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502U -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502U
CN209870502U CN201822234369.5U CN201822234369U CN209870502U CN 209870502 U CN209870502 U CN 209870502U CN 201822234369 U CN201822234369 U CN 201822234369U CN 209870502 U CN209870502 U CN 209870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eam assembly
top surface
minibus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43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欢
李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TONGJIA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TONGJI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TONGJIA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TONGJI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343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50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克服现有燃油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的空间布置有限、不便于拆装维护,且结构形式也不利于改装为新能源电动车后零件的规范安装、布设及安装系统的大批量生产等不足,而提供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包括前横梁总成、后横梁总成和多个转接支架梁;前横梁总成和后横梁总成均包括横截面为“U”字形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开口均朝下,下横梁套装在上横梁内;转接支架梁位于前横梁总成和后横梁总成之间,其两端分别与前横梁总成和后横梁总成固连。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强,新能源电动车的设计、研发成为了众多车企新的焦点。由于将传统燃油车改装成新能源电动车成具有开发周期短、回报效率高等优点,相当一部分新能源电动车均是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改进而成。
但是,在对传统微型燃油面包车改装过程中发现,原有燃油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的结构难以满足新能源电动车的需求,特别是其有限的空间布置,不便于安装系统的拆装维护,且原有的结构形式也不利于改装为新能源电动车后零件的规范安装、布设及安装系统的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燃油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的空间布置有限、不便于拆装维护,且结构形式也不利于改装为新能源电动车后零件的规范安装、布设及安装系统的大批量生产等不足,而提供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前横梁总成、后横梁总成和多个转接支架梁;前横梁总成和后横梁总成均包括横截面为“U”字形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开口均朝下,下横梁套装在上横梁内;转接支架梁位于前横梁总成和后横梁总成之间,其两端分别与前横梁总成和后横梁总成固连。
进一步地,上述前横梁总成的下横梁开口端与上横梁相应的开口端平齐,且下横梁的顶面与上横梁的顶面设置有间隙,上横梁对应间隙处的顶面上设有用于连接转接支架梁的螺纹孔或通孔。
进一步地,上述后横梁总成的下横梁中部的开口端与上横梁的相应开口端平齐;且下横梁中部的顶面与上横梁的相应顶面设置有间隙,上横梁对应间隙处的顶面上设有用于连接转接支架梁的螺纹孔或通孔;所述后横梁总成的下横梁左部和右部的开口端与上横梁的相应开口端平齐,且前侧开口端的高度大于后侧开口端的高度;所述后横梁总成的下横梁左部和右部的顶面与上横梁的相应顶面紧贴。
进一步地,上述转接支架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前横梁和后横梁相连。采用螺栓连接,拆装方便、连接可靠。
进一步地,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还包括箱体结构的横梁安装支座;横梁安装支座的四个侧面通过焊接固连,其顶面外翻形成用于与车架固连的翻边,翻边与横梁安装支座的顶面平行;横梁安装支座的顶面设有通孔,在顶面上对应通孔的下表面设置带有自锁功能的方螺母;所述前横梁总成的下横梁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后横梁总成的上横梁、下横梁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均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前横梁总成和后横梁总成的安装孔处均设置一个横梁安装支座;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通孔、方形螺母,将前横梁总成、后横梁总成与横梁安装支座固连。
进一步地,上述横梁安装支座是对钢板采用冲压工艺制成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前、后横梁总成均采用双“U”型闭口的截面加强形式,横梁接头根据布置位置采用不同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横梁的强度、刚度且便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支架梁方便调节,适用性高,便于装拆,对转接支架梁进行调整即可满足电动车零部件的布置及安装要求,节省零件开发周期及成本。
3、本实用新型横梁安装支座采用自焊接的箱体结构,空间占用率小,结构强度和刚度高。
4、本实用新型采用分装的系统设计思想,在装配工作时,可将横梁安装支座焊接在车架小件上,前、后横梁总成在装配线上进行安装;电动车的零部件(蓄电池、三合一、压缩机、保险盒、VCU等)先安装在转接支架梁上,再整体安装在横梁上,生产节拍快,适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横梁安装支座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设置在面包车车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后横梁总成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后横梁总成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4中前横梁总成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4中前横梁总成D—D线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00—车架;
0—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1—前横梁总成,11—上横梁、12—下横梁;
2—后横梁总成;
3—转接支架梁;
4—横梁安装支座、41—翻边、42—方螺母、43—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如图2所示,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0安装在微型面包车车架00上。
如图1所示,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包括前横梁总成1、后横梁总成2、多个转接支架梁3和箱体结构的横梁安装支座4。
转接支架梁3位于前横梁总成1和后横梁总成2之间,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前横梁总成1和后横梁总成2固连。
如图4至图7所示,前横梁总成1和后横梁总成2均包括横截面为“U”字形的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的开口均朝下,下横梁12套装在上横梁11内。
前横梁总成1的下横梁12开口端与上横梁11相应的开口端平齐,且下横梁12的顶面与上横梁11的顶面设置有间隙,上横梁11对应间隙处的顶面上设有用于连接转接支架梁3的螺纹孔。
后横梁总成2的下横梁12中部的开口端与上横梁11的相应开口端平齐;且下横梁12中部的顶面与上横梁11的相应顶面设置有间隙,上横梁11对应间隙处的顶面上设有用于连接转接支架梁3的螺纹孔;后横梁总成2的下横梁12左部和右部的开口端与上横梁11的相应开口端平齐,且前侧开口端的高度大于后侧开口端的高度;后横梁总成2的下横梁12左部和右部的顶面与上横梁11的相应顶面紧贴。
如图3所示,横梁安装支座4是对钢板采用冲压工艺制成的,其四个侧面通过焊接固连,其顶面外翻形成用于与车架00固连的翻边41,翻边41与横梁安装支座4的顶面平行;横梁安装支座4的顶面设有通孔,在顶面上对应通孔的下表面设置带有自锁功能的方螺母42(参见图6、图8);前横梁总成1的下横梁12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后横梁总成2的上横梁11、下横梁12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均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前横梁总成1和后横梁总成2的安装孔处均设置一个横梁安装支座4;通过紧定螺钉43穿过安装孔、通孔、方形螺母,将前横梁总成1、后横梁总成2与横梁安装支座4固连。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新能源微型面包电动车中机舱零件的安装刚度、强度、拆装性、安装工艺性、结构可塑性、生产的环保性及可批量性。
以上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公知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

Claims (6)

1.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总成(1)、后横梁总成(2)和多个转接支架梁(3);
前横梁总成(1)和后横梁总成(2)均包括横截面为“U”字形的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的开口均朝下,下横梁(12)套装在上横梁(11)内;
转接支架梁(3)位于前横梁总成(1)和后横梁总成(2)之间,其两端分别与前横梁总成(1)和后横梁总成(2)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总成(1)的下横梁(12)开口端与上横梁(11)相应的开口端平齐,且下横梁(12)的顶面与上横梁(11)的顶面设置有间隙,上横梁(11)对应间隙处的顶面上设有用于连接转接支架梁(3)的螺纹孔或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总成(2)的下横梁(12)中部的开口端与上横梁(11)的相应开口端平齐;且下横梁(12)中部的顶面与上横梁(11)的相应顶面设置有间隙,上横梁(11)对应间隙处的顶面上设有用于连接转接支架梁(3)的螺纹孔或通孔;
所述后横梁总成(2)的下横梁(12)左部和右部的开口端与上横梁(11)的相应开口端平齐,且前侧开口端的高度大于后侧开口端的高度;
所述后横梁总成(2)的下横梁(12)左部和右部的顶面与上横梁(11)的相应顶面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梁(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前横梁总成(1)和后横梁总成(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结构的横梁安装支座(4);横梁安装支座(4)的四个侧面通过焊接固连,其顶面外翻形成翻边(41),翻边(41)与横梁安装支座(4)的顶面平行;横梁安装支座(4)的顶面设有通孔,在顶面上对应通孔的下表面设置带有自锁功能的方螺母(42);
所述前横梁总成(1)的下横梁(12)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后横梁总成(2)的上横梁(11)、下横梁(12)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均分别设置有安装孔;
前横梁总成(1)和后横梁总成(2)的安装孔处均设置一个横梁安装支座(4);通过紧定螺钉(43)穿过所述安装孔、通孔、方形螺母,将前横梁总成(1)、后横梁总成(2)与横梁安装支座(4)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安装支座(4)是对钢板采用冲压工艺制成的。
CN201822234369.5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870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4369.5U CN209870502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4369.5U CN209870502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502U true CN209870502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9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4369.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870502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5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9495A (zh) * 2018-12-28 2019-04-19 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9495A (zh) * 2018-12-28 2019-04-19 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CN109649495B (zh) * 2018-12-28 2024-01-12 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7912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安装固定结构
CN201736783U (zh) 一种电动车的动力系统安装支架总成
CN209870502U (zh)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CN10824251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
CN210971291U (zh) 一种前端模块及车辆
CN109649495B (zh)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CN112277723B (zh) 一种车辆的换电总成及车辆
CN114171833A (zh) 电池系统与车身集成结构及车辆
CN211543688U (zh) 机舱横梁及汽车
CN109318693B (zh) 电池箱盖板组件和汽车
CN211107699U (zh) 一种物流车用全承载式车架
CN112959879B (zh)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2163385U (zh) 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
CN219948111U (zh)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下方组合支架
CN212209568U (zh) 用于安装电池包的电池托盘
CN212848555U (zh) 锂电池电控系统通用安装结构及其车辆
CN220842183U (zh) 电池包安装构造
CN212427322U (zh) 一种蓄电池和锁式电源总开关的安装固定装置及装载机
CN219838622U (zh) 机舱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9668332U (zh) 一种三合一安装框架总成
CN214165126U (zh) 一种快换式车架
CN219947985U (zh) 一种汽车安全拉手安装支架及安全拉手
CN210652883U (zh) 一种重型商用车脚踏板的安装支架
CN215553015U (zh) 格栅安装支架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3565460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卡车的充电插座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