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9692U - 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9692U
CN209959692U CN201821501674.XU CN201821501674U CN209959692U CN 209959692 U CN209959692 U CN 209959692U CN 201821501674 U CN201821501674 U CN 201821501674U CN 209959692 U CN209959692 U CN 209959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haft
profile section
section
shaft body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016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016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9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9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9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包括输入轴本体,所述输入轴本体上设有花键和紧固槽,于所述输入轴本体的轴截面,所述紧固槽的截面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轮廓段、第二轮廓段和第三轮廓段;所述第二轮廓段为直线段;所述第一轮廓段与第三轮廓段为弧线段,且所述弧线段的圆心朝向所述输入轴本体外侧;所述第一轮廓段与所述第三轮廓段相对第二轮廓段的中点轴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一轮廓段与第三轮廓段均与第二轮廓段相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有效消除误差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中都装配有汽车转向系统。在汽车转向系统中,汽车转向器的转向器输入轴与中间轴万向节叉一般由螺栓锁紧连接。目前,绝大部分的转向器输入轴与中间轴万向节叉采用花键配合方式传递扭矩,在转向器输入轴的输入轴本体上设置有花键和紧固槽。紧固槽用于与中间轴万向节叉的中间轴节叉孔槽对正,从而形成一个供锁紧螺栓通过的通孔。锁紧螺栓穿过该通孔并锁紧转向器输入轴与中间轴万向节叉,以限制转向器输入轴与万向节之间的轴向运动。
然而,现有转向器输入轴上的紧固槽为一个单圆弧结构,零件在装配时,中间轴节叉孔槽的中心轴与转向器输入轴的紧固槽中心轴难以精确对正,当二者中心轴向距离偏差较大时,锁紧螺栓穿入时将与紧固槽部位产生干涉,导致无法顺利装配,严重影响装配合格率及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使得其与中间轴万向节叉安装配合较为方便,可以补偿装配后输入轴的紧固槽与中间轴万向节叉孔槽的轴向定位误差,便于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包括输入轴本体,所述输入轴本体上设有花键,在所述花键的侧面设有紧固槽,于所述输入轴本体的轴截面,所述紧固槽的截面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轮廓段、第二轮廓段和第三轮廓段;所述第二轮廓段为直线段;所述第一轮廓段与第三轮廓段为弧线段,且所述弧线段的圆心朝向所述输入轴本体外侧;所述第一轮廓段与所述第三轮廓段相对第二轮廓段的中点轴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一轮廓段与第三轮廓段均与第二轮廓段相切。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基于紧固槽的截面轮廓设计,中间轴节叉孔槽的中心轴的校正位置由点变成了直线段。在装配转向器输入轴与中间轴万向节叉时,只需保证中间轴节叉孔槽的中心轴与输入槽紧固槽的第二轮廓段内的任意位置对齐,即可保证锁紧螺栓穿入通孔时与紧固槽不会产生干涉,第二轮廓段的设计有效弥补了中间轴万向节叉孔槽与紧固槽的定位误差,保证装配转向器输入轴与中间轴万向节叉的装配效率与装配合格率。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轮廓段与第三轮廓段的半径相等。配合中间轴万向节叉孔槽设置,使得锁紧螺栓可以顺利穿入实现固定。
所述第二轮廓段的长度为2mm。如此的长度设置可以不减弱转向器输入轴强度,保证无大的结构更改,适用性强。
优选的是,所述输入轴本体的端部设有用于限制中间轴万向节叉装配位置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输入轴本体的直径。在中间轴万向节叉与汽车转向器输入轴装配时,可进一步保证中间轴节叉孔槽与输入轴紧固槽的轴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增大了输入轴紧固槽的中心区域,结构简单,方便中间轴万向节叉孔槽与输入轴紧固槽之间对准,保证装配转向器输入轴与中间轴万向节叉的装配效率与装配合格率,缩短生产节拍;
2、保证在不减弱转向器输入轴强度的前提下,很好地起到补偿中间轴节叉孔槽与输入轴紧固槽轴向定位误差,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器输入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输入轴本体;2-花键;3-紧固槽;4-第一轮廓段;5-第三轮廓段;6-第二轮廓段;7-限位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汽车转向器输入轴,其包括输入轴本体1,在输入轴本体1上设有花键2和紧固槽3。于输入轴本体1的轴截面,紧固槽3的截面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轮廓段4、第二轮廓段6和第三轮廓段5;其中,该第二轮廓段6 为直线段,该第一轮廓段4与该第三轮廓段5为弧线段,且弧线段的圆心朝向输入轴本体1外侧。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轮廓段4与第三轮廓段5的半径相等并相对第二轮廓段6的中点轴对称分布,且该第一轮廓段4与第三轮廓段5均与第二轮廓段6相切。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轮廓段6的长度一般在2mm左右,这样即可以满足弥补中间轴万向节叉孔槽与紧固槽3定位误差的效果,又可以保证第一轮廓段4与第三轮廓段5不会分离太远而影响锁紧螺栓的穿入,并且不会减弱转向器输入轴强度。
装配时只需保证中间轴万向节叉孔槽的中心与输入轴紧固槽3的第二轮廓段6任意位置对齐,就可以保证锁紧螺栓穿入时与紧固槽3不产生干涉,可弥补中间轴万向节叉孔槽与输入轴紧固槽3的轴线定位误差,保证中间轴与输入轴一次性装配即可对正,提高了装配效率与装配合格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输入轴本体1的下端部设有限位台阶7,用于限制中间轴万向节叉装配位置。该限位台阶7的直径大于输入轴本体1的直径,即大于中间轴万向节叉上与花键2相配合的内花键的直径。这样,在中间轴万向节叉与汽车转向器输入轴装配时,汽车转向器输入轴伸入中间轴万向节叉内,且限位台阶7会抵住中间轴万向节叉的位置,确保中间轴节叉孔槽与紧固槽3的位置校正与对准。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4)

1.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包括输入轴本体,所述输入轴本体上设有花键,在所述花键的侧面设有紧固槽,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输入轴本体的轴截面,所述紧固槽的截面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轮廓段、第二轮廓段和第三轮廓段;所述第二轮廓段为直线段;所述第一轮廓段与第三轮廓段为弧线段,且所述弧线段的圆心朝向所述输入轴本体外侧;所述第一轮廓段与所述第三轮廓段相对第二轮廓段的中点轴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一轮廓段与第三轮廓段均与第二轮廓段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器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廓段与第三轮廓段的半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器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廓段的长度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器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本体的端部设有用于限制中间轴万向节叉装配位置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输入轴本体的直径。
CN201821501674.XU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 Active CN209959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1674.XU CN209959692U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1674.XU CN209959692U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9692U true CN209959692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3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01674.XU Active CN209959692U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9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7109996B4 (de) Radlenker mit einem ersten und zweiten Profilkörper
CN209959692U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
CN210068762U (zh) 一种卷边式轻量化轮毂单元法兰
WO2005042992A1 (de) Radiallagerung für eine antriebswelle von fahrzeugen
EP1031747A3 (en) Driving Shaf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09921409U (zh) 转向节叉及转向系统
KR20210092553A (ko) 조립형 다이나믹 댐퍼
EP2815901B1 (de) Luftfederbefestigungssystem
CN211314829U (zh) 一种连杆接头
CN108286600B (zh) 发动机消隙齿轮结构
CN104494686A (zh) 一种转向器总成以及汽车
CN202088814U (zh) 等速驱动轴的安装结构
CN218598669U (zh) 一种汽车连接轴防护罩
CN218325739U (zh) 一种集成型铝合金传动轴总成
CN213007406U (zh) 一种可调节车轴
CN218084952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半轴套管
CN214533847U (zh) 一种全地形车减震器组合件
CN213007461U (zh) 车辆悬架控制臂总成和车辆
CN212250936U (zh) 一种抗扭拉杆结构
CN212500637U (zh) 一种汽车转向轴结构
CN219687004U (zh)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
CN220662199U (zh) 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及汽车
CN211145289U (zh) 一种新型乘用车发动机曲轴正时链轮、曲轴
CN220185647U (zh) 一种十字轴万向节
CN214355405U (zh) 一种带有转向球头及橡胶衬套的前下控制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