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7963U - 智能停车系统及智能车库 - Google Patents
智能停车系统及智能车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17963U CN210117963U CN202020088748.2U CN202020088748U CN210117963U CN 210117963 U CN210117963 U CN 210117963U CN 202020088748 U CN202020088748 U CN 202020088748U CN 210117963 U CN210117963 U CN 2101179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king
- vehicle
- platform
- intelligent
- parking plat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停车系统及智能车库,涉及智能停车系统技术领域。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停车场行驶路径和车辆停靠区域,停车场行驶路径包括分别设置有指示灯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多个指示灯沿人行道和车行道连续铺设;车行道和人行道沿程布置有多个位置感应装置用以分别获取车辆和行人的行驶位置;车辆停靠区域布置有停车设备,停车设备包括底部停车平台和至少一层上部停车平台,通过横向滑移机构控制上部停车平台从初始位置横向移出以进入行驶路径区域、以及横向移入以返回初始位置,通过竖向升降机构控制上部停车平台上升或下降。本实用新型便于驾驶员寻找车位,提高了停车取车效率,且上下停车平台能独立操作,互不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停车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提高了对于停车场数量的需求,还提高了对于停车场管理的要求,人们对于停车场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提供一个可以停放车辆的车位,更在于如何方便、快捷的将车辆停放在停车场内以及从停车场中取车。比如,现在很多停车场一般只是设置停车收费设施,车辆进入后还是需要自主寻找车位,特别是在车位紧张的时候,驾驶员在停车场中也会消耗很多时间来寻找停车位。
随着智能车库的普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现有的智能车库,通常需要车主将车开入地下停车场入口,等待道闸打开进入车库,在道闸口的显示屏上会显示车库还有多少空余停车位,但是并不好告诉司机具体的停车位位置,对停车场不熟悉的车主很难找到车位,且在离开时也因地形不熟悉一时很难找到出口。上述过程需要花费的时间对于驾驶人员来说是不可预估的,驾驶人员在停车场内盲目的寻找停车位,对于驾驶人员来说不够方便、快捷,降低了停车取车的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适用于停车场的各种车位引导系统,车位引导系统主要用于对进出停车场的停泊车辆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车位引导系统可实现泊车者方便快捷泊车,并对车位进行监控,使停车场车位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提高车位利用率。现有的车位引导系统中,智能灯带引导系统是较为常用的方式,但现有的智能灯带引导系统主要用于传统的地面停车位,一方面,停车场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空间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停车位所在的位置是固定的,车辆停靠时,用户往往需要将车辆从行驶路径中以侧方停车或倒车入库方式停靠到停车位,停车操作不仅容易对往来车辆造成阻碍,容易导致拥堵,也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及智能车库,通过设置指示灯和位置感应装置,对停车场中的驾驶人员和行人进行有效指引,提高停车取车效率,且停车设备的上下停车平台能独立操作,互不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停车场行驶路径和车辆停靠区域,所述停车场行驶路径的地面铺设有指示灯以指示方向,所述车辆停靠区域布置有停车设备以供车辆停靠;所述停车设备包括底部停车平台和至少一层上部停车平台,所述上部停车平台通过横向滑移机构和竖向升降机构设置于底部停车平台上方,所述横向滑移机构用于控制上部停车平台从初始位置横向移出以进入行驶路径区域、以及横向移入以返回初始位置,所述竖向升降机构用于控制上部停车平台上升或下降;
所述停车场行驶路径包括分离设置的车行道和人行道,所述车行道与人行道分别设置有独立的指示灯以分别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用户行驶方向;多个指示灯沿人行道和车行道连续铺设;
车行道和人行道沿程布置有多个位置感应装置用以分别获取车辆和行人的行驶位置。
进一步,所述指示灯设计为箭头或三角形状。
进一步,所述指示灯采用多色灯,对于多车辆或多用户对应的多个行驶路径使用不同的灯光颜色进行方向指示。
进一步,所述指示灯通过透明外壳板安装在地面,透明外壳板下方设置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用于获取车辆底部图像以进行车辆状况检查或辅助车辆状况检查。
进一步,所述检测结构为摄像头,摄像头拍摄时利用指示灯作为补光设备辅助拍摄。
进一步,所述指示灯所在区域或临近区域设置有路障,所述路障通过指示灯上的感应控制结构进行控制以相对于地面伸出或缩回。
进一步,所述路障与指示灯一体设置,当指示灯上设置的感应控制结构感应到车辆时,控制指示灯整体相对于地面整体伸出作为路障。
进一步,所述底部停车平台通过底部横向滑移机构进行安装,所述底部横向滑移机构用于控制底部停车平台从初始位置横向移出以进入行驶路径区域、以及横向移入以返回初始位置。
进一步,所述指示灯上设置有感应结构,其用于获取行驶路径上的车辆或用户的状态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车库,所述车库中设置有前述的智能停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智能停车系统包括在地面分别铺设指示灯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多个指示灯沿人行道和车行道连续铺设,同时沿程布置多个位置感应装置实时获取车辆或行人的位置;在车辆停靠区域中,设置在上部的停车平台可竖向升降和横向移出移进,横向移出时进入行驶路径区域以供待停车辆从行驶路径中直接驶入上部停车平台,便于驾驶员进行停靠操作,提高了停车效率,且上下停车平台能独立操作,互不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停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4为图2中的停车设备进行停车时的操作示例图。
图5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停车设备进行停车时的操作示例图。
图7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障与指示灯一体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停车场10;
车辆停靠区域11,行驶路径12,车行道12a,人行道12b,地面安装孔13;
停车设备100,底部停车平台110,导轨111,上部停车平台120,竖向升降机构130,横向滑移机构140,滑轨150;
车辆200;
指示灯300,壳体3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智能停车系统及智能车库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述的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停车平台可以有多个停车位。因结构类似,工作原理相同,以每层载车台具有一个停车位为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横向”是指水平或接近水平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所称“竖向”指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
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停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智能停车系统,对应着停车场10设置,包括车辆停靠区域11和停车场行驶路径12。所述的停车场可以是室内停车场,也可以是室外停车场,车辆停靠区域11是供车辆的停放区域,行驶路径12是供车辆行驶或用户行进的区域。
所述停车场行驶路径12的地面铺设有指示灯300以指示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停车场行驶路径12包括分离设置的车行道12a和人行道12b,车行道12a供车辆行驶,人行道12b供用户行驶。所述车行道12a与人行道12b分别设置有独立的指示灯以分别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用户行驶方向。车行道12a和人行道12b上还可以沿程布置有多个位置感应装置用以分别获取车辆和行人的行驶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行道12a被设置为单行车道,停车场包括多个分隔设置的车辆停靠区域,每个车辆停靠区域中安装有多个停车设备100,相邻两个车辆停靠区域之间通过行驶路径分隔,每个行驶路径包括3个通行道,其中两个单行车道之间由人行道12b间隔。
作为单行车道的车行道12a中设置有一组连续的指示灯,所述人行道12b中设置有两组连续的指示灯,两组指示灯指示的方向不同,可以进行双向的引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行驶路径的通行道的设置作为典型方式的优选而非限制,比如车行道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另一方面,考虑到行人的安全性,所述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还可以设置栅栏作为路障以防止车辆误入人行道或者行人误入车行道。
连续铺设的若干指示灯300作为电子指示路标形成了灯带引导系统,对进入停车场的车辆和用户进行有效的导航作用,避免待停车辆和用户在停车场内盲目的找车位,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所述指示灯300优选的设计为箭头或三角形状,若干箭头或三角形状的指示灯沿行驶路径进行连续铺设。所述指示灯可以采用LED灯或LED灯组合屏。
所述车辆停靠区域11布置有若干个停车设备100以供车辆200停靠。
参见图2所示,所述停车设备100包括底部停车平台110和至少一层上部停车平台120,所述上部停车平台120通过横向滑移机构140和竖向升降机构130设置于底部停车平台110的上方。
所述横向滑移机构140用于控制上部停车平台120从初始位置横向移出以进入行驶路径12所在的区域,以及控制上部停车平台120从行驶路径12所在的区域横向移入以返回初始位置。
所述竖向升降机构130用于控制上部停车平台120的上升或下降操作。
如此,待停车辆需要停靠上部停车平台120时,行驶路径上的待停车辆经指示灯300引导到目标停车位后,可以通过直线行驶方式驶入已横向移出并下降到行驶路径12地面的上部停车平台120上,车辆停靠完成后,用户离开,上部停车平台120上升后从行驶路径12所在区域横向移入以返回初始位置。在停靠上部停车平台120的过程中,用户无需进行侧方停车或倒车入库,减小了停车难度,且减小了车辆入库对其它行驶车辆和用户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停车系统可以利用已有桥体的桥下空间来设置,具体的,在桥体的桥柱之间设置若干个停车设备形成车辆停靠区域,而桥侧的道路则作为停车场行驶路径(道路)供待停靠的车辆行驶或取车的用户行进。
作为典型方式的举例,用户驾车到达停车场时,停车场管理人员或智能管理装置可以启动控制器,选定从入口通向目标空置停车平台(作为终点)的行驶路径,控制器点亮对应的行驶路径上的所有指示灯,用户根据点亮的指示灯进行驾驶到达目标空置停车平台。
或者,考虑到能源节约以及灯光其它用户的影响,在选定从入口通向目标空置停车平台(作为终点)的行驶路径后,控制器并不点亮对应的行驶路径上的所有的指示灯,而是根据车辆的行驶位置,控制行驶路径上该行驶位置前方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灯依次点亮,并将已行驶过的路径上的指示灯熄灭。车辆行驶位置的采集,可以通过行驶路径上的若干个位置感应装置来进行。所述的位置感应装置,比如可以是压力感应装置、超声波探测感应器或红外感应装置。
所述目标空置停车平台还可以设置显示屏显示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比如该待停车辆的车牌号信息等。
优选的,以箭头指示灯为例,其可以包括红色和绿色LED 灯指示,其中,绿色LED灯表示车辆和用户可以继续前进,红色LED 灯指示表示车辆和用户应停止等待,车辆和用户只需要按照绿色LED 灯的指示行进,看到红色LED 灯表示到达了目标停车平台,如此,车辆可以沿绿色LED 灯指示找到空置的停车平台以将停车,用户可以沿绿色LED 灯指示找到停放有自己车辆的停车平台以取车。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指示灯300采用多色LED灯,对于多车辆或多用户对应的多个行驶路径使用不同的灯光颜色进行方向指示。这样当同时有多人进入停车场时,可以分别安排不同的颜色,防止混淆,方便司机辨认。进一步,所述指示灯300还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车辆识别装置获取到进入车辆信息后,可以依据分配的车位号或者颜色,开启对应颜色的地灯,引导这辆车进入到指定区域。
所述控制器还可以依据各区域的空位情况来对新入车辆进行引导。非指示情况下,指示灯不亮起,防止多种颜色地灯同时亮起,扰乱驾驶员的判断。
继续参见图2所示,以两层停车平台为例,所述停车设备100包括底部停车平台110和上部停车平台120,上部停车平台120通过横向滑移机构140和竖向升降机构130设置于底部停车平台110的上方。通过所述竖向升降机构130,上部停车平台120可相对于底部停车平台110竖向升降以折叠或展开;通过所述横向滑移机构140,上部停车平台120可相对于底部停车平台110以横向远离进入行驶路径12所在区域或靠近返回到初始位置。
所述竖向升降机构130优选为剪刀叉结构,其包括两个中部相互铰接的升降杆,以及通过一动力传输机构与升降杆的一端相连的电机;电机通过动力传输机构控制两个升降杆端部的相对位移,从而控制上部停车平台上升或下降。其中,所述的电机,泛指电气驱动设备,包括电机驱动设备、液压驱动设备,或者其它类型的驱动设备,只要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功能即可。
底部停车平台110上对称设置有2个导轨111,每个导轨111中均连接有一个横向滑移机构140和一个竖向升降机构130,上部停车平台120通过竖向升降机构和位于导轨111内的横向滑移机构安装在底部停车平台110上。竖向升降机构支撑所述上部停车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该所述的导轨,按照符合本实用新型需求的广义理解是滑轨,作为举例而非限定,既可以是凹型结构,也可以平面结构,或者是凸型结构等,只要能够协助实现滑动和/或滚动功能即可。
所述横向滑移机构140安装于底部停车平台110上的导轨111内,竖向升降机构130安装在横向滑移机构140上,横向滑移机构140可以带动竖向升降机构130与上部停车平台120整体横移。
参见图3和图4所示,示例了车辆200停靠上部停车平台120的过程。
首先,车辆200靠近停车设备或车辆200在停车设备前方停止时,控制横向滑移机构140启动,横向滑移机构140带动竖向升降机构130与上部停车平台120整体从初始位置移出进入行驶路径12所在区域,参见图3所示。
然后,参见图4所示,竖向升降机构130控制上部停车平台120下降至地面位置,车辆200可直线驶入上部停车平台120上。
车辆停放好后,用户离开车辆,控制竖向升降机构130将上部停车平台120竖向升起至预定高度,再控制横向滑移机构140将上部停车平台120横向移入回归原位,完成停车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和图6所示,所述竖向升降机构130具体为立柱式上下升降结构,其包括立柱和立柱上的升降机构,立柱的下方设置横向滑移机构140,所述横向滑移机构140能够沿滑轨150在横向上平移,所述滑轨150安装在底部停车平台的两侧,且滑轨150自身能够相对于底部停车平台移出或移入。
所述横向滑移机构140安装于底部停车平台110上的滑轨150上,竖向升降机构130安装在横向滑移机构140上,横向滑移机构140可以带动竖向升降机构130与上部停车平台120整体横移。
所述立柱还可以与上部停车平台分离,车辆停靠上部停车平台时,可以控制横向滑移机构140带动立柱移动到初始位置(离开行驶路径所在区域)以便车辆直线驶入上部停车平台。
所述安装在立柱上的升降机构,作为举例而非限制,可以采用常用的链条提升装置、升降丝杆、电葫芦升降装置、气动升降装置或液压升降装置均可。
以链条提升装置为例,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比如所述升降机构可以包括固定支架部分(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固定支架部分,直接以立柱作为固定支架)、提升吊架,驱动提升吊架升降的升降动力装置及升降传动装置。所述提升吊架与支承结构连接,所述支承结构与载车板连接。所述升降传动装置采用链条传动,具体可以为循环链传动系统,链条竖直设置。利用链条传动提升吊架与升降传动系统中的链条相连接。所述循环链传动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架部分上下端的上链轮和下链轮,以及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支架部分的顶部。提升吊架与循环链传动系统中的链条相连接,链条运行即实现提升吊架的升降动作。提升过程中,升降驱动电机转动通过链条带动提升吊架上升,提升吊架带动载车板上升。升降驱动电机反转时实现提升吊架下降,提升吊架带动载车板下降。其他升降装置的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图5和图6示例了车辆200停靠上部停车平台120的过程。
首先,车辆200靠近停车设备或车辆200在停车设备前方停止时,控制横向滑移机构140启动,横向滑移机构140带动竖向升降机构130与上部停车平台120整体从初始位置移出进入行驶路径12所在区域,参见图5所示。
然后,参见图6所示,竖向升降机构130控制上部停车平台120下降至地面位置后,控制横向滑移机构140带动竖向升降机构130移动到初始位置以离开行驶路径所在区域,没有竖向升降机构130的阻挡,车辆200可直线驶入上部停车平台120上。
车辆停放好后,用户离开车辆;控制横向滑移机构140带动竖向升降机构130从初始位置移出进入行驶路径所在区域后,使竖向升降机构130与上部停车平台120连接,然后控制竖向升降机构130将上部停车平台120竖向升起至预定高度,再控制横向滑移机构140将竖向升降机构130和上部停车平台120整体横向移入回归原位,完成停车操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底部停车平台也通过底部横向滑移机构进行安装,所述底部横向滑移机构用于控制底部停车平台从初始位置横向移出以进入行驶路径区域、以及横向移入以返回初始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部停车平台和上部停车平台端部设置由弧面结构或斜面结构以引导车辆驶入停车平台。
所述弧面结构或斜面结构还可以通过横向伸缩结构安装在停车平台上,所述横向伸缩结构用以控制弧面结构或斜面结构相对于停车平台伸出或缩回。如此,弧面结构或斜面结构平时是缩回状态,位于停车平台上,在需要时才用停车平台上伸出以方面车辆驶入停车平台。
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300优选的通过透明外壳板安装在地面,透明外壳板下方设置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用于获取车辆底部图像以进行车辆状况检查或辅助车辆状况检查。所述检测结构为摄像头,摄像头拍摄时,可以直接利用指示灯作为补光设备辅助拍摄。如此,可以获取平时难以被车主察觉的车辆隐患信息,因为车底状况——比如底盘、车轮内侧,车主在平时难以直观的看到,在指示地灯上设置检测结构后,就可以在用户停车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一方面不用浪费车主时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灯300所在区域或临近区域设置有路障,所述路障可以通过指示灯上的感应控制结构进行控制以相对于地面伸出或缩回。
优选的,参见图7所示,所述路障与指示灯一体设置,当指示灯上设置的感应控制结构感应到车辆时,控制指示灯整体相对于地面整体伸出作为路障。
具体的,结合图7和图8所示,行驶路径12所在的地面上设置有指示灯300的安装孔13。所述指示灯300包括壳体310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灯光组件和设置在壳体上的感应控制结构,所述壳体310初始状况下是位于安装孔13内的。
所述感应控制结构包括处理器(芯片)、感应器和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结构和伸缩组件——比如可以是千斤顶,伸缩组件的一端通过驱动结构进行驱动控制,另一端连接壳体310。当需要指示灯伸出地面作为路障时,根据感应器的感应,处理器控制驱动结构启动,驱动伸缩组件伸出,从而将壳体310推出地面。而后,待车辆或行人停止行进后,需解除路障时,处理器控制驱动结构启动,驱动伸缩组件缩回,从而将壳体310收回地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灯300上还可以另外设置有感应结构,其用于获取行驶路径上的车辆或用户的状态信息。所述的感应结构,可以采用超声波探测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或者压力感应器,所述状态信息可用于判定或分析车辆和用户的当前状态,比如可以是车辆或用户的静止状态、运动状态等。
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警报系统,在车辆或用户未按指示灯行走时给出声音、光照或声光警示以提醒用户。所述的警报系统优选的设置在指示灯上。
智能停车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停车场中的车位探测机构。本实施例中,停车场中车位探测可采用超声波检测或者视频车牌识别技术,对每个车位的占用或空闲状况进行可靠检测。在每个车位上方安装超声波探测器或者视频探测器即可探测到有无车辆停泊在车位上,然后将所有探测信息实时采集到系统中,系统通过计算机实时将引导信息反馈给系统控制器。
在上面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并不旨在将其自身限于这些方面。而是,在本公开内容的目标保护范围内,各组件可以以任意数目选择性地且操作性地进行合并。另外,像“包括”、“囊括”以及“具有”的术语应当默认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开放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或封闭性,除非其被明确限定为相反的含义。所有技术、科技或其他方面的术语都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其被限定为相反的含义。在词典里找到的公共术语应当在相关技术文档的背景下不被太理想化或太不实际地解释,除非本公开内容明确将其限定成那样。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停车场行驶路径和车辆停靠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场行驶路径的地面铺设有指示灯以指示方向,所述车辆停靠区域布置有停车设备以供车辆停靠;所述停车设备包括底部停车平台和至少一层上部停车平台,所述上部停车平台通过横向滑移机构和竖向升降机构设置于底部停车平台上方,所述横向滑移机构用于控制上部停车平台从初始位置横向移出以进入行驶路径区域、以及横向移入以返回初始位置,所述竖向升降机构用于控制上部停车平台上升或下降;
所述停车场行驶路径包括分离设置的车行道和人行道,所述车行道与人行道分别设置有独立的指示灯以分别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用户行驶方向;多个指示灯沿人行道和车行道连续铺设;
车行道和人行道沿程布置有多个位置感应装置用以分别获取车辆和行人的行驶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设计为箭头或三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采用多色灯,对于多车辆或多用户对应的多个行驶路径使用不同的灯光颜色进行方向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通过透明外壳板安装在地面,透明外壳板下方设置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用于获取车辆底部图像以进行车辆状况检查或辅助车辆状况检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为摄像头,摄像头拍摄时利用指示灯作为补光设备辅助拍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所在区域或临近区域设置有路障,所述路障通过指示灯上的感应控制结构进行控制以相对于地面伸出或缩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障与指示灯一体设置,当指示灯上设置的感应控制结构感应到车辆时,控制指示灯整体相对于地面整体伸出作为路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停车平台通过底部横向滑移机构进行安装,所述底部横向滑移机构用于控制底部停车平台从初始位置横向移出以进入行驶路径区域、以及横向移入以返回初始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上设置有感应结构,其用于获取行驶路径上的车辆或用户的状态信息。
10.一种智能车库,其特征在于:车库中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停车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88748.2U CN210117963U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智能停车系统及智能车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88748.2U CN210117963U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智能停车系统及智能车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17963U true CN210117963U (zh) | 2020-02-28 |
Family
ID=69617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88748.2U Active CN210117963U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智能停车系统及智能车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1796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71348A (zh) * | 2021-03-23 | 2021-07-06 | 四川金石东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充电中心及其充电方法 |
-
2020
- 2020-01-16 CN CN202020088748.2U patent/CN21011796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71348A (zh) * | 2021-03-23 | 2021-07-06 | 四川金石东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充电中心及其充电方法 |
CN113071348B (zh) * | 2021-03-23 | 2023-09-05 | 四川金石东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充电中心及其充电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75748B (zh) | 人行横道智能防冲撞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208737681U (zh) | 停车场寻车系统 | |
CN204060088U (zh) | 双层横跨道路式立体停车库 | |
CN210117963U (zh) | 智能停车系统及智能车库 | |
KR101121036B1 (ko) | 자전거 고가도로의 경사조절 시스템 | |
CN102383636A (zh) | 一种地下汽车存车场 | |
US20150014077A1 (en) | Method-system of parking a vehicle using only front road course and placement of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in a final parking position by an auxiliary mechanism | |
CN110725173B (zh) | 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
CN210658071U (zh) | 利用既有人行道的公交站结构 | |
CN202520021U (zh) | 移动式停车库 | |
CN110648555A (zh) | 一种智慧交通的地下停车场车辆引流装置 | |
WO2005083205A1 (es) | Sistema de aparcamiento de vehículos en dos alturas con autonomia en ambas plazas. | |
CN1328455C (zh) | 一车位停二车停车设备 | |
CN211286860U (zh) | 泊车平台及使用该泊车平台的停车场 | |
CN220434372U (zh) | 立体停车系统 | |
CN102635259A (zh) | 一种无耗能多层立体停车装置 | |
CN205935811U (zh) | 一种道路立体车库以及道路立体车库群 | |
CN111519553A (zh) | 用于城市高架桥下交叉路口的交通引导系统及方法 | |
CN111593915B (zh) | 一种利用路面空间的停车系统和停车方法 | |
CN215758300U (zh) | 高架路升降进出系统 | |
CN111535101B (zh) | 一种十字路口车辆通行下穿隧道及其通行方法 | |
CN216119083U (zh) | 一种地下停车场自动引导机器人 | |
CN109403231A (zh) | 一种公路障碍自动收放装置 | |
CN204386235U (zh) | 便捷式扩容地下立体车库 | |
WO2018128220A1 (ko) | 포켓식 주차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