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8716U - 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8716U
CN210098716U CN201920827902.0U CN201920827902U CN210098716U CN 210098716 U CN210098716 U CN 210098716U CN 201920827902 U CN201920827902 U CN 201920827902U CN 210098716 U CN210098716 U CN 210098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stamping
rod
positioning rod
driv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279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德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engy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engy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engy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engy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279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8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8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8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具在铜带冲压过程中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置在下模上方;定位杆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前方,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且第二定位杆的下端设有传感器;所述冲压块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内,传动机构连接第二定位杆和冲压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通过定位杆在铜带上进行二次打孔,其中第一次打孔为冲压出定位孔,第二次打孔为冲压时的定位,定位准确则冲压块向下滑动对铜带进行冲压,提高了冲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
背景技术
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产品规格有0.1~3×50~250mm各种状态铜带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元件、灯头、电池帽、钮扣、密封件、接插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如电气元器件、开关、垫圈、垫片、电真空器件、散热器、导电母材及汽车水箱、散热片、气缸片等各种零部件。冲压是常用于铜带加工的加工方法。
现有的冲压模具在加工铜带时通过输送装置将铜带输送至冲压模具以实现铜带的连接加工,铜带在冲压过程中保持运动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导致冲压后的成品不合格率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具在铜带冲压过程中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方;
上模上设有滑槽、定位杆、传动机构和冲压块,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连通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连通外界;
定位杆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前方,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且第二定位杆的下端设有传感器;所述冲压块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内,传动机构连接第二定位杆和冲压块;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杆、楔块、滚轮和连接杆,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固定在楔块的一个端面上并与第二定位杆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杆固定在楔块的另一个端面上;所述楔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楔块的斜面向下;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滚轮相连且滚轮与楔块的斜面接触,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冲压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斜面从所述第一驱动杆至所述第二驱动杆逐渐上升,第二驱动杆上设有第一回弹件;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通过一个连接腔相连,第二定位杆和第一驱动杆将连接腔封闭,且连接腔内装有传动液。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杆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滑槽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杆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滑槽相连。
优选地,所述斜面从所述第一驱动杆至所述第二驱动杆逐渐下降,第一驱动杆上设有第二回弹件;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通过一个连接腔相连,所述连接腔内设有连接块,第二滑槽的外端设有用以连接气管的连接头,第一驱动杆通过所述第二回弹件与连接块相连,第二驱动杆一端与所述楔块相连,第二驱动杆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并封堵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定位杆通过第三回弹件与连接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冲压块包括连接板和若干个压杆,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回弹件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内,连接板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杆相连,连接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压杆相连。
优选地,所述上模包括第一模板、第一模体和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模体与所述第一模板相连,第一模体上设有冲压槽,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一模体同侧且设置在第一模板的边角上,第一连接柱上设有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下模包括第二模板、第二模体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模体与所述第二模板相连,第二模体上设有支撑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二模体同侧且设置在第二模板的边角上,第二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二模体上设有若干个加工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铜带冲压用模具通过定位杆在铜带上进行二次打孔,其中第一次打孔为冲压出定位孔,第二次打孔为冲压时的定位,定位准确则冲压块向下滑动对铜带进行冲压,提高了冲压的准确性;传动机构实现了定位杆和冲压块的先后下压,保证了定位杆进行定位后再冲压块冲压,确保了先定位再冲压的加工顺序,进一步保证了冲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铜带冲压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采用液动时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采用气动时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11-第一模板;12-第一模体;13-第一连接柱;14-冲压槽;15-连接孔;16-第一滑槽;17-第二滑槽;18-第三滑槽;2-下模;21-第二模板;22-第二模体;23-第二连接柱;24-支撑柱;31-第一定位杆;32-第二定位杆;41-第一驱动杆;42-第二驱动杆;43-楔块;44-滚轮;45-连接杆;51-连接板;52-压块;6-连接腔;7-连接块;81-第一回弹件;82-第二回弹件;83-第三回弹件;84-第四回弹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设置在所述下模2上方;
上模1上设有滑槽、定位杆、传动机构和冲压块52,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16、第二滑槽17和第三滑槽18,所述第二滑槽17连通所述第一滑槽16和所述第三滑槽18,第一滑槽16和第三滑槽18连通外界;
定位杆包括第一定位杆31和第二定位杆32,所述第一定位杆31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32的前方,所述第二定位杆3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6内,且第二定位杆32的下端设有传感器;所述冲压块52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18内,传动机构连接第二定位杆32和冲压块52;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杆、楔块43、滚轮44和连接杆45,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驱动杆41和第二驱动杆42,所述第一驱动杆41固定在楔块43的一个端面上并与第二定位杆32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杆42固定在楔块43的另一个端面上;所述楔块43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7内,楔块43的斜面向下;所述连接杆45一端与所述滚轮44相连且滚轮44与楔块43的斜面接触,所述连接杆45另一端与冲压块52相连。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斜面从所述第一驱动杆41至所述第二驱动杆42逐渐上升,第二驱动杆42上设有第一回弹件81;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槽17通过一个连接腔6相连,第二定位杆32和第一驱动杆41将连接腔6封闭,且连接腔6内装有传动液。
本铜带冲压用模具工作时,铜带从下模2的一端滑动至下模2的另一端,铜带在下模2上滑动的同时上模1下压,使设置在上模1上的冲压块52与铜带接触并冲压铜带,在铜带上加工出所需要的槽型。
具体而言,铜带在下模2上滑动时,上模1会下压两次以完成对铜带的加工,第一次下压为第一定位杆31与铜带接触并在铜带上冲压出定位孔后上模1向上滑动,铜带进一步滑动,上模1再次下压使第二定位杆32插接在定位孔内对铜带进行定位,第二定位杆32插接在定位孔内后于下模2相接触,进而在下模2的限位作用下使第二定位杆32沿着第一滑槽16滑动,滑动的第二定位杆32挤压并向位于连接腔6内的传动液施加一个作用力,传动液将该作用力传递至第一驱动杆41进而使与第一驱动杆41相连的楔块43在第二滑槽17内滑动,楔块43滑动的同时使与楔块43的斜面相接触的滚轮44转动,由于楔块43的斜面从第一驱动杆41至第二驱动杆42逐渐上升,滚轮44逐渐向下滑动,进而带动与滚轮44相连的连接杆45和冲压块52向下滑动,同时第二驱动杆42随着楔块43的滑动而滑动,进而将套接在第二驱动杆42上的第一回弹件81压缩,与冲压块52相连的第四回弹件84也被压缩。
上模1下压至最下端后会在最下端保持一段时间,此时楔块43和冲压块52保持在极限位置,进而使冲压块52将铜带冲压,铜带冲压后上模1向上滑动,下模2不再限制第二定位杆32的移动,第一回弹件81恢复原形的同时使楔块43回到初始位置进而压缩传动液使第二定位杆32回到初始位置,第四回弹件84恢复原形的同时使冲压块52向上滑动。
进一步,第二定位杆32在下压过程中没有准确插接到定位孔中,上模1的下压立刻停止以避免冲压块52冲压铜带;具体而言,铜带运动速度与上模1的下压频率相配合,使上模1不断冲压铜带,铜带在第一定位杆31下压时被冲压出一个定位孔,铜带继续滑动后第二定位杆32下压时第二定位杆32插接在定位孔内,第二定位杆32插接在定位孔内使第二定位杆32的下端直接与下模2接触,而当第二定位杆32不能插接定位孔时,第二定位杆32的下端将直接与铜带接触,铜带的硬度与下模2表面的硬度不同,设置在第二定位杆32的下端的传感器感应的作用力大小不同,进而确定第二定位杆32是否插接在定位孔内。进一步,传感器是压力传感器。
第一滑槽16与第二滑槽17相互连通,将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槽17的连接处命名为连接腔6,其中,第二定位杆32的上端面和第一驱动杆41的端面相互配合将连接腔6封闭为一个密闭的腔室,在连接腔6内注入传动液以实现第二定位杆32与传动机构之间的作用力的传递,使传动机构能够根据第二定位杆32的下滑距离决定与传动机构相连的冲压块52是否冲压铜带。
作为一种选择,传动液是矿物型液压油、抗燃油、合成型液压油等种类的传动液体。
进一步,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第二定位杆32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滑槽16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杆41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滑槽17相连。
第二定位杆32和第一驱动杆41将在冲压铜带的过程中滑动,同时由于第二定位杆32和第一驱动杆41相互配合将连接腔6封闭,为了保证第二定位杆32和第一驱动杆41在滑动过程中传动液不会流出,分别在第一滑槽16与第二定位杆32之间、第二滑槽17与第一驱动杆41之间均设置了动密封以保证密封性。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压块52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斜面从所述第一驱动杆41至所述第二驱动杆42逐渐下降,第一驱动杆41上设有第二回弹件82;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槽17通过一个连接腔6相连,所述连接腔6内设有连接块7,第二滑槽17的外端设有用以连接气管的连接头,第一驱动杆41通过所述第二回弹件82与连接块7相连,第二驱动杆42一端与所述楔块43相连,第二驱动杆42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7内并封堵第一滑槽16;所述第二定位杆32通过第三回弹件83与连接块7相连。
进一步,采用气体作为动力来源,由于气体进口设置在第二滑槽17上,楔块43相对于液体传动时反方向设置,第二定位杆32准确插接在定位孔内后,第二定位杆32在第一滑槽16内滑动的同时压缩第三回弹件83,与第二滑槽17连通的气管进气,由于第二驱动杆42将第二滑槽17封堵,气体推动楔块43在第二滑槽17内滑动,进而使滚轮44和与滚轮44相连的连接杆45、冲压块52向下滑动,冲压块52进而与铜带接触并冲压铜带;楔块43在第二滑槽17内滑动的同时将第二回弹件82压缩,冲压块52冲压后气管暂停供气使第二回弹件82恢复原形进而使楔块43回到初始位置,冲压块52也在第四回弹件84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压块52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冲压块52包括连接板51和若干个压杆,所述连接板51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18内,且连接板51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杆45相连,连接板51的下端面与所述压杆相连。
冲压块52上的压杆根据铜带的加工需求制作,以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以增加本铜带冲压用模具的使用范围;连接板51上连接有第四回弹件84,以使冲压块52在上模1上升时将冲压块52弹回。
进一步,第一回弹件81、第二回弹件82、第三回弹件83和第四回弹件84结构相同,作为一种选择,第一回弹件81、第二回弹件82、第三回弹件83和第四回弹件84均采用弹簧,结构简单,方便制作,达到需要的技术效果的同时经济节约;区别之处在于安装方式的不同,第一回弹件81套接在第二驱动杆42上,第二回弹件82连接第一驱动杆41和连接块7,第三回弹件83连接第二定位杆32与连接块7,第四回弹件84一端与连接板51相连,第四回弹件84另一端与上模1相连。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1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上模1包括第一模板11、第一模体12和第一连接柱13,所述第一模体12与所述第一模板11相连,第一模体12上设有冲压槽14,所述第一连接柱13与第一模体12同侧且设置在第一模板11的边角上,第一连接柱13上设有连接孔15。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2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下模2包括第二模板21、第二模体22和第二连接柱23,所述第二模体22与所述第二模板21相连,第二模体22上设有支撑柱24,所述第二连接柱23与第二模体22同侧且设置在第二模板21的边角上,第二连接柱23与所述连接孔15相匹配。
上模1的结构和下模2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模1上设有冲压槽14,定位杆和冲压块52均设置在冲压槽14内;下模2上设有支撑柱24,支撑柱24设置在冲压槽14在下模2上的投影内,铜带在传送至下模2上时,铜带将与支撑柱24相接触进而使铜带设置在下模2的上方。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第二连接柱23上设有弹簧。上模1设有第一连接柱13,第一连接柱13上的连接孔15内插接了第二连接柱23,第二连接柱23设置在下模2上,上模1下压后将压缩第二连接柱23上的弹簧,进而使弹簧恢复原形时的作用力使上模1向上滑动,使上模1在上下活动的过程中仅有向下活动需要动力,节约能源的使用。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模体22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第二模体22上设有若干个加工模。
加工模的形状与压杆的形状相互匹配,进一步,加工模的形状与铜带所需要的形状相匹配的;进一步,加工模可拆卸设置在第二模体22上,根据铜带的加工需要更换不同的加工模,以扩展本铜带冲压用模具的使用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设置在所述下模(2)上方;
上模(1)上设有滑槽、定位杆、传动机构和冲压块(52),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16)、第二滑槽(17)和第三滑槽(18),所述第二滑槽(17)连通所述第一滑槽(16)和所述第三滑槽(18),第一滑槽(16)和第三滑槽(18)连通外界;
定位杆包括第一定位杆(31)和第二定位杆(32),所述第一定位杆(31)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32)的前方,所述第二定位杆(3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6)内,且第二定位杆(32)的下端设有传感器;所述冲压块(52)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18)内,传动机构连接第二定位杆(32)和冲压块(52);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杆、楔块(43)、滚轮(44)和连接杆(45),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驱动杆(41)和第二驱动杆(42),所述第一驱动杆(41)固定在楔块(43)的一个端面上并与第二定位杆(32)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杆(42)固定在楔块(43)的另一个端面上;所述楔块(43)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7)内,楔块(43)的斜面向下;所述连接杆(45)一端与所述滚轮(44)相连且滚轮(44)与楔块(43)的斜面接触,所述连接杆(45)另一端与冲压块(5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冲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从所述第一驱动杆(41)至所述第二驱动杆(42)逐渐上升,第二驱动杆(42)上设有第一回弹件(81);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槽(17)通过一个连接腔(6)相连,第二定位杆(32)和第一驱动杆(41)将连接腔(6)封闭,且连接腔(6)内装有传动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带冲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杆(32)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滑槽(16)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杆(41)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滑槽(1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冲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从所述第一驱动杆(41)至所述第二驱动杆(42)逐渐下降,第一驱动杆(41)上设有第二回弹件(82);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槽(17)通过一个连接腔(6)相连,所述连接腔(6)内设有连接块(7),第二滑槽(17)的外端设有用以连接气管的连接头,第一驱动杆(41)通过所述第二回弹件(82)与连接块(7)相连,第二驱动杆(42)一端与所述楔块(43)相连,第二驱动杆(42)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7)内并封堵第一滑槽(16);所述第二定位杆(32)通过第三回弹件(83)与连接块(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冲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块(52)包括连接板(51)和若干个压杆,所述连接板(51)通过第四回弹件(84)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18)内,连接板(51)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杆(45)相连,连接板(51)的下端面与所述压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冲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第一模板(11)、第一模体(12)和第一连接柱(13),所述第一模体(12)与所述第一模板(11)相连,第一模体(12)上设有冲压槽(14),所述第一连接柱(13)与第一模体(12)同侧且设置在第一模板(11)的边角上,第一连接柱(13)上设有连接孔(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带冲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包括第二模板(21)、第二模体(22)和第二连接柱(23),所述第二模体(22)与所述第二模板(21)相连,第二模体(22)上设有支撑柱(24),所述第二连接柱(23)与第二模体(22)同侧且设置在第二模板(21)的边角上,第二连接柱(23)与所述连接孔(15)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带冲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柱(23)上设有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带冲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体(22)上设有若干个加工模。
CN201920827902.0U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 Active CN210098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7902.0U CN210098716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7902.0U CN210098716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8716U true CN210098716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27902.0U Active CN210098716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8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39251U (zh) 一种铝盖的拉伸成型模具
CN111842652A (zh) 一种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
CN209830023U (zh) 封头冲压成型装置
CN210098716U (zh) 一种铜带冲压用模具
CN113894207A (zh) 一种数控自动化钣金冲压模具
CN212397767U (zh) 一种管件内凸包的成型模具
CN102699216B (zh) Led与金属线路板铆接工装
CN212285568U (zh) 多功能电视机背板冲压模具
CN210523579U (zh) 一种全周边向内侧弯冲压成型模具
CN104139113B (zh) 箔板微型复合构件微冲压成形-连接方法
CN215657257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冲压模具
CN202291034U (zh) 一种钣金件铆接模具
CN210146786U (zh) 亮饰条刮工艺缺口模具
CN209832777U (zh) 一种压痕定位装置
CN211304455U (zh) 一种向上翻孔结构及冲压模具
CN204974992U (zh) 一种背板刻印模具
CN202726048U (zh) 一种加工带倒置孔的台阶零件的粉末冶金成形模具
CN213256642U (zh) 一种改良型冲压模具
CN105057426B (zh) 一种往复自动接料的冲压机
CN219188361U (zh) 一种标志凹模模具
CN220177901U (zh) 一种金属板生产加工用模具
CN210099422U (zh) 一种镶配模芯的装置
CN22054753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冲压件的级进模
CN207984044U (zh)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用驱动结构
CN220862482U (zh) 一种窄小金属件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