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6922U - 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6922U
CN209336922U CN201822115162.6U CN201822115162U CN209336922U CN 209336922 U CN209336922 U CN 209336922U CN 201822115162 U CN201822115162 U CN 201822115162U CN 209336922 U CN209336922 U CN 209336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upport tube
vibration
grip structure
absorb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51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元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ction Composi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ction Composi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ction Composi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ction Composi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151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6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6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69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包括有主体、支撑管、把手套以及刹车把手;该主体为复合碳纤维材质,主体包括有主壳部以及于主壳部两侧一体延伸出的把手部;该支撑管设置于主壳部的底面,支撑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吸震体;该把手套套设于把手部上;该刹车把手设置于把手部上并位于把手套的侧旁。通过将主体采用复合碳纤维材质,其增强了强度,同时减轻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且支撑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吸震体,其将来自地面或者水面的震动力进行吸附和缓冲,大大降低了震感,避免手掌震麻,使骑者骑行更加的舒适。

Description

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部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以及水上摩托艇等。
摩托把手结构为手掌直接接触的部件,在骑行的过程中摩托把手结构承受来自地面或者水面的反作用力,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因把手结构无缓冲和吸震等作用,可能造成手掌震麻,从而会使骑者在骑行的过程中感觉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其有效解决了现有之摩托把手结构无缓冲和吸震等作用,可能造成手掌震麻,从而会使骑者在骑行的过程中感觉不舒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包括有主体、支撑管、把手套以及刹车把手;该主体为复合碳纤维材质,主体包括有主壳部以及于主壳部两侧一体延伸出的把手部;该支撑管设置于主壳部的底面,支撑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吸震体;该把手套套设于把手部上;该刹车把手设置于把手部上并位于把手套的侧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管为复合碳纤维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吸震体与支撑管的内壁一体成型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把手部的内壁上均设置第二弹性吸震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弹性吸震体与把手部的内壁一体成型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吸震体和第二弹性吸震体均为橡胶、EVA发泡胶或PVC泡棉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具有减震和减重的镂空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主体采用复合碳纤维材质,其增强了强度,同时减轻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且支撑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吸震体,其将来自地面或者水面的震动力进行吸附和缓冲,大大降低了震感,避免手掌震麻,使骑者骑行更加的舒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第一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体 11、主壳部
12、把手部 101、镂空槽
20、支撑管 30、把手套
40、刹车把手 50、第一弹性吸震体
60、第二弹性吸震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主体10、支撑管20、把手套30以及刹车把手40。
该主体10为复合碳纤维材质,主体10包括有主壳部11以及于主壳部11两侧一体延伸出的把手部12,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430Gp,亦高于钢。因此本产品具有重量轻和强度高的特点。
该支撑管20设置于主壳部11的底面,支撑管2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吸震体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吸震体50与支撑管20的内壁一体成型连接,第一弹性吸震体50将来自地面或者水面的震动力进行吸附和缓冲散,大大降低了震感,使骑者骑行更加的舒适。该支撑管也可为复合碳纤维材质,便于减重和增强强度。
该把手套30套设于把手部12上。该刹车把手40设置于把手部12上并位于把手套30的侧旁。
两把手部12的内壁上均设置第二弹性吸震体60,其作用与上述第一弹性吸震体50一样,能进一步减震,且第二弹性吸震体60与把手部12的内壁一体成型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吸震体50和第二弹性吸震体60均为橡胶、EVA发泡胶或PVC泡棉材料。所述主体10上开设有具有减震和减重的镂空槽101。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将主体采用复合碳纤维材质,其增强了强度,同时减轻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且支撑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吸震体,其将来自地面或者水面的震动力进行吸附和缓冲,大大降低了震感,避免手掌震麻,使骑者骑行更加的舒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体、支撑管、把手套以及刹车把手;该主体为复合碳纤维材质,主体包括有主壳部以及于主壳部两侧一体延伸出的把手部;该支撑管设置于主壳部的底面,支撑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吸震体;该把手套套设于把手部上;该刹车把手设置于把手部上并位于把手套的侧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为复合碳纤维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吸震体与支撑管的内壁一体成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把手部的内壁上均设置第二弹性吸震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吸震体与把手部的内壁一体成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吸震体和第二弹性吸震体均为橡胶、EVA发泡胶或PVC泡棉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具有减震和减重的镂空槽。
CN201822115162.6U 2018-12-17 2018-12-17 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6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5162.6U CN209336922U (zh) 2018-12-17 2018-12-17 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5162.6U CN209336922U (zh) 2018-12-17 2018-12-17 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6922U true CN209336922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7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516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6922U (zh) 2018-12-17 2018-12-17 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6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4591B1 (ko) 자전거 바퀴
KR20130117185A (ko) 대나무를 이용하는 자전거 프레임
CN209336922U (zh) 具有吸震功能的新型摩托把手结构
CN203410583U (zh) 自行车用附曲柄装置
CN206856904U (zh) 自行车把手避震结构改良
TWM455670U (zh) 自行車後上叉避震結構
TW201422475A (zh) 吸震自行車車架及其製法
CN105383617A (zh) 一种减震自行车
CN206579785U (zh) 具缓冲避震的易替换式踏板结构
CN207078240U (zh) 一种鞍座
WO2011079366A8 (en) Alveolar cage
CN203593113U (zh) 一种儿童自行车把套
CN207292219U (zh) 具有吸震功能的座管结构
CN205757356U (zh) 赛车驾驶员下肢体保护架
CN205632891U (zh) 速度合成双人脚踏车
CN202243792U (zh) 改良自行车座
CN208498685U (zh) 一种复合材料滑步车
CN205113617U (zh) 一种双驱动多功能健身自行车
CN205098394U (zh)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滑板车
CN207565765U (zh) 可吸震的自行车车架中管结构
CN203698551U (zh) 具有三角减震结构的前驱式自行车车架
CN208842544U (zh) 一种减震型摩托车脚蹬
CN220743267U (zh) 一种具有减震缓冲功能的手把套
CN217328256U (zh) 一种具有良好缓冲性能的摩托车减震器
CN221049845U (zh) 连杆避震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