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4899U - 汽车电子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电子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34899U
CN210234899U CN201920841969.XU CN201920841969U CN210234899U CN 210234899 U CN210234899 U CN 210234899U CN 201920841969 U CN201920841969 U CN 201920841969U CN 210234899 U CN210234899 U CN 210234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rod
spring
automobile hea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19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e Wei
魏岳
Baochang Li
李宝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AOD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8419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34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34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34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缓冲层;缓冲层之间设置固定板;缓冲装置,其设置在固定板之间,并设置多排,包括:连接弹簧和多个子缓冲杆;子缓冲杆沿汽车车头前端从上至下紧密连接,子缓冲杆包括主杆、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弹簧以及第二缓冲杆;主杆垂直并固定于固定板上,第一缓冲杆铰接于主杆顶端的左右两侧,第一缓冲弹簧连接并置于第一缓冲杆之间;第二缓冲杆连接并置于第一缓冲杆与固定板之间;连接弹簧连接沿汽车车头前端从上至下排列的第一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防护板、缓冲层、缓冲装置以及固定板,逐步降低汽车车头受撞时的冲击力,以对汽车车头内的汽车电子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汽车电子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子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头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对提高整车的舒适性、整体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汽车电子的防护是必要的,其中,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主要设置于汽车前端的汽车车头处,提高对汽车车头的防护,才是对汽车电子防护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子防护装置,通过设置的防护板、缓冲层、缓冲装置以及固定板,逐步降低汽车车头受撞时的冲击力,以对汽车车头内的汽车电子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子防护装置,包括:
防护板,其设置在汽车车头的前端,并与所述汽车车头前端的外形适配,所述汽车车头与所述防护板之间前后对称设置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之间前后对称设置固定板。
缓冲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之间,并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缓冲装置沿所述汽车车头从左至右均匀设置多排;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弹簧和多个子缓冲杆。
所述子缓冲杆,其沿所述汽车车头前端从上至下紧密连接,所述子缓冲杆包括主
杆、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弹簧以及第二缓冲杆;所述主杆垂直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上,所述第一缓冲杆以可转动的方式铰接于所述主杆顶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缓冲
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侧所述第一缓冲杆的顶端,并置于两侧所述第一缓冲杆之间;
第二缓冲杆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杆的顶端,所述第二缓冲杆的第二端垂直所述固
定板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连接弹簧,其连接沿所述汽车车头前端从上至下排列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缓冲支杆与主杆之间的夹角大于45度小于60度。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弹簧设置为1-3个。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缓冲杆包括第一支杆、中空结构的第二支杆以及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所述第二支杆内侧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杆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之间,所述第二支杆内从上至下交错设置多个缓冲板。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支杆的内径较所述第一支杆的外径大1-1.5厘米,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支杆的外径适配,所述缓冲板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杆内径的1/3-1/2。
优选的是,所述防护板外侧设置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汽车车头的前端设置防护板,以对汽车车头起到防护的作用,通过所述缓冲装置,将其均匀排列在汽车车头的前端,每排设置多个紧密连接由下至上的子缓冲装置,以加强缓冲装置整体的缓冲效果;通过设置固定板,便于将汽车车头受到的撞击力分散,同时便于缓冲装置的安装;所述汽车车头受到撞击时,受力传递为防护板-缓冲层-固定板-(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杆-主杆)-第二缓冲杆-固定板-缓冲层-汽车车头,通过一层层的力的缓冲,将传至汽车车头的力逐步降低,利用所述连接弹簧将从上至下的第一缓冲弹簧串连,以提高子缓冲杆整体的缓冲效果;所述第一缓冲杆可转动铰接的方式,便于将第一缓冲弹簧的受力向两侧的第二缓冲杆传递,具有很好的对冲击力的缓冲效果,以减小对汽车车头本身的冲击力,降低对汽车车头内设置的汽车电子件的破坏,从而对汽车车头内的汽车电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电子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子防护装置,包括:
防护板1,其设置在汽车车头的前端,并与所述汽车车头前端的外形适配,所述汽车车头与所述防护板1之间前后对称设置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之间前后对称设置固定板3。
缓冲装置4,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之间,并位于所述固定板3上,所述缓冲装置4沿所述汽车车头从左至右均匀设置多排;所述缓冲装置4包括:连接弹簧41和多个子缓冲杆42。
所述子缓冲杆42,其沿所述汽车车头前端从上至下紧密连接,所述子缓冲杆42
包括主杆422、第一缓冲杆423、第一缓冲弹簧424以及第二缓冲杆425;所述主杆
422垂直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上,所述第一缓冲杆423以可转动的方式铰接于所述
主杆422顶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24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侧所述第一缓冲
杆423的顶端,并置于两侧所述第一缓冲杆423之间;第二缓冲杆425第一端连接所
述第一缓冲杆423的顶端,所述第二缓冲杆425的第二端垂直所述固定板3并固定在
所述固定板3上。
所述连接弹簧41,其连接沿所述汽车车头前端从上至下排列的所述第一缓冲弹
簧424。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所述汽车车头的前端设置防护板1,以对汽车车头起到防护的作用,通过所述缓冲装置4,将其均匀排列在汽车车头的前端,每排设置多个紧密连接由下至上的子缓冲装置4,以加强缓冲装置4整体的缓冲效果;通过设置固定板3,便于将汽车车头受到的撞击力分散,同时便于缓冲装置4的安装;所述汽车车头受到撞击时,受力传递为防护板1-缓冲层-固定板3-(第一缓冲弹簧424-第一缓冲杆423-主杆422)-第二缓冲杆425-固定板3-缓冲层-汽车车头,通过一层层的力的缓冲,将传至汽车车头的力逐步降低,利用所述连接弹簧41将从上至下的第一缓冲弹簧424串连,以提高子缓冲杆42整体的缓冲效果;所述第一缓冲杆423可转动铰接的方式,便于将第一缓冲弹簧424的受力向两侧的第二缓冲杆425传递,具有很好的对冲击力的缓冲效果,以减小对汽车车头本身的冲击力,降低对汽车车头内设置的汽车电子件的破坏,从而对汽车车头内的汽车电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缓冲支杆与主杆422之间的夹角大于45度小于60度。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所述第一缓冲支杆与主杆422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45度小于60度,使两侧第一缓冲支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便于承接受到撞击时的冲击力,提高缓冲的效果。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弹簧41设置为1-3个。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弹簧41设置1个时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24的中间位置,对从上至下的第一缓冲弹簧424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所述连接弹簧41设置为2-3个时,呈均匀对称分布的状态连接第一缓冲弹簧424,根据汽车车头大小的不同,按需选择连接弹簧41的个数。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缓冲杆425包括第一支杆426、中空结构的第二支杆427以及第二缓冲弹簧428,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28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杆426的底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所述第二支杆427内侧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杆427连接在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28之间,所述第二支杆427内从上至下交错设置多个缓冲板4292。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缓冲杆425通过在汽车受到撞击时,所述第一支杆426受压,第一支杆426在第二缓冲弹簧428的缓冲作用下,逐步降低朝向所述第二支杆427的冲击力,并使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28以及第一支杆426的部分进入第二支杆427,并通过第二支杆427内设置的缓冲板4292,再次进一步的降低第一支杆426的冲击力,从而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杆427的内径较所述第一支杆426的外径大1-1.5厘米,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28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支杆426的外径适配,所述缓冲板4292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杆427内径的1/3-1/2。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所述第二支杆427的内径大于第一支杆426的外径,在汽车车头受到撞击时,第一支杆426对第二缓冲弹簧428施加压力,使第二缓冲弹簧428被压至第二支杆427内,同时第一支杆426部分进入第二支杆427,第二支杆427对弹簧受压状态的方向性以及第一支杆426的受力方向性起到维护作用,防止受力倾斜,降低缓冲作用,所述缓冲板4292的长度使其悬空的一端置于第一支杆426内径下方,便于在第一支杆426受压时,对第一支杆426起到阻碍缓冲的作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护板1外侧设置橡胶层430。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所述防护板1的外侧设置橡胶层430,对所述防护板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以降低撞击时对防护板1外侧的损坏,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汽车电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板,其设置在汽车车头的前端,并与所述汽车车头前端的外形适配,所述汽车车头与所述防护板之间前后对称设置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之间前后对称设置固定板;
缓冲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之间,并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缓冲装置沿所述汽车车头从左至右均匀设置多排;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弹簧和多个子缓冲杆;
所述子缓冲杆,其沿所述汽车车头前端从上至下紧密连接,所述子缓冲杆包括主杆、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弹簧以及第二缓冲杆;所述主杆垂直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缓冲杆以可转动的方式铰接于所述主杆顶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侧所述第一缓冲杆的顶端,并置于两侧所述第一缓冲杆之间;第二缓冲杆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杆的顶端,所述第二缓冲杆的第二端垂直所述固定板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连接弹簧,其连接沿所述汽车车头前端从上至下排列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杆与主杆之间的夹角大于45度小于6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设置为1-3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杆包括第一支杆、中空结构的第二支杆以及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杆内侧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杆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之间,所述第二支杆内从上至下交错设置多个缓冲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电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的内径较所述第一支杆的外径大1-1.5厘米,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支杆的外径适配,所述缓冲板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杆内径的1/3-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外侧设置橡胶层。
CN201920841969.XU 2019-06-05 2019-06-05 汽车电子防护装置 Active CN210234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1969.XU CN210234899U (zh) 2019-06-05 2019-06-05 汽车电子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1969.XU CN210234899U (zh) 2019-06-05 2019-06-05 汽车电子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34899U true CN210234899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74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1969.XU Active CN210234899U (zh) 2019-06-05 2019-06-05 汽车电子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34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7846B (zh) 一种多级缓冲吸能式汽车保险杠装置
JP2017509542A (ja) 車体バンパー構造
CN107878371A (zh) 一种汽车前梁缓冲防撞装置
CN206900312U (zh) 一种多重防护高安全性汽车保险杠
CN104442648A (zh) 吸能式保险杠
CN210234899U (zh) 汽车电子防护装置
CN107415875A (zh) 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施工车
CN210652992U (zh) 一种汽车用减震保险杠
CN210310552U (zh) 一种减震型汽车底盘
CN107021058A (zh) 行人保护装置与行人保护保险杠
CN107151998A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公路护栏
CN206900306U (zh) 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施工车
CN207078102U (zh) 一种耐冲击汽车保险杠结构
CN211280925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汽车保险杆
CN208278170U (zh) 一种汽车车身后围外板总成结构
CN102248925B (zh) 汽车碰撞保护装置
KR102049581B1 (ko) 폐단면 리어 백빔 구조
CN206781695U (zh) 行人保护装置与行人保护保险杠
CN213862508U (zh) 一种全包围保险杠
CN217742894U (zh) 新型车载驱鸟装置
CN205930600U (zh) 一种抗撞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CN213831607U (zh) 一种后门外板用增强垫
CN220199239U (zh) 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CN216101996U (zh) 一种载货汽车的后下部防护装置
CN217227480U (zh) 一种带有防撞结构的保险杠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