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9157U - 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39157U CN209739157U CN201920291675.4U CN201920291675U CN209739157U CN 209739157 U CN209739157 U CN 209739157U CN 201920291675 U CN201920291675 U CN 201920291675U CN 209739157 U CN209739157 U CN 2097391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ng arm
- assembly
- auxiliary frame
- assembly structure
- mounting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包括副车架、摆臂总成和稳定杆;摆臂总成为两个并且对称地设置在副车架的左右两侧,而稳定杆固定在所述两个摆臂总成上。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将摆臂固定于副车架外侧,将稳定杆安装点设计于衬套外壳体上,使稳定杆在整车的侧倾刚度贡献更大,副车架设计更为简单;将摆臂的衬套总成与摆臂本体,通过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底盘调校时更为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其主要由副车架1、摆臂2和稳定杆3组成。其中,摆臂本体与衬套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无法单独进行拆卸。如图2-3所示,衬套4固定于副车架之间,衬套大小受限制,影响整车操控的调校范围;稳定杆2通过螺栓5固定在副车架3上,副车架3需提供相应的固定点,影响底盘布置,同时增加副车架结构设计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包括副车架、摆臂总成和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总成为两个并且对称地设置在副车架的左右两侧,而所述稳定杆固定在所述两个摆臂总成上。
其中,所述摆臂总成包括摆臂本体和衬套总成,衬套总成包括同轴设置的衬套外壳体和安装套管,所述衬套外壳体和安装套管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而所述安装套管内设置有中心孔;所述摆臂本体和衬套总成通过穿过摆臂本体以及衬套总成的中心孔的固定螺栓连接并通过螺母紧固。
其中,所述衬套外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板,所述第一装配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副车架固定的第三安装孔以及用于固定稳定杆的第二安装孔。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加工有内螺纹。
其中,所述衬套外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装配板,所述第二装配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固定的第一安装孔。
其中,所述第一装配板、第二装配板和衬套外壳体为一体铸造成型。
其中,摆臂总成的第一装配板通过穿过第三安装孔的螺栓与副车架螺接并通过螺母固定。
其中,稳定杆通过卡箍与摆臂总成的第一装配板定位并通过穿过第二安装孔的固定螺栓紧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将摆臂固定于副车架外侧,将稳定杆安装点设计于衬套外壳体上,使稳定杆在整车的侧倾刚度贡献更大,副车架设计更为简单;将摆臂的衬套总成与摆臂本体,通过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底盘调校时更为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副车架总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着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沿着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着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沿着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副车架总成结构中的摆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副车架总成结构中的摆臂总成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沿着C-C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摆臂总成中的衬套本体的俯视图。
图11为摆臂总成中的衬套本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为应对副车架上布置空间紧张问题,将稳定杆安装点调整在摆臂衬套壳体上。本实施例提供能满足整车性能调校要求、设计空间大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包括副车架33、摆臂总成31和稳定杆32。所述摆臂总成31为两个并且对称地设置在副车架33的左右两侧,而所述稳定杆32固定在所述两个摆臂总成31上。
具体来说,如图7-11所示,本实施例的摆臂总成包括摆臂本体61和衬套总成62,衬套总成62包括同轴设置的衬套外壳体22和安装套管23,所述衬套外壳体22和安装套管23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21,而所述安装套管23内设置有中心孔14。所述摆臂本体61和衬套总成62通过穿过摆臂本体61以及衬套总成62的中心孔14的固定螺栓71连接并通过螺母72紧固。本实施例的衬套总成62中将相关安装孔集成在衬套外壳体22上。具体来说,所述衬套外壳体2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板,所述第一装配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副车架固定的第三安装孔13以及用于固定稳定杆的第二安装孔12,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加工有内螺纹。衬套外壳体2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装配板,所述第二装配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固定的第一安装孔11。所述第一装配板、第二装配板和衬套外壳体22为一体结构(通过一个铸造而成)。如图5-6所示,摆臂总成31的第一装配板通过穿过第三安装孔13的螺栓52与副车架33螺接并通过螺母51固定。稳定杆32通过卡箍42与摆臂总成31的第一装配板定位并通过穿过第二安装孔12的固定螺栓41紧固,由于第二安装孔12中加工有螺纹,无需螺母即可固定稳定杆。
本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将稳定杆直接固定在衬套外壳体上,减少了副车架上需固定的部品数量,同时将稳定杆固定点往车外进行移动,可以有效增大稳定杆的扭转刚度贡献,对车辆性能调校有更大的帮助。将摆臂本体与衬套总成进行螺接固定,在底盘调校时,只需提供不同刚度的衬套总成,摆臂本体不变,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使调校时部品更换更加方便快捷。解决了底盘性能调校时,需频繁更换不同衬套刚度的摆臂总成问题,同时由于摆臂衬套独立安装于副车架外侧,不受副车架空间限制,可自由设计衬套大小,这样衬套刚度调整范围更大。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包括副车架、摆臂总成和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总成为两个并且对称地设置在副车架的左右两侧,而所述稳定杆固定在所述两个摆臂总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总成包括摆臂本体和衬套总成,衬套总成包括同轴设置的衬套外壳体和安装套管,所述衬套外壳体和安装套管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而所述安装套管内设置有中心孔;所述摆臂本体和衬套总成通过穿过摆臂本体以及衬套总成的中心孔的固定螺栓连接并通过螺母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外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板,所述第一装配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副车架固定的第三安装孔以及用于固定稳定杆的第二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加工有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外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装配板,所述第二装配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固定的第一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板、第二装配板和衬套外壳体为一体铸造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总成的第一装配板通过穿过第三安装孔的螺栓与副车架螺接并通过螺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稳定杆通过卡箍与摆臂总成的第一装配板定位并通过穿过第二安装孔的固定螺栓紧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91675.4U CN209739157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91675.4U CN209739157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39157U true CN209739157U (zh) | 2019-12-06 |
Family
ID=68709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91675.4U Active CN209739157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39157U (zh) |
-
2019
- 2019-03-08 CN CN201920291675.4U patent/CN2097391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39157U (zh) | 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 |
KR101391643B1 (ko) | 차량의 서브 프레임용 마운팅 유닛 | |
CN110816663B (zh) | 副车架后横梁和转向机连接结构 | |
CN209738721U (zh) | 一种多功能摆臂衬套结构 | |
CN112829832A (zh) | 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 | |
KR101509816B1 (ko) | 스탭바 마운트 및 리어 롤 마운트가 일체로 형성된 기어박스 구조 | |
US6880842B2 (en) | Single-piece steering gear bracket and steering gear joint member | |
CN105398320B (zh) | 用于车辆的悬置安装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1731568U (zh) | 后悬置总成及车辆 | |
CN114274724A (zh) | 一种横向稳定杆装置 | |
CN219988925U (zh) | 摆臂、摆臂总成和车辆 | |
KR101438336B1 (ko) | 자동차용 서브프레임의 크로스멤버와 바디마운팅브라켓 결합구조 | |
KR20040015942A (ko) | 차량의 서브 프레임 장착용 파이프 너트 용접 치구 | |
CN205059214U (zh) |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总成 | |
KR20160072310A (ko) | 차량용 스트럿바 어셈블리 | |
CN205130899U (zh) | 用于车辆的悬置安装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240856U (zh) | 右悬置软垫组件 | |
CN208646532U (zh) | 衬套固定结构及副车架和汽车 | |
KR20020080077A (ko) | 자동차의 변속기 마운팅부 구조 | |
CN216994498U (zh) | 副车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9214706U (zh) | 抗扭拉杆总成及车辆 | |
CN212148291U (zh) | 衬套支架结构、副车架和汽车 | |
CN215794025U (zh) | 一种基于汽车后副车架用连接组件 | |
CN221023162U (zh) | 一种悬置支架总成及机动车 | |
CN220826454U (zh) | 减震器座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Address after: Room 505, Building 6, No. 5, Greenland Airport International Center,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8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Alt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Junsheng Business 2F, No. 146 Commercial Avenue, Xinhua Street,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82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