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1130U - 电车的悬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车的悬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1130U
CN209441130U CN201821866970.XU CN201821866970U CN209441130U CN 209441130 U CN209441130 U CN 209441130U CN 201821866970 U CN201821866970 U CN 201821866970U CN 209441130 U CN209441130 U CN 209441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assembly
suspension
electric car
girder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669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业军
高嘉利
杨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che Tra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che Tra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che Tra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che Tra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669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1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1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1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车的悬架结构,包括:车架;前桥结构;后桥结构;前悬架总成,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架,前桥结构同时和两个支架连接,支架和车架之间连接有前推力杆结构,前桥结构和车架之间也连接有前推力杆结构,在支架上安装有前气囊总成;后悬架总成,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梁结构,后桥结构分别和两个梁结构的中部连接,各梁结构中部还通过后推力杆结构和车架连接,在梁结构两个端部分别安装有后气囊总成,后气囊总成和前气囊总成均设置为空气弹簧结构,各后气囊总成侧部均连接有后减振器结构,后减振器结构和车架连接,两个梁结构之间还连接有后稳定杆结构。本电车的悬架结构具有减振效果好,稳定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车的悬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车悬架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车的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纯电动城市客车(电车)是绿色新能源交通工具,电车底盘是消化吸收国内外客车底盘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制而成的,底盘包括可提升车身稳定性的悬架结构。为适应目前市场需求,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减振效果好,稳定性好,还能提升车辆舒适性的电车的悬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减振效果好,稳定性好,还能提升车辆舒适性的电车的悬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车的悬架结构,包括:
车架;
前桥结构;
后桥结构;
前悬架总成,用于连接车架和前桥结构,所述前悬架总成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架,所述前桥结构同时和两个支架连接,所述支架和车架之间连接有前推力杆结构,所述前桥结构和车架之间也连接有前推力杆结构,在支架上安装有前气囊总成,在支架上还安装有位于前气囊总成侧部的前减振器结构,所述前减振器结构和车架连接,两个支架之间连接有前稳定杆结构;
后悬架总成,用于连接车架和后桥结构,所述后悬架总成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梁结构,所述后桥结构分别和两个梁结构的中部连接,各梁结构中部还通过后推力杆结构和车架连接,所述后桥结构和车架之间也连接有后推力杆结构,在梁结构两个端部分别安装有后气囊总成,所述后气囊总成和前气囊总成均设置为空气弹簧结构,各后气囊总成侧部均连接有后减振器结构,所述后减振器结构和车架连接,两个梁结构之间还连接有后稳定杆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气囊总成包括后气囊储气筒和后空气弹簧主体,所述后气囊储气筒接收外部送来的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入后空气弹簧主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气囊总成包括前气囊储气筒和前空气弹簧主体,所述前气囊储气筒接收外部送来的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入前空气弹簧主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前气囊总成连接有前高度阀,所述前高度阀和对应前空气弹簧主体对接,至少一个后气囊总成连接有后高度阀,所述后高度阀和对应后空气弹簧主体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梁结构上的后推力杆结构设置在面朝另一个梁结构的侧部位置,所述后桥结构上的后推力杆结构设置在两个梁结构之间,所述后稳定杆结构也设置在两个梁结构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梁结构设置为C型梁结构,对应的后气囊总成安装在梁结构的端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稳定杆结构设置为C 型结构,所述后稳定杆结构两端端部分别和梁结构连接,所述后稳定杆结构中部通过后吊杆结构和车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稳定杆结构设置为C 型结构,所述前稳定杆结构两端端部分别和支架连接,所述前稳定杆结构中部通过稳定杆抱箍和车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稳定杆结构的端部通过前吊杆结构和对应支架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电车的悬架结构整体设计合理、紧凑,减振效果好,稳定性好,还能提升车辆舒适性,其整体设置为前二后四空气悬架结构,主要设置有减振器、稳定杆、推力杆和梁组合等结构,各个结构之间配合紧密,气囊总成可以通过压缩空气的作用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浮动调节,以此来改变车辆的高度,起到了减振的效果,而且减振器结构的设置也进一步提升了减振效果,空气悬架给予了汽车更多的灵性,当你在高速行驶时悬架可以变硬来提高车身的稳定性,而长时间在低速不平的路面行驶时,配合车辆自身的控制单元会使悬架变软来提高车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前桥结构和前悬架总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前悬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后桥结构和后悬架总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后悬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A-A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00、车架;200、前桥结构;300、后桥结构;400、前悬架总成;410、支架;420、前推力杆结构;430、前气囊总成; 440、前减振器结构;450、前稳定杆结构;460、前高度阀;470、稳定杆抱箍;480、前吊杆结构;500、后悬架总成;510、梁结构; 520、后推力杆结构;530、后气囊总成;540、后减振器结构;550、后稳定杆结构;560、后高度阀;570、后吊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至图9所示,本电车的悬架结构包括:
车架100;
前桥结构200;
后桥结构300;
前悬架总成400,用于连接车架100和前桥结构200,所述前悬架总成400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架410,所述前桥结构 200同时和两个支架410连接,所述支架410和车架100之间连接有前推力杆结构420,所述前桥结构200和车架100之间也连接有前推力杆结构420,在支架410上安装有前气囊总成430,在支架410上还安装有位于前气囊总成430侧部的前减振器结构 440,所述前减振器结构和车架100连接,两个支架410之间连接有前稳定杆结构450;
后悬架总成500,用于连接车架100和后桥结构300,所述后悬架总成500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梁结构510,所述后桥结构300分别和两个梁结构510的中部连接,各梁结构510中部还通过后推力杆结构520和车架100连接,所述后桥结构300和车架100之间也连接有后推力杆结构520,在梁结构510两个端部分别安装有后气囊总成530,所述后气囊总成530和前气囊总成 430均设置为空气弹簧结构,各后气囊总成530侧部均连接有后减振器结构540,所述后减振器结构540和车架100连接,两个梁结构510之间还连接有后稳定杆结构550。
在本实用新型中,前悬架总成400用于连接车架100和车辆前桥,后悬架总成500用于连接车架100和车辆后桥,空气弹簧是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充入压缩空气,利用气体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
本电车的悬架结构整体设计合理、紧凑,减振效果好,稳定性好,还能提升车辆舒适性,其整体设置为前二后四空气悬架结构,主要设置有减振器、稳定杆、推力杆和梁组合等结构,各个结构之间配合紧密,气囊总成可以通过压缩空气的作用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浮动调节,以此来改变车辆的高度,起到了减振的效果,而且减振器结构的设置也进一步提升了减振效果,空气悬架给予了汽车更多的灵性,当你在高速行驶时悬架可以变硬来提高车身的稳定性,而长时间在低速不平的路面行驶时,配合车辆自身的控制单元会使悬架变软来提高车子的舒适性。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优选后气囊总成530包括后气囊储气筒和空气弹簧主体,所述后气囊储气筒接收外部送来的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入空气弹簧主体中。
进一步的,前气囊总成430包括前气囊储气筒和前空气弹簧主体,所述前气囊储气筒接收外部送来的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入前空气弹簧主体中。
上述前气囊总成430结构设置和后气囊总成530基本相同,其位置和尺寸规格具有差异,工作时,可利用空压机供气给气囊储气筒,气囊储气筒的将压缩的空气送到空气弹簧中,以此来改变车辆的高度,可以通过控制空气弹簧的充放气,使弹簧压缩或伸长,从而起到减振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至少一个前气囊总成430连接有前高度阀460,所述前高度阀460和对应前空气弹簧主体对接,至少一个后气囊总成530连接有后高度阀560,所述后高度阀560和对应后空气弹簧主体对接。
高度阀可控制对应空气弹簧充放气,本实用新型在前轮和后轮的附近设有车高传感器(高度阀),按高度阀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断出车身高度的变化,再控制空气弹簧的充放气,使弹簧压缩或伸长,从而起到减振的效果。
为进一步提升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紧凑性,并保证整体悬架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各梁结构510上的后推力杆结构520设置在面朝另一个梁结构510的侧部位置,所述后桥结构300上的后推力杆结构520设置在两个梁结构510之间,所述后稳定杆结构550也设置在两个梁结构510之间。
上述后桥结构300优选连接有两个后推力杆结构520,加上梁结构510上的两个后推力杆结构520,四个后推力杆布置在同一侧位置,而后稳定杆布置的相对的另一侧位置,形成左右分布布局,整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和舒适度更佳。
在本实用新型中,梁结构510设置为C型梁结构510,对应的后气囊总成530安装在梁结构510的端部位置。左右对称的C 型梁组合配合气囊总成的设置,使得整体悬架系统减振效果理想,行驶稳定,还能减少零件之间的相互干涉影响,两个C型的梁之间安装空间设置更灵活。
进一步的,为提升安装的可靠性以及整体稳定性,优选后稳定杆结构550中部通过后吊杆结构570和车架100连接,优选后吊杆结构570设置为对称的两个,后稳定杆结构550进一步优选设置为C型结构,其两端端部分别和梁结构510连接,中部通过吊杆和车架100连接,使得后稳定杆结构550连接更加可靠、稳定。
进一步的,为保证前稳定杆结构450和支架410、车架100 连接的紧密可靠,优选前稳定杆结构450设置为C型结构,所述前稳定杆结构450两端端部分别和支架410连接,所述前稳定杆结构450中部通过稳定杆抱箍470和车架100连接。
优选地,前稳定杆结构450的端部通过前吊杆结构480和对应支架410连接,而且对应上述稳定杆抱箍470设置为对称的两个。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车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前桥结构;
后桥结构;
前悬架总成,用于连接车架和前桥结构,所述前悬架总成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架,所述前桥结构同时和两个支架连接,所述支架和车架之间连接有前推力杆结构,所述前桥结构和车架之间也连接有前推力杆结构,在支架上安装有前气囊总成,在支架上还安装有位于前气囊总成侧部的前减振器结构,所述前减振器结构和车架连接,两个支架之间连接有前稳定杆结构;
后悬架总成,用于连接车架和后桥结构,所述后悬架总成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梁结构,所述后桥结构分别和两个梁结构的中部连接,各梁结构中部还通过后推力杆结构和车架连接,所述后桥结构和车架之间也连接有后推力杆结构,在梁结构两个端部分别安装有后气囊总成,所述后气囊总成和前气囊总成均设置为空气弹簧结构,各后气囊总成侧部均连接有后减振器结构,所述后减振器结构和车架连接,两个梁结构之间还连接有后稳定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车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气囊总成包括后气囊储气筒和后空气弹簧主体,所述后气囊储气筒接收外部送来的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入后空气弹簧主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车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气囊总成包括前气囊储气筒和前空气弹簧主体,所述前气囊储气筒接收外部送来的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入前空气弹簧主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车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前气囊总成连接有前高度阀,所述前高度阀和对应前空气弹簧主体对接,至少一个后气囊总成连接有后高度阀,所述后高度阀和对应后空气弹簧主体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车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梁结构上的后推力杆结构设置在面朝另一个梁结构的侧部位置,所述后桥结构上的后推力杆结构设置在两个梁结构之间,所述后稳定杆结构也设置在两个梁结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车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结构设置为C型梁结构,对应的后气囊总成安装在梁结构的端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车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稳定杆结构设置为C型结构,所述后稳定杆结构两端端部分别和梁结构连接,所述后稳定杆结构中部通过后吊杆结构和车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车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稳定杆结构设置为C型结构,所述前稳定杆结构两端端部分别和支架连接,所述前稳定杆结构中部通过稳定杆抱箍和车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车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稳定杆结构的端部通过前吊杆结构和对应支架连接。
CN201821866970.XU 2018-11-13 2018-11-13 电车的悬架结构 Active CN209441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6970.XU CN209441130U (zh) 2018-11-13 2018-11-13 电车的悬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6970.XU CN209441130U (zh) 2018-11-13 2018-11-13 电车的悬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1130U true CN209441130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66970.XU Active CN209441130U (zh) 2018-11-13 2018-11-13 电车的悬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11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5091A (zh) * 2018-11-13 2019-03-26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电车的悬架结构
WO2020098432A1 (zh) * 2018-11-13 2020-05-22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底盘及纯电动城市客车
CN112590486A (zh) * 2020-12-18 2021-04-02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空气悬挂系统、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5091A (zh) * 2018-11-13 2019-03-26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电车的悬架结构
WO2020098432A1 (zh) * 2018-11-13 2020-05-22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底盘及纯电动城市客车
WO2020098433A1 (zh) * 2018-11-13 2020-05-22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电车的悬架结构
CN112590486A (zh) * 2020-12-18 2021-04-02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空气悬挂系统、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41130U (zh) 电车的悬架结构
CN205872217U (zh) 驾驶室四气囊全浮悬置装置
CN104773045A (zh) 组合弹簧补偿悬挂装置
CN209441131U (zh) 底盘及纯电动城市客车
CN109515091A (zh) 电车的悬架结构
CN102923202B (zh)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CN109515092A (zh) 底盘及纯电动城市客车
CN204451911U (zh) 空气减震独立悬挂式拖挂房车底盘
CN205395690U (zh) 一种纯电动轻型卡车空气悬架系统
CN204749784U (zh) 一种车用空气弹簧后悬架系统
CN202623836U (zh) 一种客车空气悬架
CN104943523A (zh) 一种可降低动力系统对车身震动影响的连接结构
CN209441132U (zh) 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前悬架总成
CN204674327U (zh) 组合弹簧补偿悬挂装置
CN203497041U (zh) 重卡车身后悬置总成
CN218858530U (zh) 一种气囊悬浮房车
CN209441129U (zh) 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悬架总成
CN201176114Y (zh) 客车空气悬挂系统
CN203199063U (zh)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CN205553836U (zh) 车辆用悬架总成
CN104943507A (zh) 一种新型空调压缩机安装支架
CN2675442Y (zh) 大巴全空气前悬架
CN203093667U (zh) 一种客车后空气悬架
CN201405695Y (zh) 低地板、低入口城市客车的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
CN2621961Y (zh) 汽车全空气前悬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