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0290U - 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0290U
CN213270290U CN202022214574.2U CN202022214574U CN213270290U CN 213270290 U CN213270290 U CN 213270290U CN 202022214574 U CN202022214574 U CN 202022214574U CN 213270290 U CN213270290 U CN 213270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core
connecting pipe
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145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占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u Zhanfen
Original Assignee
Renqiu Liyang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qiu Liyang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nqiu Liyang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145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0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0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0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包括油气分离桶、油气混合进气口与出油口,油气分离桶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油分芯,油气分离桶的顶部设置有与油分芯的内部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油分芯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延伸至油气分离桶的外侧并且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能够做到极少能量(气体)损失,可提高压缩机能效。

Description

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空压机油分芯回油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油气分离桶1-1,油气分离桶1-1的侧壁上上设置有油气混合进口1-2与出油口1-3等结构,油气分离桶1-1的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油分芯1-4,油分芯1-4的外侧设置有罩体1-5,油气分离桶1-1的顶部设置有与油分芯1-4的内部相连通的出气口1-6,油分芯1-4的内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回油管1-7,回油管1-7与油分芯1-4的底部具有少量的间隙,其工作原理为:油气混合物从油气混合进口1-2进入到油气分离桶1-1内部,在离心效果下,混合气中绝大多数的油被分离出来,油落到油气分离桶1-1的顶部完成收集,小部分的油在经过油分芯1-4的时候被过滤出来,同样落到油气分离桶1-1的底部,干净的压缩气体从出气口1-6排出,供用户端进行使用,同时,在油分芯1-4内会残留少量的油,其会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回油管1-7内,进而回收至压缩机的轴承端,避免因为残留油量过多,而导致被分离后干净的气体带出至客户端,形成二次污染,导致压缩机含油量指标超标。
上述的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残留润滑油通过回油管1-7进行回收的时候,也会有部分干净的气体被带走,造成气体的损耗,进行影响整台压缩机的能效比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包括油气分离桶、油气混合进气口与出油口,油气分离桶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油分芯,油气分离桶的顶部设置有与油分芯的内部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油分芯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延伸至油气分离桶的外侧并且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为不锈钢钢管。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为L形。
进一步,所述油分芯的底部为漏斗状,所述凹槽设置在漏斗状的最低处。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气水分离疏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做到极少的能量(气体)损失,可提高压缩机能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压机油分芯回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包括油气分离桶1、油气混合进气口2与出油口3,油气分离桶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油分芯4,油气分离桶1的顶部设置有与油分芯4的内部相连通的出气口5,油分芯4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凹槽401,凹槽401内安装有连接管6,连接管6延伸至油气分离桶1的外侧并且连接管6上设置有阀门7。
连接管6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用于将排出的润滑油重新打回空压机系统中。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6为不锈钢钢管,连接管6为L形。
优选的,油分芯4的底部为漏斗状,凹槽401设置在漏斗状的最低处,即使是少量的润滑油也可以被收集到凹槽401内。
连接管6上设置有气水分离疏水器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油分芯4内有有残留的润滑油时,由于油气分离桶1内部压力较大,润滑油会被压入连接管6内,即使压缩机处于停机的状态,即油气分离桶1内无压力的时候,残留的润滑油也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进连接管6,然后定期的打开阀门7进行润滑油的排放,在排放润滑油的时候应注意,保证在凹槽401的底部保留少许的润滑油,避免空气进入到连接管6内,这样的话,排出的润滑油重新循环至压缩机的吸气口中,重新进行油气混合,实现润滑油的回收,避免浪费。
另外,当设置气水分离疏水器8后,可以进一步改善使用效果,残留的润滑油流入进气水分离疏水器8内,润滑油在气水分离疏水器内进行积攒,当润滑油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气水分离疏水器会将一部分润滑油排入连接管6的后段中,通过连接管6循环至压缩机的吸气口中,而当气水分离疏水器中的润滑油减少至一定量的时候,会停止排放,保存一定量的润滑油进行密封,这样内部所含的气体就不会被排出,保证了压缩机的能效,因此,在设置有气水分离疏水器8的状态下,阀门7可以处于常开的状态,因为气水分离疏水器8可以完成自密封,上述的气水分离疏水器以及其具有的自密封功能为现有技术,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型号为FS13型气水分离疏水器,当然,也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2564846”中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5)

1.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包括油气分离桶、油气混合进气口与出油口,油气分离桶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油分芯,油气分离桶的顶部设置有与油分芯的内部相连通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芯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延伸至油气分离桶的外侧并且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不锈钢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芯的底部为漏斗状,所述凹槽设置在漏斗状的最低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气水分离疏水器。
CN202022214574.2U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 Active CN213270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4574.2U CN213270290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4574.2U CN213270290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0290U true CN213270290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8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14574.2U Active CN213270290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0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83546U (zh) 螺旋式油分离器
CN108049937A (zh) 气缸盖罩内置油气分离系统
CN213270290U (zh) 一种空压机零损耗油分芯回油结构
CN204767789U (zh) 真空离心滤油机
CN208066061U (zh) 疏水阀前汽水分离装置
CN202962136U (zh) 压缩天然气专用离心式油污分离器
CN209781208U (zh) 一种旋片真空泵双级油气分离器
CN216741408U (zh) 一种钻井振动筛用负压发生装置
CN206281261U (zh) 一种分液器滤网组件及分液器
CN208534754U (zh) 一种喷水润滑压缩机
CN209362043U (zh) 油分罐结构
CN211215819U (zh) 段塞流分离器
CN209370058U (zh) 滑片式空气压缩机油分罐油分回油系统
CN208154887U (zh) 气液分离器
CN208669592U (zh) 一种中高压螺杆压缩机
CN202562150U (zh) 气液分离装置
CN206158959U (zh) 小型卧式油气分离器
CN201945107U (zh) 一种油分离器
CN216320875U (zh) 一种膨胀机抽烟风机油烟油雾回收装置
CN217735742U (zh) 移动式工程用螺杆机
CN219081804U (zh) 一种新型放空分离器
CN206530381U (zh) 一种船用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CN215412637U (zh) 一种具有多次油气分离作用的高效油气分离器
CN217632615U (zh) 一种折返式阻尼型油气分离器
CN208025901U (zh) 一种离心式油水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6

Address after: No. 226 Anzhuang Village, Xinhua Road Office, Renqiu City, Cang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062550

Patentee after: Qiu Zhanfen

Address before: 062550 yinbian village, Xinhua Road office, Renqiu City, Cang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ENQIU LIYANG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