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0025U - 假极耳压合机 - Google Patents

假极耳压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0025U
CN209970025U CN201920239591.6U CN201920239591U CN209970025U CN 209970025 U CN209970025 U CN 209970025U CN 201920239591 U CN201920239591 U CN 201920239591U CN 209970025 U CN209970025 U CN 209970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repressing
head
false
driv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95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帆
邵小东
彭新武
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95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0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0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0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极片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假极耳压合机,其其包括将假极耳6预压出齿纹的预压机构5以及将假极耳6和极片7压合在一起的压合机构4,预压机构5包括预压头52以及与预压头52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的预压基座53,预压头52包括至少一个预压齿面520,压合机构4包括压合压头42以及与压合压头42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的压合基座43;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预压机构对假极耳进行预压,使假极耳一端被压出齿纹,在压合机构将假极耳具有齿纹的一端与极片压合后,进行焊接时,不会出现黏贴焊头的情况。

Description

假极耳压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极片焊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极耳压合机,主要应用于金属锂电池的金属锂极片与假极耳的压合。
背景技术
金属锂假极耳压合机通常用于将金属锂极片与假极耳(通常由铜箔制成)压合一起。随着新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常规的锂电池极片焊接方法已无法满足金属锂的焊接要求且结构复杂,如超声波焊接容易粘黏并会焊破金属锂极片,激光焊接易产生烟雾粉尘、烟雾粉尘不易收集,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假极耳压合机,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预压机构对假极耳进行预压,使假极耳一端被压出齿纹,在压合机构将假极耳具有齿纹的一端与极片压合后,进行焊接时,不会出现黏贴压合压头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假极耳压合机,其包括将假极耳6预压出齿纹的预压机构5以及将假极耳6和极片7压合在一起的压合机构4,预压机构5包括预压头52以及与预压头52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的预压基座53,预压头52包括至少一个预压齿面520,压合机构4包括压合压头42以及与压合压头42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的压合基座43。
优选的,所述压合机构4还包括压合驱动气缸40和压合压头装配座41,压合驱动气缸40固定设置,压合压头装配座41一端与压合驱动气缸4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压合压头42相连。
优选的,所述压合机构4还包括与压合压头42相对设置的压力传感器45和精密调压阀84,精密调压阀84与压合驱动气缸40的进气口相连;操作时,将假极耳6和极片7叠放在压合压头42和压力传感器45之间。
优选的,所述预压机构5还包括预压驱动气缸50和预压头装配座51,预压驱动气缸50固定设置,预压头装配座51一端与预压驱动气缸5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预压头52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换向阀2,其与预压机构5的预压驱动气缸50相连,且通过压合机构4的精密调压阀84与压合机构4的压合驱动气缸40相连;所述换向阀2控制预压驱动气缸50,使预压头52移向或远离预压基座53,同时控制压合驱动气缸40,使压合压头42移向或远离压合基座43。
优选的,所述换向阀2包括常闭接口20a和常开接口20b,预压驱动气缸50包括第一进气口50a和第一排气口50b,压合驱动气缸40包括第二进气口40a和第二排气口40b;所述常闭接口20a与第一进气口50a相连且常闭接口20a通过精密调压阀84与第二进气口40a相连,常开接口20b分别与第一排气口50b和第二排气口40b相连。
优选的,所述预压基座53包括预压基板530,预压基板530包括设置在其一侧的用于容纳和定位假极耳6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一端成敞口设置。
优选的,所述压合基座43包括压合基板430、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侧边定位条433和假极耳定位结构434,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和侧边定位条433整体成U字形结构,所述假极耳定位结构434为U字形结构,其设置在后端定位条431一端外侧,假极耳定位结构434的U字形结构朝向极片7开口;
操作时,将极片7放置在压合基板430上,且极片7的三个侧边分别与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和侧边定位条433限位配合,预压后的假极耳6放置在假极耳定位结构434内进行定位,且使假极耳6的具有齿纹的一端叠放在极片7上。
优选的,所述压合基板430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基板开孔4300和设置在基板开孔4300内的承压板44,承压板44能在基板开孔4300内上下移动,承压板44一侧与压合机构4的压力传感器45相连,另一侧与压合压头42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预压头52整体成四棱柱结构,其包括预压端521,预压端521的两个相邻侧面均为预压齿面520。
优选的,所述预压头52还包括装配端522,装配端522上设有多个连接孔532。
优选的,所述预压齿面520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齿形凸起5200,或者所述预压齿面520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条形齿5200。
优选的,还包括工作台1、换向阀2和安装板3,换向阀2和安装板3均设置在工作台1上,预压机构5的预压驱动气缸50固定设置在安装板3上,预压机构5的预压头装配座51与安装板3滑动相连,预压头装配座51一端与预压驱动气缸5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预压头52相连,预压基座53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预压头52下方,压合机构4的压合驱动气缸40设置在固定安装板3上,压合机构4的压合压头装配座41与安装板3滑动相连,压合压头装配座41一端与压合驱动气缸4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压合压头42相连,压合基座43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压合压头42下方,换向阀2分别与预压驱动气缸50、压合驱动气缸40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其预压齿面520可在定位于预压基座53上的假极耳6的一端压出相应的齿纹,经过预压的假极耳6和极片7在压合基座43上进行定位,且假极耳6具有齿纹的一端叠放在极片7的上侧,压合压头42将假极耳6与极片7压合在一起,由于假极耳6被预先压出齿纹,因此在压合压头42将假极耳6和极片7压合在一起时,可有效避免极片7黏贴在压合压头42上,可显著提高极片7与假极耳6的压合操作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压合操作的产品合格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假极耳压合机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假极耳压合机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预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预压头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压合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台、压合基座和压力传感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其包括预压机构5和压合机构4,预压机构5包括预压头52以及与预压头52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的预压基座53,预压头52包括至少一个预压齿面520,压合机构4包括压合压头42以及与压合压头42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的压合基座43;
操作时,将假极耳6放置在预压基座53上进行定位,预压头52对假极耳6进行预压,使预压齿面520在假极耳6的一端压出相应的齿纹;将极片7、经过预压的假极耳6放置在压合基座43上进行定位,使假极耳6的具有齿纹的一端叠放在极片7的上侧,压合压头42将假极耳6与极片7压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其预压齿面520可在定位于预压基座53上的假极耳6的一端压出相应的齿纹,经过预压的假极耳6和极片7在压合基座43上进行定位,且假极耳6具有齿纹的一端叠放在极片7的上侧,压合压头42将假极耳6与极片7压合在一起,由于假极耳6被预先压出齿纹,因此在压合压头42将假极耳6和极片7压合在一起时,可有效避免极片7黏贴在压合压头42上,可显著提高极片7与假极耳6的压合操作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压合操作的产品合格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且操作方便。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尤其适用于金属锂极片与假极耳的压合和焊接。
优选的,所述压合机构4还包括压合驱动气缸40和压合压头装配座41,压合驱动气缸40固定设置,压合压头装配座41一端与压合驱动气缸4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压合压头42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压合机构4还包括与压合压头42相对设置的压力传感器45和精密调压阀84;操作时,将假极耳6和极片7叠放在压合压头42和压力传感器45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45,可在压合压头42完成下压动作的同时,实时监测并记录假极耳6和极片7所受压力,通过精密调压阀84和压力传感器45的配合,将假极耳6和极片7受到的压力调整至最佳,有利于提高产品贴合的稳定性和合格率,同时实现了产品的焊接压力的可追溯性。
优选的,所述预压头52整体成四棱柱结构,其包括预压端521,预压端521的两个相邻侧面均为预压齿面520。所述预压端521的两个预压齿面520,一个作为常用,一个作为备用,当常用的预压齿面520磨损严重时,可启用备用的预压齿面,有利于节约预压头52的成本和保护环境。本实用新型的预压头52的另一个有益效果是,将预压头52的预压端521的两个相邻的侧面设计成平面,作为基准面,可在另外两个相邻的侧面加工为预压齿面520时,将前述两个平面分别吸附与加工磨床上,避免预压齿面520因工装夹具而产生加工误差,保证了预压齿面520的高平行度要求,使本实用新型的预压头52能将厚度为6μm的假极耳6压出齿纹且无破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压头52的预压端521还可以仅设置一个预压齿面520,但是不利于节约成本,预压端521还可以设置三个或四个预压齿面,但是为了保证每个预压齿面的高平行度,其加工难度必然增加。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还包括换向阀2,其与预压机构5的预压驱动气缸50相连,且通过压合机构4的精密调压阀84与压合机构4的压合驱动气缸40相连;所述换向阀2控制预压驱动气缸50,使预压头52移向或远离预压基座53,同时控制压合驱动气缸40,使压合压头42移向或远离压合基座43。所述换向阀2可实现预压机构5和压合机构4的同时动作,同时完成假极耳6的预压,以及假极耳6和极片7的压合,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假极耳压合机的一种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包括工作台1、安装板3、预压机构5和压合机构4,安装板3设置在工作台1上,预压机构5包括预压驱动气缸50、预压头装配座51、预压头52和预压基座53,预压驱动气缸50固定设置在安装板3上,预压头装配座51与安装板3滑动相连,一端与预压驱动气缸5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预压头52相连,预压基座53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预压头52下方,预压驱动气缸50可驱动预压头装配座51上下移动,预压头装配座51带动预压头52远离或移向预压基座53,压合机构4包括压合驱动气缸40、压合压头装配座41、压合压头42和压合基座43,压合驱动气缸40固定设置在安装板3上,压合压头装配座41与安装板3滑动相连,一端与压合驱动气缸4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压合压头42相连,压合基座43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压合压头42下方,压合气缸40可驱动压合压头装配座41上下移动,压合压头装配座41带动压合压头42远离或移向压合基座43。
优选的,所述预压头装配座51和安装板3之间、压合压头装配座41和安装板3之间均设有相应的导轨结构,以使预压头装配座51带动预压头52、压合压头装配座41带动压合压头42可靠稳定的移动,保证了预压头52和预压基座53之间、压合压头42和压合基座43之间的配合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压机构5和压合机构4的装配,并不仅限于采用安装板3一种方式,还可以使用框架式结构实现预压机构5和压合机构4的装配,同时提供预压头装配座51和压合压头装配座41的限位结构即可,当然还存在其他多种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详述。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预压机构5和压合机构4并不仅限于采用气缸实现预压头52、压合压头42的驱动,也可以采用其他机械式驱动结构,例如电机驱动。
优选的,如图1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假极耳压合机还包括换向阀2,换向阀2分别与预压驱动气缸50和压合驱动气缸40相连,控制预压驱动气缸50,使预压头52移向或远离预压基座53,同时控制压合驱动气缸50,使压合压头42移向或远离压合基座43。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换向阀2包括常闭接口20a和常开接口20b,预压驱动气缸50包括第一进气口50a和第一排气口50b,压合驱动气缸40包括第二进气口40a和第二排气口40b;所述常闭接口20a与第一进气口50a相连且常闭接口20a通过精密调压阀84与第二进气口40a相连,常开接口20b分别与第一排气口50b和第二排气口40b相连。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常闭接口20a通过第一总气管80a与第一三通90a的第一接口相连,第一三通90a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一支气管81a与压合气缸40的第二进气口40a相连,第一三通90a的第三接口通过过渡气管83与精密调压阀84相连,精密调压阀84通过第二支气管82a与预压气缸50的第一进气口50a相连;所述常开接口20b通过第二总气管80b与第二三通90b的第一接口相连,第二三通90b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三支气管81b与压合气缸40的第二排气口40b相连,第二三通90b的第三接口通过第四支气管82b与预压气缸50的第一排气口50b相连。
优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压合机构4还包括与压合压头42相对设置的压力传感器45,操作时,将假极耳6和极片7叠放在压合压头42和压力传感器45之间。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压合基座43的压合基板430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基板开孔4300和设置在基板开孔4300内的承压板44,承压板44能在基板开孔4300内上下移动,承压板44一侧与压合机构4的压力传感器45相连,另一侧与压合压头42相对设置。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基板开孔4300设置在压合基板430的左端,压力传感器45设置在压合基板430下方且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操作时,将极片7和经过预压的假极耳6叠放在压合基板430上,且假极耳6的具有齿纹的一端位于极片7上侧,压合机构4的压合压头42由上而下移动,压紧假极耳6和极片7,通过承压板44将压合压头42施加的压力传给压力传感器45。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预压机构5的预压基座53包括预压基板530,预压基板530包括设置在其一侧的用于容纳和定位假极耳6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一端成敞口设置,便于假极耳6的放入和取出。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预压基座5包括预压基板530和两个定位条531,两个定位条53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将预压基板530限位在二者之间,第一定位槽设置在预压基板530的上侧,第一定位槽的右端成开口设置。
优选的,如图2和7所示,所述压合基座43包括压合基板430、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侧边定位条433和假极耳定位结构434,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和侧边定位条433整体成U字形结构,假极耳定位结构434为U字形结构,其设置在后端定位条431一端外侧,假极耳定位结构434的U字形结构朝向极片7开口;操作时,将极片7放置在压合基板430上,且极片7的三个侧边分别与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和侧边定位条433限位配合,预压后的假极耳6放置在假极耳定位结构434内进行定位,且假极耳6的具有齿纹的一端叠放在极片7上。具体的,如图7所示方向,所述压合基板430设置在工作台1上,后端定位条431设置在压合基板430的右端,前端定位条432设置压合基板430的左端,侧边定位条433设置在压合基板430的前侧,假极耳定位结构434设置在前端定位条432的前端外侧,且固定设置在压合基板430上,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和侧边定位条433均与工作台1固定相连,三者将压合基板430可靠的限位在工作台1上。所述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和侧边定位条433整体成U字形结构,便于极片7的放入,也便于压合后产品的取出,而且压合基座53保证了每次压合操作前,假极耳6和极片7定位的精准性和一致性,有利于提高压合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同时简化了假极耳6和极片7的定位操作,有利于提高压合操作效率。
优选的,如图5和6所示,所述预压头52整体成四棱柱结构,其包括预压端521和装配端522,预压端521的两个相邻侧面均为预压齿面520,装配端上设有多个连接孔532。进一步的,如图5和6所示,所述预压齿面520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齿形凸起5200,或者所述预压齿面520上均与分布有多个条形齿5200。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压齿面520还可以设有多个同心的圆形沟槽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假极耳(6)预压出齿纹的预压机构(5)以及将假极耳(6)和极片(7)压合在一起的压合机构(4),预压机构(5)包括预压头(52)以及与预压头(52)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的预压基座(53),预压头(52)包括至少一个预压齿面(520),压合机构(4)包括压合压头(42)以及与压合压头(42)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的压合基座(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4)还包括压合驱动气缸(40)和压合压头装配座(41),压合驱动气缸(40)固定设置,压合压头装配座(41)一端与压合驱动气缸(4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压合压头(4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4)还包括与压合压头(42)相对设置的压力传感器(45)和精密调压阀(84),精密调压阀(84)与压合驱动气缸(40)的进气口相连;操作时,将假极耳(6)和极片(7)叠放在压合压头(42)和压力传感器(4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机构(5)还包括预压驱动气缸(50)和预压头装配座(51),预压驱动气缸(50)固定设置,预压头装配座(51)一端与预压驱动气缸(5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预压头(5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阀(2),其与预压机构(5)的预压驱动气缸(50)相连,且通过压合机构(4)的精密调压阀(84)与压合机构(4)的压合驱动气缸(40)相连;所述换向阀(2)控制预压驱动气缸(50),使预压头(52)移向或远离预压基座(53),同时控制压合驱动气缸(40),使压合压头(42)移向或远离压合基座(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2)包括常闭接口(20a)和常开接口(20b),预压驱动气缸(50)包括第一进气口(50a)和第一排气口(50b),压合驱动气缸(40)包括第二进气口(40a) 和第二排气口(40b);所述常闭接口(20a)与第一进气口(50a)相连且常闭接口(20a)通过精密调压阀(84)与第二进气口(40a)相连,常开接口(20b)分别与第一排气口(50b)和第二排气口(40b)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基座(53)包括预压基板(530),预压基板(530)包括设置在其一侧的用于容纳和定位假极耳(6)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一端成敞口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基座(43)包括压合基板(430)、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侧边定位条(433)和假极耳定位结构(434),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和侧边定位条(433)整体成U字形结构,所述假极耳定位结构(434)为U字形结构,其设置在后端定位条(431)一端外侧,假极耳定位结构(434)的U字形结构朝向极片(7)开口;
操作时,将极片(7)放置在压合基板(430)上,且极片(7)的三个侧边分别与后端定位条(431)、前端定位条(432)和侧边定位条(433)限位配合,预压后的假极耳(6)放置在假极耳定位结构(434)内进行定位,且使假极耳(6)的具有齿纹的一端叠放在极片(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基板(430)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基板开孔(4300)和设置在基板开孔(4300)内的承压板(44),承压板(44)能在基板开孔(4300)内上下移动,承压板(44)一侧与压合机构(4)的压力传感器(45)相连,另一侧与压合压头(42)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头(52)整体成四棱柱结构,其包括预压端(521),预压端(521)的两个相邻侧面均为预压齿面(5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头(52)还包括装配端(522),装配端(522)上设有多个连接孔(532)。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或11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齿面(520)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齿形凸起(5200),或者所述预压齿面(520)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条形齿(520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极耳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1)、换向阀(2)和安装板(3),换向阀(2)和安装板(3)均设置在工作台(1)上,预压机构(5)的预压驱动气缸(50)固定设置在安装板(3)上,预压机构(5)的预压头装配座(51)与安装板(3)滑动相连,预压头装配座(51)一端与预压驱动气缸(5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预压头(52)相连,预压基座(53)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预压头(52)下方,压合机构(4)的压合驱动气缸(40)设置在固定安装板(3)上,压合机构(4)的压合压头装配座(41)与安装板(3)滑动相连,压合压头装配座(41)一端与压合驱动气缸(40)驱动相连,另一端与压合压头(42)相连,压合基座(43)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压合压头(42)下方,换向阀(2)分别与预压驱动气缸(50)、压合驱动气缸(40)相连。
CN201920239591.6U 2019-02-26 2019-02-26 假极耳压合机 Active CN209970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9591.6U CN209970025U (zh) 2019-02-26 2019-02-26 假极耳压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9591.6U CN209970025U (zh) 2019-02-26 2019-02-26 假极耳压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0025U true CN209970025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3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9591.6U Active CN209970025U (zh) 2019-02-26 2019-02-26 假极耳压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00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9798A (zh) * 2020-03-06 2020-06-19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极片极耳焊接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9798A (zh) * 2020-03-06 2020-06-19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极片极耳焊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70025U (zh) 假极耳压合机
CN209867817U (zh) 一种集成灶灶面框自动焊接工装
CN207459084U (zh) 一种电芯预焊机
CN205790249U (zh) 铅酸电池入壳机的工装装置
CN210649454U (zh) 一种切割折弯一体式结构
CN106141303A (zh) 一种型材锯切装置
CN216066154U (zh) 一种钣金件焊接定位结构
CN206912117U (zh) 板簧片端部镦宽镦厚、卷耳一体机
CN205551729U (zh) 一种焊带送进机构及串焊机
CN211250327U (zh) 一种可自动收料的防尘网模切机
CN204771121U (zh) 镍片自动焊接机
CN211639122U (zh) 一种精密五金件压紧装置
CN100429036C (zh) 卷料对接机
CN208131787U (zh) 一种具有变形能力的装配式冲压模具
CN113305568A (zh) 一种传感器外壳高效组装设备
CN205904308U (zh) 角钢处理复合模具
CN214162851U (zh) 一种自动包边治具
CN214081904U (zh) 一种单板齿接装置及其纵向胶拼机
CN110640201A (zh) 一种应用于管材加工的智能制造设备
CN215238808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制造用焊接工装
CN212239676U (zh) 焊接夹具
CN213412959U (zh) 一种平面口罩超声波耳带热熔焊接机构
CN21013919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夹紧机构
CN220825896U (zh) 一种电风扇轴承加工工装
CN214236906U (zh) 方形电池汇流板焊接用压紧快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