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8971U - 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8971U
CN210208971U CN201920934842.2U CN201920934842U CN210208971U CN 210208971 U CN210208971 U CN 210208971U CN 201920934842 U CN201920934842 U CN 201920934842U CN 210208971 U CN210208971 U CN 210208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blanking
disposed
wire
empt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48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ongyu Wang
王红宇
Changshuang Qin
秦昌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Xin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Xin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Xin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Xin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48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8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8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8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包括机台、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机构、咪头上料装置、线材上料装置、焊接装置、良品下料机构及清空机构,咪头上料装置、线材上料装置、焊接装置、良品下料机构及清空机构环绕转动机构设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将咪头送至每一个工位进行加工;通过良品下料机构及清空机构先后对转动机构上的咪头进行清空处理。通过整体配合使用,实现了咪头的自动焊接工艺;第一驱动机构与转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减少了治具的数量,减少了生产的投入成本;通过设置良品下料机构和清空机构,确保转动机构上的咪头已被清除,保证设备运行的持续性,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的咪头焊接设备会将加工好的咪头从治具中推出后,治具流回到上料处进行上料,但是,仅仅是依靠下料处进行治具的清空,难以确保已将治具里的咪头清空,留有咪头的治具流回到上料处时发出预警,需要停机处理,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包括机台、转盘装置、咪头上料装置、线材上料装置、焊接装置及咪头下料装置,转盘装置位于机台上,咪头上料装置、线材上料装置、焊接装置及咪头下料装置环绕转盘装置设置;
转盘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转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机台,转动机构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将咪头送至每一个工位进行加工;
咪头下料装置包括良品下料机构及清空机构,良品下料机构及清空机构环绕转动机构设置,且良品下料机构及清空机构相邻设置,通过良品下料机构及清空机构先后对转动机构上的咪头进行清空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良品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固定板、第一下料组件、第二下料组件及良品收集组件,下料固定板设置于机台上,第一下料组件及第二下料组件均设置于下料固定板,且第一下料组件与第二下料组件并排设置,良品收集组件设置于转动机构一侧;通过第一下料组件或/和第二下料组件将加工好后的良品咪头推向良品收集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清空机构包括清空固定板、第三下料组件及清空收集组件,清空固定板设置于机台上,第三下料组件设置于清空固定板,清空收集组件设置于转动机构的一侧;通过第三下料组件将咪头推向清空收集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转动机构包括盘体及治具,盘体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治具设置于盘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咪头上料装置包括振盘机构、连接机构及吸料机构,振盘机构位于转动机构的一侧,连接机构连接振盘机构的输出端,吸料机构位于连接机构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线材上料装置包括上线机构及夹线机构,上线机构及夹线机构均设置于转动机构的一侧,且夹线机构位于上线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焊接装置包括锡线上料机构及发热机构,锡线上料机构与发热机构均设置于转动机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焊接装置还包括下压机构,下压机构设置于机台上,且下压机构位于发热机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机台上,检测装置对转盘装置、咪头上料装置、良品下料机构及咪头下料装置上的咪头进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第三检测机构、第四检测机构及第五检测机构,第一检测机构及第二检测机构均设置于咪头上料装置,第三检测机构设置于咪头上料装置与焊接装置之间,第四检测机构设置于焊接装置与良品下料机构之间,第五检测机构设置于咪头上料装置与清空机构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机台、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机构、咪头上料装置、线材上料装置、焊接装置、良品下料机构及清空机构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咪头的自动焊接工艺;第一驱动机构与转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减少了治具的数量,减少了生产的投入成本;通过设置良品下料机构和清空机构,确保转动机构上的咪头已被清除,保证设备运行的持续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咪头自动焊接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咪头自动焊接设备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咪头自动焊接设备的又一立体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中机台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中转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中咪头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中线材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实施例中拉线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图7中A的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中焊接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实施例中锡线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实施例中下压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3为实施例中良品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4为实施例中良品收集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5为实施例中清空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6为实施例中清空收集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台;11-台体;111-支撑柱;112-移动轮;12-支撑体;2-转盘装置;21-第一驱动机构;211-第一动力件;212-间歇分割器;22-转动机构;221-盘体;222-治具;3-咪头上料装置;31-振盘机构;311-圆振盘;312-直振盘;32-连接机构;321-固定块;322-上料块;3221-槽口;3222-通孔;33-吸料机构;331-第一驱动组件;3311-第一导块;3312-第二动力件;332-第二驱动组件;3321-第二导块;3322-第三动力件;333-第三驱动组件;3331-第三导块;3332-第四动力件;334-第四驱动组件;3341-第四导块;3342-第五动力件;4-线材上料装置;41-上线机构;411-送线组件;4111-第一驱动件;4112-拉线件;41121-移动块;41122-压线块;41123-第六动力件;41124-线管;412-切线组件;4121-第二驱动件;4122-上切刀;41221-上安装块;41222-上刀片;4123-上切刀导轨;4124-下切刀;41241-下安装块;41242-下刀片;4125-下切刀导轨;413-第一焊线组件;4131-第一焊接驱动件;4132-第一焊接烙铁;4133-第一锡线上料件;414-废料收集组件;4141-收集驱动件;4142-收集盒;42-夹线机构;421-夹线导轨;422-夹线滑块;423-夹线驱动件;424-夹线手;5-焊接装置;51-锡线上料机构;511-锡线驱动组件;5111-锡线固定板;5112-锡线驱动件;5113-锡线主动轮;5114-锡线从动轮;5115-锡线皮带;512-锡线传动组件;5121-锡线壳体;5122-第一转动轮;5123-第二转动轮;52-发热机构;521-发热固定件;522-发热驱动件;523-发热滑动块;524-发热烙铁;53-收集机构;531-收集管;54-下压机构;541-下压固定板;542-下压驱动件;543-下压块;6-咪头下料装置;61-良品下料机构;611-下料固定板;612-第一下料组件;6121-第一下料驱动件;6122-第一顶出块;613-第二下料组件;6131-第二下料驱动件;6132-第二顶出块;614-良品收集组件;6141-收集固定板;6142-收集通管;62-清空机构;621-清空固定板;622-第三下料组件;6221-第三下料驱动件;6222-第三顶出块;623-清空收集组件;6231-清空收集盒;7-检测装置;71-第一检测机构;72-第二检测机构;73-第三检测机构;74-第四检测机构;75-第五检测机构;8-连接板;9-真空吸嘴;10-吹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3,图1为实施例中咪头自动焊接设备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中咪头自动焊接设备的另一立体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中咪头自动焊接设备的又一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包括机台1、转盘装置2、咪头上料装置3、线材上料装置4、焊接装置5及咪头下料装置6,转盘装置2、咪头上料装置3、线材上料装置4、焊接装置5及咪头下料装置6均位于机台1上,且咪头上料装置3、线材上料装置4、焊接装置5及咪头下料装置6围绕转盘装置2设置;转盘装置2包括第一驱动机构21及转动机构22,第一驱动机构21位于机台1上表面,转动机构22连接第一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咪头下料装置6包括良品下料机构61及清空机构62,良品下料机构61及清空机构62围绕转动机构22,良品下料机构61与清空机构62相邻设置。
优选地,咪头自动焊接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7,检测装置7位于转动机构22的一侧,检测装置7包括第一检测机构71、第二检测机构72、第三检测机构73、第四检测机构74及第五检测机构75,第一检测机构71及第二检测机构72均设置于咪头上料装置3,第三检测机构73设置于咪头上料装置3与焊接装置5之间,第四检测机构74设置于焊接装置5与良品下料机构61之间,第五检测机构75设置于清空机构62及咪头上料装置3之间。具体应用时,第一检测机构71为光纤检测器;第二检测机构72为CCD图像传感器;第三检测机构73与第五检测机构75均为光纤感应器;第四检测机构74为对射光纤传感器与CCD图像传感器结合。
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工作时,首先,咪头上料装置3将经过第一检测机构71及第二检测机构72检测的待加工的咪头输送到转动机构22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1将待加工的咪头送往下一工位,待加工的咪头到达下一工位之前第三检测机构73进行检测;其次,线材上料装置4将需要进行焊接的线材送至焊接装置5,焊接装置5将线材焊接于待加工的咪头上,再次,将加工好的咪头经过第四检测机构74检测后,良品咪头在良品下料机构61卸下,不良品咪头及未加工过的咪头在清空机构62卸下,最终,经过第五检测机构75的检测后,转动机构22转回到咪头上料装置3进行下一组咪头的上料。
再一并参照图4,图4为实施例中机台1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机台1包括台体11及支撑体12,支撑体12设置于台体11的上表面,具体应用时,台体11为箱体结构,台体11的上表面及内腔均可用以放置其他结构件,例如转盘装置2;支撑体12用以支撑设置于转动机构22上部的结构件,例如焊接装置5。
优选地,台体1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111,用以固定台体11;还设置有移动轮112,便于转移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再一并参照图5,图5为实施例中转盘装置2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转盘装置2包括第一驱动机构21及转动机构22,第一驱动机构21下部设置于台体11内腔,第一驱动机构21的上部露出台体11上,转动机构22连接第一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第一驱动机构21包括第一动力件211及间歇分割器212,第一动力件211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间歇分割器212的输入端,具体应用时,第一动力件211位于台体11内腔,间歇分割器212位于台体11上表面。
转动机构22包括盘体221及治具222,盘体22连接间歇分割器212的输出端,治具222设置于盘体221上,具体应用时,盘体221为圆体,盘体221的中心连接间歇分割器212的输出端,治具222的数量为8个,且设置于盘体221的边缘,每一个治具222上可以放置两个待加工咪头。通过第一动力件211带动间歇分割器212转动,间歇分割器212带动盘体221及治具222间歇转动,每到达一个工位则停止进行加工,加工后再转动到下一个工位。
再一并参照图6,图6为实施例中咪头上料装置3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咪头上料装置3包括振盘机构31、连接机构32及吸料机构33,振盘机构31设置于盘体221的一侧,连接机构32设置于振盘机构31的输出端,吸料机构33设置于连接机构32的上部;具体应用时,振盘机构31可以设置于台体11上,也可以设置于台体11的侧边,本实施例中,振盘机构31设置于台体11的侧边。振盘机构31包括圆振盘311及直振盘312,圆振盘311的输出端连接直振盘312的输入端;连接机构32包括固定块321及上料块322,固定块321的一端设置于台体11,固定块321的另一端连接上料块322,上料块322连接直振盘312的输出端;上料块322具有槽口3221及通孔3222,槽口3221与直振盘312的输出端拼接,具体应用时,槽口3221与咪头的结构相适配,通孔3222设置于上料块322的中部。
吸料机构33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31、第二驱动组件332、第三驱动组件333及第四驱动组件334,第一驱动组件331设置于支撑体12上,第二驱动组件332设置于第一驱动组件331上,第三驱动组件333设置于第二驱动组件332上,第四驱动组件334设置于第三驱动组件333上。第一驱动组件331包括第一导块3311及第二动力件3312,第一导块3311设置于支撑体12上,第二动力件3312的输出端穿设于第一导块3311;第二驱动组件332包括第二导块3321及第三动力件3322,第二导块3321滑动连接第一导块3311,且第二导块3321连接第二动力件331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动力件3312带动第二导块3321在第一导块3311上移动,第三动力件3322设置于第二导块3321;第三驱动组件333包括第三导块3331及第四动力件3332,第三导块3331滑动连接第二导块3321,且第三动力件3322连接第三导块3331,通过第三动力件3322带动第三导块3331在第二导块3321上移动,第四动力件3332设置于第三导块3331;具体应用时,第三动力件3322、第三导块3331及第四动力件3322通过连接板8连接,连接板8滑动连接第二导块3321,通过第三动力件3322带动连接板8在第二导块3321上移动,连接板8带动第三导块3331及第四动力件3322一起移动;第四驱动组件334包括第四导块3341及第五动力件3342,第四导块3341滑动连接第三导块3331,且第四动力件3332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导块3341,通过第四动力件3332带动第四导块3341移动,第五动力件3342设置于第四导块3341,第五动力件3342的输出端连接有真空吸嘴9。具体应用时,第二动力件3312及第五动力件3342为电机,第三动力件3322及第四动力件3332为气缸。
咪头上料装置3使用时,首先,将待加工的咪头倒入圆振盘311,圆振盘311通过振动将待加工的咪头输送到直振盘312,优选地,在圆振盘311与直振盘312的连接处设置有吹气管道10,通过第一检测机构71检测后发现输送到直振盘312的咪头是反面的或者损坏的,吹气管道10将咪头吹回到圆振盘311;完好的咪头则通过直振盘312输送到槽口3221,其次,第二检测机构72进行检测,若是良品咪头则放入治具222内,若是不良品则放于通孔3222;第二动力件3312通电工作,并通过丝杆推动第二导块3321前后移动,第三动力件3322通电工作,并通过连接板8带动第三导块3331左右移动,通过前后左右的移动调整好位置,使得真空吸嘴9位于槽口3221上方,第四动力件3332通电工作,并带动第四导块3341上下移动,真空吸嘴9靠近待加工咪头并从槽口3221吸出,当待加工咪头正负极相反时,通过第五动力件3342带动真空吸嘴9转动进行摆正,再次,第二动力件3312及第四动力件3332反向工作,最后,将待加工咪头放置于治具222上转动至下一工位加工。
再一并参照图7-图9,图7为实施例中线材上料装置4的立体结构图;图8为实施例中拉线件4112的立体结构图;图9为图7中A的放大图。如图所示,线材上料装置4包括上线机构41及夹线机构42,上线机构41及夹线机构42并排设置,且夹线机构42位于上线机构41与盘体221之间。上线机构41包括送线组件411及切线组件412,送线组件411包括第一驱动件4111及拉线件4112,具体的,第一驱动件4111为电机;拉线件4112包括移动块41121、压线块41122及第六动力件41123,移动块41121连接第一驱动件4111,压线块41122设置于移动块41121内,第六动力件41123的输出端连接压线块41122;具体应用时,第六动力件41123为气缸;优选地,移动块41121上还设有线管41124,线材先后贯穿移动块41121及线管41124,防止线材裸露环境中受到损坏。
切线组件412包括第二驱动件4121、上切刀4122、上切刀导轨4123、下切刀4124及下切刀导轨4125,第二驱动件4121设置于台体11内腔,具体的,第二驱动件4121为电机;第二驱动件4121通过丝杆连接上切刀4122的一侧及下切刀4124的一侧,上切刀4122的另一侧连接连接上切刀导轨4123,下切刀4124的另一侧连接下切刀导轨4125,第二驱动件4121通电工作带动丝杆转动,丝杆上的上切刀4122与下切刀4124相向运动。上切刀4122包括上安装块41221及上刀片41222,上安装块41221一侧连接丝杆,上安装块41221的另一侧连接上切刀导轨4123,上刀片41222设置于上安装块41221上,具体应用时,上刀片41222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上刀片41222并排设置,中间的上刀片41222比两侧的上刀片41222长,中间的上刀片41222用以切断线材,两侧的上刀片41222用以线材去皮;下切刀4124包括下安装块41241及下刀片41242,下安装块41241的一侧连接丝杆,下安装块41241的另一侧连接下切刀导轨4125,下刀片41242设置于下安装块41241上,具体应用时,下刀片41242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下刀片41242并排设置,中间的下刀片41242比两侧的下刀片41242长,其作用与上刀片41222相同。
夹线机构42包括夹线导轨421、夹线滑块422、夹线驱动件423及夹线手424,夹线导轨421设置于台体11上,夹线滑块422滑动连接夹线导轨421,夹线驱动件423设置于夹线滑块422上,夹线手424连接夹线驱动件423的输出端,具体应用时,夹线驱动件423为电机。
线材上料装置4工作时,首先,将线材贯穿移动块41121及线管41124,第六动力件41123通电工作,并推动压线块41122压紧穿过移动块41121的线材,第一驱动件4111通电工作,通过丝杆带动移动块41121向靠近切线组件412移动实现上料,其次,夹线导轨421上的电机工作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夹线滑块422朝靠近线材方向移动,且夹线手424夹取线材,并反向移动将线材拉出,于此同时,第六动力件41123反向工作,压线块41122弹起松开线材,第一驱动件4111反向工作,移动块41121朝远离切线组件412的方向移动,再次,第二驱动件4121通电工作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上安装块41221向靠近下安装块41241方向移动,下安装块41241则向靠近上安装块41221的方向移动,上刀片41222与下刀片41242交错设置,随着上安装块41221与下安装块41241的持续移动,上刀片41222的一侧与下刀片41242的一侧贴合进行线材的切断及去皮;夹线导轨421上的电机再次工作,推动夹线手424朝靠近治具222方向移动,同时,夹线驱动件423也通电工作,并带动夹线手424转动180度,将切断的线材放置于治具222上的咪头;最后,夹线导轨421及夹线驱动件423均反向工作恢复至初始位置。
优选地,由于去皮后的线材的金属线露于外部,在进行下一次裁切前,为了保护裸露的金属线,可进行一次焊锡,上线机构41还包括设置于送线组件411与切线组件412之间的第一焊线组件413,第一焊线组件413包括第一焊接驱动件4131、第一焊接烙铁4132及第一锡线上料件4133,第一焊接驱动件4131位于送线组件411与切线组件412之间,第一焊接烙铁4132连接第一焊接驱动件4131的输出端,线管41124贯穿第一锡线上料件4133,且第一锡线上料件4133位于线材上方,第一焊接驱动件4131通电工作推动第一焊接烙铁4132朝靠近线材方向移动,同时,锡线通过第一锡线上料件4133输送到第一焊接烙铁4132上,最终锡液滴于线材裸露的金属线上并冷却凝固,最后第一焊接驱动件4131反向工作带动第一焊接烙铁4132恢复至初始位置;具体应用时,第一焊接驱动件4131为气缸。
优选地,上安装块41221及下安装块41241靠近送线组件411的一侧均设有吹气管道10,上线机构41还包括废料收集组件414,废料收集组件414包括收集驱动件4141及收集盒4142,收集驱动件4141设置于台体11内腔,且收集驱动件4141位于上安装块41221及下安装块41241远离送线组件411的一侧,收集盒4142连接收集驱动件4141的输出端;当裁切完线材后,吹气管道10分别向上刀片41222及下刀片41242吹气,同时,收集驱动件4141通电工作推动收集盒4142向靠近吹气管道10移动,吹气管道10将上刀片41222及下刀片41242上的废料吹入收集盒4142内,最后,收集驱动件4141反向工作,收集盒4142恢复初始位置;具体应用时,收集驱动件4141为气缸。
优选地,线材上料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挡板20,挡板20用以放置工作电脑及安装开关按钮。
再一并参照图10-图12,图10为实施例中焊接装置5的立体结构图;图11为实施例中锡线传动组件512的立体结构图;图12为实施例中下压机构54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焊接装置5包括锡线上料机构51及发热机构52,锡线上料机构51及发热机构52均设置于支撑体12上;锡线上料机构51包括锡线驱动组件511及锡线传动组件512,锡线驱动组件511包括锡线固定板5111、锡线驱动件5112、锡线主动轮5113、锡线从动轮5114及锡线皮带5115,锡线固定板5111设置于支撑体12上,锡线驱动件5112设置于锡线固定板5111上,锡线主动轮5113连接锡线驱动件5112的输出端,锡线主动轮5113与锡线从动轮5114通过锡线皮带5115连接,且锡线从动轮5114连接锡线传动组件512;锡线传动组件512包括锡线壳体5121、第一转动轮5122及第二转动轮5123,锡线壳体5121设置于支撑体12上,第一转动轮5122及第二转动轮5123均设置于锡线壳体5121内,且第一转动轮5122及第二转动轮5123相抵接。发热机构52包括发热固定件521、发热驱动件522、发热滑动块523及发热烙铁524,发热固定件521设置于支撑体12上,发热驱动件522设置于发热固定件521,发热滑动块523滑动连接发热固定件521,且发热驱动件522的输出端连接发热滑动块523,发热烙铁524设置于发热滑动块523上。具体应用时,锡线驱动件5112及发热驱动件522均为电机。
优选地,在发热烙铁524的一侧设置有吹气管道10,与吹气管道1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机构53,收集机构53包括收集管531,收集管531位于支撑体12上。
优选地,焊接装置5还包括下压机构54,下压机构54包括下压固定板541、下压驱动件542及下压块543,下压固定板541设置于台体11上,下压驱动件542设置于下压固定板541上,下压块543连接下压驱动件542的输出端。具体应用时,下压驱动件542为气缸。
焊接装置5工作时,首先,锡线驱动件5112通电工作,锡线驱动件5112带动锡线主动轮5113转动,锡线主动轮5113通过锡线皮带5115带动锡线从动轮5114转动,锡线从动轮5114通过转轴带动第一转动轮5122转动,第一转动轮5122带动第二转动轮5123转动,锡线设置于第一转动轮5122与第二转动轮5123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轮5122与第二转动轮5123的摩擦力推动锡线穿过锡线壳体5121并向靠近发热烙铁524的方向移动,其次,下压驱动件542通电工作,下压驱动件542带动下压块543向靠近治具222的方向移动,并压紧锡线与线材,发热驱动件522通电工作,并且通过丝杆带动发热滑动块523及发热烙铁524一起朝靠近治具222的方向移动,通过发热烙铁524与锡线接触,并将锡液滴于咪头与线材接合处进行固定,而后,发热驱动件522反向工作,发热滑动块523及发热烙铁524恢复初始位置,吹气管道10对发热烙铁524吹气进行清理,发热烙铁524上的废料被吹入收集管531,于此同时,下压驱动件542反向工作,并带动下压块543恢复至初始位置,最后,盘体221继续转动到下一工位。
再一并参照图13-图16,图13为实施例中良品下料机构61的立体结构图;图14为实施例中良品收集组件614的立体结构图;图15为实施例中清空机构62的立体结构图;图16为实施例中清空收集组件623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咪头下料装置6包括良品下料机构61及清空机构62,良品下料机构61及清空机构62均设置于台体11上;良品下料机构61包括下料固定板611、第一下料组件612、第二下料组件613及良品收集组件614,下料固定板611设置于台体11上,第一下料组件612及第二下料组件613均设置于下料固定板611上,良品收集组件614设置于下料固定板611的一侧。第一下料组件612包括第一下料驱动件6121及第一顶出块6122,第一下料驱动件6121设置于下料固定板611,第一顶出块6122连接第一下料驱动件6121的输出端,且第一顶出块6122滑动连接下料固定板611;第二下料组件613包括第二下料驱动件6131及第二顶出块6132,第二下料驱动件6131设置于下料固定板611,且第二下料驱动件6131与第一下料驱动件6121并排设置,第二顶出块6132滑动连接下料固定板611,且第二顶出块6132连接第二下料驱动件6131的输出端;良品收集组件614包括收集固定板6141及收集通管6142,收集固定板6141设置于台体11上,收集管道6142设置于收集固定板6141上,收集管道6142的入口端朝向治具222。
清空机构62包括清空固定板621、第三下料组件622及清空收集组件623,清空固定板621设置于台体11上,第三下料组件622及清空收集组件623均设置于清空固定板621上,清空收集组件623位于第三下料组件622的一侧;第三下料组件622包括第三下料驱动件6221及第三顶出块6222,第三下料驱动件6221设置于清空固定板621上,第三顶出块6222滑动连接清空固定板621,且第三顶出块6222连接第三下料驱动件6221的输出端;清空收集组件623包括清空收集盒6231,清空收集盒6231设置于台体11上,清空收集盒6231的入料口朝向治具222。具体应用时,第一下料驱动件6121、第二下料驱动件6131及第三下料驱动件6221均为气缸。
咪头下料装置6工作时,首先,第一下料驱动件6121及第二下料驱动件6131通电工作,第一下料驱动件6121及第二下料驱动件6131分别推动第一顶出块6122及第二顶出块6132向靠近治具222方向移动,通过第一顶出块6122及第二顶出块6132将治具222内焊接好的咪头自下而上推出,并且被推出的咪头掉落于收集通管6142内进行下料;具体应用时,第一下料驱动件6121与第二下料驱动件6131可以单独工作,第一顶出块6122与第二顶出块6132的数量等于治具222上咪头的数量。其次,治具222转向下一工位,第三下料驱动件6221通电工作,第三下料驱动件6221推动第三顶出块6222朝靠近治具方向移动,通过第三顶出块6222将治具222内残留的咪头推出,并且被推出的咪头掉落于清空收集盒6231;具体应用时,清空机构62的数量为两个。
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工作时,首先,圆振盘311将经过第一检测机构71检测合格后的待加工咪头通过直振盘312输送到槽口3221,第二检测机构72对槽口3221内的待加工咪头进行检测,若是合格则通过真空吸嘴9将待加工咪头吸起并放置于治具222内;若是不合格则通过真空吸嘴9将待加工咪头吸起并放置于通孔3222内;其次,治具222转动至下一工位,第三检测机构73对治具222内的待加工咪头进行检测,判断治具222内放置有多少个待加工咪头,若是只有一个待加工咪头,则治具222内的待加工咪头将不会进行加工,一直转动到清空机构62的工位通过第三下料驱动件6221及第三顶出块6222进行清空;若是治具222内放置有两个待加工咪头,则继续转动到下一工位,夹线手424将由上刀片41222与下刀片41242裁切下来的线材运输至治具222内的待加工咪头上,再次,下压驱动件542工作,带动下压块543移动将线材压紧,锡线驱动件5112工作,通过第一转动轮5122及第二转动轮5123转动将锡线输送至待加工的咪头,发热驱动件522工作,带动发热烙铁524移动并与锡线接触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治具222转动至下一工位;而后,第四检测机构74对焊接好的咪头进行检测,具体应用时,当焊接好的咪头进过第四检测机构74时,第四检测机构74根据焊接的线材数量读取出相应的数字,每一个咪头上焊接有两根线材,若是读取的数字为1和2、3和4或者1、2、3和4,则分别表明焊接后的第一个咪头、第二个咪头或者两个咪头均为良品;若是检测到数字为其它,则表明焊接后的咪头为不良品;再后,若是咪头为良品,治具222转动至下一工位,第一下料驱动件6121与第二下料驱动件6131中的一个或两个工作,通过第一顶出块6122或第二顶出块6132将良品咪头推出到收集通管6142进行良品收集,若是咪头为不良品则无需在该工位进行加工,最后,治具222转动至下一工位,第三下料驱动件6221工作,通过第三顶出块6222将不良的咪头或者是残留在治具222内的咪头推出至清空收集盒6231,具体应用时,为了进一步清理治具222内的咪头,设置有两个清空机构62,即治具222继续转动至下一工位,并重复上一动作进行治具222的清空,于此同时,第五检测机构75将对治具222进行检测,确认为空的治具222后,治具222转动回初始的位置进行咪头的上料。
综上,通过机台、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机构、咪头上料装置、线材上料装置、焊接装置、良品下料机构及清空机构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咪头的自动焊接工艺;第一驱动机构与转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减少了治具的数量,减少了生产的投入成本;通过设置良品下料机构和清空机构,确保转动机构上的咪头已被清除,保证设备运行的持续性,提高生产效率。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转盘装置(2)、咪头上料装置(3)、线材上料装置(4)、焊接装置(5)及咪头下料装置(6),所述转盘装置(2)位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咪头上料装置(3)、所述线材上料装置(4)、所述焊接装置(5)及所述咪头下料装置(6)环绕所述转盘装置(2)设置;
所述转盘装置(2)包括第一驱动机构(21)及转动机构(2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设置于所述机台(1),所述转动机构(22)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带动所述转动机构(22),所述转动机构(22)将咪头送至每一个工位进行加工;
所述咪头下料装置(6)包括良品下料机构(61)及清空机构(62),所述良品下料机构(61)及所述清空机构(62)环绕所述转动机构(22)设置,且所述良品下料机构(61)及所述清空机构(62)相邻设置,通过所述良品下料机构(61)及所述清空机构(62)先后对所述转动机构(22)上的咪头进行清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良品下料机构(61)包括下料固定板(611)、第一下料组件(612)、第二下料组件(613)及良品收集组件(614),所述下料固定板(611)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第一下料组件(612)及所述第二下料组件(613)均设置于所述下料固定板(611),且所述第一下料组件(612)与所述第二下料组件(613)并排设置,所述良品收集组件(614)设置于所述转动机构(22)一侧;通过所述第一下料组件(612)或/和所述第二下料组件(613)将加工好后的良品咪头推向所述良品收集组件(6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空机构(62)包括清空固定板(621)、第三下料组件(622)及清空收集组件(623),所述清空固定板(621)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第三下料组件(622)设置于所述清空固定板(621),所述清空收集组件(623)设置于所述转动机构(22)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三下料组件(622)将咪头推向所述清空收集组件(6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2)包括盘体(221)及治具(222),所述盘体(22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所述治具(222)设置于所述盘体(2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头上料装置(3)包括振盘机构(31)、连接机构(32)及吸料机构(33),所述振盘机构(31)位于所述转动机构(22)的一侧,所述连接机构(32)连接所述振盘机构(31)的输出端,所述吸料机构(33)位于所述连接机构(32)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上料装置(4)包括上线机构(41)及夹线机构(42),所述上线机构(41)及所述夹线机构(42)均设置于所述转动机构(22)的一侧,且所述夹线机构(42)位于所述上线机构(41)与所述转动机构(2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装置(5)包括锡线上料机构(51)及发热机构(52),所述锡线上料机构(51)与所述发热机构(52)均设置于所述转动机构(22)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装置(5)还包括下压机构(54),所述下压机构(54)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且所述下压机构(54)位于所述发热机构(52)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7),所述检测装置(7)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检测装置(7)对所述转盘装置(2)、所述咪头上料装置(3)、所述良品下料机构(61)及所述咪头下料装置(6)上的咪头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咪头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7)包括第一检测机构(71)、第二检测机构(72)、第三检测机构(73)、第四检测机构(74)及第五检测机构(75),所述第一检测机构(71)及所述第二检测机构(72)均设置于所述咪头上料装置(3),所述第三检测机构(73)设置于所述咪头上料装置(3)与所述焊接装置(5)之间,所述第四检测机构(74)设置于所述焊接装置(5)与所述良品下料机构(61)之间,所述第五检测机构(75)设置于所述咪头上料装置(3)与所述清空机构(62)之间。
CN201920934842.2U 2019-06-20 2019-06-20 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Active CN210208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4842.2U CN210208971U (zh) 2019-06-20 2019-06-20 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4842.2U CN210208971U (zh) 2019-06-20 2019-06-20 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8971U true CN210208971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3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4842.2U Active CN210208971U (zh) 2019-06-20 2019-06-20 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89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7431A (zh) * 2020-12-04 2021-04-20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基于同步带多组导线下料自动收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7431A (zh) * 2020-12-04 2021-04-20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基于同步带多组导线下料自动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6696B (zh) Die splicer
EP0822014A2 (en) Disassembl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liance and disassembling apparatus thereof
CN210208971U (zh) 咪头自动焊接设备
JP2005319351A (ja) 金型の自動清掃装置
JP2007125667A (ja) 基板の切断装置
CN107293775A (zh) 一种电池裸电芯自动组装设备
CN219520871U (zh) 一种高效的振镜连续激光焊接机结构
CN115021499B (zh) 一种微型马达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209969838U (zh) 一种纽扣电池碰焊设备
CN205798682U (zh) 一种贯流风扇叶轮全自动超声波焊接机
CN216389280U (zh) 固晶机加工用电子元件表面清理装置
CN112975315B (zh) 按键组装设备
JP4319942B2 (ja) 板状物に形成された電極の加工装置
CN212216312U (zh) 焊接清洁装置
CN113351554A (zh) 一种线路板清洁除尘装置
CN211217617U (zh) 一种高低温测试分选一体机
CN210778830U (zh) 一种针式电池负极组装设备
CN208246941U (zh) 一种自动打靶机
CN113909915A (zh) 一种高效率、高平整度的自动贴铜箔一体机
CN209811407U (zh) 一种转盘式焊接机
CN214816414U (zh) 一种滤芯外壳下盖自动装配机
CN217965464U (zh) 多功能电子元件焊接枪
CN211758950U (zh) 毛刺自动削除机
CN217167110U (zh) 一种用于非晶片焊接装置的废料处理装置
CN219716808U (zh) 芯片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