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6985U - 仪表板横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仪表板横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6985U
CN209566985U CN201920232980.6U CN201920232980U CN209566985U CN 209566985 U CN209566985 U CN 209566985U CN 201920232980 U CN201920232980 U CN 201920232980U CN 209566985 U CN209566985 U CN 209566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member
steering column
dashboard cross
mounting plate
instrumen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29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刘振国
张
吴文山
李赢双
闫华亮
安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yu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dko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dko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dko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29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6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6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6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包括仪表板横梁本体、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转向管柱上安装板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为直形筒状管,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布置于转向管柱、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的后下方。优点为:1、可有效的规避空调系统、暖风系统与主仪表系统等电器系统,合理利用空间结构,方便安装主仪表1、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且可以避免需求复杂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增加方向盘的垂向刚度。2、将仪表板横梁本体设计为直管柱,而不再是弯曲的管柱。因此,不需要对仪表板横梁本体进行加厚处理,即能保证对仪表板的安装支撑强度,从而降低了仪表板横梁本体的重量。

Description

仪表板横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板系统主要包括仪表板横梁和仪表板,仪表板横梁是汽车仪表板系统的骨架,沿汽车宽度方向布置在汽车驾驶舱内,仪表板横梁的两端连接至汽车两侧的侧围板,仪表板则固设在仪表板横梁上。
现有技术中的仪表板横梁的结构为图1所示结构,参考图1,在主仪表1、转向管柱2、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的结构布置位置确定后,由于主仪表1和转向管柱2之间距离较小,传统仪表板横梁4无法直接穿过主仪表1和转向管柱2之间间隔,同时,为了规避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因此,传统仪表板横梁4在位于主仪表1和转向管柱2之间的区域设计为向下凹陷的弯曲状,然后再从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的前方穿过。
上述仪表板横梁的布置方式,具有以下缺陷:(1)由于仪表板横梁为弯曲状,因此,为了保证仪表板横梁对仪表板的安装支撑强度,需要对仪表板横梁进行加厚处理,重量较大;(2)采用此种仪表板横梁布置形式,从图1可以看出,导致主仪表1安装空间受限制,不利于安装主仪表1;(3)由于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和传统仪表板横梁4之间距离较小,因此,导致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安装空间受限制,不利于安装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包括仪表板横梁本体(10)、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
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为直形筒状管,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布置于转向管柱(2)、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的后下方;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位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后下方,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上下两端与所述转向管柱(2)的上下对应位置螺栓连接,进而将所述转向管柱(2)固定到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左端固定所述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所述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开设仪表板左侧围装配孔(11-1),从而使所述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通过螺栓装配方式装配到仪表板左侧围;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右端固定所述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所述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开设仪表板右侧围装配孔(12-1),从而使所述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通过螺栓装配方式装配到仪表板右侧围。
优选的,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包括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部(13-1)、从所述弧形部(13-1)的上侧向上延伸出的上平面部(13-2)以及从所述弧形部(13-1)的下侧向下延伸出的下平面部(13-3);在所述上平面部(13-2)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A);在所述下平面部(13-3)开设有第二装配孔(2A);所述转向管柱(2)的上下对应位置各一体成形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其中,所述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为L形安装板,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安装平面(14-1)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垂直的第一翻折面(14-2);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布置于所述转向管柱(2)的侧面,并且与所述转向管柱(2)轴向平行;所述第一翻折面(1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的底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一翻折面(14-2)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转向管柱(2)的径向弧度相匹配的半圆凹槽,并一体成形于所述转向管柱(2)的外周;在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开设第三装配孔(3A);所述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布置于所述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的正下方,并与所述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的结构相同,所述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与所述转向管柱(2)一体成形;所述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的第二安装平面(15-1)开设第四装配孔(4A);
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弧形部(13-1)托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后下方后,使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上平面部(13-2)与所述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的第一安装平面(14-1)对齐,此时所述上平面部(13-2)的第一装配孔(1A)和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的第三装配孔(3A)对齐,并采用螺栓将所述上平面部(13-2)和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连接固定;同时,使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下平面部(13-3)与所述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的第二安装平面(15-1)对齐,此时所述下平面部(13-3)的第二装配孔(2A)和所述第二安装平面(15-1)的第四装配孔(4A)对齐,并采用螺栓将所述下平面部(13-3)和所述第二安装平面(15-1)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左端设置仪表板上端左支架(16),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右端设置仪表板上端右支架(17),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中部下方设置仪表板下端支架(18);所述仪表板上端左支架(16)、所述仪表板上端右支架(17)和所述仪表板下端支架(18)各采用螺栓安装方式与仪表板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装配中控大屏左支架(19)和中控大屏右支架(20);所述中控大屏左支架(19)和所述中控大屏右支架(20)采用螺栓安装方式与中控大屏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装配至少一个线束支架(21);线束通过所述线束支架(21)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常规结构,通过移动仪表板横梁本体10,可有效的规避空调系统、暖风系统与主仪表系统等电器系统,合理利用空间结构,方便安装主仪表1、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且可以避免需求复杂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增加方向盘的垂向刚度。
2、本申请可方便的将仪表板横梁本体设计为直管柱,而不再是弯曲的管柱。因此,不需要对仪表板横梁本体进行加厚处理,即能保证对仪表板的安装支撑强度,从而降低了仪表板横梁本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仪表板横梁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仪表板横梁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总成、主仪表1、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的布置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总成、主仪表1的布置关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总成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总成、主仪表1的布置关系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管柱、转向管柱上安装板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的装配关系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总成的分解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在主仪表1、转向管柱2、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的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仪表板横梁本体10后移,移动到转向管柱2的后方,从而使主仪表1和转向管柱2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方便安装主仪表1;又由于加大了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间隔,从而方便安装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当将仪表板横梁本体10后移到转向管柱2的后方时,具有较大的仪表板横梁本体10布置空间,因此,本申请可方便的将仪表板横梁本体10设计为直管柱,而不再是弯曲的管柱。因此,不需要对仪表板横梁本体10进行加厚处理,即能保证对仪表板的安装支撑强度,从而降低了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重量。
具体的,参考图3-图6,包括仪表板横梁本体10、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
仪表板横梁本体10为直形筒状管,仪表板横梁本体10布置于转向管柱2、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的后下方;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为一体成形结构,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位于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后下方,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上下两端与转向管柱2的上下对应位置螺栓连接,进而将转向管柱2固定到仪表板横梁本体10;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左端固定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开设仪表板左侧围装配孔11-1,从而使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通过螺栓装配方式装配到仪表板左侧围;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右端固定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开设仪表板右侧围装配孔12-1,从而使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通过螺栓装配方式装配到仪表板右侧围。
本实用新型对仪表板横梁本体10和转向管柱2的具体固定方式进行精细设计,既要保证装配的简单便携性,又要尽最大程度的降低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后移距离,从而防止对驾驶员的驾驶操作空间造成影响。因此,本申请设计了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具体结构如下:
参考图7,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包括与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部13-1、从弧形部13-1的上侧向上延伸出的上平面部13-2以及从弧形部13-1的下侧向下延伸出的下平面部13-3;在上平面部13-2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A;在下平面部13-3开设有第二装配孔2A。
参考图8,转向管柱2的上下对应位置各一体成形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其中,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为L形安装板,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安装平面14-1以及与第一安装平面14-1垂直的第一翻折面14-2;第一安装平面14-1布置于转向管柱2的侧面,并且与转向管柱2轴向平行;第一翻折面14-2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平面14-1的底部一体成形,第一翻折面14-2的另一端形成与转向管柱2的径向弧度相匹配的半圆凹槽,并一体成形于转向管柱2的外周;在第一安装平面14-1开设第三装配孔3A;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布置于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的正下方,并与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的结构相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与转向管柱2一体成形;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的第二安装平面15-1开设第四装配孔4A;为安装及定位方便,第一安装平面14-1和第二安装平面15-1位于同一平面。
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弧形部13-1托于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后下方后,使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上平面部13-2与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的第一安装平面14-1对齐,此时上平面部13-2的第一装配孔1A和第一安装平面14-1的第三装配孔3A对齐,并采用螺栓将上平面部13-2和第一安装平面14-1连接固定;同时,使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下平面部13-3与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的第二安装平面15-1对齐,此时下平面部13-3的第二装配孔2A和第二安装平面15-1的第四装配孔4A对齐,并采用螺栓将下平面部13-3和第二安装平面15-1连接固定。
参考图4可以看出,一方面,转向管柱的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和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采用螺栓安装方式,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转向管柱为倾斜设计,因此,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可以紧靠在转向管柱的后面,与转向管柱的后表面紧密接触,然后再通过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分别与位于仪表板横梁本体10上下的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连接固定,由于仪表板横梁本体10仅靠在转向管柱的后面,与转向管柱不存在间隔,从而可最大程度的降低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后移距离,因此,完全不会对驾驶操作空间造成影响。
另外,仪表板横梁本体10还安装以下部件:
(1)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左端设置仪表板上端左支架16,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右端设置仪表板上端右支架17,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中部下方设置仪表板下端支架18;仪表板上端左支架16、仪表板上端右支架17和仪表板下端支架18各采用螺栓安装方式与仪表板连接固定。
(2)仪表板横梁本体10装配中控大屏左支架19和中控大屏右支架20;中控大屏左支架19和中控大屏右支架20采用螺栓安装方式与中控大屏连接固定。
(3)仪表板横梁本体10装配至少一个线束支架21;线束通过线束支架21与仪表板横梁本体10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总成,通过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固定转向系统后,再通过两侧的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与侧围固定,安装后,转向管柱和仪表板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闲区域,从而为主仪表1和其他电器系统预留足够的空间,对主仪表的布置及其周边部件的分布有极大的益处。也可通过增强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增强方向盘的刚度,也可为满足碰撞及NVH要求优化该区域局部结构。
具体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常规结构,通过移动仪表板横梁本体10,可有效的规避空调系统、暖风系统与主仪表系统等电器系统,合理利用空间结构,方便安装主仪表1、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且可以避免需求复杂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增加方向盘的垂向刚度。
2、本申请可方便的将仪表板横梁本体设计为直管柱,而不再是弯曲的管柱。因此,不需要对仪表板横梁本体进行加厚处理,即能保证对仪表板的安装支撑强度,从而降低了仪表板横梁本体的重量。
3、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于常规结构,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以提高方向盘的性能(常规结构受到转向系统上部的主仪表系统空间要求,转向管柱安装板优化空间有限)。
4、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于常规结构,仪表板横梁本体10为直梁,结构简单,便于左右舵车型的仪表板横梁结构的通用性(只需更改相应系统的安装板位置即可,无需对仪表板结构进行大的调整),可减少右舵车型生产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板横梁本体(10)、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
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为直形筒状管,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布置于转向管柱(2)、暖风系统及空调系统(3)的后下方;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位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后下方,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上下两端与所述转向管柱(2)的上下对应位置螺栓连接,进而将所述转向管柱(2)固定到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左端固定所述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所述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开设仪表板左侧围装配孔(11-1),从而使所述仪表板左侧围安装板(11)通过螺栓装配方式装配到仪表板左侧围;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右端固定所述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所述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开设仪表板右侧围装配孔(12-1),从而使所述仪表板右侧围安装板(12)通过螺栓装配方式装配到仪表板右侧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包括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部(13-1)、从所述弧形部(13-1)的上侧向上延伸出的上平面部(13-2)以及从所述弧形部(13-1)的下侧向下延伸出的下平面部(13-3);在所述上平面部(13-2)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A);在所述下平面部(13-3)开设有第二装配孔(2A);所述转向管柱(2)的上下对应位置各一体成形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和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其中,所述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为L形安装板,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安装平面(14-1)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垂直的第一翻折面(14-2);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布置于所述转向管柱(2)的侧面,并且与所述转向管柱(2)轴向平行;所述第一翻折面(1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的底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一翻折面(14-2)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转向管柱(2)的径向弧度相匹配的半圆凹槽,并一体成形于所述转向管柱(2)的外周;在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开设第三装配孔(3A);所述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布置于所述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的正下方,并与所述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的结构相同,所述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与所述转向管柱(2)一体成形;所述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的第二安装平面(15-1)开设第四装配孔(4A);
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弧形部(13-1)托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后下方后,使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上平面部(13-2)与所述转向管柱上安装板(14)的第一安装平面(14-1)对齐,此时所述上平面部(13-2)的第一装配孔(1A)和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的第三装配孔(3A)对齐,并采用螺栓将所述上平面部(13-2)和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1)连接固定;同时,使所述转向管柱弧形安装板(13)的下平面部(13-3)与所述转向管柱下安装板(15)的第二安装平面(15-1)对齐,此时所述下平面部(13-3)的第二装配孔(2A)和所述第二安装平面(15-1)的第四装配孔(4A)对齐,并采用螺栓将所述下平面部(13-3)和所述第二安装平面(15-1)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左端设置仪表板上端左支架(16),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右端设置仪表板上端右支架(17),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的中部下方设置仪表板下端支架(18);所述仪表板上端左支架(16)、所述仪表板上端右支架(17)和所述仪表板下端支架(18)各采用螺栓安装方式与仪表板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装配中控大屏左支架(19)和中控大屏右支架(20);所述中控大屏左支架(19)和所述中控大屏右支架(20)采用螺栓安装方式与中控大屏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装配至少一个线束支架(21);线束通过所述线束支架(21)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0)固定。
CN201920232980.6U 2019-02-25 2019-02-25 仪表板横梁总成 Active CN209566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2980.6U CN209566985U (zh) 2019-02-25 2019-02-25 仪表板横梁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2980.6U CN209566985U (zh) 2019-02-25 2019-02-25 仪表板横梁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6985U true CN209566985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4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2980.6U Active CN209566985U (zh) 2019-02-25 2019-02-25 仪表板横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69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627A (zh) * 2019-02-25 2019-05-03 中瑞德科(北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仪表板横梁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627A (zh) * 2019-02-25 2019-05-03 中瑞德科(北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仪表板横梁总成
CN109703627B (zh) * 2019-02-25 2024-05-28 北京开云汽车有限公司 仪表板横梁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8113B (zh) 汽车的车身
US7237831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cockpit module and related method
CN105799811A (zh) 一种发动机盖装具及采用该装具的安装方法
CN209566985U (zh) 仪表板横梁总成
CN109703627A (zh) 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02345522U (zh) 一种汽车后牌照灯安装结构
KR20130141759A (ko) 자동차용 펜더패널 조립 장치
CN208867082U (zh) 一种安装在汽车仪表板横梁上的公差调节器
CN205498854U (zh) 用于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
CN209336845U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09795195U (zh) 一种铝制集成式模块化特种车仪表台
CN105620217A (zh) 汽车板簧导向臂
CN204037506U (zh) 汽车副驾驶位安全气囊的安装支架及相应的汽车
CN104709220A (zh) 汽车乘员安全气囊模块的安装支架及安装结构
CN209739013U (zh) 一种用于顶棚气囊的安装装置及汽车
CN114852181A (zh) 一种柔性化设计的模块化横梁
CN204527333U (zh) 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
CN111516586A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
CN203111322U (zh) 汽车顶盖后横梁
CN112208645A (zh) 前围上部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12148565U (zh) 副仪表板的固定支架和车辆
CN220363262U (zh) 一种中央扶手支架及车辆
CN212921711U (zh) 仪表管梁总成及汽车
CN113682235B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悬浮屏安装结构
CN205010321U (zh) 一种小型校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6

Address after: No. 88, Beiyuan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2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aiyun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Wangjing Garden 609 Building,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Level 11, 203

Patentee before: ZHONGRUI DEKE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