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5649U -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及其机器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及其机器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5649U
CN209335649U CN201821583211.2U CN201821583211U CN209335649U CN 209335649 U CN209335649 U CN 209335649U CN 201821583211 U CN201821583211 U CN 201821583211U CN 209335649 U CN209335649 U CN 209335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intelligent robot
anticollision mechanism
guard ring
screw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832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文明
谭冠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5832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5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5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56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具有缓冲吸能功能和高效刹车功能的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护圈,所述防护圈底部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竖向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结构设置巧妙,刹车机构在需要刹车时,升降机构中的竖向丝杆轴受驱动带动升降支架向下运动,升降支架通过推杆和推板带动刹车盘抵接地面,进而进行高效刹车吸能,另外缓冲球碰到障碍物时,吸收碰撞能量,同时伸缩弹簧进一步缓冲吸能,另外在需要减速时,风筒内高压风机工作,产生方向推力,进一步提高减速效率和效果,防止碰撞。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及其机器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及其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我们从广泛意义上理解所谓的智能机器人,它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独特的进行自我控制的“活物”。其实,这个自控“活物”的主要器官并没有像真正的人那样微妙而复杂。
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这就是筋肉,或称自整步电动机,它们使手、脚、长鼻子、触角等动起来。由此也可知,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感觉要素,反应要素和思考要素。我们称这种机器人为自控机器人,以便使它同前面谈到的机器人区分开来。它是控制论产生的结果,控制论主张这样的事实:生命和非生命有目的的行为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正像一个智能机器人制造者所说的,机器人是一种系统的功能描述,这种系统过去只能从生命细胞生长的结果中得到,现在它们已经成了我们自己能够制造的东西了。
然而智能机器人容易受到碰撞影响,智能机器人的安全,因此急需研究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来保护智能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及其机器人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具有缓冲吸能功能和高效刹车功能的防撞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护圈,所述防护圈底部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竖向支架固定在底座上,防护圈中部设置有固定槽,防护圈通过固定槽套装在智能机器人外侧,所述防护圈外侧均匀设置有横向套筒,所述横向套筒前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筒有缓冲球,所述防护圈内设置有弹性伸缩支架,缓冲球固定在弹性伸缩支架外端,所述底座下侧中部位置设置有刹车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伸缩支架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套装在防护圈内壁上,所述固定套筒外端套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端伸入横向套筒内并与缓冲球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筒内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杆内侧端部套装在固定套筒内并与伸缩弹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盘,所述底座下侧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竖向套筒,所述竖向套筒内套装有竖向滑杆,所述刹车盘固定在竖向滑杆底端,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升降机构,竖向滑杆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丝杆轴,所述底座内顶部固定设置有机仓,所述竖向丝杆轴顶端套装在机仓底部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上,所述机仓内设置有竖向丝杆轴驱动机构,所述竖向丝杆轴上套装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中部固定设置有丝杆滑块,所述丝杆滑块套装在竖向丝杆轴上,所述升降支架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底部固定设置有推板,所述竖向滑杆顶端固定在推板下侧,所述竖向丝杆轴底端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丝杆轴驱动机构包括竖向锥齿轮,所述竖向锥齿轮套装在机仓内竖向丝杆轴端部,所述机仓内设置有横向锥齿轮和驱动横向锥齿轮转动的升降电机,所述横向锥齿轮与竖向锥齿轮啮合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风筒,所述风筒内设置有风机,风筒外侧固定设置有挡网,所述风机为高压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替换为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工作时,刹车机构在需要刹车时,升降机构中的竖向丝杆轴受驱动带动升降支架向下运动,升降支架通过推杆和推板带动刹车盘抵接地面,进而进行高效刹车吸能,另外缓冲球碰到障碍物时,吸收碰撞能量,同时伸缩弹簧进一步缓冲吸能,另外在需要减速时,风筒内高压风机工作,产生方向推力,进一步提高减速效率和效果,防止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中机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底端设置有行走轮11,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具有缓冲吸能功能和高效刹车功能的防撞机构。
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护圈1,所述防护圈1底部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竖向支架6固定在底座10上,防护圈1中部设置有固定槽16,防护圈1通过固定槽16套装在智能机器人17外侧,所述防护圈1外侧均匀设置有横向套筒2,所述横向套筒2前端设置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套筒有缓冲球4,所述防护圈1内设置有弹性伸缩支架,缓冲球4固定在弹性伸缩支架外端,所述底座10下侧中部位置设置有刹车机构。
所述弹性伸缩支架包括固定套筒5-1,所述固定套筒5-1套装在防护圈1内壁上,所述固定套筒5-1外端套装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外端伸入横向套筒2内并与缓冲球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筒5-1内设置有伸缩弹簧5-2,伸缩杆5内侧端部套装在固定套筒5-1内并与伸缩弹簧5-2固定连接。
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盘13,所述底座10下侧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竖向套筒15,所述竖向套筒15内套装有竖向滑杆14,所述刹车盘13固定在竖向滑杆14底端,所述底座10内设置有升降机构,竖向滑杆14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丝杆轴20,所述底座10内顶部固定设置有机仓18,所述竖向丝杆轴20顶端套装在机仓18底部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19上,所述机仓18内设置有竖向丝杆轴驱动机构,所述竖向丝杆轴20上套装有升降支架25,所述升降支架25中部固定设置有丝杆滑块21,所述丝杆滑块21套装在竖向丝杆轴20上,所述升降支架25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推杆24,所述推杆24底部固定设置有推板23,所述竖向滑杆14顶端固定在推板23下侧,所述竖向丝杆轴20底端设置有限位块22。
所述竖向丝杆轴驱动机构包括竖向锥齿轮26,所述竖向锥齿轮26套装在机仓18内竖向丝杆轴20端部,所述机仓18内设置有横向锥齿轮28和驱动横向锥齿轮28转动的升降电机27,所述横向锥齿轮28与竖向锥齿轮26啮合传动。
所述底座10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风筒8,所述风筒8内设置有风机9,风筒8外侧固定设置有挡网7,所述风机9为高压风机。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之间唯一的区别技术特征:所述升降机构替换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工作时,刹车机构在需要刹车时,升降机构中的竖向丝杆轴受驱动带动升降支架向下运动,升降支架通过推杆和推板带动刹车盘抵接地面,进而进行高效刹车吸能,另外缓冲球碰到障碍物时,吸收碰撞能量,同时伸缩弹簧进一步缓冲吸能,另外在需要减速时,风筒内高压风机工作,产生方向推力,进一步提高减速效率和效果,防止碰撞。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设置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具有缓冲吸能功能和高效刹车功能的防撞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护圈,所述防护圈底部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竖向支架固定在底座上,防护圈中部设置有固定槽,防护圈通过固定槽套装在智能机器人外侧,所述防护圈外侧均匀设置有横向套筒,所述横向套筒前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筒有缓冲球,所述防护圈内设置有弹性伸缩支架,缓冲球固定在弹性伸缩支架外端,所述底座下侧中部位置设置有刹车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支架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套装在防护圈内壁上,所述固定套筒外端套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端伸入横向套筒内并与缓冲球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筒内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杆内侧端部套装在固定套筒内并与伸缩弹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盘,所述底座下侧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竖向套筒,所述竖向套筒内套装有竖向滑杆,所述刹车盘固定在竖向滑杆底端,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升降机构,竖向滑杆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丝杆轴,所述底座内顶部固定设置有机仓,所述竖向丝杆轴顶端套装在机仓底部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上,所述机仓内设置有竖向丝杆轴驱动机构,所述竖向丝杆轴上套装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中部固定设置有丝杆滑块,所述丝杆滑块套装在竖向丝杆轴上,所述升降支架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底部固定设置有推板,所述竖向滑杆顶端固定在推板下侧,所述竖向丝杆轴底端设置有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丝杆轴驱动机构包括竖向锥齿轮,所述竖向锥齿轮套装在机仓内竖向丝杆轴端部,所述机仓内设置有横向锥齿轮和驱动横向锥齿轮转动的升降电机,所述横向锥齿轮与竖向锥齿轮啮合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风筒,所述风筒内设置有风机,风筒外侧固定设置有挡网,所述风机为高压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替换为气缸。
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的机器人系统。
CN201821583211.2U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及其机器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5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3211.2U CN209335649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及其机器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3211.2U CN209335649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及其机器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5649U true CN209335649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6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8321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5649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及其机器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56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0290A (zh) * 2020-11-18 2021-03-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一种轨道式智能配电带电作业仓库管理机器人
CN112605980A (zh) * 2020-12-17 2021-04-06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防撞底座
CN112959358A (zh) * 2021-02-05 2021-06-15 广州宇阳电子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机器座倾斜的智能机器人辅助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0290A (zh) * 2020-11-18 2021-03-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一种轨道式智能配电带电作业仓库管理机器人
CN112605980A (zh) * 2020-12-17 2021-04-06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防撞底座
CN112959358A (zh) * 2021-02-05 2021-06-15 广州宇阳电子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机器座倾斜的智能机器人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35649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及其机器人系统
US11970104B2 (en) Unmanned protective vehicle for protecting manned vehicles
CN106347049B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轮位置转换装置及陆空两用电动汽车
KR102112475B1 (ko) 지상비행시험장치
CN104616562A (zh) 一种具有持续性过载模拟能力的轨道式飞行模拟器
CN114393585A (zh) 一种博物馆引导机器人
CN205472071U (zh) 一种安全型电梯
CN205417821U (zh) 一种前翼可调的方程式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装置
CN206754230U (zh) 用于婴儿车的刹车制动装置
CN202199128U (zh) 一种立体影院的大型提升座舱装置
CN109078336A (zh) 一种基于娱乐风洞具有安全防护性能的防护垫
CN202460120U (zh) 一种管道车
CN207785888U (zh) 用于vr虚拟现实体验飞行器的减震式平移装置
CN104118503A (zh) 电动自行车
CN208715065U (zh) 一种房车紧急制动时的车厢缓冲机构
CN216596600U (zh) 一种六自由度固定翼飞机飞行模拟器
CN105667605A (zh) 一种方程式赛车的前翼反向调整装置
CN109677547A (zh) 一种基于gps定位系统的智能平衡车
CN219681651U (zh) 一种游乐设备缓冲器防撞设备
CN213627392U (zh) 一种防冲撞速通门装置
CN204369450U (zh) 一种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司机室
CN218877578U (zh) 一种无人机用降落控制装置
CN211281457U (zh) 一种无人机三级缓冲起落装置
CN111332385B (zh) 一种增加稳定性的从而增加准确性的搬运机械人
CN213109771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器降落减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