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7849U - 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57849U
CN210257849U CN201921115137.6U CN201921115137U CN210257849U CN 210257849 U CN210257849 U CN 210257849U CN 201921115137 U CN201921115137 U CN 201921115137U CN 210257849 U CN210257849 U CN 210257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wer system
output shaft
adjusting
hollow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151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中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uanbao Electric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uanbao Electric C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uanbao Electric C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uanbao Electric C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151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57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57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578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包括:驱动桥本体,位于中部的差速器和与差速器联动的输出轴,所述AT智能动力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桥本体两侧的调节端头;所述驱动桥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翅片;每个所述调节端头抱紧两个所述翅片,其中所述调节端头能够绕两个抱紧点所在的轴线旋转。此种AT智能动力系统,通过差速器驱动输出轴,而调节端头与连接端头之间的配合,为输出轴提供贯穿空间,其次,调节端头抱紧翅片,形成输出轴的定位;而当驱动桥本体劳损出现偏折时,通过转动调节端头而来实现良好的修正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特别地涉及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具有前桥与后桥,而前桥又分为前驱动桥和前随动桥,后桥分为后驱动桥和后随动桥;其中
在后驱动桥的运转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其固定在车底盘之上以后,在配合以差速器实现驱动;
此类后驱动桥,具有如下缺点:
与车底盘定位固定之后,其定位固定的抗振效果不良;
汽车长时间行驶之后,驱动桥出现疲劳性的偏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包括:驱动桥本体,位于中部的差速器和与差速器联动的输出轴,所述AT智能动力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桥本体两侧的调节端头;
所述驱动桥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翅片;
每个所述调节端头抱紧两个所述翅片,其中
所述调节端头能够绕两个抱紧点所在的轴线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端头包括一半框板,与所述半框板的中板固定的定位空轴;
所述输出轴依次可转动地穿过所述中板上的贯通孔、所述定位空轴;以及
所述半框板的侧板上具有一环调节定位孔,每个所述侧板通过该环调节定位孔与一所述翅片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空轴的侧壁具有一翼板;
所述翼板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以及
所述定位空轴的入口端伸入所述贯通孔并且所述定位空轴的入口平面与所述中板的平面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差速器两侧的所述驱动桥本体上镜像设置有两个弹性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连接部包括一体设置的竖直板,位于所述竖直板的腰部并且与所述竖直板平行的水平板,与所述水平板一端固定连接的贴合板和与所述贴合板一端固定连接的平行板;以及
所述水平板上开设有适于车底盘插接的腰形插接孔;
所述竖直板、所述贴合板上开设有适于螺栓贯穿的螺纹孔。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水平板之下的所述竖直板上开设有若干螺栓孔。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空轴的出口端可转动地设置有随动套管;
所述输出轴伸出所述随动套管;其中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随动套管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随动套管的外壁车有若干卡位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此种AT智能动力系统,通过差速器驱动输出轴,而调节端头与连接端头之间的配合,为输出轴提供贯穿空间,其次,调节端头抱紧翅片,形成输出轴的定位;
而当驱动桥本体劳损出现偏折时,通过转动调节端头而来实现良好的修正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驱动桥本体1,差速器2,调节端头3,半框板301,侧板301a,中板301b,调节定位孔301c,翼板302,定位空轴303,连接端头4,翅片401,弹性连接部5,竖直板501,螺栓孔501a,水平板502,腰形插接孔502a,贴合板503,平行板504,螺栓6,插接板7,孔部701,随动套管8,卡位齿801。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2所示,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包括:驱动桥本体1,位于中部的差速器2和与差速器2联动的输出轴,此处的差速器2与输出轴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处便不再累述,所述AT智能动力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桥本体1两侧的调节端头3;所述驱动桥本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端头4,所述连接端头4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翅片401;每个所述调节端头3抱紧两个所述翅片401,其中,该两个翅片401之间互相平行,其中所述调节端头3能够绕两个抱紧点所在的轴线旋转,其中此处的抱紧点为一个定位点,两个抱紧点所在的轴线与水平面互相平行。其中,AT的含义为自动化。
需要指出的是:调节端头3能够绕两个抱紧头所在的轴线旋转的意思为,调节端头3在不被锁紧的情况下,而在其旋转到位以后,会锁紧从而无法实现旋转,而若要出现再旋转,那么便需要将其不锁紧,具体的锁紧形式如后文所述。
此种AT智能动力系统,通过差速器2驱动输出轴,而调节端头3与连接端头4之间的配合,为输出轴提供贯穿空间,其次,调节端头3抱紧翅片401,形成输出轴的定位;而当驱动桥本体1劳损出现偏折时,通过转动调节端头3而来实现良好的修正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端头3包括一半框板301,与所述半框板301的中板301b固定的定位空轴303;所述输出轴依次可转动地穿过所述中板301b上的贯通孔、所述定位空轴303;以及所述半框板301的侧板301a上具有一环调节定位孔301c,每个所述侧板301a通过该环调节定位孔301c与一所述翅片401固定连接。其中,两个侧板301a之间互相平行并且与翅片401互相平行,其中在固定的时候,侧板301a与翅片401紧贴,而中板301b也会抵住翅片401的端部,在侧板301a与翅片401固定之后,侧板301a与翅片401也相互贴合,而输出轴则会穿出定位空轴303,并且能够相对于定位空轴303出现转动。而此处的一环调节定位孔301c为若干调节定位孔301c,并且呈环状分布,其中,调节定位孔301c的个数的多少能够根据驱动桥本体1的预估劳损程度来进行设置具体的个数。其中抱紧点为该环调节定位孔301C的圆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空轴303的侧壁具有一翼板302;所述翼板302与所述中板301b固定连接;以及所述定位空轴303的入口端伸入所述贯通孔并且所述定位空轴303的入口平面与所述中板301b的平面平行。其中,翼板302的设置,实现定位空轴303与中板301b之间的固定,而定位空轴303的入口平面与所述中板301b的平面平行的设置,即输出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定位空轴303内以后,即使驱动桥本体1出现劳损性偏折,也不会使中板301b与输出轴之间出现碰撞,很好的保护了输出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2两侧的所述驱动桥本体1上镜像设置有两个弹性连接部5。
所述弹性连接部5包括一体设置的竖直板501,位于所述竖直板501的腰部并且与所述竖直板501平行的水平板502,与所述水平板502一端固定连接的贴合板503和与所述贴合板503一端固定连接的平行板504;以及所述水平板502上开设有适于车底盘插接的腰形插接孔502a;所述竖直板501、所述贴合板503上开设有适于螺栓6贯穿的螺纹孔。其中,贴合板503的长度为竖直板501的一半,水平板502的长度与竖直板501相同;
其中,车架上具有一插接板7,插接板7会从底部的腰形通孔内伸入,其中,插接板7与腰形通孔并不是刚好配合,留有调节的间隙,并且在插接板7上同样具有一孔部701,而平行板504能够与车架的水平面贴合焊接,而贴合板503同样与车架贴合,并通过螺纹孔实现定位固定。
当出现振动的时候,驱动桥本体1因为是通过平行板504和竖直板501固定在车架上,也即,该振动会与车架之间出现振动滞后,通过水平板502、竖直板501实现缓冲抖动的效果,从而实现良好的消振的效果,同时,为了降低平行板504和贴合板503定位压力,腰形通孔以及插接板7的配合实现缓冲固定的作用,可出现相对的振动缓冲而插接板7与腰形通孔之间的调节间隙,以及定位螺栓6从螺纹孔伸入至孔部701处,孔部701也与螺纹孔不连接同样存在调节间隙,通过这两个调节间隙,实现振动缓冲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水平板502之下的所述竖直板501上开设有若干螺栓6孔501a。竖直板501通过螺栓6孔501a与驱动桥本体1之间实现定位固定。因为其主要起到缓冲抗震的效果,因此,可能需要进行更换,因此通过此种形式的连接,便于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空轴303的出口端可转动地设置有随动套管8;所述输出轴伸出所述随动套管8;其中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随动套管8联动。随动套管8通过轴承固定在定位空轴303内,随动套管8能够相对于定位空轴303出现转动,输出轴也同样能够相对于定位空轴303出现转动。
而为了实现输出轴以及随动套管8之间的联动,那么随动套管8与输出轴便需要与轮毂固定连接,为了促使随动套管8与轮毂的连接,在所述随动套管8的外壁车有若干卡位齿801从而来适配轮毂实现固定。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包括:驱动桥本体,位于中部的差速器和与差速器联动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AT智能动力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桥本体两侧的调节端头;
所述驱动桥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翅片;
每个所述调节端头抱紧两个所述翅片,其中
所述调节端头能够绕两个抱紧点所在的轴线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T智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端头包括一半框板,与所述半框板的中板固定的定位空轴;
所述输出轴依次可转动地穿过所述中板上的贯通孔、所述定位空轴;以及
所述半框板的侧板上具有一环调节定位孔,每个所述侧板通过该环调节定位孔与一所述翅片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T智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空轴的侧壁具有一翼板;
所述翼板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以及
所述定位空轴的入口端伸入所述贯通孔并且所述定位空轴的入口平面与所述中板的平面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T智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速器两侧的所述驱动桥本体上镜像设置有两个弹性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AT智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连接部包括一体设置的竖直板,位于所述竖直板的腰部并且与所述竖直板平行的水平板,与所述水平板一端固定连接的贴合板和与所述贴合板一端固定连接的平行板;以及
所述水平板上开设有适于车底盘插接的腰形插接孔;
所述竖直板、所述贴合板上开设有适于螺栓贯穿的螺纹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AT智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水平板之下的所述竖直板上开设有若干螺栓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T智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空轴的出口端可转动地设置有随动套管;
所述输出轴伸出所述随动套管;其中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随动套管联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AT智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动套管的外壁车有若干卡位齿。
CN201921115137.6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57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5137.6U CN210257849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5137.6U CN210257849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57849U true CN210257849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1513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57849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57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36095B (zh) 一种模块化电驱动行驶单元及多轴行驶单元
EP3138718A1 (en) Integrated steering drive axle for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US10668951B2 (en) Vehicle lower section structure
CN104787304B (zh) 一种无人机舵系统连杆机构
US8381864B2 (en) Support and drive arrangement
US9352781B2 (en) Motor vehicle with a vehicle frame
CN104724168B (zh) 轮轴及轮轴的差动齿轮的支撑外壳
CN105459756A (zh) 稳定器在多连杆轴处的端旋拧连结
CN210257849U (zh) 一种at智能动力系统
KR20180029240A (ko) 2개의 트레일링 암을 가진, 차량의 구동 가능한 트위스트 빔 액슬
US20110192673A1 (en) Vehicle steering mechanism and assembly thereof
US11506227B2 (en) Energy supply unit for active chassis system
CN113104102A (zh) 一种车用无线电磁传动全向驱动装置及系统
CN114786979A (zh) 电驱动单元
CN216056675U (zh) 驱动装置以及车辆
CN103303464A (zh) 一种飞机襟翼操纵系统传动机构
CN209870077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CN208498213U (zh)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
CN212950826U (zh) 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式底盘架构及新能源车
CN107848394B (zh) 具有横向型材和分别在横向型材的端侧与之连接的纵向拉杆的可驱动的组合拉杆轴
CN205097914U (zh) 一种电机后置的后驱电动车驱动轴装配结构
CN210760233U (zh) 卡丁车双轮毂电机的安装结构
CN220254886U (zh) 一种焊接成型的六面体机箱壳体
CN215322848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节叉
CN210000485U (zh) 双轮结构及两轮运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