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0021U - 聚油底锅具 - Google Patents

聚油底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0021U
CN209770021U CN201920384219.4U CN201920384219U CN209770021U CN 209770021 U CN209770021 U CN 209770021U CN 201920384219 U CN201920384219 U CN 201920384219U CN 209770021 U CN209770021 U CN 209770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outer side
boss
body bottom
he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842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翼
杨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uper Cooking Utensi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uper Cooking Utensi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879947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9770021(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uper Cooking Utensi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uper Cooking Utensi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842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0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0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0021U/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油底锅具。该聚油底锅具包括锅体,锅体具有锅体底部,锅体底部包括用于与食物接触的内侧表面和面向加热源的外侧表面,锅体底部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为内凹结构;锅体底部外侧表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垫高凸台;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与垫高凸台的底面平齐,或者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位于垫高凸台的底面的上方。本申请中,锅体底部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为内凹结构,食用油能聚集在锅体底部的中间位置,烹饪效果佳。锅体底部外侧表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垫高凸台。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与垫高凸台的底面平齐,或者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位于垫高凸台的底面的上方,避免仅锅体底部的中间位置与加热源接触发生打转现象。

Description

聚油底锅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油底锅具。
【背景技术】
锅具包括锅体,锅体的底部具有分别位于其两侧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锅体底部的外侧表面面向加热源,能被加热源加热升温。锅体底部的内侧表面用于与食物接触。
现有锅体底部的内侧表面设有凹陷的第一弧形面,能够将油聚集在锅体的第一弧形面。锅体底部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凸起的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会与加热源直接接触,导致锅具不能稳定地放置在加热源上实现加热,烹饪效果不佳。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油底锅具,有利于获得较佳的烹饪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油底锅具。该聚油底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具有锅体底部,所述锅体底部包括用于与食物接触的内侧表面和面向加热源的外侧表面,
所述锅体底部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为内凹结构;
所述锅体底部外侧表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垫高凸台;
所述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与所述垫高凸台的底面平齐,或者所述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位于所述垫高凸台的底面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锅体底部厚度均匀设置,所述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形成弯向所述锅体底部的底面的内凹结构,所述外侧表面的中间位置形成弯向所述锅体底部的底面的凸起段;
所述垫高凸台设置在所述外侧表面位于所述凸起段的外围的边沿处;
所述凸起段的最低点处与所述垫高凸台的底面平齐,或者所述凸起段的最低点处位于所述垫高凸台的底面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锅体底部的厚度不均匀,所述锅体底部中间位置的厚度小于所述锅体底部边缘位置的厚度,所述锅体底部的所述外侧表面为平面。
可选地,所述内凹结构设置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圆滑过渡地连接所述内侧表面。
可选地,所述垫高凸台为环形,且所述垫高凸台沿所述外侧表面的周向设置一圈。
可选地,所述垫高凸台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垫高凸台沿所述外侧表面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垫高凸台为沿所述外侧表面的周向延伸设置的条形。
可选地,所述垫高凸台与所述锅体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垫高凸台固定安装在所述锅体上。
可选地,还包括:导磁层,导磁层设置于所述锅体底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锅体底部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为内凹结构,锅具内的食用油能聚集在锅体底部的中间位置,不会向锅体底部内侧表面的边缘位置散开,烹饪效果佳。
锅体底部外侧表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垫高凸台。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与垫高凸台的底面平齐,或者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位于垫高凸台的底面的上方,便于将锅具稳定地放置在加热源上实现加热。锅体底部边缘位置的垫高凸台可与加热源接触,从而避免仅锅体底部的中间位置与加热源接触导致打转现象,不会影响烹饪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聚油底锅具的仰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聚油底锅具的仰视图。
图5是沿图4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聚油底锅具的仰视图。
图7是沿图6中D-D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锅体;
10-锅体底部;
100-内侧表面;
102-外侧表面;
12-垫高凸台;
2-导磁层。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油底锅具。请参阅图1至图7,该聚油底锅具包括锅体1,锅体1具有锅体底部10。锅体底部10可设置在加热源上进行加热。锅体底部10厚度方向的两侧表面分别为内侧表面100和外侧表面102。锅体底部10的内侧表面100可用于与食物接触。锅体底部10的外侧表面102面向加热源,使锅具能被加热源加热以加热食物。
锅体底部10的内侧表面100具有中间位置和围绕在中间位置四周的边缘位置。锅体底部10内侧表面100的中间位置设置为内凹结构。锅具内的食用油能聚集在锅体底部10内侧表面100的中间位置,不会向锅体底部10内侧表面100的边缘位置散开,能获得较佳的烹饪效果。
锅体底部10的外侧表面102具有中间位置和围绕中间位置的边缘位置。锅体底部10外侧表面102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垫高凸台12。外侧表面102具有最低点处。垫高凸台12具有背向锅体底部10的底面。
外侧表面102的最低点处可位于垫高凸台12的底面的上方。当聚油底锅具放置在加热源上时,外侧表面102边缘位置的垫高凸台12能与加热源接触,使外侧表面102的中间位置悬空,从而避免仅外侧表面102的中间位置与加热源接触导致发生打转现象,以防影响烹饪效果。
此外,外侧表面102的最低点处也可以与垫高凸台12的底面平齐。当聚油底锅具放置在加热源上时,垫高凸台12和外侧表面102的最低点处均与加热源接触,从而避免仅外侧表面102的中间位置与加热源接触导致发生打转现象,以防影响烹饪效果。
为了更加充分说明本实施例中聚油底锅具的具体结构,以下对聚油底锅具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锅体底部1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需要设置。
一种可选示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锅体底部10的厚度均匀设置。由于锅体底部10内侧表面100的中间位置设置为内凹结构,锅体底部10具有位于其最低点处的底面。内侧表面100的中间位置形成弯向锅体底部10的底面的内凹结构。内凹结构的凹陷深度可设置成成H1。外侧表面102的中间位置形成弯向锅体底部10的底面的凸起段。凸起段的凸出高度等于H1。外侧表面102的中间位置朝向其边缘位置的方向为外围方向。垫高凸台12设置在外侧表面102位于凸起段的外围的边沿处。垫高凸台12的高度可设置成H2。外侧表面102的最低点处为凸起段的最低点处。
垫高凸台12d的高度H2可大于内侧表面100内凹结构的凹陷深度H1。凸起段的最低点处位于垫高凸台12的底面的上方。当聚油底锅具放置在加热源上时,垫高凸台12能与加热源接触,使外侧表面102的凸起段悬空,从而避免仅外侧表面102凸起段的最低点处与加热源接触,进而防止锅具发生打转现象,以防影响烹饪效果。
此外,垫高凸台12d的高度H2可等于内侧表面100内凹结构的凹陷深度H1。外侧表面102凸起段的最低点处与垫高凸台12的底面平齐。当聚油底锅具放置在加热源上时,垫高凸台12和外侧表面102凸起段的最低点处均与加热源接触,从而避免仅外侧表面102凸起段的最低点处与加热源接触,进而防止锅具发生打转现象,以防影响烹饪效果。
另一种可选示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锅体底部10的厚度不均匀设置。锅体底部10中间位置的的厚度小于锅体底部10边缘位置的厚度。锅体底部10的外侧表面102设置成平面。当锅具放置在加热源上时,平面结构的外侧表面102与加热源接触,接触面积大,锅具能稳定地放置在加热源上,不会发生打转现象,烹饪效果佳。
上述任意实施例中,锅体底部10内侧表面100的中间位置均设置为内凹结构。内凹结构可设置为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圆滑过渡地连接内侧表面100,聚油效果佳。例如,内侧表面100可设置为球形内凹面,外侧表面102可设置为球形外凸面或者平面结构。
垫高凸台1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具体设置。
一种示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锅体底部10外侧表面102可设置有多个垫高凸台12。多个垫高凸台12沿锅体底部10外侧表面102的周向间隔设置。例如图示,锅体底部10可设置成圆形,锅体底部10外侧表面102可设置有三个垫高凸台12,三个垫高凸台12沿锅体底部10外侧表面102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垫高凸台12能将锅具稳定地支撑在加热源上。
另一种示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垫高凸台12可设置为环形。环形的垫高凸台12可沿锅体底部10外侧表面102的周向环绕一圈设置。该示例中,锅体底部10可设置成圆形,垫高凸台12沿锅体底部10外侧表面102的圆周方向设置一圈。如此,垫高凸台12能将锅具稳定地支撑在加热源上。
垫高凸台12的形状可根据需要具体设置。
一种示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垫高凸台12为沿锅体底部10外侧表面102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呈条形的垫高凸台12能将锅体底部10稳定地支撑在加热源上。此外,垫高凸台12的形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
垫高凸台12设置在锅体底部10外侧表面102的具体方式可根据需要设置。
一种示例中,垫高凸台12可与锅体1一体成型设置。垫高凸台12可与锅体1的材质相同。
在其他示例中,垫高凸台12可固定安装在锅体1上。该示例中,垫高凸台12可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锅体1上。
加热源的具体结构可根据需要设置。
一种可选示例总,本申请加热源可设置成电磁炉。如图所示,当本申请实施例中聚油底锅具在电磁炉上使用时,锅体底部10的外侧表面102设置具有导磁的导磁层2。
此外,导磁层2也可以同时覆盖在锅体底部10的外侧表面102和内侧表面100上。或者,锅体1也可直接由导磁的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加热源并不局限于电磁炉。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源可设置成明火者其他加热源。聚油底锅具可直接用在明火上、电磁炉或其它加热热源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聚油底锅具,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具有锅体底部(10),所述锅体底部(10)包括用于与食物接触的内侧表面(100)和面向加热源的外侧表面(102),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底部(10)内侧表面(100)的中间位置设置为内凹结构;
所述锅体底部(10)外侧表面(102)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垫高凸台(12);
所述外侧表面(102)的最低点处与所述垫高凸台(12)的底面平齐,或者所述外侧表面(102)的最低点处位于所述垫高凸台(12)的底面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油底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底部(10)厚度均匀设置,所述内侧表面(100)的中间位置形成弯向所述锅体底部(10)的底面的内凹结构,所述外侧表面(102)的中间位置形成弯向所述锅体底部(10)的底面的凸起段;
所述垫高凸台(12)设置在所述外侧表面(102)位于所述凸起段的外围的边沿处;
所述凸起段的最低点处与所述垫高凸台(12)的底面平齐,或者所述凸起段的最低点处位于所述垫高凸台(12)的底面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油底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底部(10)的厚度不均匀,所述锅体底部(10)中间位置的厚度小于所述锅体底部(10)边缘位置的厚度,所述锅体底部(10)的所述外侧表面(102)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油底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凹结构设置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圆滑过渡地连接所述内侧表面(100)。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油底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高凸台(12)为环形,且所述垫高凸台(12)沿所述外侧表面(102)的周向设置一圈。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油底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高凸台(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垫高凸台(12)沿所述外侧表面(102)的周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油底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高凸台(12)为沿所述外侧表面(102)的周向延伸设置的条形。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油底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高凸台(12)与所述锅体(1)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油底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高凸台(12)固定安装在所述锅体(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油底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磁层(2),导磁层(2)设置于所述锅体底部(10)。
CN201920384219.4U 2019-03-25 2019-03-25 聚油底锅具 Ceased CN209770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4219.4U CN209770021U (zh) 2019-03-25 2019-03-25 聚油底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4219.4U CN209770021U (zh) 2019-03-25 2019-03-25 聚油底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0021U true CN209770021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9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84219.4U Ceased CN209770021U (zh) 2019-03-25 2019-03-25 聚油底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00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6479A (zh) * 2021-04-13 2021-07-30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6479A (zh) * 2021-04-13 2021-07-30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86479B (zh) * 2021-04-13 2022-02-01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50030942A (ko) 조리 기구
CN209770021U (zh) 聚油底锅具
CN213405722U (zh) 锅具
CN204970795U (zh) 烹饪器具
CN215686704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1961742U (zh) 一种新型炒锅
CN218105544U (zh) 锅具
CN212995994U (zh) 烹饪器具
CN210169716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烹饪器具
CN210158503U (zh) 具有放气孔的锅盖及煎锅
CN218304477U (zh) 一种复合锅
CN215190991U (zh) 炒菜机
CN21935367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777239U (zh) 烹饪器具
CN214549018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空气炸锅
CN213371335U (zh) 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CN213993295U (zh) 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8474498U (zh) 一种煎烤鱼锅
CN215604929U (zh) 一种锅具
CN211559707U (zh) 容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419505U (zh) 内锅组件和空气炸锅
CN211432214U (zh) 一种温度可视化的锅具
CN217937877U (zh) 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
CN217429740U (zh) 一种炒菜锅体组件
CN212015282U (zh) 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20921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827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