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1207U - 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1207U
CN210101207U CN201920898316.5U CN201920898316U CN210101207U CN 210101207 U CN210101207 U CN 210101207U CN 201920898316 U CN201920898316 U CN 201920898316U CN 210101207 U CN210101207 U CN 210101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grooves
crown
groups
sk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83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
白龙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83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1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1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1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包括一体结构的胎冠、胎肩、胎侧和趾口,所述胎冠的表面中心部分具有对称设有两组环形沟槽,所述两组环形沟槽绕胎冠外圆面布设形成位于两组环形沟槽中部胎冠区,及分别位于两组环形沟槽外侧的侧胎冠区;所述侧胎冠区上具有多组由环形沟槽向胎肩侧延伸的排沟槽,多组沟槽绕绕胎冠外圆面环形布设并形成若干侧胎冠部;所述中部胎冠区两侧设置多组朝向排沟槽的单向花纹槽;所述侧胎冠部上设置有向排沟槽的单向花纹槽;该轮胎抓地力更强,排雪性能更好,行驶的稳定性强,从而提高了制动效果,避免发生侧滑等安全隐患,提高了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目前普通的四季轮胎在冬季冰雪路面行驶过程中,制动性能比较差,易发生侧滑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包括一体结构的胎冠、胎肩、胎侧和趾口,所述胎冠的表面中心部分具有对称设有两组环形沟槽,所述两组环形沟槽绕胎冠外圆面布设形成位于两组环形沟槽中部胎冠区,及分别位于两组环形沟槽外侧的侧胎冠区;
所述侧胎冠区上具有多组由环形沟槽向胎肩侧延伸的排沟槽,多组排沟槽绕胎冠外圆面环形布设并形成若干侧胎冠部;
所述中部胎冠区两侧设置多组朝向排沟槽的单向花纹槽;
所述侧胎冠部上设置有向排沟槽的单向花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两组环形沟槽之间构成的中部胎冠区形成连续筋条结构,可有效提高直线行驶的稳定性;通过环形沟槽和排沟槽的设计形成立体结构的侧胎冠部,可有效提高轮胎的抓地力;通过双向设置排沟槽并配合单向花纹槽结构,可有效提高排雪能力,单向花纹槽不仅可以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抓地力,还大大提高了破冰排雪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侧胎冠部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吸水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吸水孔,可有效吸附行驶过程中的路面积水,提高防滑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胎冠区和侧胎冠部的表面上均有若干条花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花纹槽可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
进一步地,所述侧胎冠部上设置有与其两侧排沟槽相通的双向花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侧胎冠部设置双向花纹槽从而进一步提高排雪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胎冠区上的多组单向花纹槽分别于各排沟槽所设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花纹槽呈弯曲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花纹槽的槽宽由一侧口部向另一侧口部逐渐扩大。
进一步地,所述排沟槽的深度由中部胎冠区至台阶侧逐渐变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包括一体结构的胎冠、胎肩、胎侧和趾口,所述胎冠的表面对称设有若干组由胎冠中部向两侧胎肩延伸的排沟槽,所述胎冠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朝向排沟槽的单向花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通过双向设置排沟槽可有效提高排雪能力并配合单向花纹槽结构,不仅可以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抓地力,还大大提高了破冰排雪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胎冠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吸水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高防滑子午线轮胎相较与现有技术中的轮胎抓地力更强,排雪性能更好,行驶的稳定性强,从而提高了制动效果,避免发生侧滑等安全隐患,提高了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术语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单向花纹槽是在轮胎面上具有一侧开口的槽,该开口与其它沟槽相通或通向胎冠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双向花纹槽是在轮胎面上并且两端均具有开口的槽,两端的开口与其它沟槽相通或通向胎冠外侧。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其整体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的轮胎结构一致,主要包括一体结构的胎冠、胎肩、胎侧和趾口,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不同的是所述胎冠101的表面中心部分具有对称设有两组环形沟槽1,所述两组环形沟槽1绕胎冠101外圆面布设形成位于两组环形沟槽1中部胎冠区11,及分别位于两组环形沟槽1外侧的侧胎冠区12;所述侧胎冠区12上具有多组由环形沟槽1向胎肩102侧延伸的排沟槽2,多组排沟槽2绕胎冠101外圆面环形布设并形成若干侧胎冠部3;所述中部胎冠区11两侧设置多组朝向排沟槽2的单向花纹槽4;所述侧胎冠部3上设置有向排沟槽2的单向花纹槽4,由于两组环形沟槽1之间构成的中部胎冠区11形成连续筋条结构,可有效提高直线行驶的稳定性;通过环形沟槽1和排沟槽11的设计形成立体结构的侧胎冠部3,可有效提高轮胎的抓地力;通过双向设置排沟槽2并配合单向花纹槽结构4,可有效提高排雪能力,单向花纹槽4不仅可以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抓地力,还大大提高了破冰排雪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单向花纹槽4的平面呈三角形结构,并且槽深由封闭端向开口端逐渐变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胎冠部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吸水孔5,通过在侧胎冠部3的表面设置吸水孔5,可有效吸附行驶过程中的路面积水,提高防滑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部胎冠区11和侧胎冠部3的表面上均有若干条花纹槽6,通过设置花纹槽6可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侧胎冠部3上设置有与其两侧排沟槽2相通的双向花纹槽7,并且所述双向花纹槽7呈弯曲结构,双向花纹槽7的槽宽由一侧口部向另一侧口部逐渐扩大,通过在侧胎冠部3设置双向花纹槽7从而进一步提高排雪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部胎冠区11上的多组单向花纹槽4分别于各排沟槽2所设位置相对应,从而使单向花纹槽4更加方便地与排沟槽2配合进行排雪。
为了可以使排沟槽2的排雪效果更好,所述排沟槽2的深度由中部胎冠区11至胎肩102侧逐渐变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未图示),包括一体结构的胎冠、胎肩、胎侧和趾口,所述胎冠的表面对称设有若干组由胎冠中部向两侧胎肩延伸的排沟槽,所述胎冠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朝向排沟槽的单向花纹槽;通过双向设置排沟槽可有效提高排雪能力并配合单向花纹槽结构,不仅可以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抓地力,还大大提高了破冰排雪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轮胎的橡胶材料内混入菜籽油和高分散白炭黑,通过菜籽油、高分散白炭黑与橡胶的混合物制成的胎面,相比于传统的轮胎可提高轮胎在雪地和冰地的抓地性能10%,增大了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大提高了车辆在冰雪路面上的可操控性和安全性。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0)

1.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包括一体结构的胎冠、胎肩、胎侧和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的表面中心部分具有对称设有两组环形沟槽,所述两组环形沟槽绕胎冠外圆面布设形成位于两组环形沟槽中部胎冠区,及分别位于两组环形沟槽外侧的侧胎冠区;
所述侧胎冠区上具有多组由环形沟槽向胎肩侧延伸的排沟槽,多组排沟槽绕胎冠外圆面环形布设并形成若干侧胎冠部;
所述中部胎冠区两侧设置多组朝向排沟槽的单向花纹槽;
所述侧胎冠部上设置有向排沟槽的单向花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胎冠部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吸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胎冠区和侧胎冠部的表面上均有若干条花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胎冠部上设置有与其两侧排沟槽相通的双向花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胎冠区上的多组单向花纹槽分别于各排沟槽所设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花纹槽呈弯曲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花纹槽的槽宽由一侧口部向另一侧口部逐渐扩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沟槽的深度由中部胎冠区至台阶侧逐渐变深。
9.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包括一体结构的胎冠、胎肩、胎侧和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的表面对称设有若干组由胎冠中部向两侧胎肩延伸的排沟槽,所述胎冠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朝向排沟槽的单向花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吸水孔。
CN201920898316.5U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 Active CN210101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8316.5U CN210101207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8316.5U CN210101207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1207U true CN210101207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4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8316.5U Active CN210101207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12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5715A (zh) * 2021-07-19 2021-11-12 德州玲珑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磨、高排水性子午线轮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5715A (zh) * 2021-07-19 2021-11-12 德州玲珑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磨、高排水性子午线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65496B (zh) 雪地胎的胎面刻槽
WO2011111319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2826988U (zh) 摩托车室外竞技用充气轮胎
CN210101207U (zh) 一种高防滑子午线轮胎
CN203600907U (zh) 载重汽车轮胎胎面
CN208774430U (zh) 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212499749U (zh) 一种轮胎
CN204296374U (zh) 镶钉雪地轮胎
CN206086222U (zh) 全路况越野轮胎
CN111890846A (zh) 一种轮胎
CN210174550U (zh) Suv全地形轮胎
CN210257863U (zh) 雪地用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
CN203211018U (zh) 泥草地用摩托车轮胎胎面结构
CN110077176B (zh) Suv全地形轮胎
CN214688877U (zh) 一种自行车用防滑免充气轮胎
CN210821677U (zh) 一种轻卡车冰雪地专用半钢轿车轮胎
CN213322522U (zh) 一种同时适用于公路和越野驾驶的mt轮胎
CN212765515U (zh) 一种具有对称花纹的全天候轮胎
CN209037326U (zh) 一种拖拉机轮胎的防滑构造
CN212219803U (zh) 载重子午线轮胎
CN207535628U (zh) 一种轮胎
CN203666283U (zh) 轿车专用轮胎
CN214727955U (zh) 轮胎花纹及轮胎
CN207173193U (zh) 全地形充气轮胎
CN211280509U (zh) 一种提升湿地抓地力性能的充气子午线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