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式自动快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电路板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片式自动快压机。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的生产工序制程中有多道产品压合工序,如覆盖膜、屏蔽膜、补强压合等,压合工序主要采用快压机压合,现有的快压机作业方式为:人工准备待压产品(片式高温膜+产品+片式高温膜)→人工上料到快压机→快压机压合产品→人工取出产品→人工分离产品与高温膜。产品和高温膜均为片式形状,人工上下料作业,每台快压机需要一个人操作,导致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目前产品压合生产工序为人力集中的瓶颈工序,暂还没有实现设备全自动化压合作业,同时不同的操作人员操作速度不同,操作动作不完全统一规范,易造成人为操作不当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快压机为高温高压式压合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易产生工伤事件等。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快压机的结构设计上和操作不便捷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与不便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一种片式自动快压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片式自动快压机,其包括:进料机、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的快压机及出料机,进料机设置在快压机的进料口一侧,出料机设置在快压机的出料口一侧,快压机设置在进料机和出料机之间,所述快压机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与快压机的压合开口相对应;
所述进料机包括高温膜卷出机构及上料机构,高温膜卷机构包括机架、用以放置第一高温膜卷的第一出料气胀轴、用以放置第二高温膜卷的第二出料气胀轴及工作台面,第一出料气胀轴、第二出料气胀轴上下间隔设置在机架上,工作台面设置在第一出料气胀轴与第二出料气胀轴之间、且位于快压机的一侧,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械手及上料顶升组件,上料顶升组件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工作台面的一侧,该上料顶升组设有用以放置产品的上料平台,上料机械手设置在工作台面及上料平台的上方空间、并可于工作台面及上料平台之间移动;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拉料装置、出料涨紧滚轮组件、拉料涨紧滚轮组件、分离装置、第一收料气胀轴、第二收料气胀轴、收料盒及出料工作台;出料工作台设置在靠近快压机的一侧,所述出料涨紧轮组件设置在快压机的出料端与出料工作台之间,所述拉料装置可滑动的设置在出料工作台上,拉料涨紧滚轮组件设置在拉料装置相反于出料涨紧轮组件的一侧,分离装置设置在出料工作台背离快压机的一侧,第一收料气胀轴及第二收料气胀轴间隔设置在分离装置一侧的上下方位置,所述出料盒设置在第一收料气胀轴及第二收料气胀轴之间、且设于分离装置背离出料工作台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高温膜卷出机构包括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出料气胀轴、所述第二出料气胀轴、第一出料电机、第二出料电机、第一出料导向轮、第二出料导向轮、第一配重装置、第二配重装置、上料架及所述工作台面;第一出料气胀轴纵向设置在机架后左内侧的上方,第二出料气胀轴纵向设置在机架后左内侧的下方,第一出料电机设置在机架后左内侧上方、与第一出料气胀轴相邻处并与第一出料气胀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出料电机设置在机架后左内侧下方、与第二出料气胀轴相邻处并与第二出料气胀轴的输入端连接,工作台面设置在机架的右侧中间区域,多根第一出料导向轮的两端依次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侧壁上、位于工作台面的上方及左右侧、且依第一高温膜的出料路径设置,多根第二出料导向轮的两端依次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侧壁上、位于工作台面的左右两侧、且依第二高温膜的出料路径设置;第一配重装置包括第一配重轮架及第一配重轮,第一配重轮架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侧壁上、且位于工作台面上方左侧的两根第一出料导向轮之间,第一配重轮的两端可活动的套置在第一配重轮架的左右两侧支架上;第二配重装置包括第二配重轮架及第二配重轮,第二配重轮架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侧壁上、且位于工作台面左侧的两根第二出料导向轮之间,第二配重轮的两端可活动的套置在第二配重轮架的左右两侧支架上;上料机构架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工作台面的外侧下方,上料机构的一端设置在高温膜卷出机构的上料机构架上方,上料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高温膜卷出机构的机架后侧壁上,上料机构横跨于工作台面的上方空间。
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直线导轨、直线模组、所述上料机械手及所述上料顶升组件;上料架设置在高温膜卷出机构的上料机构架上方,两条平行直线导轨的一端安装在上料架上、另一端安装在高温膜卷出机构的机架的后侧壁上,直线模组的一端安装在上料架上、且位于两条直线导轨之间,直线模组的另一端安装在高温膜卷出机构的机架的后侧壁上,上料机械手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和直线模组的模组滑块上,直线模组带动上料机械手沿直线导轨方向前后运动,上料顶升组件设置在上料架的下方,上料顶升组件顶起产品到预定位置供上料机械手吸取产品。
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气缸板、气缸、吸盘、吸嘴、导柱及导柱轴承;气缸板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和直线模组的模组滑块上,气缸设置气缸板的下方对角两侧,吸盘设置在各气缸的末端,多个吸嘴设置在吸盘的下方,四个导柱轴承贯穿设置在气缸板的两侧,四根导柱分别套置在各导柱轴承内、末端固定连接在吸盘的上方,气缸带动吸盘垂直上下运动。
进一步,所述上料顶升组件包括固定板、顶升导柱轴承、顶升导柱、所述上料平台、下平板、电机及固定螺帽,固定板设置在上料架的下方,四个顶升导柱轴承分别贯穿设置固定板的四角上,四根顶升导柱分别套置在顶升导柱轴承内,上料平台设置在四根顶升导柱的顶端,下平板设置在四根顶升导柱的末端,固定螺帽贯穿设置固定板的中间上,电机设置在下平板的下方,电机的丝杆向上贯穿通过固定板的固定螺帽、末端固定连接在上料平台下方,电机通过其丝杆与固定螺帽的配合顶起上料平台至预定位置,以便上料机械手吸取产品。
进一步,所述出料机包括机架、直线导轨、直线模组、所述拉料装置、所述出料涨紧滚轮组件、所述拉料涨紧滚轮组件、配重装置、所述分离装置、所述第一收料气胀轴、所述第二收料气胀轴、第一收料电机、第二收料电机、导料滑板、所述收料盒及所述出料工作台;出料工作台设置在出料机机架的左侧中部上方,两条平行直线导轨横向设置在出料工作台的前后两侧上,直线模组横向设置在出料工作台上、且位于两条直线导轨之间,拉料装置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及直线模组的模组滑块上,直线模组带动拉料装置沿直线导轨方向左右拉料,拉料涨紧滚轮组件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及直线模组的模组滑块上、位于拉料装置的右侧,出料涨紧滚轮组件架设在出料工作台上左侧材料入口处、且位于直线导轨和直线模组的左端,配重装置包括配重轮架及配重轮,配重轮架设置在出料机机架上、位于出料工作台的右侧,配重轮的两端可活动的套置在配重轮架的两侧支架上,分离装置设置在出料机机架上、且位于配重装置的右侧,第一收料气胀轴设置在出料机机架的后侧壁上、且位于分离装置的右侧上方,第二收料气胀轴设置在出料机机架后侧壁上、且位于分离装置的右侧下方,第一收料电机设置在出料机机架后侧壁上、且位于第一收料气胀轴相邻处并与第一收料气胀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收料电机设置在出料机机架后侧壁上、且位于第二收料气胀轴相邻处并与第二收料气胀轴的输入端连接,导料滑板倾斜的设置在出料机机架上、且位于分离装置的右侧出口处下方,收料盒倾斜设置在出料机机架上、且位于导料滑板的右侧出口处下方。
进一步,所述拉料装置包括气缸架、下压气缸、压制顶板、导柱轴承、导柱及压制底板;压制底板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及直线模组的模组滑块上,气缸架架设在压制底板上,两个下压气缸设置在气缸架上、下压气缸的活动杆向下贯穿于气缸架的下方,压制顶板设置在下压气缸的活动杆末端,两个导柱轴承贯穿设置在气缸架的上方前后两侧,两根导柱分别套置在各导柱轴承内、且末端固定连接在压制顶板上,下压气缸带动压制顶板垂直上下运动,下压气缸带动压制顶板下压到压制底板上。
进一步,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外侧支架板、内侧支架板、第一分离滚轮、第二分离滚轮、第一位移调节装置、第二位移调节装置、刀具调节架、第一分离刀具、第二分离刀具、第一收料导向轮及第二收料导向轮;外侧支架板及内侧支架板分别设置在出料机机架的前后侧上,一组第一位移调节装置和一组第二位移调节装置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架板及内侧支架板上,第二位移调节装置位于第一位移调节装置的正下方,第一分离滚轮的两端贯穿设置在外侧支架板及内侧支架板上并与左右两侧的第一位移调节装置可调节的连接,第二分离滚轮的两端贯穿设置在外侧支架板及内侧支架板上并与前后两侧的第二位移调节装置可调节的连接、且位于第一分离滚轮的正下方并相距一预设距离,即第一分离滚轮和第二分离滚轮之间形成一分离口,一组刀具调节架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架板及内侧支架板上,第一分离刀具和第二分离刀具分别可调节的设置在前后两侧的刀具调节架上,第二分离刀具位于第一分离刀具的正下方,多根第一收料导向轮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架板及内侧支架板上且位于第一分离滚轮的上方、依第一高温的收料路径设置,多根第二收料导向轮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架板及内侧支架板上、且位于第二分离滚轮的下方、依第二高温的收料路径设置。
进一步,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吹离装置,一组或多组吹离装置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架板及内侧支架板上、且位于第一分离滚轮及第二分离滚轮的分离口相邻处。
进一步,所述出料机还包括离子风冷装置,离子风冷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位于配重轮架的下方左右两侧。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片式自动快压机采用上料顶升组件顶起待压产品到预定位置,利用上料机械手实现待压产品自动上料到工作台面上的第二高温膜上,通过高温膜卷出机构和出料机实现上下第一高温膜和第二高温膜卷对卷自动供料和收料,第一高温膜和第二高温膜被卷式拉料时夹带着产品进入快压机,产品压合完成后,拉料装置拉出卷式第一高温膜和第二高温膜夹带着产品移出快压机,利用出料机的分离装置和第一收料气涨轴、第二收料气涨轴自动剥离第一高温膜和第二高温膜,使产品通过导料滑板自动落入收料盒内;分离装置依高温膜与产品分离需求,调整好第一分离滚轮和第二分离滚轮、第一分离刀具和第二分离刀具的位置后,在第一高温膜向上拉料、第二高温膜向下拉料过程中,产品与第一高温膜和第二高温膜分离,如产品粘在第一高温膜上时,通过第一分离刀具的阻挡,产品向下剥离开第一高温膜,如产品粘在第二高温膜时,通过第二分离刀具的阻挡产品向上剥离开第二高温膜,通过一组或多组吹离装置进一步使产品与高温膜吹离分开,通过该分离装置,可确认产品与第一高温膜和第二高温膜充分分离开。采用本实用新型快压机可以实现片式产品自动化压合作业,打通产品压合人力集中瓶颈工序,实现设备全自动化操作,一人至少可操作3台本实用新型片式自动快压机,可大量减少操作员数量、降低用人成本,降低人类因素的操作皱折不良,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片式自动快压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片式自动快压机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片式自动快压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片式自动快压机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片式自动快压机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片式自动快压机的使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料机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进料机的前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进料机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进料机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高温膜卷出机构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高温膜卷出机构的前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高温膜卷出机构的左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前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左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出料机的立体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出料机的前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出料机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分离装置的立体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分料装置的左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分料装置的前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分料装置(移除外侧支架板)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片式自动快压机,包括进料机10、快压机20及出料机30,进料机10设置在快压机20的进料一侧,出料机30设置在快压机20的出料一侧,快压机20设置在进料机10和出料机30之间。
所述快压机20是在原有快压机的结构基础上,在其设备外壳的左右两侧壁上与压合开口对应的位置开设入料口和出料口。
如图7至图10所示,进料机10包括高温膜卷出机构11及上料机构12。如图11至图13所示,高温膜卷出机构11包括机架111、第一出料气胀轴112、第二出料气胀轴113、第一出料电机114、第二出料电机115、第一出料导向轮116、第二出料导向轮117、第一配重装置118、第二配重装置119、上料机构架1110及工作台面1111;第一出料气胀轴112纵向设置在机架111后左内侧的上方,第二出料气胀轴113纵向设置在机架111后左内侧的下方,第一出料电机114设置在机架111后左内侧上方、与第一出料气胀轴112相邻处并与第一出料气胀轴11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出料电机115设置在机架111后左内侧下方、与第二出料气胀轴113相邻处并与第二出料气胀轴113的输入端连接,工作台面1111设置在机架111的右侧中间区域,多根第一出料导向轮116的两端依次设置在机架111的前后侧壁上、位于工作台面1111的上方及左右侧、且依第一高温膜3的出料路径设置,多根第二出料导向轮117的两端依次设置在机架111的前后侧壁上、位于工作台面1111的左右两侧、且依第二高温膜4的出料路径设置;第一配重装置118包括第一配重轮架1181及第一配重轮1182,第一配重轮架1181设置在机架111的前后侧壁上、且位于工作台面1111上方左侧的两根第一出料导向轮116之间,第一配重轮1182的两端可活动的套置在第一配重轮架1181的左右两侧支架上;第二配重装置119包括第二配重轮架1191及第二配重轮1192,第二配重轮架1191设置在机架111的前后侧壁上、且位于工作台面1111左侧的两根第二出料导向轮117之间,第二配重轮1192的两端可活动的套置在第二配重轮架1191的左右两侧支架上;上料机构架1110设置在机架111上、且位于工作台面1111的外侧下方,上料机构12的一端设置在高温膜卷出机构11的上料机构架1110上方,上料机构12的另一端固定在高温膜卷出机构11的机架111后侧壁上,上料机构12横跨于工作台面1111的上方空间。
如图14至图16所示,上料机构12包括上料架121、直线导轨122、直线模组123、上料机械手124及上料顶升组件125;上料架121设置在高温膜卷出机构11的上料机构架1110上方,两条平行直线导轨122的一端安装在上料架121上、另一端安装在高温膜卷出机构11的机架111的后侧壁上,直线模组123的一端安装在上料架121上、且位于两条直线导轨122之间,直线模组123的另一端安装在高温膜卷出机构11的机架111的后侧壁上,上料机械手124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122的导轨滑块和直线模组123的模组滑块上,直线模组123带动上料机械手124沿直线导轨122方向前后运动,上料顶升组件125设置在上料架121的下方,上料顶升组件125顶起产品到预定位置,便于上料机械手124吸取产品。
上料机械手124包括气缸板1241、气缸1242、吸盘1243、吸嘴1244、导柱1245及导柱轴承1246;气缸板1241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122的导轨滑块和直线模组123的模组滑块上,气缸1242设置气缸板1241的下方对角两侧,吸盘1243设置在各气缸1242的末端,多个吸嘴1244设置在吸盘1243的下方,四个导柱轴承1246贯穿设置在气缸板1241的两侧,四根导柱1245分别套置在各导柱轴承1246内、末端固定连接在吸盘1243的上方,气缸1242带动吸盘1243垂直上下运动。
上料顶升组件125包括固定板1251、顶升导柱轴承1252、顶升导柱1253、上料平台1254、下平板1255、电机1256及固定螺帽1257,固定板1251设置在上料架121的下方,四个顶升导柱轴承1252分别贯穿设置固定板1251的四角上,四根顶升导柱1253分别套置在顶升导柱轴承1252内,上料平台1254设置在四根顶升导柱1253的顶端,下平板1255设置在四根顶升导柱1253的末端,固定螺帽1257贯穿设置固定板1251的中间上,电机1256设置在下平板1255的下方,电机1256的丝杆向上贯穿通过固定板1251的固定螺帽1257、末端固定连接在上料平台1254下方,电机1256通过其丝杆与固定螺帽1257的配合顶起上料平台1254至预定位置,以便上料机械手124吸取产品。
如图17至图19所示,出料机30包括机架31、直线导轨32、直线模组33、拉料装置34、出料涨紧滚轮组件35、拉料涨紧滚轮组件36、配重装置37、分离装置38、第一收料气胀轴39、第二收料气胀轴310、第一收料电机311、第二收料电机312、导料滑板313、收料盒314及工作台315;工作台315设置在机架31的左侧中部上方,两条平行直线导轨32横向设置在工作台315的前后两侧上,直线模组33横向设置在工作台315上、且位于两条直线导轨32之间,拉料装置34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32的导轨滑块及直线模组33的模组滑块上,直线模组33带动拉料装置34沿直线导轨32方向左右拉料,拉料涨紧滚轮组件36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32的导轨滑块及直线模组33的模组滑块上、位于拉料装置34的右侧,出料涨紧滚轮组件35架设在工作台315上左侧材料入口处、且位于直线导轨32和直线模组33的左端,配重装置37包括配重轮架371及配重轮372,配重轮架371设置在机架31上、位于工作台315的右侧,配重轮372的两端可活动的套置在配重轮架371的两侧支架上,分离装置38设置在机架31上、且位于配重装置37的右侧,第一收料气胀轴39设置在机架31的后侧壁上、且位于分离装置38的右侧上方,第二收料气胀轴310设置在机架31后侧壁上、且位于分离装置38的右侧下方,第一收料电机311设置在机架31后侧壁上、且位于第一收料气胀轴39相邻处并与第一收料气胀轴39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收料电机312设置在机架31后侧壁上、且位于第二收料气胀轴310相邻处并与第二收料气胀轴310的输入端连接,导料滑板313倾斜的设置在机架31上、且位于分离装置38的右侧出口处下方,收料盒314倾斜设置在机架31上、且位于导料滑板313的右侧出口处下方。
拉料装置34包括气缸架341、下压气缸342、压制顶板343、导柱轴承344、导柱345及压制底板(图中未视出);压制底板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32的导轨滑块及直线模组33的模组滑块上,气缸架341架设在压制底板上,两个下压气缸342设置在气缸架341上、下压气缸342的活动杆向下贯穿于气缸架341的下方,压制顶板343设置在下压气缸342的活动杆末端,两个导柱轴承344贯穿设置在气缸架341的上方前后两侧,两根导柱345分别套置在各导柱轴承344内、且末端固定连接在压制顶板343上,下压气缸342带动压制顶板343垂直上下运动,下压气缸342带动压制顶板343下压到压制底板上,可将材料夹紧,在直线模组33的驱动下实现拉料。
如图20至图23所示,分离装置38包括外侧支架板381、内侧支架板382、第一分离滚轮383、第二分离滚轮384、第一位移调节装置385、第二位移调节装置386、刀具调节架387、第一分离刀具388、第二分离刀具389、第一收料导向轮3810、第二收料导向轮3811及吹离装置3812;外侧支架板381及内侧支架板382分别设置在机架31的前后侧上,一组第一位移调节装置385和一组第二位移调节装置386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架板381及内侧支架板382上,第二位移调节装置386位于第一位移调节装置385的正下方,第一分离滚轮383的两端贯穿设置在外侧支架板381及内侧支架板382上并与左右两侧的第一位移调节装置385可调节的连接,第二分离滚轮384的两端贯穿设置在外侧支架板381及内侧支架板382上并与前后两侧的第二位移调节装置386可调节的连接、且位于第一分离滚轮383的正下方并相距一预设距离,即第一分离滚轮383和第二分离滚轮384之间形成一分离口3831,一组刀具调节架387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架板381及内侧支架板382上,第一分离刀具388和第二分离刀具389分别可调节的设置在前后两侧的刀具调节架387上,第二分离刀具389位于第一分离刀具388的正下方,多根第一收料导向轮381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架板381及内侧支架板382上且位于第一分离滚轮383的上方、依第一高温3的收料路径设置,多根第二收料导向轮381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架板381及内侧支架板382上、且位于第二分离滚轮384的下方、依第二高温4的收料路径设置,一组或多组吹离装置3812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架板381及内侧支架板382上、且位于第一分离滚轮383及第二分离滚轮384的分离口3831相邻处,进一步使产品与高温膜吹离分开;分别通过第一位移调节装置385和第二位移调节装置386,调整第一分离滚轮383和第二分离滚轮384与第一分离刀具388和第二分离刀具389的相对位置,第一分离刀具388和第二分离刀具389通过前后两侧的刀具调节架387调整位置高度,依高温膜与产品分离需求,调整好第一分离滚轮383和第二分离滚轮384、第一分离刀具388和第二分离刀具389的位置后,在第一高温膜3向上拉料、第二高温膜4向下拉料过程中,产品2与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分离,如产品2粘在第一高温膜3上时,通过第一分离刀具388的阻挡,产品2向下剥离开第一高温膜3,如产品2粘在第二高温膜4时,通过第二分离刀具389的阻挡产品2向上剥离开第二高温膜4,通过该分离装置38,可确保产品2与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充分分离开,使产品2自动落入收料盒314内。
如图18所示,出料机30还包括离子风冷装置315,离子风冷装置315设置在机架31上、位于配重轮架371的下方左右两侧,离子风冷装置315除静电并冷却压合后的高温膜及产品。
如图1所示,快压机20是在原有快压机的结构基础上,在其设备外壳的左右两侧壁上与压合开口对应的位置开设入料口和出料口,便于高温膜和产品入料和出料,进一步地,可在快压机20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对应的设备内侧壁上设置软性挡帘,以防止压合机内的温度流失。
如图6所示,生产使用前,卷状第一高温膜3套置在进料机10的第一出料气胀轴112上,第一高温膜3的一端拉出按路径100依次绕过进料机10的第一配重轮1182、多根第一出料导向轮116、快压机20的压合区域、收料机30的出料涨紧滚轮组件35、拉料装置34、拉料涨紧滚轮组件36、配重轮372、分离装置38、多根第一收料导向轮3810、卷绕收料套置到第一收料气胀轴39上;卷状第二高温膜4套置在进料机10的第二出料气胀轴113上,第二高温膜4的一端拉出按路径200依次绕过进料机10的第二配重轮1192、多根第二出料导向轮117、工作台面1111、快压机20的压合区域、收料机30的出料涨紧滚轮组件35、拉料装置34、拉料涨紧滚轮组件36、配重轮372、分离装置38、多根第二收料导向轮3811、卷绕收料套置到第二出料气胀轴310上,一叠产品放置在上料机构12的上料平台1254上。生产使用时,上料顶升组件125顶起产品至预定位置,上料机械手124吸取产品并搬运放置到工作台面1111上的第二高温膜4上,经进料机10的第一出料气胀轴112和第二出料气胀轴113、出料机30的拉料装置34及第一收料气胀轴39和第二收料气胀轴310的配合动作下,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夹带着产品2进入快压机20的压合区域,快压机20进行压合产品,产品压合完成后,快压机20的压合开口打开,再经进料机10的第一出料气胀轴112和第二出料气胀轴113、出料机30的拉料装置34及第一收料气胀轴39和第二收料气胀轴310的配合动作下,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夹带着产品2进入出料机30,经收料机30的出料涨紧滚轮组件35、拉料装置34、拉料涨紧滚轮组件36、配重轮372、至分离装置38处,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分离,产品2通过导料滑板313自动落入收料盒314内。
本实用新型片式自动快压机采用上料顶升组件125顶起待压产品到预定位置,利用上料机械手124实现待压产品自动上料到工作台面1111上的第二高温膜4上,通过高温膜卷出机构11和出料机30实现上下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卷对卷自动供料和收料,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被卷式拉料时夹带着产品2进入快压机20,产品压合完成后,拉料装置34拉出卷式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夹带着产品2移出快压机,利用出料机30的分离装置38和第一收料气涨轴39、第二收料气涨轴310自动剥离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使产品2通过导料滑板313自动落入收料盒314内;分离装置38依高温膜与产品分离需求,调整好第一分离滚轮383和第二分离滚轮384、第一分离刀具388和第二分离刀具389的位置后,在第一高温膜3向上拉料、第二高温膜4向下拉料过程中,产品2与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分离,如产品2粘在第一高温膜3上时,通过第一分离刀具388的阻挡,产品2向下剥离开第一高温膜3,如产品2粘在第二高温膜4时,通过第二分离刀具389的阻挡,产品2向上剥离开第二高温膜4,通过该分离装置38,可确认产品2与第一高温膜3和第二高温膜4充分分离开;采用本实用新型快压机可以实现片式产品自动化压合作业,打通产品压合人力集中瓶颈工序,实现设备全自动化操作,一人至少可操作3台本实用新型片式自动快压机,可大量减少操作员数量、降低用人成本,降低人类因素的操作皱折不良,提高产品品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