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3442U - 油箱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油箱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3442U
CN209683442U CN201920001772.5U CN201920001772U CN209683442U CN 209683442 U CN209683442 U CN 209683442U CN 201920001772 U CN201920001772 U CN 201920001772U CN 209683442 U CN209683442 U CN 209683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orkel
fuel tank
cabinet
pipeline section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017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红
张华东
丛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017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3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3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3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箱及汽车,该油箱包括:箱体、加油管、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以及套管;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加油口和通气口,加油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底端与加油口连通,第一管段的顶端与第二管段的底端连通;第一通气管的底端与通气口连通,套管可伸缩的穿设在通气管内,套管与第一通气管过盈配合;第二通气管的一端与第二管段连通,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通气管的顶端上;通过调节套管穿入到箱体内的长度,可以调节第一通气管底端在箱体内的竖直位置,进而改变箱体内油液的液面与套管底端接触时的液面高度,实现对箱体额定容积的调节;使得油箱可以适应不同车型对油箱额定容积的需求,进而提高油箱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油箱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油箱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逐渐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主要工具;汽车包括发动机、车轮以及车体,车轮可转动的与车体连接,发动机与车轮传动连接,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油以产生动力,进而驱动车轮转动;因此如何在车体上储存燃油以供发动机使用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有技术中,常在汽车的车体上设置油箱,将燃油储存在油箱内。油箱包括箱体、加油管、通气管以及油箱盖;在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油口,加油管包括管径较小的第一管段和管径较大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底端与加油口连通,第一管段的顶端与第二管段的底端连通,油箱盖罩设在第二管段的顶端,以将加油管封闭;箱体上还设置有通气口,通气管的一端与通气口连通,通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管段连通,以在通过第二管段向箱体内加油时,箱体内的空气可以经第二管段和通气管流出,以保证加油顺畅;当箱体内燃油的液面与通气口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油液会封堵通气口,加油管内的燃油不能继续向箱体内流动,此时箱体内的燃油达到油箱的额定容积。
然而,现有技术中,不同车型所需油箱的额定容积不等,而且油箱上通气口的位置固定,使得不同车型油箱的通气口位置不同,导致油箱的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箱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车型所需油箱的额定容积不等,而且油箱上通气口的位置固定,使得不同车型油箱的通气口位置不同,导致油箱的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箱,包括:箱体、加油管、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以及套管;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加油口和通气口,所述加油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径,所述第一管段的底端与所述加油口连通,所述第一管段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底端与所述通气口连通,所述套管可伸缩的穿设在所述第一通气管内,且所述套管的底端经所述通气口伸入到所述箱体内,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通气管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通气管的顶端上。
如上所述的油箱,优选地,所述套管包括插入段和止挡段,所述插入段穿设在所述箱体以及所述第一通气管内,所述止挡段位于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外部,所述止挡段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通气管的管径。
如上所述的油箱,优选地,在所述插入段和所述止挡段之间设置有倒角。
如上所述的油箱,优选地,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环。
如上所述的油箱,优选地,所述密封环为橡胶环。
如上所述的油箱,优选地,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如上所述的油箱,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只允许燃油向所述箱体内流动。
如上所述的油箱,优选地,所述油箱还包括平衡阀,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平衡阀连通,在所述箱体内的气压降低时,空气经所述平衡阀进入到所述箱体内。
如上所述的油箱,优选地,所述平衡阀为呼吸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油箱盖以及如上所述的油箱,所述油箱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油箱盖罩设在所述油箱的第二管段顶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箱及汽车,通过在箱体的顶端设置加油口,第一管段的底端与加油口连通,第一管段的顶端与第二管段连通,且第二管段的管径大于第一管段的管径;在箱体的顶端还设置有通气口,第一通气管的底端与通气孔连通,套管可伸缩的穿设在第一通气管内,且套管与第一通气管过盈配合,套管的底端由通气口伸入到箱体内;第二通气管的一端与第二管段连通,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通气管的顶端上;通过调节套管穿入到箱体内的长度,可以调节第一通气管底端在箱体内的竖直位置,进而改变箱体内油液的液面与套管底端接触时的液面高度,实现对箱体额定容积的调节;使得油箱可以适应不同车型对油箱额定容积的需求,进而提高油箱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
20、加油管;
30、第一通气管;
40、套管;
50、平衡阀;
201、第一管段;
202、第二管段;
401、插入段;
402、止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箱,包括:箱体10、加油管20、第一通气管30、第二通气管以及套管40;箱体10的顶端设置有加油口和通气口,加油管20包括第一管段201和第二管段202,第一管段201的管径小于第二管段202的管径,第一管段201的底端与加油口连通,第一管段201的顶端与第二管段202的底端连通;第一通气管30的底端与通气口连通,套管40可伸缩的穿设在第一通气管30内,且套管40的底端经通气口伸入到箱体10内,套管40与第一通气管30过盈配合;第二通气管的一端与第二管段202连通,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通气管30的顶端上。
具体地,箱体1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箱体10可以呈长方体状、圆柱状等规则形状,或者箱体10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另外,箱体10的材质可以有多种,箱体10可以为主要由铜、铁、铝等金属材质构成的金属箱,或者箱体10为主要由塑料等非金属材质构成为非金属箱。
具体地,箱体10的顶端为箱体10安装在车体上之后,位于箱体10背离地面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在箱体10的底端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发动机连通,以将箱体10内的燃油输送至发动机。
优选地,加油管20可以为主要由铜、铁、铝等金属材质构成的金属管,或者加油管20为主要由塑料、橡胶等非金属材质构成的非金属管;本实施例优选地,加油管20与箱体10的材质相同,并且加油管20与箱体10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或者加油管20通过铸造的方式与箱体10一体成型。
具体地,第一管段201的管径可以与加油口的孔径相等,第二管段202的管径大于第一管段201的管径,合理的设置第二管段202的管径以使加油枪或者其他的加油工具可以伸入到第二管段202内,进而向箱体10内注入燃油。
具体地,第一通气管3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箱体10连接,或者通气管通过粘结胶与箱体10连接,当然第一通气管30还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与箱体10一体成型。第二通气管可以为主要由铜、铁、铝等材质构成的刚性管,或者第二通气管为主要由橡胶等材质构成的弹性管。当第二通气管为刚性管时,需在第二通气管和第一通气管30之间填充密封材料,密封材料可以为密封胶等,以实现第二通气管与第一通气管30之间的密封;当第二通气管为弹性管时,可以将第二通气管的管径设置得稍小于第一通气管30顶端的外径,当将第二通气管套设在第一通气管30的顶端时,第二通气管与第一通气管30过盈配合,以实现第二通气管与第一通气管30之间的密封;优选地,在第一通气管30的顶端的外侧面上形成环形凸缘,环形凸缘可以增大第一通气管30与第二通气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增强第二通气管与第一通气管30之间的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气管30与第二通气管之间可拆卸的连接,以便将第二通气管由第一通气管30上拔下来之后调节套管40的位置。
具体地,套管40可以为主要由铜、铁、铝等金属材质构成的金属管,或者套管40为主要由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质构成的非金属管;本实施例优选地,套管40主要尼龙构成,尼龙的耐磨性能较好,可以避免套管40在第一通气管30内移动的过程中,套管40发生损坏。
优选地,套管40的外径稍大于第一通气管30的内径,在套管40穿入到第一通气管30之后,套管40与第一通气管30过盈配合,以实现套管40与第一通气管30之间的密封连接,并且套管40可在第一通气管30内沿第一通气管30的中心线移动;合理的设置第一通气管30的位置,以使第一通气管30的中心线垂直水平面或者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夹角,以便在套管40在第一通气管30内移动时,套管40底端在箱体10内的竖直高度发生改变。
套管40的底端由加油口伸入到箱体10内,在向油箱内注入燃油时,箱体10内的液面升高,使得箱体10内的气体经套管40以及第二通气管流入到加油管20的第二管段202内,由于加油管20的第二管段202直接与大气连通,使得气体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当箱体10内的液面触碰套管40时,燃油会进入到套管40内,进而封堵套管40,此时第二管段202内的燃油不再向箱体10内流动,箱体10内的燃油体积达到最大值,即燃油的体积等于油箱的额定容积。
使套管40在第一通气管30内移动,进而改变套管40底端在箱体10内的竖直位置,可以改变箱体10内的油液与套管40底端接触时的液面高度,进而调节箱体10内的可容纳燃油的最大体积,即调节油箱的额定容积。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箱的加油过程为:通过加油枪或者其他的加油设备向加油管20的第二管段202注入燃油,燃油经第二管段202和第一管段201流入到箱体10内部,箱体10内的燃油液面升高,与此同时箱体10内的气体经套管40以及第二通气管流入到第二管段202内,进而排放到大气中;当箱体10内的燃油液面触碰套管40时,燃油会进入到套管40内,进而封堵套管40,此时第二管段202内的燃油不再向箱体10内流动,箱体10内的燃油体积达到最大值,即燃油的体积等于油箱的额定容积。将第二通气管由第一通气管30上拔下来后,可以使套管40在第一通气管30内移动,进而改变套管40底端在箱体10内的竖直位置,可以改变箱体10内的燃油与套管40底端接触时的液面高度,进而调节箱体10内可容纳燃油的最大体积,即调节箱油箱的额定容积。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箱,通过在箱体10的顶端设置加油口,第一管段201的底端与加油口连通,第一管段201的顶端与第二管段202连通,且第二管段202的管径大于第一管段201的管径;在箱体10的顶端还设置有通气口,第一通气管30的底端与通气孔连通,套管40可伸缩的穿设在第一通气管30内,且套管40与第一通气管30密封连接,套管40的底端由通气口伸入到箱体10内;第二通气管的一端与第二管段202连通,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通气管30的顶端上;通过调节套管40穿入到第一通气管30的长度,可以调节第一通气管30底端在箱体10内的竖直位置,进而改变箱体10内燃油液面与套管40底端接触时的液面高度,实现对箱体10额定容积的调节;使得油箱可以适应不同车型对油箱额定容积的需求,进而提高油箱的通用性。
继续参照图3。具体地,套管40包括插入段401和止挡段402,插入段401穿设在箱体10以及第一通气管30内,止挡段402位于第一通气管30的外部,止挡段402的管径大于第一通气管30的管径。止挡段402可以阻止整个套管40进入到第一通气管30内,以免难以调节套管40的位置。
具体地,在插入段401和止挡段402之间设置有倒角。倒角可以去除止挡段402朝向插入段401一端上的毛刺,以免毛刺划伤第一通气管30。
具体地,套管40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可以增强套管40与第一通气管30之间的气密性。
优选地,密封环可以为主要由铜、铁、铝等金属材质构成的金属环,或者密封环为主要由塑料等非金属材质构成的非金属环。本实施例优选地,密封环为主要由橡胶构成橡胶环,以进一步增强套管40与第一通气管30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地,套管40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密封环设置在环形槽内。密封环设置在环形槽内且至少部分密封环由套管40的外壁伸出,使得套管40在第一通气管30内移动时环形槽可以阻止密封环相对于套管40移动,以免在移动套管40的过程中密封环由套管40上脱落。
优选地,合理的设置环形槽的尺寸,可以使密封环与环形槽过盈配合,以提高密封环与套管40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地,第一管段201内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只允许燃油向箱体10内流动。汽车正常行驶时车体会发生抖动,单向阀可阻止因抖动导致的箱体10内的燃油经加油管20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加油枪等加油工具向第二管段202内注入燃油时,在燃油重力的作用,第二管段202内的单向阀开启,第二管段202内的燃油流入到第一管段201内,以便于向箱体10注入燃油。
继续参照图1。具体地,油箱还包括平衡阀50,箱体10上还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平衡阀50连通,在箱体10内的气压降低时空气经平衡阀50进入到箱体10内。发动机燃烧油箱内的燃油后使得油箱内的燃油减少,进而导致箱体10内的气压降低,此时平衡阀50开启,以将外界空气引入到箱体10内,进而维持箱体10内的气压稳定,以免箱体10内的气压过低,进而阻止箱体10内的燃油向发动机流动,导致的发动机供油不足。
优选地,平衡阀50包括阀体、弹簧以及阀芯,阀体内设置有阀腔,阀体上的进口向内部延伸并与阀腔连通,阀体上的出口向内部延伸并与阀腔连通;进口与大气连通,出口与箱体10连通;阀芯和弹簧设置在阀腔内,且弹簧抵顶阀芯以将进口朝向阀腔的一端封闭;当箱体10内的气压降低至预设值时,阀体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达到平衡阀50的开启压力,此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抵顶阀芯向阀腔内移动,以使阀芯与进口脱离,进而使外界的空气经阀腔以及出口进入到箱体10内;当箱体10内的气压高于预设值时,进口和出口之间的气压差低于平衡阀50的开启压力,此时阀芯仍然抵顶在进口朝向阀腔的一端,以封闭进口,以免油箱内的燃油经平衡阀50流出。
具体地,平衡阀50为呼吸阀。呼吸阀可以在箱体10内的气压过高时,使箱体10内的气体排出,并且在箱体10内的气压过低时使外界的空气进入到箱体10内,以将箱体10内的气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汽车正常行驶时,发动机逐渐消耗箱体10内的燃油,以使箱体10内的燃油减少,从而导致箱体10内的气压降低,当箱体10内外的压力差高于呼吸阀的开启压力时,呼吸阀开启,将外界的空气输送至箱体10内,以使箱体10内的气压升高;以免影响发动机由箱体10内获取燃油。当箱体10的温度升高时,箱体10内的气压随之升高,当箱体10内的气压高于呼吸阀的开启压力时,呼吸阀开启,进而使箱体10内的气体经呼吸阀排出到大气中,以免箱体10内的气压过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箱的加油过程为:通过加油枪或者其他的加油设备向加油管20的第二管段202注入燃油,第二管段202内的燃油在重力的作用下驱动单向阀开启,以使燃油经第一管段201流入到箱体10内部,箱体10内的燃油液面升高,与此同时箱体10内的气体经套管40以及第二通气管流入到第二管段202内,进而排放到大气中;当箱体10内的燃油液面触碰套管40时,燃油会进入到套管40内,进而封堵套管40,此时第二管段202内的燃油不再向箱体10内流动,箱体10内的燃油体积达到最大值,即燃油的体积等于油箱的额定容积。
由于不同车型的汽车所需油箱的额定容积不同,此时将第二通气管由第一通气管30上拔下来后,可以调节套管40伸入到第一通气管30内长度,以改变套管40底端在箱体10内的竖直位置,可以调节箱体10内的油液与套管40底端接触时的液面高度,进而调节箱体10内可容纳燃油的最大体积,即调节油箱的额定容积。
继续参照图1和图3。在其他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油箱盖以及如上所述的油箱,油箱设置在车体上,油箱盖罩设在第二管段202的顶端。油箱盖可以将第二管段202封闭,以免第二管段202内的燃油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体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互相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加油管、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以及套管;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加油口和通气口,所述加油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径,所述第一管段的底端与所述加油口连通,所述第一管段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底端与所述通气口连通,所述套管可伸缩的穿设在所述第一通气管内,且所述套管的底端经所述通气口伸入到所述箱体内,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通气管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通气管的顶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插入段和止挡段,所述插入段穿设在所述箱体以及所述第一通气管内,所述止挡段位于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外部,所述止挡段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通气管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段和所述止挡段之间设置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为橡胶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只允许燃油向所述箱体内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还包括平衡阀,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平衡阀连通,在所述箱体内的气压降低时,空气经所述平衡阀进入到所述箱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为呼吸阀。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油箱盖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油箱,所述油箱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油箱盖罩设在所述油箱的第二管段顶端。
CN201920001772.5U 2019-01-02 2019-01-02 油箱及汽车 Active CN209683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1772.5U CN209683442U (zh) 2019-01-02 2019-01-02 油箱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1772.5U CN209683442U (zh) 2019-01-02 2019-01-02 油箱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3442U true CN209683442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8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01772.5U Active CN209683442U (zh) 2019-01-02 2019-01-02 油箱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3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7600B (zh) 用于控制小型发动机内的燃料蒸气排放的系统和方法
US5570672A (en) Fuel evaporative emission treatment system
KR101197453B1 (ko) 증발가스 제어 가능한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연료탱크 밸브 구조
JP2000291501A (ja) 液体タンクの通気システム
CN209683442U (zh) 油箱及汽车
CN206570023U (zh) 轻型环保油气回收自封加油枪
JP3082000B2 (ja) 燃料タンクの換気装置
CN211371394U (zh) 一种新型侧排气式gvv阀
CN209159416U (zh) 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
CN211371395U (zh) 一种gvv阀保压结构
CN108032942A (zh) 油箱及设有其的摩托车
CN100552207C (zh) 一种内燃发电机组的油箱
CN207670184U (zh) 一种燃油箱管路结构
CN209524121U (zh) 一种油箱压力调节和通气集成翻车控制阀
CN110985724A (zh) 一种gvv阀保压结构及gvv阀
CN206501709U (zh) 油箱总成
KR101784622B1 (ko) 연료탱크용 과충전 방지 도출밸브
CN207984564U (zh) 油箱用通气管防尘防虫装置
CN206206040U (zh) 用于车载加油油气系统的集成式燃油泵
CN206000651U (zh) 用于油箱除气的通气装置
JPH0332492B2 (zh)
CN218620333U (zh) 一种具有单向气阀的电动抽油泵
CN219096485U (zh) 一种加油管总成及汽车
CN215398154U (zh) 滚塑油箱上坡下坡防失油结构
CN214119121U (zh) 一种用于燃油箱的油量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