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5559U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25559U CN209525559U CN201920227703.6U CN201920227703U CN209525559U CN 209525559 U CN209525559 U CN 209525559U CN 201920227703 U CN201920227703 U CN 201920227703U CN 209525559 U CN209525559 U CN 2095255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material
- limiting unit
- image forming
- discharge tray
- forming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下壳体,在该下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承所排出的片材的排出托盘,该下壳体收容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上壳体,该上壳体具有图像读取部和脚部,该图像读取部设置于下壳体的上方并读取图像,该脚部将图像读取部支承于下壳体,形成用于取出排出到排出托盘的片材的开口部;操作部,该操作部设置于上壳体,进行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以及限制部,该限制部以能够移位的方式支承于操作部,设置于能够与排出到排出托盘的片材接触的位置而限制片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体内排出型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将片材排出的排出托盘、在排出托盘的上方经由片材的排出空间而配置有图像读取装置的、所谓的机体内排出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情况下在图像读取装置的前部设置有具备触摸面板等的操作部。
在上述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有图像的片材容易由于定影部的热等而卷边,有时排出到排出托盘的片材在卷边的状态下被积载。在该情况下,先排出的卷边的片材以堵塞片材排出口前封堵的方式隆起,因此有时接下来排出的片材的排出被妨碍而产生翘曲、或者先排出的片材被接下来排出的片材推挤而从排出托盘落下。
另外,在排出的片材没有卷边的情况下,也有时由于片材彼此的摩擦力而导致先排出的片材被接下来排出的片材从排出托盘推出。因此,要求提高积载性以使排出后的片材不会从排出托盘落下。即使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也有可能同样地产生这样的排出托盘的积载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下壳体,在该下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承所排出的片材的排出托盘,该下壳体收容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上壳体,该上壳体具有图像读取部和脚部,该图像读取部设置于下壳体的上方并读取图像,该脚部将图像读取部支承于下壳体,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取出排出到排出托盘的片材;操作部,该操作部设置于上壳体,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以及限制部,该限制部以能够移位的方式支承于操作部,并设置于能够与排出到排出托盘的片材接触的位置而限制片材。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3中使限制部移位到退避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沿图5的B-B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6中使操作部移位到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所示以图像形成装置1被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为基准,将拉出片材盒21的一侧设为前,将其相反的一侧设为后,从前侧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而规定左右方向,进一步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壳体3侧设为上,将下壳体2侧设为下,从而确定各方向。左右方向是宽度方向的一例。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被称为所谓的机体内排出型的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下壳体2、上壳体3、以及操作部4。
下壳体2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壳体。在下壳体2收容有:收容片材的片材盒21、从片材盒21输送片材的输送机构、在由输送机构输送来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从图像形成部将片材输送到下壳体2外的排出机构(未图示)。图像形成部的结构没有被特别地限定,能够使用电子照相方式、喷墨方式、热敏头方式等的结构。
另外,在下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对排出机构所排出的片材进行支承的排出托盘6。排出托盘6在下壳体2的上表面形成为从后侧朝向前侧以呈凸状弯曲且上升的方式倾斜的形状。由此,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被排出机构从后侧朝向前侧排出到排出托盘6。即,排出托盘6的片材排出方向为前方向。
在排出托盘6设置有限制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的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为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配置在排出托盘6的前端部附近,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排出托盘6。由此,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在沿着排出托盘6被收纳的收纳位置(图1的位置)与前端部相对于排出托盘6立起的立起位置之间转动。在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位于立起位置时,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的顶端部被载置于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而被限制,片材积载在排出托盘6上。
上壳体3具备主体31、左脚部32以及右脚部33。在主体31收容有读取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图像读取部(未图示)、以及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文件馈送器)34。左脚部32和右脚部33分别配置于主体31的下表面的左端部和右端部,设置于下壳体2的上表面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由此,上壳体3经由供片材排出的排出空间61而设置在排出托盘6的上方。上壳体3在排出空间61的前方具有用于取出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的开口部35。
操作部4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面板,在前表面4A具备液晶面板等显示工具以及触摸面板、操作按钮等操作工具。操作部4支承于上壳体3的图像读取部的前端部。具体而言,在操作部4的左侧面4B和右侧面4C分别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部40(参照图2)。轴部40被插入于在上壳体3的左脚部32和右脚部33的内侧分别形成的孔部(未图示)。由此,操作部4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上壳体3。
操作部4能够在第一位置(图7的位置)与第二位置(图6的位置)之间摆动,第一位置是下表面4D接近排出托盘6而位于前下方的位置,第二位置是下表面4D比第一位置远离排出托盘6的位置。可以说,第一位置是操作部4覆盖开口部35的一部分的位置,第二位置是与第一位置相比操作部4覆盖开口部35的面积较小的位置。在从排出托盘6取出片材时,若使操作部4移位到第二位置则容易取出。
[限制部]
在操作部4设置有限制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的限制部。限制部以能够移位的方式支承于操作部4,设置于能够与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接触的位置。以下,使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对该限制部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1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的A-A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3中使限制部71移位到退避位置的状态的图。图2至图4示出操作部4位于第二位置、在排出托盘6上积载有片材S的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限制部71设置于操作部4的背面4F的左右中央。限制部71为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操作部4。具体而言,在限制部7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部711。另一方面,在操作部4的背面4F形成有能够收容限制部71的大小的凹部41。
轴部711被插入于在凹部41的左右侧面分别形成的孔部(未图示)。由此,限制部71能够在退避位置(图4的位置)与限制位置之间转动,退避位置是由于限制部71被收容于凹部41而沿着操作部4的背面4F的位置,限制位置是位于与操作部4的背面4F大致呈直角的位置。限制部71在限制位置处被未图示的卡止部卡止以使得不会向后方转动。可以说,这样的限制部71以顶端部能够摆动到比铅垂方向靠片材排出方向下游侧的位置的方式支承于操作部4。
在限制部71位于限制位置时,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顶端部与限制部71抵接而被限制,片材S积载在排出托盘6上。这样,通过在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顶端部所抵接的位置设置限制部71,从而限制部71抑制先排出的片材S被接下来排出的片材S推挤而从排出托盘6落下。由此,能够提高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积载性。
另外,在轴部711设置有作为施力部件的一例的扭转螺旋弹簧8。扭转螺旋弹簧8的线圈部8A支承于轴部711,一端部8B支承于限制部71,另一端部8C支承于操作部4。扭转螺旋弹簧8将限制部71朝向作为片材排出方向上游侧的后方施力。即,从退避位置朝向限制位置对限制部71施力。
这样,限制部71被向与排出托盘6上的片材S接触的方向施力,因此能够抵抗被排出的片材S推挤的力而将限制部71保持在限制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片材S的积载性。另外,也可以省略扭转螺旋弹簧8。在该情况下,限制部71借助于自重而保持在限制位置。
另外,在操作部4的凹部41设置有卡合部42。卡合部42是在凹部41的前端部由树脂弹簧等形成的爪部件,在限制部71位于退避位置时与限制部71的前端部卡合,将限制部71保持在退避位置。由此,在从排出托盘6取出片材S时,使限制部71移位到退避位置而与卡合部42卡合,由此容易取出片材S。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2的主视图,图6是沿图5的B-B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图6中使操作部4移位到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图5至图7示出以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呈凹状的方式卷边的片材S积载在排出托盘6上的状态。
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限制部72设置于操作部4的背面4F。限制部72为了高效地限制片材S的卷边较大的部分,因此分别配置在与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左右的宽度方向端部接触的位置。另外,该位置是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错开的位置。由此,限制部72在片材S的排出方向上对与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限制片材S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进行限制,因此能够高效地限制所排出的片材S。
另外,限制部72的前后方向的位置是与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上表面抵接的位置。限制部72通过下压卷边的片材S的上表面而抑制接下来排出的片材S的排出被妨碍的情况。
限制部72为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操作部4。具体而言,在限制部7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部721。另一方面,在操作部4的背面4F形成有能够收容限制部72的大小的两个凹部43。
轴部721被插入于在凹部43的左右侧面分别形成的孔部(未图示)。由此,限制部72能够在退避位置与沿着铅垂方向的限制位置之间转动,该退避位置是由于限制部72被收容于凹部43而沿着操作部4的背面4F的位置。在排出托盘6上没有片材S的情况下,限制部72由于自重而保持在限制位置。
在限制部72位于限制位置时,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上表面与限制部72抵接而被向下方向限制,片材S在被限制部72下压的状态下积载在排出托盘6上。这样,通过在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上表面所抵接的位置设置限制部72,而由限制部72抑制先排出的卷边的片材S以堵塞片材排出口前的方式隆起的情况。
其结果为,抑制由于先排出的片材S而接下来排出的片材S的排出被妨碍而产生翘曲、或者先排出的片材S被接下来排出的片材S推挤而从排出托盘6落下的情况。由此,能够提高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积载性。
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操作部4的凹部43设置有卡合部42。卡合部42在限制部72位于退避位置时与限制部72的前端部卡合,将限制部72保持在退避位置。由此,在从排出托盘6取出片材S时,使限制部72移位到退避位置而与卡合部42卡合,由此容易取出片材S。
如图7所示,即使在使操作部4移位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限制部72也由于自重而保持在沿着铅垂方向的限制位置,通过与片材S的上表面抵接而使限制部72的顶端部向前方转动。由此,与操作部4位于第一位置时同样地,限制部72能够与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上表面抵接而进行限制。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将限制部72朝向片材排出方向上游侧施力的施力部件。
[第三实施方式]
图8和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3的剖视图,图8示出操作部4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图9示出操作部4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两个限制部73设置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限制部72相同的位置。
限制部73为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操作部4。具体而言,在限制部7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部731。另一方面,在操作部4的背面4F形成有能够收容限制部73的大小的两个凹部44。轴部731被插入于在凹部44的左右侧面分别形成的孔部(未图示)。
在上壳体3设置有两个连动部件36,该两个连动部件36使限制部73与操作部4的移位连动地移位。连动部件36为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在上壳体3的主体31的前端部处的与限制部73在左右方向上的相同的位置被固定为向前方突出。如图8所示,在操作部4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连动部件36从上侧与限制部73的后端部附近抵接,而以限制部73的顶端部不会向下方摆动的方式将限制部73收容于凹部44,保持在沿着操作部4的背面4F的退避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操作部4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连动部件36从上侧与限制部73的后端部抵接,而将限制部73保持在与操作部4的背面4F相比成接近铅垂方向的角度的限制位置。位于限制位置的限制部73由于自重而在朝向限制位置的方向上被施力,通过与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的上表面抵接而使限制部73的顶端部向前方转动。
由此,在操作部4从第二位置(参照图8)向第一位置(参照图9)移位时,限制部73的顶端部由于自重而从退避位置向下方摆动,并且后端部一边与连动部件36抵接一边向前方移动,由此移位到限制位置。
由此,在图像形成时,通过使操作部4移位到第一位置,从而使限制部73移位到限制位置而限制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上表面,片材S在被限制部72下压的状态下积载在排出托盘6上,提高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积载性。另一方面,在从排出托盘6取出片材时,通过使操作部4移位到第二位置,而使限制部73移位到退避位置,因此容易取出片材。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设置将限制部73朝向片材排出方向上游侧施力的施力部件。
[其他]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排出托盘6的片材排出方向沿着前后方向,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沿着左右方向。
操作部4不限于上述的能够摆动的结构,也可以是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的结构、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结构。另外,操作部4也可以是不移位的结构。
[实施方式的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1、12、13具备下壳体2,在该下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承所排出的片材S的排出托盘6,该下壳体2收容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1、12、13具备上壳体3,该上壳体3具有图像读取部和左脚部32及右脚部33,该图像读取部设置于下壳体2的上方并读取图像,该左脚部32及右脚部33将图像读取部支承于下壳体2,形成用于取出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开口部35。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1、12、13具备:操作部4,该操作部4设置于上壳体3,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以及限制部71、72、73,该限制部71、72、73以能够移位的方式支承于操作部4,设置于能够与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接触的位置而限制片材S。
根据该结构,若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在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顶端部所抵接的位置设置限制部71,则限制部71抑制先排出的片材S被接下来排出的片材S推挤而从排出托盘6落下的情况。另外,若像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在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上表面所抵接的位置设置限制部72、73,则限制部72、73通过下压卷边的片材S而抑制接下来排出的片材S的排出被妨碍的情况。这样,通过限制部71、72、73与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接触,能够提高片材S的积载性。另外,由于限制部71、72、73能够移位,因此通过在取出片材S时使限制部71、72、73移位而容易取出片材S。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1、12、13,操作部4设置于图像读取部的排出托盘6的片材排出方向下游侧端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限制部71、72、73配置在与片材S的顶端部或者顶端部附近接触的位置,因此能够高效地限制所排出的片材S。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1、12、13,开口部35配置于排出托盘6的片材排出方向下游侧端部,限制部71、72、73被支承为顶端部能够摆动到比铅垂方向靠片材排出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若在通过开口部35而取出片材S时片材S与限制部71、72、73抵接,则由于限制部71、72、73向取出的方向摆动,因此容易取出。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1,限制部71被支承为能够向沿着排出托盘6的片材排出方向的方向摆动,该图像形成装置11具备扭转螺旋弹簧8,该扭转螺旋弹簧8将限制部71朝向片材排出方向上游侧施力。
根据该结构,由于限制部71在与排出托盘6上的片材S接触的方向上被施力,因此能够抵抗被所排出的片材S推挤的力而将限制部71保持在限制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片材S的积载性。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2、13,在将与排出托盘6的片材排出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限制部72、73配置在与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的宽度方向端部接触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所排出的片材S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卷边严重,因此限制部72、73下压片材S的卷边位置,能够高效地限制所排出的片材S。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2、13,该图像形成装置12、13具备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该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设置于排出托盘6,限制排出到排出托盘6的片材S,在与排出托盘6的片材排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限制部72、73配置在相对于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错开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限制部72、73在片材S的排出方向上对与排出托盘侧限制部62限制片材S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进行限制,因此能够高效地限制所排出的片材S。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1、12、13,操作部4被设置为能够移位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处该操作部4覆盖开口部35的一部分,在该第二位置处与第一位置相比该操作部4覆盖开口部35的面积较小。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操作部4移位到第二位置,而容易取出片材S。
另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3,该图像形成装置13设置有连动部件36,在操作部4位于第一位置时该连动部件36使限制部73移位到能够与片材S接触的位置,在操作部4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连动部件36使限制部73移位到不与片材S接触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与使操作部4移位到第二位置连动地,限制部73退避,因此容易取出片材S。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1、12,限制部71、72能够移位到沿着操作部4的一侧面的退避位置,操作部4具有卡合部42,在限制部71、72位于退避位置时该卡合部42与限制部71、72卡合。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限制部71、72与卡合部42卡合而保持在退避位置,从而容易取出片材S。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下壳体,在该下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承被排出的片材的排出托盘,该下壳体收容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上壳体,该上壳体具有图像读取部和脚部,该图像读取部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上方并读取图像,该脚部将所述图像读取部支承于所述下壳体,并形成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取出排出到所述排出托盘的片材;
操作部,该操作部设置于所述上壳体,进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以及
限制部,该限制部以能够移位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操作部,并设置于能够与排出到所述排出托盘的片材接触的位置而限制片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所述排出托盘的片材排出方向下游侧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配置于所述排出托盘的片材排出方向下游侧端部,
所述限制部被支承为顶端部能够摆动到比铅垂方向靠片材排出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被支承为顶端部能够摆动到比铅垂方向靠片材排出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将所述限制部朝向片材排出方向上游侧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与所述排出托盘的片材排出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
所述限制部配置在与排出到所述排出托盘的片材的宽度方向端部接触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排出托盘侧限制部,该排出托盘侧限制部设置于所述排出托盘,限制排出到所述排出托盘的片材,
在与所述排出托盘的片材排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所述限制部配置在相对于所述排出托盘侧限制部错开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被设置为能够移位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处,所述操作部覆盖所述开口部的一部分,在该第二位置处,与所述第一位置相比所述操作部覆盖所述开口部的面积较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装置设置有连动部件,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该连动部件使所述限制部移位到能够与片材接触的位置,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该连动部件使所述限制部移位到不与片材接触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能够移位到沿着所述操作部的一侧面的退避位置,
所述操作部具有卡合部,在所述限制部位于所述退避位置时,该卡合部与所述限制部卡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29958A JP2019144466A (ja) | 2018-02-22 | 2018-02-22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8-029958 | 2018-02-2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25559U true CN209525559U (zh) | 2019-10-22 |
Family
ID=67771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27703.6U Active CN209525559U (zh) | 2018-02-22 | 2019-02-20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9144466A (zh) |
CN (1) | CN209525559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10454B2 (ja) * | 2019-08-30 | 2023-07-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8
- 2018-02-22 JP JP2018029958A patent/JP2019144466A/ja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2-20 CN CN201920227703.6U patent/CN209525559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144466A (ja) | 2019-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09481B2 (en) | Operation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 |
US20100265652A1 (en) | Docking Device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
JP438917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896089A (ja) | Icカード情報処理装置 | |
CN209525559U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203675146U (zh)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
US7413362B2 (en) | Paper tray for printer | |
US20180072079A1 (en) | Print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abutting part for suppressing cover from opening due to impact from fall | |
CN109941786A (zh) | 供纸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US8498109B2 (en) | Fitting mechanism and output device | |
CN104339885B (zh) | 供送托盘 | |
US20060001209A1 (en) | Printer | |
JP641802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84109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TW200924305A (en) | Card connector | |
JP2008274741A (ja) | 扉体の開閉装置、記録装置 | |
JP2009087679A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JP437440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2445095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JP2011029815A (ja) | チルトパネル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10232097A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JP7259492B2 (ja) |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2987524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573866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509903B2 (ja) | 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