的现象。而且,该真空吸盘通过设置与吸气孔连通的多条气流槽,使得工件在受到吸力时,是通过多条气流槽内的压强与外界的压强差,同时对工件施力,从而使得工件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了工件在固定时由于吸力太过集中而发生形变。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可以防止加工后的残渣进入吸气孔内,造成吸气孔的堵塞。
另外,该工装夹具,通过将真空保压装置和上述真空吸盘独立设置,使得在吸附安装工件时整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更高,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真空吸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吸盘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处局部发大图;
图6是图4中吸盘面板内的气流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吸盘面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是图5中的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中的过滤头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工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真空保压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装夹具;
10、真空吸盘;20、真空保压装置;30、密封条;
100、吸盘面板;110、吸气孔;120、气管口;121、气管锁紧接头;130、排气口;131、排气阀锁紧接头;140、气流通道;141、密封塞;142、孔洞;150、气流槽;151、平台;1511、凹槽;160、吸附面;170、排水槽;180、过滤组件;181、过滤头;182、密封环;183、消音颗粒;184、一字槽;185、消音槽;190、安装面;
200、底盘;210、连接孔;220、运输孔;
300、箱体;310、壳体;311、第二管接头;312、压力表;313、控制开关;314、启动指示灯;315、停止指示灯;320、固定板;321、连接面;330、底板;331、脚垫;340、真空发生器;350、电磁阀组件;351、第一电磁阀;352、第二电磁阀;360、第一管接头;370、节能模块;375、交流接触器;380、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可以适合各种立式加工机床,如CNC数控加工中心、电脑锣机、雕铣机、磨床等,当然还可适合其它合适的设备中。另外,包括该真空吸盘的下述工装夹具在工作时,可以强力吸附任何无磁带平面的工件,如铝板、铜板、塑料板、不锈钢板、玻璃板、电木板等板件。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吸盘10用于放置并固定待加工件,需说明的是,该真空吸盘10可以为长方形,也可以为正方形,当然,实际上还可为其它合适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真空吸盘10包括吸盘面板100及底盘200,底盘200与吸盘面板100的底部连接,以将吸盘面板100固定到加工平台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底盘200为由钢材料制成的板件,这样,有效地防止吸盘面板100中间凸起变形,对应地,吸盘面板100为由铝材料制成的板件,可以使工件不易划伤,总体上,最终形成的真空吸盘10的重量相比全钢制作的吸盘的重量可以减轻。
为方便介绍,在本实施例中,吸盘面板100与底盘200连接的一面称为安装面190,远离安装面190的一面称为吸附面16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真空吸盘10主要用于固定并通过气压吸附安装待加工件,以保证待加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而导致加工误差。需要说明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底盘200可以省略,也即,此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将吸盘面板100固定在加工平台上,再利用吸盘面板100固定待加工件进行加工。
还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2和图3,底盘200上开设有连接孔210及运输孔220,连接孔210贯穿底盘200。通过将螺钉等螺件从连接孔210穿过底盘200,并使螺钉与吸盘面板100螺纹配合,以实现底盘200与吸盘面板100的可拆卸连接。另外,运输孔220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带螺纹的吊环牙孔,在需要搬运底盘200时,可以将绳索或链条等穿过运输孔220,或者利用吊环与运输孔220螺纹连接,再利用吊车等工具进行搬运,可以节省人力。
具体地,连接孔21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连接孔210均匀设置于底盘200上,以此保证底盘200与吸盘面板100通过螺钉连接后能紧密贴合,不会由于连接点受力不均匀而产生间隙。对应地,多个运输孔220对称设置于底盘200的四周,以保证在通过吊车搬运底盘200的过程中,底盘200不会发生倾斜,避免安全隐患。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210为沉头孔,在螺钉穿过连接孔210与吸盘面板100连接后,底盘200远离吸盘面板100的一面(也底盘200与加工平台接触的一面)不会有螺钉凸出,这样,底盘200能够放平,方便工件的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底盘200与吸盘面板100也可以通过焊接、卡扣连接等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只要能实现固定吸盘面板100即可。
此外,吸盘面板100及底盘200上分别设置有定位销或定位孔,以在组装吸盘面板100及底盘200时便于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底盘200与吸盘面板100接触的一面为支撑面,其中,支撑面的大小大于或等于吸盘面板100的安装面190的大小,换句话说,吸盘面板100完全由底盘200支撑,以此便于底盘200对吸盘面板100提供支撑。
请参阅图4至图7,为实现用真空吸附的方式来安装待加工件,吸盘面板100上开设有气管口120、排气口130、至少一个吸气孔110及多条相互连通的气流槽150,其中,各吸气孔110位于吸盘面板100的吸附面160,且各吸气孔110与气管口120及排气口130连通以形成对应的气流通道140。另外,气流槽150位于吸盘面板100的吸附面160上,各吸气孔110还与其周围的气流槽150相通。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气管口120处设置有气管锁紧接头121,对应地,排气口130处设置有排气阀锁紧接头131,其中,气管锁紧接头121和排气阀锁紧接头131内部均设有通气流通孔,且它们与侧边的下述孔洞14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待加工件放置于吸盘面板100上时能够与吸盘面板100紧密贴合而不产生缝隙,以及确保待加工件的加工精度,吸盘面板100的平面度需达到0.02mm。需说明的是,实际上,气管口120及排气口130可以位于吸盘面板100的任意面上。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气管口120及排气口130设置于吸盘面板100的吸附面160的相邻面(具体为侧面)上。
具体地,气流槽150位于吸盘面板100的吸附面160上,且将吸盘面板100的一面切割为多个平台151。当从气管口120处抽离空气时,空气从气流槽150中进入吸气孔110,然后从气管口120排出。通过设置多个气流槽150的方式吸附固定待加工件,可使待加工件在被吸盘面板100吸附的过程中受力可以更均匀。
需说明的是,气流槽150的大小和位置通常可以随意设置,只要保证气流槽150能与吸气孔110连通即可。为使密封效果更好,吸力更加稳固,气流槽150等间距纵横交错的设置于吸盘面板100上,且气流槽150优选为U型槽。而且,通过设置气流槽150,工件与吸附面160之间的空气可以通过气流槽150汇聚至吸气孔110。此时,即使在吸附面160上仅设置一个吸气孔110也能保证工件与吸附面160之间的空气均能通过吸气孔110排出。可以理解地,由于吸气孔110内容易落入机床切削出来的渣子,仅设置一个吸气孔110时,可以减少将吸气孔110内的渣子清除的工作量。
另外,真空吸盘10上可以安装多个待加工件,其中,每个待加工件对应一个吸气孔110。可以理解地,安装待加工件时,需将未使用的吸气孔110堵上,避免未使用的吸气孔110漏气。需说明的是,排气口130的关闭或打开,通常可以通过在排气口130处设置控制阀来实现。
进一步地,平台151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凹槽1511,凹槽1511位于平台151放置待加工件的一面,且与气流槽150连通。待加工件位于被气流槽150分割而成的多个平台151的上方,而这样,通过在平台151的表面设置与气流槽150连通的凹槽1511,则可以更进一步的细化了分散待加工件被固定时的受力点,使得待加工件的受力更加的均匀。
更进一步地,吸盘面板100上还开设有排水槽170,排水槽170位于吸盘面板100的吸附面160的四周,且与气流槽150连通。在加工待加工件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喷洒冷却液,在待加工件加工完成后,气流槽150内往往会有残留的冷却液,不易清理。这样,通过在吸盘面板100的吸附面160上开设与气流槽150连通的排水槽170,在加工完待加工件后,即可迅速将冷却液从排水槽170中排出,如利用风枪将气流槽150中的冷却液从排水槽170吹出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槽170优选为U型槽,以此更加利于解决积水难清理的问题。
请再参阅图6,为了加工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气流通道140是通过直接在吸盘面板100上钻孔得到,而通过打孔的工艺加工出的气流通道140会存在多余的孔连通吸盘面板100外部。如在气管口120和排气口130处向吸盘面板100内钻孔后,为了连通气管口120和排气口130,则需要在吸盘面板100上钻出一个通过气管口120及排气口130的通孔。由于是从外往内钻孔,则必然会留出一个与外部连通的孔洞142,影响气流通道140的密封性。所以,本实施例中气流通道140内还设置有密封塞141,用以封闭气流通道140中除了吸气孔110、气管口120及排气口130以外连通外部的孔洞142。
在其他实施例中,吸盘面板100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得到,气流通道140在注塑时直接生成,无需额外打孔,这样,还可省去密封塞141。
请同时参阅图5、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吸盘面板100的吸气孔110处设置有过滤组件180。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待加工件的加工会产生残渣,在开设有气流槽150的情况下,会存在残渣从气流槽150进入吸气孔110的情况,从而堵塞吸气孔110,除此之外,加工时的冷却液也存在顺着气流槽150流入吸气孔110的情况,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通过在吸盘面板100的吸气孔110处设置过滤组件180,可以有效地保护吸气孔110。
具体地,过滤组件180包括过滤头181及密封环182。密封环182设置于气流通道140内吸气孔110对应的位置处,当不需要使用的吸气孔110被封堵时,密封环182可以增加密封效果。对应地,过滤头181设置于吸气孔110处,并与吸气孔110可拆卸连接,用于过滤待加工件加工残渣,并在有待加工件残渣进入过滤头181后,可将过滤头181从吸气孔110处拆除,清理残渣后再装回,以此便于清洁吸气孔110,保持其通气的顺畅性。
请参看图9,为尽量减小哨音,过滤头181一端面的中间部分和周边部分上分别开设有消音槽185及一字槽184,所述消音槽185的槽底上设有多个消音颗粒183。其中,消音颗粒183之间存在与吸气孔110相通的间隙,主要用于使空气通过并阻挡待加工件的加工残渣,且可消除吸气孔110处吸气时的噪音;一字槽184主要用于在拆卸或安装过滤头181时起到辅助作用,如当过滤头181与吸气孔110螺纹连接时,通过一字槽184可以旋转过滤头181,以安装或拆卸过滤头181。可以理解地,通过在吸气孔110处设置过滤组件180,除了可阻止待加工件加工残渣进入吸气孔110外,还可以减少空气每次进入吸气孔110的量,达到减少噪音的作用。
请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装夹具1,该工装夹具1包括真空吸盘10、密封件30及独立于真空吸盘10的真空保压装置20。真空保压装置20通过气管与真空吸盘10的气管口120对应的气管锁紧接头121连接接通,以便于抽离真空吸盘10内的空气实现真空状态。
具体地,如图11所示,真空保压装置20包括箱体300以及设置于箱体300内的真空发生器340、交流接触器375、电控系统和电磁阀组件350。真空保压装置20还包括设置于箱体300上的第一管接头360和第二管接头311。其中,真空发生器340经电磁阀组件350的一端部通过第一管接头360与真空吸盘10连通,真空发生器340经电磁阀组件350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管接头311外接空压机气源(图未示)。需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组件350主要用以封闭或打开真空发生器340与真空吸盘10连通的气管,以及封闭或打开真空发生器340与外部空压机气源连通的气管。
另外,交流接触器375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并电性连接电控系统和电磁阀组件350。可以理解地,为确保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外部电源输送来的电能需经过交流接触器375后才能分配到各电性元件中。
再如图11所示,真空保压装置20还包括设置于箱体300内的固定板320,箱体300包括底板330及与底板330相盖合的壳体310,为使箱体300内的结构更加紧凑,固定板320垂直于底板330。其中,第一管接头360和第二管接头311均设置于壳体310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20具有连接面321。其中,真空发生器340、电磁阀组件350及交流接触器375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20的连接面321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20的连接面321实际上还固定连接节能模块370及继电器380等零部件。
其中,节能模块370与固定板320连接,主要用于给电磁阀组件350降温。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组件350包括第一电磁阀351及第二电磁阀352,第一电磁阀351及第二电磁阀352均与固定板320连接。第一电磁阀351的一侧与真空发生器340连通,另一侧通过第二管接头311连通外部的空压机气源。对应地,第二电磁阀352的一侧与真空发生器340连通,另一侧通过第一管接头360连通真空吸盘1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电控系统包括设置于壳体310上的压力表312及控制开关313,其中,压力表312与真空发生器340通过气管连通,以实时监测真空发生器340工作时的气压强度并可以实时显示吸附压力的数值。电磁阀组件350通过控制开关313与电源连接,控制开关313用于控制电磁阀组件350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控制开关313为旋钮开关,通过旋转控制开关313来实现控制电磁阀组件350的开启或关闭。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351及第二电磁阀352为常闭型,即只有在通电时,第一电磁阀351及第二电磁阀352才会打开。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351及第二电磁阀352也可以是常开型。当待加工件被吸附在真空吸盘10上后,通过操控控制开关313,关闭第一电磁阀351及第二电磁阀352,可以实现真空吸盘10的保压。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组件350可以通过控制开关313来控制将正气转换为负气。其中,控制开关313具有三个档位,分别为手动档位、停止档位及自动挡,当控制开关313处于停止档位时,电源不给电磁阀组件350供电。当控制开关313处于手动档位时,电源给电磁阀组件350供电,真空发生器340产生负压,将空气从吸气孔110通过气管口120、第一管接头360顺序吸入,以使真空吸盘10可以吸附待加工件。当控制开关313处于自动档位时,电磁阀组件350连通电源,当压力表312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值时,电磁阀组件350与电源断开连接并关闭,此时即可不让漏真空来保持原有的负压值,以形成一个气压封闭的状态,故此,真空保压装置20进入保压状态。当压力表312检测到负压值小于预设值时,电磁阀组件350自动连通电源以自动打开,真空发生器340快速进行补气,补气后负压值即可重新回到保压状态,如此形成一个负压值保持的一个循环状态。
需说明的是,预设值可根据需要吸附的工件大小自行设置。另外,控制开关313是设置在电磁阀组件350与电源之间,通过控制电源是否给电磁阀组件350供电,来实现控制真空保压装置20是否工作。
还需说明的是,上述的真空保压装置20通常具有两种用途,一种为控制开关313转动到自动档位时,可以进行保压;另一种为控制开关313转动到手动档位时,则没有保压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功能使用。
进一步地,壳体310上还设有启动指示灯314,以指示真空保压装置20是否工作。具体地,真空保压装置20工作时,启动指示灯314显示为绿色,真空保压装置20停止工作时,启动指示灯314不显色。而且,壳体310上还可以设置停止指示灯315,以指示真空保压装置20是否工作。具体地,真空保压装置20工作时,停止指示灯315不显色,真空保压装置20停止工作时,停止指示灯315显示红色。这样,启动指示灯314与停止指示灯315配合使用,以指示真空保压装置20的工作状态。而且,若启动指示灯314或停止指示灯315出现故障,用户仍能获取真空保压装置20的实际工作状态的准确信息。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底板330远离与壳体310连接的一面上设置有脚垫331,在真空保压装置20放置于地面或工作平台上时,脚垫331与地面或工作平台接触,避免底板330被剐蹭。
在使用过程中,在吸盘面板100的吸附面160上,密封件30围绕对应的吸气孔110嵌设于气流槽150内以形成封闭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0可以直接为密封圈,当然,还可以优选为密封条30,当采用密封条30时,可以直接将密封条30围绕对应的吸气孔110形成首尾相接的上述封闭环。通常,封闭环应高出吸盘面板100的所述吸附面160,以方便直接将待加工件置于形成上述封闭环的密封条30上,也即是说,工装夹具1在使用过程中,封闭环上盖有待加工件,或者说,封闭环围成的区域小于待加工件能覆盖的区域。需说明的是,密封条30可根据待加工件的大小随意调整长度,故此,密封条可循环使用。
真空保压装置20的第一管接头360与真空吸盘10的气管口120处对应的气管锁紧接头121连通,以用于使封闭环与待加工件之间围成的空间自动形成真空并能保持在气压封闭状态上。
由上可以理解地,该工装夹具1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1)在需要固定一个待加工件时,在机床工作平台上装夹真空吸盘10,然后用压板将真空吸盘10的底盘200固定锁紧在工作平台上;
(2)将真空保压装置20放在机床外部,并用第一气管将第一管接头360与真空吸盘10的气管口120处对应的气管锁紧接头121连通,并给真空保压装置20接入电源(如220V市电);
(3)在吸盘面板100的吸附面160上,将密封条30围绕其中一个吸气孔110设置,并将密封条30嵌设于该吸气孔110周围的气流槽150内以形成一个封闭环(也即按略小于待加工件尺寸外形围绕吸气孔110在气流槽150内镶入密封条30),此时需注意密封条30的两端应贴紧不能有间隙;
(4)将待加工件放置于围成封闭环的密封条30上,开启真空保压装置20,以此利用真空保压装置20从吸盘面板100的气管口120将封闭环、吸盘面板100以及待加工件围成的空间及对应的气流通道140内的空气抽离。
具体地,从气管口120抽气时,待加工件放置面覆盖的气流槽150内的空气从吸气孔110进入气流通道140并从气管口120排出,而由于封闭环内的气流槽150被密封,封闭环内被待加工件覆盖的气流槽150中的空气得不到补充,最后形成真空区域,从而与外界产生压强差,最终待加工件压可以真空吸附在吸盘面板100上。当需要取出待加工件定位时,打开排气口130,空气从排气口130排出,经由气流通道140通过吸气孔110到达气流槽150内,使得气流槽150与外界的压强差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由此吸盘面板100对待加工件的吸附力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这样,即可方便将待加工件从吸盘面板100上取走。
另外,具体地,上述真空保压装置20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操作旋钮开关,使启动指示灯314呈现绿色亮灯状态,第一电磁阀351及第二电磁阀352接通外部电源,此时,外部空压机如压缩机的正气压通过箱体300外部的第二管接头311接入到第一电磁阀351,再进入到真空发生器340中,然后,真空发生器340将接入的正气压转换为负压,再后,真空发生器340通过第二电磁阀352将该负压顺次通过第一管接头360和气管锁紧接头121输送到真空吸盘10中,以此抽取真空吸盘10中气流通道140内的空气,使得封闭环形成的封闭区域处于真空状态,进而实现通过真空吸盘10吸附工件。
另外,在真空吸盘10吸附工件的工作状态下,当设定的负压值达到上限一定数值时,即可通过旋钮开关关闭各电磁阀,或者电控系统自动关闭各电磁阀,不让漏真空以保持原有的负压值,形成一种气压封闭的状态,也即为保压状态。需说明的是,因为保压状态下,各电磁阀关闭,故此,在密封好的情况下,无需空压机持续地供气,也无需外部电源持续地供电。当负压值小于预设值时,电磁阀组件350即可自动连通电源以自动打开,真空发生器340快速进行补气,补气后负压值即可重新回到保压状态,如此形成一个负压值保持的一个循环状态。
需说明的是,工装夹具1中的真空保压装置20可以配合本实施例中的真空吸盘10使用,也可以配合与本实施例中的真空吸盘10结构不同的需要抽真空来安装固定待加工件的夹具使用。
总体上,该工装夹具1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压力稳定后可以自动保压,在密封好的情况下断电断气都能使用,也即保压时间长;
(2)启动快,也即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3)装夹拆卸方便,操作简单便捷,在通电、通气的过程中发现工件摆放错误,可以立即停止,进行调整;
(4)无需真空泵,耗电小,耗气量也小,超静音,节能环保;
(5)通用性强,可根据待加工件的尺寸配备不同的密封条,或者可以根据待加工件的大小随意调整密封条,便于密封条的循环利用,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6)真空吸盘10不易变形,方便人工搬运。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真空吸盘,用于安装待加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包括具有吸附面的吸盘面板,所述吸盘面板上开设有气管口、排气口、至少一个吸气孔及多条相互连通的气流槽,各所述吸气孔位于所述吸盘面板的吸附面,且与所述气管口、排气口连通形成对应的气流通道,各所述吸气孔与其周围的所述气流槽相通;所述气流槽位于所述吸盘面板的吸附面上,各所述吸气孔处设置有过滤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头及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吸气孔对应的位置处,所述过滤头可拆卸插设于所述吸气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头的一端面的中间部分和周边部分上分别开设有消音槽和一字槽,所述消音槽的槽底上设有多个消音颗粒,所述消音颗粒相互之间存在与所述吸气孔相通的间隙,所述一字槽与所述消音槽相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面板的所述吸附面上形成有由多条纵横交错相通的所述气流槽分割出的多个平台,各所述平台的放置所述待加工件的一面开设有凹槽,各所述凹槽与对应的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面板的所述吸附面的四周开设有多条排水槽,各所述排水槽与对应的所述气流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还包括与所述吸盘面板的底部连接的底盘,所述底盘为由钢材料制成的板件,所述吸盘面板为由铝材料制成的板件。
7.一种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夹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盘,所述工装夹具还包括密封件和独立于所述真空吸盘的真空保压装置,所述密封件围绕对应的所述吸气孔嵌设于所述气流槽内以形成封闭环,所述封闭环高出所述吸盘面板的所述吸附面,所述待加工件置于形成所述封闭环的所述密封件上;所述真空保压装置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真空吸盘的所述气管口连通,用于使所述封闭环与所述待加工件及所述吸盘面板之间围成的空间自动形成真空并能保持在气压封闭状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保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真空发生器、交流接触器、电控系统和电磁阀组件,所述真空保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真空发生器经所述电磁阀组件的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一管接头与所述真空吸盘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经所述电磁阀组件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二管接头外接空压机气源;
所述交流接触器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并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系统和所述电磁阀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保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固定板,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相盖合的壳体,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固定板具有连接面,所述真空发生器、所述电磁阀组件及所述交流接触器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所述第二管接头连通外部的所述空压机气源,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所述第一管接头连通所述真空吸盘;所述电控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压力表和控制开关,所述压力表与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由所述控制开关控制工作。
CN201921099576.2U 2019-07-12 2019-07-12 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 Active CN210335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9576.2U CN210335230U (zh) 2019-07-12 2019-07-12 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9576.2U CN210335230U (zh) 2019-07-12 2019-07-12 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5230U true CN210335230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5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9576.2U Active CN210335230U (zh) 2019-07-12 2019-07-12 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523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0248A (zh) * 2021-02-05 2021-05-25 深圳市赛立鸿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led灯箱加工的吸盘夹具
CN113580654A (zh) * 2021-06-30 2021-11-02 东莞市皇盈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包装盒加工的多工位转盘
CN113732769A (zh) * 2021-09-18 2021-12-03 南京春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吸盘装置
CN113732766A (zh) * 2021-08-23 2021-12-03 滁州市纵辰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航天设备加工用板材吸附式定位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0248A (zh) * 2021-02-05 2021-05-25 深圳市赛立鸿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led灯箱加工的吸盘夹具
CN112830248B (zh) * 2021-02-05 2022-04-01 深圳市赛立鸿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led灯箱加工的吸盘夹具
CN113580654A (zh) * 2021-06-30 2021-11-02 东莞市皇盈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包装盒加工的多工位转盘
CN113732766A (zh) * 2021-08-23 2021-12-03 滁州市纵辰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航天设备加工用板材吸附式定位装置
CN113732769A (zh) * 2021-09-18 2021-12-03 南京春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吸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35230U (zh) 真空吸盘及工装夹具
CN208289478U (zh) 模块化分段式真空吸盘
CN209919098U (zh) 除尘装置和激光切割设备
CN216543643U (zh) 一种吸尘罩及机床
CN216326770U (zh) 一种多点式真空吸气装置
CN209551214U (zh) 一种基于真空吸的cnc装夹装置
CN210791199U (zh) 一种用于切割pcb板的工装治具
CN210053248U (zh) 一种ups电源
CN114559292B (zh) 一种机床铁屑排渣机构及装配工艺
CN216542086U (zh) 真空吸附装置及其数控加工设备
CN213437742U (zh) 一种防护散热型安全电焊机
CN210478151U (zh) 一种吸墨装置
CN216859211U (zh) 轻木除尘打磨加工线
CN215967544U (zh) 一种零点定位夹具
CN215145865U (zh) 一种真空吸附工作台
CN219265687U (zh) 主轴部装后测试主轴的装置
CN216138649U (zh) 一种用于加工镜片的设备
CN218427100U (zh) 一种精密零件真空吸气紧密装夹装置
CN219937024U (zh) 一种吸晶片系统
CN219445909U (zh) 一种抽真空装置
CN219027288U (zh) 一种真空吸附固定台
CN213970226U (zh) 一种用于工件加工的复合式加工中心
CN204284565U (zh) 一种膨胀水箱用多功能安全隔离阀
CN218959294U (zh) 一种石材生产用控制柜
CN211349216U (zh) 一种高效散热计算机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32 Tongqiao Town,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pposite Guangming on Lianfa Avenue, Lingwangniudun Zhifeng High tech Park Building B, 1st Floor B6

Patentee after: Huizhou Shunx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zone B, 1f, Jinxing industrial park, Jian'an Road, Tangwei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UNX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