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0846A - 一种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0846A
CN111890846A CN202010752854.0A CN202010752854A CN111890846A CN 111890846 A CN111890846 A CN 111890846A CN 202010752854 A CN202010752854 A CN 202010752854A CN 111890846 A CN111890846 A CN 111890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tread
decorative pattern
tir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28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鹏
赖之立
宋开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Wanda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Wanda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Wanda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Wanda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28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084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3209 priority patent/WO20220215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0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08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轮胎,其包括胎面以及位于胎面两侧的胎侧,胎面与胎侧一体成型,所述胎面沿着自身轴线方向设置有两组第一花纹块组,且每组的第一花纹块组包括沿着胎面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花纹块,每组第一花纹块组的两个相邻的第一花纹块沿胎面周向方向相互正对的两侧面呈内凹的弧形设置,两组第一花纹块组的多个第一花纹块相互间隔,且两组第一花纹块组的多个第一花纹块均越过轮胎中心面,多个第一花纹块与胎面一体成型。本申请具有良好的泥泞地前进稳定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用于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轮胎通常是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
相关技术中,轮胎包括胎面,胎面设置有多个花纹块,花纹块背离胎面的表面开设有刀槽以提升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轮胎在路面行驶时,通过多个花纹块以及相邻花纹块之间的间隙进行排泥,以确保在泥地的通过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的轮胎在泥泞地面行驶时,存在有排泥速度过快、车轮容易打滑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轮胎在泥地行驶时容易打滑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轮胎。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轮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轮胎,包括胎面以及位于胎面两侧的胎侧,胎面与胎侧一体成型,所述胎面沿着自身轴线方向设置有两组第一花纹块组,且每组的第一花纹块组包括沿着胎面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花纹块,每组第一花纹块组的两个相邻的第一花纹块沿胎面周向方向相互正对的两侧面呈内凹的弧形设置,两组第一花纹块组的多个第一花纹块相互间隔,且两组第一花纹块组的多个第一花纹块均越过轮胎中心面,多个第一花纹块与胎面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多个第一花纹块能够增大与地面的接触摩擦力,使得在经过泥泞路面时通过性以及稳定性较高,每组第一花纹块组的两个相邻第一花纹块呈内凹的弧形设计,并且两组的第一花纹块组的多个第一花纹块相互间隔,在经过泥泞路面时,排泥速度得到缓和,同时两组的第一花纹块组的多个第一花纹块均越过轮胎中心面,因此排泥路径弯折、排泥距离增长,进一步缓和中心排泥速度,使得轮胎具有良好的泥泞地前进稳定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花纹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刀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花纹块表面开设第一刀槽,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提高轮胎的通过性;另一方面,第一刀槽的设计使得第一花纹块的刚性降低,提高第一花纹块的变形能力,有效均衡第一花纹块的刚性,提高了产品性能牵引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花纹块组靠近胎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花纹块组,第二花纹块组包括沿胎面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花纹块,第二花纹块向着背离第一花纹块的方向延伸至胎侧位置,且第二花纹块与胎面以及胎侧均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花纹块组的设计使得胎面结构凹凸感更强,因此使得轮胎与泥泞地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进而使得轮胎在泥泞地的通过性大大增强,并且第二花纹块向着背离第一花纹块的方向延伸至胎侧位置,因此在转向过程中,轮胎的转向抓地力得到提高,使得转向稳定性得到提高。
优选的,所述第二花纹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刀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刀槽的设置,使得第二花纹块与泥泞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使得轮胎与泥泞地的接触摩擦力增大, 从而使得轮胎在泥泞地的通过性能提高,同时,第二刀槽的设计能够均衡第二花纹块刚性,使得第二花纹块的变形能力增强,从而提升轮胎在泥泞地的牵引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花纹块与第二花纹块之间设置有花纹肋,花纹肋与胎面固定连接,且花纹肋的厚度低于第一花纹块以及第二花纹块的厚度以在第一花纹块和第二花纹块之间形成沟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纹肋的设置使得第一花纹块和第二花纹块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第一花纹块和第二花纹块的刚性得到保障,沟槽可以起到辅助排泥的作用,进一步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轮胎在泥泞地的通过性进一步提高。
优选的,所述第二花纹块朝向胎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花纹槽,第一花纹槽位于胎面与胎侧交接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花纹槽的设置使得轮胎在转弯时,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并且与泥泞路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接触摩擦力提高,具有优越的转弯操控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二花纹块靠近胎侧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花纹槽,第二花纹槽的开口朝着背离轮胎中心面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花纹槽的设置使得轮胎转弯时胎侧与泥泞地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轮胎的转向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优选的,每组所述第二花纹块组的两个相邻的第二花纹块之间设置有底部加强筋,底部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花纹块固定,底部加强筋与胎面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加强筋将两个第二花纹块连为一体,提高了第二花纹块组的整体性,在通过泥泞地面时,能够提升泥泞地的穿越性能。
优选的,每组所述第二花纹块组的两个相邻第二花纹块之间设置有侧加强筋,侧加强筋位于底部加强筋靠近胎侧的位置处,且侧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第二花纹块固定,侧加强筋与胎面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加强筋将相邻的第二花纹块进一步连为一体,并且由于侧加强筋位于胎侧位置处,因此转弯时,轮胎的侧向抓地力提高,使得轮胎的转弯行驶稳定性得到保障。
优选地,所述胎面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胎面加强筋,胎面加强筋位于轮胎中心面两侧,以轮胎中心面同一侧的相邻三个第一花纹块以及三个第二花纹块为一组,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花纹块的一侧与相邻的第一花纹块之间通过胎面加强筋连接,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花纹块的另一侧与相邻的第二花纹块通过胎面加强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胎面加强筋能够将第一花纹块组和第二花纹块组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整个第一花纹块组以及第二花纹块组的刚性,第一花纹块根部以及第二花纹块根部得以加强,从而减缓轮胎的磨损,提高轮胎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轮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轮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胎面;2、胎侧;3、第一花纹块;31、第一刀槽;4、第二花纹块;41、第二刀槽;42、第一花纹槽;43、第二花纹槽;5、花纹肋;51、沟槽;6、底部加强筋;7、侧加强筋;8、胎面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轮胎。参照图1,一种轮胎包括胎面1,胎面1绕卷一周形成封闭圆环状,胎面1的两侧一体成型有胎侧2。胎面1上设置有两组第一花纹块组,且每组第一花纹块组包括多个第一花纹块3,第一花纹块3与胎面1一体成型,每组的多个第一花纹块3沿着胎面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可以相等或者不等,本实施例中,每组第一花纹块组中的两个相邻第一花纹块3间距相等。第一花纹块组靠近胎侧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花纹块组,第二花纹块组包括多个沿着胎面1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花纹块4,且相邻的第二花纹块4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或不等,本实施例中,每组第而花纹块组中的两个相邻第二花纹块4之间间距相等。在经过泥泞地面时,第一花纹块组和第二花纹块组能够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提高本申请的轮胎的泥泞地通过性。
如图2所示,第一花纹块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刀槽31,第一刀槽31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中,第一刀槽31设置有三个,且三个第一刀槽31的同一端连通,并呈辐射状分布在第一花纹块3表面。第一刀槽31能够进一步增大轮胎与泥泞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轮胎的通过性。
如图2所示,第二花纹块4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刀槽41,第二刀槽41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中,第二刀槽41呈折线状,且第二刀槽41的延伸方向为从胎侧2指向胎面1中心。第二刀槽41能够进一步增大轮胎与泥泞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轮胎的通过性。
如图3所示,每组第一花纹块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一花纹块3相互靠近的侧壁呈内凹的弧形,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花纹块3呈U字形排列,两组第一花纹块组的多个第一花纹块3沿着胎面1的周向呈间隔交错设置,并且第一花纹块3朝向胎面1中心的一端均越过轮胎中心面。在经过泥泞地面时,随着轮胎的滚动,淤泥会被压入相邻第一花纹块组之间的间隙,并且由于第一花纹块3的端部越过轮胎中心面,使得淤泥的流动被第一花纹块3端部阻碍,从而延长了淤泥的流动路径,因此第一花纹块3的设置能够缓和轮胎中心位置处的排泥速度,进而使得胎面1与泥泞地面的摩擦力增大,轮胎具有良好的泥泞地前进稳定性能。
结合图1和图3,第二花纹块4向着背离第一花纹块3的方向延伸至胎侧2,且第二花纹块4与胎面1、胎侧2均为一体成型,因此在经过泥泞地面时,第二花纹块4不但能够提高轮胎直行时与泥泞地面的接触摩擦力,还能够在转弯时确保转向稳定性。
结合图1和图3,第二花纹块4背离胎面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花纹槽42以及第二花纹槽43,其中,第一花纹槽42位于胎侧2与胎面1交接位置处,第二花纹槽43位于胎侧2位置处,第一花纹槽42和第二花纹槽43的设计,使得轮胎在泥泞地面转向时,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同时增大轮胎与泥泞地面的摩擦力,提高了转弯操控性。
如图3所示,第一花纹块3与相邻的第二花纹块4之间设置有与胎面1一体成型的花纹肋5,花纹肋5的厚度低于第一花纹块3以及第二花纹块4的高度,使得第一花纹块3与相邻的第二花纹块4之间形成沟槽51,即沟槽51位于花纹肋5正上方,花纹肋5的设置使得第一花纹块3和第二花纹块4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第一花纹块3和第二花纹块4的刚性得到保障,沟槽51可以起到辅助排泥的作用,进一步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并且沟槽51呈非直线设置,缓和排泥速率,从而使得轮胎在泥泞地的通过性进一步提高。
如图3所示,每组第二花纹块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花纹块4之间设置有底部加强筋6和侧加强筋7,其中,底部加强筋6位于胎面1靠近胎侧2的位置处,侧加强筋7位于胎侧2位置处,底部加强筋6与胎面1以及第二花纹块4之间、侧加强筋7与胎侧2以及第二花纹块4之间均为一体成型。底部加强筋6将两个第二花纹块4连为一体,提高了第二花纹块组的整体性,在通过泥泞地面时,能够提升泥泞地的穿越性能,侧加强筋7将第二花纹块4靠近胎侧2的一端串连在一起,提升泥泞地穿越性能,同时提高轮胎转弯时的抓地力和转弯稳定性。
如图3所示,胎面1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胎面加强筋8,胎面加强筋8用于连接轮胎中心面同一侧的第一花纹块3或第二花纹块4,具体地,以相邻的三组第一花纹块3和第二花纹块4为一个模块,每个模块中,位于中间位置处的第一花纹块3的一侧通过胎面加强筋8与其中一侧的第一花纹块3固定,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花纹块3的另一侧通过胎面加强筋8与另一侧的第二花纹块4固定,从而使得整个第一花纹块组和第二花纹块组的整体刚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轮胎的使用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轮胎的实施原理为:该轮胎在经过泥泞路面时,多个第一花纹块3和第二花纹块4能够增大轮胎与泥泞地面的接触摩擦力,并且由于中心排泥速度会由于被第一花纹块3阻隔而减缓,同时第一花纹块3和第二花纹块4之间的沟槽51进行辅助排泥、增大与泥泞地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轮胎在泥泞地面的通过性;转弯时,第一花纹槽42和第二花纹槽43增大了轮胎与泥泞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轮胎在泥泞地面的转向通过性大大提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轮胎,包括胎面(1)以及位于胎面(1)两侧的胎侧(2),胎面(1)与胎侧(2)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1)沿着自身轴线方向设置有两组第一花纹块组,且每组的第一花纹块组包括沿着胎面(1)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花纹块(3),每组第一花纹块组的两个相邻的第一花纹块(3)沿胎面(1)周向方向相互正对的两侧面呈内凹的弧形设置,两组第一花纹块组的多个第一花纹块(3)相互间隔,且两组第一花纹块组的多个第一花纹块(3)均越过轮胎中心面,多个第一花纹块(3)与胎面(1)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块(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刀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块组靠近胎侧(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花纹块组,第二花纹块组包括沿胎面(1)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花纹块(4),第二花纹块(4)向着背离第一花纹块(3)的方向延伸至胎侧(2)位置,且第二花纹块(4)与胎面(1)以及胎侧(2)均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花纹块(4)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刀槽(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块(3)与第二花纹块(4)之间设置有花纹肋(5),花纹肋(5)与胎面(1)固定连接,且花纹肋(5)的厚度低于第一花纹块(3)以及第二花纹块(4)的厚度以在第一花纹块(3)和第二花纹块(4)之间形成沟槽(5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花纹块(4)朝向胎侧(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花纹槽(42),第一花纹槽(42)位于胎面(1)与胎侧(2)交接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花纹块(4)靠近胎侧(2)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花纹槽(43),第二花纹槽(43)的开口朝着背离轮胎中心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花纹块组的两个相邻的第二花纹块(4)之间设置有底部加强筋(6),底部加强筋(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花纹块(4)固定,底部加强筋(6)与胎面(1)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花纹块组的两个相邻第二花纹块(4)之间设置有侧加强筋(7),侧加强筋(7)位于底部加强筋(6)靠近胎侧(2)的位置处,且侧加强筋(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第二花纹块(4)固定,侧加强筋(7)与胎面(1)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1)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胎面加强筋(8),胎面加强筋(8)位于轮胎中心面两侧,以轮胎中心面同一侧的相邻三个第一花纹块(3)以及三个第二花纹块(4)为一组,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花纹块(3)的一侧与相邻的第一花纹块(3)之间通过胎面加强筋(8)连接,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花纹块(3)的另一侧与相邻的第二花纹块(4)通过胎面加强筋(8)连接。
CN202010752854.0A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轮胎 Pending CN1118908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2854.0A CN111890846A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轮胎
PCT/CN2020/113209 WO2022021531A1 (zh) 2020-07-30 2020-09-03 一种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2854.0A CN111890846A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0846A true CN111890846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18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2854.0A Pending CN111890846A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0846A (zh)
WO (1) WO202202153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7581A (zh) * 2022-01-18 2022-04-29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
CN114872497A (zh) * 2022-06-01 2022-08-09 天津万达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半钢utv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9006604D1 (de) * 1989-12-29 1994-09-01 Continental Ag Laufflächenprofil für Fahrzeugreifen.
CN102991276A (zh) * 2011-09-09 2013-03-27 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越野汽车专用轮胎
CN103287217B (zh) * 2013-06-20 2015-09-09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恶路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胎面结构
CN103522844B (zh) * 2013-10-28 2016-02-03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中硬路面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结构
CN205033878U (zh) * 2015-09-18 2016-02-17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驱动轮混合路面的花纹结构
CN208896788U (zh) * 2018-10-09 2019-05-24 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212499749U (zh) * 2020-07-30 2021-02-09 河北万达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7581A (zh) * 2022-01-18 2022-04-29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
CN114872497A (zh) * 2022-06-01 2022-08-09 天津万达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半钢utv轮胎
CN114872497B (zh) * 2022-06-01 2023-08-04 天津万达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半钢utv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1531A1 (zh)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286756A (en) Automobile tire
US6116309A (en) Tread for a tire including five rib parts
JP448808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814980B2 (ja)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186168A (zh) 充气轮胎
WO2017039679A1 (en) Truck tire tread and truck tire
JPH0311921B2 (zh)
JP448811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0157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873775A (zh) 用于车辆车轮的具有改进的胎面花纹的轮胎
JPH1021771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8808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442909B (zh) 充气轮胎
CN103507573A (zh) 子午线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JP446676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890846A (zh) 一种轮胎
EP0194069A2 (en) Improvements to wheel driven vehicles and radial tyres therefore
JPH0891023A (ja) タクシー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CN212499749U (zh) 一种轮胎
JPH07186626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4240484A (en) Pneumatic tire for large size and high speed motor cycles two-wheeled vehicles
CN103287219A (zh) 一种电动车用充气轮胎
EP3670209B1 (en) Tread for a pneumatic tire
CN208774430U (zh) 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203460622U (zh) 全地形车前轮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