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1248U - 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1248U
CN210311248U CN201921351048.1U CN201921351048U CN210311248U CN 210311248 U CN210311248 U CN 210311248U CN 201921351048 U CN201921351048 U CN 201921351048U CN 210311248 U CN210311248 U CN 210311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ing
cylinder
plate
sea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10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ity Branch Yid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ity Branch Yid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ity Branch Yid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ity Branch Yid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10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1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1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1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包括:气缸底座,其包括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相连的安装座;转动支撑底托,其包括支撑模具和内嵌有自转轴的轴承组件;所述支撑模具设置在所述自转轴的顶端;步进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自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模具转动;移动压瓶顶部,其包括第二气缸和限位顶部;所述限位顶部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相连;其中,所述支撑模具与放置在支撑模具上待贴标加工的贴标载体相匹配,使得驱动所述支撑模具能够带动所述贴标载体同步转动;或者通过缩小所述限位顶部与所述支撑模具的相互间距,以将放置在所述支撑模具上的贴标载体夹持住,使得驱动所述支撑模具能够带动所述贴标载体同步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
背景技术
贴标机是将成卷的不干胶纸标签(纸质或金属箔)粘贴在载体上的电动设备。贴标机大量减少了包装工序的人工输出,甚至很多贴标机已实现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现代加工产业中具有着推动高效产出的积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日化、电子、五金、塑胶等行业。
而容器瓶是贴标加工最多的产品,需要贴标加工的容器瓶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因此,能够对容器瓶进行贴标加工的贴标机也种类繁多,结构不一,但大体都包括了出料盘、回收盘、驱动机构、剥标机构、贴标机构、牵引机构、缓冲机构、和安装调节机构,其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带动出料盘和/或回收盘、和/或牵引机构、和/或贴标机构,其目的是带动标带和/或标签载体进行转动完成贴标;牵引机构和缓冲机构用于防止标带易断和控制不精准的问题;剥标机构用于剥离标带上的标签,使得标签易于接触并贴附在载体上;贴标机构用于完成贴标步骤;安装调节机构用于将整体贴标设备安装在某一加工工位上,并可进行位置、角度的调节以适应加工环境与需求。
目前,在利用贴标机进行贴标加工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不少,尤其是瓶口边缘连带瓶盖的容器瓶,能够对该类容器瓶进行贴标加工的现有贴标机,都是需要先把该类容器瓶的瓶盖盖上,而后要往完成贴标的该类容器瓶内装入物体时,又需要工作人员重新把瓶盖打开,故多余的合盖与开盖这两个步骤增加了人工输出,还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能够有效提高贴标工序的效率又节省人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包括:
气缸底座,其包括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相连的安装座,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所述安装座沿着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方向进退移动;
转动支撑底托,其包括支撑模具和内嵌有自转轴的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模具设置在所述自转轴的顶端;
步进电机,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自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自转轴上的所述支撑模具转动;
移动压瓶顶部,其包括第二气缸和限位顶部;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限位顶部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相连,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限位顶部在所述支撑模具的正上方沿着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支撑模具与放置在支撑模具上待贴标加工的贴标载体相匹配,使得驱动所述支撑模具能够带动所述贴标载体同步转动;
或者通过缩小所述限位顶部与所述支撑模具的相互间距,以将放置在所述支撑模具上的贴标载体夹持住,使得驱动所述支撑模具能够带动所述贴标载体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顶部与所述贴标载体接触的部位与第二轴承座过盈配合地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限位顶部上,使得该部位可在外力驱动下进行自转。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顶部包括一升降连接板和一受力压板,所述升降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固接在所述受力压板上,所述限位顶部与所述贴标载体接触的所述部位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受力压板的底面;所述受力压板的顶面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升降连接板的底面连接,使得所述受力压板在外力作用下可改变与所述升降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同时所述弹性组件发生弹性形变以储蓄弹性势能;该外力消除后,所述弹性组件储蓄的弹性势能驱动所述受力压板恢复与所述升降连接板的初始间距。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导向轴、直线轴承和压缩弹簧;所述直线轴承固定在所述升降连接板上,且所述直线轴承的底部通过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受力压板的顶部相连;所述导向轴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受力压板上,且所述导向轴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直线轴承和压缩弹簧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单独设置有控制电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气缸以及所述第二气缸由同一控制电路控制三者同时通断。
作为优选的,所述贴标机构还包括丝杆调节座、安装支撑架和角度调节杆;所述安装支撑架用于安装固定整台所述贴标机构;所述丝杆调节座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撑架上,通过调节丝杆调节座可控制所述气缸底座整体沿着所述丝杆调节座的丝杆方向进行位置改变;所述角度调节杆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丝杆调节座和/或安装支撑架上,通过改变所述丝杆调节座与所述安装支撑架之间的所述角度调节杆的长度,可改变所述丝杆调节座的倾斜角度。
一种贴标机,包括沿着标带前进路径依次布设的放卷盘、缓冲机构、剥标机构、牵引机构和回收盘,还包括上述的贴标机构;所述贴标机构设置在所述剥标机构的标签输出端的对应位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放卷盘、所述缓冲机构、所述剥标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回收盘均设置在一标头底板上;所述标头底板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标头底板整体的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辊;所述回收盘包括转动辊;所述牵引机构的牵引辊和所述回收盘的转动辊均由一混合步进电机驱动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贴标载体放置在支撑模具上,通过驱动支撑模具以带动贴标载体进行转动,标签会顺着贴标载体的转动而缠绕贴附在贴标载体的外表面,操作简单方便,尤其是对开口边缘连带有瓶盖的容器瓶进行贴标加工,所述支撑模具与待贴标加工的贴标载体相匹配,就不需要加工人员先把瓶盖盖上再进行贴标工序了,而且贴标完成瓶盖仍然是处于打开状态,下一步骤的工作人员可直接往该容器瓶内装入物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对开口边缘连带有瓶盖的容器瓶进行加工,节省了“合盖与开盖”这两个多余的人工步骤,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标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标贴机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标贴机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标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标贴机的俯视图及标带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6是安装好各机构或部件的所述标头底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牵引机构、剥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贴标载体的一种示例;
图中:
100气缸底座;110第一气缸;120安装座;121底板;122支撑立板;123顶部安装板;124设置有滑轨的侧板;
200转动支撑底托;210支撑模具;220轴承组件;221自转轴;222第一轴承座222;223第一从动轮223;
300步进电机300;310第一主动轮310;
400移动压瓶顶部400;410第二气缸410;420限位顶部420;421升降连接板421;422受力压板422;423第二轴承座423;424第二轴承座423内的自转轴;425所述限位顶部420与所述贴标载体接触的部位425/或限位压柱;426弹性组件426;4261导向轴4261;4262直线轴承4262;4263压缩弹簧4263;
510丝杆调节座510;511固定底板511;512滑动板512;513导向杆;514端板;515带把手的调节丝杆;516与调节丝杆相匹配的螺纹部件;520安装支撑架;530角度调节杆;
610放卷盘;620回收盘;621转动辊;622第三从动轮;631牵引辊;632第二从动轮;633压标辊;634转动安装座;635混合步进电机;636第二主动轮;
710缓冲辊;720摆动杆;730固定板;740弹簧或其他具有弹性恢复能力的连接件;750限位辊750;760限位环760;
800剥标机构800;810剥标板810;820剥标板810固定板;830监测装置;
900高度调节机构;910立杆锁紧座;920调节立杆;930带手轮的调节螺杆;940标头固定座;950夹紧环;960标头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包括:气缸底座100、转动支撑底托200、步进电机300和移动压瓶顶部400。该贴标机构是根据一些特殊结构的产品而设计的,主要适用于对开口边缘连带着瓶盖的容器瓶(例如如图8所示的类型)进行贴标加工。与适于类似结构的容器瓶的现有贴标机构相比,本实施例所述的贴标机构不需要工作人员先做合盖步骤,直接把容器瓶套设置于下述的支撑模具210,控制贴标机构运作进行贴标即可,贴标完成后,需要往容器瓶内装入物体时就不需要人工重新打开盖子了。通过结构的创新设计,省略了加工过程中的两个人工步骤,省时又省力,而且结构简单,颇有市场潜力。
所述气缸底座100包括第一气缸110、与所述第一气缸110的输出轴相连的安装座120,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气缸110可驱动所述安装座120沿着所述第一气缸110的输出轴方向进退移动。具体的,所述安装座120可由几块金属板拼接围成,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座120包括:底板121、两支撑立板122、顶部安装板123、设置有滑轨的侧板124;优选的,所述底板12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110的输出轴上的;两支撑立板122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板121上,用于支撑起所述顶部安装板123;所述顶部安装板123可拆卸地固定在两支撑立板122的顶端;所述设置有滑轨的侧板124封堵在两支撑立板122的一端面。
转动支撑底托200,其包括支撑模具210和内嵌有自转轴221的轴承组件220;所述轴承组件220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20上,所述支撑模具210设置在所述自转轴221的顶端。具体的,所述轴承组件220包括第一轴承座222和可转动地穿设在第一轴承座222内的自转轴221,所述第一轴承座222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21和所述顶部安装板123之间,且所述自转轴221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底板121和所述顶部安装板123,所述支撑模具210连接在所述自转轴221穿出所述顶部安装板123的一端,所述支撑模具210顶端到所述顶部安装板123的高度足够贴标载体在支撑模具210上转动时不受妨碍,所述自转轴221穿出所述底板121的一端过盈配合地设置有第一从动轮223。其中,所述支撑模具210与放置在支撑模具210上待贴标加工的贴标载体相匹配,即可根据需要贴标加工的贴标载体的具体形状大小,设计一个支撑模具210能够将所述贴标载体卡紧或夹紧等具有锁紧效果,使得驱动所述支撑模具210能够带动所述贴标载体同步转动,通过带动转动贴标载体,使得贴近于贴标载体侧面的标签能够顺着转动角度贴附在贴标载体的侧面。
步进电机300,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20上,所述步进电机300的输出轴与所述自转轴221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自转轴221上的所述支撑模具210转动。具体的,所述步进电机300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板121上,且所述步进电机300的输出轴贯穿到所述底板121的底面;所述步进电机30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动轮310,该第一主动轮310与所述所述自转轴221上的第一从动轮223通过皮带等传动部件传动连接。
移动压瓶顶部400,其包括第二气缸410和限位顶部420,具体如下:
所述第二气缸410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20上,具体的,所述第二气缸410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设置有滑轨的侧板124上,且根据所述贴标载体的大小,可在滑轨上调节所述第二气缸410的位置,以使得所述限位顶部420与所述支撑模具210之间的间距能够适应所述贴标载体的大小。
所述限位顶部420与所述第二气缸410的输出轴相连,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气缸410可驱动所述限位顶部420在所述支撑模具210的正上方沿着所述第二气缸410的输出轴方向移动。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顶部420与所述贴标载体接触的部位425与第二轴承座423过盈配合地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423设置在所述限位顶部420上,使得该部位425可在外力驱动下进行自转。优选具体的,所述限位顶部420包括一升降连接板421和一受力压板422,所述升降连接板421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410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轴承座423固接在所述受力压板422上,所述限位顶部420与所述贴标载体接触的所述部位425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座423设置在所述受力压板422的底面;进一步优选具体的,该所述部位425为一限位压柱,该限位压柱与贴标载体接触的底面为平面或者半球面或与贴标载体相匹配的形状,所述限位压柱与所述第二轴承座423内的自转轴424相连。所述受力压板422的顶面通过弹性组件426与所述升降连接板421的底面连接,使得所述受力压板422在外力作用下可改变与所述升降连接板421之间的间距,同时所述弹性组件426发生弹性形变以储蓄弹性势能;该外力消除后,所述弹性组件426储蓄的弹性势能驱动所述受力压板422恢复与所述升降连接板421的初始间距。优选具体的,所述弹性组件426包括导向轴4261、直线轴承4262和压缩弹簧4263;所述直线轴承4262固定在所述升降连接板421上,且所述直线轴承4262的底部通过所述压缩弹簧4263与所述受力压板422的顶部相连;所述导向轴4261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受力压板422上,且所述导向轴4261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直线轴承4262和压缩弹簧4263内。所述弹性组件426主要起到缓冲作用,以免限位顶部420在第二气缸410的驱动下把贴标载体压坏或变形。
将所述支撑模具210设计成与所述贴标载体相匹配的形状大小,驱动支撑模具210时,支撑模具210与贴标载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能够带动转动贴标载体,除了这种带动贴标载体转动完成贴标步骤之外,还可以通过缩小所述限位顶部420与所述支撑模具210的相互间距,以将放置在所述支撑模具210上的贴标载体夹持住,使得驱动所述支撑模具210也能够带动所述贴标载体同步转动。即不管支撑模具210是否与贴标载体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只要通过控制第二气缸410驱动限位顶部420缩小与支撑模具210之间的间距,直到能够稳定地把放置两者之间的贴标载体夹持住,通过限位压柱和支撑模具210对贴标载体的摩擦力也能够带动贴标载体转动完成贴标步骤。
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的贴标载体,利用智能控制来更好地完成贴标工序,作为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300、所述第一气缸110和所述第二气缸410分别单独设置有控制电路,可根据实际加工操作的需求,设计不同或相同的控制电路来分别单独控制所述步进电机300、所述第一气缸110和所述第二气缸410的通断电及具体运作。
或者,为了便于操作控制,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的,所述步进电机300、所述第一气缸110以及所述第二气缸410由同一控制电路控制三者同时通断。优选具体的,所述同一控制电路中可设置一控制开关,例如脚踏式的常开开关,工人利用脚踩踏该开关就触发所述步进电机300、所述第一气缸110以及所述第二气缸410运作。
进一步优选的,可把控制电路设置成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包括上述三者的通断电控制开关和一些常规控制开关,还可以增设一些监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等,例如监测贴标载体的位置、旋转角度、速度、贴标精准度、完成贴标数量等等。
为了本贴标机构能够适应不同的贴标载体和加工环境,所述贴标机构还包括丝杆调节座510、安装支撑架520和角度调节杆530;具体的:
所述安装支撑架520用于安装固定整台所述贴标机构,具体的,为了结构简单化,以及能够实现角度调节,所述安装支撑架520可采用至少两根如图1~图4所示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两端设置有铰接通孔,可内插销轴;进一步优选的,至少其中一根所述铰接板上的铰接通孔可供所述销轴可活动调节地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位置,用于对整台所述丝杆调节座510进行倾斜角度调节,例如可设计成如图1~图2所示的倾斜条形孔。
所述丝杆调节座510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撑架520上,通过调节丝杆调节座510可控制所述气缸底座100整体沿着所述丝杆调节座510的丝杆方向进行位置改变。具体的,所述丝杆调节座510包括固定底板511、至少一块滑动板512、导向杆513、端板514、带把手的调节丝杆515、以及与调节丝杆相匹配的螺纹部件516;所述固定底板511用于安装所述气缸底座100的;所述滑动板51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511的底面,所述滑动板512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513、调节丝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导向杆513穿设于所述滑动板512的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导向杆5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所述端板514上;所述螺纹部件516设置在其中所述端板514上和/或滑动板512上;所述带把手的调节丝杆515可旋转地穿设在所述端板514和滑动板512的通孔内,且通过旋扭所述把手可改变调节丝杆在螺纹部件516内的相对位置,以改变滑动板512和固定底板511整体在导向杆513上的位置。
所述角度调节杆53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丝杆调节座510和/或安装支撑架520上,通过改变所述丝杆调节座510与所述安装支撑架520之间的所述角度调节杆530的长度,可改变所述丝杆调节座510的倾斜角度。具体的,所述丝杆调节座510与所述安装支撑架520分别与所述所述角度调节杆530的连接处能够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得所述角度调节杆530能够将所述丝杆调节座510稳固地支撑在所述安装支撑架520上;所述角度调节杆530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对应的调节该不同位置的一侧倾斜角度,故该角度调节杆530可在不同位置上设置多根以实现多方位的角度倾斜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标机构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所述安装支撑架520将本贴标机构安装在对应的贴标工位上;利用所述丝杆调节座510和所述角度调节杆530根据贴标需求和加工环境将本贴标机构的位置调整好。
初始状态,所述第一气缸110的输出轴收缩在所述第一气缸110内,所述安装座120及所安装的部件整体处于第一气缸110的边缘;所述第二气缸410的输出轴伸出所述第二气缸410外,使得所述限位顶部420远离所述支撑模具210,留有足够空间便于把所述贴标载体放置在所述支撑模具210上;所述步进电机300处于断电状态。
把所述贴标载体放置在所述支撑模具210上,触发所述控制电路或控制开关控制所述步进电机300、所述第一气缸110以及所述第二气缸410通电运作,所述第二气缸410通电把输出轴收回所述第二气缸410内以缩小所述限位顶部420与支撑模具210之间的间距,直至限位压柱能够抵触所述贴标载体并与支撑模具210将贴标载体夹持住;所述第一气缸110通电驱动带动所述底板121及安装在底部上的部件往待粘贴的标签位置移动(即所述第一气缸110的输出轴方向);所述步进电机300驱动带动所述转动支撑底托200的所述自转轴221转动,以带动所述贴标载体进行同步的自转,所述待粘贴的标签就会顺着贴标载体的自转而缠绕并贴紧在贴标载体的外表面。
松开或关闭所述控制电路或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气缸110先驱动带动所述底板121及安装在底部上的部件往所述初始状态时的位置移动后再断电;所述第二气缸410先把输出轴推出所述第二气缸410外以扩大所述限位顶部420与支撑模具210之间的间距(即使得限位顶部420恢复所述初始状态的位置),以便于取离完成贴标工序的贴标载体,而后才断电;所述步进电机300完成一次贴标工序则断开通电以待下一次贴标工序进行才再通电。
本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开关、步进电机300、第一气缸110、第二气缸410等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贴标机,包括沿着标带前进路径依次布设的放卷盘610、缓冲机构、剥标机构800、牵引机构和回收盘620,还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贴标机构;所述贴标机构设置在所述剥标机构800的标签输出端的对应位置。
为了便于整台贴标机的运作,作为优选的,所述放卷盘610、所述缓冲机构、所述剥标机构800、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回收盘620均设置在一标头底板960上;所述标头底板960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900,用于调节所述标头底板960及安装在标头底板960上的各大机构或部件的整体高度。具体的,如图4~图7所示,所述高度调节机构900包括立杆锁紧座910、调节立杆920、带手轮的调节螺杆930、标头固定座940、夹紧环950;所述立杆锁紧座910用于将整个所述高度调节机构900安装锁紧在一加工平台或支架底板上;所述带手轮的调节螺杆930通过轴承和螺纹组件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调节立杆920内;所述标头固定座940和所述夹紧环950用于调节固定整个所述标头底板960。
所述贴标机构在本实施例所述的贴标机中的具体安装结构:所述贴标机构通过所述安装支撑架52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加工平台或支架底板上,通过所述丝杆调节座510和所述角度调节杆530调整好贴标机构的精准位置和倾斜角度。通过所述高度调节机构900预设好所述标头底板960整体的高度,使得所述剥标机构800的剥标板810与所述支撑模具210的位置对应,从而使得标签粘贴在所述贴标载体上的位置与预期效果相符。所述剥标板810通过一剥标板固定板82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标头底板960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剥标机构800还包括监测装置830,用于监测标带的进度、贴标数量、精准度等参数,以便于及时进行调整。
为了结构简化以及节省能源,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辊631;所述回收盘620包括转动辊621;所述牵引机构的牵引辊631和所述回收盘620的转动辊621均由一混合步进电机635驱动转动。具体的,所述混合步进电机635的输出轴贯穿到所述标头底板960的底面,且所述混合步进电机63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动轮636;所述牵引机构的牵引辊631和所述回收盘620的转动辊621也分别贯穿到所述标头底板960的底面,所述牵引机构的牵引辊631上设置有第二从动轮632,所述回收盘620的转动辊621上设置有第三从动轮622,所述混合步进电机635上的第二主动轮636分别与所述牵引辊631上的第二从动轮632和所述回收盘620的上的第三从动轮622同步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压标辊633,其通过转动安装座63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标头底板960上;所述压标辊633借助所述转动安装座634可根据标所述带的厚度调节与所述牵引辊631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辊710和若干限位辊750,所述缓冲辊710设置在一摆动杆720的一端上,所述摆动杆720与一固定板730和/或放卷盘610的背面铰接,且所述摆动杆720的另一端通过一弹簧或其他具有弹性恢复能力的连接件740与固定板730或放卷盘610的背面连接,通过改变弹簧或其他具有弹性恢复能力的连接件740的初始长度,可调节标带缠绕在缓冲机构上的松紧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辊750和/或所述缓冲辊710上设置有限位环760,用于防止标带脱离辊的表面。
贴标的标带从所述放卷盘610到所述缓冲机构再到所述剥标机构800接着到所述牵引机构最后回到所述回收盘620的缠绕路径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2所述的贴标机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5所示,所述标带整卷放置在所述放卷盘610内,整卷标带的卷芯套设在放卷盘610的辊筒上,所述标带从所述放卷盘610放出,经过限位辊750再绕上所述缓冲辊710,而后经过两个限位辊750改变方向从剥标机构800中的检测装置进入并沿着剥标板固定板820的表面一致到剥标板810的尖端,再沿着剥标板810和剥标板固定板820的另一面一直走出检测装置,接着先后绕过牵引机构的牵引辊631和压标辊633,最后借助一个限位辊750改变方向收纳到回收盘620内。
其中,在混合步进电机635的驱动下,标带按上述路径前进,待粘贴的标签被剥标板810的尖端剥离出开口后,贴标机构按实施例1的具体控制操作,第一气缸110和第二气缸410分别把支撑模具210上的贴标载体平稳地移动到待标签的所述开口处,并使得所述开口抵触到贴标载体;所述步进电机300驱动带动贴标载体转动,在黏胶的摩擦力作用下,标签顺着贴标载体的转动而缠绕粘贴在贴标载体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所述放卷盘610、所述缓冲机构、所述剥标机构800、所述牵引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900和所述回收盘620等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底座,其包括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相连的安装座,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所述安装座沿着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方向进退移动;
转动支撑底托,其包括支撑模具和内嵌有自转轴的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模具设置在所述自转轴的顶端;
步进电机,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自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自转轴上的所述支撑模具转动;
移动压瓶顶部,其包括第二气缸和限位顶部;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限位顶部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相连,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限位顶部在所述支撑模具的正上方沿着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支撑模具与放置在支撑模具上待贴标加工的贴标载体相匹配,使得驱动所述支撑模具能够带动所述贴标载体同步转动;
或者通过缩小所述限位顶部与所述支撑模具的相互间距,以将放置在所述支撑模具上的贴标载体夹持住,使得驱动所述支撑模具能够带动所述贴标载体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顶部与所述贴标载体接触的部位与第二轴承座过盈配合地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限位顶部上,使得该部位可在外力驱动下进行自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顶部包括一升降连接板和一受力压板,所述升降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
所述第二轴承座固接在所述受力压板上,所述限位顶部与所述贴标载体接触的所述部位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受力压板的底面;
所述受力压板的顶面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升降连接板的底面连接,使得所述受力压板在外力作用下可改变与所述升降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同时所述弹性组件发生弹性形变以储蓄弹性势能;该外力消除后,所述弹性组件储蓄的弹性势能驱动所述受力压板恢复与所述升降连接板的初始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导向轴、直线轴承和压缩弹簧;
所述直线轴承固定在所述升降连接板上,且所述直线轴承的底部通过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受力压板的顶部相连;
所述导向轴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受力压板上,且所述导向轴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直线轴承和压缩弹簧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单独设置有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气缸以及所述第二气缸由同一控制电路控制三者同时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机构还包括丝杆调节座、安装支撑架和角度调节杆;
所述安装支撑架用于安装固定整台所述贴标机构;
所述丝杆调节座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撑架上,通过调节丝杆调节座可控制所述气缸底座整体沿着所述丝杆调节座的丝杆方向进行位置改变;
所述角度调节杆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丝杆调节座和/或安装支撑架上,通过改变所述丝杆调节座与所述安装支撑架之间的所述角度调节杆的长度,可改变所述丝杆调节座的倾斜角度。
8.一种贴标机,包括沿着标带前进路径依次布设的放卷盘、缓冲机构、剥标机构、牵引机构和回收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贴标机构;
所述贴标机构设置在所述剥标机构的标签输出端的对应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盘、所述缓冲机构、所述剥标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回收盘均设置在一标头底板上;
所述标头底板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标头底板整体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辊;所述回收盘包括转动辊;所述牵引机构的牵引辊和所述回收盘的转动辊均由一混合步进电机驱动转动。
CN201921351048.1U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 Active CN210311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1048.1U CN210311248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1048.1U CN210311248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1248U true CN210311248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0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1048.1U Active CN210311248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12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8235A (zh) * 2020-04-22 2020-08-07 安徽天通精电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气开关生产的贴片装置及其贴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8235A (zh) * 2020-04-22 2020-08-07 安徽天通精电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气开关生产的贴片装置及其贴片方法
CN111498235B (zh) * 2020-04-22 2021-11-16 安徽天通精电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气开关生产的贴片装置及其贴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0167B (zh) 卡片贴标装置
CN210311248U (zh) 一种贴标机的贴标机构及其贴标机
CN210556090U (zh) 一种贴标机
CN113200164A (zh) 一种全自动的圆筒包装放盖、定位、密封装置
CN212581115U (zh) 一种带料送料机构及自动贴标设备
KR101205709B1 (ko) 바코드 라벨 스티커 탈?부착 장치
CN201376693Y (zh) 打火机贴标机的贴标头装置
CN217836171U (zh) 贴膜装置
CN211766885U (zh) 用于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的贴标出料装置
CN211544186U (zh) 贴标机械手及应用其的制冷芯片贴标机
CN215854203U (zh) 一种标签卷自动剥剔与补标机构
CN210503558U (zh) 一种贴标机的标头及其贴标机
CN214690631U (zh) 一种自动化多工位贴标压紧机构
CN215098821U (zh) 一种五连排滴眼液顶面贴标机
CN210338585U (zh) 一种防夹手的压带机构、传送带加工平台及贴标机
CN114313529A (zh) 一种竖向剥离贴标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24726A (zh) 一种台式定位圆瓶贴标机
CN112896700A (zh) 一种用于基材腰际贴标的贴标机
CN211520098U (zh) 半自动双侧面贴标机
CN221068808U (zh) 一种瓶装杀虫剂用自动贴标装置
CN214452585U (zh) 多功能圆瓶贴标刻码一体机
CN110654667A (zh) 一种翻盖快换式标签机
CN213863045U (zh) 一种旋转贴标签装置
CN214452569U (zh) 一种自动打码装置
CN217865254U (zh) 一种饮料加工标签粘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