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4557U - 一种差速器左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器左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4557U
CN209654557U CN201822186104.2U CN201822186104U CN209654557U CN 209654557 U CN209654557 U CN 209654557U CN 201822186104 U CN201822186104 U CN 201822186104U CN 209654557 U CN209654557 U CN 209654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herical cavity
differential mechanism
left housing
ring flange
mechanism l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861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爱师
纪建奕
纪奕春
马翠贞
孙海燕
郭可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utomobile Ax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utomobile Ax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utomobile Ax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utomobile Ax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861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4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4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4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差速器左壳,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轻量化设计的为单级减速驱动桥匹配的差速器左壳,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轴孔、球面腔和法兰盘,所述轴孔与球面腔的中央位置处相通,所述球面腔的外围圆周面上一体化设置有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外侧端面上一体化设置有固定啮合套,所述法兰盘的厚度由内圆周面位置处向外圆周面位置处逐渐变薄且成连续变化,位于所述法兰盘外侧面的法兰孔外周面与球面腔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球面腔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油孔。本实用新型在提高差速器左壳强度的同时,将差速器左壳进行轻量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差速器左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差速器左壳,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轻量化设计的为单级减速驱动桥匹配的差速器左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匹配单级减速驱动桥的差速器因结构复杂、润滑不良等原因导致产品故障率较高,为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故障率,更好地满足高速型、标载型牵引车的市场需求,需要研发匹配重型牵引车用单级减速桥的结构紧凑、自重轻、润滑性能好、便于锻造的差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左壳和右壳,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差速器左壳进行了结构设计。
申请人于2015年12月30日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重型牵引车用单级减速驱动桥差速器左壳”,专利号为CN205446608U,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型牵引车用单级减速驱动桥差速器左壳,包括壳体,壳体下方设有底座,底座四周设有连接孔,壳体上方与固定啮合套固定连接成一体,壳体内部和外部各设置内加强筋和外加强筋,内加强筋和外加强筋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加强筋之间设置通油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重型牵引车用单级减速驱动桥差速器左壳固定啮合套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种类;壳体内外部各设置加强筋,便于锻造;壳体上大的通油孔便于润滑差速器各零部件。但是,该专利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缺陷,为了满足其机械强度,整体用料较多、壁厚、重量大,无法满足当今轻量化汽车设计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左壳,在专利CN205446608U设计的基础上,在提高差速器左壳强度的同时,将差速器左壳进行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左壳,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轴孔、球面腔和法兰盘,所述轴孔与球面腔的中央位置处相通,所述球面腔的外围圆周面上一体化设置有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外侧端面上一体化设置有固定啮合套,所述法兰盘的厚度由内圆周面位置处向外圆周面位置处逐渐变薄且成连续变化,位于所述法兰盘外侧面的法兰孔外周面与球面腔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球面腔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油孔。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所述加强筋的厚度由球面腔位置处向法兰盘外圆周面位置处逐渐变厚且成连续变化。
位于所述法兰盘外侧面的法兰孔外周面与球面腔之间一体化设置有加强筋,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加强筋。
所述通油孔的个数为6个。
所述通油孔为长20mm、宽10mm的矩形油孔。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一体铸造成型,使得产品的机械性能,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无变形和断裂的现象;(2)对于自重较大的法兰盘采用不等厚的轻量化设计,而对于与差速器右壳配合的法兰孔位置处做了强化处理,保证了其连接机械强度;(3)左壳与固定啮合套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种类;(4)通油孔的尺寸大,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球面腔的重量,另一方面大的通油孔便于锻造,可润滑差速器各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侧面示意图;
图中:1、轴孔2、球面腔3、法兰盘4、固定啮合套5、法兰孔6、加强筋7、通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差速器左壳,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轴孔1、球面腔2和法兰盘3,所述轴孔1与球面腔2的中央位置处相通,所述球面腔2的外围圆周面上一体化设置有法兰盘3,所述轴孔1的外侧端面上一体化设置有固定啮合套4,所述法兰盘3的厚度由内圆周面位置处向外圆周面位置处逐渐变薄且成连续变化,位于所述法兰盘3外侧面的法兰孔5外周面与球面腔2之间一体化设置有加强筋6,所述球面腔2沿圆周方向开设有6个通油孔7。
所述加强筋6的厚度由球面腔2位置处向法兰盘3外圆周面位置处逐渐变厚且成连续变化。
所述通油孔7为长20mm、宽10mm的矩形油孔。
本实施例所述的差速器左壳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一体铸造成型,使得产品的机械性能,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无变形和断裂的现象;对于自重较大的法兰盘3采用不等厚的轻量化设计,而对于与差速器右壳配合的法兰孔5位置处做了强化处理,保证了其连接机械强度;左壳与固定啮合套4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种类;通油孔7的尺寸大,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球面腔2的重量,另一方面大的通油孔7便于锻造,可润滑差速器各零部件。

Claims (6)

1.一种差速器左壳,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轴孔、球面腔和法兰盘,所述轴孔与球面腔的中央位置处相通,所述球面腔的外围圆周面上一体化设置有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外侧端面上一体化设置有固定啮合套,所述法兰盘的厚度由内圆周面位置处向外圆周面位置处逐渐变薄且成连续变化,位于所述法兰盘外侧面的法兰孔外周面与球面腔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球面腔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厚度由球面腔位置处向法兰盘外圆周面位置处逐渐变厚且成连续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左壳,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法兰盘外侧面的法兰孔外周面与球面腔之间一体化设置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左壳,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法兰盘外侧面的法兰孔外周面与球面腔之间焊接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孔的个数为6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孔为长20mm、宽10mm的矩形油孔。
CN201822186104.2U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差速器左壳 Active CN209654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6104.2U CN209654557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差速器左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6104.2U CN209654557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差速器左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4557U true CN209654557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86104.2U Active CN209654557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差速器左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45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543A (zh) * 2021-11-19 2022-02-25 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驱动桥焊接式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543A (zh) * 2021-11-19 2022-02-25 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驱动桥焊接式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4852B (zh) 曲轴减震器带轮轮毂的成型方法
CN203567470U (zh) 一种大吨位重型汽车转向驱动桥
CN20547925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整体轻量化增扭减速器
CN102802964A (zh) 轻合金制车轮
CN209654557U (zh) 一种差速器左壳
CN106523674B (zh) 具有铸铁插入件的铝差速器壳体
CN209654571U (zh) 一种差速器壳体
CN203427617U (zh) 一种叉车的驱动桥总成
CN203431142U (zh) 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壳体
CN109611538A (zh) 一种差速器壳体
CN209654558U (zh) 一种差速器右壳
CN201730972U (zh) 重型汽车108mm轴管直径伸缩传动轴的花键轴叉
CN214274418U (zh) 一种曲轴皮带轮及汽车
CN208393082U (zh) 一种驱动装置和汽车
CN104492942B (zh) 一种加厚曲轴减震器多楔带轮外轮专用旋压模具组
CN201261352Y (zh) 铝合金板式车轮
CN206436742U (zh) 一种改进型后桥
CN201172359Y (zh) 重型汽车用驱动桥整体式铸钢桥壳
CN108608844A (zh) 一种驱动装置和汽车
CN217598241U (zh) 焊接式驱动桥
CN209756655U (zh) 一种桥壳及驱动桥
CN211343779U (zh) 汽车及传动轴连接叉
CN212804164U (zh) 一种主减速器总成
CN213501660U (zh) 一种新能源环卫车用转向驱动桥
CN216819571U (zh) 一种钢板结构电机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