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8779U - 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8779U
CN210028779U CN201920801873.0U CN201920801873U CN210028779U CN 210028779 U CN210028779 U CN 210028779U CN 201920801873 U CN201920801873 U CN 201920801873U CN 210028779 U CN210028779 U CN 210028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garbage
carriage body
lift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18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霏
徐京宁
王光辉
王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an Xiang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an Xiang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an Xiang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an Xiang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018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8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8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8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Collection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位于进料口处,在车厢本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垃圾桶提升装置;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在车厢本体侧壁的中上部设置有外接排污管接口;在进料口的另一侧,车厢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工具放置框,在放置框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爬梯;位于车厢本体的尾部,设置有可开式尾门。本实用新型利用垃圾车厢车顶的空间制作成工具放置框;在垃圾车/清淤车出车时,可以自身携带操作工具;不用再额外配备车辆运送操作工具,节省了人力财力。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清洁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
背景技术
垃圾车主要用于清理城市中的垃圾,清淤车主要用于清理城市中下水道沙井中的淤泥;作为城市的垃圾/下水道清理的专用车辆,将为城市清洁、美化城市卫生和环境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传统垃圾车/清淤车的车厢的功能过于单一;只能作为垃圾转运或淤泥转运的作用;没有最大化发挥垃圾车厢的作用,使得现有的垃圾车/清淤车的使用率较低。而且,现有的垃圾车无法携带操作者需要使用的操作工具;当需要操作员携带操作工具前往操作点时,则需要另外再配备交通工具将操作工具送往操作点;需要耗费额外的财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位于进料口处,在车厢本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垃圾桶提升装置;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在车厢本体侧壁的中上部设置有外接排污管接口;在进料口的另一侧,车厢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工具放置框,在放置框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爬梯;位于车厢本体的尾部,设置有可开式尾门。
进一步的,所述外接排污管接口的一侧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有密封门,密封门的四周通过紧固件与车厢本体的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门的内壁上,位于与外接排污管接口的衔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门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环。
进一步的,所述车厢本体的内部,位于进料口与外接排污管接口的位置,安装有垃圾推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垃圾桶提升装置包括提升轨和提升架,提升轨和提升架之间设置有液压装置一,提升架通过液压装置一的升缩控制提升架在提升轨内上升或者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的垃圾桶提升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桶的挂钩,所述的垃圾桶上设置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挂钩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具放置框包括固定在车厢本体顶面四周的围栏,在围栏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围栏的外侧,在车厢本体的顶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爬梯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扶手,弧形扶手的末端与车厢本体的顶面焊接固定;爬梯的底部,设置有脚架。
进一步的,所述尾门外侧壁的底部与车厢本体尾部的顶部可转动连接有液压装置二,尾门通过液压装置二的伸缩控制尾门的关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垃圾车厢车顶的空间制作成工具放置框;在垃圾车/清淤车出车时,可以自身携带操作工具;不用再额外配备车辆运送操作工具,节省了人力财力。另外,工具放置框的设置,是利用了原有未开发的空间,没有额外的增加装置以及增加车身的空间,使其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利用最少的资源解决了原先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
(2)外接排污管接口的设置,使得本技术方案的垃圾车可以作为淤泥转运车使用。当清淤车在清淤过程中,其污泥箱已经装满,但是清淤车正在操作,不方便将淤泥送到垃圾站时。此时,可以将淤泥车厢的排污管接在本技术方案的外接排污管接口上,将淤泥箱里的淤泥排至本技术方案的垃圾车的车厢中,由垃圾车将淤泥转运至垃圾站。增加了垃圾车的功能,增加垃圾车的使用率。
(3)车厢内推送装置的设置,将垃圾推送至车厢本体的尾部,避免垃圾堆积在进料口处,使得垃圾在车厢本体内填充的更均匀。
(4)垃圾桶提升装置通过液压装置、滑轮和驱动绳索的配合,在上升时,不会出现抖动和晃动的现象;使得垃圾桶提升装置在提升垃圾桶时,能使得垃圾桶在上升过程中更平稳,不会出现抖动导致垃圾洒出的现象。
(5)垃圾桶固定装置上挂勾和挡板与垃圾桶上挂钩槽和上圆钢的配合设置,使得垃圾桶在固定装置上不会出现晃动的现象,使得垃圾桶在上升过程中更平和。
(6)尾门的设置,使得尾门可以通过操作员的控制自动打开,并在打开过程中能持续的处于打开的状态。当车厢本体被举升倾倒垃圾时,尾部的车门能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便于垃圾的卸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装置的翻转架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尾门打开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志:1-进料口、2-外接排污管接口、21-密封门、22-密封圈、23-拉环、3-垃圾桶提升装置、31-提升轨、311-限位块、32-提升架、321-滑轮一、322-提升杆、323-限位杆、33-翻转架滑轮、331-翻转架驱动绳索、34-翻转架、341-滑轮二、342-翻转轴、343-挡块、344-固定板、3441-弧形板、3442-挂钩、345-固定杆、35-绳索固定端子、36-液压装置一、361-紧固螺母、362-紧固卡箍、363-横杆、37-提升架滑轮、371-提升架驱动绳索、4-垃圾桶、5-工具放置框、51-围栏、52-挡板、53-护栏、54-爬梯、541-弧形扶手、6-尾门、61-铰链、62-滑槽、63-滑杆、64-液压装置二、641-底座、65-加封块、66-锁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包括车厢本体,在车厢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在进料口1靠近车头的一侧,车厢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外接排污管接口2;外接排污管接口2设置在车厢本体侧壁的中上部,外接排污管接口2的一侧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有密封门21,密封门21的四周通过紧固件与车厢本体的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密封门21外壁的中部,焊接固定连接有拉环23;在密封门21的内壁上,位于与外接排污管接口2的衔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2。在车厢本体的内部,位于进料口1与外接排污管接口2的位置,安装有垃圾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将垃圾推送至车厢本体的尾部,避免垃圾堆积在进料口1处,使得垃圾在车厢本体内填充的更均匀。
外接排污管接口2的设置,使得本技术方案的垃圾车厢不仅可以作为垃圾车厢使用,还可以作为淤泥转运车厢使用。当清淤车在清淤过程中,其污泥箱已经装满,但是清淤车正在操作,不方便将淤泥送到垃圾站时。此时,可以将淤泥车厢的排污管接在本技术方案的外接排污管接口上,将淤泥箱里的淤泥排至本技术方案的垃圾车的车厢中,再由装载本技术方案中垃圾车厢的垃圾车将淤泥转运至垃圾站。
位于进料口1的位置处,在车厢本体的侧面安装有垃圾桶提升装置3,垃圾桶提升装置3包括焊接固定在车厢侧壁上的提升轨31,提升轨31的内侧通过滑轮一321可移动连接有提升架32;提升架32的底部通过滑轮二341可移动连接有翻转架34;所述的翻转架34的顶部通过翻转轴342连接有垃圾桶固定装置。
所述的提升轨31包括固定在垃圾车厢侧壁上的左、右槽形轨道,左、右槽形轨道槽口相对,凹槽内壁为轨道面;轨道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11。在提升轨31的底部通过紧固件与液压装置一36的底部固定连接,(此处的紧固件采用的是紧固螺母361)在液压装置一36的上部通过紧固件与提升轨31固定连接,(此处的紧固件选用紧固卡箍362)。在提升轨31上固定连接有四个绳索固定端子35。
所述的提升架32包括左、右提升杆322,左右提升杆322与提升轨31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多个滑轮一321;左右提升杆322通过滑轮一321安装在提升轨31的左、右槽形轨道内,并沿左、右槽形轨道上下移动。左、右提升杆32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滑轨,滑轨的槽口相对,凹槽内壁为轨道面。提升架3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23;提升架32顶部的限位杆323上,其中部的底面通过转轴安装有两个翻转架滑轮33;翻转架滑轮33分别与左、右提升杆322之间有一定的间距;提升架32底部的限位杆32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绳索固定端子35。
所述翻转架34上的垃圾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翻转轴342两端的左右固定板344,左右固定板344的厚度略小于翻转架滑轮33与左、右提升杆322之间的间距;左右固定板344的底部,其两者之间设置有固定杆345;左右固定板344的顶部设置有往进料口方向延伸的弧形部3441,弧形部3441的底部从上至下设置有两组挂钩3442;在翻转架34的顶部,位于上侧挂钩3442内槽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挡住垃圾桶4圆杆的挡块343,所述的挡块343与翻转架34一体成型。翻转架34底杆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绳索固定端子35。
在液压装置一3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推杆的横杆363;所述横杆363的两端通过转轴分别安装有提升架滑轮37,提升架滑轮37上安装有提升架驱动绳索371,提升架驱动绳索37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在提升架32底部的绳索固定端子35和安装在提升轨31的中部加固梁上的绳索固定端子35固定连接。
提升架32的顶部安装的翻转架滑轮33,翻转架滑轮33上安装有翻转架驱动绳索331,翻转架驱动绳索33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在翻转架34底杆上的绳索固定端子35和安装在提升轨31的中部加固梁上的绳索固定端子35固定连接。
垃圾桶提升装置3的垃圾桶固定装置上通过挂钩3442连接有垃圾桶4,所述的垃圾桶4上设置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挂钩槽。
在倾倒垃圾时,操作人员将垃圾桶4放置在提升装置3的边上,并将垃圾桶4的挂钩槽放置在垃圾桶固定装置3中挂钩3442的上方。当液压装置一36的推杆向上移动时,带动推杆顶部横杆363上的提升架滑轮37向上移动,提升架滑轮37上的提升架驱动绳索371受提升架37的移动在滑轮37上滑动,牵引提升架32向上移动;提升架32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提升架32顶部固定的翻转架滑轮33向上移动,翻转架滑轮33上的翻转架驱动绳索331受翻转架滑轮33的移动在滑轮上滑动,牵引翻转架34向上移动;翻转架34向上移动时,其挂钩3442勾到垃圾桶4的挂钩槽内,当翻转架34继续向上移动时,带动垃圾桶4向上移动。当翻转架34移动到提升架32的顶部时,翻转架34上的左右固定板344,其顶部的弧形部3441卡在翻转架滑轮33与左、右提升杆322之间的间距内;此时,当液压装置一36的推杆依然向上运动,使得翻转架34上的左右固定板344受压后,沿顶部的弧形部3441进行翻转,左右固定板3441翻转后,带动翻转架34上的垃圾桶固定装置沿着翻转轴342翻转,垃圾桶固定装置的翻转带动垃圾桶4翻转,将垃圾桶4内的垃圾倒入进料口内;垃圾桶4翻转时,垃圾桶4上的上圆钢被挡块343挡住,防止垃圾桶4滑落。当推杆降落时,带动提升架32向下移动,提升架32向下移动时,带动翻转架34向下移动,翻转架34向下移动时,减轻左右固定板344的压力,使得翻转架34上的垃圾桶4固定装置沿着弧形部3441逐渐归位,翻转架34归位后,随着推杆的下移,带动提升架32继续向下移动,当垃圾桶4的底部下移至碰触到地面时,翻转架34随着提升架32继续向下移动,翻转架34上的固定挂钩3442脱离垃圾桶4上的挂钩槽,使得垃圾桶4与垃圾桶提升装置分离。
在进料口1的另一侧,车厢本体顶的部设置有工具放置框5,工具放置框5包括固定在车厢本体顶面四周的围栏51,在围栏51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挡板52。当垃圾车出车需要放置工具时,将挡板5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围栏51上,遮挡住围栏51所有的空隙,避免工具放置在工具放置框5内,在垃圾车行驶过程中因为颠簸而从空隙中掉落。当垃圾车完成任务回程后需要清洗时,可以将挡板52拆卸下来防置在工具放置框5内,便于车顶的脏水和赃物清理。(在本实施例中,此处的紧固件采用的是卡扣或一些便于拆卸和安装的紧固件)位于围栏51的外侧,在车厢本体的顶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护栏53;可以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操作人员在车顶拿工具时不慎跌落。
位于工具放置框5的一侧,在车厢本体的侧壁上通过连接件焊接固定连接有爬梯54;位于爬梯54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扶手541,弧形扶手541的末端与车厢本体的顶面焊接固定;爬梯54的底部,设置有脚架车厢本体尾部的底部突出于顶部,车厢本体尾部的中上部至底部设置有沿车厢尾部倾斜设置的开口;在车厢本体尾部的开口处,设置有沿开口倾斜设置的可开式尾门6;尾门6的顶部通过铰链61与车厢尾部的顶端可转动连接;尾门外侧的中部设置有滑槽62,滑槽62内设置有滑杆63,滑杆62至滑槽63的顶部后,滑杆62在滑槽63内可以转动。
所述的滑杆62与液压装置二64的推杆的最底部固定连接,液压装置二64的顶端通过转轴与液压装置二64的底座641可转动连接,所述液压装置二64的底座641通过紧固件与车厢尾部的顶部固定连接。
位于尾门6的下侧,在车厢尾部的底部设置有突出的加封块65,加封块65与车厢本体固定连接;在加封块65上,安装有尾门锁紧装置66;锁紧装置66采用常规的锁紧设备,以及锁紧设备的安装方式也采用常规的安装方式,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多做阐述。
当需要打开尾门6时,由操作员打开尾门6的锁紧装置66,再控制液压装置二64的推杆向上收缩。当液压装置二64的推杆向上收缩时,带动推杆底部固定的滑杆63在滑槽62内向上滑动;当滑杆63滑到滑槽62的最高处时,推杆继续收缩,带动尾门6的底部向上翘起,从而打开尾门;同时,由于推杆的收缩,改变了尾门底部至顶部之间的间距,液压装置二64的朝向也随着改变,由原来接近垂直与水平面逐渐向平行与水平面变动。
上述的液压装置一36和液压装置二64均采用液压伸缩油缸,所述的液压伸缩油缸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与油箱连通,所述的油箱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车厢底座的底部;在油箱的底部设置有保护装置;油箱的保护装置采用本领域中常规的保护手段,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多做阐述。在进油管和出油管上安装有阀门,阀门的驱动装置通过导线与安装在驾驶舱11的控制开关电连接。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位于进料口(1)处,在车厢本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垃圾桶提升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的一侧,在车厢本体侧壁的中上部设置有外接排污管接口(2);在进料口(1)的另一侧,车厢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工具放置框(5),在放置框(5)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爬梯(54);位于车厢本体的尾部,设置有可开式尾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排污管接口(2)的一侧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有密封门(21),密封门(21)的四周通过紧固件与车厢本体的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21)的内壁上,位于与外接排污管接口(2)的衔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21)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环(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桶提升装置(3)包括提升轨(31)和提升架(32),提升轨(31)和提升架(32)之间设置有液压装置一(36),提升架(32)通过液压装置一(36)的升缩控制提升架(32)在提升轨(31)内上升或者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桶提升装置(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桶(4)的挂钩(3442),所述的垃圾桶(4)上设置有与挂钩(3442)相匹配的挂钩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放置框(5)包括固定在车厢本体顶面四周的围栏(51),在围栏(51)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挡板(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51)的外侧,在车厢本体的顶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护栏(5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54)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扶手(541),弧形扶手(541)的末端与车厢本体的顶面焊接固定;爬梯(54)的底部,设置有脚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6)外侧壁的底部与车厢本体尾部的顶部可转动连接有液压装置二(64),尾门(6)通过液压装置二(64)的伸缩控制尾门(6)的关合。
CN201920801873.0U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 Active CN210028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1873.0U CN210028779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1873.0U CN210028779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8779U true CN210028779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1873.0U Active CN210028779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8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28791U (zh) 一种多功能自装卸垃圾车/清淤车
US7364627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crete washout
CN110642152B (zh) 一种大跨度散料输送系统
CN110027825A (zh) 一种多功能自装卸垃圾车/清淤车
CN105775528A (zh) 垃圾车
CN2900437Y (zh) 抬头桥式刮板取料机
CN104495162B (zh) 压缩式垃圾车
CN210028779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厢
CN106379675A (zh) 挂桶式垃圾车
CN210164038U (zh) 一种基于液压排绳器的多功能淤泥抓斗车
CN210557049U (zh) 一种市政建设用可自动倾斜垃圾桶
CN101966902B (zh) 一种混凝土吊罐
CN208499387U (zh) 小型垃圾转运站
CN213061899U (zh) 一种护坡混凝土浇筑施工装置
CN206679666U (zh) 一种大型垃圾箱
CN218230708U (zh) 一种皮带通廊清灰装置及系统
CN204872385U (zh) 吊装式垃圾车
CN210454775U (zh) 履带式钻车防陷机构及使用该防陷机构的钻车
CN104340572B (zh) 一种垃圾压缩中转站及其垃圾转运车箱
CN204280450U (zh) 压缩式垃圾车
CN106149859A (zh) 一种吊车式多功能管道疏通自卸车
CN217806672U (zh) 智能垃圾分拣车
CN213833166U (zh) 一种自装卸式垃圾车
CN209905621U (zh) 一种景观式垃圾压缩站用升降机构
CN220203423U (zh) 倾斜式重型混凝土运输布料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