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0810U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0810U
CN209350810U CN201821716074.5U CN201821716074U CN209350810U CN 209350810 U CN209350810 U CN 209350810U CN 201821716074 U CN201821716074 U CN 201821716074U CN 209350810 U CN209350810 U CN 209350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mold
plate
ejector rod
injection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60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作寰
陈垚
李芳�
段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60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0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0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0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斜顶结构、顶针板和斜顶脱模机构,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和斜顶块,斜顶脱模机构包括固定座、滑座、具有轨道的导向座和镶件,轨道包括直线段和斜线段,滑座中开设有滑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斜线段与滑道设置分别向直线段的两侧倾斜向前延伸,当顶针板推动镶件在斜线段处前移时,此时镶件带动滑座沿斜线段移动,则滑座会相对固定座朝向导向座一侧移动,由于固定座滑动安装在滑道中,并且滑道是朝向远离导向座的方向倾斜向前延伸,则滑座会移动推动固定座带动斜顶杆更快前移,进而使斜顶杆相对于顶针板前移距离更长,即增加斜顶结构顶出行程,以实现正常脱模抽芯。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胶产品上一般会在其端面(或侧面)设置倒扣、扣位等结构。制作该产品的模具可以采用斜顶结构出模,斜顶结构设计相对工艺简单,成本也较低。这种产品制作的模具一般依次包括顶板、前模、后模、垫板、斜顶结构、顶针板、支板和底板,斜顶结构倾斜安装在后模中,斜顶结构的顶端会设置斜顶块,斜顶块上设置与产品上倒扣部位对应的外扣胶面,前模与后模及斜顶块配合形成制作产品的型腔。在脱模时,前后模开模完成后,顶棍或者油缸推动顶针板向前运动,同时带动斜顶结构斜向前运动,斜顶结构与后模间相对运动,使斜顶结构顺着一定角度斜着向前推进,当向前一段行程后,斜顶块上外扣胶面与产品上倒扣脱离,完成其侧方向的产品胶位脱模抽芯,从而使产品能顺利取出。
然而,当顶针板行程较短时,斜顶结构顶出行程也较短,则斜顶结构将不能完成脱模;特别是在一些如具有弹板结构的模具中,开模时,顶针板行程较短而导致斜顶结构无法完成正常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注塑模具中顶针板行程较短时,斜顶结构无法完成正常脱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顶板、前模、后模、垫板、斜顶结构、顶针板、支板和底板,所述斜顶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斜顶杆和设于所述斜顶杆前端的斜顶块,所述前模、所述后模及所述斜顶块合模形成注塑产品的型腔,所述前模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后模安装于所述垫板上,所述支板将所述垫板的周边支撑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顶针板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后模中开设有供所述斜顶杆穿过的开孔,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斜顶结构移动脱模抽芯的斜顶脱模机构,所述斜顶脱模机构包括与所述斜顶杆的下端相连的固定座、用于带动所述固定座移动的滑座、设有轨道的导向座和用于带动所述滑座沿所述轨道移动的镶件,所述导向座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轨道包括由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顶板方向直线延伸的直线段和由所述直线段的前端朝向远离所述滑座一侧倾斜向前延伸的斜线段,所述镶件滑动安装于所述轨道上,所述镶件与所述滑座相连,所述滑座中开设有用于容置并引导所述固定座移动的滑道,所述滑道由靠近所述镶件的一侧朝向远离该镶件的一侧倾斜向前延伸,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顶针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斜顶脱模机构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滑座朝向或远离所述导向座移动的导轨,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顶针板上,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导轨分别设于所述滑座的两侧。
进一步地,各所述导轨的下侧的一角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该导轨长度方向贯穿该导轨,各所述第一凹槽位置该导轨上靠近所述滑座的一侧,所述滑座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伸入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一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镶件置于两个所述导轨之间,且所述镶件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伸入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二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横截面呈T型,所述镶件上开设有横截面呈T型的T 型槽,所述T型槽为直槽与斜槽的并集,所述直槽与所述直线段相匹配,所述斜槽与所述斜线段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的两侧壁的下边沿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伸入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第三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供所述斜顶杆的下端穿过的通孔,所述滑座上于所述滑道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斜顶杆的下端穿过的长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斜顶结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镶件沿所述斜线段滑动时引导所述斜顶杆沿该斜顶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斜顶套,所述斜顶套套于所述斜顶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斜顶结构还包括用于抵挡所述后模以限定所述斜顶套移动位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斜顶套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设有轨道的导向座、镶件与滑座,将轨道设置包括直线段与斜线段,并在滑座中设置滑道,斜线段与滑道分别向直线段的两侧倾斜向前延伸,在开模时,顶针板推动滑座及镶件移动;当顶针板推动镶件在斜线段处向前移动时,此时镶件带动滑座沿斜线段移动,则滑座会相对固定座朝向导向座一侧移动,由于固定座滑动安装在滑道中,并且滑道是朝向远离导向座的方向倾斜向前延伸,则滑座会移动推动固定座带动斜顶杆更快前移,进而使斜顶杆相对于顶针板前移距离更长,即增加斜顶结构顶出行程,以实现正常脱模抽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注塑模具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顶脱模机构及斜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顶脱模机构及斜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顶脱模机构及斜顶结构的脱模过程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斜顶脱模机构的剖视结构图一;
图8为图5中斜顶脱模机构的剖视结构图二;
图9为图5中斜顶脱模机构的分解结构图一;
图10为图5中斜顶脱模机构的分解结构图二;
图11为图10中镶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3中双向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双向脱模机构的分解结构图一;
图14为图12中双向脱模机构的分解结构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1-后模;12-垫板;13-顶针板;14-支板;15-底板;
20-斜顶结构;21-斜顶块;22-斜顶杆;23-斜顶套;24-限位板;25-;26- 水运联杆;
30-斜顶脱模机构;31-导向座;311-轨道;312-直线段;313-斜线段;32- 固定座;321-第三滑轨;322-通孔;33-滑座;331-滑道;332-第二凹槽;333- 长条孔;334-第一滑轨;34-镶件;340-T型槽;341-斜槽;342-直槽;348-第二滑轨;35-导轨;351-第一凹槽;
40-双向脱模机构;41-第一模型块;411-第一安装槽;42-第一滑块;43- 第一导块;431-第一滑行槽;44-第一铲鸡;441-第一导向轨;45-第一镶块; 51-第二模型块;511-第二安装槽;52-第二滑块;53-第二导块;531-T型滑行槽;54-第二铲鸡;541-第二导向轨;55-第二镶块;
90-产品;91-端面;92-侧板;93-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为了方案描述,定义前模的及顶板的一端为前端或上端,后模及底板的一端为后端或下端,由顶板到底板的方向为由上至下或由前至后的方向。该方位或位置关系定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适于注塑制作的产品结构示意图,该产品90具有一端面9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进行说明。所述注塑模具,包括顶板(图中未示出)、前模(图中未示出)、后模11、垫板12、斜顶结构20、顶针板13、支板14、底板15和斜顶脱模机构30;其中:顶板、前模、后模11、垫板12、支板14和底板15依次设置,前模安装于顶板上,后模11安装于垫板12上,支板14将垫板12的周边支撑于底板15上,顶针板 13置于底板15上;斜顶结构20包括倾斜设置的斜顶杆22和设于斜顶杆22前端的斜顶块21,前模、后模11及斜顶块21合模形成注塑产品90的型腔,以便注塑制作产品90。后模11中开设有供斜顶杆22穿过的开孔(图中未示出),以便顶针板13可以推动斜顶杆22移动。斜顶脱模机构30用于在开模时,引导斜顶结构20移动脱模抽芯。
斜顶脱模机构30包括固定座32、滑座33、导向座31和镶件34;导向座 31上设有轨道311,导向座31固定于底板15上;固定座32与斜顶杆22的下端相连;滑座33滑动安装于顶针板13上,以便顶针板13推动滑座33移动;滑座33中开设有滑道331,固定座32滑动安装在滑道331中,通过滑座33来带动固定座32移动,进而带动斜顶杆22移动;并且固定座32可以在滑座33 的滑道331中移动,即滑道331用于容置并引导固定座32移动;镶件34滑动安装于轨道311上,镶件34与滑座33相连,在镶件34沿轨道311移动时,镶件34可以带动滑座33沿轨道311移动。轨道311包括直线段312和斜线段313,直线段312由底板15朝向顶板方向直线延伸;斜线段313由直线段312的前端朝向远离滑座33一侧倾斜向前延伸;滑道331由靠近镶件34的一侧朝向远离该镶件34的一侧倾斜向前延伸。
请参阅图3、图6至图10,图6中位于左侧的图为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较长,图6中位于中间的图为滑座、镶件及斜顶结构整体沿导向座的轨导上直线段移动后的示意图,图6中位于右侧的图为滑座、镶件整体沿导向座的轨导上斜线段移动后使斜顶结构脱模的示意图。该注塑模具在开模时,顶针板13推动滑座33及镶件34移动沿导向座31的轨道311之直线段312移动时,该斜顶脱模机构30会带动斜顶结构20整体前移,同时产品90也随之整体前移,此时斜顶块21不与产品90分离。顶针板13继续推动滑座33及镶件34前移,当镶件 34在斜线段313处向前移动时,此时镶件34带动滑座33沿斜线段313移动,则滑座33会相对固定座32朝向导向座31一侧移动,由于固定座32滑动安装在滑道331中,并且滑道331是朝向远离导向座31的方向倾斜向前延伸,则滑座33会移动推动固定座32带动斜顶杆22更快前移,进而使斜顶杆22相对于顶针板13前移距离更长,增加顶出行程,完成脱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轨道311的导向座31、镶件34与滑座33,将轨道311设置包括直线段312与斜线段313,并在滑座33中设置滑道331,斜线段313与滑道331分别向直线段312的两侧倾斜向前延伸,在开模时,顶针板13推动滑座33及镶件34移动;当顶针板13推动镶件34在斜线段313处向前移动时,此时镶件34带动滑座 33沿斜线段313移动,则滑座33会相对固定座32朝向导向座31一侧移动,由于固定座32滑动安装在滑道331中,并且滑道331是朝向远离导向座31的方向倾斜向前延伸,则滑座33会移动推动固定座32带动斜顶杆22更快前移,进而使斜顶杆22相对于顶针板13前移距离更长,即增加斜顶结构20顶出行程,以实现正常脱模抽芯;该注塑模具的斜顶脱模机构30占用空间小,可让斜顶杆 22开合模时顶出顺畅,不会出现卡死现象。该注塑模具特别适用于大型模具的内侧面、侧面、端面抽芯场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该产品90的端面91上设有倒扣911。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对于产品90侧面或端面91具有倒扣911的结构,斜顶块21的一侧设有与产品90端面91倒扣911部位对应的外扣胶面211,则该注塑模具也适于产品90侧面或端面91设有倒扣911结构抽芯场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斜顶脱模机构30还包括导轨35,导轨35安装于顶针板13上,滑座33滑动安装于导轨35上,导轨35用于引导滑座33朝向或远离导向座31 移动;设置导轨35,以便更好的引导滑座33移动,使滑座33移动更平稳,进而更好的推动斜顶结构20移动。
进一步地,导轨35为两个,且两个导轨35分别设于滑座33的两侧,从而通过两个导轨35夹持住滑座33,以引导滑座33移动。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滑座33上设置滑槽,而导轨35设置为T型轨,将滑座33与导轨35 配合相连。
进一步地,各导轨35的下侧的一角开设有第一凹槽351,第一凹槽351沿该导轨35长度方向贯穿该导轨35,各第一凹槽351位置该导轨35上靠近滑座 33的一侧,滑座33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伸入两个第一凹槽351中的第一滑轨334,该结构可以使两个导轨35更好的夹持住滑座33,并可以防止滑座33脱离导轨 35,同时该结构也方便组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镶件34置于两个导轨35之间,且镶件34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伸入两个第一凹槽351中的第二滑轨348,从而该结构,两个导轨35还可以用来引导镶件34移动,使镶件34平稳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至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轨道311横截面呈T型,镶件34上开设有横截面呈T型的T型槽 340,T型槽340为直槽342与斜槽341的并集,直槽342与直线段312相匹配,斜槽341与斜线段313相匹配,T型槽340直槽342与斜槽341的并集是指:对于T型槽340底面的上部呈与轨道311的直线段312平行的平面343,同时T 型槽340中与底面相对的顶面的下部呈与轨道311的直线段312平行的平面346,则该两个与直线段312平行的平面(343,346)间形成与轨道311上直线段312 相匹配的直槽342;T型槽340底面的下部呈与轨道311的斜线段313平行的平面344,同时T型槽340中与底面相对的顶面的上部呈与轨道311的斜线段313 平行的平面345,则该两个斜线段313平行平面(344,345)间形成与轨道311 上斜线段313相匹配的斜槽341,T型槽340为该直槽342与斜槽341形成并集结构。该结构便于镶件34在轨道311上可以平稳从直线段312过渡到斜线段 313,使镶件34沿轨道311平顺滑动。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轨道311也可以为设置在导向座31上的滑动槽,而镶件34上设置滑行轮,滑行轮置于滑动槽中,以引导镶件34沿滑动槽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道331的两侧壁的下边沿开设有第二凹槽332,固定座32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伸入两个第二凹槽332中的第三滑轨321,该结构在将固定座32 置于滑道331中后,不仅可以引导固定座32移动,同时可以限定固定座32,保证固定座32更为平稳,减小固定座32的晃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座32上开设有供斜顶杆22的下端穿过的通孔322,滑座33 上于滑道331的底部开设有供斜顶杆22的下端穿过的长条孔333。该结构可以便于在斜顶杆22的下端连接水运联杆26。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斜顶结构20还包括斜顶套23,斜顶套23套于斜顶杆22上,在斜顶杆22上套装斜顶套23,在镶件34沿斜线段313滑动时,要以防止斜顶杆 22平移,而使斜顶杆22沿该斜顶杆22长度方向移动,进而推动斜顶块21脱模;同时斜顶套23还可以起到保护斜顶杆22的作用。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当镶件34沿轨道311的直线段312滑动时,斜顶结构20在后模11的开孔中平移;当镶件34移动至直线段312的前端时,开孔中靠近前侧的内壁可以止挡斜顶杆22,进而在镶件34沿斜线段313滑动,也可以防止斜顶杆22平移,而使斜顶杆22沿该斜顶杆22长度方向移动,进而推动斜顶块21脱模。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斜顶结构20还包括用于抵挡后模11以限定斜顶套23移动位置限位板24,限位板24与斜顶套23相连。设置限位板24,在镶件34沿斜线段313 滑动时,可以固定住斜顶套23,进而使斜顶套23更好的引导斜顶杆22移动;并且该结构可以降低后模11中开孔的加工精度,并且方便组装。
进一步地,限位板24上安装有连接件25,以便可以将限位板24安装在挡块(图中未示出)上,而后模11中对应开设凹陷槽(图中未示出),以便在镶件34沿斜线段313滑动时,凹陷槽的底面可以止挡该挡块,进而止挡限位板 24,该结构可以更方便组装,同时使斜顶套23保持平稳,避免斜顶套23转动。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该产品90的一侧设有侧板92,侧板92的边沿凸设有扣板93,扣板93外侧面设置倒扣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2至图14,该注塑具模还包括双向脱模机构 40,该双向脱模机构40包括第一模型块41、第二模型块51、第一滑块42、第二滑块52、第一导块43、第二导块53、第一铲鸡44、第二铲鸡54、第一镶块 45和第二镶块55;第一滑块42设置在第一模型块41的下端,第二滑块52设置在第二模型块51的下端;第一模型块41上具有产品90侧板92之内侧面对应的胶面,第二模型块51上具有侧板92之扣板93外侧面对应胶面,以便在合模时,第一模型块41、第二模型块51、前模及后模11可以形成产品90侧板 92及扣板93对应的型腔。第一滑块42安装在第一导块43上,通过第一导块 43引导第一滑块42移动,进而引导第一模型块41移动,而第一导块43长度方向平行于朝向或远离侧板92的方向,进而在第一滑块42沿第一导块43远离侧板92方向移动时,第一导块43可以引导第一滑块42朝向远离侧板92的方向移动,进而引导第一模型块41朝向远离侧板92的方向移动。第二滑块52 安装在第二导块53上,通过第二导块53引导第二滑块52移动,进而引导第二模型块51移动,而第二导块53长度方向平行于朝向或远离扣板93的方向,进而在第二滑块52沿第二导块53远离扣板93方向移动时,第二导块53可以引导第二滑块52朝向远离扣板93的方向移动,进而引导第二模型块51朝向远离扣板93的方向移动。第一铲鸡44上设有第一导向轨441,第一镶块45滑动安装在第一导向轨441上,第一镶块45用于带动第一模型块41沿第一导向轨441 移动,而第一导向轨441由下至上并朝向远离第一模型块41的方向倾斜延伸,进而当第一铲鸡44向下移动时,第一镶块45带动第一模型块41相对第一导向轨441移动,而由于第一模型块41下端设有第一滑块42,而第一滑块42安装在第一导块43上,则通过第一导块43的引导作用,可以拉动第一镶块45及第一模型块41朝向远离产品90的侧板92方向移动,而实现第一模型块41脱模;第二铲鸡54上设有第二导向轨541,第二镶块55滑动安装在第二导向轨541 上,第二镶块55用于带动第二模型块51沿第二导向轨541移动,而第二导向轨541由下至上并朝向远离第二模型块51的方向倾斜延伸,进而当第二铲鸡 54向下移动时,第二镶块55带动第二模型块51相对第二导向轨541移动,而由于第二模型块51下端设有第二滑块52,而第二滑块52安装在第二导块53 上,则通过第二导块53的引导作用,可以拉动第二镶块55及第二模型块51 朝向远离产品90的扣板93方向移动,而实现第二模型块51脱模。第一导块 43和第二导块53安装在垫板12上,第一铲鸡44和第二铲鸡54滑动安装在垫板12上。
通过在第一铲鸡44上设置第一导向轨441,在第二铲鸡54上设置第二导向轨541,同时设置第一镶件34带动第一模型块41沿第一导向轨441移动,而设置第二镶件34带动第二模型块51沿第二导向轨541移动;而第一导向轨 441由下至上并朝向远离第一模型块41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导向轨541由下至上并朝向远离第二模型块51的方向倾斜延伸,并设置第一导块43引导第一模型块41朝向远离侧板92方向移动,而设置第二导块53引导第二模型块51 朝向远离扣板93方向移动;从而在开模时,当第一铲鸡44和第二铲鸡54向下移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模型块41远离侧板92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模型块51 远离扣板93移动,进而实现脱模抽芯;该结构强度高,避免使用斜顶结构20,也可以避免斜顶杆22易断裂问题的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导向轨441为开设于第一铲鸡44上的第一滑槽,第一铲鸡 44上于第一滑槽对应的侧面呈平行于该第一滑槽长度方向的斜面,第一镶块45 为配合置于第一滑槽中的第一滑行轨。该结构加工制作方便,同时便于组装。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轨441也可以为凸设于第一铲鸡44上的凸轨,而第一镶块45上开设与凸轨配合的滑动槽。
进一步地,第一模型块4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11,第一镶块45安装于第一安装槽411中,该结构方便组装第一镶块45,同时可以将第一镶块45与第一模型块41分开加工,以降低加工精度,降低成本。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镶块45与第一模型块41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滑槽的横截面呈T型,第一滑行轨的横截面呈T型,从而当第一滑行轨置于第一滑槽中时,可以保证第一滑行轨平稳滑动,减小第一滑行轨的晃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导向轨541为开设于第二铲鸡54上的第二滑槽,第二铲鸡 54上于第二滑槽对应的侧面呈平行于该第二滑槽长度方向的斜面,第二镶块55 为配合置于第二滑槽中的第二滑行轨。该结构加工制作方便,同时便于组装。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轨541也可以为凸设于第二铲鸡54上的凸轨,而第二镶块55上开设与凸轨配合的滑动槽。
进一步地,第二模型块5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511,第二镶块55安装于第二安装槽511中,该结构方便组装第二镶块55,同时可以将第二镶块55与第二模型块51分开加工,以降低加工精度,降低成本。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镶块55与第二模型块51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第二滑槽的横截面呈T型,第二滑行轨的横截面呈T型,从而当第二滑行轨置于第二滑槽中时,可以保证第二滑行轨平稳滑动,减小第二滑行轨的晃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导块43为相对设置的两块,各第一导块43上开设有第一滑行槽431,各沿该第一导块43长度方向贯穿该第一导块43,第一滑块42的两侧分别滑动置于两个第一滑行槽431中。将第一导块43设置为两块,并在各第一导块43上开设第一滑行槽431,不仅可以方便加工制作,同时可以方便组装,并且也可以更好的稳定与引导第一滑块42移动。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块43上也可以设置横截面呈T型的槽,而将第一滑块42滑动置于该槽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导块53上开设有横截面呈T型的T型滑行槽531,第二滑块52的横截面呈T型,第二滑块52滑动置于T型滑行槽531中,该结构在第二滑块52置于T型滑行槽531中时,可以防止第二滑块52晃动,以更平稳引导第二滑块52移动。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块53为相对设置的两块,各第二导块53上开设有第二滑行槽,各沿该第二导块53长度方向贯穿该第二导块53,第二滑块52的两侧分别滑动置于两个第二滑行槽中。将第二导块53 设置为两块,并在各第二导块53上开设第二滑行槽,不仅可以方便加工制作,同时可以方便组装,并且也可以更好的稳定与引导第二滑块52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滑块42与第一模型块41是一体成型,以保证第一滑块42 与第一模型块41的连接强度。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块42也可以与第一模型块41分开制作,再通过紧固件相连。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滑块52与第二模型块51是一体成型,以保证第二滑块52 与第二模型块51的连接强度。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块52也可以与第二模型块51分开制作,再通过紧固件相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注塑模具,包括顶板、前模、后模、垫板、斜顶结构、顶针板、支板和底板,所述斜顶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斜顶杆和设于所述斜顶杆前端的斜顶块,所述前模、所述后模及所述斜顶块合模形成注塑产品的型腔,所述前模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后模安装于所述垫板上,所述支板将所述垫板的周边支撑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顶针板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后模中开设有供所述斜顶杆穿过的开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斜顶结构移动脱模抽芯的斜顶脱模机构,所述斜顶脱模机构包括与所述斜顶杆的下端相连的固定座、用于带动所述固定座移动的滑座、设有轨道的导向座和用于带动所述滑座沿所述轨道移动的镶件,所述导向座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轨道包括由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顶板方向直线延伸的直线段和由所述直线段的前端朝向远离所述滑座一侧倾斜向前延伸的斜线段,所述镶件滑动安装于所述轨道上,所述镶件与所述滑座相连,所述滑座中开设有用于容置并引导所述固定座移动的滑道,所述滑道由靠近所述镶件的一侧朝向远离该镶件的一侧倾斜向前延伸,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顶针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脱模机构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滑座朝向或远离所述导向座移动的导轨,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顶针板上,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导轨分别设于所述滑座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轨的下侧的一角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该导轨长度方向贯穿该导轨,各所述第一凹槽位置该导轨上靠近所述滑座的一侧,所述滑座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伸入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一滑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置于两个所述导轨之间,且所述镶件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伸入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二滑轨。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横截面呈T型,所述镶件上开设有横截面呈T型的T型槽,所述T型槽为直槽与斜槽的并集,所述直槽与所述直线段相匹配,所述斜槽与所述斜线段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的两侧壁的下边沿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伸入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第三滑轨。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供所述斜顶杆的下端穿过的通孔,所述滑座上于所述滑道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斜顶杆的下端穿过的长条孔。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结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镶件沿所述斜线段滑动时引导所述斜顶杆沿该斜顶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斜顶套,所述斜顶套套于所述斜顶杆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结构还包括用于抵挡所述后模以限定所述斜顶套移动位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斜顶套相连。
CN201821716074.5U 2018-10-23 2018-10-23 注塑模具 Active CN209350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6074.5U CN209350810U (zh) 2018-10-23 2018-10-23 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6074.5U CN209350810U (zh) 2018-10-23 2018-10-23 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0810U true CN209350810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81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6074.5U Active CN209350810U (zh) 2018-10-23 2018-10-23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08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691A (zh) * 2019-09-11 2019-12-13 倪枫荷 一种注塑模具
CN113815194A (zh) * 2021-10-09 2021-12-21 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具有斜倒扣的注塑产品成型的模具
CN115946308A (zh) * 2023-03-10 2023-04-11 宁波语方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双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691A (zh) * 2019-09-11 2019-12-13 倪枫荷 一种注塑模具
CN113815194A (zh) * 2021-10-09 2021-12-21 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具有斜倒扣的注塑产品成型的模具
CN113815194B (zh) * 2021-10-09 2023-09-26 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具有斜倒扣的注塑产品成型的模具
CN115946308A (zh) * 2023-03-10 2023-04-11 宁波语方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双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50810U (zh) 注塑模具
CN105058711A (zh) 一种手柄脱模机构及其成型结构
CN110355954A (zh) 一种保险杠模具
CN209191217U (zh) 注塑模具
CN211440987U (zh) 一种组合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N209022386U (zh) 一种侧向二次抽芯结构及其模具
CN111873329A (zh) 注塑模具脱模用抽芯装置
CN208992998U (zh) 一种汽车异形转块成型模
CN111086166A (zh) 注塑模具
CN112406039A (zh) 一种滑块复合内抽的抽芯机构
CN108673848A (zh) 一种汽车异形转块成型模
CN209191216U (zh) 用于具有倒扣之产品制作的注塑模具
CN201989294U (zh) 一种浮动缩芯复合斜顶抽芯模具结构
CN210047006U (zh) 一种具有行位内倒扣联动出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114559616A (zh) 一种延迟脱模方法
CN110480951B (zh) 一种注塑件的模内装配注塑成型方法
CN210308890U (zh) 注塑模具
CN209320213U (zh) 一种抽芯带自锁的模具结构
CN2108806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动模内滑块双联动结构
CN220052691U (zh) 一种油缸滑块中走滑块的油缸抽芯机构
CN110815747B (zh) 一种带五次转向抽芯机构的模具
CN220295814U (zh) 一种压铸模具的斜抽芯机构
CN219947148U (zh) 一种同步内抽行位机构
CN110948799A (zh) 一种组合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N219153611U (zh) 一种用于成型圆管注塑挤出成型中螺纹的滑块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