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5128U - 锅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55128U CN211155128U CN201921975684.1U CN201921975684U CN211155128U CN 211155128 U CN211155128 U CN 211155128U CN 201921975684 U CN201921975684 U CN 201921975684U CN 211155128 U CN211155128 U CN 2111551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conduction
- layer
- bottom plate
- p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体;导热层,设在锅体的外壁面上,并覆盖锅体的外壁面的底部;复底片,设在导热层远离锅体的层面上,且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锅体及复底片的导热系数;其中,导热层朝向复底片的层面的面积大于复底片的面积,使导热层的部分表面形成外露于复底片的外露导热面。本申请通过设置外露导热面,使得热量传导的路径被缩短了,故而热源的热量可以更迅速地传递到锅内的食材,进而提升锅具的热传递效率。此外,由于导热层的导热系数高,热量通过外露导热面被导热层吸收后,能够迅速在导热层内横向传递,进而使锅体各处的温差减小,有利于锅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提升,进而减少烹饪时油烟的产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锅具是由单层铁板、碳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由于单层材料较薄而且导热性能较差,因此这种锅具存在加热时导热慢、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体;导热层,设在所述锅体的外壁面上,并覆盖所述锅体的外壁面的底部;复底片,设在所述导热层远离所述锅体的层面上,且所述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锅体及所述复底片的导热系数;其中,所述导热层朝向所述复底片的层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复底片的面积,使所述导热层的部分表面形成外露于所述复底片的外露导热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包括依次相连的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且导热层朝向复底片的层面的面积大于复底片的面积,使得导热层有一部分层面没有被复底片覆盖,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不受复底片的阻挡直接吸收热源的热量,即:导热层的一部分层面超出了复底片的覆盖范围,形成外露导热面。如此,锅具受到热源加热后,由于导热层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热量不仅能够从复底片往锅体传递,还能够通过外露导热面更迅速地被吸收,然后沿着导热层横向传递,最后传递到锅体内侧。也就是说,锅具原有的热量传导路径为:加热源——复底片——导热层——锅体,改善后的热量传导路径为:加热源——复底片及导热层——锅体。因此,热量传导的路径被缩短了,故而热源的热量可以更迅速地传递到锅内的食材,进而提升锅具的热传递效率。此外,由于导热层的导热系数高,热量通过外露导热面被导热层吸收后,能够迅速在导热层内横向传递,进而使锅体各处的温差减小,有利于锅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提升,进而减少烹饪时油烟的产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尤其对于明火加热时,导热层的外露导热面能够直接接触热源,进而快速吸收热源产生的热量,既能够纵向快速传递给锅体以大大提高锅具的热传递效率,又能够横向在导热层内快速传递以大大提高锅具的加热均匀性。
其中,锅体和复底片可以由板材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成,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铁板、碳钢板或不锈钢板。进一步地,锅体和复底片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则锅体和复底片可以通过同一种表面处理方式实现统一的外观,便于简化工艺,降低制造成本;锅体和复底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则锅体和复底片可以各自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例如使用SUS304不锈钢制造锅体,可使锅体获得良好的防锈性能,使用SUS430不锈钢制造复底片,可使复底片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使锅具可应用于电磁炉等电磁加热设备。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层的至少部分外周缘位于所述复底片的外周缘的外侧,使所述导热层局部超出所述复底片的覆盖范围;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所述导热层超出所述复底片的覆盖范围的层面。
导热层的至少部分外周缘位于复底片的外周缘的外侧,使得导热层的局部结构向外凸出于复底片的外周缘,即局部超出复底片的覆盖范围。由此,导热层超出复底片的覆盖范围的外表面能够直接接触热源。该方案中,外露导热面位于边缘部位,在制备过程中可以使导热层坯件的周长大于复底片坯件的周长(对于圆形锅具,使导热层坯件的外径大于复底片坯件的外径即可),然后将导热层坯件与复底片坯件焊接固定在一起。焊接完成后,导热层边缘超出复底片覆盖的部分即可形成外露导热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而直接接触热源,对热源的热量进行快速传导。
此外,现有技术中,通常锅具底面温度高,锅具侧面温度低,锅具底面的热量无法及时传递和散失,造成底面温度急剧上升,用户在炒菜时加入食用油后,锅具底面的温度迅速超过食用油的烟点,锅内会产生大量油烟,导致用户体验非常差。而本方案中导热层的外周面与锅体的侧壁面的距离较近,因而有利于锅具侧面温度快速升高,防止锅具侧面与底面之间的温差过大,从而有效减少油烟的产生,以提高用户的烹饪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层的外周缘完全位于所述复底片的外周缘的外侧,使所述导热层的外部形成环状导热面,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所述环状导热面。
导热层的外周缘整体位于复底片的外周缘的外侧,这使得导热层凸出于复底片的一圈形成环状导热面,构成外露导热面的至少一部分。由于该环状导热面位于边缘部位,可以直接通过导热层与复底片的尺寸差来形成外露导热面,复底片无需再经过其他加工,因而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周长较大,因而面积也较大,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效率;同时能够对锅体周向进行均匀加热,从而进一步提高锅具的加热均匀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层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复底片的中心轴线共线;和/或所述环状导热面的宽度在1mm至30mm的范围内。
导热层的中心轴线与复底片的中心轴线共线,则导热层和复底片均为形状规则的结构,且导热层外周缘的各个部位与复底片的外周缘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环状导热面为等宽结构,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均匀性。此外,该方案中,导热层和复底片的结构较为规整,也便于加工成型。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锅具一般为形状规则的结构,则导热层和复底片一般也为形状规则的对称结构,包括但不局限于圆形、方形或椭圆形。导热层的中心轴线及复底片的中心轴线与锅体的中心轴线共线。
将环状导热面的宽度限定在1mm至30mm的范围内,如1mm、5mm、10mm、15mm、20mm、25mm、30mm,能够防止环状导热面宽度过小导致热量吸收太慢,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性能,同时还避免过宽导致复底片的高度较大或者钎焊面积过大而致使加工难度过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底片设有通孔部,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所述导热层对应所述通孔部的表面。
复底片设有通孔部,则导热层对应通孔部的部位能够直接接触热源,进而形成外露导热面的至少一部分。该方案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外露导热面的位置、形状及尺寸,以优化产品的加热性能。同时,当通孔部位于复底片的侧面时,将锅具放置在燃气灶上,燃气灶的支架可以部分嵌入通孔部内,因而还能够起到防止锅具滑动的作用。其中,通孔部可以通过切削、蚀刻、电火花等加工方式将复底片的局部材料去除,使导热层局部外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层的外周缘与所述复底片的外周缘齐平。
导热层的外周缘与复底片的外周缘齐平,使得产品的结构较为规整,可以沿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或者倾斜方向对复底片及导热层进行直线切削,或者采用周长相等的导热层和复底片进行焊接固定即可,因而便于加工成型。当然,导热层的外周缘也可以不与复底片的外周缘齐平,比如外凸于复底片,或者适当向内收缩,只要复底片设有通孔部,使得导热层不被复底片完全覆盖即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底片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通孔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复底片的底部;或者所述通孔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复底片的侧部。
复底片包括底部和侧部,底部与锅体的外底壁对应,侧部与锅体外侧壁的下部对应。由于锅底外底壁与热源之间的间距较近,属于高温区,而锅口与热源之间的间距较远,属于低温区。因而复底片覆盖锅体的外底壁和外侧壁的下部有利于促进锅体高温区与低温区之间的热量传递,对锅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较为明显。进一步地,通孔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复底片的底部,则外露导热面的至少一部分与锅体的底壁对应,有利于提高锅具高温区的热传递效率。通孔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复底片的侧部,外露导热面的至少一部分与锅体的外侧壁的下部对应,有利于提高锅具低温区的热传递效率。当通孔部的一部分设在复底片的底部,一部分设在复底片的侧部时,有利于提高锅体高温区和低温区的热传递效率,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温区和低温区之间的热量传递,对锅底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更明显。
其中,复底片的底部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与锅体的外底壁的形状适配;复底片的侧部可以是斜面,也可以是曲面,与锅体的外侧壁的下部(也可以叫下侧面)的形状适配,而锅体下侧面与侧壁面的上部可以至平滑连接,也可以转折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部包括环形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所述环形孔相对应的环形导热面;和/或所述通孔部包括条形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所述条形孔相对应的条形导热面;和/或所述通孔部包括镂空纹饰,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所述镂空纹饰相对应的纹饰导热面;和/或所述通孔部包括多个离散设置的点状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多个与所述点状孔相对应的点状导热面。
通孔部包括环形孔,则外露导热面相应包括环形导热面。环形导热面相较于条形导热面,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与热源接触的面积也会增大,吸收热量的速度也更块,对锅底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更明显。进一步地,环形导热面的中心轴线与锅具的中心轴线共线,结构较为规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热均匀性和美观度。
通孔部包括条形孔,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条形孔相对应的条形导热面。条形导热面相较于环形导热面,具有更灵活的外形,通过合理设置其数量及位置,可以设计为不同形状的装饰图案。如此,不仅可以改善锅具的导热性能,还能够改善锅具的外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条形导热面可以横跨靠近锅底的高温区和靠近锅口的低温区,有利于促进高温区和低温区之间的热量传递,对锅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更为明显。
通孔部包括镂空纹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镂空纹饰相对应的纹饰导热面。镂空纹饰具有更灵活的外形,可以设计成图案、文字、字母、数字等各种形状或者多种形状的组合。如此,既实现了锅具导热性能的改善,又为锅具的外观增加了点缀,改善了锅具的外观。尤其采用铜导热层时,由于铜色与普通金属的颜色形成强烈对比,可以获得更优的装饰效果。
通孔部包括多个离散设置的点状孔,外露导热面相应包括多个离散设置的点状导热面,每个点状导热面可以快速吸收热源的热量,并纵向传递到锅具内部,使锅具可以更迅速的加热食材,有利于提升烹饪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通孔部包括环形孔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所述环形孔相对应的环形导热面的情况,所述环形导热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8mm,和/或所述环形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锅体的中心轴线共线;和/或对于所述通孔部包括条形孔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所述条形孔相对应的条形导热面的情况,所述条形导热面的宽度和/或长度大于或等于0.8mm,和/或所述条形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条形孔绕所述锅具的中心轴线呈辐射状分布,和/或所述条形孔由所述复底片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复底片的侧部;和/或对于所述通孔部包括多个离散设置的点状孔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多个与所述点状孔相对应的点状导热面的情况,所述点状导热面的等效正方形的边长大于或等于0.8mm。
环形导热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8mm,能够防止环形导热面宽度过小导致热量吸收太慢,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性能。环形导热面的中心轴线与锅体的中心轴线共线,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均匀性和美观度。
条形导热面的宽度或者长度或者长度及宽度大于或等于0.8mm,能够防止条形导热面宽度过小或者面积过小导致热量吸收太慢,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性能。条形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条形孔呈辐射状分布,既有利于改善锅具的加热均匀性,又有利于提高锅具的美观度。进一步地,多个条形孔绕锅具的中心轴线呈辐射状等间隔分布,结构较为规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热均匀性和美观度。条形孔由复底片的底部延伸至复底片的侧壁,使得条形导热面横跨靠近锅底的高温区和靠近锅口的低温区,有利于促进高温区与低温区之间的热量传递,对锅底温度分区均匀性的改善更明显。
点状导热面的等效正方形(即与该点状导热面的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大于或等于0.8mm,能够防止点状导热面面积过小导致热量吸收太慢,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性能。可以理解的是,点状导热面指的是相对于前述环形导热面、条形导热面、纹饰导热面而言,尺寸相对小一些且形状较为简单的导热面,可以将其等效为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大于或等于0.8mm。至于点状导热面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比如圆形、正多边形、菱形、梯形、椭圆形等均可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底片覆盖所述锅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锅体的高度的一半。
复底片覆盖锅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锅体的高度的一半,能够避免复底片覆盖高度过高导致复底工艺难度加大,因而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加工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体的厚度在0.8mm至3.0mm的范围内;和/或,所述复底片的厚度在0.5mm至2.0mm的范围内;和/或,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在0.1mm至4.0mm的范围内。
将锅体的厚度限定在0.8mm至3.0mm的范围内,如0.8mm、1.5mm、2mm、2.5mm、3mm等,既有利于防止锅体过薄导致锅具强度不足容易发生变形,又有利于防止锅具过厚导致锅具过重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锅体的厚度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将复底片的厚度限定在0.5mm至2.0mm的范围内,如0.5mm、1mm、1.5mm、2mm等,既有利于防止复底片过薄而不利于改善锅底温度的均匀性,也有利于防止复底片过厚导致锅具过重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复底片的厚度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将导热层的厚度限定在0.1mm至4.0mm的范围内,如0.1mm、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等,既有利于防止导热层过薄而不利于改善锅底温度的均匀性,也有利于防止导热层过厚导致锅具过重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导热层的厚度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体为碳钢锅体或铁锅体或不锈钢锅体;和/或,所述导热层为铜导热层或铝导热层。
锅体为碳钢锅体或铁锅体或不锈钢锅体,具有良好的食品卫生性,且加工方式多且工艺成熟,比如可以采用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成锅体,且能够用于电磁炉等电磁加热设备。
导热层可以为铜导热层或者铝导热层,均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有利于改善锅具的加热性能,且导热系数大于常见的碳钢、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的锅体。进一步地,导热层采用板料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备成与锅体和复底片形状相配的形状,然后通过钎焊与锅体及复底片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具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且所述锅具的焊接层材料的熔点低于所述导热层的熔点。
锅具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即:锅体、导热层、复底片采用焊接方式一体成型,这有利于提高锅体、导热层、复底片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锅具的使用可靠性。其中,焊接层材料的熔点低于导热层的熔点,能够防止导热层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熔化,这样导热层的形状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而复底片的熔点一般很高,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发生熔化。这样,可以在焊接前合理设计导热层和复底片的形状和尺寸,然后焊接处理,即可得到外露导热面,而无需通过后续加工来形成外露导热面,因而有利于简化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锅具为压力焊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锅具为钎焊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锅具为压力焊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即:锅体、导热层、复底片可以采用压力焊进行焊接。在压力焊工艺中,导热层初始状态为圆形板料,在压力焊过程中受到挤压力后沿着锅体和复底片之间的间隙均匀扩散、充分填充,同时厚度减小,焊接后导热层(金属)与锅体和复底片(金属)之间相互扩散、形成牢固的焊接界面,因此可以将锅体和复底片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复底锅具。由于导热层在焊接过程中会发生变形,故而此方案主要用于在导热片上设通孔部来形成外露导热面的方案。
锅具为钎焊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即:锅体、导热层、复底片可以采用钎焊进行焊接。在钎焊工艺中,导热层(金属)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备成与锅体和复底片形状相配的形状。钎焊时,在导热层两面涂覆钎料,经过焊接高温,钎料熔化后再凝固,将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紧密粘接,形成复底锅具。或者,也可以取消拉深成形的导热层,将导热层金属制成钎料,直接涂覆在锅体和复底片之间,钎焊后由钎料在锅体和复底片之间形成导热层。
进一步地,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通过低温钎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此处的“低温钎焊”指的是钎焊所使用的钎料的焊接温度低于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的材料的熔点,亦即在焊接过程中,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不会发生熔化,这样能够保证复底片不完全覆盖导热层。如果在焊接过程中导热层发生熔化,则熔化状态的导热层材料会由于不受到复底片的限制而发生流动变形,影响焊接效果。又因为锅体和复底片材料的熔点一般高于导热层材料的熔点,因此只考虑钎焊所使用的钎料的焊接温度低于导热层材料的熔点即可。具体制备过程中,锅体、复底片可以由板材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成,材料通常为铁板、碳钢板或不锈钢板。导热层金属板料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备成与锅体和复底片形状相配的形状。钎焊时,在导热层两面涂覆钎料,经过焊接高温,钎料熔化后再凝固,将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紧密粘接,形成锅具复底层。
其中,在使用铝材料作为导热层时,可使用钎焊温度小于500℃的低温钎料,在钎焊时铝导热层不熔化(铝的熔点为660℃),在焊接前后可以保持原有形状和尺寸,确保焊接质量。
在使用铜材料作为导热层时,可使用钎焊温度小于1000℃的低温钎料,在钎焊时铜导热层不熔化(铜的熔点为1083℃),在焊接前后可以保持原有形状和尺寸,确保焊接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具还可以包括手柄、锅盖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锅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导热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复底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复底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复底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复底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复底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锅具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锅体,2导热层,21外露导热面,3复底片,31通孔部,32底部,33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如图1至图4所示。
具体地,导热层2设在锅体1的外壁面上,并覆盖锅体1的外壁面的底部。
复底片3设在导热层2远离锅体1的层面上,且导热层2的导热系数大于锅体1及复底片3的导热系数。
其中,导热层2朝向复底片3的层面的面积大于复底片3的面积,使导热层2的部分表面形成外露于复底片3的外露导热面21。“外露于复底片”指的是没有被复底片3覆盖。换言之,导热层2超出复底片3的覆盖范围的表面即为外露导热面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包括依次相连的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且导热层2朝向复底片3的层面的面积大于复底片3的面积,使得导热层2有一部分层面没有被复底片3覆盖,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不受复底片的阻挡直接吸收热源的热量,即:导热层2的一部分层面超出了复底片3的覆盖范围,形成外露导热面21。如此,锅具受到热源加热后,由于导热层2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热量不仅能够从复底片3往锅体1传递,还能够通过外露导热面21更迅速地被吸收,然后沿着导热层2横向传递,最后传递到锅体1内侧。
也就是说,锅具原有的热量传导路径为:加热源——复底片3——导热层2——锅体1,改善后的热量传导路径为:加热源——复底片3及导热层2——锅体1。因此,热量传导的路径被缩短了,故而热源的热量可以更迅速地传递到锅内的食材,进而提升锅具的热传递效率。
此外,由于导热层2的导热系数高,热量通过外露导热面21被导热层2吸收后,能够迅速在导热层2内横向传递,进而使锅体1各处的温差减小,有利于锅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提升,进而减少烹饪时油烟的产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尤其对于明火加热时,导热层2的外露导热面21能够直接接触热源,进而快速吸收热源产生的热量,既能够纵向快速传递给锅体1以大大提高锅具的热传递效率,又能够横向在导热层2内快速传递以大大提高锅具的加热均匀性。
其中,锅体1和复底片3可以由板材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成,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铁板、碳钢板或不锈钢板。
进一步地,锅体1和复底片3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则锅体1和复底片3可以通过同一种表面处理方式实现统一的外观,便于简化工艺,降低制造成本;锅体1和复底片3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则锅体1和复底片3可以各自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例如使用SUS304不锈钢制造锅体1,可使锅体1获得良好的防锈性能,使用SUS430不锈钢制造复底片3,可使复底片3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使锅具可应用于电磁炉等电磁加热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2的至少部分外周缘位于复底片3的外周缘的外侧,使导热层2局部超出复底片3的覆盖范围,如图4和图13所示。外露导热面21包括导热层2超出复底片3的覆盖范围的层面,如图5和图13所示。
导热层2的至少部分外周缘位于复底片3的外周缘的外侧,使得导热层2的局部结构向外凸出于复底片3的外周缘,即局部超出复底片3的覆盖范围。由此,导热层2超出复底片3的覆盖范围的外表面能够直接接触热源。
该方案中,外露导热面21位于边缘部位,在制备过程中可以使导热层2坯件的周长大于复底片3坯件的周长(对于圆形锅具,使导热层2坯件的外径D1大于复底片3坯件的外径D2即可,如图2至图4所示),然后将导热层2坯件与复底片3坯件焊接固定在一起。焊接完成后,导热层2边缘超出复底片3覆盖的部分即可形成外露导热面21的至少一部分,进而直接接触热源,对热源的热量进行快速传导。
此外,现有技术中,通常锅具底面温度高,锅具侧面温度低,锅具底面的热量无法及时传递和散失,造成底面温度急剧上升,用户在炒菜时加入食用油后,锅具底面的温度迅速超过食用油的烟点,锅内会产生大量油烟,导致用户体验非常差。而本方案中导热层2的外周面与锅体1的侧壁面的距离较近,因而有利于锅具侧面温度快速升高,防止锅具侧面与底面之间的温差过大,从而有效减少油烟的产生,以提高用户的烹饪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层2的外周缘完全位于复底片3的外周缘的外侧,使导热层2的外部形成环状导热面,外露导热面21包括该环状导热面。
导热层2的外周缘整体位于复底片3的外周缘的外侧,这使得导热层2凸出于复底片3的一圈形成环状导热面,构成外露导热面21的至少一部分。由于该环状导热面位于边缘部位,可以直接通过导热层2与复底片3的尺寸差来形成外露导热面21,复底片3无需再经过其他加工,因而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周长较大,因而面积也较大,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效率;同时能够对锅体1周向进行均匀加热,从而进一步提高锅具的加热均匀性。
进一步地,导热层2的中心轴线与复底片3的中心轴线共线。
导热层2的中心轴线与复底片3的中心轴线共线,则导热层2和复底片3均为形状规则的结构,且导热层2外周缘的各个部位与复底片3的外周缘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环状导热面为等宽结构,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均匀性。
此外,该方案中,导热层2和复底片3的结构较为规整,也便于加工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锅具一般为形状规则的结构,则导热层2和复底片3一般也为形状规则的对称结构,包括但不局限于圆形、方形或椭圆形。导热层2的中心轴线及复底片3的中心轴线与锅体1的中心轴线共线。
具体地,环状导热面的宽度a在1mm至30mm的范围内。
将环状导热面的宽度a限定在1mm至30mm的范围内,如1mm、5mm、10mm、15mm、20mm、25mm、30mm,能够防止环状导热面宽度过小导致热量吸收太慢,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性能,同时还避免过宽导致复底片3的高度较大或者钎焊面积过大而致使加工难度过大。
当然,环状导热面的宽度a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底片3设有通孔部31,如图6、图7、图10和图11所示。外露导热面21包括导热层2对应通孔部31的表面,如图9和图14所示。
复底片3设有通孔部31,则导热层2对应通孔部31的部位能够直接接触热源,进而形成外露导热面21的至少一部分。该方案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外露导热面21的位置、形状及尺寸,以优化产品的加热性能。
同时,当通孔部31位于复底片3的侧面时,将锅具放置在燃气灶上,燃气灶的支架可以部分嵌入通孔部31内,因而还能够起到防止锅具滑动的作用。
其中,通孔部31可以通过切削、蚀刻、电火花等加工方式将复底片3的局部材料去除,使导热层2局部外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层2的外周缘与复底片3的外周缘齐平,如图8所示。
导热层2的外周缘与复底片3的外周缘齐平,使得产品的结构较为规整,可以沿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或者倾斜方向对复底片3及导热层2进行直线切削,或者采用周长相等的导热层2和复底片3进行焊接固定即可,因而便于加工成型。当然,导热层2的外周缘也可以不与复底片3的外周缘齐平,比如外凸于复底片3,或者适当向内收缩,只要复底片3设有通孔部31,使得导热层2不被复底片3完全覆盖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底片3包括底部32和侧部33,如图7所示。
其中,通孔部31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复底片3的底部32。或者通孔部31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复底片3的侧部33。
复底片3包括底部32和侧部33,底部32与锅体1的外底壁对应,侧部33与锅体1外侧壁的下部对应。由于锅底外底壁与热源之间的间距较近,属于高温区,而锅口与热源之间的间距较远,属于低温区。因而复底片3覆盖锅体1的外底壁和外侧壁的下部有利于促进锅体1高温区与低温区之间的热量传递,对锅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较为明显。
进一步地,通孔部31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复底片3的底部32,则外露导热面21的至少一部分与锅体1的底壁对应,有利于提高锅具高温区的热传递效率。通孔部31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复底片3的侧部33,外露导热面21的至少一部分与锅体1的外侧壁的下部对应,有利于提高锅具低温区的热传递效率。
当通孔部31的一部分设在复底片3的底部32,一部分设在复底片3的侧部33时,如图7所示,有利于提高锅体1高温区和低温区的热传递效率,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温区和低温区之间的热量传递,对锅底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更明显。
其中,复底片3的底部32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与锅体1的外底壁的形状适配;复底片3的侧部33可以是斜面,也可以是曲面,与锅体1的外侧壁的下部(也可以叫下侧面)的形状适配,而锅体1下侧面与侧壁面的上部可以至平滑连接,也可以转折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孔部31包括环形孔,外露导热面21包括与环形孔相对应的环形导热面。
通孔部31包括环形孔,则外露导热面21相应包括环形导热面。环形导热面相较于条形导热面,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与热源接触的面积也会增大,吸收热量的速度也更块,对锅底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更明显。进一步地,环形导热面的中心轴线与锅具的中心轴线共线,结构较为规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热均匀性和美观度。
具体地,环形导热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8mm。
环形导热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8mm,能够防止环形导热面宽度过小导致热量吸收太慢,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性能。
当然,环形导热面的宽度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环形孔的中心轴线与锅体1的中心轴线共线。
环形导热面的中心轴线与锅体1的中心轴线共线,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均匀性和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孔部31包括条形孔,如图6所示。外露导热面21包括与条形孔相对应的条形导热面。
通孔部31包括条形孔,外露导热面21包括与条形孔相对应的条形导热面。条形导热面相较于环形导热面,具有更灵活的外形,通过合理设置其数量及位置,可以设计为不同形状的装饰图案。如此,不仅可以改善锅具的导热性能,还能够改善锅具的外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条形导热面可以横跨靠近锅底的高温区和靠近锅口的低温区,有利于促进高温区和低温区之间的热量传递,对锅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更为明显。
具体地,条形导热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8mm。
条形导热面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8mm。
条形导热面的宽度或者长度或者长度及宽度大于或等于0.8mm,能够防止条形导热面宽度过小或者面积过小导致热量吸收太慢,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性能。
当然,条形导热面的宽度及长度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条形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条形孔绕锅具的中心轴线呈辐射状分布,如图6所示。
条形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条形孔呈辐射状分布,既有利于改善锅具的加热均匀性,又有利于提高锅具的美观度。
进一步地,多个条形孔绕锅具的中心轴线呈辐射状等间隔分布,结构较为规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热均匀性和美观度。
进一步地,条形孔由复底片3的底部32延伸至复底片3的侧部33,如图7所示。
条形孔由复底片3的底部32延伸至复底片3的侧部33,使得条形导热面横跨靠近锅底的高温区和靠近锅口的低温区,有利于促进高温区与低温区之间的热量传递,对锅底温度分区均匀性的改善更明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孔部31包括镂空纹饰,如图10和图11所示。外露导热面21包括与镂空纹饰相对应的纹饰导热面。
通孔部31包括镂空纹饰,外露导热面21包括与镂空纹饰相对应的纹饰导热面。镂空纹饰具有更灵活的外形,可以设计成图案、文字、字母、数字等各种形状或者多种形状的组合。如此,既实现了锅具导热性能的改善,又为锅具的外观增加了点缀,改善了锅具的外观。尤其采用铜导热层2时,由于铜色与普通金属的颜色形成强烈对比,可以获得更优的装饰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孔部包括多个离散设置的点状孔,外露导热面21包括多个与点状孔相对应的点状导热面。
通孔部包括多个离散设置的点状孔,外露导热面21相应包括多个离散设置的点状导热面,每个点状导热面可以快速吸收热源的热量,并纵向传递到锅具内部,使锅具可以更迅速的加热食材,有利于提升烹饪体验。
具体地,点状导热面的等效正方形的边长大于或等于0.8mm。
点状导热面的等效正方形(即与该点状导热面的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大于或等于0.8mm,能够防止点状导热面面积过小导致热量吸收太慢,有利于提高锅具的加热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点状导热面指的是相对于前述环形导热面、条形导热面、纹饰导热面而言,尺寸相对小一些且形状较为简单的导热面,可以将其等效为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大于或等于0.8mm。至于点状导热面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比如圆形、正多边形、菱形、梯形、椭圆形等均可以。
当然,点状导热面的等效正方形的边长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底片3覆盖锅体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锅体1的高度的一半。
复底片3覆盖锅体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锅体1的高度的一半,能够避免复底片3覆盖高度过高导致复底工艺难度加大,因而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加工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锅体1的厚度在0.8mm至3.0mm的范围内。
将锅体1的厚度限定在0.8mm至3.0mm的范围内,如0.8mm、1.5mm、2mm、2.5mm、3mm等,既有利于防止锅体1过薄导致锅具强度不足容易发生变形,又有利于防止锅具过厚导致锅具过重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锅体1的厚度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底片3的厚度在0.5mm至2.0mm的范围内。
将复底片3的厚度限定在0.5mm至2.0mm的范围内,如0.5mm、1mm、1.5mm、2mm等,既有利于防止复底片3过薄而不利于改善锅底温度的均匀性,也有利于防止复底片3过厚导致锅具过重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复底片3的厚度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2的厚度在0.1mm至4.0mm的范围内。
将导热层2的厚度限定在0.1mm至4.0mm的范围内,如0.1mm、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等,既有利于防止导热层2过薄而不利于改善锅底温度的均匀性,也有利于防止导热层2过厚导致锅具过重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导热层2的厚度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锅体1为碳钢锅体或铁锅体或不锈钢锅体。
锅体1为碳钢锅体或铁锅体或不锈钢锅体,具有良好的食品卫生性,且加工方式多且工艺成熟,比如可以采用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成锅体1,且能够用于电磁炉等电磁加热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2为铜导热层2或铝导热层2。
导热层2可以为铜导热层2或者铝导热层2,均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有利于改善锅具的加热性能,且导热系数大于常见的碳钢、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的锅体1。
进一步地,导热层2采用板料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备成与锅体1和复底片3形状相配的形状,然后通过钎焊与锅体1及复底片3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锅具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且锅具的焊接层材料的熔点低于导热层2的熔点。
锅具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即:锅体1、导热层2、复底片3采用焊接方式一体成型,这有利于提高锅体1、导热层2、复底片3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锅具的使用可靠性。
其中,焊接层材料的熔点低于导热层2的熔点,能够防止导热层2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熔化,这样导热层2的形状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而复底片3的熔点一般很高,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发生熔化。这样,可以在焊接前合理设计导热层2和复底片3的形状和尺寸,然后焊接处理,即可得到外露导热面21,而无需通过后续加工来形成外露导热面21,因而有利于简化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当然,焊接层材料的熔点也可以高于导热层2的熔点,这样导热层2与焊接层熔为一体,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焊接结合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锅具为压力焊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锅具为压力焊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即:锅体1、导热层2、复底片3可以采用压力焊进行焊接。在压力焊工艺中,导热层2初始状态为圆形板料,在压力焊过程中受到挤压力后沿着锅体1和复底片3之间的间隙均匀扩散、充分填充,同时厚度减小,焊接后导热层2(金属)与锅体1和复底片3(金属)之间相互扩散、形成牢固的焊接界面,因此可以将锅体1和复底片3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复底锅具。由于导热层2在焊接过程中会发生变形,故而此方案主要用于在导热片上设通孔部31来形成外露导热面21的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锅具为钎焊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锅具为钎焊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即:锅体1、导热层2、复底片3可以采用钎焊进行焊接。在钎焊工艺中,导热层2(金属)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备成与锅体1和复底片3形状相配的形状。钎焊时,在导热层2两面涂覆钎料,经过焊接高温,钎料熔化后再凝固,将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紧密粘接,形成复底锅具。或者,也可以取消拉深成形的导热层2,将导热层2金属制成钎料,直接涂覆在锅体1和复底片3之间,钎焊后由钎料在锅体1和复底片3之间形成导热层2。
进一步地,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通过低温钎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此处的“低温钎焊”指的是钎焊所使用的钎料的焊接温度低于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的材料的熔点,亦即在焊接过程中,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不会发生熔化,这样能够保证复底片3不完全覆盖导热层2。如果在焊接过程中导热层2发生熔化,则熔化状态的导热层2材料会由于不受到复底片3的限制而发生流动变形,影响焊接效果。又因为锅体1和复底片3材料的熔点一般高于导热层2材料的熔点,因此只考虑钎焊所使用的钎料的焊接温度低于导热层2材料的熔点即可。
具体制备过程中,锅体1、复底片3可以由板材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成,材料通常为铁板、碳钢板或不锈钢板。导热层2金属板料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备成与锅体1和复底片3形状相配的形状。钎焊时,在导热层2两面涂覆钎料,经过焊接高温,钎料熔化后再凝固,将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紧密粘接,形成锅具复底层。
其中,在使用铝材料作为导热层2时,可使用钎焊温度小于500℃的低温钎料,在钎焊时铝导热层2不熔化(铝的熔点为660℃),在焊接前后可以保持原有形状和尺寸,确保焊接质量。
在使用铜材料作为导热层2时,可使用钎焊温度小于1000℃的低温钎料,在钎焊时铜导热层2不熔化(铜的熔点为1083℃),在焊接前后可以保持原有形状和尺寸,确保焊接质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锅具还可以包括手柄、锅盖等结构。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并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锅具是由单层铁板、碳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由于单层材料较薄而且导热性能较差,因此这种锅具存在加热时导热慢、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通常锅具底面温度高,锅具侧面温度低,锅具底面的热量无法及时传递和散失,造成底面温度急剧上升。用户在炒菜时加入食用油后,锅具底面的温度迅速超过食用油的烟点,锅内会产生大量油烟,导致用户体验非常差,因此,需要针对以上使用痛点进行改进,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为了改善单层锅具导热慢、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锅具复底结构,锅具由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组成,导热层由导热系数高于锅体和复底片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锅体、复底片及导热层通过钎焊的工艺紧密联结、形成锅具的复合锅底。钎焊前通过一定工艺手段使导热层的受热表面积大于复底片的受热表面积(复底片不完全覆盖导热层),钎焊后,导热层不被复底片覆盖的表面形成外露导热面,外露导热面能够直接接触热源。
由此,该复底锅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导热层设置外露导热面、使导热层局部能够直接接触热源,锅具侧面受到加热后,由于导热层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热量不仅能够从复底片的外侧面往锅体内侧面传递,还能够通过外露导热面更迅速地被吸收、然后沿着导热层横向传递,最后传递到锅体内侧。也即是,锅具原有的热量传导路径为:加热源→复底片→导热层→锅体,改善后的热量传导路径为:加热源→复底片及导热层→锅体,由此可见,热量传导的路径被缩短了,因此热源的热量可以更迅速地传递到锅内的食材,能够提升锅具的热传递效率。此外,由于导热层导热系数高,热量通过外露导热面被导热层吸收后,能够迅速在导热层内横向传递,能够使锅体各处的温差减小,有利于锅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提升,进而减少烹饪时油烟的产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通过钎焊的方式进行焊接。
具体地,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通过低温钎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此处的“低温钎焊”指的是钎焊所使用的钎料的焊接温度低于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的材料的熔点。亦即在焊接过程中,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不会发生熔化。因为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复底片不完全覆盖导热层。如果在焊接过程中导热层发生熔化,则熔化状态的导热层材料会由于不受到复底片的限制而发生流动变形,影响焊接效果。又因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锅体和复底片材料的熔点高于导热层材料的熔点,因此只考虑钎焊所使用的钎料的焊接温度需低于导热层材料的熔点。
在钎焊之前,首先需要制备锅体、复底片和导热层的坯件。
制备锅体和复底片坯件:锅体和复底片由板材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成,材料通常为铁板、碳钢板或不锈钢板。两者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锅具可以通过同一种表面处理方式实现统一的外观,便于简化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在材料不相同的情况下,两者可获得各自不同的使用性能,例如使用SUS304不锈钢制造锅体,可使锅体获得良好的防锈性能,使用SUS430不锈钢制造复底片,可使复底片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使锅具可应用于电磁炉。
制备导热层坯件:导热层金属板料通过模具拉深或旋压或液压拉深等工艺制备成与锅体和复底片形状相配的形状。钎焊时,在导热层两面涂覆钎料,经过焊接高温,钎料熔化后再凝固,将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紧密粘接、形成锅具复底层。钎焊是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锅体的厚度范围为0.8mm~3.0mm,复底片的厚度范围为0.5mm~2.0mm。
可选地,导热层的材料可以为导热系数高于碳钢和不锈钢的铝、铜等金属。
优选地,导热层的厚度为0.1mm~4mm。
在使用铝材料作为导热层时,可使用钎焊温度小于500℃的低温钎料,在钎焊时铝导热层不熔化(铝的熔点为660℃),在焊接前后可以保持原有形状和尺寸,确保焊接质量。
在使用铜材料作为导热层时,可使用钎焊温度小于1000℃的低温钎料,在钎焊时铜导热层不熔化(铜的熔点为1083℃),在焊接前后可以保持原有形状和尺寸,确保焊接质量。
外露导热面的设置:
优选地,复底片覆盖锅体的高度≤1/2锅体总高度,复底片覆盖高度过高,会造成复底工艺难度加大。
外露导热面可设置于复底片的边缘、侧面和底面的一处或多处。
外露导热面可以为连续分布,也可以为单个分布,可以沿纵向延伸,也可以横向环形分布。
当外露导热面设置于复底片的边缘时,如图4所示,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制备导热层坯件和复底片坯件,使导热层坯件的外径D1大于复底片坯件的外径D2。也即导热层坯件的受热面积大于复底片坯件的受热面积。在钎焊后,导热层边缘超出复底片覆盖的部分形成外露导热面,可直接接触热源,传导热源的热量。
当外露导热面设置于复底片的侧面或底部时,如图8所示,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制备复底片坯件,复底片坯件通过切削、蚀刻或电火花等加工方式去除局部材料、加工出若干个贯通的通孔部。在钎焊后,导热层在复底片的通孔部处不被复底片覆盖,形成外露导热面,可直接接触热源,传导热源的热量。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外露导热面同时设置于复底片的边缘、侧面和底面,如图13所示。这样外露导热面可具有更大的吸热面积,对于锅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更明显。
可选地,当外露导热面为环形连续分布时,外露导热面的宽度应≥0.8mm,当外露导热面为单个分布时,外露导热面的面积应≥0.8mm×0.8mm,因导热面宽度或面积过小,则对热量的吸收太慢,无法产生改善作用。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钎焊前,通过冲压工艺制备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的坯件,其中导热层2的外径为D1,复底片3的外径为D2,D1>D2。如图4和图5所示,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通过低温钎焊工艺紧密联结,形成复底锅,导热层2表面超出复底片3覆盖的环形部分形成外露导热面21。
在锅具受热源加热时,热量可直接被外露导热面21吸收。一方面,热量可通过外露导热面21的吸收、经过导热层2直接传递到锅体1,而不用再经过复底片3,因此加热路径更短,热传递效率更高,可提升加热速度;另一方面,因导热层2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在外露导热面21吸收热源的热量后,热量可在导热层2内部迅速横向传递,有利于减小锅具底面各点的温差,使锅具底面的温度分布更均匀,进而减少烹饪时油烟的产生,提升锅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环形外露导热面宽度a的取值范围为:1mm≤a≤30mm。a过小,则导热面积过小,吸热效果较差;a过大,则会导致复底层的高度过大、钎焊面积过大,工艺难实现。
此方案通过导热层和复底片的直径差来实现外露导热面,复底片无需再经过其它加工,因此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但外观也较为单一。
实施例二
如图6至图9所示,钎焊前,通过冲压工艺制备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的坯件,其中导热层2的外径等于复底片3的外径。在钎焊前,复底片3的侧部通过蚀刻、电火花或铣削等加工方式去除局部材料,形成贯通的通孔部31。然后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通过低温钎焊工艺紧密联结,形成复底锅。在通孔部31处的导热层2不被复底片3覆盖,形成外露导热面21。
在锅具受热源加热时,外露导热面21对于提升锅底的传热速度、改善锅底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有显著作用,其改善原理同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此方案沿纵向延伸的外露导热面21横跨靠近锅底的高温区和靠近锅口的低温区,有利于促进高温区和低温区之间的热量传递,对锅底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更明显。
实施例三
外露导热面21还可以设计为不同形状的装饰图案,不仅可以改善导热,还能够改善锅具的外观,提升产品竞争力。例如,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钎焊前,复底片3的侧部和底部通过蚀刻、电火花或铣削等加工方式加工出花纹、文字等镂空图案,通过镂空图案形成贯通的通孔部31。然后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通过低温钎焊工艺紧密联结,形成复底锅。在通孔部31处形成外露导热面21。
该方案既实现了锅具导热性能的改善,又为锅具的外观增加了点缀。特别使采用铜材料作为导热层时,由于铜色与普通金属的颜色形成强烈对比,可以获得更优的装饰效果。
同时,当通孔部31设置在复底片3侧部时,还能够起到防滑作用,使锅具放在燃气灶上使用时不容易滑动,提升锅具的安全性。
实施例四
外露导热面21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复底片3的边缘、侧面和底面的多处。如图12至图14所示,钎焊前,通过冲压工艺制备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坯件,其中导热层2的外径D1>复底片3的外径D2,复底片3的侧面通过蚀刻、电火花或铣削等加工方式去除局部材料,形成贯通的通孔部31。然后锅体1、导热层2和复底片3通过低温钎焊工艺紧密联结,形成复底锅。导热层2表面超出复底片3覆盖的环形部分和导热层在通孔部31的部分同时形成外露导热面21。
相比以上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以获得更大面积的外露导热面,对于锅底导热效率和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更明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包括依次相连的锅体、导热层和复底片,且导热层朝向复底片的层面的面积大于复底片的面积,使得导热层有一部分层面没有被复底片覆盖,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不受复底片的阻挡直接吸收热源的热量,即:导热层的一部分层面超出了复底片的覆盖范围,形成外露导热面。如此,锅具受到热源加热后,由于导热层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热量不仅能够从复底片往锅体传递,还能够通过外露导热面更迅速地被吸收,然后沿着导热层横向传递,最后传递到锅体内侧。也就是说,锅具原有的热量传导路径为:加热源——复底片——导热层——锅体,改善后的热量传导路径为:加热源——复底片及导热层——锅体。因此,热量传导的路径被缩短了,故而热源的热量可以更迅速地传递到锅内的食材,进而提升锅具的热传递效率。此外,由于导热层的导热系数高,热量通过外露导热面被导热层吸收后,能够迅速在导热层内横向传递,进而使锅体各处的温差减小,有利于锅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提升,进而减少烹饪时油烟的产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导热层,设在所述锅体的外壁面上,并覆盖所述锅体的外壁面的底部;
复底片,设在所述导热层远离所述锅体的层面上,且所述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锅体及所述复底片的导热系数;
其中,所述导热层朝向所述复底片的层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复底片的面积,使所述导热层的部分表面形成外露于所述复底片的外露导热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层的至少部分外周缘位于所述复底片的外周缘的外侧,使所述导热层局部超出所述复底片的覆盖范围;
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所述导热层超出所述复底片的覆盖范围的层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层的外周缘完全位于所述复底片的外周缘的外侧,使所述导热层的外部形成环状导热面,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所述环状导热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层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复底片的中心轴线共线;和/或
所述环状导热面的宽度在1mm至30m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底片设有通孔部,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所述导热层对应所述通孔部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底片包括底部和侧部;
所述通孔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复底片的底部;或者所述通孔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复底片的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部包括环形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所述环形孔相对应的环形导热面;和/或
所述通孔部包括条形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所述条形孔相对应的条形导热面;和/或
所述通孔部包括镂空纹饰,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所述镂空纹饰相对应的纹饰导热面;和/或
所述通孔部包括多个离散设置的点状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多个与所述点状孔相对应的点状导热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通孔部包括环形孔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所述环形孔相对应的环形导热面的情况,所述环形导热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8mm,和/或所述环形导热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锅体的中心轴线共线;和/或
对于所述通孔部包括条形孔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与所述条形孔相对应的条形导热面的情况,所述条形导热面的宽度和/或长度大于或等于0.8mm,和/或所述条形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条形孔绕所述锅具的中心轴线呈辐射状分布,和/或所述条形孔由所述复底片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复底片的侧部;和/或
对于所述通孔部包括多个离散设置的点状孔且所述外露导热面包括多个与所述点状孔相对应的点状导热面的情况,所述点状导热面的等效正方形的边长大于或等于0.8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底片覆盖所述锅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锅体的高度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的厚度在0.8mm至3.0mm的范围内;和/或
所述复底片的厚度在0.5mm至2.0mm的范围内;和/或
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在0.1mm至4.0mm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为碳钢锅体或铁锅体或不锈钢锅体;和/或
所述导热层为铜导热层或铝导热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具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且所述锅具的焊接层材料的熔点低于所述导热层的熔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75684.1U CN211155128U (zh) | 2019-11-15 | 2019-11-15 | 锅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75684.1U CN211155128U (zh) | 2019-11-15 | 2019-11-15 | 锅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55128U true CN211155128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78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75684.1U Active CN211155128U (zh) | 2019-11-15 | 2019-11-15 | 锅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55128U (zh) |
-
2019
- 2019-11-15 CN CN201921975684.1U patent/CN2111551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55129U (zh) | 锅具 | |
CA2938249C (en) | Automatic constant temperature cookware utensil and combined structure with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evice | |
CN211155128U (zh) | 锅具 | |
KR20050053550A (ko) | 주방용기 | |
CN210842635U (zh) | 锅具及烹饪设备 | |
CN103110337B (zh) | 锅 | |
CN209995917U (zh) | 一种锅具 | |
CN211155126U (zh) | 锅具 | |
JPH07502436A (ja) | 球状に湾曲した浅鍋(中華鍋) | |
CN107752716B (zh) | 锅具及其加工方法、烹饪器具 | |
CN111035226B (zh) | 一种具有复合锅底的锅具的制备方法 | |
CN212591589U (zh) | 烹饪锅具和烹饪装置 | |
CN221083407U (zh) | 一种无涂层不粘炒锅 | |
CN112353258A (zh) | 一种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3509048A (zh) | 一种恒温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3122141U (zh) | 复合式夹层锅具板材结构 | |
CN209252392U (zh) | 新型复底不锈无油烟铁锅 | |
CN207152461U (zh) | 鸳鸯锅 | |
CN219000030U (zh) | 不粘炒锅 | |
CN216293784U (zh) | 一种无油烟钛锅 | |
CN213371335U (zh) | 一种内壁带有凸起的锅具 | |
CN217274312U (zh) | 一种适用于铁锅炖的电磁加热灶具 | |
CN205285954U (zh) | 一种多用炒锅 | |
CN211212615U (zh) | 内锅及烹饪器具 | |
CN209995941U (zh) | 内锅及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