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4826U - 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4826U
CN209974826U CN201920358376.8U CN201920358376U CN209974826U CN 209974826 U CN209974826 U CN 209974826U CN 201920358376 U CN201920358376 U CN 201920358376U CN 209974826 U CN209974826 U CN 209974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quenching
pipe
quenching cooling
stainless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83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卫兵
翟健红
周进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aifu Hengtong Special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aifu Hengtong Speci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aifu Hengtong Specia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aifu Hengtong Speci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83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4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4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48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包括淬火冷却池,淬火冷却池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一端向左侧延伸后固定连通有冷却箱,淬火冷却池顶部的边框上固定连接有一进水管,该进水管与该装置的总供水系统进行连通,进水管管体的右侧设有一水阀,淬火冷却池右侧面的底部横向连通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抽板、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固定块、第一滤板和第一收集盒等设计,该设计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通过抽板的作用对落下的铁屑和污垢进行导流,从而使铁屑或者污垢更好的进入到三个收集盒当中。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钢铁制品生产中,为了提高钢铁制品硬度和环境锻造中钢铁内部应力,均需要对钢铁制品进行淬火处理,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现有的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冷却池在使用结束后,冷却池的内会产生大量的铁屑和污垢等杂质,而这些铁屑和污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冷却池的底部沉积的越来越多,从而造成人们后期清理较为困难;同时现有的冷却池在使用时,由于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冷却池中的水在反复多次淬火后温度会逐渐上升,从而造成水温达不到淬火的要求,导致淬火效率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该设计方案具备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理且能保持水温稳定的优点,解决了原有的清理方式费时费力且因为水温的不稳定导致淬火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包括淬火冷却池,淬火冷却池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一端向左侧延伸后固定连通有冷却箱,淬火冷却池顶部的边框上固定连接有一进水管,该进水管与该装置的总供水系统进行连通,进水管管体的右侧设有一水阀,淬火冷却池右侧面的底部横向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管体上设有一开关阀,淬火冷却池内壁的右侧且靠下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淬火冷却池的内壁通过第一限位块活动卡接有抽板,淬火冷却池内腔的底部且靠左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该第一卡块的上端面开设有卡槽且通过卡槽活动插接有第一滤板,淬火冷却池内腔的底部且远离第一卡块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该第二卡块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且通过凹槽活动插接有第二滤板,淬火冷却池内腔的底部且远离第二卡块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该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中,冷却箱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横向固定连通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一端向右侧延伸后与淬火冷却池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进行连通,冷却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水泵,该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第三水管,第三水管向上延伸后与第二水管进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中,抽板的顶部延伸至淬火冷却池的顶部,且抽板右侧的顶部设有一把手,该抽板的底部为倾斜状且为光滑的镜面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中,抽板的底部且与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抽板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在淬火冷却池的内腔实现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中,第一卡块的左侧活动卡接有第一收集盒,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活动活动卡接有第二收集盒,第二卡块和固定块之间活动卡接有第三收集盒,三个收集盒正面的顶部和背面的顶部均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中,第一滤板的孔径比第二滤板的孔径大,两块滤板的孔径均为一种多边形孔径,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挡板均为一种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中,第二水管且靠近淬火冷却池左侧的管体上垂直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延伸端与淬火冷却池的内腔相互连通且与淬火冷却池的内壁相互平行,该连通管延伸端的出水口正对于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抽板、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固定块、第一滤板和第一收集盒等设计,该设计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通过抽板的作用对落下的铁屑和污垢进行导流,从而使铁屑或者污垢更好的进入到三个收集盒当中,并且通过两层滤板的设计,能够将较大的铁屑和较小的杂质进行分开收集,方便后期对铁屑的回利用,从而使人们在淬火完成后对淬火冷却池的底部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清理工作,为下一次淬火做好准备工作,有效的解决了原有的技术中工作人员对淬火冷却池底部的铁屑和污垢清理起来麻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冷却箱、第一水管、第二水管、进水管和水泵等设计,该设计在使用时,能够保证淬火冷却池内部的水始终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从而让具有温度的水在进行流动时达到降温的目的,该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淬火冷却池中的水温,使不锈钢进行淬火时,水温能够达到工艺的要求,能够大大的提升不锈钢的淬火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该用水循环装置正视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用水循环装置的正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收集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抽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淬火冷却池;101、第一限位块;2、冷却箱;3、第一水管;4、第二水管;41、连通管;5、进水管;51、水阀;6、出水管;7、抽板;71、第二限位块;8、水泵;9、第三水管;10、第一卡块;11、第二卡块;12、固定块;13、第一收集盒;14、第一滤板;15、第二滤板;16、挡板;17、第二收集盒;18、第三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包括淬火冷却池1,淬火冷却池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水管3,第一水管3的一端向左侧延伸后固定连通有冷却箱2,淬火冷却池1顶部的边框上固定连接有一进水管5,该进水管5与该装置的总供水系统进行连通,进水管5管体的右侧设有一水阀51,淬火冷却池1右侧面的底部横向连通有出水管6,出水管6的管体上设有一开关阀,淬火冷却池1内壁的右侧且靠下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1,淬火冷却池1的内壁通过第一限位块101活动卡接有抽板7,淬火冷却池1内腔的底部且靠左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10,该第一卡块10的上端面开设有卡槽且通过卡槽活动插接有第一滤板14,淬火冷却池1内腔的底部且远离第一卡块10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11,该第二卡块11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且通过凹槽活动插接有第二滤板15,淬火冷却池1内腔的底部且远离第二卡块1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该固定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6。
冷却箱2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横向固定连通有第二水管4,第二水管4的一端向右侧延伸后与淬火冷却池1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进行连通,冷却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水泵8,该水泵8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第三水管9,第三水管9向上延伸后与第二水管4进行连通,该设计的出现,可以将带有温度的水导流到冷却箱2中,使水进行初步的降温,从而使回流到淬火冷却池1中的水能够达到较低的温度,实现更好的淬火工艺。
抽板7的顶部延伸至淬火冷却池1的顶部,且抽板7右侧的顶部设有一把手,该抽板7的底部为倾斜状且为光滑的镜面构造,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更有效的使铁屑和污泥从抽板7上掉入到第一收集盒13中。
抽板7的底部且与第一滤板14和第二滤板1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1,抽板7通过第一限位块101和第二限位块71在淬火冷却池1的内腔实现卡合,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取出抽板7和固定抽板7。
第一卡块10的左侧活动卡接有第一收集盒13,第一卡块10和第二卡块11活动活动卡接有第二收集盒17,第二卡块11和固定块12之间活动卡接有第三收集盒18,三个收集盒正面的顶部和背面的顶部均设有手柄,三个收集盒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不同大小的铁屑进行收集,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后期进行集中处理。
第一滤板14的孔径比第二滤板15的孔径大,两块滤板的孔径均为一种多边形孔径,第一滤板14、第二滤板15和挡板16均为一种不锈钢制成,该设计可以有效的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第二水管4且靠近淬火冷却池1左侧的管体上垂直连通有连通管41,连通管41的延伸端与淬火冷却池1的内腔相互连通且与淬火冷却池1的内壁相互平行,该连通管41延伸端的出水口正对于第一滤板14和第二滤板15,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有效的使连通管41持续的对第一收集盒13的位置处进行喷水,从而将掉落的铁屑和污泥向右侧吹动,达到分开收集不同大小的铁屑和污泥的效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通过拧动水阀51,在淬火冷却池1中灌入足够的水,然后一定程度的拧紧水阀51,使水流变小(这一做法是保证淬火冷却池1能够得到持续的水量,不至于因为淬火时的蒸发造成水量减少),淬火时,由于有进水管5不断的往淬火冷却池1中输送水,当淬火冷却池1中的水漫过第一水管3时,则流入到冷却箱2中(将水导流到冷却箱2中,目的是对水进行逐步冷却),待冷却箱2中的水量达到一定的量后,启动水泵8,水泵8则将冷却箱2中的水通过第二水管4重新带回到淬火冷却池1中;而对不锈钢进行淬火时,不锈钢上的铁屑和污垢首先掉落在抽板7底部的倾斜板上,然后通过重力的作用逐渐向下滑动,最后掉落在第一收集盒13中,由于此时水泵8已经在进行工作,所以此时通过连通管41喷出的水,能够对掉落下的铁屑和污垢进行向右侧吹动,同时配合第一滤板14和第二滤板15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将不同大小的铁屑和污垢进行分离,从而掉落到不同的收集盒中;当淬火结束后,需要对淬火冷却池1进行清理时,需要打开出水管6上的开关阀,将淬火冷却池1中的水放完,然后向上抽动抽板7,最后工作人员拿出三个收集盒,即对三个收集盒中的不同物质进行处理(第一收集盒13中为形状较大的铁屑或者杂质;第二收集盒17中为较小的铁屑或者杂质;第三收集盒18中为沉淀的污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包括淬火冷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冷却池(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水管(3),所述第一水管(3)的一端向左侧延伸后固定连通有冷却箱(2),所述淬火冷却池(1)顶部的边框上固定连接有一进水管(5),该进水管(5)与该装置的总供水系统进行连通,所述进水管(5)管体的右侧设有一水阀(51),所述淬火冷却池(1)右侧面的底部横向连通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管体上设有一开关阀,所述淬火冷却池(1)内壁的右侧且靠下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1),所述淬火冷却池(1)的内壁通过第一限位块(101)活动卡接有抽板(7),所述淬火冷却池(1)内腔的底部且靠左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10),该第一卡块(10)的上端面开设有卡槽且通过卡槽活动插接有第一滤板(14),所述淬火冷却池(1)内腔的底部且远离第一卡块(10)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11),该第二卡块(11)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且通过凹槽活动插接有第二滤板(15),所述淬火冷却池(1)内腔的底部且远离第二卡块(1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该固定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横向固定连通有第二水管(4),所述第二水管(4)的一端向右侧延伸后与淬火冷却池(1)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进行连通,所述冷却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水泵(8),该水泵(8)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第三水管(9),所述第三水管(9)向上延伸后与第二水管(4)进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板(7)的顶部延伸至淬火冷却池(1)的顶部,且抽板(7)右侧的顶部设有一把手,该抽板(7)的底部为倾斜状且为光滑的镜面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板(7)的底部且与第一滤板(14)和第二滤板(1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1),所述抽板(7)通过第一限位块(101)和第二限位块(71)在淬火冷却池(1)的内腔实现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10)的左侧活动卡接有第一收集盒(13),所述第一卡块(10)和第二卡块(11)活动活动卡接有第二收集盒(17),所述第二卡块(11)和固定块(12)之间活动卡接有第三收集盒(18),三个收集盒正面的顶部和背面的顶部均设有手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14)的孔径比第二滤板(15)的孔径大,两块滤板的孔径均为一种多边形孔径,所述第一滤板(14)、第二滤板(15)和挡板(16)均为一种不锈钢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管(4)且靠近淬火冷却池(1)左侧的管体上垂直连通有连通管(41),所述连通管(41)的延伸端与淬火冷却池(1)的内腔相互连通且与淬火冷却池(1)的内壁相互平行,该连通管(41)延伸端的出水口正对于第一滤板(14)和第二滤板(15)。
CN201920358376.8U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74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8376.8U CN209974826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8376.8U CN209974826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4826U true CN209974826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5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837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74826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4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3945B (zh) 金属热处理量化淬火设备及利用该设备进行量化淬火的方法
CN104232864A (zh) 淬火液循环装置
CN209974826U (zh) 一种不锈钢淬火用水循环装置
CN210657151U (zh) 一种螺丝线材酸洗装置
CN209493633U (zh) 一种节水型逆流漂洗装置
CN204779903U (zh) 一种电镀板材清洗回收装置
CN212525189U (zh) 一种跨槽节水装置
CN209974685U (zh) 一种适用于焦化的间冷塔的清洗装置
CN211191870U (zh) 一种冷却循环钣金加工设备
CN100387731C (zh) 一种钢筋束流水淬火方法及装置
CN205473886U (zh) 一种具有废水再利用功能的淬火池
CN213454007U (zh) 一种钢铁生产用降温装置
CN206033926U (zh) 一种铬酸回收利用装置
CN218059097U (zh) 一种锻件热处理淬火池冷却循环系统
CN208395240U (zh) 一种用于链轮淬火的高频感应装置
CN206266714U (zh) 一种除锈装置
CN20803316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球墨铸铁零件用清洗设备
CN201442987U (zh) 钢帘线电镀及废水利用自动控制系统
CN214881697U (zh) 一种阀杆加工淬火装置用冷却机构
CN205473885U (zh) 一种虹吸淬火池
CN220503210U (zh) 一种钢管酸洗用升降清洗装置
CN205907367U (zh) 用于连续镀工艺的预处理单元
CN217701182U (zh) 一种金属异形件冷镦成型辅助装置
CN204625703U (zh) 齿圈淬火冷却水箱
CN212800457U (zh) 一种金属管件的淬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