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0152U -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0152U
CN210260152U CN201920732244.7U CN201920732244U CN210260152U CN 210260152 U CN210260152 U CN 210260152U CN 201920732244 U CN201920732244 U CN 201920732244U CN 210260152 U CN210260152 U CN 210260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friction rod
supporting shaft
friction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322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卫红
李红亮
董涛
林春东
张江华
邰国胜
束方霞
王长松
殷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Best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Best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Best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Best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322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0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0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0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属于涂装输送技术领域。包括:轨道一与轨道二平行设置,翻滚架与支撑轴中部固定连接,翻滚架位于轨道一和轨道二之间,支撑轴的一端能绕支撑轴的轴线自转地与小车组的中部连接,支撑轴的另一端通过导轮与轨道二接触,轨道一沿长度方向每间隔固定距离设置有一驱动装置,且小车组能沿轨道一的长度方向滑动地与轨道一相匹配,其中若干驱动装置与小车组驱动连接,轨道一和浸槽之间布置有若干滚子排,相邻滚子排间隔设置,链轮套设在支撑轴的外侧壁,链轮与若干滚子排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的翻滚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白车身浸没在浸槽内的时间,结构简单,布置灵活,设备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装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工业涂装生产批量大、节拍快、精度要求高。而在已有技术中,传统的涂装工艺是采用平移输送式涂装,产线占地空间大,涂装效果不佳,而已有的翻转涂装产线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便于白车身的涂装,以及提升涂装线的合理排布。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包括:支撑轴、翻滚架、轨道一、轨道二、若干驱动装置、小车组、若干滚子排以及链轮,轨道一与轨道二平行设置,翻滚架与支撑轴中部固定连接,翻滚架位于轨道一和轨道二之间,且翻滚架位于浸槽的上方,支撑轴的一端能绕支撑轴的轴线自转地与小车组的中部连接,支撑轴的另一端通过导轮与轨道二接触,且支撑轴的长度方向与轨道一的长度方向垂直,轨道一沿长度方向每间隔固定距离设置有一驱动装置,且小车组能沿轨道一的长度方向滑动地与轨道一相匹配,其中若干驱动装置与小车组驱动连接,轨道一和浸槽之间布置有若干滚子排,且若干滚子排沿同一直线布置,相邻滚子排间隔设置,链轮套设在支撑轴的外侧壁,链轮位于翻滚架和轨道一之间,且链轮与若干滚子排相匹配,其中链轮下部的一侧设置有引导块,轨道一靠近滚子排的一侧设置有引导轨道,引导块与引导轨道相匹配。
上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每一驱动装置包括一支架、两减速电机、两弹簧以及两包胶轮,支架呈“凹”字形设置,支架与轨道一固定连接,两减速电机分别安装在支架的两侧,每一减速电机与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且每一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包胶轮,两包胶轮相对设置,且两包胶轮的轮面与小车组的两侧接触。
上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滚子排的数量为两个,两滚子排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浸槽的长度。
上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小车组包括四个摩擦小车、前摩擦杆、中摩擦杆以及后摩擦杆,其中前摩擦杆、中摩擦杆以及后摩擦杆依次连接,其中两摩擦小车分别布置在中摩擦杆的两端,另外两摩擦小车分别布置在前摩擦杆背离中摩擦杆的一端和后摩擦杆背离中摩擦杆的一端。
上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每一摩擦小车包括车架、安装槽以及两车轮,车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其中安装槽呈倒置的“凹”字形,安装槽的两内侧分别连接有一车轮,两车轮之间设置有间距。
上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中摩擦杆背离摩擦小车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上支架的一端连接,每一上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走轮,走轮的轴心与上支架的轴线重合。
上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两包胶轮分别与前摩擦杆、中摩擦杆以及后摩擦杆的两侧接触。
上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四摩擦小车分别与轨道一滚动接触。
上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支撑轴的一端与中摩擦杆的上部连接,且支撑轴与中摩擦杆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
上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引导块的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链轮的下部连接,且引导块的另一端呈圆弧状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通过无动力小车组以及若干组驱动装置来实现白车身的水平移动,通过链轮与滚子排的配合来实现白车身的翻滚,此外翻滚180°后的白车身在浸槽内完全浸没的时间可以根据相邻两滚子排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调整灵活,以满足柔性生产的需求,且结构简单,布置灵活,设备成本低;小车组的车轮与轨道一相匹配,小车组的走轮与上滑轨相匹配,保证小车组滑动的稳定性;翻滚架通过轨道一和轨道二进行双轨输送,保证了输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的实施例中的支撑轴、翻滚架以及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的实施例中的小车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的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的实施例中的小车组的侧视图。
附图中:1、支撑轴;11、导轮;2、翻滚架;3、轨道一;4、轨道二;5、驱动装置;51、支架;52、减速电机;53、弹簧;54、包胶轮;6、小车组;61、摩擦小车;611、车架;612、安装槽;613、车轮;62、前摩擦杆;63、中摩擦杆;64、后摩擦杆;65、上支架;66、走轮;7、滚子排;8、链轮;81、引导块;9、浸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7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作具体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双轨翻滚输送机主要包括支撑轴1、导轮11、翻滚架2、轨道一3、轨道二4、驱动装置5、支架51、减速电机52、弹簧53、包胶轮54、小车组6、摩擦小车61、车架611、安装槽612、车轮613、前摩擦杆62、中摩擦杆63、后摩擦杆64、上支架65、走轮66、滚子排7、链轮8、引导块81、浸槽9。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轨道一3与轨道二4平行设置,输送机沿着轨道一3、轨道二4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并翻滚,翻滚架2与支撑轴1中部固定连接,翻滚架2的一侧设置有滑撬,滑撬上安装有待涂装的白车身,翻滚架2位于轨道一3和轨道二4之间,且翻滚架2位于浸槽9的上方,白车身随着翻滚架2的翻滚浸入浸槽9内进行涂装作业,支撑轴1的一端能绕支撑轴1的轴线自转地与小车组6的中部连接,通过小车组6的移动来带动支撑轴1以及翻滚架2的移动,支撑轴1的另一端通过导轮11与轨道二4接触,且支撑轴1的长度方向与轨道一3的长度方向垂直,轨道一3沿长度方向每间隔固定距离设置有一驱动装置5,且小车组6能沿轨道一3的长度方向滑动地与轨道一3相匹配,其中若干驱动装置5与小车组6驱动连接,小车组6自身无动力,需要依次通过轨道一3上的各个驱动装置5通过摩擦来实现移动,轨道一3和浸槽之间布置有若干滚子排7,且若干滚子排7沿同一直线布置,相邻滚子排7间隔设置,链轮8套设在支撑轴1的外侧壁,链轮8位于翻滚架2和轨道一3之间,且链轮8与若干滚子排7相匹配,通过链轮8相对滚子排7的转动来实现支撑轴1以及翻滚架2的翻转,因为滚子排7为间隔设置,所以可以通过控制滚子排7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白车身完全浸没在浸槽9内的时间,使白车身涂装的时间控制更为灵活,其中链轮8下部的一侧设置有引导块81,轨道一3靠近滚子排7的一侧设置有引导轨道,引导块81与引导轨道相匹配,通过引导块81来限制控制链轮8的旋转姿态,从而控制白车身的旋转姿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每一驱动装置5包括一支架51、两减速电机52、两弹簧53以及两包胶轮54,支架51呈“凹”字形设置,支架51与轨道一3固定连接,两减速电机52分别安装在支架51的两侧,每一减速电机52与支架51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53,且每一减速电机52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包胶轮54,两包胶轮54相对设置,且两包胶轮54的轮面与小车组6的两侧接触。两减速电机52分别驱动两包胶轮54相对转动,两相对转动的包胶轮54通过与小车组6接触摩擦来使小车组6向前移动,小车组6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与不同的驱动装置5摩擦接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所示,滚子排7的数量为两个,两滚子排7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浸槽9的长度,使白车身能够及时回位的同时并延长浸没涂装时间。当链轮8经过第一段滚子排7后,链轮8旋转180°,白车身跟随链轮8、支撑轴1以及翻滚架2旋转180°,白车身完全朝下浸没在浸槽9内,延长白车身的完全浸没时间,提高涂装质量和灵活性,当链轮8经过第二段滚子排7后,链轮8再次旋转180°,白车身返回至原来位置,浸没涂装结束。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小车组6包括四个摩擦小车61、前摩擦杆62、中摩擦杆63以及后摩擦杆64,其中前摩擦杆62、中摩擦杆63以及后摩擦杆64依次连接,其中两摩擦小车61分别布置在中摩擦杆63的两端,另外两摩擦小车61分别布置在前摩擦杆62背离中摩擦杆63的一端和后摩擦杆64背离中摩擦杆63的一端。四个摩擦小车61均匀布置,摩擦小车61沿轨道一3进行滑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每一摩擦小车61包括车架611、安装槽612以及两车轮613,车架61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612,其中安装槽612呈倒置的“凹”字形,安装槽612的两内侧分别连接有一车轮613,两车轮613之间设置有间距。从而保证摩擦小车61在轨道一3上滚动的平稳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7所示,中摩擦杆63背离摩擦小车61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上支架65的一端连接,每一上支架65的另一端设置有走轮66,走轮66的轴心与上支架65的轴线重合。轨道一3的上方还设置有上滑轨,两走轮66与上滑轨接触,从而保证小车组整体的滑动稳定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3所示,两包胶轮54分别与前摩擦杆62、中摩擦杆63以及后摩擦杆64的两侧接触,每一驱动装置5的两包胶轮54都先后与前摩擦杆62、中摩擦杆63以及后摩擦杆64接触,来保持小车组6的持续前行以及滑动稳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图5所示,四摩擦小车61分别与轨道一3滚动接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图4所示,支撑轴1的一端与中摩擦杆63的上部连接,且支撑轴1与中摩擦杆63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实现支撑轴1在随小车组6进行平移的同时,还能根据链轮8与滚子排7的匹配进行翻转。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引导块81的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链轮8的下部连接,且引导块81的另一端呈圆弧状设置,与引导轨道相适应。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该双轨翻滚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翻滚架与支撑轴固定连接,翻滚架位于轨道一和轨道二之间,翻滚架沿着轨道一和轨道二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或翻转,翻滚架背离支撑轴的一侧设置有滑撬,滑撬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待涂装的白车身,故白车身可以跟随支撑轴的旋转进行自身的翻转从而投入浸槽内进行涂装,支撑轴与小车组中部的中摩擦杆部分连接,支撑轴可以相对小车组转动,且支撑轴可以跟随小车组进行移动,小车组自身沿着轨道一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将白车身带入以及带离浸槽,其中摩擦小车通过两并列间隔设置的车轮在轨道一上滚动接触,确保了小车组滚动的稳定性,小车组本身无动力,通过设置在轨道一上的若干驱动装置来进行移动,每一驱动装置通过两相对转动的包胶轮与小车组的前摩擦杆,中摩擦杆以及后摩擦杆的先后接触从而带动小车组的移动,此外支撑轴上还套设有链轮,浸槽与轨道一之间还设置有两滚子排,两滚子排之间设置有间距,且间距小于浸槽的长度,两滚子排断开设置为了延长白车身完全浸没在浸槽内的时间,且可以根据涂装的需要以及浸槽的长度进行间距的调整,滚子排与链轮相匹配,当链轮经过滚子排时,滚子排固定不动,链轮相对滚子排进行转动,链轮的转动从而带动支撑轴以及白车身的转动,从而使白车身浸没在浸槽内进行涂装作业。其中链轮的一侧设置有引导块,轨道一靠近浸槽的一侧设置有引导轨道,引导轨道用于限制引导块的位置移动,避免链轮未在滚子排的配合下进行转动,从而使白车身的旋转角度保持正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翻滚架、轨道一、轨道二、若干驱动装置、小车组、若干滚子排以及链轮,所述轨道一与所述轨道二平行设置,所述翻滚架与所述支撑轴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翻滚架位于所述轨道一和所述轨道二之间,且所述翻滚架位于浸槽的上方,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能绕所述支撑轴的轴线自转地与所述小车组的中部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通过导轮与所述轨道二接触,且所述支撑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轨道一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轨道一沿长度方向每间隔固定距离设置有一所述驱动装置,且所述小车组能沿所述轨道一的长度方向滑动地与所述轨道一相匹配,其中若干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小车组驱动连接,所述轨道一和所述浸槽之间布置有若干所述滚子排,且若干所述滚子排沿同一直线布置,相邻所述滚子排间隔设置,所述链轮套设在所述支撑轴的外侧壁,所述链轮位于所述翻滚架和所述轨道一之间,且所述链轮与若干所述滚子排相匹配,其中所述链轮下部的一侧设置有引导块,所述轨道一靠近所述滚子排的一侧设置有引导轨道,所述引导块与所述引导轨道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支架、两减速电机、两弹簧以及两包胶轮,所述支架呈“凹”字形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轨道一固定连接,两所述减速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每一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一所述弹簧,且每一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所述包胶轮,两所述包胶轮相对设置,且两所述包胶轮的轮面与所述小车组的两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排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滚子排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所述浸槽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组包括四个摩擦小车、前摩擦杆、中摩擦杆以及后摩擦杆,其中所述前摩擦杆、所述中摩擦杆以及所述后摩擦杆依次连接,其中两所述摩擦小车分别布置在所述中摩擦杆的两端,另外两所述摩擦小车分别布置在所述前摩擦杆背离所述中摩擦杆的一端和所述后摩擦杆背离所述中摩擦杆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摩擦小车包括车架、安装槽以及两车轮,所述车架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安装槽,其中所述安装槽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安装槽的两内侧分别连接有一所述车轮,两所述车轮之间设置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摩擦杆背离所述摩擦小车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上支架的一端连接,每一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走轮,所述走轮的轴心与所述上支架的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包胶轮分别与所述前摩擦杆、所述中摩擦杆以及所述后摩擦杆的两侧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四所述摩擦小车分别与所述轨道一滚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中摩擦杆的上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与所述中摩擦杆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的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链轮的下部连接,且所述引导块的另一端呈圆弧状设置。
CN201920732244.7U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Active CN210260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2244.7U CN210260152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2244.7U CN210260152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0152U true CN210260152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6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2244.7U Active CN210260152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01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5678A (zh) * 2019-05-21 2019-08-23 南通贝思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5678A (zh) * 2019-05-21 2019-08-23 南通贝思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12802B2 (ja) 対象物、特に車両ボディの処理、特に塗装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CN203155435U (zh) 龙门式全方位自动喷涂机
AU2001293745C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surface treatment of workpieces
US259816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ating vehicle bodies
US6745888B2 (en) Conveyance apparatus
CN102712425B (zh) 用于运送物体的输送系统和具有这种输送系统的浸渍处理设备
US3304565A (en) Cleaning installations for vehicles
JP6386383B2 (ja) 浸漬処理設備
RU2278070C2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делий,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х кузовов, прежде всего для нанесения лакокрасочного покрытия на изделия,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на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е кузова
CN210260152U (zh) 一种双轨翻滚输送机
CN109516115B (zh) 一种全自动汽车涂装输送机
US20010015172A1 (en) Conveyance apparatus for coating
CN204777293U (zh) 用于输送物料的翻转机
CN210260153U (zh) 一种翻滚输送装置
CN100351021C (zh) 用于处理物体的设备
CN105314401B (zh) 自动翻转浸液设备
CN107673198B (zh) 一种电动葫芦行走轮保护装置
CN111661579A (zh) 一种分拣机
CN110577060A (zh) 智能柔性全旋转翻浸输送装置及车身前处理电泳翻浸系统
CN213504501U (zh) 一种滑移小车输送装置
CN104816928A (zh) 用于输送物料的翻转机
CN215141708U (zh) 一种旋转系统rems
CN211026939U (zh) 一种可前后行走的涂装输送系统
CN205774057U (zh) 前旋点投影与咬合点重合的浮法玻璃拉边机
CN210312202U (zh) 一种前处理电泳车身随行翻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