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9819U - 一种铜环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环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9819U
CN209939819U CN201920755301.3U CN201920755301U CN209939819U CN 209939819 U CN209939819 U CN 209939819U CN 201920755301 U CN201920755301 U CN 201920755301U CN 209939819 U CN209939819 U CN 209939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ring
unloading
ring loading
lifting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53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巡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etong Haoha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etong Haoha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etong Haoha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etong Haoha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553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9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9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9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环上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环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底座;铜环装卸机构,包括工位电机、工位托板及多个铜环装卸立柱,所述工位电机设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工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工位托板,多个铜环装卸立柱呈圆周均匀布置在所述工位托板上,所述铜环装卸立柱呈纵向设置;以及铜环递送机构,设在所述安装底座上,位于所述铜环装卸机构的一侧,所述铜环递送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用于向上托升所述铜环装卸立柱上的铜环的上升托板,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上升托板纵向升降。本实用新型的铜环上料装置不存在振动,不会因振动而给物料(铜环)带来磨损或影响物料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铜环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环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环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物料的自动上料机构,在现有的非标自动化行业多数采用振动盘一类的机构完成,这类振动盘机构存在以下两大缺陷:
1、振动盘的设计与制造难度大:一个振动盘结构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制造过程过多依赖于技术人员的手工操作(手工敲、磨等);
2、无法满足特殊物料的上料:一些特殊物料在振动过程中与振动盘有过多的接触,全程的振动会影响到物料的性能或者磨损,使物料无法用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环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铜环上料装置包括:
安装底座;
铜环装卸机构,包括工位电机、工位托板及多个铜环装卸立柱,所述工位电机设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工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工位托板,多个铜环装卸立柱呈圆周均匀布置在所述工位托板上,所述铜环装卸立柱呈纵向设置;
以及铜环递送机构,设在所述安装底座上,位于所述铜环装卸机构的一侧,所述铜环递送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用于向上托升所述铜环装卸立柱上的铜环的上升托板,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上升托板纵向升降。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导向机构,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和导向板,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铜环递送机构的侧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连接,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朝向其中一个铜环装卸立柱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孔的上端孔径小于所述导向孔的下端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孔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铜环到位的到位感应器,所述到位感应器安装在所述铜环递送机构的另一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及升降丝杆,所述升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升降丝杆,所述上升托板上对应所述升降丝杆设有丝杆孔。
进一步地,所述铜环装卸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铜环装卸机构共用一个旋转底座,两个工位托板位于所述旋转底座的两端,所述工位托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底座的上方,所述旋转底座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底座的底端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铜环上料装置使用时,上升托板向上托升铜环装卸立柱上的铜环,从而带动铜环装卸立柱上的多个铜环依次向上位移而依次脱离铜环装卸立柱,脱离的铜环装卸立柱被取料机构依次取走,另外,工位电机会带动工位托板旋转,从而带动多个铜环装卸立柱依次旋转至递送工位,这样就可对多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的铜环依次进行递送取料作业,本实用新型的铜环上料装置不存在振动,不会因振动而给物料(铜环)带来磨损或影响物料的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铜环上料装置依托一些标准电机和机加工零部件搭建机构,设计与制造难度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铜环递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升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铜环装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单串铜环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点感应器及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0-安装底座;20-铜环装卸机构;21-工位电机;211-工位电机的传动轴;22-工位托板;221-花瓣部;23-铜环装卸立柱;24-单串铜环托板;241-上段柱体;242-下段柱体;31-升降电机;32-升降丝杆;33-上升托板;331-夹指;34-侧板;40-铜环;51-原点感应器;511-感应头;52-金属片;53-到位感应器;61-旋转电机;62-旋转底座;71-固定安装板;72-导向板;721-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铜环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0、铜环装卸机构20以及铜环递送机构,铜环装卸机构的工位电机21设在所述安装底座上,铜环递送机构安装在安装底座上。
所述铜环装卸机构20包括工位电机21、工位托板22及多个铜环装卸立柱23,所述工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工位托板,多个铜环装卸立柱呈圆周均匀布置在工位托板上,在本实施例,以一个工位托板上布置10个铜环装卸立柱为例进行说明,铜环装卸立柱用于装载铜环,人工将一串铜环(一串铜环包括多个铜环)纵向依次套在铜环装卸立柱上,依次将多串铜环分别套在10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等待铜环递送机构进行上升递送作业。所述铜环装卸立柱呈纵向设置,便于纵向向上递送一串铜环。
如初始状态时,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23位于递送工位(递送工位位于铜环递送机构的上升托板的对应位置),通过铜环递送机构对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的一串铜环进行递送作业,完成该串铜环递送及上料作业后,可使工位电机21运转,会带动工位托板22及10个铜环装卸立柱转动,可使工位托板每次旋转36度,从而带动下一个铜环装卸立柱旋转至递送工位,再通过铜环递送机构进行下一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的一串铜环的递送作业,依次类推,可依次对多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的一串铜环进行递送作业。
可对应每个铜环装卸立23柱设置单串铜环托板24,单串铜环托板活动套设在对应铜环装卸立柱的底端,如图6所示,单串铜环托板为一体连接的上段柱体241和下段柱体242,上段柱体的外径等于铜环的外径,下段柱体的外径大于上段柱体的外径,套设在铜环装卸立柱上的一串铜环40位于上段柱体的上方(如图1和5所示),当向上推动单串铜环托板24,可带动套设在铜环装卸立柱上的一串铜环向上位移,一串铜环会依次脱离该铜环装卸立柱。
如图1和2所示,铜环递送机构的侧板34安装在安装底座10上,铜环递送机构位于所述铜环装卸机构的一侧,所述铜环递送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上升托板33,上升托板33用于向上托升所述铜环装卸立柱上的铜环40。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上升托板纵向升降,如图4所示,所述上升托板呈夹指状,所述上升托板的两个夹指331的间距小于单串铜环托板的外径,可通过上升托板的两个夹指向上托升单串铜环托板,从而托升铜环装卸立柱上的一串铜环。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位于递送工位时,上升托板的两个夹指正好对应设置在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对应的单串铜环托板的下方;当升降组件带动上升托板纵向向上升时,可带动上升托板向上托升单串铜环托板,从而带动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的铜环依次向上位移而依次脱离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脱离的铜环装卸立柱被取料机构依次取走。
为了方便上升托板的操作,如图5所示,所述工位托板22呈花瓣结构,将串铜环托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工位托板的花瓣部221上,花瓣部升托板的宽度小于两个夹指331的间距,使得位于单串铜环托板24下方的两个夹指331位于对应花瓣部221的外侧,方便上升托板33的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31及升降丝杆32,所述升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升降丝杆,所述上升托板33上对应所述升降丝杆设有丝杆孔,可将上升托板匹配套设在所述升降丝杆上,当升降电机正向运转,可带动升降丝杆正转,从而带动上升托板33纵向向上位移;反之亦然,当升降电机31反向运转,可带动升降丝杆32逆转,从而带动上升托板33纵向向下位移。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带动上升托板纵向升降,如通过气缸带动上升托板纵向升降。
如图2和3所示,铜环上料装置还包括定位导向机构,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71和导向板72,所述固定安装板7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铜环递送机构的侧板34上,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72连接,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721,所述导向孔朝向其中一个铜环装卸立柱设置。导向孔用于对脱离的铜环进行导向,方便取料机构进行取料作业。导向孔的孔高等于铜环的厚度的2倍,导向孔可容纳2个铜环。
所述导向孔的上端孔径小于所述导向孔的下端孔径。导向孔的上端呈柱体结构,下端呈圆台体机构,便于从铜环装卸立柱上脱离的铜环穿过导向孔而被取料。在导向孔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铜环到位的到位感应器53(型号为FU-35FA),到位感应器53安装在所述铜环递送机构的另一侧板34上,穿过导向孔的铜环会被一侧的到位感应器53感应到,可对应设置控制芯片(型号为FS-N18N),当控制芯片接收到位感应器53的到位信号后,可发出使取料机构工作的信号,通过取料机构取走铜环。值得说明的是,脱离的铜环会第一时间被取料机构取走,不会导致脱离的铜环掉落。
本实施例中,铜环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如初始状态时,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23位于递送工位;
(1)人工上料:依次将多串铜环分别套在10个铜环装卸立柱上;
(2)递送作业:使升降电机31正转,带动上升托板33纵向向上位移,对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23上的一串铜环进行递送作业,使多个铜环依次脱离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脱离的铜环装卸立柱被取料机构依次取走;
上升托板完成一串铜环递送后,使升降电机31逆转,带动上升托板33纵向向下位移,上升托板33会下降回到原点位置,如图8所示,上升托板33可下降至工位托板22的下方,这是因为工位托板呈花瓣结构,而上升托板呈夹指状,上升托板的两个夹指331位于花瓣部221的外侧,上升托板33既可托升单串铜环托板24而进行铜环的递送作业;完成铜环的递送作业后,上升托板33还可下降至图8所示的位置,不会影响工位托板22的旋转;
(3)旋转36度:启动工位电机21,带动工位托板22旋转36度,从而使下一个铜环装卸立柱位于递送工位;
(4)复位:按照步骤(2)对下一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的一串铜环进行递送作业;
(5)重复步骤(2)、(3)和(4),完成10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的多串铜环的递送作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铜环装卸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如图5所示,两组铜环装卸机构20共用一个旋转底座62,两个工位托板位于所述旋转底座的两端,所述工位托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底座的上方,工位电机的传动轴211通过转动轴承安装在所述旋转底座上,工位电机的传动轴穿过旋转底座与工位托板固定连接,这样就使工位托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底座的上方。所述旋转底座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设有旋转电机61,所述旋转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底座的底端中部。旋转电机运转时,可带动旋转底座旋转,初始时,左侧的铜环装卸机构的其中一个铜环装卸立柱位于递送工位上,当旋转电机带动旋转底座旋转180度时,可使右侧的铜环装卸机构的其中一个铜环装卸立柱位于递送工位上,这样就可对两组铜环装卸机构上的铜环交替进行递送作业。
本实施例中,铜环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其中一组铜环装卸机构的递送作业包括以下步骤:
如初始状态时,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23位于递送工位;
(1)人工上料:依次将多串铜环分别套在10个铜环装卸立柱上;
(2)递送作业:使升降电机31正转,带动上升托板33纵向向上位移,对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23上的一串铜环进行递送作业,使多个铜环依次脱离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脱离的铜环装卸立柱被取料机构依次取走;
上升托板完成一串铜环递送后,使升降电机31逆转,带动上升托板33纵向向下位移,上升托板33会下降回到原点位置,如图8所示,上升托板33可下降至工位托板22的下方,这是因为工位托板呈花瓣结构,而上升托板呈夹指状,上升托板的两个夹指331位于花瓣部221的外侧,上升托板33既可托升单串铜环托板24而进行铜环的递送作业;完成铜环的递送作业后,上升托板33还可下降至图8所示的位置,不会影响工位托板22的旋转;
(3)旋转36度:启动工位电机21,带动工位托板22旋转36度,从而使下一个铜环装卸立柱位于递送工位;
(4)复位:按照步骤(2)对下一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的一串铜环进行递送作业;
(5)重复步骤(2)、(3)和(4),完成10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的多串铜环的递送作业。
2、一组铜环装卸机构的递送作业完成后,启动旋转电机61,使旋转底座62旋转180度,这样就会使另一组铜环装卸机构20的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23位于递送工位,再按照上述的一组铜环装卸机构的递送作业进行另一组铜环装卸机构的递送作业;如此交替进行下去,交替对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进行铜环上料和递送作业。
为了使旋转底座旋转180度时,另一组铜环装卸机构的第一个铜环装卸立柱正好位于递送工位,两组铜环装卸机构各对应设置一个原点感应器51,两组铜环装卸机构的相对侧均设有金属片52,如图1和7所示(图7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原点感应器的两个感应头511对应金属片设置,安装时,使两个原点感应器对称(以旋转电机的传动轴为对象)安装在旋转底座62上,两个原点感应器51体积较小,对称安装较为容易。在安装铜环装卸机构20时,使铜环装卸机构上的金属片52插设于对应的原点感应器的两个感应头511之间(感应头与金属片不接触),这样就可保证两组铜环装卸机构对称设置在旋转电机的传动轴的两侧。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铜环上料装置使用时,上升托板向上托升铜环装卸立柱上的铜环,从而带动铜环装卸立柱上的多个铜环依次向上位移而依次脱离铜环装卸立柱,脱离的铜环装卸立柱被取料机构依次取走,另外,工位电机21会带动工位托板22旋转,从而带动多个铜环装卸立柱依次旋转至递送工位,这样就可对多个铜环装卸立柱上的铜环依次进行递送取料作业,本实用新型的铜环上料装置不存在振动,不会因振动而给物料(铜环)带来磨损或影响物料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铜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座;
铜环装卸机构,包括工位电机、工位托板及多个铜环装卸立柱,所述工位电机设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工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工位托板,多个铜环装卸立柱呈圆周均匀布置在所述工位托板上,所述铜环装卸立柱呈纵向设置;
以及铜环递送机构,设在所述安装底座上,位于所述铜环装卸机构的一侧,所述铜环递送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用于向上托升所述铜环装卸立柱上的铜环的上升托板,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上升托板纵向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导向机构,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和导向板,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铜环递送机构的侧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连接,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朝向其中一个铜环装卸立柱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上端孔径小于所述导向孔的下端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铜环到位的到位感应器,所述到位感应器安装在所述铜环递送机构的另一侧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铜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及升降丝杆,所述升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升降丝杆,所述上升托板上对应所述升降丝杆设有丝杆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环装卸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铜环装卸机构共用一个旋转底座,两个工位托板位于所述旋转底座的两端,所述工位托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底座的上方,所述旋转底座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底座的底端中部。
CN201920755301.3U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铜环上料装置 Active CN209939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5301.3U CN209939819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铜环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5301.3U CN209939819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铜环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9819U true CN209939819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33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5301.3U Active CN209939819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铜环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98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6471A (zh) * 2022-06-10 2022-09-09 深圳市默孚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铜环焊接的定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6471A (zh) * 2022-06-10 2022-09-09 深圳市默孚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铜环焊接的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5498B (zh) 磁钢自动装配机
CN201439075U (zh) 具有转盘机构的点胶机
CN104550523B (zh) 单冲床自动生产线
CN106238605B (zh) 一种片材冲压设备
CN105458152A (zh) 一种银触点组装铆压设备
CN209736879U (zh) 铁芯自动焊接机
CN205614337U (zh) 限位开关组装机
CN209939819U (zh) 一种铜环上料装置
CN105880409A (zh) 油压拉伸送料机械手
CN204771537U (zh) 一种自动化组装机
CN214558899U (zh) 自动化安装扭簧的组装装置
CN206999667U (zh) 一种组装加热保压设备
CN210146909U (zh) 多工位防错防漏自动装钉系统
CN110504800B (zh) 一种转轴精准顶入的电机组装机
CN206104628U (zh) 一种电机定子冲压成型机
CN110153688B (zh) 一种传感器基座自动装玻璃坯装置
CN205565267U (zh) 插排组装机的第一组装机构
CN206169593U (zh) 压磁环机构
CN215544101U (zh) 一种冲片自动对中键槽自动校正装置
CN209969904U (zh) 具有铁芯定位杆装卸功能的焊接上料机构
CN108380719A (zh) 一种基于自动放取件离合器整体式波形片的成形装置
CN209407260U (zh) 一种自动化定位平台
JP4476648B2 (ja) 多工程単発プレス方法及びプレス装置
CN210476145U (zh) 一种磨具装配设备
CN113414338A (zh) 一种离合器配重板的旋铆自动装配机及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