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0187U - 一种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0187U
CN209410187U CN201822232974.9U CN201822232974U CN209410187U CN 209410187 U CN209410187 U CN 209410187U CN 201822232974 U CN201822232974 U CN 201822232974U CN 209410187 U CN209410187 U CN 209410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late
carriage body
body frame
plate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29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树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ifan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ifan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ifan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ifan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329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0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0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0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多功能车厢包括封闭式的厢体,厢体具有厢体框架和围设在厢体框架上的围板组件,围板组件包括安装在厢体框架的尾部和两侧部的至少一侧上的活动封板,活动封板包括上封板,上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连接有上封板支撑结构,活动封板还包括下封板和铰接在下封板的上沿并可朝外翻转的中封板,下封板和中封板限位配合以防止中封板相对下封板向内翻转,中封板和下封板均与厢体框架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中封板和厢体框架之间还连接有翻转支撑结构。实现车厢内部的防护以及较大的装卸空间,同时能够保证较大的空间利用率,实现车厢的多功能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厢一般应用于运输以及客运过程中,应用于运输的车厢一般可以用于运输货物做零售,车厢则需要满足装货、卸货和摆摊等条件。
授权公告号为CN2024809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流动式售货车,其包括封闭式车厢,车厢的侧部和尾部均设有横向活动挡板,横向活动挡板包括上挡板、中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向上开启用于遮阳挡雨,中封板的上沿铰接在上封板上并可向上翻转用于贴设广告,下挡板向下开启用于装卸货物,上封板、中封板和下封板均与车厢之间连接有翻转支撑装置,从而使上封板、中封板和下封板能够保持在开启位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上挡板向上开启至近似水平位置,通过气弹簧支撑,中封板向上翻转至竖直位置并通过链条拉紧,下封板向下翻转至水平位置通过链条拉紧用于装卸物品或者摆摊。这种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下封板开启时会将车厢内部物品暴露在外,对内部的物品没有防护,而且下封板关闭时由使物品的摆放占据车厢内部一定的空间,这就导致车厢的空间利用率低,且车厢的功能性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厢下封板开启时对内部没有防护、关闭时车厢空间利用率低导致车厢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车厢的车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口车厢空间功能性单一导致车辆适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车厢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车厢包括封闭式的厢体,厢体具有厢体框架和围设在厢体框架上的围板组件,所述围板组件包括安装在厢体框架的尾部和两侧部的至少一侧上的活动封板,活动封板包括设置在厢体框架的对应侧的上部并可向上翻转的上封板,上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连接有用于将上封板支撑在翻转状态的上封板支撑结构,活动封板还包括设置厢体框架的对应侧的下部并可向下翻转的下封板,下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连接有下封板锁紧结构,活动封板还包括铰接在下封板的上沿并可朝外翻转的中封板,所述下封板和中封板在两者板面相对平行时相互限位配合以防止中封板相对下封板向内翻转,所述中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设有中封板锁紧结构,所述中封板和厢体框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在下封板封闭时将中封板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以及用于在下封板开启时将下封板和中封板同步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的翻转支撑结构。
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厢,通过在下封板的上沿铰接中封板,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下封板锁紧在厢体框架上时,通过翻转支撑结构可以将中封板支撑在水平翻转位置,此时中封板的上板面可以用于摆摊,放置物品,利用车厢的外部空间,增加车厢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下封板的锁紧能够对车厢内部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另外,在下封板向外翻转时,由于下封板与中封板限位配合,使中封板可以跟随下封板向外翻转,最终通过翻转支撑结构将中封板和下封板同步支撑在水平位置,此时可以通过车厢的对应侧装卸货物,装卸空间较大。进一步的,通过中封板和下封板的铰接形式以及翻转支撑结构的布置,能够实现车厢内部的防护以及较大的装卸空间,同时能够保证较大的空间利用率,实现车厢的多功能。
进一步的,厢体框架的侧部设有所述活动封板,对应侧部的上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上封板支撑结构与厢体框架可拆连接,所述导向结构在上封板处于水平翻转状态并与厢体框架脱离支撑配合时可引导上封板向内滑入至厢体内部。在经过窄小空间的地方时,可以将两侧的上封板收入至厢体内部,减小车厢打开时的左右侧方向的占用空间,而且此时不需要将车厢整体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厢体框架的对应横梁上的导轨以及与导轨导向装配的引导件,引导件具有与上封板铰接配合以使上封板可向上翻转的铰接销,所述厢体框架的对应立柱上位于上封板的内侧设有支撑销,所述支撑销在上封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支撑在上封板的下部以使上封板可受推力向内滑入至厢体内部。通过铰接销和支撑销实现对处于水平状态的上封板的两点支撑,从而将上封板保持在水平状态,并通过推动上封板将其收入厢体内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厢体框架的尾部设有所述活动封板,厢体框架包括位于尾部两根立柱之间且结构呈U形的翻转架,翻转架包括底梁和连接在底梁两端的两个支臂,翻转架的两支臂分别铰接在对应的立柱上以使翻转架的底边能够向上翻转,实现车厢自卸功能,翻转架与厢体框架之间设有用于将翻转架保持与厢体框架处于闭合状态的锁紧件,厢体框架尾部的下封板的下沿铰接在翻转架的底梁上。能够保证不增加车厢后部长度的前提下,直接将货物装入至车厢内部,或从车厢内部取下。
进一步的,所述厢体框架的尾部和两侧部均具有活动封板而使厢体形成三侧开门结构。能够合理增加厢体空间,而且装卸通道较大,方便货物的摆放和装卸。
进一步的,围板组件的前封板下部设有供管材穿过的通道,通道处设置有门板。能够增加车厢的适应性,满足对多种类型的货物的装卸运输等功能。
进一步的,围板组件的前封板的上沿上装配有左右方向延伸的工具箱,工具箱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工具门。实现对维修工具的存放功能的集成。
进一步的,所述下封板和中封板通过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合页实现铰接配合,在下封板和中封板的内侧板面相对平行时,两者的朝向相对的配合面相互抵靠而实现限位配合。方便连接,较好的实现二者的限位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支撑结构包括铰接在厢体框架上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第一链条的长度小于第二链条的长度,所述第一链条与中封板可拆连接以在下封板封闭时将中封板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所述第二链条与中封板可拆连接以在下封板开启时将下封板和中封板同步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能够根据下封板和中封板不同的开启状态选择两个链条中的一个进行支撑,结构比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技术方案是:
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车厢,车厢包括封闭式的厢体,厢体具有厢体框架和围设在厢体框架上的围板组件,所述围板组件包括安装在厢体框架的尾部和两侧部的至少一侧上的活动封板,活动封板包括设置在厢体框架的对应侧的上部并可向上翻转的上封板,上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连接有用于将上封板支撑在翻转状态的上封板支撑结构,活动封板还包括设置厢体框架的对应侧的下部并可向下翻转的下封板,下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连接有下封板锁紧结构,活动封板还包括铰接在下封板的上沿并可朝外翻转的中封板,所述下封板和中封板在两者板面相对平行时相互限位配合以防止中封板相对下封板向内翻转,所述中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设有中封板锁紧结构,所述中封板和厢体框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在下封板封闭时将中封板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以及用于在下封板开启时将下封板和中封板同步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的翻转支撑结构。
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辆,通过在车厢的下封板的上沿铰接中封板,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下封板锁紧在厢体框架上时,通过翻转支撑结构可以将中封板支撑在水平翻转位置,此时中封板的上板面可以用于摆摊,放置物品,利用车厢的外部空间,增加车厢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下封板的锁紧能够对车厢内部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另外,在下封板向外翻转时,由于下封板与中封板限位配合,使中封板可以跟随下封板向外翻转,最终通过翻转支撑结构将中封板和下封板同步支撑在水平位置,此时可以通过车厢的对应侧装卸货物,装卸空间较大。进一步的,通过中封板和下封板的铰接形式以及翻转支撑结构的布置,能够实现车厢内部的防护以及较大的装卸空间,同时能够保证较大的空间利用率,实现车厢的多功能。
进一步的,厢体框架的侧部设有所述活动封板,对应侧部的上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上封板支撑结构与厢体框架可拆连接,所述导向结构在上封板处于水平翻转状态并与厢体框架脱离支撑配合时可引导上封板向内滑入至厢体内部。在经过窄小空间的地方时,可以将两侧的上封板收入至厢体内部,减小车厢打开时的左右侧方向的占用空间,而且此时不需要将车厢整体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厢体框架的对应横梁上的导轨以及与导轨导向装配的引导件,引导件具有与上封板铰接配合以使上封板可向上翻转的铰接销,所述厢体框架的对应立柱上位于上封板的内侧设有支撑销,所述支撑销在上封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支撑在上封板的下部以使上封板可受推力向内滑入至厢体内部。通过铰接销和支撑销实现对处于水平状态的上封板的两点支撑,从而将上封板保持在水平状态,并通过推动上封板将其收入厢体内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厢体框架的尾部设有所述活动封板,厢体框架包括位于尾部两根立柱之间且结构呈U形的翻转架,翻转架包括底梁和连接在底梁两端的两个支臂,翻转架的两支臂分别铰接在对应的立柱上以使翻转架的底边能够向上翻转,翻转架的两支臂分别铰接在对应的立柱上以使翻转架的底边能够向上翻转,实现车厢自卸功能,厢体框架尾部的下封板的下沿铰接在翻转架的底梁上。能够保证不增加车厢后部长度的前提下,直接将货物装入至车厢内部,或从车厢内部取下。
进一步的,所述厢体框架的尾部和两侧部均具有活动封板而使厢体形成三侧开门结构。能够合理增加厢体空间,而且装卸通道较大,方便货物的摆放和装卸。
进一步的,围板组件的前封板下部设有供管材穿过的通道,通道处设置有门板。能够增加车厢的适应性,满足对多种类型的货物的装卸运输等功能。
进一步的,围板组件的前封板的上沿上装配有左右方向延伸的工具箱,工具箱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工具门。实现对维修工具的存放功能的集成。
进一步的,所述下封板和中封板通过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合页实现铰接配合,在下封板和中封板的内侧板面相对平行时,两者的朝向相对的配合面相互抵靠而实现限位配合。方便连接,较好的实现二者的限位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支撑结构包括铰接在厢体框架上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第一链条的长度小于第二链条的长度,所述第一链条与中封板可拆连接以在下封板封闭时将中封板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所述第二链条与中封板可拆连接以在下封板开启时将下封板和中封板同步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能够根据下封板和中封板不同的开启状态选择两个链条中的一个进行支撑,结构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车厢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下封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尾部的活动封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上封板内收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2中上封板与厢体框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去掉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上封板内收时与厢体框架的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车厢的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厢体框架;2-上封板;3-中封板;4-下封板;5-合页;6-气弹簧;71-第一链条;72-第二链条;8-前封板;9上翻门;10-侧开门;11-立柱;12-尾上封板;13-尾中封板;14-尾下封板;15-翻转架;16-锁紧件;17-底梁;18-支臂;19-铰接板;21导向结构;22-横梁;23-导轨;24-引导板;25-铰接销;26-引导轮;27-定滚轮;28-支撑杆;29-支撑销;81-前封板;82-工具箱;83-工具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车厢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车厢包括厢体框架1和设置在厢体框架1底部的底板、设置在厢体框架1的顶部的顶板,以及设置在厢体框架1周侧的围板组件,其中围板组件包括挡设在厢体框架1的前部的前封板8,还包括围设在厢体框架1的左右两侧部和尾部的活动封板,厢体框架1包括多根间隔并排布置的立柱11。
对于左右两侧和后侧的活动封板来说,以左侧的活动封板为例,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封板包括可相对厢体框架向上翻转的上封板2,铰接在厢体框架1的下沿的下封板4,铰接在下封板4的上沿处的中封板3,这样能够使上封板2向外向上翻转开启,中封板3和下封板4向外向下翻转开启,从而使活动封板形成为可上下相对翻转的翻转门。
具体的是下封板4的下沿与厢体框架1之间也通过合页5实现相对铰接,从而使下封板4能够相对厢体框架1向外向下翻转,而中封板3和下封板4通过固定在二者之间的合页5实现铰接连接,以使中封板3可以相对下封板4向外翻转开启。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中封板3和下封板4的铰接轴线位于二者的外侧板面之外,且在中封板3和下封板4的内侧板面相对平行时,中封板3与下封板4的朝向相对的配合面相对抵靠限位,这样的结构形式能够保证中封板3与下封板4的内侧板面平行时,中封板3仅能相对于下封板4向外翻转。同时,中封板3和厢体框架1之间具有中封板锁紧结构,下封板4与厢体框架1之间均具有下封板锁紧结构,能够将中封板3和下封板4均锁紧固定在厢体框架1上,防止其自翻转,在本实施例中,中封板锁紧结构和下封板锁紧结构的结构形式一致,以中封板锁紧结构为例,中封板锁紧结构包括在中封板3相应位置处设置的伸缩锁销,还包括设置在立柱11上的与伸缩锁销配合的锁孔,中封板3与厢体框架1通过伸缩锁销与锁孔的插装实现锁紧。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结构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锁闩和锁具等实现。
在中封板3和厢体框架1之间还连接有翻转支撑结构,通过该翻转支撑结构实现对中封板3以及下封板4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稳定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以及不同的使用场合,中封板3和下封板4具有两种开启方式:其中一种是中封板3单独翻转,如图1和图2所示,此时下封板4与厢体框架1相对锁紧封闭,中封板3向外翻转打开,在打开过程中,通过翻转支撑结构与中封板3连接而将中封板3支撑在水平状态,此时中封板3可以用于摆放货物,增加车厢的利用空间等,而且应用于餐饮时,也可以当做吧台等结构,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下封板4带着中封板3一起向外翻转,如图2所示,由于中封板3与下封板4之间存在的限位关系,通过翻转支撑结构与中封板3配合从而将中封板3和下封板4同步支撑在至水平状态,此时下封板4和中封板3的开启能够将整体的车厢内部暴露在外,方便装卸货物,装卸空间大。
为了能够适配上述的两种开启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翻转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链条71和第二链条72,其中第一链条71比第二链条72短,第一链条71和第二链条72的同一端均连接厢体框架1的对应立柱11上,另一端则可拆连接在中封板3上,第一链条71与中封板3连接时能够实现对中封板3单独外翻开启的支撑,第二链条72与中封板3连接时能够实现中封板3和下封板4均向外翻转开启时的支撑。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翻转支撑结构也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等其他的伸缩式的结构;也可以仅设一根链条,链条的两端均可拆,通过调节链条的连接长度而实现对两种开启方式的支撑。
而对于上封板2与厢体框架之间的连接关系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封板2与厢体框架1之间通过支撑杆28实现支撑,该支撑杆28的外端铰接在上封板2的底沿上,另一端与立柱11可拆连接,实际工作时,上封板2打开的过程中,支撑杆28与厢体框架1的立柱11之间无连接,支撑杆28通过上封板2上的锁块固定在上封板2上;在打开到一定位置后,支撑杆28从锁块中取出,然后将支撑杆28的内端向下摆动并与设置立柱11上的支撑销29连接实现对上封板2的支撑。在需要将上封板2关闭或继续向上翻转时,仅仅需要将支撑销29与支撑杆28分离并收入至锁块中即可与厢体框架脱离支撑配合,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厢体框架1上设有与上封板2配合、以在上封板2开启至水平状态后将上封板2横推至厢体内部的导向结构21。如图4所示,在需要将上封板2收入至厢体内部时,将支撑杆28与支撑销29拆开,然后推动上封板2跟随导向结构21的引导推入至厢体内部。
导向结构21的结构如图5~8所示,厢体框架1具有横梁22,横梁22沿垂直于上封板2的翻转轴线水平延伸,横梁22的下沿上贴装有同向延伸的导轨23,导轨上滑动装配有引导板,引导板24包括内侧的水平段和外侧的向下折弯的折弯段,在引导板24的水平段上内外间隔布置有两个引导轮26,引导轮26与导轨23导向配合实现引导板24沿导轨导向滑动,在折弯段的外端设有铰接销25,该铰接销25转动装配在上封板2的外板面上,从而在引导板24内外移动时,能够带动上封板2进行相应的摆动和移动。同时在立柱的相应位置处还转动设有定滚轮27,定滚轮27同时支撑在上封板2的内侧,并在上封板2处于水平状态时,刚好支撑在上封板2的下部,从而通过铰接销25和定滚轮27的两点支撑作用,将上封板2支撑在水平状态,此时继续向内推动上封板2,由于上封板2的下部为活动支撑的定滚轮27,因此如图8所示,上封板能够推动着引导板24向内平移滑动,直至完全收入至厢体内部。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在厢体框架的横梁上内外间隔布置有两个支撑销,同时在横梁上设置与上封板铰接配合的铰接长槽,在翻转到一定角度后,将上封板沿铰接长槽向内推动,直至两个支撑销能够支撑上封板为止。
而对于尾部的活动封板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定义尾部的活动封板包括尾上封板12、尾中封板13和尾下封板14,其中尾上封板12通过左右两侧的铰接板19与厢体框架1铰接连接进行能够实现向上翻转,且通过气弹簧6实现翻转支撑。厢体框架1的尾部的左右两侧立柱11之间夹装有结构呈U形的翻转架15,翻转架15包括底梁17和连接在底梁17两端的两个支臂18,翻转架15的两个支臂18分别铰接在对应的立柱11上以使翻转架15的底边向上翻转,翻转架15与厢体框架1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翻转架15保持在两根立柱11之间并与厢体框架之间处于闭合状态的锁紧件16,在本实施例中,厢体框架的下沿设有锁紧挂钩,该锁紧件为与锁紧挂钩配合的钩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螺栓等其他可拆结构。同时尾下封板14的下沿则铰接在翻转架15的底梁17上,可以将尾中封板13和尾下封板14跟随翻转架15一起向上翻转。同时,尾中封板13和尾下封板14相互铰接,且二者与翻转架15之间具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的具体形式与中封板3和厢体框架1之间的锁紧结构一致,不再详细介绍。
对于前封板8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前封板8的上部为与厢体框架1通过合页5铰接并可向上翻转开启的上翻门9,并通过气弹簧6实现支撑,上翻门9可以方便实现通风。前封板8的下部左右两侧均具有通道,通道处设有侧开门10,侧开门10向内开启,其通道较小,用于在运输较长的管材时,供管材穿过,侧开门10的通道较小,侧开门形成门板。
上述的厢体框架1的左右两侧部和尾部的活动封板的设置使得车厢整体形成三侧开门结构。这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装货位置任意摆放车厢的朝向,总有一侧开门结构朝向货物,方便装货;进一步的,三侧开门结构也增大了货物装卸的通道,在装卸货物时可以通过任意一侧将货物装入车厢内,结构比较简单,而且通用性较强,功能较多,适合运输各种类型的货物,如管材类、食品类等。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车厢的具体实施例2,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车厢的前封板81处还固定有工具箱82,工具箱82设置在前封板81的上沿位置处沿左右方向延伸布置,并与厢体框架1相对固定。工具箱82的左右两端均具有工具门83,从而使工具箱82左右贯通,工具门83上还配置有锁具,普通的维修或日常工具可以放置在工具箱82内,实现对工具存放功能的集成。同时,该工具箱82与箱体框架之间可拆固定连接,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是否装配。具体的可拆连接形式可以在箱体框架1的对应位置设置螺栓孔,将工具箱通过螺栓连接在车厢框架上。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封板的上沿与厢体框架之间也可以通过合页实现相对铰接,而且为了在上封板翻转打开时,能够对上封板进行支撑,上封板的内侧面的前后边缘位置处还铰接有气弹簧,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厢体框架的对应立柱内侧,另一端铰接在上封板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上封板向上翻转时,气弹簧能够伸开以将上封板支撑在对应的翻转状态处,将上封板向上翻转,可以用来遮阳挡雨,对车厢内部起到一定的外部防护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通过合页的两个面分别固定在下封板和中封板的相对侧面上实现限位;也可以不设置合页,直接通过在下封板上沿穿装铰接轴,中封板设置套设在铰接轴上的通孔实现铰接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两侧开门或一侧开门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前封板可以为整体封板,不设置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辆的实施例,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车厢,车厢的结构与上述的车厢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结构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Claims (10)

1.多功能车厢,包括封闭式的厢体,厢体具有厢体框架和围设在厢体框架上的围板组件,所述围板组件包括安装在厢体框架的尾部和两侧部的至少一侧上的活动封板,活动封板包括设置在厢体框架的对应侧的上部并可向上翻转的上封板,上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连接有用于将上封板支撑在翻转状态的上封板支撑结构,活动封板还包括设置厢体框架的对应侧的下部并可向下翻转的下封板,下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连接有下封板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动封板还包括铰接在下封板的上沿并可朝外翻转的中封板,所述下封板和中封板在两者板面相对平行时相互限位配合以防止中封板相对下封板向内翻转,所述中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设有中封板锁紧结构,所述中封板和厢体框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在下封板封闭时将中封板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以及用于在下封板开启时将下封板和中封板同步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的翻转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车厢,其特征在于:厢体框架的侧部设有所述活动封板,对应侧部的上封板与厢体框架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上封板支撑结构与厢体框架可拆连接,所述导向结构在上封板处于水平翻转状态并与厢体框架脱离支撑配合时可引导上封板向内滑入至厢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厢体框架的对应横梁上的导轨以及与导轨导向装配的引导件,引导件具有与上封板铰接配合以使上封板可向上翻转的铰接销,所述厢体框架的对应立柱上位于上封板的内侧设有支撑销,所述支撑销在上封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支撑在上封板的下部以使上封板可受推力向内滑入至厢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车厢,其特征在于:厢体框架的尾部设有所述活动封板,厢体框架包括位于尾部两根立柱之间且结构呈U形的翻转架,翻转架包括底梁和连接在底梁两端的两个支臂,翻转架的两支臂分别铰接在对应的立柱上以使翻转架的底边能够向上翻转,翻转架与厢体框架之间设有用于将翻转架保持与厢体框架处于闭合状态的锁紧件,厢体框架尾部的下封板的下沿铰接在翻转架的底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框架的尾部和两侧部均具有活动封板而使厢体形成三侧开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车厢,其特征在于:围板组件的前封板下部设有供管材穿过的通道,通道处设置有门板。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车厢,其特征在于:围板组件的前封板的上沿上装配有左右方向延伸的工具箱,工具箱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工具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板和中封板通过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合页实现铰接配合,在下封板和中封板的内侧板面相对平行时,两者的朝向相对的配合面相互抵靠而实现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撑结构包括铰接在厢体框架上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第一链条的长度小于第二链条的长度,所述第一链条与中封板可拆连接以在下封板封闭时将中封板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所述第二链条与中封板可拆连接以在下封板开启时将下封板和中封板同步保持在水平翻转状态。
10.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为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车厢。
CN201822232974.9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 Active CN209410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2974.9U CN209410187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2974.9U CN209410187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0187U true CN209410187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41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2974.9U Active CN209410187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01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3056A (zh) * 2019-11-06 2020-01-24 胡秀颖 流动售货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3056A (zh) * 2019-11-06 2020-01-24 胡秀颖 流动售货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66350U (zh) 客车四连杆铰链舱门
US5584522A (en) Stowage-space arrangement for vehicles with a folding roof
CN101516661B (zh) 具有支柱的可开车顶系统
CN209410187U (zh) 一种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
ES2198346T3 (es) Un fuselaje de avion que tiene una abertura en el extremo posterior para la expedicion de carga.
CN112141150B (zh) 车厢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277977B (zh) 散粒货物运输车
US8020915B2 (en) Openable roof system for a motor car
BRPI1004689A2 (pt) veÍculo
CN112249061B (zh) 车厢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397115U (zh) 一种车辆顶盖对开结构
CN218431618U (zh) 一种组合式舱盖
CN210126471U (zh) 货车顶部装置及货车
CN205916590U (zh) 一种全开式集装箱的滑动支撑装置
CN111376998A (zh) 车辆及其多功能车厢
CN209479794U (zh) 车厢
CN200995640Y (zh) 自动封顶半挂自卸车
CN211166620U (zh) 一种自卸半挂车后门升降装置
CN117303030B (zh) 一种角件和边梁固定式侧翻自卸集装箱
CN217456139U (zh) 一种皮卡后围板
CN213168314U (zh) 一种自装卸式模块消防车翻门
CN215475416U (zh) 一种车厢箱体
CN207697455U (zh) 一种厢式货运车车门
CN112477726B (zh) 自卸半挂车后门隐藏式开合自锁装置
CN213734983U (zh) 车厢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