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7407U - 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7407U
CN209757407U CN201920657718.6U CN201920657718U CN209757407U CN 209757407 U CN209757407 U CN 209757407U CN 201920657718 U CN201920657718 U CN 201920657718U CN 209757407 U CN209757407 U CN 209757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late body
seat
steer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77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Fengle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Fengle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Fengle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Fengle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577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7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7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7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包括板体、转向孔、减震座、减震孔,所述转向孔设置于板体中间位置,所述减震座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板体两端,减震座上设有减震孔,所述转向孔上设有加固座,所述加固座呈圆管状并突出于板体,其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加固座突出于板体的部分设置有防转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有加固座,可以方便转向杆拆卸,并可以对转向杆进行固定,提升下联板组件的安全性,2.可以提升减震座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联板组件,具体涉及了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
背景技术
摩托车中,上联板是用于安装车头(包括仪表盘等)的配件,下联板是用于与减震器和前轮配合的配件。通常,摩托车下联板,通常呈三角状,其中设有转向孔,用于连接转向杆或转向柱,下联板与转向杆是直接通过焊接来固定连接的,无法拆卸,在实际中,如果转向杆出现问题,无法及时更换修复,而且如果焊接的不好,那焊点处就容易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方向柱与下联板分离,如果是在行驶过程中,那么会对驾驶员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包括板体、转向孔、减震座、减震孔,所述转向孔设置于板体中间位置,所述减震座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板体两端,减震座上设有减震孔,所述转向孔上设有加固座,所述加固座呈圆管状并突出于板体,其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加固座突出于板体的部分设置有防转孔。
较佳的,还包括转向杆、插接螺栓、插接螺母,所述转向杆靠近加固座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转向杆的外螺纹旁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螺栓穿过防转孔和插接孔与插接螺母相连。
较佳的,所述插接孔的数量为3个,所述3个插接孔处于同一轴线上,每个插接孔的间距为4毫米。
较佳的,所述减震座上包括调节座和调节缺口,所述调节座底部设有锁紧螺栓孔。
较佳的,还包括连接板、固定块、固定凹槽,所述连接板一端和固定块焊接在一起,另一端铰接在调节座上,所述固定凹槽设置在板体上,用于衔接固定块。
较佳的,所述固定凹槽底部设有磁铁。
较佳的,所述减震孔内表面设置有减震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有加固座,可以方便转向杆拆卸,并可以对转向杆进行固定,提升下联板组件的安全性,2.可以提升减震座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下联板组件连接前的结构图;
图2为下联板与转向杆连接后的结构图;
图3为减震座部分放大结构图;
图中1.板体,2. 转向孔,3. 减震座,4. 减震孔,5. 加固座,6. 防转孔,7. 转向杆,8. 插接孔,9. 插接螺栓,10. 调节座,11. 锁紧螺栓孔,12. 调节缺口,13.连接板,14.固定块,15. 固定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包括板体1、转向孔2、减震座3、减震孔4,所述转向孔2设置于板体1中间位置,所述减震座3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板体1两端,减震座3上设有减震孔4,所述转向孔2上设有加固座5,转向孔2内设有内螺纹,加固座5用于提升转向孔2的强度和高度,所述加固座5呈圆管状并突出于板体1,所述加固座5突出于板体1的部分设置有防转孔6,还包括转向杆7、插接螺栓9、插接螺母,转向杆7是插接在加固座5上的,所述转向杆7靠近加固座5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转向杆7的外螺纹旁设有插接孔8,转向杆7的一端与加固座5螺纹连接,转向杆7可以在加固座5中旋转,将转向杆7旋转至插接孔8和加固座5上的防转孔6处于同一轴线,然后将所述插接螺栓9穿过防转孔6和插接孔8与插接螺母相连,如图2中展示的那样,从而限制转向杆7无法左右旋转,使得转向杆7被牢牢的固定在加固座5上,所述插接孔8的数量为3个,所述3个插接孔8处于同一轴线上,每个插接孔8的间距为4毫米,设置有多个插接孔8的目的是可以调节转向杆7的高度,如果想要使得转向杆7高一点,可以使插接螺栓9穿过防转孔6直接插入转向杆7上高度较低的那个插接孔8,如果想要转向杆7较低一点,可以将转向杆7再多旋转几圈,使得插接螺栓9可以通过防转孔6插入转向杆7上较高的那个插接孔8,以此提高转向杆7的灵活性。所述减震座3上包括调节座10和调节缺口12,所述调节座10底部设有锁紧螺栓孔11,板体1上设有对应锁紧螺栓孔11的插口,通过往调节座10底部的锁紧螺栓孔11插入螺栓,螺栓连接插口,可以调节调节缺口12大小,从而可以调节减震孔4的直径的大小,当减震装置安装再减震孔4中后,通过调节螺栓使得减震孔4的直径缩小,从而使得减震座3与减震装置之间得连接更加紧固,还包括连接板13、固定块14、固定凹槽15,所述连接板13一端和固定块14一端呈90度焊接在一起,连接板13另一端铰接在调节座10上,所述固定凹槽15设置在板体1上,用于衔接固定块14,当锁紧螺栓孔11的螺栓调节完,调节缺口12缩小后,将连接板13上得固定块14插入固定凹槽15中,用于防止锁紧螺栓孔11部的螺栓松懈后,导致调节缺口12变大,减震装置松动,影响驾驶的安全行,连接板13和固定块14为减震装置连接的稳定性提供进一步的保障,优选的,在所述固定凹槽15底部设有磁铁(图中未显示),使得固定块14与固定凹槽1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得到提升,所述减震孔4内表面设置有减震橡胶层(图中未显示),设置减震橡胶层(图中未显示)可以有效的减少减震装置和减震孔4之间的磨损,当摩托车行驶时,减震装置会产生一定的摆动,会与减震孔4之间产生摩擦,既磨损了减震装置也磨损了减震孔4,在减震孔4内设置的减震橡胶层(图中未显示)可以很好的缓冲之间的作用力,减少摩擦。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步骤是:先将转向杆7插入加固座5中,旋转至插接孔8和防转孔6处于同一轴线上,然后将插接螺栓9穿过超插接孔8和防转孔6,通过螺母固定起来,然后将减震装置插入减震孔4中,通过螺栓调节调节座10和板体1之间的距离,使调节缺口12变小,调节完毕后,将调节座10上的连接板13另一端的固定块14插入固定凹槽15中,磁体将固定块14牢牢的吸附在固定凹槽15中,固定块14配合连接板13进一步保证减震孔4不会产生松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有加固座,可以方便转向杆拆卸,并可以对转向杆进行固定,提升下联板组件的安全性,2.可以提升减震座的稳固性。

Claims (7)

1.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包括板体(1)、转向孔(2)、减震座(3)、减震孔(4),所述转向孔(2)设置于板体(1)中间位置,所述减震座(3)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板体(1)两端,减震座(3)上设有减震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孔(2)上设有加固座(5),所述加固座(5)呈圆管状并突出于板体(1),其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加固座(5)突出于板体(1)的部分设置有防转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杆(7)、插接螺栓(9)、插接螺母,所述转向杆(7)靠近加固座(5)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转向杆(7)的外螺纹旁设有插接孔(8),所述插接螺栓(9)穿过防转孔(6)和插接孔(8)与插接螺母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8)的数量为3个,所述3个插接孔(8)处于同一轴线上,每个插接孔(8)的间距为4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3)上包括调节座(10)和调节缺口(12),所述调节座(10)底部设有锁紧螺栓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13)、固定块(14)、固定凹槽(15),所述连接板(13)一端和固定块(14)焊接在一起,另一端铰接在调节座(10)上,所述固定凹槽(15)设置在板体(1)上,用于衔接固定块(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凹槽(15)底部设有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4)内表面设置有减震橡胶层。
CN201920657718.6U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 Active CN209757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7718.6U CN209757407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7718.6U CN209757407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7407U true CN209757407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61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7718.6U Active CN209757407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7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0626B (zh) 包括轻量板簧组件的车辆悬架
CN102328561B (zh) 一种双减震单纵臂式独立悬架
CN209757407U (zh) 一种安全型摩托车下联板组件
CN209479340U (zh) 双叉臂悬挂装置及汽车
JP2010266009A (ja) 緩衝器
CN108032701A (zh) 异形横向稳定杆装置
CN107139674A (zh) 一种后悬架及汽车
CN103863036A (zh)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CN212766612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三轮车减震器下联板
CN202213463U (zh) 一种前悬架总成
CN213799150U (zh) 一种汽车悬挂系统的直拉杆总成
CN102717857A (zh)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CN206501671U (zh) 减振器上支撑安装结构
CN202029757U (zh) 轿车后视镜结构
CN206336335U (zh) 一种越野车用防滚杠结构及汽车
CN109094500A (zh) 车辆后防护装置及工程车
CN204488385U (zh) 电动汽车前桥总成
CN210133243U (zh) 三轮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和三轮摩托车
CN218703697U (zh) 一种摩托车转向下联板组件
CN215921799U (zh) 一种牵引车集成悬挂转向桥
CN202754085U (zh) 四轮全地形摩托车的前独立悬挂
CN204701411U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CN204488386U (zh) 设有转向限位件的电动汽车前桥
CN216839153U (zh) 一种交通工程用临时性护栏
CN212220480U (zh) 一种后轮悬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