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2112U - 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2112U
CN209682112U CN201920564219.2U CN201920564219U CN209682112U CN 209682112 U CN209682112 U CN 209682112U CN 201920564219 U CN201920564219 U CN 201920564219U CN 209682112 U CN209682112 U CN 209682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limit base
conveyer belt
transmitting devic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42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兰兰
谌玮
聂笃伟
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uai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uai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205642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2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2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21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基座、连接轴和液压杆,所述基座的两端安装有传动辊,且传动辊的外表面安装有传送带,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座,且限位座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撑辊,并且第一支撑辊与传送带相连接,所述基座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与限位座相连接,所述基座的下端面安装有滑轮,且滑轮与传送带的内表面相连接。该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随着机床零件对第一支撑辊的下压支撑,限位座上端铺设的传送带将会向内凹陷,充分避免了传送带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偏离的现象,同时根据零件的自重实现了对其外侧限位防护,避免零件发生掉落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而机床的部件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到传输装置,但是现有的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1、现有的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无法稳定的对传输的零件进行限位,由于部分机床零件为圆滑的表面,因此在传输过程中易出现掉落的现象,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2、现有的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不具备较好的纠偏功能,且其稳定性较差,无法根据零件的自重进行限位传输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传输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易出现掉落的现象,不具备较好的纠偏功能,且其稳定性较差,无法根据零件的自重进行限位传输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基座、连接轴和液压杆,所述基座的两端安装有传动辊,且传动辊的外表面安装有传送带,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座,且限位座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撑辊,并且第一支撑辊与传送带相连接,所述基座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与限位座相连接,所述基座的下端面安装有滑轮,且滑轮与传送带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限位座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与支撑杆相连接,所述连接轴安装在限位座的外表面,且连接轴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座,并且连接座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支撑辊,所述液压杆安装在基座的外侧,且液压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杆,且支撑套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并且第二弹簧与连接座的下端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通过第一滑槽与基座的内表面构成可伸缩结构,且限位座通过连接轴与连接座构成可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轮等间距设置在基座的下端面,且滑轮与传送带的内表面构成可滑动结构,并且滑轮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呈倾斜状设置在限位座的下端,且支撑杆关于限位座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并且2个支撑杆通过第一弹簧构成弹性结构,同时支撑杆通过第二滑槽与基座的上表面构成可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辊关于限位座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且第二支撑辊的外表面与传送带的内表面相贴合,并且第二支撑辊与连接座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套杆通过第二弹簧与连接座的下端面构成可伸缩结构,且支撑套杆通过活动杆与基座的外表面构成可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
1.设置有2组倾斜状的第二支撑辊,随着机床零件对第一支撑辊的下压支撑,限位座将会带动2个连接座进行向下角度的转动,进而使得其上端铺设的传送带向内凹陷,充分避免了传送带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偏离的现象,同时根据零件的自重实现了对其外侧的限位防护,以保证运输时的稳定性程度,避免其发生掉落的现象;
2.设置有可活动的限位座,随着传送带的上端面传输不同重量的机床零件,受压的限位座将会对2组支撑杆进行挤压,并通过第一弹簧的拉伸力对其进行支撑,配合2组与第二弹簧的连接座,充分的提高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传动辊;3、传送带;4、限位座;5、第一支撑辊;6、第一滑槽;7、滑轮;8、支撑杆;9、第二滑槽;10、第一弹簧;11、连接轴;12、连接座;13、第二支撑辊;14、液压杆;15、活动杆;16、支撑套杆;1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基座1、传动辊2、传送带3、限位座4、第一支撑辊5、第一滑槽6、滑轮7、支撑杆8、第二滑槽9、第一弹簧10、连接轴11、连接座12、第二支撑辊13、液压杆14、活动杆15、支撑套杆16和第二弹簧17,基座1的两端安装有传动辊2,且传动辊2的外表面安装有传送带3,基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座4,且限位座4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撑辊5,并且第一支撑辊5与传送带3相连接,基座1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6,且第一滑槽6与限位座4相连接,限位座4通过第一滑槽6与基座1的内表面构成可伸缩结构,且限位座4通过连接轴11与连接座12构成可转动结构,滑轮7等间距设置在基座1的下端面,且滑轮7与传送带3的内表面构成可滑动结构,并且滑轮7为橡胶材质,通过与传送带3的内表面相贴合的橡胶滑轮7,提高了其接触时的摩擦力,进而保证了传送带3活动时的稳定性;
基座1的下端面安装有滑轮7,且滑轮7与传送带3的内表面相连接,限位座4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杆8,且支撑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基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滑槽9,且第二滑槽9与支撑杆8相连接,支撑杆8呈倾斜状设置在限位座4的下端,且支撑杆8关于限位座4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并且2个支撑杆8通过第一弹簧10构成弹性结构,同时支撑杆8通过第二滑槽9与基座1的上表面构成可滑动结构,让受压的限位座4可对2个倾斜状的支撑杆8进行挤压,进而通过其外表面连接的第一弹簧10进行支撑缓冲;
连接轴11安装在限位座4的外表面,且连接轴11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座12,并且连接座12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支撑辊13,第二支撑辊13关于限位座4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且第二支撑辊13的外表面与传送带3的内表面相贴合,并且第二支撑辊13与连接座12为转动连接,让可活动的2个倾斜状第二支撑辊13,能够稳定的沿着限位座4的外表面进行角度调节;
液压杆14安装在基座1的外侧,且液压杆14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动杆15,活动杆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杆16,且支撑套杆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并且第二弹簧17与连接座12的下端面相连接,支撑套杆16通过第二弹簧17与连接座12的下端面构成可伸缩结构,且支撑套杆16通过活动杆15与基座1的外表面构成可滑动结构,让连接座12在受压时,可通过第二弹簧17沿着支撑套杆16的内部的活动进行缓冲支撑。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时,根据图1-4,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接着将传动辊2与外界驱动设备接通电源,此时2个传动辊2将会带动其上表面的传送带3沿着基座1外表面稳定的进行转动,接着使用者即可将所需传输的机床零件依次放置在传送带3的上端面进行运输,随着传送带3的移动,待其上端面的零件移动至对应位置的第一支撑辊5处时,根据零件的自重其将会对限位座4进行挤压,而受压后的限位座4和第一支撑辊5,将会沿着基座1内表面的第一滑槽6向下位移,同时限位座4下端转动连接的支撑杆8将会受压沿着第二滑槽9向外侧滑动,且2个支撑杆8之间相连的第一弹簧10也将处于拉伸状态,进而稳定的对承重的限位座4进行支撑,随着限位座4的下移,其外侧2个通过连接轴11相连接的连接座12将会向下同步偏移,从而使得2个第二支撑辊13上表面铺设的传送带3向内凹陷,充分避免了传送带3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偏离的现象,同时根据零件的自重实现了对其外侧进行限位防护,以保证运输时的稳定性的效果,避免其发生掉落的现象,使用者也在工作前通过液压杆14调节其外侧活动杆15在基座1外表面的位置,进而推动活动杆15上端连接的连接座12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根据不同类型的零件进行限位防脱落工作,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基座(1)、连接轴(11)和液压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两端安装有传动辊(2),且传动辊(2)的外表面安装有传送带(3),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座(4),且限位座(4)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撑辊(5),并且第一支撑辊(5)与传送带(3)相连接,所述基座(1)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6),且第一滑槽(6)与限位座(4)相连接,所述基座(1)的下端面安装有滑轮(7),且滑轮(7)与传送带(3)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限位座(4)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杆(8),且支撑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滑槽(9),且第二滑槽(9)与支撑杆(8)相连接,所述连接轴(11)安装在限位座(4)的外表面,且连接轴(11)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座(12),并且连接座(12)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支撑辊(13),所述液压杆(14)安装在基座(1)的外侧,且液压杆(14)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动杆(15),所述活动杆(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杆(16),且支撑套杆(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并且第二弹簧(17)与连接座(12)的下端面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4)通过第一滑槽(6)与基座(1)的内表面构成可伸缩结构,且限位座(4)通过连接轴(11)与连接座(12)构成可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7)等间距设置在基座(1)的下端面,且滑轮(7)与传送带(3)的内表面构成可滑动结构,并且滑轮(7)为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呈倾斜状设置在限位座(4)的下端,且支撑杆(8)关于限位座(4)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并且2个支撑杆(8)通过第一弹簧(10)构成弹性结构,同时支撑杆(8)通过第二滑槽(9)与基座(1)的上表面构成可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辊(13)关于限位座(4)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且第二支撑辊(13)的外表面与传送带(3)的内表面相贴合,并且第二支撑辊(13)与连接座(12)为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杆(16)通过第二弹簧(17)与连接座(12)的下端面构成可伸缩结构,且支撑套杆(16)通过活动杆(15)与基座(1)的外表面构成可滑动结构。
CN201920564219.2U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2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4219.2U CN209682112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4219.2U CN209682112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2112U true CN209682112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421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2112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2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2776B (zh) 一种条并卷机中牵伸装置的改进结构
CN109894968A (zh) 一种穿梭式全自动玻璃取片上料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9682112U (zh) 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
CN109142120A (zh) 一种自动式纺织品耐磨检测装置
CN208182058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传送装置
CN208265170U (zh) 一种张紧轮式输送带
CN206898998U (zh) 一种金属铸造用抛光设备
CN205687132U (zh) 一种机械取料机构
CN208601376U (zh) 一种机械设备轴承滚子检测夹具
CN209279833U (zh) 一种专用于检测长轴类工件的径向跳动的装置
CN207496195U (zh) 瓦楞纸箱衬垫涂胶装置
CN208084018U (zh) 一种玻璃幕墙生产线的玻璃打磨装置
CN108971272A (zh) 铸管全长校圆机
CN207577864U (zh) 新型的数控七轴钻铣加工中心
CN209038694U (zh) 一种纸带纠偏u型叉
CN103586729B (zh) 一种摆动勾料装置
CN208747064U (zh) 一种墙板输送位置调节装置
CN201006915Y (zh) 用于条并卷机的牵伸装置
CN208197070U (zh) 竹凉席的竹片连续编织装置
CN204689112U (zh) 用于摆放机的高灵敏度驱动机构
CN104860081B (zh) 一种伸缩式水泥卸货输送机构
CN110053945A (zh) 一种风机型材自动生产线的断料缓冲装置及方法
CN205538265U (zh) 一种耳机扩张检测装置
CN220617142U (zh) 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煤炭输送带
CN213444682U (zh) 一种用于皮带输送机的皮带松紧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