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71335U - 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71335U
CN213371335U CN202021826223.0U CN202021826223U CN213371335U CN 213371335 U CN213371335 U CN 213371335U CN 202021826223 U CN202021826223 U CN 202021826223U CN 213371335 U CN213371335 U CN 213371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tainless steel
protrusions
steel layer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62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枫
陈瑜
瞿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anhua Energy Saving Kitchen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anhua Energy Saving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anhua Energy Saving Kitchen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anhua Energy Saving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262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71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71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71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包括锅身,锅身包括:不锈钢层、铝层以及不锈铁层,不锈钢层位于铝层的内侧,不锈铁层位于铝层的外侧,不锈钢层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凸起通过模压而成,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第一沟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凸起将食物支撑起来很小的距离,让油和水进入第一沟槽中,受热产生热气和水蒸气对食物进行加热,同时减少了食物与锅底的接触,达到不粘的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带有不粘层的不粘锅,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起通过模压而成,不会脱落,使得锅具的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背景技术
不粘锅造型美观、新颖、不粘、不糊、易洁、易洗、无味。不粘层有涂层、铸膜等,好的不粘涂层能使锅具在完全不放油或只放少许油的情况下烹调食品,铸膜主要是PTFE材质。但不粘锅使用要求较高,用铁铲、钢铲等坚硬物体刮擦锅体、用铁丝物清洗锅体或者用猛火加热,都易导致涂层或铸膜脱落,使得不粘锅失去防粘效果,造成其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包括锅身,所述锅身包括:不锈钢层、铝层以及不锈铁层,所述不锈钢层位于铝层的内侧,所述不锈铁层位于铝层的外侧,所述不锈钢层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通过模压而成,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第一沟槽。
优选地,所述不锈钢层和不锈铁层通过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层与不锈铁层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铝层位于密闭腔体中。
优选地,多个所述凸起均匀排列形成传热部,所述传热部位于所述不锈钢层内表面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传热部的外围设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与第一沟槽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沟槽为圆环沟槽,所述第二沟槽的内圈直径大于不锈钢层外围轮廓直径的三分之二。
优选地,所述凸起包括正六边形凸起,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锅身的边部向外翻出形成翻边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凸起将食物支撑起来很小的距离,让油和水进入第一沟槽中,受热产生热气和水蒸气对食物进行加热,同时减少了食物与锅底的接触,达到不粘的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带有不粘层的不粘锅,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起通过模压而成,不会脱落,使得锅具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的锅身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中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图1中B处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的锅身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锅身
110 不锈钢层
111 凸起
112 第一沟槽
113 第二沟槽
120 铝层
130 不锈铁层
101 延伸部
102 翻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包括锅身1,锅身1包括:不锈钢层110、铝层120以及不锈铁层130,不锈钢层110位于铝层120的内侧,不锈铁层130位于铝层120的外侧,不锈钢层110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111,凸起111通过模压而成,相邻两个凸起111之间形成第一沟槽1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凸起111将食物支撑起来很小的距离,让油和水进入第一沟槽112中,受热产生热气和水蒸气对食物进行加热,同时减少了食物与锅底的接触,达到不粘的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带有不粘层的不粘锅,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起111通过模压而成,不会脱落,使得锅身1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沟槽112还能够增大锅身1的受热面积,提高热效率、节能降耗;不锈铁层130具有磁性,能够在电磁炉上使用,产生的热量通过铝层120传递给不锈钢层110,由于铝的导热性更好,使得整个锅身1受热更加均匀,不锈钢层110能够防止锅身1内表面生锈,提高使用安全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不锈钢层110和不锈铁层130通过延伸部101固定连接,不锈钢层110与不锈铁层130之间形成密闭腔体,铝层120位于密闭腔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不锈钢层110、铝层120以及不锈铁层130紧密固定为一体,防止铝层120与食物接触而造成污染,加工质量更高,锅身1的使用寿命更长。
具体的,锅身1的边部向外翻出形成翻边部102,通过翻边部102将不锈钢层110、铝层120以及不锈铁层130压合在一起,使得各层之间不易分离,再采用焊接的方式将不锈钢层110与不锈铁层130的延伸部101焊接固定。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凸起111均匀排列形成传热部,传热部位于不锈钢层110内表面的中部。不锈钢层110内表面的中部为锅身1的主要受热区,传热部位于此处能够更好的发挥传热效果,并且传热更加均匀。
如图5所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传热部的外围设有第二沟槽113,第二沟槽113与第一沟槽112连通。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锅身1时,位于传热部外的油和水会通过第二沟槽113进入传热部,再通过第一沟槽112均匀分布在传热部中,使得油和水能够更充分受热,热效率更高。
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沟槽113为圆环沟槽,第二沟槽113的内圈直径大于不锈钢层110外围轮廓直径的三分之二。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二沟槽113内侧的传热部能够充分覆盖锅身1的主要受热区,保证传热部的传热效果和防粘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111包括正六边形凸起,第一沟槽112的宽度和深度均相同,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传热部内能够容纳最多的凸起111和第一沟槽112,使得传热部传热效果更好。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包括锅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包括:不锈钢层、铝层以及不锈铁层,所述不锈钢层位于铝层的内侧,所述不锈铁层位于铝层的外侧,所述不锈钢层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通过模压而成,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第一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层和不锈铁层通过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层与不锈铁层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铝层位于密闭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均匀排列形成传热部,所述传热部位于所述不锈钢层内表面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的外围设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与第一沟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为圆环沟槽,所述第二沟槽的内圈直径大于不锈钢层外围轮廓直径的三分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正六边形凸起,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的边部向外翻出形成翻边部。
CN202021826223.0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Active CN213371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6223.0U CN213371335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6223.0U CN213371335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71335U true CN213371335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11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6223.0U Active CN213371335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71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099140A (ja) 調理・湯沸かし器具
CN213371335U (zh) 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CN201200288Y (zh) 节能型电磁电饭锅
CN209995917U (zh) 一种锅具
CN2301944Y (zh) 一种节能保温式电饭锅
CN201101397Y (zh) 新型电饭锅内胆
CN211354968U (zh) 一种防焦糊内胆电饭锅
CN209770010U (zh) 一种快热节能炒锅
CN211155139U (zh) 烹饪器具
CN210043751U (zh) 一种轻质节能平底锅
CN205162730U (zh) 一种聚油平底锅
CN205457996U (zh) 一种家用隔热珐琅锅
CN209983992U (zh) 内锅、电饭煲及电压力锅
CN201968441U (zh) 燃气炉用稳热炒锅
CN210643669U (zh) 新型珐琅合金铸铁锅
CN211212615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5425073U (zh) 一种组合式蓄热保温炒灶
CN217137474U (zh) 一种导磁锅具
CN211155128U (zh) 锅具
CN2497667Y (zh) 一种新型节能锅
CN215604929U (zh) 一种锅具
CN211380779U (zh) 一种汤桶
CN209995941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7365428U (zh) 锅具
CN218304477U (zh) 一种复合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