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0885U - 汽车车身侧围检具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身侧围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0885U
CN210220885U CN201921413732.8U CN201921413732U CN210220885U CN 210220885 U CN210220885 U CN 210220885U CN 201921413732 U CN201921413732 U CN 201921413732U CN 210220885 U CN210220885 U CN 210220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lock
side wall
automobile body
rotating plate
body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37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ei Jin
金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HENGFEI INTEGRATION RUIHU AUTOMOBILE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HENGFEI INTEGRATION RUIHU AUTOMOBILE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HENGFEI INTEGRATION RUIHU AUTOMOBILE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HENGFEI INTEGRATION RUIHU AUTOMOBILE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37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0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0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0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模拟块总成和压紧装置,所述模拟块总成包括外骨架以及设置于外骨架内部且用于对车身侧围提供支撑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第五支撑块和第六支撑块,第六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第五支撑块相连接且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第五支撑块沿第六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第六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与外骨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提高对车身侧围的支撑效果,降低车身侧围型面出现重力塌陷的风险,有助于提高车身侧围尺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汽车车身侧围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侧围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侧围在加工完成后,需使用检具实现车身侧围的定位和固定,然后对车身侧围的尺寸进行检测,由于某一款车型的车身侧围的刚性较差,而且车身侧围的尺寸较大,在使用检具检测车身侧围的符合率时,车身侧围的型面会出现重力塌陷,影响车身侧围尺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侧围检具,目的是提高车身侧围尺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模拟块总成和压紧装置,所述模拟块总成包括外骨架以及设置于外骨架内部且用于对车身侧围提供支撑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第五支撑块和第六支撑块,第六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第五支撑块相连接且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第五支撑块沿第六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第六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与外骨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和第五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骨架的宽度方向相平行。
所述压紧装置设置多个且所有压紧装置分布在所述外骨架的外侧四周。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压紧座、设置于压紧座上的夹紧器和设置于夹紧器上且用于与车身侧围接触的压头。
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平度检测装置、第二平度检测装置、第三平度检测装置、第四平度检测装置和第五平度检测装置,第一平度检测装置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一平度检测装置为沿所述外骨架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第二平度检测装置、第三平度检测装置、第四平度检测装置和第五平度检测装置为沿外骨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所述第一平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座、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第一旋转板和设置于第一旋转板上的第一平度检测块。
所述第二平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支座、设置于第二支座上的第二旋转板和设置于第二旋转板上的第二平度检测块。
所述第三平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三支座、设置于第三支座上的第三旋转板和设置于第三旋转板上的第三平度检测块。
所述第四平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四支座、设置于第四支座上的第四旋转板和设置于第四旋转板上的第四平度检测块。
所述第五平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五支座、设置于第五支座上的第五旋转板和设置于第五旋转板上的第五平度检测块。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提高对车身侧围的支撑效果,降低车身侧围型面出现重力塌陷的风险,有助于提高车身侧围尺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侧围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侧围检具的俯视图;
图3是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平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平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三平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四平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五平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2、压紧装置;201、压紧座;202、夹紧器;203、压头;3、第一平度检测装置;301、第一支座;302、第一旋转板;303、第一平度检测块;4、第二平度检测装置;401、第二支座;402、第二旋转板;403、第二平度检测块;5、第三平度检测装置;501、第三支座;502、第三旋转板;503、第三平度检测块;6、第四平度检测装置;601、第四支座;602、第四旋转板;603、第四平度检测块;7、第五平度检测装置;701、第五支座;702、第五旋转板;703、第五平度检测块;8、外骨架;9、第一支撑块;10、第二支撑块;11、第三支撑块;12、第四支撑块;13、第五支撑块;14、第六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模拟块总成和压紧装置2,模拟块总成包括外骨架8以及设置于外骨架8内部且用于对车身侧围提供支撑的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五支撑块13和第六支撑块14,第六支撑块14与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五支撑块13相连接且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五支撑块13沿第六支撑块14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第六支撑块14的长度方向与外骨架8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为水平设置,底座1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底座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底座1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外骨架8为环形结构,外骨架8为水平设置在底座1上,外骨架8的形状与车身侧围的外边缘的形状相匹配,外骨架8对车身侧围提供支撑作用,外骨架8与车身侧围的外边缘接触。外骨架8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外骨架8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五支撑块13和第六支撑块14位于外骨架8的内腔体中,外骨架8、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五支撑块13和第六支撑块14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顶面上,外骨架8包围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五支撑块13和第六支撑块14,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五支撑块13具有一定的长度,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和第五支撑块13的长度方向与外骨架8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六支撑块14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块9固定连接,第六支撑块14的另一端与外骨架8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五支撑块13和第六支撑块14用于在车身侧围的下方对车身侧围提供支撑作用,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五支撑块13和第六支撑块14的顶面用于与水平放置的车身侧围的型面相贴合,可以提高对车身侧围的支撑效果,从而可以降低车身侧围型面出现重力塌陷的风险,进而有助于提高车身侧围尺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和第五支撑块1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与外骨架8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块9在模拟块总成上的位置对应车身侧围的B柱处,第六支撑块14在模拟块总成上的位置为从车身侧围的B柱开始延伸至车身侧围的车尾部位。
如图1至图3所示,压紧装置2设置多个且所有压紧装置2分布在外骨架8的外侧四周,压紧装置2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压紧座201、设置于压紧座201上的夹紧器202和设置于夹紧器202上且用于与车身侧围接触的压头203。夹紧器202为垂直式夹紧器,垂直式夹紧器的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在此不再赘述。夹紧器202固定设置在压紧座201的上端,夹紧器202用于控制压头203上下旋转,实现对车身侧围的夹紧与释放。压紧座201竖直设置于底座1上,压紧座201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压头203用于与车身侧围的顶面接触,夹紧器202带动压头203下压时,压头203与车身侧围接触,将车身侧围压紧在模拟块总成上,实现车身侧围的夹紧固定。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紧装置2共设置15个,15个压紧装置2分布在车身侧围的外侧四周,15个压紧装置2为沿车身侧围的外边缘依次设置,15个压紧装置2在车身侧围的外边缘处对车身侧围施加向下的压紧力,使车身侧围固定在模拟块总成上。
如图1、图2、图4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一平度检测装置3、第二平度检测装置4、第三平度检测装置5、第四平度检测装置6和第五平度检测装置7,第一平度检测装置3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一平度检测装置3为沿外骨架8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第二平度检测装置4、第三平度检测装置5、第四平度检测装置6和第五平度检测装置7为沿外骨架8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通过设置第一平度检测装置3、第二平度检测装置4、第三平度检测装置5、第四平度检测装置6和第五平度检测装置7检测车身侧围的型面上的设定位置处的表面平度,有助于提高车身侧围尺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平度检测装置3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一支座301、设置于第一支座301上的第一旋转板302和设置于第一旋转板302上的第一平度检测块303。第一支座301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支座301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一支座301位于外骨架8的外侧。第一旋转板302的下端通过转轴与第一支座301转动连接,第一平度检测块303与第一旋转板302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板302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一旋转板302可以上下旋转。在使用时,将第一旋转板302向上旋转至竖直状态,使第一平度检测块303旋转至外骨架8的上方,使第一平度检测块303处于与车身侧围的型面对齐的位置处,使得车身侧围的型面与检具的第一平度检测块303的基准面对接,然后测量车身侧围的型面和第一平度检测块303的基准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得知相应车身侧围的型面该位置处的表面平度。在使用时,第一旋转板302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支座301上,第一旋转板302具有让螺栓穿过的通孔,第一支座301具有让螺栓插入的内螺纹孔,在将第一旋转板302向上旋转至竖直状态,让螺栓穿过第一旋转板302上的通孔后插入第一支座301上的内螺纹孔中,拧紧螺栓,可以使第一旋转板302固定在第一支座301上,进而使第一旋转板302保持在竖直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度检测装置3共设置4个,4个第一平度检测装置3为沿外骨架8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4个第一平度检测装置3分别用于检测车身侧围的车尾部位处四个设定位置的表面平度。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二平度检测装置4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二支座401、设置于第二支座401上的第二旋转板402和设置于第二旋转板402上的第二平度检测块403。第二支座401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第二支座401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二支座401位于外骨架8的外侧。第二旋转板40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支座401转动连接,第二平度检测块403与第二旋转板4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板402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二旋转板402可以上下旋转。在使用时,将第二旋转板402向下旋转至水平状态,使第二平度检测块403旋转至外骨架8的上方,使第二平度检测块403处于与车身侧围的型面对齐的位置处,使得车身侧围的型面与检具的第二平度检测块403的基准面对接,然后测量车身侧围的型面和第二平度检测块403的基准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得知相应车身侧围的型面该位置处的表面平度。在使用时,第二旋转板402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支座401上,第二旋转板402具有让螺栓穿过的通孔,第二支座401具有让螺栓插入的内螺纹孔,在将第二旋转板402向下旋转至水平状态,第二旋转板40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然后将螺栓向下穿过第二旋转板402上的通孔后插入第二支座401上的内螺纹孔中,拧紧螺栓,可以使第二旋转板402固定在第二支座401上,进而使第二旋转板402保持在水平状态。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第三平度检测装置5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三支座501、设置于第三支座501上的第三旋转板502和设置于第三旋转板502上的第三平度检测块503。第三支座501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第三支座501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三支座501位于外骨架8的外侧。第三旋转板50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三支座501转动连接,第三平度检测块503与第三旋转板5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旋转板502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第三旋转板502可以上下旋转。在使用时,将第三旋转板502向下旋转至水平状态,使第三平度检测块503旋转至外骨架8的上方,使第三平度检测块503处于与车身侧围的型面对齐的位置处,使得车身侧围的型面与检具的第三平度检测块503的基准面对接,然后测量车身侧围的型面和第三平度检测块503的基准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得知相应车身侧围的型面该位置处的表面平度。在使用时,第三旋转板502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支座501上,第三旋转板502具有让螺栓穿过的通孔,第三支座501具有让螺栓插入的内螺纹孔,在将第三旋转板502向下旋转至水平状态,然后将螺栓向下穿过第三旋转板502上的通孔后插入第三支座501上的内螺纹孔中,拧紧螺栓,可以使第三旋转板502固定在第三支座501上,进而使第三旋转板502保持在水平状态。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第四平度检测装置6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四支座601、设置于第四支座601上的第四旋转板602和设置于第四旋转板602上的第四平度检测块603。第四支座601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第四支座601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四支座601位于外骨架8的外侧。第四旋转板60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四支座601转动连接,第四平度检测块603与第四旋转板6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四旋转板602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四旋转板602可以上下旋转。在使用时,将第四旋转板602向下旋转至水平状态,使第四平度检测块603旋转至外骨架8的上方,使第四平度检测块603处于与车身侧围的型面对齐的位置处,使得车身侧围的型面与检具的第四平度检测块603的基准面对接,然后测量车身侧围的型面和第四平度检测块603的基准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得知相应车身侧围的型面该位置处的表面平度。在使用时,第四旋转板602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四支座601上,第四旋转板602具有让螺栓穿过的通孔,第四支座601具有让螺栓插入的内螺纹孔,在将第四旋转板602向下旋转至水平状态,第四旋转板60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然后将螺栓向下穿过第四旋转板602上的通孔后插入第四支座601上的内螺纹孔中,拧紧螺栓,可以使第四旋转板602固定在第四支座601上,进而使第四旋转板602保持在水平状态。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第五平度检测装置7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五支座701、设置于第五支座701上的第五旋转板702和设置于第五旋转板702上的第五平度检测块703。第五支座701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第五支座701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五支座701位于外骨架8的外侧。第五旋转板70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五支座701转动连接,第五平度检测块703与第五旋转板7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五旋转板702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五旋转板702可以上下旋转。在使用时,将第五旋转板702向下旋转至水平状态,使第五平度检测块703旋转至外骨架8的上方,使第五平度检测块703处于与车身侧围的型面对齐的位置处,使得车身侧围的型面与检具的第五平度检测块703的基准面对接,然后测量车身侧围的型面和第五平度检测块703的基准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得知相应车身侧围的型面该位置处的表面平度。在使用时,第五旋转板702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五支座701上,第五旋转板702具有让螺栓穿过的通孔,第五支座701具有让螺栓插入的内螺纹孔,在将第五旋转板702向下旋转至水平状态,第五旋转板70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然后将螺栓向下穿过第五旋转板702上的通孔后插入第五支座701上的内螺纹孔中,拧紧螺栓,可以使第五旋转板702固定在第五支座701上,进而使第五旋转板702保持在水平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平度检测装置4、第三平度检测装置5、第四平度检测装置6和第五平度检测装置7均设置一个,第三平度检测装置5的位置对应车身侧围上的轮罩安装部位处,第二平度检测装置4、第三平度检测装置5、第四平度检测装置6和第五平度检测装置7为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第三平度检测装置5位于第二平度检测装置4和第四平度检测装置6之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模拟块总成和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块总成包括外骨架以及设置于外骨架内部且用于对车身侧围提供支撑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第五支撑块和第六支撑块,第六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第五支撑块相连接且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第五支撑块沿第六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第六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与外骨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和第五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骨架的宽度方向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设置多个且所有压紧装置分布在所述外骨架的外侧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压紧座、设置于压紧座上的夹紧器和设置于夹紧器上且用于与车身侧围接触的压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平度检测装置、第二平度检测装置、第三平度检测装置、第四平度检测装置和第五平度检测装置,第一平度检测装置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一平度检测装置为沿所述外骨架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第二平度检测装置、第三平度检测装置、第四平度检测装置和第五平度检测装置为沿外骨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座、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第一旋转板和设置于第一旋转板上的第一平度检测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支座、设置于第二支座上的第二旋转板和设置于第二旋转板上的第二平度检测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平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三支座、设置于第三支座上的第三旋转板和设置于第三旋转板上的第三平度检测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平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四支座、设置于第四支座上的第四旋转板和设置于第四旋转板上的第四平度检测块。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平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五支座、设置于第五支座上的第五旋转板和设置于第五旋转板上的第五平度检测块。
CN201921413732.8U 2019-08-28 2019-08-28 汽车车身侧围检具 Active CN210220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3732.8U CN210220885U (zh) 2019-08-28 2019-08-28 汽车车身侧围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3732.8U CN210220885U (zh) 2019-08-28 2019-08-28 汽车车身侧围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0885U true CN210220885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0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3732.8U Active CN210220885U (zh) 2019-08-28 2019-08-28 汽车车身侧围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0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29874U (zh) 同轴度检测装置
CN204209372U (zh) 一种马达蜗杆自动压装检测装置
CN109115075B (zh) 一种汽车门铰链车身件检具
CN210220885U (zh) 汽车车身侧围检具
CN105823421A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自动检测装置
CN202793371U (zh) 燃油箱变形测量工装
CN216247178U (zh) 一种球头摆动扭力测试装置
CN110906840B (zh) 一种汽车雨刷器端部弯弧检测装置
CN210572410U (zh) 一种功能自动测试夹具
CN211718018U (zh) 一种硬度测试机
CN209919752U (zh) 一种浮动工装夹具
CN209857798U (zh) 汽车备胎舱总成检具
CN213748155U (zh) 一种用于天窗铝导轨检测的检具
CN114152167B (zh) 一种转向销端面位置度的快速检测装置
CN103644818A (zh) 一种汽车刹车系统支架r轮廓检具装置
CN217424160U (zh) 一种汽车支架压铸件检具
CN210037472U (zh) 一种耳机直线扭曲试验机
CN210268575U (zh) 一种汽车前转向节毛坯检测用固定夹具
CN218211057U (zh) 一种用于检测铜排位置度的工装
CN214793765U (zh) 一种汽车门铰链弯型检具
CN103630002A (zh) 一种右侧b柱的检具结构
CN211916617U (zh) 汽车制动盘固定工装
CN215178530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的强度检测设备
CN214892953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汽车注塑件检具
CN209820364U (zh) 一种简易的中心尺寸超差检测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