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6776U - 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46776U CN209646776U CN201920272117.3U CN201920272117U CN209646776U CN 209646776 U CN209646776 U CN 209646776U CN 201920272117 U CN201920272117 U CN 201920272117U CN 209646776 U CN209646776 U CN 2096467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livery section
- coated
- pipe
- spray
- jet pri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涉及涂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涂覆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机体;第一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安装于所述机体并用于输送待涂件前进;盛装部,所述盛装部安装于所述机体并用于盛装物料;喷涂部,所述喷涂部的一端与所述盛装部连接以抽取所述物料,所述喷涂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部之上以喷涂所述物料;通过所述待涂件与所述物料在所述待涂件的前进轴线方向上具有的相对移动来喷涂所述待涂件的整个涂覆面。本实用新型用于对整个涂覆面进行均匀的喷涂,提高涂覆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涂覆物涂覆至待涂件上,如瓷砖的涂覆采用的是人工将胶涂覆至瓷砖的外表面上形成涂胶面。由于采用人工涂覆,故操作人员在涂覆时易造成涂覆不均匀。
同时如涂覆物为液体时,在涂覆后使用前需要晾干。如在瓷砖上的胶面涂覆后需等待较长时间来将涂覆物晾干,但是在晾干的过程中如涂胶面周围的空气中的灰尘易掉落至涂胶面而造成涂胶面中灰尘较多,从而影响涂胶面的粘接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涂覆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包括机体;第一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安装于所述机体并用于输送待涂件前进;盛装部,所述盛装部安装于所述机体并用于盛装物料;喷涂部,所述喷涂部的一端与所述盛装部连接以抽取所述物料,所述喷涂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部之上以喷涂所述物料;通过所述待涂件与所述物料在所述待涂件的前进轴线方向上具有的相对移动来喷涂所述待涂件的整个涂覆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所述喷涂部包括第一抽取泵和第一喷涂管,所述第一抽取泵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喷涂管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抽取泵与所述盛装部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喷涂管横跨所述第一输送部设置并位于其上。
进一步,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所述第一连通管设置为折弯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所述第一喷涂管上连接并连通有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沿所述第一喷涂管轴线延伸方向间隔布设。
进一步,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所述喷涂部包括第二抽取泵、第二喷涂管、固定杆和驱动件,所述第二抽取泵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二喷涂管连接并连通;所述固定杆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喷涂管连接,另一侧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喷涂管在所述待涂件的前进轴线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抽取泵与所述盛装部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喷涂管横跨所述第一输送部设置并位于其上;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机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体上。
进一步,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所述第二连通管包括相互连接并连通的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抽取泵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管设置为软管并与所述第二喷涂管连接并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所述第一输送部采用辊轴输送机构。
进一步,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二输送部安装于所述机体内并靠近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输出侧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还包括多个加热件,多个所述加热件沿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延伸方向间隔的安装于所述机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部之上。
进一步,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所述加热件采用电加热管,所述第二输送部采用皮带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机体、第一输送部、盛装部和喷涂部的设置,机体用于对第一输送部、盛装部和喷涂部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输送部用于输送待涂件,盛装部用于盛装物料。喷涂部通过从盛装部抽取物料并将物料喷涂在待涂件上,并通过待涂件与物料在待涂件的前进轴线方向上具有的相对移动来喷涂待涂件的整个涂覆面。从而对整个涂覆面进行均匀的喷涂,提高涂覆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第一输送部,3-盛装部,4-喷涂部,5-第二输送部,6-加热件,11-滑槽,12-机盖,13-机架,41-第一抽取泵,42-第一喷涂管,43-第一连通管,44-第二抽取泵,45-第二喷涂管,46-固定杆,47-驱动件,48-第二连通管,421-喷头,461-滑块,481-第一管,482-第二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包括机体1、第一输送部2、盛装部3和喷涂部4。第一输送部2安装于机体1并用于输送待涂件前进。盛装部3安装于机体1并用于盛装物料。喷涂部4的一端与盛装部3连接以抽取物料。喷涂部4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输送部2之上以喷涂物料。通过待涂件与物料在待涂件的前进轴线方向上具有的相对移动来喷涂待涂件的整个涂覆面。
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示意图。
待涂件可以采用瓷砖,物料可以采用胶液。当然待涂件和物料也可以采用其他物质,在此不作限制。
第一输送部2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易于知晓的输送机构,在此不在赘述。只要能够用于输送待涂件即可。盛装部3用于盛装物料,盛装部3可以固定安装于机体1上,并位于第一输送部2之下。盛装部3可以具有上敞开口,从喷涂部4喷出的物料可以从上敞开口再进入盛装部3中,从而有利于对物料的回收,减少浪费。
喷涂部4的两端分别对应抽取端和喷涂端,抽取端和喷涂端相互连通,以便于物料的输送。抽取端与盛装部3连接以抽取物料。喷涂端位于第一输送部2之上以喷涂物料。第一输送部2的两相对侧可以是输入侧和输出侧。喷涂端位于输出侧时可以称为第一位置,喷涂端位于输入侧时可以称为第二位置。当喷涂端固定设置时,喷涂端可以固定位于第一位置,以便于对前进中的待涂件的整个涂覆面进行喷涂;当喷涂端为移动设置时,喷涂端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于对相对固定或者移动中的待涂件的整个涂覆面进行喷涂。
待涂件的第一种喷涂方式,待涂件在第一输送部2上前进移动,喷涂端固定设置。抽取端从盛装部3抽取物料至喷涂端喷出,同时第一输送部2将待涂件的一侧输送至喷涂端的第一位置下方,从而喷涂端将物料均匀的喷到待涂件的上表面。随着待涂件的前行,物料被喷涂在待涂件的整个涂覆面上。
待涂件的第二种喷涂方式,待涂件在第一输送部2上喷涂过程中不动,喷涂端移动。抽取端从盛装部3抽取物料至喷涂端喷出,同时第一输送部2将待涂件的一侧输送至喷涂端的第一位置下方,从而喷涂端将物料均匀的喷到待涂件的上表面。此时,待涂件在第一输送部2上不动,喷涂端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再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物料被喷涂在待涂件的整个涂覆面上。当喷涂端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输送部2将待涂件输送出以远离喷涂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通过机体1、第一输送部2、盛装部3和喷涂部4的设置,机体1用于对第一输送部2、盛装部3和喷涂部4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输送部2用于输送待涂件,盛装部3用于盛装物料。喷涂部4通过从盛装部3抽取物料并将物料喷涂在待涂件上,并通过待涂件与物料在待涂件的前进轴线方向上具有的相对移动来喷涂待涂件的整个涂覆面。从而对整个涂覆面进行均匀的喷涂,提高涂覆的均匀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喷涂部4包括第一抽取泵41和第一喷涂管42。第一抽取泵41通过第一连通管43与第一喷涂管42连接并连通。第一抽取泵41与盛装部3连接并连通。第一喷涂管42横跨第一输送部2设置并位于其上。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待涂件的第一种喷涂方式。物料采用胶液时,第一抽取泵41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易于知晓的胶泵,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喷涂管42和第一连通管43可以均采用硬质材料制作,从而能够将第一喷涂管42固定设置。第一抽取泵41位于抽取端,用于抽取物料。第一喷涂管42位于喷涂端,用于喷涂物料。
第一喷涂管42横跨第一输送部2设置,此处横跨也就是沿第一输送部2的前后方向设置,从而能够覆盖待涂件前后侧壁之间的涂覆面积,进而提高涂覆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第一连通管43设置为折弯结构。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连通管43设置为7字型折弯结构,也就是第一抽取泵41位于第一输送部2的输入侧对应位置,第一喷涂管42位于第一输送部2的输出侧对应位置。从而未喷涂于待涂件的物料会堆积于第一喷涂管42中,从而避免物料回流。当然,在停机不使用时,需要将第一连通管43和第一喷涂管42中的物料排空,避免物料堆积而影响下次的使用。
进一步的,第一喷涂管42上连接并连通有多个喷头421,多个喷头421沿第一喷涂管42轴线延伸方向间隔布设。
具体的,喷头421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易于知晓的结构,如物料为胶液,可以采用用于喷水的喷头421。需停机时,需要将喷头421内部的物料排空,从而避免影响下次的使用。
通过将多个喷头421沿第一喷涂管42轴线延伸方向间隔布设,从而提高第一喷涂管42喷涂物料的均匀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喷涂部4包括第二抽取泵44、第二喷涂管45、固定杆46和驱动件47。第二抽取泵44通过第二连通管48与第二喷涂管45连接并连通。固定杆46的一侧与第二喷涂管45连接,另一侧与驱动件47连接,以带动第二喷涂管45在待涂件的前进轴线方向上移动。第二抽取泵44与盛装部3连接并连通。第二喷涂管45横跨第一输送部2设置并位于其上。固定杆46与机体1滑动连接。驱动件46安装于机体1上。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二抽取泵44和第二喷涂管45可以对应采用第一抽取泵41和第一喷涂管42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固定杆46可以采用两个,分别对应与第二喷涂管45的前后两侧连接,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在此不作限制。固定杆46的上侧与第二喷涂管45连接。固定杆46的下部与驱动件47连接。
驱动件47与固定杆46对应的也采用两个,驱动件47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知晓的推杆机构,如电磁推杆或电动推杆或气动推杆,在此不作限制。驱动件47的固定端与机体1固定安装,驱动件47的移动端与固定杆46的下部固定安装。
在机体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沿待涂件的前进轴线方向上开设。固定杆46的底部连接有滑块461,滑块461与滑槽11适配的可滑动的嵌设在滑槽11中。从而驱动件47驱动固定杆46带动滑块461在滑槽11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在第一输送部2的输出侧和输入侧之间移动。由于固定杆46与第二喷涂管45连接,进而带动第二喷涂管4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通过固定杆46和驱动件47的设置,从而能够带动第二喷涂管45移动,进而提高待涂件上喷涂物料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第二连通管48包括相互连接并连通的第一管481和第二管482。第一管481与第二抽取泵44连接并连通。第二管482设置为软管并与第二喷涂管45连接并连通。
具体的,第一管481用于与第二抽取泵44连接并连通,从而第一管481可以采用硬质管。第二管482用于与第二喷涂管45连接,而第二喷涂管45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通过将第二管482设置为软管,从而可以在第二喷涂管45移动过程中可以折弯。另外,第二管482的长度需要大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输送部2采用辊轴输送机构。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输送部2采用的辊轴输送机构,可以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易于知晓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通过第一输送部3采用辊轴输送机构,各辊轴之间具有间隙,喷涂的物料可以穿过间隙回至盛装部3,从而避免喷涂的物料在输送机构的输送面上的堆积,影响对待涂件的输送。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输送部5,第二输送部5安装于机体1内并靠近第一输送部2的输出侧设置。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输送部5安装于机体1内,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易于知晓的皮带输送机构,在此不再赘述。第二输送部5可以沿机体1的延伸方向设置,并延伸至机体1的出口侧。第二输送部5可以靠近第一输送部2的输出侧设置,待涂件在第一输送部2被喷涂部4喷涂物料后进入第二输送部5,经第二输送部5可以被输送出机体1。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加热件6,多个加热件6沿第二输送部5的延伸方向间隔的安装于机体1内,并位于第二输送部5之上。更进一步的,加热件6采用电加热管,第二输送部5采用皮带输送机构。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件6可以采用发热管,并与待涂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距离。加热件6的前后两侧分别对应安装于机体1的前后两侧壁上。第二输送部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皮带输送机构,从而提高对待涂件输送的平稳性,在输送过程中避免发生偏移。
加热件6的安装位置,能够使待涂件在喷涂物料后对所喷涂的物料进行烘干。例如,加热件6可以采用10个,配合第二输送部5对待涂件的输送速度,待涂件喷涂物料后加热的时间可以控制在50秒的时间内,从而能够将待涂件上喷涂的物料在输送出机体1之前被烘干。
机体1包括机盖12和机架13,机盖12安装于机架13上。机架13起到对机盖12的支撑作用,结构不受限制。机盖12用于罩设第一输送部2、第二输送部5和待涂件,从而将待涂件与外界隔离,避免外界环境中大量的灰尘落于待涂件的涂覆面上。
这里首选需要说明的是,“向内”是朝向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向外”是远离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
第一输送部(2),所述第一输送部(2)安装于所述机体(1)并用于输送待涂件前进;
盛装部(3),所述盛装部(3)安装于所述机体(1)并用于盛装物料;
喷涂部(4),所述喷涂部(4)的一端与所述盛装部(3)连接以抽取所述物料,所述喷涂部(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部(2)之上以喷涂所述物料;通过所述待涂件与所述物料在所述待涂件的前进轴线方向上具有的相对移动来喷涂所述待涂件的整个涂覆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部(4)包括第一抽取泵(41)和第一喷涂管(42),所述第一抽取泵(41)通过第一连通管(43)与所述第一喷涂管(42)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抽取泵(41)与所述盛装部(3)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喷涂管(42)横跨所述第一输送部(2)设置并位于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43)设置为折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涂管(42)上连接并连通有多个喷头(421),多个所述喷头(421)沿所述第一喷涂管(42)轴线延伸方向间隔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部(4)包括第二抽取泵(44)、第二喷涂管(45)、固定杆(46)和驱动件(47),所述第二抽取泵(44)通过第二连通管(48)与所述第二喷涂管(45)连接并连通;所述固定杆(46)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喷涂管(45)连接,另一侧与所述驱动件(47)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喷涂管(45)在所述待涂件的前进轴线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抽取泵(44)与所述盛装部(3)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喷涂管(45)横跨所述第一输送部(2)设置并位于其上;所述固定杆(46)与所述机体(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47)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48)包括相互连接并连通的第一管(481)和第二管(482),所述第一管(481)与所述第二抽取泵(44)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管(482)设置为软管并与所述第二喷涂管(45)连接并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2)采用辊轴输送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送部(5),所述第二输送部(5)安装于所述机体(1)内并靠近所述第一输送部(2)的输出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加热件(6),多个所述加热件(6)沿所述第二输送部(5)的延伸方向间隔的安装于所述机体(1)内,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部(5)之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涂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6)采用电加热管,所述第二输送部(5)采用皮带输送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72117.3U CN209646776U (zh) | 2019-03-04 | 2019-03-04 | 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72117.3U CN209646776U (zh) | 2019-03-04 | 2019-03-04 | 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46776U true CN209646776U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25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72117.3U Active CN209646776U (zh) | 2019-03-04 | 2019-03-04 | 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467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69051A (zh) * | 2021-06-15 | 2021-09-10 | 江苏中成紧固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紧固件的表面处理装置及表面处理方法 |
-
2019
- 2019-03-04 CN CN201920272117.3U patent/CN2096467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69051A (zh) * | 2021-06-15 | 2021-09-10 | 江苏中成紧固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紧固件的表面处理装置及表面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646776U (zh) | 一种喷涂式涂覆装置 | |
EP2823967B1 (en) | Roller print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atterned thermal insulation panel applicable in outer wall of building | |
CA2935796C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building boards using low friction surfaces | |
CN107107094A (zh) | 用于具有施布增强成形部的密封剂施布器的喷嘴 | |
CN109701846A (zh) | 木门喷涂干燥方法 | |
CN108672145A (zh) | 脱模剂自动涂刷装置 | |
US6217946B1 (en) | Method for applying polymeric 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 to cellulose/gypsum based substrate | |
CN106133240B (zh) | 药液的喷涂方法 | |
EP3085457B1 (en) | Machine for coating concrete articles | |
CN106000786A (zh) | 一种离型膜涂布生产线 | |
CN209646846U (zh) | 一种擦涂式涂覆装置 | |
CN110339981A (zh) | 一种柔性基材两面涂覆方法及其装备 | |
CN209646866U (zh) | 一种浸入式涂覆装置 | |
CN204238070U (zh) | 纤维幅材生产线的布置 | |
JP2878604B2 (ja) | 断熱耐火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
CN110237975A (zh) | 一种智能高效无流挂密封件用喷涂装置及喷涂工艺 | |
CN209788669U (zh) | 用于鞋底涂胶装置 | |
CN220634999U (zh) | 一种涂胶机用涂胶滚筒 | |
CN114592288B (zh) | 一种导电涂层织物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 |
CN210085998U (zh) | 用于预制型跑道铺装的自动喷胶设备 | |
CN218452331U (zh) | 鞋类防水层喷漆装置 | |
CN117100606B (zh) | 一种膏液厚度可控的双喷头式膏药涂覆装置 | |
CN209238312U (zh) | 用于连续放置分离介质的装置 | |
KR102328491B1 (ko) | Pe강관 제조 시스템 | |
JPH0824750A (ja) | 板状体への接着剤の塗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