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1327U - 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 - Google Patents

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1327U
CN209821327U CN201920405359.5U CN201920405359U CN209821327U CN 209821327 U CN209821327 U CN 209821327U CN 201920405359 U CN201920405359 U CN 201920405359U CN 209821327 U CN209821327 U CN 209821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binding post
support
prob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53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希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Xinyi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Xinyi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Xinyi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Xinyi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053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1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1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1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包括接线端子支架和检测支架,所述接线端子支架上开设有接线端子插槽,所述检测支架包括检测板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检测板内置于滑槽中,所述检测板与固定座之间留有间隙且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接线端子的检测槽。解决了市场上接线端子自动化检测的空白,代替人工检测,防止不良品流向市场,提高了线路使用时的安全系数,不影响加入检测探针检测线路导通,实现了线路导通、接线端子到位双重检测。

Description

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检测技术领域,主要检测线路接线端子的固定架插接到不到位,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汽车制造业,线路的应用逐渐普及,线路的应用却离不开接线头,即本领域称之为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用电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批量化生产,肯定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品,而人工检测不良品,费时费力,不利于生产,我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积累的经验配合研发逐渐摸索出一套能够实现机械化检测接线端子不良的治具,主要是利用接线端子不良产生的凸出面进行测试,取得了较为直观的效果。
通常的,接线端子里面通过固定架挤压固定线头,将线头卡在接线端子内部的卡槽中,如果线头恰好卡在接线端子的卡槽中,则固定架会卡接到位,固定架外部与接线端子侧面保持水平,如果线头没有卡到接线端子内的卡槽中,则固定架无法全部插入到接线端子中,会有一部分凸出,无法与接线端子侧面保持在同一平面。
结合该特点,本申请通过接线端子上的端子固定架卡接到不到位来检测线头与接线端子的安装到不到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来解决市场上接线端子自动化检测的空白,代替人工检测,防止不良品流向市场,提高了线路使用时的安全系数,不影响加入检测探针检测线路导通,实现了线路导通、接线端子到位双重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包括接线端子支架和检测支架,所述接线端子支架上开设有接线端子插槽,所述检测支架包括检测板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检测板内置于滑槽中,所述检测板与固定座之间留有间隙且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接线端子的检测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检测板与固定座之间设有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到检测板的滑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三探针、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第一轴套,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探针和第三探针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还设有回位机构,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回位轴、回位弹簧以及第二轴套,所述回位轴与回位弹簧设置在第二轴套内且与第二轴套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端子支架与检测支架之间、检测板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导向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三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贯穿设有导通探针,所述导通探针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滑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端子支架与检测支架下方设有底座,所述接线端子支架与检测支架中至少一个支架与底座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至少一端设有缓冲挡板,所述缓冲挡板上设有弹性缓冲球或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为气动底座,内置有气缸。
工作原理,工作时,先将接线端子垂直插入接线端子支架上的接线端子插槽中,然后将接线端子支架向检测支架移动,当接线端子插接不到位的时候(即不良品),其侧面固定架则是有一部分凸出,当接线端子移动到检测板的检测槽的时候,由于不良品多出的凸出部分会卡在检测槽外边,无法插入检测槽,从而使得接线端子带动检测板一起移动,向前推进,检测板移动则会触发开关报警,通过后台检测出不良品;
这时候,即使接线端子是不良品,但是可以带动检测板一起移动,向前推进直到与检测槽中的导通探针向接通,从而检测出线路是否接通。
当接线端子插接到位的时候(即良品),其侧面固定架是没有凸出的(即是平面),接线端子移动过程中正好与检测板的检测槽相匹配,正好插入检测槽中,检测板则不会移动,就不会触发开关报警;这时候,接线端子是良品,插入到检测槽中正好与检测槽中的导通探针向接通,从而检测出线路是否接通,即不管接线端子良不良品都可以实现线路导通、接线端子到位双重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解决了市场上接线端子自动化检测的空白,代替人工检测,防止不良品流向市场,提高了线路使用时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待机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回位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待机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安装到位时的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安装不到位时的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的标号:1-接线端子支架、2-检测支架、3-接线端子插槽、4-检测板、5-固定座、6-滑槽、7-接线端子、8-检测槽、9-检测机构、10-第一探针、11-第二探针、12-第三探针、13-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15-第一轴套、16-回位机构、17-回位轴、18-回位弹簧、19-第二轴套、20-导向轴、21-第三弹簧、22-导通探针、23-底座、24-缓冲挡板、25-缓冲球、26-接线端子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的形式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以下实施例仅起到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进一步限定。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如图1-3,10-13所示,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包括接线端子支架1和检测支架2,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上开设有接线端子插槽3,所述检测支架2包括检测板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侧面设有滑槽6,所述检测板4内置于滑槽6中,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留有间隙且与固定座5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4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接线端子7的检测槽8。
实施例2:如图1-3,10-13所示,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包括接线端子支架1和检测支架2,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上开设有接线端子插槽3,所述检测支架2包括检测板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侧面设有滑槽6,所述检测板4内置于滑槽6中,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留有间隙且与固定座5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4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接线端子7的检测槽8。
如图2,3所示,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检测机构9,能够检测到检测板4的滑动。
如图4所示,所述检测机构9包括第一探针10、第二探针11、第三探针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以及第一轴套15,所述第一弹簧13设置在第一探针10和第二探针11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4设置在第二探针11和第三探针12之间。
实施例3:如图1,6-7,10-13所示,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包括接线端子支架1和检测支架2,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上开设有接线端子插槽3,所述检测支架2包括检测板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侧面设有滑槽6,所述检测板4内置于滑槽6中,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留有间隙且与固定座5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4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接线端子7的检测槽8。
如图2,3所示,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回位机构16。
如图5所示,所述回位机构16包括回位轴17、回位弹簧18以及第二轴套19,所述回位轴17与回位弹簧18设置在第二轴套19内且与第二轴套19滑动连接。
实施例4:如图1-3,6-7,10-13所示,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包括接线端子支架1和检测支架2,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上开设有接线端子插槽3,所述检测支架2包括检测板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侧面设有滑槽6,所述检测板4内置于滑槽6中,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留有间隙且与固定座5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4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接线端子7的检测槽8。
如图2,3所示,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检测机构9,能够检测到检测板4的滑动。
如图4所示,所述检测机构9包括第一探针10、第二探针11、第三探针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以及第一轴套15,所述第一弹簧13设置在第一探针10和第二探针11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4设置在第二探针11和第三探针12之间。
如图2,3所示,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回位机构16。
如图5所示,所述回位机构16包括回位轴17、回位弹簧18以及第二轴套19,所述回位轴17与回位弹簧18设置在第二轴套19内且与第二轴套19滑动连接。
实施例5:如图1-3,10-13所示,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包括接线端子支架1和检测支架2,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上开设有接线端子插槽3,所述检测支架2包括检测板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侧面设有滑槽6,所述检测板4内置于滑槽6中,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留有间隙且与固定座5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4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接线端子7的检测槽8。
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与检测支架2之间、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导向轴20。
实施例6:如图1-3,10-13所示,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包括接线端子支架1和检测支架2,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上开设有接线端子插槽3,所述检测支架2包括检测板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侧面设有滑槽6,所述检测板4内置于滑槽6中,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留有间隙且与固定座5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4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接线端子7的检测槽8。
如图2,3所示,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检测机构9,能够检测到检测板4的滑动,所述检测机构9为压力传感器。
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与检测支架2之间以及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导向轴20所述导向轴20上套设有第三弹簧21。
实施例7:如图1-3,10-13所示,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包括接线端子支架1和检测支架2,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上开设有接线端子插槽3,所述检测支架2包括检测板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侧面设有滑槽6,所述检测板4内置于滑槽6中,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留有间隙且与固定座5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4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接线端子7的检测槽8。
如图2,3所示,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检测机构9,能够检测到检测板4的滑动。
如图4所示,所述检测机构9包括第一探针10、第二探针11、第三探针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以及第一轴套15,所述第一弹簧13设置在第一探针10和第二探针11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4设置在第二探针11和第三探针12之间。
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与检测支架2之间设有导向轴20所述导向轴20上套设有第三弹簧21。
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座5贯穿设有导通探针22,所述导通探针22与固定座5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滑槽6内。
图1所示,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与检测支架2下方设有底座23,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与底座23滑动连接。
图1所示,所述底座23至少一端设有缓冲挡板24,所述缓冲挡板24上设有弹性缓冲球25。
所述底座23为气动底座,内置有气缸,底座结构也可以参考申请人之前的一篇专利,专利号为201620156410.1。
以上所述的检测装置,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也可以是压力传感器或者其他的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检测装置或方式。
通常的,接线端子里面通过固定架挤压固定线头,将线头卡在接线端子内部的卡槽中,如果线头恰好卡在接线端子的卡槽中,则固定架会卡接到位,固定架外部与接线端子侧面保持水平,如果线头没有卡到接线端子内的卡槽中,则固定架无法全部插入到接线端子中,会有一部分凸出,无法与接线端子侧面保持在同一平面。
结合该特点,本申请通过接线端子上的端子固定架卡接到不到位来检测线头与接线端子的安装到不到位。
工作时,先将接线端子垂直插入接线端子支架上的接线端子插槽中,然后将接线端子支架向检测支架移动,当接线端子插接不到位的时候(即不良品),如图9所示,其侧面接线端子固定架则是有一部分凸出,当接线端子移动到检测板的检测槽的时候,由于不良品多出的凸出部分会卡在检测槽外边,无法插入检测槽,从而使得接线端子带动检测板一起移动,向前推进,检测板移动则会触发开关报警,通过后台检测出不良品;
这时候,即使接线端子是不良品,但是可以带动检测板一起移动,向前推进直到与检测槽中的导通探针向接通,从而检测出线路是否接通。
如图8所示,当接线端子插接到位的时候(即良品),其侧面的接线端子固定架是没有凸出的(即是平面),接线端子移动过程中正好与检测板的检测槽相匹配,正好插入检测槽中,检测板则不会移动,就不会触发开关报警;这时候,接线端子是良品,插入到检测槽中正好与检测槽中的导通探针向接通,从而检测出线路是否接通,即不管接线端子良不良品都可以实现线路导通、接线端子到位双重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解决了市场上接线端子自动化检测的空白,代替人工检测,防止不良品流向市场,提高了线路使用时的安全系数,不影响加入检测探针检测线路导通,实现了线路导通、接线端子到位双重检测。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对其进行简单的组合变化都列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包括接线端子支架(1)和检测支架(2),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上开设有接线端子插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支架(2)包括检测板(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侧面设有滑槽(6),所述检测板(4)内置于滑槽(6)中,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留有间隙且与固定座(5)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4)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接线端子(7)的检测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检测机构(9),能够检测到检测板(4)的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9)包括第一探针(10)、第二探针(11)、第三探针(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以及第一轴套(15),所述第一弹簧(13)设置在第一探针(10)和第二探针(11)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4)设置在第二探针(11)和第三探针(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4)与所述固定座(5)之间还设有回位机构(16),所述回位机构(16)包括回位轴(17)、回位弹簧(18)以及第二轴套(19),所述回位轴(17)与回位弹簧(18)设置在第二轴套(19)内且与第二轴套(19)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与检测支架(2)之间、检测板(4)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导向轴(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20)上套设有第三弹簧(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贯穿设有导通探针(22),所述导通探针(22)与固定座(5)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滑槽(6)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与检测支架(2)下方设有底座(23),所述接线端子支架(1)与检测支架(2)中至少一个支架与底座(23)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3)至少一端设有缓冲挡板(24),所述缓冲挡板(24)上设有弹性缓冲球(25)或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3)为气动底座,内置有气缸。
CN201920405359.5U 2019-03-28 2019-03-28 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 Active CN209821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5359.5U CN209821327U (zh) 2019-03-28 2019-03-28 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5359.5U CN209821327U (zh) 2019-03-28 2019-03-28 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1327U true CN209821327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7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5359.5U Active CN209821327U (zh) 2019-03-28 2019-03-28 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13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7770A (zh) * 2020-06-03 2020-09-04 新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片可调式断路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7770A (zh) * 2020-06-03 2020-09-04 新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片可调式断路器
WO2021243877A1 (zh) * 2020-06-03 2021-12-09 新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片可调式断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21327U (zh) 接线端子侧面固定架不到位检测治具
CN218824441U (zh) 一种电池测试机构
CN103962819B (zh) 太阳能集热器自动装配机对透明盖板的定位基准调整方法
CN113625362B (zh) 一种鼠标开关正反检测设备
CN211858093U (zh) 一种检测压头及检测治具
CN211452833U (zh) 开关阀疲劳试验工装
CN216126786U (zh) 一种压装机构
CN217019294U (zh) 一种夹子组装机的检测装置
CN213136423U (zh) 一种平行夹持夹具及夹持组件
CN210334117U (zh) 一种电子元件的插脚自动折弯机构
KR100655529B1 (ko) 차량의 시트 홀딩장치
CN209754478U (zh) 一种用于离合器装配设备的弹簧装配机构
CN107855967B (zh) 一种浮动式平面定位平台
CN108548511B (zh) 一种焊机检测装置以及自动化焊机
CN111098511A (zh) 用于铆接的平面移动载具
CN219179335U (zh) 一种电子纸膜片检测驱动触头
CN220408920U (zh) 汽车胶条裁断用定位装置
CN218847171U (zh) 锥面检测装置
CN210531895U (zh) 一种汽车检具检测定位夹具
CN209727766U (zh) 荧光芯片托盘
CN215625126U (zh) 一种送钉装置
CN219641504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13780226U (zh) 一种电脑主板加工用具有矫正结构的通电插针检测设备
CN114323697B (zh) 一种车门检测设备
CN216523519U (zh) 一种连接器插针的检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