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1874U - 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1874U
CN209651874U CN201920110815.3U CN201920110815U CN209651874U CN 209651874 U CN209651874 U CN 209651874U CN 201920110815 U CN201920110815 U CN 201920110815U CN 209651874 U CN209651874 U CN 209651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pipe
bottle placer
soup
settling tank
device automatic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08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雄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Daye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Daye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Daye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Daye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108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1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1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1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eds, Soups, And Othe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涉及蒸碗生产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灌装机的料斗上没有自动加灌物料的装置,需要人员手动加料,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其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连接抽料泵,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连接汤汁生产单元,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接入灌装机的料斗。本实用新型具有向灌装机的料斗中自动加灌汤汁的效果。

Description

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碗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
背景技术
蒸碗是中国西部的一种吃法,蒸碗的构成主要有扣肉、黄焖鸡、小酥肉、四喜丸子等多种花样,蒸碗在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上述主要原料切块,用各类调料拌匀腌制,挂面糊过油稍炸,入碗后浇葱,姜,桂皮,香叶,八角熬制的汤底蒸制。工厂在进行蒸碗的大批量生产时,常常用灌装机进行汤汁的灌注,人员先将熬好的汤汁加到灌装机上方的料斗中,然后通过料斗向其下方的蒸碗中定量加汤,而生产中对于汤汁的消耗量非常大,因此需要人工频繁的向料斗中加灌汤料。
例如公告号为CN20172162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装机,其包括料斗和压料机构,在料斗下方设置有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的转盘,在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储料孔,所述料斗的开口与储料孔对应,在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托盘,在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储料孔对应,在所述转盘上方、托盘的出料口对应处设置有下料机构。
该实用新型公开的灌装机的料斗上就没有自动加灌物料的装置,需要人员手动加料,但由于料斗的上方开口一般较高,人员加料不方便,造成了人员劳动强度过大,并且人员在加料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汤汁的撒出,从而产生浪费。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自动向料斗中添加汤汁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其具有自动向灌装机的料斗中加灌汤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连接抽料泵,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连接汤汁生产单元,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接入灌装机的料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料管和抽料泵直接从汤汁生产单元抽取汤汁并加到灌装机的料斗中,实现汤汁的远程自动加料,从而使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外部包裹有电热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汤汁变凉后在进料管中的流动性会变差,另外,蒸碗内加的汤汁内含有较多的油分,油分变凉后会形成油层而粘附在进料管的管壁上,并且,粘附在进料管内壁上的油分久而久之会出现难以清除的现象,电热膜能够从进料管外部对进料管进行加热,使得从进料管中流过的汤汁在流动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温度而不会快速变凉,进而使汤汁保持较大的流动性,同时也能够避免汤汁中的油分粘附在管壁上出现难以清除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汤汁生产单元包括原汤釜和沉淀罐,所述沉淀罐与所述原汤釜之间连接有传输管,所述进料管连接于所述沉淀罐上部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汤汁中含有较多的熬制过程中加的调料及其他原料和碎渣,这些碎渣会影响食用者的品尝口感,因此原汤釜中熬好的汤汁首先通过传输管进入到沉淀罐中进行一段时间的沉淀,将较重的残渣沉淀到沉淀罐的下方,然后将较为清澈的汤汁从沉淀罐的上部抽出,注入到灌装机的料斗中,通过灌装机将其加入到蒸碗中。该设置保证了加入到蒸碗中的汤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管与所述沉淀罐之间的接入口高于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沉淀罐之间的接入口,所述传输管接入所述沉淀罐中的一端向下弯曲而延伸至所述进料管接入口的高度之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通器的原理,从传输管中流入沉淀罐中的汤汁在没过传输管与沉淀罐之间的接入口之前首先会没过进料管与沉淀罐之间的接入口而被抽出,因此进入沉淀罐中的汤汁不会再次从传输管中回流到原汤釜中;传输管接入沉淀罐中的一端向下弯曲而延伸至进料管接入口的高度之下的设置避免了汤汁从传输管中进入到沉淀罐时发生飞溅,另外,该设置中的传输管从汤汁的液面以下添加汤汁,避免了汤汁直接加入到进料管的接入高度上而导致上层较为清澈的汤汁变得浑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管接入所述原汤釜一端的端口设有筛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网能够过滤掉汤汁中的大块调料,避免其通过传输管流入原料罐中并漂浮在汤汁表面被进料管抽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接入灌装机的料斗中的一端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上网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筛网上网孔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网用于隔离原汤釜中大块的原料,滤网用于过滤沉淀罐内的较为细小的残渣,两层过滤装置共同作用,保证了加入到蒸碗中的汤汁的澄澈度,提升了蒸碗的口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靠近所述灌装机的一端竖直设置,所述滤网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进料管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料管长期使用后,滤网上方积累了较多的汤汁残渣,这些残渣需要定期清理,滤网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了残渣的清理和滤网的清洗,滤网所在端的进料管竖直设置使得进料管中的残渣最终都积累于滤网上方,只要拆下滤网,残渣便可掉落下来,而不会存留在整个的进料管中造成清理不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罐的侧壁上连接有密度传感器,所述密度传感器位于所述进料管的接入端所在高度上且紧靠所述进料管的接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沉淀罐内位于进料管接入端处的汤汁密度,当密度传感器感应到此处的汤汁密度高于设定值时,说明此时沉淀罐下层的沉淀层已经累积较多,沉淀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清理沉淀罐中的残渣并清洗沉淀罐以保证沉淀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汤汁生产单元与灌装机的料斗之间连接进料管,从而达到自动向料斗中添加蒸碗汤汁的目的,提高蒸碗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生产效率;
2.通过在进料管上包覆电热膜,利用电热膜在汤汁传输过程中不断对进料管进行加热以保持进料管内汤汁的流动性和避免油分粘附到进料管的内壁上造成清理困难;
3.通过在原汤釜于进料管之间连接沉淀罐,对原汤釜中加工出的汤汁首先在沉淀罐中进行沉淀,然后再通过进料管抽出并注入到灌装机的料斗中,保证了加入到蒸碗中的汤汁的清澈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灌装机;11、料斗;2、进料管;21、抽料泵;22、滤网;3、汤汁生产单元;31、原汤釜;32、沉淀罐;33、传输管;34、筛网;35、密度传感器;4、电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包括进料管2,进料管2上连接抽料泵21,进料管2的进料端连接汤汁生产单元3,进料管2的出料端接入灌装机1的料斗11,进料管2外部包裹有电热膜4,电热膜4通过不断给进料管2加热以保证进料管2内汤汁的流动性。
汤汁生产单元3产生的汤汁通过进料管2和抽料泵21直接被抽取并加到灌装机1的料斗11中,实现汤汁的远程自动加料,从而使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电热膜4从进料管2外部对进料管2进行加热,使得从进料管2中流过的汤汁在流动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温度而不会快速变凉,进而使汤汁保持较大的流动性,同时也能够避免汤汁中的油分粘附在进料管2管壁上出现难以清除的现象。
参照图1,汤汁生产单元3包括原汤釜31和沉淀罐32,沉淀罐32与原汤釜31之间连接有传输管33,进料管2连接于沉淀罐32上部的侧壁上,传输管33与沉淀罐32之间的接入口高于进料管2与沉淀罐32之间的接入口,传输管33接入沉淀罐32中的一端向下弯曲而延伸至进料管2接入口的高度之下。
原汤釜31中熬好的汤汁首先通过传输管33进入到沉淀罐32中进行一段时间的沉淀,将较重的调料残渣沉淀到沉淀罐32的下方,然后将较为清澈的汤汁从沉淀罐32的上部抽出,注入到灌装机1的料斗11中,通过灌装机1将其加入到蒸碗中,保证了加入到蒸碗中的汤汁的质量;传输管33接入沉淀罐32中的一端向下弯曲而延伸至进料管2接入口的高度之下的设置避免了汤汁从传输管33中进入到沉淀罐32时溅出,同时也能够避免从传输管33进入沉淀罐32中的未经沉淀的汤汁直接被进料管2抽走。
参照图3、图4,传输管33接入原汤釜31一端的端口连接有筛网34;另外,进料管2接入灌装机1的料斗11中的一端竖直设置,且于此端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滤网22,滤网22上网孔的孔径小于筛网34上网孔的孔径。
筛网34用于隔离原汤釜31中大块的原料,滤网22用于过滤沉淀罐32内的较为细小的残渣,两层过滤装置共同作用,保证了加入到蒸碗中的汤汁的澄澈度,提升了蒸碗的口感。
参照图1,沉淀罐32的侧壁上连接有密度传感器35,密度传感器35位于进料管2的接入端所在高度上且紧靠进料管2的接口设置。
密度传感器35用于感应沉淀罐32内位于进料管2接入端处的汤汁密度。当密度传感器35感应到此处的汤汁密度高于设定值时,说明此时沉淀罐32下层的沉淀层已经累积较多,沉淀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清理沉淀罐32中的残渣并清洗沉淀罐32以保证沉淀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上连接抽料泵(21),所述进料管(2)的进料端连接汤汁生产单元(3),所述进料管(2)的出料端接入灌装机(1)的料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外部包裹有电热膜(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汤汁生产单元(3)包括原汤釜(31)和沉淀罐(32),所述沉淀罐(32)与所述原汤釜(31)之间连接有传输管(33),所述进料管(2)连接于所述沉淀罐(32)上部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33)与所述沉淀罐(32)之间的接入口高于所述进料管(2)与所述沉淀罐(32)之间的接入口,所述传输管(33)接入所述沉淀罐(32)中的一端向下弯曲而延伸至所述进料管(2)接入口的高度之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33)接入所述原汤釜(31)一端的端口设有筛网(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接入灌装机(1)的料斗(11)中的一端连接有滤网(22),所述滤网(22)上网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筛网(34)上网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靠近所述灌装机(1)的一端竖直设置,所述滤网(2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进料管(2)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32)的侧壁上连接有密度传感器(35),所述密度传感器(35)位于所述进料管(2)的接入端所在高度上且紧靠所述进料管(2)的接口设置。
CN201920110815.3U 2019-01-22 2019-01-22 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 Active CN209651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0815.3U CN209651874U (zh) 2019-01-22 2019-01-22 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0815.3U CN209651874U (zh) 2019-01-22 2019-01-22 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1874U true CN209651874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0815.3U Active CN209651874U (zh) 2019-01-22 2019-01-22 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1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23305U (zh) 一种红杉醇过滤装置
CN205671363U (zh) 真空循环过滤油炸锅
CN209651874U (zh) 灌装机自动加汁装置
CN103202341A (zh) 连续式煮浆机
CN111500359A (zh) 一种菜籽油的自动加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7922022U (zh) 一种精酿啤酒蒸馏设备
CN209906729U (zh) 一种香油加工用震动分油器
CN216604253U (zh) 一种豆粉加工制作滤渣装置
CN107551666A (zh) 一种红薯片加工用自动油炸滤油装置
CN106635401A (zh) 精制芝麻油用压榨出油系统
CN216292951U (zh) 一种花生仁自动化翻炒生产线
CN109529436B (zh) 一种植物油去油渣装置
CN105623837A (zh) 一种芝麻油的制备方法
CN113698982A (zh) 一种火锅牛油加工装置
CN206635274U (zh) 松脂脂液的水洗装置
CN207428409U (zh) 一种尼古丁盐电子烟油制取装置
CN206762392U (zh) 一种新型红杉醇过滤装置
CN220694369U (zh) 一种豆制品加工成型装置
CN209989243U (zh) 一种油污泥处理罐
CN214218459U (zh) 一种高效过滤油脂分离装置
CN104161471A (zh) 一种全自动油水分离油炸机
CN204335650U (zh) 一种用于油炸机上的油槽
CN204653537U (zh) 一种油炸锅
CN209906733U (zh) 一种香油加工用分油装置
CN212573989U (zh) 一种食品机械油水混合油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