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7489U - 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7489U
CN210317489U CN201921224103.0U CN201921224103U CN210317489U CN 210317489 U CN210317489 U CN 210317489U CN 201921224103 U CN201921224103 U CN 201921224103U CN 210317489 U CN210317489 U CN 210317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ox
hole
joint
lea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41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英汉
刘中华
吕堃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12241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7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7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7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漏油收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包括漏油盒、进油接头及出油接头,漏油盒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出油接头包括第一出油管及第二出油管,第一出油管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后伸入漏油盒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附近,第二出油管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后伸入漏油盒的第一端附近,第一出油管与第二出油管的另一端合成一路通道,可拆卸连接航空发动机的漏油引射系统,进油接头安装在所述漏油盒的第三通孔处,用于收集漏油。本申请通过两个出油管实现了压力平衡及内部引流的作用,从而能够在接头向上、向下、斜置多种布置条件下,实现发动机工作状态漏油无积攒及时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漏油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发动机燃、滑油系统附件多设置漏油点,同时为避免对机场、舰面跑道产生污染,发动机自身一般携带漏油引射系统以实现对各附件漏油的收集和外排。发动机停车状态下漏油引射系统通过管路将各附件漏油在漏油盒中收集,当发动机工作时,再通过管路经引射器借助高压气引射作用将漏油盒中的集油引射排出。理想的漏油引射系统用高容积利用率漏油收集装置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1)发动机工作状态下能够及时将漏油引射排出,不在漏油盒中产生积攒;
(2)发动机停车状态下能够有效利用漏油盒容积;
(3)漏油收集装置布置姿态不严格受限,即接头方向向下或者向上均可实现有效的漏油收集,以方便漏油收集装置的布置。
现阶段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由漏油盒、进油接头、出油接头三部分组成,该种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如接头向上竖立,无法将漏油及时排出,需积攒满以后才能将漏油借助引射排出;如接头向下竖立,发动停车状态漏油覆盖接头后漏油盒形成密闭“死腔”,无法实现有效漏油收集;现有方案唯有将此漏油收集装置平放稍向上斜,能够实现发动机工作状态收集装置中积攒40%容量的存油后其余能够引射排出,当发动机停车后,能够实现接近65%容量的存有;但是由于前期40%的存油未引射排出,实际该状态下停车后能够收集的漏油仅占容积25%。在占用相同空间下,无法实现高容积利用率的漏油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包括漏油盒、进油接头及出油接头,所述漏油盒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出油接头包括第一出油管及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一出油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伸入所述漏油盒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附近,所述第二出油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伸入所述漏油盒的第一端附近,所述第一出油管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的另一端合成一路通道,可拆卸连接航空发动机的漏油引射系统,所述进油接头安装在所述漏油盒的第三通孔处,用于收集漏油。
优选的是,所述漏油盒安装于发动机上时,所述第一端为上端,所述第二端为下端。
优选的是,所述漏油盒安装于发动机上时,所述第一端为下端,所述第二端为上端。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出油管与第二出油管通过三通管接头连接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可拆卸连接所述漏油引射系统。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出油管与所述漏油盒在第一通孔处密封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出油管与所述漏油盒在第二通孔处密封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进油接头与所述漏油盒在第三通孔处密封连接。
本申请在原有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路压力平衡接头并增加内部引流管,从而能够在接头向上、向下、斜置多种布置条件下,实现发动机工作状态漏油无积攒及时排出;发动机停车状态下容量接近100%能够用于漏油的收集,同时保证了工作状态漏油及时排除,停车状态漏油高容积利用率收集;并对安装姿态无苛刻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的停车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的停车状态示意图。
其中,1-漏油盒,2-进油接头,3-出油接头,31-第一出油管,32-第二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涉及的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漏油盒1、进油接头2及出油接头3,所述漏油盒1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出油接头3包括第一出油管31及第二出油管32,所述第一出油管3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伸入所述漏油盒1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附近,所述第二出油管3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伸入所述漏油盒1的第一端附近,所述第一出油管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的另一端合成一路通道,可拆卸连接航空发动机的漏油引射系统,所述进油接头2安装在所述漏油盒1的第三通孔处,用于收集漏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油盒1安装于发动机上时,所述第一端为上端,所述第二端为下端,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漏油或空气流动方向,当漏油收集装置放置姿态为接头向上时,工作状态下,漏油进入漏油盒后由于引射作用由带有压力平衡作用的出油接头中的长端,即第一出油管31引射排出漏油盒外,停车状态由于引射作用消失,漏油进入漏油盒后积攒于漏油盒底部,带有压力平衡作用的出油接头中的短端,即第二出油管32发挥压力平衡作用,随漏油增多排出上部空气平衡漏油盒中压力,确保漏油能够填充漏油盒的整个容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油盒1安装于发动机上时,所述第一端为下端,所述第二端为上端,如图3及图4所示,当漏油收集装置放置姿态为接头向下时,工作状态下,漏油进入漏油盒后由于引射作用由带有压力平衡作用的出油接头中的短端引射排出漏油盒外,停车状态由于引射作用消失,漏油进入漏油盒后积攒于漏油盒底部,带有压力平衡作用的出油接头中的长端发挥压力平衡作用,随漏油增多排出上部空气平衡漏油盒中压力,确保漏油能够填充漏油盒的整个容积。
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出油管31与所述漏油盒1在第一通孔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出油管32与所述漏油盒1在第二通孔处密封连接;所述进油接头2与所述漏油盒1在第三通孔处密封连接。上述连接例如焊接,或者过盈配合连接等,或者在连接处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等方式实现密封连接。
本申请的关键点和保护点在于通过具有压力平衡功能的接头以实现漏油收集装置内压力的平衡进而提升用于漏油引射系统漏油收集装置或者其他液体、固体收集装置的容积利用率,提升其效能。具有压力平衡功能的接头可以由独立的两个接头实现其功能,也可以将两个接头焊接为一个或在一个接头上增加三通或开孔以实现漏油收集装置内的压力的平衡。
本申请漏油引射系统用高容积利用率漏油收集装置能够适应多种布置姿态,降低了对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及相关管路的布置、设计难度,能够更好实现系统的优化布置。
本申请有效避免了了工作状态下漏油在漏油盒中的积累,实现了工作状态下漏油的及时排出,避免工作状态下漏油积累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本申请大幅提高了停车状态下漏油收集装置的收集能力,实现漏油盒的容积能够接近100%用于停车后的漏油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油盒(1)、进油接头(2)及出油接头(3),所述漏油盒(1)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出油接头(3)包括第一出油管(31)及第二出油管(32),所述第一出油管(3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伸入所述漏油盒(1)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附近,所述第二出油管(3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伸入所述漏油盒(1)的第一端附近,所述第一出油管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的另一端合成一路通道,可拆卸连接航空发动机的漏油引射系统,所述进油接头(2)安装在所述漏油盒(1)的第三通孔处,用于收集漏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盒(1)安装于发动机上时,所述第一端为上端,所述第二端为下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盒(1)安装于发动机上时,所述第一端为下端,所述第二端为上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管(31)与第二出油管(32)通过三通管接头连接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可拆卸连接所述漏油引射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管(31)与所述漏油盒(1)在第一通孔处密封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管(32)与所述漏油盒(1)在第二通孔处密封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接头(2)与所述漏油盒(1)在第三通孔处密封连接。
CN201921224103.0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 Active CN210317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4103.0U CN210317489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4103.0U CN210317489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7489U true CN210317489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4103.0U Active CN210317489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74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8219A (zh) * 2021-07-01 2021-09-17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管路断裂漏油量计算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8219A (zh) * 2021-07-01 2021-09-17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管路断裂漏油量计算方法
CN113408219B (zh) * 2021-07-01 2023-09-22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管路断裂漏油量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17489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漏油引射系统用漏油收集装置
CN103867255B (zh) 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
CN102220923A (zh) 柴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器
CN203962085U (zh) 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
CN204200326U (zh) 一种柴油机排气弯管
CN203050834U (zh) 工程机械及其发动机的油底壳
CN204897388U (zh) 蓄水袋及净水设备
CN108194134A (zh) 改型射流器及采用该射流器的深竖井施工无底阀排水法
CN202250398U (zh) 集油箱
CN202284492U (zh) 一种发电机组的湿式排烟二级消音器
CN112303628A (zh) 一种燃气引射管
CN203532052U (zh) 用于以柴油发动机驱动的防爆车的排气栅栏自清洗系统
CN206092106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0711123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器回油管除气结构
CN201190613Y (zh) 柴油机喷油泵的进、回油管
KR100808119B1 (ko) 건설 중장비의 윤활유 회수장치
CN205776507U (zh) 管中泵增压装置
CN203559982U (zh) 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及涡轮增压器
CN213270290U (zh) 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
CN202007980U (zh) 润滑泵用卸压装置
CN219953319U (zh) 一种油井井下油水分离工具保护体
CN203742708U (zh) 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
CN210637173U (zh) 一种可拆式滤清器底座
CN202612036U (zh) 油雾分离系统
CN214533266U (zh) 柴油发动机活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