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7500U - 冷藏库 - Google Patents

冷藏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7500U
CN209857500U CN201790001020.8U CN201790001020U CN209857500U CN 209857500 U CN209857500 U CN 209857500U CN 201790001020 U CN201790001020 U CN 201790001020U CN 209857500 U CN209857500 U CN 209857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refrigerator
chamber
refrigerating
col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10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匡彦
村冈孝章
西村晃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55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0422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55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9675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7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7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Ligh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冷藏库在冷藏室(14)的壁面设置有照明装置(80)。照明装置(80)包括光源(86)和细长的导光板(81)。细长的导光板(81)以其一端与光源(86)相对的方式配置。

Description

冷藏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库,尤其涉及其照明结构。
背景技术
冷藏库一般具有冷藏室、冷冻室和蔬菜室等。冷藏室构成为,使用者能够打开冷藏室门,将手伸入冷藏室的内部从而取入/放入食材。在这样的冷藏库中,为了提高冷藏室门打开时的冷藏室内的视认性,在冷藏室内设置有冷藏室门打开时点亮的照明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图31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技术的冷藏库的结构的概略图。在图31中,冷藏库100在上部具有冷藏室101,在其下方具有制冰室102和切换室103,进而在他们的下方具有蔬菜室104,在蔬菜室104的下方具有冷冻室105。冷藏室101内被收纳搁板109在上下方向上分隔为多个空间。
冷藏室101通过双开门式冷藏室门(未图示)被开闭。冷藏室101在冷藏室101的壁面的一部分即开口附近的侧壁面设置有照明装置106。图32是将现有技术的冷藏库的设置有照明装置106的冷藏室壁沿水平方向截断时的截面的截面图。如图32所示,在现有技术的冷藏库100中,在细长的光源用基板107成列地设置有多个光源108。
现有技术的冷藏库100的照明装置106,由于在细长的光源用基板107成列地设置有多个光源108,所以具有能够明亮且大范围地将冷藏室101内照亮的优点。
但是,近年来,在这种照明装置中,从节省能源的观点出发,在光源108中使用LED的情况变得多起来了。将LED用作光源的照明装置,由于光点小且光的指向性强,所以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在点亮时各个光点醒目地不成为条形,不美观,降低了冷藏库的品位。
为了解决这样的品位降低的问题,需要增加光源用基板107上设置的光源108的数量,但是存在这样的问题:LED自身昂贵,当数量增加时成本会变得更高。
此外,照明装置106由于在细长的光源用基板107成列地设置有多个光源108,所以如图32所示,在照明装置106的整个区域,光源108与光源用基板107总共的厚度尺寸L变大。这会导致配置有照明装置106的部分的冷藏室101的壁厚t变薄。由于薄的壁厚t的区域遍及设置有照明装置106的部分的整个区域,所以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冷藏室101的壁厚变薄的部分的范围大,使冷藏室101的隔热性能下降。
此外,一般而言,冷藏库具有冷藏室,冷藏室的冷藏室内空间被可拆装的多个收纳搁板在上下方式分隔为多个空间。进而,在冷藏室的最下部,设置有与冷藏室内空间区分的低温贮藏室(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图33表示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的另一冷藏库的截面图。在图33中,冷藏库200在上部具有冷藏室201,在冷藏室201的下方具有制冰室(未图示)和切换室202,进而在他们的下方具有冷冻室203,在冷冻室203的下方具有蔬菜室204。在冷藏室201内可拆装地设置有多个收纳搁板205,冷藏室内空间在上下方向被分隔为多个空间。在冷藏室201的最下部,以可拉出的方式设置有收纳箱206,收纳箱206的上部被兼做收纳搁板的顶板207覆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冷藏室201的最下部,形成有与冷藏室内空间区分的低温贮藏室208。
此外,现有技术的冷藏库200,由于在冷藏室201内设置有简易的低温贮藏室208,所以具有这样的优点:虽然不能进行冷冻保存,但是能够收纳以冷藏温度域附近的、比冷藏温度域稍低的0℃~-3℃的冰温保鲜温度或微冻温度(下面,称为新温度域)低温保存的食材,将该食材冷却保存,便于使用。
但是,近年来,饮食生活多样化,希望以新温度域低温保存的食材的种类增加,所以仅利用低温贮藏室208难以将这些多样的食材冷却保存在最佳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81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2011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提高了冷藏库内的照明装置点亮时的美观、提高了品位的冷藏库。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包括:冷藏库主体;设置于冷藏库主体的冷藏室;和设置于冷藏室的壁面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和细长的导光板。光源与导光板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相对地配置。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光源的点亮而使得导光板发光,所以能够以较少的光源明亮地照亮冷藏室内的规定尺寸范围。而且,由于导光板整体呈带状地发光,所以发出的光没有断开处。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美观,提供外观特性优异的冷藏库。此外,由于能够减少光源的数量,所以能够抑制制造成本,提供便宜的冷藏库。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单元,该光源单元包括光源和设置有光源的光源用基板。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导光板具有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受光面。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光源单元的光源用基板与受光面相对地配置。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因光源的光而明亮地发光的导光板,由于在其较长部分不存在光源和光源用基板,所以能够较薄地形成导光板,相应地能够增厚冷藏室的壁厚。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冷藏室的隔热性。
此外,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与导光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受光面相对的光源用基板的尺寸比导光板的厚度大的情况下(光源用基板的与导光板的厚度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在配置有照明装置的光源用基板的部分,冷藏室的壁厚变薄。但是,由于设置有光源用基板的部分在照明装置整体中所占的比例极小,所以能够抑制对冷藏室的隔热性的影响,使该影响微小。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隔热性高、节能性高的冷藏库。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在光源与导光板之间具有遮光性的罩部件。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导光板因光源的点亮和熄灭而发生热收缩,也能够防止导光板压迫光源,使光源受到损伤。还能够防止来自光源的光从光源与导光板的端部之间泄漏而使得导光板端部附近变得过于明亮,得到可靠性高且外观漂亮的照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的导光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光源相对的一端的相反一侧的一端)被辅助罩部件覆盖。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来自光源的光从导光板的端面泄漏,从而防止与导光板的光源相反一侧的端部变得过于明亮。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得到发光均匀且外观漂亮的照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通过利用辅助罩部件使导光板内的光反射,能够使来自光源的光朝向光源侧和导光板内反射,所以能够使导光板整体明亮地发光,能够实现良好的照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以配置有光源单元的部分位于冷藏室的上部的方式,配置于冷藏室的壁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因光源的点亮而使得配置有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部分(光源单元部分)的温度上升,也由于光源单元部分所处的冷藏室的上部的温度变得较高的部分,所以能减轻对冷藏室的冷却的影响。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冷藏库的节能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冷藏室具有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多个搁板。此外,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设置于比多个搁板的前端更靠前方的冷藏室的壁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照明装置的光从各搁板的前端射入多个搁板的搁板之间的空间,即使对于远离照明装置的部分的搁板上的食材也能够明亮地照射,所以能够提高冷藏室内的视认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以导光板朝向冷藏室的深处照射光的方式配置。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明亮地照亮冷藏室的深处,提高冷藏室内的视认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以导光板沿冷藏室的顶面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方式,配置于冷藏室的壁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从上方高效地照亮冷藏室内,提高冷藏室内的视认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以导光板在冷藏室的侧面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方式配置于冷藏室的壁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从侧面高效地照亮冷藏室内,提高冷藏室内的视认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还具有在冷藏室的背面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冷藏室管道。在此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以导光板在冷藏室管道的侧面部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方式,配置于冷藏室管道的侧面部。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高效地照亮易变暗的冷藏室的深处部,使冷藏室的深处部变得明亮。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冷藏室内的视认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库,其能够将希望不至于进行冷冻保存,但是以冷藏温度域附近的、比冷藏温度域稍低的0℃~-3℃的冰温保鲜温度或微冻温度(下面,称为新温度域)低温保存的食材冷却保存在最佳的状态。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包括:冷藏库主体;设置于冷藏库主体的冷藏室;生成供给至冷藏室的冷气的冷却室;将来自冷却室的冷气引导至冷藏室的冷藏室管道;和设置于冷藏室内的多个低温贮藏室。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构成为,各低温贮藏室比彼此不同的温度被冷却。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希望以新温度域低温保存的多种多样的食材分开至多个低温贮藏室进行冷却保存,该多个低温贮藏室的温度被设定为适于各种食材的温度或接近其的温度、并且被设定为彼此不同的温度。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冷藏库的适于便利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从冷藏室管道分别供给至多个低温贮藏室的冷气的量是可调节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对多个低温贮藏室分别供给冷气的风门部(低温室用风门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低温贮藏室各自设置有冷气返回口和冷气返回通路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各自的冷气返回口和冷气返回通路部,利用多个低温贮藏室各自的空间而形成。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以彼此不同的温度将多个低温贮藏室分别冷却。此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调节分别供给至多个低温贮藏室的冷气的量,提供便宜的冷藏库。此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以彼此不同的多个冷却温度将多个低温贮藏室冷却,所以能够将多种多样的食材有区分地放入适于各食材的冷却温度的低温贮藏室进行冷却。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从低温贮藏室的顶面对多个低温贮藏室中的至少一个分散地供给冷气。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从该低温贮藏室的背面对多个低温贮藏室中的其他低温贮藏室供给冷气。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被从顶面分散地供给冷气的低温贮藏室,遍及低温贮藏室整体地被高效地供给冷气,所以与被从背面供给冷气的低温贮藏室相比,能够增大其容积。还能够使被从背面供给冷气的低温贮藏室为,冷气供给量少,被设定为稍高的温度的低温贮藏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冷藏库,其能够有效地应对被冷却保存在不同温度的食品的多样化。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包括2个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和第2低温贮藏室)。在此情况下,第1低温贮藏室位于比第2低温贮藏室靠下方的位置,并且设定为较低的温度。此外,在此情况下,第2低温贮藏室位于比第1低温贮藏室靠上方的位置,并且设定为比第1低温贮藏室稍高的温度。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降低在多个低温贮藏室上下重叠地设置的情况下担心的、从设定为稍低温度(比冷藏室和多个低温贮藏室中的其他低温贮藏室的各设定温度低的温度)的第1低温贮藏室向设定为稍高温度(比冷藏室和多个低温贮藏室中的其他低温贮藏室的各设定温度高的温度)的第2低温贮藏室的冷辐射的影响。此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第1低温贮藏室和第2低温贮藏室各自的温度容易地维持在各自的设定温度。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将多种多样的食材冷却保存在更适当的状态。即,当将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设置于上方时,由于冷气的沉降作用,位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的底部温度变得更低,对位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发生的冷辐射变得强烈。但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的结构,能够消除这样的问题,实现良好的冷却保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低温贮藏室中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的顶面具有隔热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在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的顶面的具有隔热结构的部分,设置有分散供给冷气的冷气吹出口。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能够使冷气有效地到达整个该低温贮藏室,能够设定为稍低温度,将内部收纳的食材均匀且良好地冷却保存在稍低温度。进而,能够利用顶面的隔热结构抑制对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的冷辐射,该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位于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的上方,被设定为稍高温度。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还能够良好地冷却保存设定为稍高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中收纳的食材。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低温贮藏室中的、至少在冷藏室内位于上方且设定为稍高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在底面铺设有加热器。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因来自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的冷辐射,在冷藏室内位于上方的设定为稍高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的温度变得比设定温度过低的情况下,能够使加热器发射而维持在设定温度。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冷藏库,对于设定为稍高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中收纳的食材,该冷藏库能够将该食材不过冷却地良好地冷却保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各自在内部设置有容器。在此情况下,在各容器的后端面与多个低温贮藏室各自的背面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冷气返回通路部,该冷气返回通路部用于使来自冷藏室和多个低温贮藏室各自的冷气返回至冷却室。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各低温贮藏室的后方的空间,使流经冷藏室和多个低温贮藏室各自的冷气经设置于多个低温贮藏室各自的背部的冷气返回通路部,返回至冷却室。因此,没有必要另外设置冷气管道,能够与此相应地增加冷藏室内设置的多个低温贮藏室的容积,能够冷藏保存更多的食材。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中的、在冷藏室内位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在左右任一侧的侧部设置有制冰用贮水箱。此外,多个低温贮藏室中的、在冷藏室内位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的前门,具有与制冰用贮水箱的前面部保持一体感的设计。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低温贮藏室的前面部的外观性提高,冷藏室的门打开时的美观提高,提高冷藏库的品位。进而,通过使多个低温贮藏室中的、在冷藏室中位于上方的低温贮藏室的前门的设计与位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的前门的设计为统一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外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主视图。
图2是从冷藏库的正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时的俯视图。
图3是从冷藏库的侧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时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气流的图。
图5是从背面侧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室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室部分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蔬菜室管道和冷藏室返回管道的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设置的低温贮藏室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的结构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低温贮藏室部分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低温贮藏室的重要部位放大截面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内的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低温贮藏室的背部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低温贮藏室的背部的重要部位放大立体图。
图17是从侧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照明装置部分时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照明装置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照明装置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照明装置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的结构另一图。
图23A是从照明装置的上方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单元与导光板的关系时的俯视图。
图23B是从照明装置的侧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单元与导光板的关系时的图。
图23C是从照明装置的正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单元与导光板的关系时的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管道两侧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部分的主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管道两侧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管道两侧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部分的立体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管道两侧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的重要部位放大立体图。
图28是从上方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管道两侧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管道时的图。
图29是从前面下方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顶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时的立体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顶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31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冷藏库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2是在水平方向将图3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付设部分截断时的截面图。
图33是从侧面观看现有技术的其他冷藏库的沿上下方向截断的截面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并非利用以下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
(实施方式)
图1~图16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的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的图。图17~图30是用于说明配置于冷藏室中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图。
(1.冷藏库的整体结构)
首先,使用图1~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300的整体结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主视图。图2是从冷藏库的正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时的俯视图。图3是从冷藏库的侧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时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气流的图。
在图1~图4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包括前面开口的冷藏库主体1。冷藏库主体1包括:金属制的外箱2;硬质树脂制的内箱3;和发泡填充在外箱2与内箱3之间的发泡隔热材料4。在冷藏库主体1中,利用分隔板5、6等分隔形成有多个贮藏室。
在冷藏库主体1内形成的多个贮藏室包括:最上部的冷藏室14;设置于冷藏室14之下的能够切换温度域的切换室15以及设置于其旁边的制冰室16;切换室15及设置于制冰室16的下方的冷冻室18;和最下部的蔬菜室17。
在冷藏库主体1形成的多个贮藏室,利用转动式的门7和抽拉式的门8、9、10、11可开闭。转动式的门7和抽拉式的门8、9、10、11采用与冷藏库主体1相同的隔热结构。
在冷藏库主体1的冷冻室18背面设置有冷却室23。在冷却室23中设置有生成冷气的冷却器24和将冷气供给至各贮藏室的冷却风扇25。进而,在冷却器24的下方,设置有由玻璃管加热器等构成的除霜部26(下面,称为玻璃管加热器26)。
在冷却器24之间,压缩机27、冷凝器(未图示)、散热用的散热管(未图示)和毛细管(未图示)呈环形地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通过被压缩机27压缩了的制冷剂的循环进行冷却。
此外,冷却风扇25设置于冷却器24的上方,经与其下游侧相连的冷藏室管道28、冷冻室管道29和蔬菜室管道30,向冷藏室14、冷冻室18和蔬菜室17等供给冷气。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将各贮藏室冷却。
(2.冷却室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3~图6对冷却室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从背面侧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室时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室部分的截面图。
如图3所示,冷却室23配置于冷冻室18的背面。在冷却室23,如图6所示,设置有冷却室形成板31,冷却风扇25以位于冷却器24上方的方式,设置于冷却室形成板31。此外,在冷却室形成板31的前面侧安装有冷冻室背面板32,通过用冷冻室背面板32覆盖冷却风扇25的下游侧,在冷冻室18与冷却室23之间形成有与冷却风扇下游侧连通的冷冻室管道29。
在冷却风扇25的下游侧,如图4和图5所示,冷藏室14的冷藏室管道28和蔬菜室17的蔬菜室管道30在冷却室23中在分别不同的位置,彼此独立地与冷却室23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由冷却器24生成的冷气,通过冷却风扇25,被分别独立地供给至第1冷气供给口33和第2冷气供给口34,进而被供给至冷藏室管道28和蔬菜室管道30。
(3.冷藏室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3和图8~图16,对冷藏室及其冷却结构进行说明。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部分的立体图。图9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设置的低温贮藏室的立体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的结构的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低温贮藏室部分的截面图。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低温贮藏室的重要部位放大截面图。图14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内的结构的图。图1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低温贮藏室的背部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低温贮藏室的背部的重要部位放大立体图。
如图3等所示,冷藏室14位于冷藏库主体1的最上部。在冷藏室14内,如图3和图11所示,由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多个搁板20可拆装地设置。冷藏室14内的空间被多个搁板20在上下方向上被分隔成多个空间。此外,在冷藏室14的下部,2个低温贮藏室21、22以上下两层重叠的方式设置。
此外,在冷藏室14的背面设置有冷藏室管道28。冷藏室管道28,如图10所示,由发泡苯乙烯构成的管道部件28a的冷藏室侧表面被树脂制的管道罩28b覆盖。此外,冷藏室管道28以覆盖分隔在冷藏室14与冷冻室18之间的分隔板5的第1冷气供给口33的方式,安装在冷藏室14的背面,与冷却室23连通。
在第1冷气供给口33,如图4、图5和图10所示,安装有冷藏室风门37,通过冷藏室风门37的开闭控制从冷却室23供给至冷藏室14的冷气的供给量。
此外,冷藏室风门37除了具有控制供向冷藏室14的冷气的供给量的冷藏室用风门部39,还具有控制设置于冷藏室14下部的一个低温贮藏室21的冷气供给量的低温室用风门部40。即,冷藏室风门37由双联式风门构成。冷藏室风门37被冷藏风门驱动用电动机单元41内的电动机(未图示)驱动。电动机兼用作冷藏室用电动机和低温室用电动机。
(4.冷藏室的低温贮藏室结构)
接着,使用图8~图16,对冷藏室14内设置的多个低温贮藏室及其冷却结构进行说明。
在冷藏室14内,设置有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以冷却温度域分别不同的方式构成。例如,如图3和图11等所示,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中在冷藏室14内设置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21,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冷却至适于微冻保存的温度,例如-2~3℃的稍低温度(下面,将能够冷却至该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21称为微冻室(Partial freezer room)21)。此外,微冻室21上方的低温贮藏室22构成为,能够冷却至比冷藏室14的温度低但比微冻室21高的温度,例如1℃左右的稍高温度(下面,将能够冷却至该稍高温度的低温贮藏室22称为冰温保鲜室22)。
微冻室21,如图8和图11所示,由冷藏库主体1的内箱3的内壁面、贮水箱室形成板(未图示)和还成为冰温保鲜室22的底面的顶板部件50,在贮水箱室旁边被区划形成。微冻室21在前面开口部分设置有微冻室门51,通过微冻室门51可开闭。微冻室门51构成为,与设置于贮水箱室的贮水箱65的前面部具有一体感的设计。在微冻室21的内部,如图11和图12所示,可抽出放入地设置有微冻室容器52。
在构成微冻室21的顶板部件50组装有由发泡苯乙烯等构成的隔热件53。在隔热件53中形成有具有大量的冷气吹出口54a的低温室用冷气通路54。低温室用冷气通路54与冷藏室管道28的低温室用风门部40的下游侧的低温室用开口61连接,从冷藏室管道28向微冻室21内供给冷气,将微冻室21冷却。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微冻室21通过低温室用风门部40的开闭来控制其冷却温度。
另一方面,冰温保鲜室22,如图8所示,在成为最下层的搁板的顶板43与位于其下方的微冻室21之间,遍及冷藏室14的左右方向的整个宽度地形成。此外,在冰温保鲜室22中,如图11等所示,可抽出放入地设置有冰温保鲜室容器44。在冰温保鲜室22的后方,设置有冷藏室管道28的与冷藏室用风门部39的下游侧连通的冷气入口22a。冰温保鲜室22以专用于冰温保鲜室22的方式从冷气入口22a导入冷气而被冷却。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冰温保鲜室22能够被冷却至比冷藏室14稍低的温度。
此外,在冰温保鲜室22中,在冰温保鲜室容器44的下部铺设有温度调节用加热器49(参考图13)。冰温保鲜室22构成为,当因来自设置于冰温保鲜室22的下方的微冻室21的冷辐射,使得冰温保鲜室温度变得低于设定温度时,能够对温度调节用加热器49通电,将冰温保鲜室22维持在设定温度。
另外,温度调节用加热器49构成为由设置于冰温保鲜室22内的适宜部位的冰温保鲜室温度传感器(未图示)被控制。
此外,在冰温保鲜室22中,如图13所示,在顶板43的后部设置有狭缝形的冷气返回口(冰温保鲜侧)45。进而,在冰温保鲜室容器44的后方部,设置有经冷气返回口(冰温保鲜侧)45与冷藏室14相连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冰温保鲜侧)46。进而,在冰温保鲜室容器44的前端部,如图11所示,在冰温保鲜室门兼把手部47的下方,设置有与冷藏室14内连通的开口部48。这样,冰温保鲜室22构成为,冷藏室14内的冷气与从冰温保鲜室容器44溢出的将冰温保鲜室22冷却后的冷气一起通过冰温保鲜室容器44外周的间隙(未图示),流向冷气返回通路部(冰温保鲜侧)46。
另一方面,微冻室21,如图13、图15和图16所示,与冰温保鲜室22同样地在顶板部件50的后部设置有狭缝形的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此外,在微冻室容器52的后方设置有空间部,形成有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这样,微冻室21构成为,冰温保鲜室22后方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冰温保鲜侧)46内的冷藏室冷气与冰温保鲜室冷气流向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
进而,在微冻室21中,在还成为其底面的分隔板5的后部,设置有与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连通的冷气合流返回口57。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构成为,在冷气合流返回口57连接有冷藏室返回管道58,将冷藏室14和冰温保鲜室22冷却后的冷气,与从微冻室容器52溢出的微冻室冷却冷气合流,返回至冷却室23。
即,用于将冷藏室14、冰温保鲜室22和微冻室21的冷气送回冷却室23的管道部,利用冰温保鲜室22和微冻室21的后方空间形成。即,利用多个低温贮藏室(在本实施方式中,冰温保鲜室22和微冻室21)各自周围的空间,形成具有冷气返回口和冷气返回通路部的管道部。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调节从冷藏室管道28对多个低温贮藏室各自供给的冷气的量,可使多个低温贮藏室各自以不同的温度被冷却。
冷气返回口(冰温保鲜侧)45和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如图13所示,设置与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与冷气合流返回口57,如图16所示,在左右方向彼此错开位置地设置。
此外,使冷气返回冷却室23的冷藏室返回管道58,如图4和图5所示,设置于冷却室23的侧面(旁边),其下端侧部在冷却室23的下部侧面开口。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冷气送回冷却室23。
此外,在微冻室21中,在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的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与冷气合流返回口57之间的部分,如图14所示,设置有用于检测冷藏室14的温度来控制冷藏室用风门部39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9。在与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9夹着冷藏室管道28的位于与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9相反一侧的对角部分,设置有用于检测微冻室21的温度来控制低温室用风门部40的低温贮藏室用温度传感器60。
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9和低温贮藏室用温度传感器60均安装在安装部(未图示)并与该安装部一体地形成,该安装部设置于构成冷藏室返回管道58的管道罩28b的一部分。
(5.冷藏室的照明结构)
接着,使用图17~图30,对冷藏室14的照明进行说明。
图17是从侧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照明装置部分时的图。图1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照明装置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19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照明装置部分的结构的图。图20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照明装置部分的结构的图。图2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2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另一图。图23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单元与导光板的关系的俯视图。图23B是从侧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单元与导光板的关系时的图。图23C是从正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单元与导光板的关系时的图。图24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管道两侧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内的结构的图。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管道两侧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部分的纵截面图。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管道两侧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部分的立体图。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管道两侧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的重要部位放大立体图。图28是从上方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管道两侧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管道时的图。图29是从前面下方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顶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时的立体图。图3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冷藏室顶面的情况下的冷藏室的纵截面图。
冷藏室14构成为,使用者能够打开门7将手放入内部,取出放入食材。为了提供打开门7时的冷藏室14内的视认性,在冷藏室14中,如图17所示,设置有照明装置8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冷藏室14的开口附近的侧壁设置有照明装置80。
照明装置80,如图23A~图23C所示,包括导光板81和对导光板81照射光的光源单元82。
导光板81为具有规定长度的长条形状的细长的形状。此外,导光板81由树脂制平板形成。导光板81,如图23A~图23C所示,在其短边的至少一端侧的端面设置有受光面83,在与短边交叉的长度方向的面形成有发光面84。构成导光板81的树脂,由具有光透射性且能够将从受光面83入射的光传递至发光面84的树脂构成,例如,由苯乙烯类树脂、包含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共聚物的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以及聚碳酸酯树脂等树脂构成。
此外,导光板81的受光面83被实施了镜面加工。在受光面83的相反侧的面85,形成有有效地使入射光向受光面83侧行进的细微的凹凸或与入射光交叉的细微的凹凸条。导光板81以与光源单元82的后述的光源大致相同程度的厚度或稍大的厚度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以3mm~10mm左右的厚度形成。
另一方面,光源单元82,如图23A~图23C所示,包括:包括对导光板81的受光面83照射光的LED的光源86;和直接安装有用于连接引线的连接器87的光源用基板88。以光源86与导光板81的受光面83相对的方式,光源用基板88与导光板81的受光面83侧的端面相对地配置。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照明装置80构成为,平板状的光源单元82位于细长的导光板8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整体为大致L字形的形状。此外,照明装置80构成为,导光板81部分的板厚薄,光源单元82部分的板厚厚。此外,根据导光板81的受光面83的宽度,设置了1个或2个程度的光源86。
照明装置80以在光源86与受光面83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0.5mm左右的间隙的方式,将光源用基板88与导光板
81的受光面83侧相对地配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防止导光板81发生热膨胀时,压迫光源86使其发生损伤。
此外,在导光板81的光源86侧端部,安装有覆盖光源86与受光面83之间的间隙外周部分的、由遮光性的材料形成的罩部件89。罩部件89覆盖光源86与受光面83之间的微小的间隙。
进而,如图23B和图23C所示,在导光板81的与受光面83的相对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安装有将其覆盖的遮光性的辅助罩部件90。辅助罩部件90具有使从受光面83入射的光不会从端面泄漏的功能。此外,辅助罩部件90优选由能够使来自光源86的光向导光板81内反射的材料形成,或者,被实施使来自光源86的光向导光板81内反射的反射处理。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照明装置80,如图17和图18所示,沿上下方向埋设配置于冷藏室14的开口附近的侧壁。为了设置照明装置80而形成的冷藏室14的壁侧的凹状部91,如图19所示,形成为与照明装置80的整体形状匹配的形状,即大致L字形。详细而言,凹状部91形成为,与导光板81相对的部分浅,与光源单元82相对的部分深。照明装置80以使导光板81位于凹状部91的浅的部分并且使光源单元82位于凹状部91的深的部分的方式,设置于凹状部91中。
此外,在冷藏室14的侧壁的凹状部91,如图19所示,安装有形状与凹状部91相同的凹状壳92。在将照明装置80设置于凹状壳92内之后,在凹状壳92的开口面,如图20~图22所示,利用爪固定结构安装由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的罩93,由此将照明装置80安装于冷藏室14的侧壁。
此外,照明装置80,在安装于冷藏室14的侧壁的状态下,以导光板81的发光面84(参照图23A~图23C)朝向冷藏室14的进深处的角部方向的方式配置。此外,在照明装置80中,覆盖导光板81的发光面84的罩93的表面也向同样的方向倾斜地配置(参照图20和图21)。
(6.冷冻室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3和图6,对冷冻室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冷冻室18位于冷藏室14的下方,并且位于冷却室23的前方。在冷冻室18内,冷冻室容器62设置成通过门11的抽拉开闭可放入取出。冷冻室容器62包括下层容器62a和载置在其上方的上层容器62b。如上所述,在冷冻室18与冷却室23之间,配置有冷冻室背面板32,在冷冻室背面板32与冷却室形成板31之间,形成有与冷却室23的冷却风扇25的下游侧连通的冷冻室管道29。
如图6所示,在冷冻室背面板32,遍及上下多层地设置有冷冻冷气吹出口63。从冷冻冷气吹出口63,对冷冻室18以及制冰室16和切换室15供给冷气。
此外,如图6所示,冷冻室18在冷冻室背面板32的下部设置有与冷却室23的下部连通的冷冻冷气返回口64。在冷冻冷气返回口64的冷冻室18侧安装有栅格67,在冷却室23侧设置有冷冻室风门68。
冷冻室风门68对被供给至冷冻室18的冷气进行开闭控制。冷冻室风门68在由耐热性树脂例如聚苯硫醚树脂(PPS树脂)形成的风门框体设置由同样的耐热性树脂形成的多个摆片(在本实施方式中有3个摆片71)而构成。冷冻室风门68构成为向处于冷冻室18的相反侧的冷却室23侧打开。此外,冷冻室风门68被冷冻风门驱动用电动机单元(未图示)驱动。
此外,如图6所示,冷冻室风门68设置成其下部位于比玻璃管加热器26靠上方的位置。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在进行除霜时被玻璃管加热器26加热了的温暖的冷气可靠地与冷冻室风门68接触。
(7.蔬菜室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3~图5和图7,对蔬菜室的结构进行说明。
蔬菜室17,如图3所示,位于冷冻室18下方的冷藏库主体1的最下部。在蔬菜室17中,与冷冻室18同样地以通过门10的抽拉开闭可取出放入的方式设置有蔬菜室容器17a。对蔬菜室17供给冷气的蔬菜室管道30,如图5和图7所示,在冷却室23旁边的冷藏室返回管道58前面,与冷藏室返回管道58在前后方向上重叠地配置。如图5所示,蔬菜室管道30的上部与设置于冷却室23的第2冷气供给口34连接。
第2冷气供给口34设置于比分隔板5靠下方的位置,该分隔板5将位于冷却室23的上方的冷藏室14与冷冻室18分隔。即,第2冷气供给口34设置于位于冷冻室18的背面投影面内且高度与冷却风扇25实质相同的位置中的冷却风扇25的下游侧部分。与第2冷气供给口34连接的蔬菜室管道30的下端,如图7所示,面对蔬菜室17的上部开口,对蔬菜室17供给冷气。
蔬菜室管道30在其上端部的侧部具有开口,使开口与第2冷气供给口34地与该第2冷气供给口34连接。在连接部附近,具体而言在高度实质上与冷却风扇25相同的部位(冷却风扇25的高度范围内),设置有蔬菜室风门75。
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构成为,将蔬菜室17冷却后的冷气经设置于蔬菜室17的顶面的蔬菜室返回管道(未图示)返回至冷却室23。
下面,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冷藏库300的动作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冷藏库300中,当冷藏室14的温度变得比设定温度高时,压缩机27和冷却风扇25(参照图2和图3)被驱动,冷却器24生成的冷气被供给至冷却风扇25的下游侧(参照图4)。
供给至冷却风扇25的下游侧的冷气,经冷藏室管道28、蔬菜室管道30、冷冻室管道29(图5和图6),被供给至冷藏室14、蔬菜室17和冷冻室18,将各贮藏室冷却。对各贮藏室进行的冷气供给,通过冷藏室风门37、蔬菜室风门75、冷冻室风门68的开闭分别被控制,冷藏室14、蔬菜室17和冷冻室18被冷却至各自的设定温度。
如图5所示,成为对冷藏室14供给冷气的冷气供给口的第1冷气供给口33、和成为对蔬菜室17供给冷气的冷气供给口的第2冷气供给口34,分别相对于冷却室23独立地设置。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从冷却室23直接对各管道独立地供给冷气。因此,即使设定温度比冷藏室14高的蔬菜室17达到设定温度而使蔬菜室风门75关闭,供给至冷藏室管道28的冷气量也不发生变化,与蔬菜室风门75打开时相同量的冷气被供给至冷藏室管道28。
因此,冷藏室14的冷却能够以与对蔬菜室17供给冷气时相同的程度进行,不受到蔬菜室风门75的开闭的影响地稳定地进行。
此外,蔬菜室管道30与冷却室23的冷却风扇25的下游侧直接连接,在冷却室23的前方的、位于冷冻室18的背面投影面内的位置与冷却室23连接。因此,蔬菜室管道30不用贯通并经由分隔在冷却室23上方的冷藏室14与冷冻室18之间的分隔板5的部分,与此相应地能够缩短管道长度,并且减小通路阻力。
其结果是,能够增加经蔬菜室管道30和冷藏室管道28等进行循环的冷藏库整体的冷气循环量。即,能够增加通过冷却风扇25使得循环的冷藏库整体的冷气循环量。因此,能够与冷气循环量增加的量相应地提高冷却性能。
接着,对冷藏室14内的低温贮藏室的冷却进行说明。
从冷却室23供给至冷藏室管道28的冷气,经设置于冷藏室风门37的低温室用风门部40(参照图10),从低温室用开口61被供给至微冻室21(图11和图12)。
供给至微冻室21的冷气,如图12和图13所示,经顶板部件50处设置的隔热件53中的低温室用冷气通路54,从多个冷气吹出口54a吹出,遍及微冻室21内的大致整个区域地被分散供给。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将微冻室21整体冷却,与后述的冰温保鲜室22相比,即使增大微冻室21的容积,也能够充分地进行冷却,能够将大量的食材高效地冷却并加以保存。
此外,通过基于来自低温贮藏室用温度传感器60(参照图14)的输出进行动作的低温室用风门部40的开闭,能够控制供给至微冻室21的冷气的量,进而能够控制微冻室21的冷却温度。因此,微冻室21能够在从较低的温度至较高的温度的宽广的温度域冷却。因此,能够将多种多样的食材冷却保存在最佳温度。
另一方面,供给至冷藏室管道28的冷气,从与冷藏室管道28的冷藏室用风门部39(参照图10)下游侧连通的冷气入口22a(参照图12)供给至冰温保鲜室22,将该冰温保鲜室22冷却。
供给至冰温保鲜室22的冷气,由于经冷藏室用风门部39供给,所以通过基于来自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9的输出进行动作的冷藏室用风门部39的开闭被控制,对该冷气的冷却与冷藏室14同样地被控制。
由于冰温保鲜室22的空间与冷藏室14相比相当狭窄,所以新鲜冷气在冰温保鲜室22的空间内所占的比例较高。此外,来自位于冰温保鲜室22的下方的微冻室21的冷辐射也施加给冰温保鲜室22。因此,以使得被冷却至比冷藏室14稍低的温度的方式,设计供给至冷藏室14和冰温保鲜室22的冷气量的分配。
因此,在冰温保鲜室22中,能够将希望冷却至比冷藏室14稍低的温度的食材冷却保存。
此外,关于冰温保鲜室22,存在这样的情况:在位于其下方的微冻室21的温度被设定为稍低的温度的情况等下,来自微冻室21的冷辐射变强,冰温保鲜室22的温度下降,成为过冷却的状态。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基于来自冰温保鲜室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的输出,是铺设在冰温保鲜室22下部的温度调节用加热器49(参照图13)发热,将冰温保鲜室22维持在设定温度。即,通过基于来自冰温保鲜室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使冰温保鲜室22底面的温度调节用加热器49导通/断开,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冰温保鲜室22的温度。
冰温保鲜室22的温度控制,与冷藏室14或微冻室21同样地能够通过设置风门、将冷气供给开闭而进行,在此情况下,由于需要风门设置空间,所以冷藏室容积减少,或冷藏库大型化。但是,如果如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那样采用加热器方式,则不需要用于设置风门的空间和通路结构,结构简单并不不会减少冷藏室容积,能够进行冰温保鲜室温度的控制。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多个低温贮藏室,即微冻室21和冰温保鲜室,设置成各自的冷却温度彼此能够被独立地控制的低温贮藏室。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多个低温贮藏室中,虽然冷却温度比冷藏室温度低,但是各自能够以彼此稍微不同的温度将多种多样的食材冷却保存在最佳的状态。因此,依照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冷藏库的使用便利性。
并且,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结构,如上所述,即使为了控制蔬菜室17的冷却而将蔬菜室风门75开闭,供给至冷藏室14的冷气量也不会变化,稳定在一定量。因此,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结构,需要高控制精度的冰温保鲜室22和微冻室21的温度精度,能够如所希望的那样以高控制精度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提高微冻室21和冰温保鲜室22各室中的食材的保存品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中,例示了作为低温贮藏室具有冰温保鲜室22和微冻室21这2室的方式,但是也可以设置3室以上。
接着,说明将冷藏室14、冰温保鲜室22和微冻室21冷却后的冷气返回至冷却室23的返回动作。
将冷藏室14冷却后的冷气,首先经冰温保鲜室22顶面后方的冷气返回口(冰温保鲜侧)45(参照图13)以及冰温保鲜室门兼把手部47下方的开口部48与冰温保鲜室容器44外周部的间隙(参照图11),流向冰温保鲜室22后方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冰温保鲜侧)46(参照图13)。
流入至冰温保鲜室22后方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冰温保鲜侧)46的冷气,通过设置于微冻室21的顶板部件50上的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流向微冻室21后方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参照图13)。
流入至微冻室21后方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的冷气,通过在成为微冻室21的底面的分隔板5设置的冷气合流返回口57,经冷藏室管道28(图4和图14),返回至冷却室23。
此时,将冰温保鲜室22冷却后的冷气,从冰温保鲜室容器44溢出,在冰温保鲜室22内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冰温保鲜侧)46与来自冷藏室14的冷气合流,通过在微冻室21的顶板部件50设置的冷藏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进而通过微冻室21后方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经冷气合流返回口57,进而经冷藏室管道28,返回至冷却室23。
此外,微冻室21的冷气,从微冻室容器52溢出,流向微冻室21后方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与来自冷藏室14和冰温保鲜室22的冷气合流,通过冷气合流返回口57经冷藏室管道28返回至冷却室23。
这样,冷藏库300,能够经在冷藏室14内的冰温保鲜室22和微冻室21的后方设置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冰温保鲜侧)46和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以及冷气返回口(冰温保鲜侧)45和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使冷藏室14的冷气以及冰温保鲜室22和微冻室21的各冷气返回至冷却室23。因此,没有必要沿冷藏室管道28在冷藏室14内另外设置使这些贮藏室各自的冷气返回至冷却室23的管道部。因此,能够相应地增加冷藏室14的内容积,能够冷却保存更多的食材。
此外,从冷藏室14经冰温保鲜室22流向冷气合流返回口57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内的冷气的主流,位于连接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与冷气合流返回口57的线上。该主流冷气,虽然包含冰温保鲜室冷气和微冻室冷气,但是其大部分是冷藏室冷气。在冷藏库300中,在流动主流冷气的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与冷气合流返回口57之间,设置有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9。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正确地检测冷藏室14的温度。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将冷藏室14的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
此外,如图14所示,微冻室21的低温贮藏室用温度传感器60,设置于微冻室21内的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56的冷气流为主流的、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与冷气合流返回口57的线上以外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9的夹着蔬菜室管道30的相反侧的对角部分)。因此,微冻室21的温度也能够被正确地检测出,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控制。即,从前方观看冷藏库300时,在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9的在左右方向上夹着冷藏室管道28的相反侧的对角部分,冷藏室冷气少,流过该部分的冷气的大部分是微冻室21内的冷气,微冻室21内的冷气漂浮。因此,微冻室21内的温度也能够正确地检测出,能够进行精度高的温度控制。
这种情况,未图示的冰温保鲜室22用的温度传感器也是同样的。在此情况下,如果在冷气返回通路部(冰温保鲜侧)46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9的、夹着冷藏室管道28的相反侧的对角部分,设置冰温保鲜室22用的温度传感器,则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因此,依照本实施方式,对于冰温保鲜室22也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温度控制。
此外,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9或低温贮藏室用温度传感器60等传感器之类,安装于冷藏室管道28的管道罩28b(参照图10)。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将管道罩28b安装至冷藏室14内,能够将传感器之类配置于规定位置。因此,与将管道罩28b和各传感器分别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其操作性,提高生产率。
进而,冷藏室14内构成冷气返回通路部的冷气返回口(冰温保鲜侧)45、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和冷气合流返回口57,例如从前方观看冷藏库300时设置于左右方向上彼此错开的位置。因此,即使有食材等的渣从冷气返回口(冰温保鲜侧)45或冷气返回口(微冻侧)55经冷气返回口(冰温保鲜侧)45落下,也能够防止食材等的渣落到冷气合流返回口57上将其堵塞,或使其开口面积减小,能够长期维持良好的冷气返回性能。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能够将低温保存在冷藏温度域附近的比该冷藏温度域稍低的温度的多种多样的食材,冷却保存在适于该食材各自的温度或接近该温度的温度,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冷藏库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还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即,冷藏库300在冷藏室14设置有照明装置80。照明装置80能够用少的光源构成美观的照明。
详细而言,如图23A~图23C所示,冷藏室14的照明装置80配置成,设置于导光板8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受光面83与光源86相对。当将光源86点亮时,其光从导光板8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受光面83入射至导光板81内,因光源86的光而使得导光板81的发光面84明亮地发光。由于导光板81在整个发光面84发光,所以不会产生光的断开。因此,能够以少的光源86对冷藏室14内照射光,并且能够形成没有断开的照明。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具有便宜且外观性优良的照明装置的冷藏库3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中,导光板81在与发光面84相对的面形成有微小的凹凸或凹凸条。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使从受光面83入射的光朝向发光面84行进,提高发光面84的亮度。因此,能够实现更明亮的照明。其中,导光板81的结构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代替微小的凹凸或凹凸条,在与发光面84相对的面设置反射片或采用其他方式。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依照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80,能够获得这样的效果:能够抑制因设置照明装置80而发生的冷藏室14的隔热性能下降,能够确保良好的隔热性能。
即,一般而言,冷藏室内的照明装置如上所述地构成为,多个光源成列地与照明用基板,这样的基板埋设在冷藏室壁面。关于这样的照明装置,由于光源和照明用基板遍及照明装置全长地一起设置,所以照明装置整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埋设了照明装置的部分的冷藏室的壁厚变薄。此外,照明装置中光源与照明用基板的一起设置部分,由于具有一定范围的长度,所以冷藏室壁面的壁厚变薄的部分也变长,能够使冷藏室的隔热性能下降。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80,如图23A~图23C所示,在导光板8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即导光板81的短边侧,设置有受光面83。在照明装置80中,以仅使导光板81的形成有受光面83的短边侧与光源单元82的光源用基板88相对的方式,配置导光板81和光源用基板88。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占照明装置80的大部分的导光板81部分,不存在光源用基板88,所以能够使厚度薄。因此,能够较薄地形成光源用基板88的厚度,与此相应地能够增大冷藏室14的壁厚,确保良好的隔热性。即,至少能够与图19的T所示的量相应地增大冷藏室14的壁厚,确保良好的隔热性。
此外,在导光板81端部的配置有光源用基板88的部分,冷藏室14的壁厚变薄,配置光源用基板88的部分在整个照明装置80中所占的比例与导光板81在整个照明装置80中所占的比例相比极小,所以能够将对冷藏室14的隔热性的影响抑制在微小的程度。
如上所述,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结构,能够增大冷藏室14的壁厚,提高其隔热性,能够获得节能性高的冷藏库。
此外,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结构,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增大冷藏室14的壁厚,所以能够使填充在构成冷藏室14的室壁的外箱2与内箱3之间的发泡隔热材料4的流动良好。即,在将发泡聚氨酯等发泡隔热材料4填充在构成冷藏室14的室壁的外箱2与内箱3之间时,在照明装置80的配置导光板81的部分,冷藏室14的壁厚厚,所以材料的流动性好。另一方面,在配置有光源用基板88的部分,由于壁厚薄,所以流动性差,但是间隔狭小的部分在整个照明装置80中仅是很少的部分。因此,整体上能够使发泡隔热材料4的流动性良好。
因此,能够防止在冷藏室14的室壁的设置有照明装置80的部分形成未填充发泡隔热材料4的空间,能够提高发泡隔热材料4的填充密度。因此,能够使隔热性更加良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中,在光源单元82的光源用基板88设置有连接器87。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光源用基板88的最大长度变大与连接器87的设置相应的量,与此相应地,冷藏室14的壁厚变薄。但是,包含光源用基板88的光源单元82在整个照明装置80中所占的比例,如上所述,与导光板81部分在整个照明装置80中所占的比例相比非常小。因此,能够将对冷藏室14的隔热性的影响抑制在微小的程度。并且,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结构,能够抑制对冷藏室14的隔热性的影响,并且使引线与光源单元82的连接容易。进而,还能够防止在利用软钎焊将引线直接焊接在光源用基板88上的情况下担心发生的软钎焊部分的断线等,确保节能性,并且实现品质的稳定。
此外,如图23A~图23C所示,光源单元82的光源86与导光板81的受光面83之间被遮光性的罩部件89覆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光源86稍微离开导光板81的受光面83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即使导光板81发生了热膨胀,也能够防止因该热膨胀而使导光板81压迫光源86,进而损伤该光源86等问题的发生。此外,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防止光从光源86与导光板81的受光面83之间泄漏,换言之,防止导光板81端部附近变得过于明亮。即,既能够防止光源86的损伤,也能够防止漏光,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美观。
不仅如此,照明装置80的导光板81的与光源86相反一侧的端部也被辅助罩部件90覆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还能够防止从导光板81的未配置光源86的端部发生漏光,提高美观。此外,通过以可使来自光源86的光朝向光源86侧反射的方式构成辅助罩部件90,能够防止从导光板81端部发生漏光,同时能够使导光板81的发光更明亮。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更良好的照明。
此外,在导光板8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也可以设置光源86。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导光板81的发光更明亮,能够实现更高亮度的照明。
另一方面,冷藏室14具有多个透光性的搁板20(参照图3和图17),如图17所示,照明装置80设置于比搁板20的前端靠前方的冷藏室14的壁面。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照明装置80的光能够从各搁板20的前端射入各搁板20之间的空间。因此,远离照明装置80的部分的搁板20上的食材也能够被明亮地照射到,能够提高冷藏室14内的视认性。
此外,照明装置80的导光板81配置成,以使得朝向冷藏室14的进深方向照射光的方式,设定发光面84的朝向。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直至冷藏室14的深处为止的部位也能够被明亮地照射,能够提高冷藏室14内的视认性。
此外,在将照明装置80配置于冷藏室14的壁面时,光源单元82部分配置成,冷藏室14上部即光源单元82位于导光板81的上部。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即使因光源86的点亮而使得光源单元82部分温度上升,也由于光源单元82部分所处的冷藏室14的上部为温度较高的部分,所以能够减轻对冷藏室14的冷却的影响,能够提高节能性。不仅如此,在光源单元82设置于导光板81的下部的情况下,担心因结露等产生的水滴流下至导光板81,进而流到光源86等的充电部,但是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结构,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的产生,还能够提高安全性。
此外,在图17和图18中,例示了照明装置80设置于冷藏室14的侧壁的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该方式。照明装置80,可以如图24和图28所示,在冷藏室14内的冷藏室管道28的侧面部沿上下方向配置,也可以如图25和图26所示,在冷藏室14的背面沿上下方向设置,或者也可以如图29和图30所示,在冷藏室14的顶面沿左右方向设置,或者也可以将这些方式组合(例如,在冷藏室14的顶面和背面)地设置。
这里,使用图24~图28,对在冷藏室管道28的侧面部配置有照明装置80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24~图28中,照明装置80的结构与上述的照明装置80相同,照明装置80,以导光板81沿冷藏室管道28的侧面(图24~图28中的两侧面)配置的方式,沿上下方向配置。此外,导光板81,如图28所示,配置于不堵塞设置于冷藏室管道28的侧壁的冷气吹排出口28c的位置。在图28所示的例中,冷气排出口28c位于比导光板81靠后方的位置,但是也可以位于靠前方的位置。
此外,在进行照明装置80的配置时,导光板81除了以受光面83朝向斜前方的方式配置以外,结构与上述的照明装置80设置于冷藏室14的侧壁的情况相同,所以对于与上述的照明装置80设置于冷藏室14的侧壁的情况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附图标记,这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上所述,通过将照明装置80设置于冷藏室管道28的侧面(本实施方式中的两侧面),能够有效地将容易变暗的冷藏室14的深处部分照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还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
即,设置于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蔬菜室17中的蔬菜室风门75,如上所述,设置于与冷却室23的冷却风扇25重叠的高度。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发挥提高冷却性能的效果,并且能够防止动作不良,确保冷藏库的可靠性。
详细而言,蔬菜室17由于设定为较高的温度,并且为湿度高的状态,所以当蔬菜室风门75被关闭,冷气循环停止时,存在该湿度高的温暖的冷气从蔬菜室17内逆流至蔬菜室管道30内的情况。当该湿度高的温暖的冷气接触蔬菜室风门75时,湿气结露,结露得到的结露水在蔬菜室17的冷却再次开始时,因被供给至蔬菜室17的冷气而结冰,存在蔬菜室风门75开闭不良的情况。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中,蔬菜室风门75设置于与冷却风扇25重叠的高度。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从蔬菜室17至蔬菜室风门75的距离。具体而言,能够使蔬菜室风门75从蔬菜室17向上方离开冷却器24的高度尺寸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在冷气循环停止时,蔬菜室17内的湿度高的温暖的冷气上升至蔬菜室管道30内到达蔬菜室风门75进而结露。
因此,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结构,在对蔬菜室17的冷气循环再次开始时,能够防止蔬菜室风门75结冰而引起动作不良,确保可靠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冷冻室18中,设置有冷冻室风门68,如图4和图6所示,冷冻室风门68不是设置于冷冻室18的冷冻冷气吹出口63侧,而是设置于冷冻室18下部的冷冻冷气返回口64(参照图3和图6)侧。
具体而言,在冷冻室18的上部设置有冷冻冷气吹出口63。冷冻冷气吹出口6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冷却室23的前表面的2处彼此相邻地设置。此外,冷冻冷气吹出口63,如图6所示,与冷却室23的冷却风扇下游侧连通。因此,在进行冷却器24的除霜运转时,除霜后的高湿的温暖的冷气因其气流而在冷却室23内上升,到达冷冻冷气吹出口63。因此,当在冷冻冷气吹出口63侧设置有冷冻室风门68时,高温高湿的温暖的冷气与冷冻室风门68接触而结露,在除霜运转结束后再次开始冷却运转时,存在结冰而引起动作不良的问题。为了防止该结冰,需要在冷冻室风门68设置防止结冰专用的加热器等,结构变得复杂。
但是,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冷冻室风门68设置于冷却室下部的冷冻冷气返回口64,在除霜时产生的高湿的温暖的冷气的大部分因气流而在冷冻冷气返回口64的上方产生,并直接上升。因此,与冷冻室风门68接触的温暖的冷气非常少并且湿度也少,其结果是,结露而发生的结冰也轻微。并且,能够利用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26的余热防止结冰的发生。因此,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结构,能够使冷冻室风门68的动作稳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中,为了防止结冰而利用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26,不需要除霜专用的加热器等,所以能够使结构简单。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冷冻室18,能够使结构简单,并且获得稳定的风门动作。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提高冷冻室18的温度控制精度,同时能够提高冷藏库300的可靠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中,冷冻室风门68由多个摆片71的组合构成。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各摆片71被打开时的前后宽度尺寸,与由一个摆片构成冷冻室风门68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度地减小。因此,能够使冷冻室风门68自身紧凑,同时能够大幅度地缩小设置冷冻室风门68的空间,相应地能够增加冷冻室18内的容积。
不仅如此,冷冻室风门68的各摆片71以朝向冷却室23侧打开的方式设置。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增加冷冻室18内的容积。即,在各摆片71以朝向冷冻室18侧打开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各摆片71成为向冷冻室18侧突出的形状,与其突出的量相应地必须使冷冻室容器62位于前方位置,不得不使冷冻室容器62的容积即冷冻室18的容积变少。但是,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0的结构,能够消除这样的问题,增加冷冻室18的容积。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包括冷藏库主体1、设置于冷藏库主体1的冷藏室14和设置于冷藏室14的壁面的照明装置80。照明装置80包括光源86和细长的导光板81。光源86配置成与导光板81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相对。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光源86的点亮使导光板81发光,所以能够用少量的光源照亮规定尺寸范围。并且,由于导光板81整体呈带状地发光,所以发光没有断开处。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美观,提供外观特性优异的冷藏库。此外,由于利用少量光源即可,所以能够抑制制造成本,能够提供便宜的冷藏库。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80具有光源单元82,该光源单元82包括光源86和设置有光源86的光源用基板88。此外,导光板81也可以具有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受光面83。此外,光源单元82的光源用基板88也可以配置成与受光面83相对。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因光源86的光而明亮地发光的导光板81,在其较长部分不存在光源86和光源用基板88,所以能够较薄地形成导光板81,与此相应地能够使冷藏室14的壁厚变厚。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冷藏室14的隔热性。
此外,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与导光板8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受光面83相对的光源用基板88,相比于导光板81的厚度,在导光板8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在配置有照明装置80的光源用基板88的部分,冷藏室14的壁厚变薄。但是,由于设置有光源用基板88的部分在整个照明装置80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所以能够将对冷藏室14的隔热性的影响抑制在微小的程度。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隔热性高、节能性高的冷藏库。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80在光源86与导光板81之间具有遮光性的罩部件89。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导光板81因光源86的点亮和熄灭而发生热收缩,也能够防止压迫光源86使其损伤。还能够防止来自光源86的光从光源86与导光板81的端部之间泄漏而使得导光板81端部附近变得过于明亮,获得可靠性高且美观的照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80的导光板8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光源86相对的一端的相反侧的一端)被辅助罩部件90覆盖。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来自光源86的光从导光板81的端面泄漏,能够防止导光板81的与光源86相反一侧的端部变得过于明亮。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美观的照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构成为,通过辅助罩部件89使照明装置80内的光反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来自光源86的光朝向光源86侧和导光板81反射,所以能够使导光板81整体更加明亮地发光,能够实现良好的照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80以配置有光源单元82的部分位于冷藏室14的上部的方式,配置于冷藏室14的壁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因光源86的点亮而使照明装置80的配置有光源单元82的部分(光源单元部分)的温度上升,也由于光源单元部分所处的冷藏室14的上部为温度比较高的部分,所以能够减轻对冷藏室14的冷却的影响。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冷藏库的节能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冷藏室14具有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多个搁板20。此外,照明装置80也可以设置于比多个搁板20的前端靠前方的冷藏室14的壁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照明装置80的光从各搁板20的前端射入多个搁板20之间的空间中,使得远离照明装置80的部分的搁板20上的食材也可被明亮地照射,能够提高冷藏室14内的视认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80以导光板81朝向冷藏室14的深处照射光的方式配置。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明亮地照射至冷藏室14的进深处,能够提高冷藏室14内的视认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80以导光板81沿冷藏室14的顶面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方式,配置于冷藏室14的壁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从上方照射冷藏室14内,能够提高冷藏室14内的视认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照明装置80以导光板81在冷藏室14的侧面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方式,配置于冷藏室14的壁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从侧面照射冷藏室14内,能够提高冷藏室14内的视认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还具有在冷藏室14的背面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冷藏室管道28。在此情况下,照明装置80,以导光板81在冷藏室管道28的侧面部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方式,配置于冷藏室管道28的侧面部。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容易变暗的冷藏室14的深处部进行照射,能够使冷藏室14的深处部明亮。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冷藏室1内的视认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包括:冷藏库主体1;设置于冷藏库主体1的冷藏室14;生成供给至冷藏室14的冷气的冷却室23;将来自冷却室23的冷气引导至冷藏室14的冷藏室管道28;和设置于冷藏室14内的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构成为,各低温贮藏室21、22被冷却为彼此不同的温度。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希望被低温保存在新温度域的多种多样的食材分开地冷却保存在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中,该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被设定为适于所述食材的温度或接近该温度的温度,并且被设定为彼此不同的问题。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冷藏库的适于便利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对从冷藏室管道28供给到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的冷气的量进行调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具有对供给至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的冷气的量进行调节的风门部(低温室用风门部4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设置有冷气返回口45、55和冷气返回通路部46、56。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的冷气返回口45、55和冷气返回通路部46、56,利用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中的空间而形成。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冷却至彼此不同的温度。此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对供给至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的冷气的量进行调节,能够提供便宜的冷藏库。此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将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冷却至彼此不同的多个冷却温度,所以能够将多种多样的食材分别放置在适于各食材的冷却温度的低温贮藏室中加以冷却。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中的至少一个被从该低温贮藏室的顶面分散地供给冷气。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的中的其他低温贮藏室被从该低温贮藏室的背面供给冷气。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被从顶面分散地供给冷气的低温贮藏室,被遍及低温贮藏室整体地有效地供给冷气,所以与被从背面供给冷气的低温贮藏室相比,能够增大容积。还能够使被从背面供给冷气的低温贮藏室为,冷气供给量少,被设定为稍高的温度的低温贮藏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应对被冷却保存在不同温度的食品的多样化。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包括2个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21和第2低温贮藏室22)。在此情况下,第1低温贮藏室21与第2低温贮藏室22相比位于下方,并且设定为稍低温度。此外,在此情况下,第2低温贮藏室22,与第1低温贮藏室21相比位于上方,并且设定为比第1低温贮藏室21稍高的温度。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在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上下重叠地设置的情况下担心的、从设定为稍低温度的第1低温贮藏室21对设定为稍高温度的第2低温贮藏室22的冷辐射的影响。此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将第1低温贮藏室21和第2低温贮藏室22各自的温度维持在各自的设定温度。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将多种多样的食材冷却保存在更适当的状态。即,当将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设置于上方时,由于冷气的沉降作用,位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的底部温度变得更低,对位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发生的冷辐射变得强烈。但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的结构,消除了这样的问题,能够实现良好的冷却保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中的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21)的顶面,具有隔热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在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21)的顶面的具有隔热结构的部分,设置有分散地供给冷气的冷气吹出口。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使冷气到达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21)整体,该低温贮藏室能够设定为稍低温度,将内部收纳的食材均匀且良好地冷却保存在稍低温度。进而,利用顶面的隔热结构,能够抑制对位于设定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21)的上方的、设定为稍高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22)的冷辐射。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设定为稍高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22)中收纳的食材也能够良好地冷却保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中的、至少在冷藏室14内位于上方并且设定为稍高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22)的底面,铺设有加热器(温度调节用加热器49)。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因来自设置为稍低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1低温贮藏室21)的冷辐射,使得在冷藏室14内位于上方的、设定为稍高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22)的温度变得比设定温度过低的情况下,能够使加热器49发热而维持在设定温度。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冷藏库,该冷藏库不会将设定为稍高温度的低温贮藏室(第2低温贮藏室22)中收纳的食材过冷却,能够将该食材良好地冷却保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在内部设置有容器44、52。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各容器44、52的后端面与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的背面壁之间,分别设置使来自冷藏室14和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的冷气返回冷却室23的冷气返回通路部46、56。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各低温贮藏室21、22的后方的空间,使流过冷藏室14和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的冷气经设置于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各自的背部的冷气返回通路部46、56,返回至冷却室23。因此,没有必要领域设置冷气管道,与此相应地能够增加设置于冷藏室14的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的容积,能够冷藏保存更多的食材。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冷藏库300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中的在冷藏室14内位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21,在左右任一侧的侧部设置有制冰用贮水箱65。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中的在冷藏室内位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21的前门,具有与制冰用贮水箱65的前面部保持一体感的设计。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低温贮藏室21的前面部的外观性提高,冷藏室14的门打开时的美观上升,能够使冷藏库的品位上升。进而,通过使多个低温贮藏室21、22中的在冷藏室14内位于上方的低温贮藏室22的前门的设计与位于下方的低温贮藏室21的前门的设计为统一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外观性。
上面,使用实施方式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即,应该认为,这里记载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是例示,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说明明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明示,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同等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库,该冷藏库用少量的光源就能够实现美观的照明,便宜且品位高。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便利性优良的冷藏库,该冷藏库能够以冷藏温度域附近的比冷藏温度域稍低的温度将食品等低温保存,能够应对食材的多样化。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家庭用和业务用等各种各样的种类和大小的冷藏库以及其他冷藏装置等中。
附图标记说明
1 冷藏库主体
4 发泡隔热材料料
7、8、9、10、11 门
14 冷藏室
20 搁板
21 低温贮藏室(微冻室)
22 低温贮藏室(冰温保鲜室)
22a 冷气入口
23 冷却室
25 冷却风扇
28 冷藏室管道
29 冷冻室管道
30 蔬菜室管道
37 冷藏室风门
39 冷藏室用风门部
40 低温室用风门部
44 冰温保鲜室容器
45 冷气返回口(冰温保鲜侧)
46 冷气返回通路部(冰温保鲜侧)
47 冰温保鲜室门兼把手部
49 温度调节用加热器(加热器)
50 顶板部件
52 微冻室容器
53 隔热件
54 低温室用冷气通路
54a 冷气吹出口
55 冷气返回口(微冻侧)
56 冷气返回通路部(微冻侧)
57 冷气合流返回口
58 冷藏室返回管道
59 冷藏室温度传感器
60 低温贮藏室用温度传感器
61 低温室用开口
63 冷冻冷气吹出口
64 冷冻冷气返回口
65 贮水箱
71 摆片(flap)
75 蔬菜室风门
80 照明装置
81 导光板
82 光源单元
83 受光面
84 发光面
85 面
86 光源
87 连接器
88 光源用基板
89 罩部件
90 辅助罩部件
91 凹状部
92 凹状壳
93 罩。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藏库主体;
设置于所述冷藏库主体的冷藏室;和
设置于所述冷藏室的壁面的照明装置,
所述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和细长的导光板,
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相对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单元,该光源单元由所述光源和设置所述光源的光源用基板构成,
所述导光板在长度方向的所述一端具有受光面,
所述光源单元的所述光源用基板,与所述受光面相对地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遮光性的罩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的所述导光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由辅助罩部件覆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以配置了所述光源单元的部分处于所述冷藏室的上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冷藏室的所述壁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具有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多个搁板,
所述照明装置设置于比所述多个搁板的前端靠前方的所述冷藏室的所述壁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以所述导光板向所述冷藏室的进深处照射光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冷藏室的所述壁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以所述导光板沿着所述冷藏室的顶面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冷藏室的所述壁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以所述导光板在所述冷藏室的侧面沿着上下方向设置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冷藏室的所述壁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所述冷藏室的背面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冷藏室管道,
所述照明装置以所述导光板在所述冷藏室管道的侧面部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冷藏室的所述壁面。
CN201790001020.8U 2016-07-08 2017-06-29 冷藏库 Active CN2098575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5581 2016-07-08
JP2016135580A JP2018004226A (ja) 2016-07-08 2016-07-08 冷蔵庫
JP2016135581A JP6796750B2 (ja) 2016-07-08 2016-07-08 冷蔵庫
JP2016-135580 2016-07-08
PCT/JP2017/023884 WO2018008506A1 (ja) 2016-07-08 2017-06-29 冷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7500U true CN209857500U (zh) 2019-12-27

Family

ID=6091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1020.8U Active CN209857500U (zh) 2016-07-08 2017-06-29 冷藏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7500U (zh)
WO (1) WO201800850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4976A (ja) * 2004-06-01 2005-12-15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5172634B2 (ja) * 2008-12-09 2013-03-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191956B2 (ja) * 2009-06-15 2013-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1245214A (ja) * 2010-05-31 2011-12-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低温ショーケース
JP2012255606A (ja) * 2011-06-09 2012-12-27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5856502B2 (ja) * 2012-02-24 2016-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4020639A (ja) * 2012-07-17 2014-02-03 Samsung R&D Institute Japan Co Ltd 冷蔵庫
JP6355359B2 (ja) * 2014-02-25 2018-07-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188078B2 (ja) * 2014-02-27 2017-08-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08506A1 (ja)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50906B2 (ja) 冷蔵庫
JP5254578B2 (ja) 冷蔵庫
CN109196290B (zh) 冷藏库
JP4562763B2 (ja) 冷蔵庫
JP4738281B2 (ja) 冷蔵庫
CN209857500U (zh) 冷藏库
JP2021009019A (ja) 冷蔵庫
JP4033888B2 (ja) 冷蔵庫
JP2008057901A (ja) 冷蔵庫
JP6796750B2 (ja) 冷蔵庫
JP3647343B2 (ja) 冷蔵庫
JP2001349666A (ja) 冷蔵庫
JP4111942B2 (ja) 冷蔵庫
JP2018004226A (ja) 冷蔵庫
JP4318676B2 (ja) 冷却貯蔵庫の照明装置
JP2018044743A (ja) 冷蔵庫
JP2017215117A (ja) 冷蔵庫
JP2010230217A (ja) 冷凍冷蔵庫
WO2018123529A1 (ja) 冷蔵庫
JP5265237B2 (ja) 冷蔵庫
JP2018109501A (ja) 冷蔵庫
JP2009192112A (ja) 冷蔵庫
US20240085098A1 (en) Refrigerator
JP5617003B2 (ja) 冷蔵庫
JP6313039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