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0110U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动力系统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动力系统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0110U
CN210000110U CN201920867393.4U CN201920867393U CN210000110U CN 210000110 U CN210000110 U CN 210000110U CN 201920867393 U CN201920867393 U CN 201920867393U CN 210000110 U CN210000110 U CN 210000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bracket
frame
driving motor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73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永柱
蒋建勇
代洋洋
彭金平
刘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673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0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0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0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其中,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包括沿车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发动机、驱动电机和变速箱,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与变速箱相连,驱动电机的正下方设有托架,托架的左右两端与车架固定相连,托架上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一软垫,驱动电机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机悬架,电机悬架通过穿过第一软垫的螺栓与托架相连;驱动电机采用下托架形式两点悬置布置,简单可靠,安装操作方便,在电机悬架和托架之间设置的第一软垫能够有效减震防噪,保护驱动电机。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动力系统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总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措施越来越严格,混合动力车辆由于其节能、低排放等特点成为车辆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并已经开始商业化。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发电/驱动电机和变速箱,整个动力系统采用单轴并联式结构,发动机与驱动电机通过离合器连接,驱动电机与变速器连接,该系统能够实现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的动力耦合,且离合器不同的状态对应不同的工作模式。目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总成基本上采用纵向的型式布置在车辆的底盘上,与普通燃油车相比,整个动力总长度增加,导致动力总成的安装结构更复杂,装配难度增加。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且易于装配的混合动力系统安装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结构简单,布置合理,安装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包括沿车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发动机、驱动电机和变速箱,所述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变速箱相连,所述驱动电机的正下方设有托架,所述托架的左右两端与所述车架固定相连,所述托架上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一软垫,所述驱动电机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机悬架,所述电机悬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软垫的螺栓与所述托架相连。
优选地,所述托架的左右两端与所述车架均螺栓相连。
优选地,所述变速箱的上方设有支撑横梁,所述变速箱与所述支撑横梁固定相连,所述车架的左右纵梁上分别设有左悬架和右悬架,所述支撑横梁的左端部与所述左悬架螺栓相连,所述支撑横梁的右端部与所述右悬架螺栓相连,且所述支撑横梁的左端部与所述左悬架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横梁的右端部与所述右悬架之间均设有第二软垫。
优选地,所述变速箱顶端螺栓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支撑横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的左侧前端和左侧后端分别设有左前悬架和左后悬架,所述发动机的右侧前端和右侧后端分别设有右前悬架和右后悬架,所述左前悬架和所述左后悬架均与所述车架的左纵梁螺栓连接,所述右前悬架和所述右后悬架均与所述车架的右纵梁螺栓连接,且所述左前悬架与所述车架的左纵梁之间、所述左后悬架与所述车架的左纵梁之间、所述右前悬架与所述车架的右纵梁之间以及所述右后悬架与所述车架的右纵梁之间均设有第三软垫。
优选地,所述左前悬架、所述左后悬架、所述右前悬架和所述右后悬架均与所述发动机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包括沿车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发动机、驱动电机和变速箱,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与变速箱相连,驱动电机的正下方设有托架,托架的左右两端与车架固定相连,托架上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一软垫,驱动电机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机悬架,电机悬架通过穿过第一软垫的螺栓与托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驱动电机采用下托架形式两点悬置布置,简单可靠,安装操作方便,在电机悬架和托架之间设置的第一软垫能够有效减震防噪,保护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包括上述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由于上述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混合动力车辆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车架1、左悬架11、右悬架12、发动机2、左前悬架21、左后悬架22、右前悬架23、右后悬架24、驱动电机3、电机悬架31、变速箱4、安装架41、托架5、支撑横梁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结构简单,布置合理,安装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其主要包括发动机2、驱动电机3和变速箱4,发动机2、驱动电机3和变速箱4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发动机2、驱动电机3和变速箱4沿车架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发动机2通过离合器与驱动电机3相连,驱动电机3与变速箱4相连,在驱动电机3的正下方设有托架5,托架5的左右两端与车架1固定相连,且托架5上设有第一软垫,驱动电机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机悬架31,电机悬架31通过穿过第一软垫的螺栓与托架5相连。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软垫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以仅在托架5与电机悬架31相连的地方设置第一软垫,装配时,驱动电机3底部悬置在托架5上方,也可以在整个托架5上均铺设有第一软垫,驱动电机3放置在第一软垫上,均能够起到减震防护作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驱动电机3与变速箱4通常可以通过花键连接,连接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驱动电机3采用下托架5形式两点悬置布置,简单可靠,安装操作方便,在电机悬架31和托架5之间设置的第一软垫能够有效减震防噪,保护驱动电机3。
进一步地,托架5与车架1固定相连,托架5与车架1具体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相连,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优选地,托架5的左右两端与车架1均螺栓相连,便于安装和拆卸。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在变速箱4的上方可以设有支撑横梁6,变速箱4与支撑横梁6固定相连,车架1的左右纵梁上分别设有左悬架11和右悬架12,支撑横梁6的左端部与左悬架11螺栓相连,支撑横梁6的右端部与右悬架12螺栓相连,且支撑横梁6的左端部与左悬架11之间以及支撑横梁6的右端部与右悬架12之间均设有第二软垫;通过支撑横梁6一点式吊装变速箱4,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第二软垫能够有效减震防噪,保护变速箱4。
进一步地,为方便变速箱4与支撑横梁6的连接,在变速箱4顶端可以预先设置安装架41,装配时安装架41与支撑横梁6连接;具体地,安装架41与变速箱4可以螺栓连接也可以焊接连接,安装架41与支撑横梁6则优选选用螺栓连接,以方便拆卸。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由于发动机2通常的外形尺寸较大,质量也较重,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优选在发动机2的左侧前端和左侧后端分别设有左前悬架21和左后悬架22,同时在发动机2的右侧前端和右侧后端分别设有右前悬架23和右后悬架24,左前悬架21和左后悬架22均与车架1的左纵梁螺栓连接,右前悬架23和右后悬架24均与车架1的右纵梁螺栓连接,且左前悬架21与车架1的左纵梁之间、左后悬架22与车架1的左纵梁之间、右前悬架23与车架1的右纵梁之间以及右后悬架24与所述车架1的右纵梁之间均设有第三软垫;采用四点悬置水平布置发动机2,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能够有效保证发动机2的可靠安装,同时第三软垫能够有效减震防噪,保护发动机2。
具体地,左前悬架21、左后悬架22、右前悬架23和右后悬架24可以均与发动机2焊接连接,连接更稳定可靠。
当然,用于支撑发动机2的悬架数量和具体设置位置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能够保证发动机2的可靠安装,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发动机2采用四点悬置水平布置,驱动电机3采用下托架5形式两点悬置布置,变速箱4采用辅助横梁吊装一点悬置布置,整个布置型式简单、合理且安装操作方便。
另外,发动机2在车架1底盘上的安装位置可以与其传统柴油车上的位置基本保持一致,只针对驱动电机3的外形尺寸做合理设计,这样就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燃油车配套的排气系统、冷却系统、进气系统及燃油系统,从而可以降低整车的开发成本,同时还可以与传统燃油车公用一套底盘,有利于对已售车辆的混动化改造工作。
除了上述动力系统安装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动力系统安装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该混合动力车辆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另外,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较为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及其动力系统安装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架(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发动机(2)、驱动电机(3)和变速箱(4),所述发动机(2)通过离合器与所述驱动电机(3)相连,所述驱动电机(3)与所述变速箱(4)相连,所述驱动电机(3)的正下方设有托架(5),所述托架(5)的左右两端与所述车架(1)固定相连,所述托架(5)上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一软垫,所述驱动电机(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机悬架(31),所述电机悬架(31)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软垫的螺栓与所述托架(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5)的左右两端与所述车架(1)均螺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4)的上方设有支撑横梁(6),所述变速箱(4)与所述支撑横梁(6)固定相连,所述车架(1)的左右纵梁上分别设有左悬架(11)和右悬架(12),所述支撑横梁(6)的左端部与所述左悬架(11)螺栓相连,所述支撑横梁(6)的右端部与所述右悬架(12)螺栓相连,且所述支撑横梁(6)的左端部与所述左悬架(11)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横梁(6)的右端部与所述右悬架(12)之间均设有第二软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4)顶端螺栓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支撑横梁(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2)的左侧前端和左侧后端分别设有左前悬架(21)和左后悬架(22),所述发动机(2)的右侧前端和右侧后端分别设有右前悬架(23)和右后悬架(24),所述左前悬架(21)和所述左后悬架(22)均与所述车架(1)的左纵梁螺栓连接,所述右前悬架(23)和所述右后悬架(24)均与所述车架(1)的右纵梁螺栓连接,且所述左前悬架(21)与所述车架(1)的左纵梁之间、所述左后悬架(22)与所述车架(1)的左纵梁之间、所述右前悬架(23)与所述车架(1)的右纵梁之间以及所述右后悬架(24)与所述车架(1)的右纵梁之间均设有第三软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架(21)、所述左后悬架(22)、所述右前悬架(23)和所述右后悬架(24)均与所述发动机(2)焊接连接。
7.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系统安装装置。
CN201920867393.4U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动力系统安装装置 Active CN210000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7393.4U CN210000110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动力系统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7393.4U CN210000110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动力系统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0110U true CN210000110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9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7393.4U Active CN210000110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动力系统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01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3622A (zh) * 2021-12-15 2022-03-01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商用车用p2混合动力变速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3622A (zh) * 2021-12-15 2022-03-01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商用车用p2混合动力变速箱
CN114103622B (zh) * 2021-12-15 2023-12-12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商用车用p2混合动力变速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97511A1 (en) Side-by-side all-terrain vehicle
CN103183053B (zh) 电动汽车的前舱钢架结构及前舱
JP4577649B2 (ja) パワートレイン
EP3205526B1 (en) Engine device
JP6487270B2 (ja)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CN202743239U (zh) 内燃轨道车辆动力总成
KR20200091944A (ko) 작업 차량
CN203402247U (zh) 发动机四点悬置的汽车前副车架结构及汽车
CN210000110U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动力系统安装装置
CN203142789U (zh) 电动货车货厢车架总成
JP5391974B2 (ja) エンジン搭載の電気自動車の後部構造
CN202827113U (zh) 工程车辆及其散热器固定装置
KR20200024366A (ko) 작업 차량
CN113511224A (zh) 一种轨道工程车辆用内燃液力传动动力包
CN216636077U (zh) 一种乘用车压缩机支架安装笼式结构
JP6579781B2 (ja) トラクタ
CN201249656Y (zh) 一种发动机后悬挂结构
CN107839460B (zh) 一种汽车前后悬置布置方案
CN203198654U (zh) 用于汽车的悬架控制臂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9814100U (zh) 一种油田洗井机底盘结构
CN216468078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底盘
JP2016075211A (ja) エンジン装置
KR20160140585A (ko) 트랙터
JP2016075214A (ja) エンジン装置
CN220947554U (zh) 一种cng自卸车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