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2020U - 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2020U
CN210062020U CN201920890812.6U CN201920890812U CN210062020U CN 210062020 U CN210062020 U CN 210062020U CN 201920890812 U CN201920890812 U CN 201920890812U CN 210062020 U CN210062020 U CN 210062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haft
sliding rod
shaft
driven shaft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08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继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ma You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ma Three-Dimens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ma Three-Dimensio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ma Three-Dimens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08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2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2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2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包括打印机、步进电机、联轴器、六角光轴、环状压合器、固定件、真空泵、主动轴、从动轴、加热板、循环打印带,所述固定件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打印机的下端,所述六角光轴对称固定安装在固定件的侧端,所述六角光轴分别从主动轴和从动轴中心穿出,所述主动轴所在六角光轴固定连接在联轴器的一端,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固定与步进电机的转子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位于加热板的两侧,所述加热板通过外加支撑架固定,所述步进电机和加热板均通过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打印带滚动套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外壁。本实用新型能够连续打印,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又称为三维打印技术,是指可以打印出真实物体的3D打印机,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型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3D实体的技术;目前采用塑料耗材的技术常见的有熔丝沉积技术,将丝状打印材料送入到加热头后加热融化,再通过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出来,沉积在打印底板上,当材料温度低于固化温度后,开始固化,通过材料的层层堆积最终形成成品;目前3D打印机在打印完成后,需要手动将打印底板上的模型移除并对底板进行清理,才能开始下一个模型的打印,这样导致3D打印无法自动完成连续打印任务,从而降低了3D打印机的利用率,延长了批量模型打印任务完成的时间设备技术领域,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包括打印机、步进电机、联轴器、六角光轴、环状压合器、固定件、真空泵、主动轴、从动轴、加热板、环状压合器、循环打印带,所述固定件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打印机的下端,所述六角光轴对称固定安装在固定件的侧端,所述六角光轴分别从主动轴和从动轴中心穿出,所述主动轴的一端的六角光轴固定连接在联轴器的一端,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固定与步进电机的转子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位于加热板的两侧,所述加热板通过外加支撑架固定,所述步进电机和加热板均通过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打印带滚动套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外壁,所述加热板位于循环打印带的内壁上部,所述真空孔均匀镂空开设在加热板外壁,所述真空泵固定安装在加热板的外壁,所述真空泵的内部空间与真空孔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真空泵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环状压合器的下壁滑动支撑在循环打印带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侧端对称转动安装有压力自适应主体,所述压力自适应主体包括第一滑杆、支撑板、重块、密封箱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滑动密封安装在密封箱的上端,所述第一滑杆的下端空间与密封箱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支撑板对称固定连接在密封箱的下端,所述重块摆放在第一滑杆的上端,所述密封箱的内部装有液体,所述第二滑杆对称滑动密封插接安装在密封箱的侧端,且第二滑杆的内侧空间与密封箱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
优选的,所述压力自适应主体还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杆的外端,所述支杆的外端转动安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侧端。
优选的,所述压力自适应主体还包括壳体,所述重块摆放在壳体的内壁下端,所述壳体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压力自适应主体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滑杆通过支杆滑动卡接在支撑块的上端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压合器主动轴从动轴加热板循环打印带,位于同一整块结构, 随打印机Y轴移动, 打印机Y轴移动时,这一整块结构沿六角光轴运动,接着环形压合器将循环打印带四边压合在打印机加热板上,当打印时,真空泵工作, 使得循环打印带的上部被真空孔紧紧的吸附在加热板上,接着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六角光轴连接,打印完成后,电机机转动带动六角光轴转动, 从而带动主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循环打印带沿六角光轴的垂直方向循环转动,从而带动模型沿六角光轴垂直方向运动,进一步, 当模型随循环打印带移动到热板边缘,通过压合器将模型从循环打印带分离,完成底板的清理,采用压力自适应主体转动安装主动轴和从动轴,利用重块的重力通过壳体作用于第一滑杆的上端,通过第一滑杆将作用力导向密封箱内部液体,达到提高密封箱内部液压的目的,通过密封箱内部液压作用于第二滑杆内端,使第二滑杆产生向外膨胀力,通过支杆作用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使得主动轴和从动轴向外膨胀作用于循环打印带的内壁将循环打印带绷紧,利用重块重力通过液压的方式作用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使得主动轴和从动轴对循环打印带的挤压力在不同温度情况下自动保持,以及在循环打印带磨损老化情况下均自动保持压力,从而保障了主动轴、从动轴与循环打印带运转的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自适应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步进电机;2、联轴器;3、六角光轴;4、真空孔;5、环状压合器;6、固定件;7、真空泵;8、主动轴;9、从动轴;10、加热板;11、循环打印带;12、压力自适应主体;13、第一滑杆;14、支撑板;15、支杆;16、壳体;17、重块;18、密封箱;19、第二滑杆;20、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实施例1:包括打印机、步进电机1、联轴器2、六角光轴3、真空孔4、环状压合器5、固定件6、真空泵7、主动轴8、从动轴9、加热板10、和循环打印带11,其特征在于:固定件6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打印机的下端,六角光轴3对称固定安装在固定件6的侧端,六角光轴3分别从主动轴和从动轴中心穿出,主动轴8的一端的六角光轴3固定连接在联轴器2的一端,联轴器2的另一端固定与步进电机1的转子连接,主动轴8和从动轴9位于加热板10的两侧,加热板10通过外加支撑架固定,步进电机1和加热板10均通过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循环打印带11滚动套接在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外壁,加热板10位于循环打印带11的内壁上部,真空孔4均匀镂空开设在加热板10外壁,真空泵7固定安装在加热板10的外壁,真空泵7的内部空间与真空孔4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真空泵7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环状压合器5的下壁滑动支撑在循环打印带11上端外壁,首先压合器5主动轴8从动轴9加热板10循环打印带11,位于同一整块结构,随打印机Y轴移动,打印机Y轴移动时,这一整块结构沿六角光轴3运动,当打印时,真空泵7工作,使得循环打印带12的上部被真空孔4紧紧的吸附在加热板11上,接着步进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六角光轴3连接,打印完成后,电机机1转动带动六角光轴3转动, 从而带动主动轴8转动,从而带动循环打印带11沿六角光轴的垂直方向循环转动,从而带动模型沿六角光轴垂直方向运动,进一步, 当模型随循环打印带11移动到热板边缘,通过压合器5将模型从循环打印11带分离,完成底板的清理。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实施例2: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侧端对称转动安装有压力自适应主体12,压力自适应主体12包括第一滑杆13、支撑板14、重块17、密封箱18和第二滑杆19,第一滑杆13滑动密封安装在密封箱18的上端,第一滑杆13的下端空间与密封箱18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支撑板14对称固定连接在密封箱18的下端,重块17摆放在第一滑杆13的上端,密封箱18的内部装有液体,第二滑杆19对称滑动密封插接安装在密封箱18的侧端,且第二滑杆19的内侧空间与密封箱18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压力自适应主体12还包括支杆15,支杆15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杆19的外端,支杆15的外端转动安装在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侧端,压力自适应主体12还包括壳体16,重块17摆放在壳体16的内壁下端,壳体16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杆13的上端,压力自适应主体12还包括支撑块20,支撑块20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4的上端,第二滑杆19通过支杆15滑动卡接在支撑块20的上端内壁,采用压力自适应主体12转动安装主动轴8和从动轴9,利用重块17的重力通过壳体16作用于第一滑杆13的上端,通过第一滑杆13将作用力导向密封箱18内部液体,达到提高密封箱18内部液压的目的,通过密封箱18内部液压作用于第二滑杆19内端,使第二滑杆19产生向外膨胀力,通过支杆15作用于主动轴8和从动轴9,使得主动轴8和从动轴9向外膨胀作用于循环打印带11的内壁将循环打印带11绷紧,利用重块17重力通过液压的方式作用于主动轴8和从动轴9,使得主动轴8和从动轴9对循环打印带11的挤压力在不同温度情况下自动保持,以及在循环打印带11磨损老化情况下均自动保持压力,从而保障了主动轴8、从动轴9与循环打印带11运转的稳定度。
工作原理:首先压合器5主动轴8从动轴9加热板10循环打印带11,位于同一整块结构, 随打印机Y轴移动。 打印机Y轴移动时,这一整块结构沿六角光轴3运动,当打印时,真空泵7工作, 使得循环打印带12的上部被真空孔4紧紧的吸附在加热板11上,接着步进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六角光轴3连接,打印完成后,电机机1转动带动六角光轴3转动, 从而带动主动轴8转动,从而带动循环打印带11沿六角光轴的垂直方向循环转动,从而带动模型沿六角光轴垂直方向运动,进一步, 当模型随循环打印带11移动到热板边缘,通过压合器5将模型从循环打印11带分离,完成底板的清理,采用压力自适应主体12转动安装主动轴8和从动轴9,利用重块17的重力通过壳体16作用于第一滑杆13的上端,通过第一滑杆13将作用力导向密封箱18内部液体,达到提高密封箱18内部液压的目的,通过密封箱18内部液压作用于第二滑杆19内端,使第二滑杆19产生向外膨胀力,通过支杆15作用于主动轴8和从动轴9,使得主动轴8和从动轴9向外膨胀作用于循环打印带11的内壁将循环打印带11绷紧,利用重块17重力通过液压的方式作用于主动轴8和从动轴9,使得主动轴8和从动轴9对循环打印带11的挤压力在不同温度情况下自动保持,以及在循环打印带11磨损老化情况下均自动保持压力,从而保障了主动轴8、从动轴9与循环打印带11运转的稳定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包括打印机、步进电机(1)、联轴器(2)、六角光轴(3)、真空孔(4)、环状压合器(5)、固定件(6)、真空泵(7)、主动轴(8)、从动轴(9)、加热板(10)、和循环打印带(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6)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打印机的下端,所述六角光轴(3)对称固定安装在固定件(6)的侧端,所述六角光轴(3)分别从主动轴和从动轴中心穿出,所述主动轴(8)的一端的六角光轴(3)固定连接在联轴器(2)的一端,所述联轴器(2)的另一端固定与步进电机(1)的转子连接,主动轴(8)和从动轴(9)位于加热板(10)的两侧,所述加热板(10)通过外加支撑架固定,所述步进电机(1)和加热板(10)均通过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打印带(11)滚动套接在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外壁,所述加热板(10)位于循环打印带(11)的内壁上部,所述真空孔(4)均匀镂空开设在加热板(10)外壁,所述真空泵(7)固定安装在加热板(10)的外壁,所述真空泵(7)的内部空间与真空孔(4)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真空泵(7)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环状压合器(5)的下壁滑动支撑在循环打印带(11)上端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侧端对称转动安装有压力自适应主体(12),所述压力自适应主体(12)包括第一滑杆(13)、支撑板(14)、重块(17)、密封箱(18)和第二滑杆(19),所述第一滑杆(13)滑动密封安装在密封箱(18)的上端,所述第一滑杆(13)的下端空间与密封箱(18)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支撑板(14)对称固定连接在密封箱(18)的下端,所述重块(17)摆放在第一滑杆(13)的上端,所述密封箱(18)的内部装有液体,所述第二滑杆(19)对称滑动密封插接安装在密封箱(18)的侧端,且第二滑杆(19)的内侧空间与密封箱(18)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自适应主体(12)还包括支杆(15),所述支杆(15)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杆(19)的外端,所述支杆(15)的外端转动安装在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自适应主体(12)还包括壳体(16),所述重块(17)摆放在壳体(16)的内壁下端,所述壳体(16)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杆(13)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自适应主体(12)还包括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4)的上端,所述第二滑杆(19)通过支杆(15)滑动卡接在支撑块(20)的上端内壁。
CN201920890812.6U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 Active CN210062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0812.6U CN210062020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0812.6U CN210062020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2020U true CN210062020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7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0812.6U Active CN210062020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2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62020U (zh) 一种可自动移除打印模型的打印机结构
CN214824660U (zh) 一种全自动封切的热收缩包装机
CN211640712U (zh) 一种加工结晶器用成型设备
CN211588152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冲压模具
CN213797708U (zh) 一种速冷型汽车内饰模胚
CN210453718U (zh) 一种新型双工位吸塑机
CN210679401U (zh) 一种模压机用定位机构
CN217346662U (zh) 一种塑料卷材吸塑成型装置
CN210851283U (zh) 一种热压冷却定型一体机
CN210759050U (zh) 一种型腔s型分布的光学透镜注塑模具
CN217547681U (zh) 一种可拼接的相框
CN215285532U (zh) 一种冰淇淋用全自动热缩膜包装装置
CN218111463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成型机
CN219172877U (zh) 一种裁切一体多功能塑封机
CN215095998U (zh) 一种纸塑袋与提拉把手快速成型装置
CN216100022U (zh) 一种可有效减少气泡的蜡膜真空柜
CN219644897U (zh) 适用于制作饼状食品的模具设备
CN218142621U (zh) 一种药用泡罩包装机吹泡成形冷却装置
CN212372589U (zh) 一种新型可快速脱模的高效率注塑模具
CN206685351U (zh) 全自动化排板生产设备
CN114131808B (zh) 一种用于包裹式密封条生产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8670098U (zh) 一种偏光片安装装置
CN218876015U (zh) 一种射频分段硫化机
CN217895458U (zh) 渐变彩钢玻璃的镀膜装置
CN211564208U (zh) 一种多排成型模具可拆分加热单元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2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2, building 9, rundongsheng Industrial Zone, No. 467, Xixiang section of national highway 107, Longteng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engma You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2, building 9, rundongsheng Industrial Zone, 107 National Road, Longzhu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engma 3D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