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7301U - 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7301U
CN209757301U CN201920084017.8U CN201920084017U CN209757301U CN 209757301 U CN209757301 U CN 209757301U CN 201920084017 U CN201920084017 U CN 201920084017U CN 209757301 U CN209757301 U CN 209757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e tire
frame
bearing
support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40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鸿彬
邹连波
陈艺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40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7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7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7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包含支撑于车架上用于承载备胎的第一承托机构、以及铰接于车架的第二承托机构,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一方向转动并扣接于车架用以遮蔽第一承托机构、或沿第二方向转动用以暴露第一承托机构;所述备胎承载装置包含有一位于车架与第二承托机构之间用以使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二方向转动预设的第一角度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二方向转动并暴露出第一承托机构和置于第一承托机构上的轮胎后、第二承托机构只能依靠合页铰链支撑于车架上导致使用时间长了之后合页铰链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备胎通过备胎固定装置连接在车身上。目前的备胎一般固定下前桥前驾驶区下方,由备胎升降器进行固定,但客车备胎一般重量很大,备胎降至地面后,由于车底空间非常有限,且备胎的摩擦阻力很大,向外拖动时相当困难。授权公告号为CN207510537U的一种前围备胎翻转结构,其在使用时,用于翻转打开并暴露出存放于车底的轮胎的翻转机构(相当于本申请的第二承托机构)在转动后全靠其铰接位置的合页铰链进行支撑,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该合页铰链损坏容易损坏。鉴于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现有技术中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备胎胎翻转结构的合页铰链损坏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包含支撑于车架上用于承载备胎的第一承托机构、以及铰接于车架的第二承托机构,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一方向转动并扣接于车架用以遮蔽第一承托机构、或沿第二方向转动用以暴露第一承托机构;所述备胎承载装置包含有一位于车架与第二承托机构之间用以使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二方向转动预设的第一角度的限位机构。
较佳地,所述限位机构包含两分设于所述第二承托机构的左端和右端用以使所述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角度后保持平衡的限位件。
较佳地,所述限位件为一端固接于车架上、另一端固接于第二承托机构的具有预设长度且可绷直或收拢的限位绳。
较佳地,所述限位件为用以驱使所述第二承托机构以预设的速度转动的气撑杆,所述气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架与第二承托机构上;所述限位机构包含一支撑于车架上用以使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角度的限位块。
较佳地,所述备胎承载装置包含两个在遮蔽所述第一承托机构时用以固定所述第二承托机构的拉环锁锁止机构,所述拉环锁锁止机构包含:一锁舌,配置于所述第二承托机构的左端或右端;一锁扣,配置于车架上用以扣接所述锁舌;一拉环,配置于所述锁扣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承托机构包含支撑组件、多个配置于支撑件上的滚珠。
较佳地,所述支撑组件上沿其左右方向分设有两列沿备胎滑出方向间隔配置有多个滚珠的第一导滑部,所述第一导滑部上的滚珠沿左右方向具有预设的间距。
较佳地,所述第二承托机构包含:支撑骨架,铰接于车架上;支撑板,配置于所述支撑骨架上;多个滚珠,配置于支撑板上;保险杠,固接于所述支撑骨架且与所述支撑板间具有预设的夹角。
较佳地,所述支撑板上沿其左右方向分设有两列沿备胎滑出方向间隔配置有多个滚珠的第二导滑部,所述第二导滑部上的滚珠沿左右方向具有预设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包含有一限位机构,用以将铰接于车架上的第二承托机构在转动第一角度后将其拉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二方向转动并暴露出第一承托机构和置于第一承托机构上的轮胎后、第二承托机构只能依靠合页铰链支撑于车架上导致使用时间长了之后合页铰链损坏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其限位机构为两条分别连接第二承托机构的限位绳,由于限位绳的软性的特性,其可在不受力时被收拢或在受力时被拉直,因此在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一方向转动时不会干涉其转动,且在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后拉住它。进一步地,限位绳可以提供第二承托机构一非刚性的拉力,用以解决采用刚性的限位块使第二承托机构易被撞坏的问题点。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保险杠骨架与配置于第二承托机构上的支撑板与支撑板之间具有预设的一夹角,该夹角使得支撑板与第一承托机构上的支撑组件之间的夹角为一钝角,具体值为120°~150°之间,进而使得锁扣松开夹持锁舌时,第二承托机构在自身的重力下绕其铰接于车架的一端转动第一角度,并配合限位绳减小第二承托机构受到的冲力。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的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的拉环锁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第一承托机构、11-支撑组件、12-第一导滑部、2-第二承托机构、21-第二导滑部、22-支撑板、23-保险杠骨架、24-支撑骨架、3-骨架、4-限位机构、5-拉环锁锁止机构、51-锁扣、52-锁舌、6-合页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方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上端”、“下端”、“上段”、“下段”、“上侧”、“下侧”、“中间”、“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现结合图1至图4对本申请的方案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包含有支撑于车架上用于承载备胎的第一承托机构1、以及铰接于车架的第二承托机构2,第二承托机构2沿第一方向转动并扣接于车架用以遮蔽第一承托机构1、或沿第二方向转动用以暴露第一承托机构1。第二承托机构2通过合页铰链6铰接于第一承托机构1。具体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第二承托机构2沿第一方向转动并扣接于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承托机构2沿第二方向转动并被限位机构拉住的结构示意图。该备胎承载装置在使用时,备胎支撑于第一承托机构1上,第二承托机构2扣接于车架以相对车的外部空间遮蔽第一承托机构1和备胎。该备胎承载装置还包含有一位于车架与第二承托机构2之间用以使第二承托机构2沿第二方向转动预设的第一角度的限位机构4。其中,第一方向可理解为逆时针,第二方向可理解为顺时针,其具体方向根据视角的不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限位机构4为两根连接于第二承托机构2左右两端的限位绳,该两根限位绳上未连接第二承托机构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车架上。该两根限位绳在第二承托机构2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用以拉住第二承托机构2。由于限位绳的软性的特性,其可在不受力时被收拢或在受力时被拉直,因此在第二承托机构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不会干涉其转动,且在第二承托机构2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后拉住它。其中,限位绳可以提供第二承托机构2一非刚性的拉力,用以解决以前的限位块是通过刚性碰撞导致第二承托机构2易被撞坏的问题点。进一步地,软性的限位绳易于调整其长度,且该两根限位绳拉住第二承托机构2的两端使得第二承托机构2在转动第一角度后沿其左右两端该得第二承托机构2能够保持平衡。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图未示),限位机构4包含用以驱使第二承托机构2以预设的速度转动的气撑杆以及一支撑于车架上用以使第二承托机构2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角度的限位块。气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架与第二承托机构2上。气撑杆可以提供第二承托机构2一相对恒定、稳定的力,使其不会突然过快地转动,并使其在转动到预设的第一角度的瞬间不会受到过大的陡然变大的拉力。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第一承托机构1包含支撑组件11、多个配置于支撑件上的滚珠。其中,本实施例的支撑组件11为板状结构,固接于车架上用以承载备胎,其可以为一块亦可以为多块拼接而成。支撑组件11的上表面在其左右两侧分设有两列沿备胎滑出方向间隔配置有多个滚珠的第一导滑部12,第一导滑部12上的滚珠沿左右方向具有预设的间距。现有技术中,发明人发现,由于轮胎本身是环形结构的,现有的用于辅助轮胎滑动的滚珠由于是沿其滑出的方向线性排列的,使得轮胎在向外拖出时,有些滚珠没有支撑到轮胎没有支撑到轮胎,导致轮胎在往外拖出时出现倾斜,需要再施大力抬一下才能继续往外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沿轮胎的拖出方向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滚珠沿左右方向具有预设的间距,使得在轮胎在往外拖出的过程中,轮胎整体都是有滚珠支撑的。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二承托机构2包含支撑骨架24、支撑板22、多个滚珠以及保险杠骨架23。支撑骨架24铰接于车架上,支撑板22配置于支撑骨架24上且其上表面配置有多个滚珠。同样地,出于与支撑组件11的上表面上配置滚珠的同样的目的,在支撑板22上沿其左右方向分设有两列沿备胎滑出方向间隔配置有多个滚珠的第二导滑部21,第二导滑部21上的滚珠沿左右方向具有预设的间距。当然,本实施例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配置于第一导滑部和第二导滑部上的滚珠可以沿轮胎的滑出方向依线性间隔排列配置。
参考图3,保险杠骨架23固接于支撑骨架24且与支撑板22间具有预设的夹角。保险杆骨架3用以固接一蒙皮。保险杠骨架23与支撑板22间的夹角使得支撑板22与支撑组件11之间的夹角为一钝角,具体为120°~150°之间,该角度既可以加强保险杠承受撞击时的承载力,还可以减小第二承托机构2的转动角度。
参考图1和图2,备胎承载装置包含两个在遮蔽第一承托机构1时用以固定第二承托机构2的拉环锁锁止机构5。参考图4,拉环锁锁止机构5包含一锁舌52和一锁扣51。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承托机构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接有一锁舌52,在车架上分别对应于锁舌52的位置各配置有一个锁扣51。在第二承托机构2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时,位于其上的锁舌52扣入锁扣51。参考图4,在锁扣51上配置有一拉环53,在要取出备胎时,拉动拉环53,锁扣51打开,由于第二承托机构2的支撑板22与支撑组件11的夹角为钝角,因此第二承托机构2在自身的重力下绕其铰接于车架的一端转动第一角度。其中,此时,在转动第一角度后,支撑组件11的上表面和支撑板22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80°,即支撑板22的上表面与地面保持水平或往外向下倾斜以方便与轮胎的拖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包含支撑于车架上用于承载备胎的第一承托机构、以及铰接于车架的第二承托机构,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一方向转动并扣接于车架用以遮蔽第一承托机构、或沿第二方向转动用以暴露第一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胎承载装置包含有一位于车架与第二承托机构之间用以使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二方向转动预设的第一角度的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含两分设于所述第二承托机构的左端和右端用以使所述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角度后保持平衡的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一端固接于车架上、另一端固接于第二承托机构的具有预设长度且可绷直或收拢的限位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用以驱使所述第二承托机构以预设的速度转动的气撑杆,所述气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架与第二承托机构上;所述限位机构包含一支撑于车架上用以使第二承托机构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角度的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承载装置包含两个在遮蔽所述第一承托机构时用以固定所述第二承托机构的拉环锁锁止机构,所述拉环锁锁止机构包含:
一锁舌,配置于所述第二承托机构的左端或右端;
一锁扣,配置于车架上用以扣接所述锁舌;
一拉环,配置于所述锁扣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机构包含支撑组件、多个配置于支撑件上的滚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表面在其左右两侧分设有两列沿备胎滑出方向间隔配置有多个滚珠的第一导滑部,所述第一导滑部上的滚珠沿左右方向具有预设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机构包含:
支撑骨架,铰接于车架上;
支撑板,配置于所述支撑骨架上;
多个滚珠,配置于支撑板上;
保险杠骨架,固接于所述支撑骨架且与所述支撑板间具有预设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在其左右两侧分设有两列沿备胎滑出方向间隔配置有多个滚珠的第二导滑部,所述第二导滑部上的滚珠沿左右方向具有预设的间距。
CN201920084017.8U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 Active CN209757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4017.8U CN209757301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4017.8U CN209757301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7301U true CN209757301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4017.8U Active CN209757301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73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9212A (zh) * 2022-12-28 2023-04-14 徐州华邦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挂车备胎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9212A (zh) * 2022-12-28 2023-04-14 徐州华邦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挂车备胎架
CN115959212B (zh) * 2022-12-28 2023-06-27 徐州华邦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挂车备胎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32078B1 (en) Utility trailer
CN107667049B (zh) 可提升的承载设备、轨道车辆以及用于对轨道车辆进行装载的方法
USRE36170E (en) Shipping frame for fan section of aircraft engine
CN202337645U (zh) 大吨位重物翻转装置
CN209757301U (zh) 一种客车备胎承载装置
US10099906B2 (en) Vehicle top lift and storage system
EP3300488B1 (fr) Véhicule de transport destiné à être tracté par un câble aérien et installation comprenant un tel véhicule
KR100773082B1 (ko) 차량용 자전거캐리어
CA1278762C (fr) Installation de transport a cables aeriens dont les vehicules sont associes aux cables par au moins deux suspentes
CN201580458U (zh) 一种客车备胎安装架
KR102025377B1 (ko) 판유리 운반용 거치대
CN108466661B (zh) 备胎盖板结构
CN211869372U (zh) 一种驮背车及侧墙翻转式的车体
JP4221325B2 (ja) 車輌積付け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FR2612145A1 (fr) Dispositif d'accrochage adaptable sur des boggies ferroviaires pour l'accouplement entre deux remorques de transport routier
JP2623272B2 (ja) トラックのあおり板の後部支持装置
DE202020106558U1 (de) Transportgerät
CN203142825U (zh) 一种安装在客车底盘上的备胎安装托架
CN113715923B (zh) 旋转式备用轮胎举升系统
KR910007845Y1 (ko) 자동차의 스페어 타이어의 행거장치
CN217804443U (zh) 一种带翻折功能的汽车后排座椅
JP6698039B2 (ja) バス用トランク扉のガード器具
JP5020193B2 (ja) 荷台の着脱式煽り板のヒンジ
CN207931618U (zh) 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
KR101867943B1 (ko) 센터도어형 자동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