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7458U - 温度保险丝 - Google Patents

温度保险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7458U
CN209487458U CN201920354461.7U CN201920354461U CN209487458U CN 209487458 U CN209487458 U CN 209487458U CN 201920354461 U CN201920354461 U CN 201920354461U CN 209487458 U CN209487458 U CN 209487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
chamber
link
thermal cutoffs
conduc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44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尧祥
陈春水
柴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Se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e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e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e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44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7458U/zh
Priority to US17/293,032 priority patent/US11574787B2/en
Priority to EP19919800.3A priority patent/EP3910660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6991 priority patent/WO2020186717A1/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22662A priority patent/KR102596895B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7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7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055Fusible members
    • H01H85/12Two or more separate fusible members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74Switches in which only the opening movement or only the closing movement of a contact is effected by heating or cooling
    • H01H37/76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 H01H37/761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with a fusible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013Means for preventing damage, e.g. by ambient influences to the fuse
    • H01H85/0021Means for preventing damage, e.g. by ambient influences to the fuse water or dustpro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41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 H01H85/048Fuse 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055Fusible members
    • H01H85/06Fusi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sibl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143Electrical contacts; Fastening fusible members to such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165Casings
    • H01H85/175Ca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sing shape o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41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 H01H85/048Fuse resistors
    • H01H2085/0483Fuse resistors with temperature dependent resistor, e.g. thermis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3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suppressing arc
    • H01H2085/38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suppressing arc with insulating stationar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013Means for preventing damage, e.g. by ambient influences to the fuse
    • H01H85/0021Means for preventing damage, e.g. by ambient influences to the fuse water or dustproof devices
    • H01H85/0026Means for preventing damage, e.g. by ambient influences to the fuse water or dustproof devices casings for the fuse and its bas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055Fusible members
    • H01H85/08Fusi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fusibl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143Electrical contacts; Fastening fusible members to such contacts
    • H01H85/147Parallel-sid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18Casing fillings, e.g. pow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3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suppressing arc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温度保险丝,至少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载流熔断装置,在包括有具有一端开口的外壳、盖板、封口胶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所述载流熔断装置被设置于其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有绝缘线套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一端分别电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封口胶填充于所述外壳的开口,并满足:至少覆盖了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一电极片的电气连接点及其线头,同样也覆盖了第二电极片与第二导线的电气连接点及其线头。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实现了一种具有良好密封防护性能的温度保险丝,满足相应场合下应用。

Description

温度保险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断器温度保险丝,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水型高电压温度保险丝。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内部高压电路及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防护要求明显高于传统燃油车,特别是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为了保证电动汽车在涉水、遭遇雨水或者部分被浸等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能,要求PTC加热器的防水性能最好达到IPX7,避免对车内或车周边人员造成电击的意外伤害,因为电动汽车的电压很高,由于漏电造成的伤害会更加严重。目前在PTC加热器主回路上增加一高电压温度保险丝已成为一种标配,但防水型的高电压温度保险丝暂无厂家提供。
例如申请人之前提出一种温度保险丝,如CN208093500U所揭示,其电极是外露的。但在应用于空调系统时,需考虑引线端的防水功能,以满足安全性要求。因此,在客户端使用时,还需要在所安装位置额外进行整体灌封硅橡胶以进行防水保护,但应用上显然造成不便利。此外,该温度保险丝是呈轴向布置的,在此情况下,由于PTC加热器的线路都由单侧进线,采用这类轴向型温度保险丝安装时,一端线束需折回,还需要在至少该端电极焊接一根多股线以折回,这样不仅不方便操作,而且由于电极及焊接点外漏而导致不能满足密封性防护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满足密封防护要求的温度保险丝。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温度保险丝,至少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载流熔断装置,在包括有具有一端开口的外壳、盖板、封口胶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所述载流熔断装置被设置于其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有绝缘线套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一端分别电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封口胶填充于所述外壳的开口,并满足:至少覆盖了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一电极片的电气连接点及其线头,同样也覆盖了第二电极片与第二导线的电气连接点及其线头。
其中,公开另一种温度保险丝,包括两端并联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包括有具有一端开口的外壳、盖板、封口胶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所述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被设置于其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有绝缘线套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一端分别电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封口胶填充于所述外壳的开口,并满足:至少覆盖了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一电极片的电气连接点及其线头,同样也覆盖了第二电极片与第二导线的电气连接点及其线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实现了一种具有良好密封防护性能的温度保险丝,满足相应场合下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1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2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3的载流熔断装置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3的高压熔断装置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3的沿中轴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3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4的剖面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4的爆炸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5的剖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保险丝实施例6的剖面图。
其中:
外壳:101、201、301、401、501、601
凸脊:101a、601a
第一腔室:301a、401a、501a
第二腔室:301b、401b、501b
安装孔:301c、401c
盖板:102、201、202、402、502、602
第一盖板:302
第二盖板:303
隔板:303a
底板:102e、402e
第一隔板:102b、402c
第二隔板:102c、402d
第三隔板:102d、402f
折线:102a、402b、402a、602a
封口胶:103、203、304、403、503、603
载流体:104、204、312、404、504、604
熔断体:105、306、406、506
助熔断剂:106、305、405、505、606
灭弧介质:307、407、507
第一电极片:107、207、308、408、508、607
第二电极片:108、208、309、409、509、608
第一电极片408的一端:408a
第二电极片409的一端:409a
左端子:107a、107b、308a、308b
右端子:108a、108b、309a、309b
第一导线:109、209、310、412、512、609
第二导线:110、210、311、413、513、610
卡口:408b、409b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针对现有技术的温度保险丝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具有良好密封防护性能的温度保险丝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该实施例的温度保险丝是由外壳101、盖板102、封口胶103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并联的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作为核心功能器件被设置于其中。该实施例优选的,外壳101、盖板102、封口胶103均是选用绝缘性质良好的材质,例如外壳101和盖板102采用陶瓷材质,封口胶103采用环氧树脂材质。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中外壳101以圆柱形为例进行展示说明,同时与之适应的盖板102、封口胶103也具有相匹配的外形,但该实施例中的外壳101、盖板102、封口胶103的形状不应受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和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形状。
作为核心功能器件的并联的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该实施例是分别以并行排列设置一个“n”形载流体104和一个“n”形熔断体105示出。其中,载流体104与熔断体105都是选用易熔合金,所述的易熔合金通常是指熔点在300℃以下的金属及其合金,例如,由Bi、Sn、Pb、In等低熔点金属元素组成。其中,载流体104的熔点低于熔断体105的熔点,载流体104的内阻值低于熔断体105的内阻值。“n”形的载流体104和熔断体105的各两端具有并行段。该实施中,由于载流体104的内阻值低于熔断体105的内阻值,在通以正常的工作电流(工作电流除启动的瞬时,在实际长时间工作时,通常不超过额定电流)时,主要由作为载流熔断装置的载流体104由于内阻值低于熔断体105实现大部分的载流能力。
该实施例中,由外壳101、盖板102、封口胶103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填充有助熔断剂106,与载流体104、熔断体105包裹接触,助熔断剂106可以选用能够降低被熔断合金表面张力的物质,如松香类物质(天然松香、合成松香等)焊锡膏等。在正常情况下,电流主要流经载流体104,当被保护器件出现异常温升时,温度传递至载流体104,温度达到载流体104的熔点时,载流体104在助熔断剂106的张力作用下收缩分断,断开载流体104这一并联支路;在载流体104实现过温熔断瞬间,由于熔断体105的熔点高于载流体104的熔点,熔断体105还保持导通状态,电流全部加载在熔断体105上,使其自身发热,随着热量的进一步增加,并在温度上升的共同作用下,熔断体105达到其熔点,在助熔断剂106的张力作用下,熔断体105迅速收缩,自行熔断,在分断过程中必然产生电弧,由于“n”形结构所形成的并行段的设置,存在高电场强度,电子之间相斥,拉长电弧,加快自由电子与正离子的复合与扩散,可快速的切断电弧,执行高压分断,保护线路的安全。
该实施例中,用于连接载流体104和熔断体105的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片107和第二电极片108,其中为了规模制造,第一电极片107、第二电极片108均为相同形状并以镜像排列,第一电极片107、第二电极片108均是由导电金属片冲压而成大致的“L”形的结构,其中,电极片上设有开槽,将电极片的一端(图中上端)分为两个端子,以分别连接连接载流体104和熔断体105的一端。具体的,第一电极片107的一端分为左端子107a、左端子107b,第二电极片108的一端分为右端子108a、右端子108b,载流体104的两端各连接于左端子107a、右端子108a,熔断体105的两端各连接于左端子107b、右端子108b,形成载流体104与熔断体105的电气并联结构。第一电极片107的另一端(图中下端)焊接有第一导线109,第二电极片108的另一端(图中下端)焊接有第二导线110,以形成第一导线109、第一电极片107、载流体104、熔断体105、第二电极片108、第二导线110的电气连接。该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9、第二导线110均分别焊接于第一电极片107、第二电极片108的内侧,并垂直向下延伸。其中,第一导线109与第一电极片107的焊接及第二电极片108与第二导线110的焊接可以采用沾锡点焊、超声波金属焊接等实现。第一导线109和第二导线110均是采用多股线以实现更好的柔性弯折,如铜绞线,并外套有绝缘线套,绝缘线套材质可以选用铁氟龙、硅橡胶、聚酯材质等绝缘性能佳的绝缘体。该实施例中,封口胶103的填充要求是:至少覆盖了第一导线109与第一电极片107的焊接点及其线头,同样也覆盖了第二电极片108与第二导线110的焊接点及其线头。
该实施例中,盖板102包括位于下端的底板102e和垂直于底板102e的三个平行间隔排列的第一隔板102b、第二隔板102c、第三隔板102d,通过第二隔板102c将载流体104、熔断体105的并行段相互隔开,而第一隔板102b和第三隔板102d则分别用于间隔载流体104和熔断体105的外侧。该实施例中,由于该第一电极片107、第二电极片108的电极片的一端具有开槽而被分为两个端子,一方便可以利于载流体104、熔断体105进行分别焊接,另一方便也使得该盖板102可以第二隔板102c可以从第一电极片107、第二电极片108的开槽插入安装。其中该盖板102的底板两侧具有对应于第一电极片107、第二电极片108安装的大致同宽度(通常略宽)的卡槽。此外,为了增加爬电距离以提高安全性,所述第一隔板102b、第二隔板102c、第三隔板102d的轮廓均具有折线102a,如该实施例图中,具有“凹”形的折线轮廓;以及外壳101的顶面内壁还设置有凸脊101a,以增加爬电距离。
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线109和第二导线110同端出线并向下延伸,实现了径向布置封装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轴向布置封装结构而言,更加适合PTC加热器主回路,而无需将一端线束需折回,便于安装操作。此外,由于采用电极片再焊接导线后引出,并借助封口胶对焊接点及其线头进行密封,从而实现了良好的密封性防护效果,符合防水领域的使用要求。
该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工作电压低于450VDC的场合。
实施例2:
参阅图3所示,该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基本相同,该实施例的温度保险丝包括外壳201、盖板202、封口胶203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以及由载流体204和熔断体(图中不可视)并联的实现的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盖板202对载流体204和熔断体进行间隔;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的温度保险丝的管脚封装方式是采用轴向布置的封装结构,具体的,第一导线209与第一电极片207的焊接及第二电极片208与第二导线210的焊接后,第一导线209和第二导线210是以弯折后朝向两侧出线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事先将第一电极片207和第二电极片208进行弯折后再分别焊接第一导线209和第二导线210,以实现朝向两侧出线的结构。同样的,该实施例中,封口胶203的填充要求是:至少覆盖了第一导线209与第一电极片207的焊接点及其线头,同样也覆盖了第二电极片208与第二导线210的焊接点及其线头。其他未说明部分均是与实施例1采用相同的技术手段实现,于此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中,第一导线209和第二导线210的异端出线的轴向布置的封装结构,可以适用于其他场合,如:应用于液冷系统时,温度保险丝一般安装在离水面,可直接串联在加热回路中,采用轴向出线,方便安装。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所应用的回路类型不同,但是同样具有等同的密封性防护效果,符合防水领域的使用要求,该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工作电压低于450VDC的场合。
实施例3:
参阅图4至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温度保险丝中,外壳301、第一盖板302、第二盖板303、封口胶304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并联的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作为核心功能器件被设置于其中。其中,该外壳301对应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分别具有并排的第一腔室(载流熔断腔)301a和第二腔室(高压熔断腔)301b,该第一腔室301a和第二腔室301b之间具有相互间隔的隔板。该实施例优选的,外壳301、第一盖板302、第二盖板303、封口胶304均是选用绝缘性质良好的材质,例如外壳301、第一盖板302、第二盖板303采用陶瓷材质,封口胶304采用环氧树脂材质。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中外壳301以大致矩形体形连接一半圆片的外形为例进行展示说明,同时与之适应的第一盖板302、第二盖板303、封口胶304也具有相匹配的外形,但该实施例中的外壳301、第一盖板302、第二盖板303、封口胶304的形状不应受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和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形状。额外的,该实施例的外壳301的半圆片上设置一安装孔301c,安装孔301c用于与被保护件进行安装固定。
作为核心功能器件的并联的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该实施例是分别以并行排列设置一个“一”字形载流体312和一个“n”形熔断体306示出。其中,载流体312的熔点低于熔断体306的熔点,载流体312的内阻值低于熔断体306的内阻值。“n”形的熔断体306的两端具有并行段。该实施中,由于载流体312的内阻值低于熔断体306的内阻值,在通以正常的工作电流时,主要由作为载流熔断装置的载流体312由于内阻值低于熔断体306实现大部分的载流能力。其中,载流体312选用易熔合金,所述的易熔合金通常是指熔点在300℃以下的金属及其合金,例如,由Bi、Sn、Pb、In等低熔点金属元素组成,熔断体306则选用熔断温度更高的电致发热体,例如银铜合金、易熔合金、康铜丝、铁铬铝、镍铬丝等。
该实施例中,在由外壳301、第一盖板302、第二盖板303、封口胶304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分别在第一腔室301a和第二腔室301b中分别填充有助熔断剂305和灭弧介质307,助熔断剂305和灭弧介质307与设置在第一腔室301a载流体312及设置在第二腔室301b的熔断体306包裹接触;助熔断剂305可以选用能够降低被熔断合金表面张力的物质,如松香类物质(天然松香、合成松香等)焊锡膏等,灭弧介质307可以选用灭弧膏、石英砂、六氟化硫、变压器油等。在正常情况下,电流主要流经载流体312,当被保护器件出现异常温升时,温度传递至载流体312,温度达到载流体312的熔点时,载流体312在助熔断剂305的张力作用下收缩分断,断开载流体312这一并联支路;在载流体312实现过温熔断瞬间,由于熔断体306的熔点高于载流体312的熔点,熔断体306还保持导通状态,电流全部加载在熔断体306上,使其自身发热,随着热量的进一步增加,并在温度上升的共同作用下,熔断体306达到其熔点,熔断体306迅速收缩,自行熔断,在分断过程中必然产生电弧,由于“n”形结构所形成的并行段的设置,存在高电场强度,电子之间相斥,拉长电弧,加快自由电子与正离子的复合与扩散,可快速的切断电弧,执行高压分断,同时第二腔室301b内填充有灭弧介质307可以进行灭弧,保护线路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在一些应用场合下,熔断体也可以选用与载流体类似的由Bi、Sn、Pb、In等低熔点金属元素组成的易熔合金,但是通过调整元素配比不同,使得其满足:熔断体的熔点高于载流体的熔点,熔断体的内阻值高于载流体的内阻值。这种应用场合下,该实施例的第二腔室填充有灭弧介质被替换为助熔断剂。
该实施例中,用于连接载流体312和熔断体306的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片308和第二电极片309,其中为了规模制造,第一电极片308、第二电极片309均为相同形状并以镜像排列,第一电极片308、第二电极片309均是由导电金属片冲压而成大致的“L”形的结构,其中电极片上设有开槽,将电极片的一端(图中上端)分为两个端子,以分别连接连接载流体312和熔断体306的一端。具体的,第一电极片308的一端分为左端子308a、左端子308b,第二电极片309的一端分为右端子309a、右端子309b;其中,“L”形的结构的第一电极片308在左端子308a是再次弯折出一个“L”形段,而左端子308b依然是横向延伸的“一”字型段。同样的,“L”形的结构的第二电极片309在左端子309a是再次弯折出一个“L”形段,而左端子309b依然是横向延伸的“一”字型段;载流体312的两端各连接于左端子308a、右端子309a,熔断体306的两端各连接于左端子308b、右端子309b,形成载流体312与熔断体306的电气并联结构。第一电极片308的另一端(图中下端)焊接有第一导线310,第二电极片309的另一端(图中下端)焊接有第二导线311,以形成第一导线310、第一电极片308、载流体312、熔断体306、第二电极片309、第二导线311的电气连接。该实施例中,第一导线310、第二导线311均分别焊接于第一电极片308、第二电极片309的内侧,并垂直向下延伸。其中,第一导线310与第一电极片308的焊接及第二电极片309与第二导线311的焊接可以采用沾锡点焊、超声波金属焊接等实现。第一导线310和第二导线311均是采用多股线以实现更好的柔性弯折,如铜绞线,并外套有绝缘线套,绝缘线套材质可以选用铁氟龙、硅橡胶、聚酯材质等绝缘性能佳的绝缘体。该实施例中,封口胶103的填充要求是:至少覆盖了第一导线310与第一电极片308的焊接点及其线头,同样也覆盖了第二电极片309与第二导线311的焊接点及其线头。
该实施例中,第一盖板302为一长矩形片状结构,以对应于第一腔室301a的下端开口,与第一腔室301a配合而将载流体312和助熔断剂305封闭于其中,第二盖板303包括位于下端的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隔板303a,通过下端的底板以对应于第二腔室301b的下端开口,与第二腔室301b配合而将熔断体306和灭弧介质307封闭于其中,通过隔板303a将熔断体306的并行段相互隔开,同时由于该隔板303a的存在也增加爬电距离,提高安全性。此外,为了增加爬电距离以提高安全性,该实施例3还可以类似于实施例1中,在外壳的顶面内壁还设置有凸脊或突点以增加爬电距离。
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线310和第二导线311同端出线并向下延伸,实现了径向布置封装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轴向布置封装结构而言,更加适合PTC加热器主回路,而无需将一端线束需折回,便于安装操作。此外,由于采用电极片再焊接导线后引出,并借助封口胶对焊接点及其线头进行密封,从而实现了良好的密封性防护效果,符合防水领域的使用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应用场合,也可以将该实施例3的径向布置封装结构替换成类似于实施例2的轴向布置的封装结构。
该实施例3由于与实施例1、2一样,具有等同的密封性防护效果,符合防水领域的使用要求。此外,相比于实施例1,由于该实施例3将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进行间隔设置,且作为高压熔断装置的熔断体306选用更耐高压的材质,并辅予填充灭弧介质307,具有更好的耐压等级。该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工作电压低于850~1000VDC的场合。
实施例4:
参阅图8、图9所示,该实施例的温度保险丝中,外壳401、盖板402、封口胶403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并联的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作为核心功能器件被设置于其中。其中,该外壳401对应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分别具有第一腔室(载流熔断腔)401a和第二腔室(高压熔断腔)401b,该第一腔室401a和第二腔室401b是以外壳401的内腔中插入配合的盖板402进行分割间隔而形成的,如该实施例的第二腔室401b和第一腔室401a是以图中所示的上、下布置的。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中外壳401以大致长矩形体形连接一半圆片的外形为例进行展示说明,同时与之适应的盖板402、封口胶403也具有相匹配的外形,但该实施例中的外壳401、盖板402、封口胶403的形状不应受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和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形状,但优选的外壳401是采用长条外形的,如圆柱体形,六棱柱体形等。定义沿长条外形的外壳401的长度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盖板402插入并匹配外壳401的内腔(其中,盖板402与外壳401之间的间隙也由少量的封口胶进行密封),并位于下端的封口胶403之上,从而使外壳401的内腔被分割间隔出上、下布置的第二腔室401b和第一腔室401a。该实施例优选的,外壳401、盖板402、封口胶403均是选用绝缘性质良好的材质,例如外壳401、盖板402采用陶瓷材质,封口胶403采用环氧树脂材质。额外的,该实施例的外壳401的半圆片上设置一安装孔401c,安装孔401c用于与被保护件进行安装固定。
作为核心功能器件的并联的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该实施例是分别以上、下排列设置一个“n”形熔断体406和一个“一”字形载流体404示出。其中,载流体404的熔点低于熔断体406的熔点,载流体404的内阻值低于熔断体406的内阻值。“n”形的熔断体406的两端具有并行段。该实施中,由于载流体404的内阻值低于熔断体406的内阻值,在通以正常的工作电流时,主要由作为载流熔断装置的载流体404由于内阻值低于熔断体406实现大部分的载流能力。其中,载流体404选用易熔合金,所述的易熔合金通常是指熔点在300℃以下的金属及其合金,例如,由Bi、Sn、Pb、In等低熔点金属元素组成,熔断体406则同样选用如银铜合金、易熔合金、康铜丝、铁铬铝、镍铬丝等等的熔断温度更高的电致发热体。
该实施例中,由外壳401、盖板402、封口胶403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分别在第一腔室401a和第二腔室401b中填充有助熔断剂405和灭弧介质407,助熔断剂405和灭弧介质407与设置在第一腔室401a载流体404及设置在第二腔室401b的熔断体406包裹接触;助熔断剂405可以选用能够降低被熔断合金表面张力的物质,如松香类物质(天然松香、合成松香等)焊锡膏等,灭弧介质407可以选用灭弧膏、石英砂、六氟化硫、变压器油等。在正常情况下,电流主要流经载流体404,当被保护器件出现异常温升时,温度传递至载流体404,温度达到载流体404的熔点时,载流体404在助熔断剂405的张力作用下收缩分断,断开载流体404这一并联支路;在载流体404实现过温熔断瞬间,由于熔断体406的熔点高于载流体404的熔点,熔断体406还保持导通状态,电流全部加载在熔断体406上,使其自身发热,随着热量的进一步增加,并在温度上升的共同作用下,熔断体406达到其熔点,熔断体406迅速收缩,自行熔断,在分断过程中必然产生电弧,由于“n”形结构所形成的并行段的设置,存在高电场强度,电子之间相斥,拉长电弧,加快自由电子与正离子的复合与扩散,可快速的切断电弧,执行高压分断,同时第二腔室401b内填充有灭弧介质407可以进行灭弧,保护线路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在一些应用场合下,熔断体也可以选用与载流体类似的由Bi、Sn、Pb、In等低熔点金属元素组成的易熔合金,但是通过调整元素配比不同,使得其满足:熔断体的熔点高于载流体的熔点,熔断体的内阻值高于载流体的内阻值。这种应用场合下,该实施例的第二腔室填充有灭弧介质被替换为助熔断剂。
该实施例中,用于连接载流体404和熔断体406的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片408和第二电极片409,其中为了规模制造,第一电极片408、第二电极片409均为相同形状并以镜像排列,第一电极片408、第二电极片409均是由导电金属片冲压而成大致的“1”形的结构。其中,“1”形的第一电极片408的一端(图中上端)408a和第二电极片409的一端(图中上端)409a被弯折出一个小“L”形段,形成一个焊接平台,以便于分别连接“n”形的熔断体406的两端。而第一电极片408和第二电极片409的中间位置相向的一侧(内侧)则分别连接“一”字形载流体404的两端,从而形成上、下排列设置的熔断体406与载流体404的电气并联结构,以分别对应到上、下布置的第二腔室401b和第一腔室401a。
该实施例中,盖板402包括位于下端的底板402e和垂直于底板402e的三个平行间隔排列的第一隔板402c、第二隔板402d以及与第一隔板402c、第二隔板402d均垂直的第三隔板402f,通过第三隔板402f将“n”形的熔断体406的并行段相互隔开,而第一隔板402c和第二隔板402d则分别用于间隔熔断体406的两外侧。其中,第一电极片408、第二电极片409在上、下排列的载流体404和熔断体406之间设置有卡口408b、409b,该盖板402的底板402e两侧具有对应于第一电极片408、第二电极片409相应卡口408b、409b的卡槽,从而盖板402将载流体404和熔断体406进行上、下隔断。此外,为了增加爬电距离以提高安全性,所述第一隔板402c、第二隔板402d、第三隔板402f的轮廓均具有折线402b、402a,如该实施例图中,具有“凹”形的折线轮廓。此外,为了增加爬电距离以提高安全性,该实施例4还可以类似于实施例1中,在外壳的顶面内壁还设置有凸脊或突点以增加爬电距离。
该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片408的另一端(图中下端)焊接有第一导线412,第二电极片409的另一端(图中下端)焊接有第二导线413,以形成第一导线412、第一电极片408、载流体404、熔断体406、第二电极片409、第二导线413的电气连接。该实施例中,第一导线412、第二导线413均分别焊接于第一电极片408、第二电极片409的内侧,并垂直向下延伸。其中,第一导线412与第一电极片408的焊接及第二电极片409与第二导线413的焊接可以采用沾锡点焊、超声波金属焊接等实现。第一导线412和第二导线413均是采用多股线以实现更好的柔性弯折,如铜绞线,并外套有绝缘线套,绝缘线套材质可以选用铁氟龙、硅橡胶、聚酯材质等绝缘性能佳的绝缘体。该实施例中,封口胶403的填充要求是:至少覆盖了第一导线412与第一电极片408的焊接点及其线头,同样也覆盖了第二电极片409与第二导线413的焊接点及其线头。
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线412和第二导线413同端出线并向下延伸,实现了径向布置封装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轴向布置封装结构而言,更加适合PTC加热器主回路,而无需将一端线束需折回,便于安装操作。此外,由于采用电极片再焊接导线后引出,并借助封口胶对焊接点及其线头进行密封,从而实现了良好的密封性防护效果,符合防水领域的使用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应用场合,也可以将该实施例4的径向布置封装结构替换成类似于实施例2的轴向布置的封装结构。
该实施例4由于与实施例1、2、3一样,具有等同的密封性防护效果,符合防水领域的使用要求。并且,该实施例4由于将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进行间隔设置,且作为高压熔断装置的熔断体406选用更耐高压的材质,并辅予填充灭弧介质407,也具有更好的耐压等级。该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工作电压低于850~1000VDC的场合。此外,由于该实施例4采用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以上、下排列布置的结构设计,相比于实施例3,该实施例的温度保险丝体积更加瘦长,可以适用于一些特定场合需求,如:在液冷系统的加热器中,由于布置了电路板及其他控制件,留给温度保险丝的位置相对较小,故原有平行排布的方式不适合于对空间要求较紧凑的位置使用,可以通过使用该实施例的温度保险丝来满足使用要求。
实施例5:
参阅图10所示,该实施例5与上述实施例4基本一致,该实施例的温度保险丝中,外壳501、盖板502、封口胶503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并联的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作为核心功能器件被设置于其中。其中,该外壳501对应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分别具有第一腔室(载流熔断腔)501a和第二腔室(高压熔断腔)501b,该第一腔室501a和第二腔室501b是以外壳501的内腔中插入配合的盖板502进行分割间隔而形成的,以上、下布置的。该实施例并联的载流熔断装置和高压熔断装置,是分别以上、下排列设置一个“n”形熔断体506和一个“一”字形载流体504示出。其中,载流体504的熔点低于熔断体506的熔点,载流体504的内阻值低于熔断体506的内阻值。该实施例中,分别在第一腔室501a和第二腔室501b中填充有助熔断剂505和灭弧介质507,助熔断剂505和灭弧介质507与设置在第一腔室501a载流体504及设置在第二腔室501b的熔断体506包裹接触。
该实施例5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用于连接载流体504和熔断体506的第一电极片508和第二电极片509是由导电金属片冲压而成大致的“1”形的相同片状结构以镜像排列,而上端不在折弯成类似实施4的焊接平台,“n”形的熔断体506直接焊接与其上端。该实施例的第一电极片508和第二电极片509相比于实施例4焊接操作上相对麻烦,但电极片的冲压制造上更加简单,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此外,该实施例另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极片508的另一端(图中下端)是在外侧焊接有第一导线512,第二电极片509的另一端(图中下端)是在外侧焊接有第二导线513。相比于上述实施例4的内侧焊接操作上相对简单而易于操作。
实施例6:
参阅图11所示,该实施例的温度保险丝是由外壳601、盖板602、封口胶603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载流熔断装置作为核心功能器件被设置于其中。该实施例优选的,外壳601、盖板602、封口胶603均是选用绝缘性质良好的材质,例如外壳601和盖板602采用陶瓷材质,封口胶603采用环氧树脂材质。该实施中外壳601、盖板602、封口胶603具有相匹配的外形结构以实现相互配合。其中,该实施例的载流熔断装置是以一个“n”形载流体604示出,“n”形的载流体604的两端具有并行段。其中,载流体604选用易熔合金,所述的易熔合金通常是指熔点在300℃以下的金属及其合金,例如,由Bi、Sn、Pb、In等低熔点金属元素组成。
该实施例中,由外壳601、盖板602、封口胶603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填充有助熔断剂606,与载流体604包裹接触,助熔断剂606可以选用能够降低被熔断合金表面张力的物质,如松香类物质(天然松香、合成松香等)焊锡膏等。在正常情况下,电流流经载流体604,当被保护器件出现异常温升时,温度传递至载流体604,温度达到载流体604的熔点时,载流体604在助熔断剂606的张力作用下收缩而自行熔断以实现电流分断,在分断过程中可能产生电弧,由于“n”形结构所形成的并行段的设置,存在高电场强度,电子之间相斥,拉长电弧,加快自由电子与正离子的复合与扩散,可快速的切断电弧,保护线路的安全。
该实施例中,用于连接载流体604的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片607和第二电极片608,其中为了规模制造,第一电极片607、第二电极片608均为相同形状并以镜像排列,第一电极片607、第二电极片608均是由导电金属片冲压而成大致的“L”形的结构,以形成焊接平台。载流体604的两端各连接(优选采用焊接)于第一电极片607和第二电极片608上端的焊接平台。第一电极片607的另一端(图中下端)焊接有第一导线609,第二电极片608的另一端(图中下端)焊接有第二导线610,以形成第一导线609、第一电极片607、载流体604、第二电极片608、第二导线610的电气连接。该实施例中,第一导线609、第二导线610均分别焊接于第一电极片607、第二电极片608的内侧,并垂直向下延伸。其中,第一导线609与第一电极片607的焊接及第二电极片608与第二导线610的焊接可以采用沾锡点焊、超声波金属焊接等实现。第一导线609和第二导线610均是采用多股线以实现更好的柔性弯折,如铜绞线,并外套有绝缘线套,绝缘线套材质可以选用铁氟龙、硅橡胶、聚酯材质等绝缘性能佳的绝缘体。该实施例中,封口胶603的填充要求是:至少覆盖了第一导线609与第一电极片607的焊接点及其线头,同样也覆盖了第二电极片608与第二导线610的焊接点及其线头。
该实施例中,盖板602包括位于下端的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中隔板,通过中隔板将载流体604的并行段相互隔开。此外,为了增加爬电距离以提高安全性,盖板602的所述中隔板轮廓均具有折线602a,如该实施例图中,具有“凹”形的折线轮廓;以及外壳601的顶面内壁还设置有凸脊601a,以增加爬电距离。
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线609和第二导线610同端出线并向下延伸,实现了径向布置封装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轴向布置封装结构而言,更加适合PTC加热器主回路,而无需将一端线束需折回,便于安装操作。此外,由于采用电极片再焊接导线后引出,并借助封口胶对焊接点及其线头进行密封,从而实现了良好的密封性防护效果,符合防水领域的使用要求。
该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工作电压低于220VDC的场合。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温度保险丝,至少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载流熔断装置,在包括有具有一端开口的外壳、盖板、封口胶构造出的密闭腔室内,所述载流熔断装置被设置于其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有绝缘线套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一端分别电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封口胶填充于所述外壳的开口,并满足:至少覆盖了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一电极片的电气连接点及其线头,同样也覆盖了第二电极片与第二导线的电气连接点及其线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熔断装置,所述高压熔断装置与所述载流熔断装置并联,所述的高压熔断装置也是被设置于所述密闭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是同端出线并向下延伸,以实现径向布置的封装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是异端出线而朝向两侧,以实现轴向布置封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线套的材质包括材质铁氟龙、硅橡胶或聚酯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朝向所述高压熔断装置的内壁还设置有增加爬电距离的凸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一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熔断装置包括载流体,所述高压熔断装置包括熔断体,且载流体的熔点低于熔断体的熔点,载流体的内阻值低于熔断体的内阻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体和所述高压熔断装置的其中至少一个为“n”形,两端具有并行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一腔室,所述载流体和所述熔断体并行排列设置于所述腔室,所述腔室内还填充有助熔断剂,与所述载流体和熔断体包裹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是大致的“L”形的结构的电极片,且电极片上设有开槽,将电极片的一端分为两个端子,以分别连接连所述载流体和熔断体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体和所述熔断体均为“n”形,从而各两端具有并行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位于下端的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三个平行间隔排列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通过所述第二隔板插入所述开槽而将所述的载流体和熔断体的并行段相互隔开,通过所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则分别用于间隔所述载流体和熔断体的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的轮廓均具有折线轮廓以增加爬电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并排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载流体和所述熔断体并行排列并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腔室内还填充有助熔断剂,与所述载流体包裹接触,所述第二腔室还填充有灭弧介质或助熔断剂,与所述熔断体包裹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是大致的“L”形的结构的电极片,且电极片上设有开槽,将电极片的一端分为两个端子,以分别连接连所述载流体和熔断体的一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体为“一”字形,所述熔断体为“n”形,两端具有并行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为一片状结构,以对应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下端开口,与第一腔室配合而将所述载流体和助熔断剂封闭于其中,所述第二盖板包括位于下端的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隔板,通过下端的底板以对应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下端开口,与第二腔室配合而将所述熔断体和灭弧介质封闭于其中,通过隔板将所述熔断体的并行段相互隔开。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一腔室,所述盖板插入配合于所述腔室中并进行分割间隔而形成上、下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熔断体和所述载流体上、下排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腔室内还填充有助熔断剂,与所述载流体包裹接触,所述第二腔室还填充有灭弧介质或助熔断剂,与所述熔断体包裹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是大致的“1”形的结构的电极片,所述熔断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极片的上端,所述载流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极片的中间位置相向的一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体为“一”字形,所述熔断体为“n”形,两端具有并行段。
CN201920354461.7U 2019-03-20 2019-03-20 温度保险丝 Active CN209487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4461.7U CN209487458U (zh) 2019-03-20 2019-03-20 温度保险丝
US17/293,032 US11574787B2 (en) 2019-03-20 2019-09-20 Thermal cutoff
EP19919800.3A EP3910660B1 (en) 2019-03-20 2019-09-20 Thermal cutoff
PCT/CN2019/106991 WO2020186717A1 (zh) 2019-03-20 2019-09-20 一种温度保险丝
KR1020217022662A KR102596895B1 (ko) 2019-03-20 2019-09-20 열 차단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4461.7U CN209487458U (zh) 2019-03-20 2019-03-20 温度保险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7458U true CN209487458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34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4461.7U Active CN209487458U (zh) 2019-03-20 2019-03-20 温度保险丝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4787B2 (zh)
EP (1) EP3910660B1 (zh)
KR (1) KR102596895B1 (zh)
CN (1) CN209487458U (zh)
WO (1) WO20201867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0269A (zh) * 2019-12-30 2020-05-19 丽智电子(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连体式盒装保险丝的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816A (ja) * 1984-06-25 1986-01-16 株式会社 信明産業 加圧導電スイツチの製造方法と加圧導電スイツチ
US5287079A (en) * 1992-11-09 1994-02-15 Cooper Industries, Inc. Sub-miniature plastic fuse
JP3194429B2 (ja) * 1998-06-02 2001-07-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過電流遮断構造
JP4230194B2 (ja) * 2002-10-30 2009-02-25 内橋エステック株式会社 合金型温度ヒューズ及び温度ヒューズエレメント用線材
JP4514669B2 (ja) * 2005-07-29 2010-07-28 エヌイーシー ショット 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温度ヒューズを用いた保護装置
JP5241191B2 (ja) * 2007-10-03 2013-07-17 日本高圧電気株式会社 電線ヒューズ
CN101859665A (zh) 2009-04-07 2010-10-13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培容量的合金型温度保险丝
CN201638772U (zh) * 2009-06-08 2010-11-17 热敏碟公司 封装热熔断器组件
CN203398063U (zh) * 2013-07-19 2014-01-15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n型熔断器
CN203839326U (zh) * 2014-05-07 2014-09-17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温度保险丝
CA2892220C (en) * 2014-06-30 2021-01-26 Matthew Rain Darr Pluggable touch-safe fuse module with built-in removal handle
CN205723413U (zh) * 2015-12-03 2016-11-23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保护装置
CN205900482U (zh) * 2016-06-07 2017-01-18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型温度保险装置
CN207097772U (zh) * 2017-08-02 2018-03-13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合金型温度保险丝
CN208093500U (zh) * 2018-04-03 2018-11-13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熔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0269A (zh) * 2019-12-30 2020-05-19 丽智电子(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连体式盒装保险丝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96895B1 (ko) 2023-10-31
KR20210102973A (ko) 2021-08-20
EP3910660A4 (en) 2022-03-23
EP3910660A1 (en) 2021-11-17
WO2020186717A1 (zh) 2020-09-24
US20220005662A1 (en) 2022-01-06
US11574787B2 (en) 2023-02-07
EP3910660B1 (en) 2022-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1498B2 (en) Wound capacitor having a thermal disconnect at a hot spot
EP0282025B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fuse function
US7473487B2 (en) Temperature fuse, and battery using the same
EP1796215B1 (en)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electric cables
CN209487458U (zh) 温度保险丝
EP3869531B1 (en) High-voltage fusing apparatus
CN103329407B (zh) 保护装置,特别是机动车辆部件的控制电子器件
CN209434140U (zh) 温度保险丝
CN110729578A (zh) 一种接线柱结构及包括该接线柱结构的电器
CN105609369A (zh) 温控开关
US4736070A (en) Miniaturized lighting or overload protective device and protective device used therein
CN212907259U (zh) 一种新型热保护压敏电阻
JP2016162683A (ja) 高圧電気回路保護用ヒューズ
CN216015183U (zh) 一种充油型断路器
CN211556218U (zh) 一种接线柱结构及包括该接线柱结构的电器
CN112768322B (zh) 一种表面贴装熔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0378579U (zh) 水冷导线和配置该水冷导线的电池包
CN110335791A (zh) 一种故障开路型保护器件
CN107210171A (zh) 保护元件
CN111508673A (zh) 一种热保护型压敏电阻
KR20160137818A (ko) 퓨즈 저항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341622A (zh) 一种引线与熔体一体式的管状电流保险丝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11023A (zh) 保护元件
JPH058856U (ja) 気密型線ヒユーズ
JPH0757615A (ja) 樹脂封止型回路保護用電子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